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可是拥兵最雄厚的平贼将军左良玉,却消极怠工。五省军务总理王家桢也对左大帅软硬兼施,一边谈交