穿越成女娲宫题诗后的帝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南醉意
    当时东夷频频进犯中原,先王帝乙无奈,只得将妹妹嫁于姬昌,才使得西周称臣。
    而平定西忧,帝乙大军东征,大败东夷,其国主被迫送公主给王子寿和亲,就是现在的姜王后!
    帝乙归妹!
    周易泰六五爻辞:“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就是说,与帝乙和亲,对大事有利!
    帝辛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周易六十四卦,不就是姬昌暗暗写给姬发的一部兴周灭商的计谋全书!
    姬昌灭商之心坚定如此,其准备更是处心积虑,商纣岂能不灭。
    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晕,这都是哪跟哪啊!
    这么混乱的关系,看来大商早已是危机四伏,病入膏肓,并非自己原来想象的强大无比,帝辛能在这个位子干够五十年,也是牛啊!
    帝辛默默对自己说,时间还来及。
    “既是惯例,准!”
    “南伯候和北伯候呢”
    商容再次上前奏道:
    “南伯候和北伯候都是刚刚上任,其封赏还是朝会之时由大王亲赐较好!”
    “准!”
    “大王,那么就定后年元旦之日,八百诸侯进朝歌觐见大王,举办大朝会,诏令八百诸侯明年四月启程,可否”
    “准!”
    回到王宫,帝辛舒展一下腰肢,跪坐半天还是挺累的,况且还饿着肚子!
    但还没完,三位王子已在等着拜见。
    望着眼前的三个儿子,想想自己前世连女孩手都没摸过一下,这一世直接喜当爹了,还一次性三个!
    三人行完礼起身站立,帝辛看去:
    大太子殷郊十二岁,英姿勃发,一身劲装,可谓文武全才。
    二王子殷洪十岁,文文静静,一身温柔气质。
    子禄最小,仅有六岁,但双眼流动,这份聪明劲远胜常人。
    “父王,何事忧愁,可是有人不服教化,儿臣愿带兵为父王分忧!”
    殷郊见帝辛面有不乐,大声说道。
    殷洪和子禄虽小,也连忙学到:
    “儿臣愿为父王分忧!”
    “呵呵,现在还用不到你们,好好学习本事吧,我家有你们这三宝驹,何事不能平!”
    帝辛被这三个孩子逗乐!
    不过想想这三个儿子其人其事,个个都是英雄气概,大商虽灭,不减其威。
    不由感叹,真是虎死威犹在,运来气更昌!
    气运!
    不错,就是气运!
    宛如一颗春雷炸响,帝辛突然找到了自己破局的法宝,这三个儿子还真是自己的福将。
    随后,姜王后、黄妃和杨妃来拜见之时,帝辛的心思早已飞到气运之宝上面。
    心中再无一丝绮丽之念,既然已知有人时时刻刻在算计兴周灭商,帝辛就算再大心脏,也早已没了那些心思。
    况且这姜王后端庄秀丽,黄妃英姿飒爽,杨妃白白净净,关键都已是三十往上,帝辛此时虽然顶着三十二岁的身形,心理年龄不过二十四岁,哪能承受。
    再好,也不是我的菜啊!
    “来人,起驾前往太庙!”
    太庙和宫中祠堂是两回事,这是国家大祭之地,庄严的大殿前,一座巨大的广场,两边汉白玉石做的华表上盘着两条虬龙!
    我靠,竟然是真的!
    两条虬龙,仰头向天,口中一吞一吸,使得整个太庙更加神秘诡异,神鬼莫测。
    大商不重天神,独敬列祖列宗所化鬼神,尤其是帝辛继位后祭祀改革,只祭祀王系祖宗。
    所以这次纣王祭拜女娲,真是脑子抽风,竟然破坏自己制定的祭祀规矩!
    好吧,你自己作死,给人家上门送人头也就罢了,还连带自己过来扫尾。
    腹诽一阵,帝辛方才心里平静一点,抖擞一下精神,虔诚的开始拜祭。
    商朝自汤得国传至帝辛七年,已经历三十一朝,六百一十八年。
    按原有历史,还有二十八年亡国。
    但现在,帝辛才不信历史,自己都能成帝辛,这世上还有什么不能发生!
    大巫官闻听帝辛前来,在供奉历代先王灵位的正殿等候,帝辛在巫祝和侍奉官的陪同下,来到大殿前。
    巫彭,前代大巫巫贤之子,已经历经六朝先王,身着一件黑色长袍,一张苍老的脸庞上没有一点胡须,只是两眼迷蒙,看上去身形佝偻,有气无力,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离世而去。
    自当年先王武乙施计将巫官之权夺回,整个大商只知人王,不敬鬼神,巫官与王族关系大不如前。
    所以当年武乙被西周暗害于渭河以后,不少巫祝造谣说武乙是被雷神降下神罚而死,但现在看来又未必是造谣。
    “拜见大王!”
    巫彭躬身一礼,心想这小子闹完女娲宫,又想来祸害太庙,自己可不是那娇滴滴的女仙,惹恼了老子,直接把你剁成肉酱,想来你家先祖还得感谢我为他们除一大害!
    帝辛哪知道自己已被列为恐怖分子,随时可能面临剁成肉酱的风险。
    依旧是风轻云淡,由巫彭陪同,开始祭拜先祖灵位。
    第一位自然是大商开国之君成汤。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帝命武汤,正彼域四方!四海来假,其假祁祁。殷受命咸宜,百禄正合!”
    帝辛将玄鸟略一改动,慷慨而歌,其大气凛然,威武雄壮,令所有人折服!
    就连巫彭那看似老眼昏花的双眼,都情不自禁射出一道隐藏极深的精光!
    祭文读罢,在巫彭陪同下,帝辛将三十位先王灵位一一祭拜完毕。
    今日并非祭奠之日,巫彭并没有相问,帝辛也没有解释,只是祭拜完毕并未返回,帝辛在前,巫彭在后,二人朝着大殿后方走去!
第三章 封神大幕拉开
    ,!
    太庙后殿之中,九座大鼎呈环状摆列,正是华夏至尊神器--九州鼎!
    正中间乃是中央大鼎豫州鼎,四面八方分别是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每个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还有部分经文,每个鼎都有三米多高,万斤之重!
    九州鼎乃五帝之一的禹帝铸成,自铸成之日,就是天下象征,只有国君和大巫能看,凡是他人即便有相询之意,也可看作有谋逆之心。
    “我欲九鼎永固,大巫有何教我”
    帝辛将九鼎一一抚摸一遍,最后扶着豫州鼎,看向巫彭。
    “天下没有永传的帝位,只有不断的传承!”
    巫彭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看着九鼎,稍一停歇再次说道:
    “就算禹帝铸鼎,大夏照样四百年亡国,还没有大商传位时间长。
    但我巫族之术虽亿万年传承至今,而今我巫门已派人前往百越传授,即便大商遇劫,周朝禁巫,我巫教照样能传承下去。
    大王可能明白!”
    “连你也说周兴商亡”
    帝辛猛然一醒,若非知道周朝开始禁止巫术,真怀疑这巫彭已被姬昌收买。
    “呵呵,五行交替,五德轮流,非人力可阻,但高明之士俱可算出。
    大商乃是金德,代金者火也,凤鸣岐山,当年我等俱算出火德生于西岐之地。
    而先王武乙不愿搬迁,反诬陷我等妖言惑众,施计夺我等职权,不再信我等之言。
    致使周部落古公覃父闻听立即抢占此地,因此得孝孙姬昌,方有周兴丁即位,虽杀季历,已于事无补!”
    “我不服!”
    “大王,没有谁甘心的,您可以一试!”
    “大巫可愿陪我”
    “只要大王不弃,老臣甘愿肝脑涂地!”
    帝辛走出九鼎,向巫彭深躬一礼,明知不可为,而愿拿生命陪自己走一遭,值得尊敬!
    “大王不可!”
    慌得巫彭赶紧阻止,但帝辛仍然将礼行毕,为的是这默默守护华夏神器的老人。
    “这鼎上所刻莫非就是巫族第一神功山海经”
    “大王所言不错,这正是非帝王无法修炼,可肉身成圣的山海经!”
    帝辛前往太庙祭奠列祖,而且口作玄鸟篇章!
    很快这个消息伴随着玄鸟的文字,再次传遍朝歌上下。
    那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让不少结束征战、解甲归田的老军们激动不已,很多人痛哭流涕,这才是我大商威武啊!
    唯祀与戎,国之大事!
    就连微子启、商容等人都很惊诧,这是怎么了
    昨天不是还晕倒在女娲宫,怎么今天和没事人一样,不但上朝理事,而且竟然还出口成章,诵出如此华丽篇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昨天出了意外
    但当天晚上,又传来变化。
    寿王要在太庙重屋潜心学道,短期不会上朝,由太子殷郊监国,文事交给商容,武事交给武成王,除年度祭祀和战争之外,凡事悉行决断!
    “荒唐!”
    丞相府内,商容怒容满面,来回踱步!
    两名练气士坐在旁边也是烦闷不已,这一日三变,任他等修炼数百年,也是忍不住有点火气。
    “百眼魔君!不知给闻太师之信可否送到”
    商容停下脚步,向那年长道人问道。
    “我昨日已派人前往北海送信给二师兄,想来这两日就可收到。”
    “师叔,每日就这般在此闲坐,真是困煞我也”
    年轻的练气士这些时日在此干坐,有些烦闷,向百眼魔君抱怨道。
    “也罢,我给你写封推荐信,你先到汜水关韩荣那里做个副将吧!”
    商容见这余化耐不住性子,而且有他在此,一些事情也是不好商议,便起身到书房写了封信,拿给余化。
    “师叔,我去了。”
    百眼魔君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师侄,叹道:
    “师侄此去,且不可任意妄为,但有不顺,即刻回山,莫让你师父担心。”
    “知道了!我有师父所赐宝刀,自然无碍!”
    余化轻笑一声,出门投汜水关而去。
    比干府上,七个亲王汇聚一堂,寿王不理朝事,有人欢喜有人忧。
    席间,老一辈的箕子、微子、伯夷、叔齐相顾无言,而小一辈微子启和微子衍,则不断向比干敬酒。
    作为寿王最宠信的两个臣子费仲和尤浑,此时也在一起喝闷酒,寿王不上朝,二人再有百般口才,也无施展之机。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太庙重屋之内,帝辛在巫彭的指导下,开始修炼巫族第一神功山海经。
    寿王年轻之时练过功夫,力可托梁换柱,招可杀狮搏虎,此时大商又是四海升平,国运最盛之时,人王之气蓬勃耀目,修炼此功可谓一日千里。
    转眼间一年半过去,这一年正是帝辛九年,按大商十年一朝之制,今年乃是八百诸侯进京朝觐之年。
    刚进十月,整个朝歌城便一片繁华,大商十一月一日乃是元旦,十月份所有八百诸侯便皆已到朝歌。
    驿馆内,一座精致的房间,商容、比干、武成王和四大诸侯均是在座,正在举杯换盏。
    “今奉监国太子之命,特来犒赏四位伯候,感谢这些年诸位为成汤社稷舟马操劳!”
    作为王叔、副首相,比干起身敬酒,大家共同举杯饮下。
    “老殿下,听说这当今大王突然迷上修道,不理朝政这是怎么回事啊”
    北伯侯崇侯虎性子素来以谨小慎微闻名,这次却莫名其妙鲁莽发问。
    “实不相瞒,自从大王前往女娲宫上香,回来便是一反常态,第二日开始便不再上朝。”
    比干忧心的答道。
    “听说西伯候善于卜算,不置可否算一下究竟如何才能令大王回转朝廷”
    老丞相商容向西伯候姬昌说道。
    “是啊,早就听闻西伯候可演先天之数,不知眼下如何才能使大王回转朝堂。”
    武成王黄飞虎也上来凑热闹说道。
    “诸位,阴阳之理,自有定数,但人能反此以作善趋避之,亦能逃越。不过这未知之数,却是不曾演过。”
    西伯候姬昌,一抚长须,摇头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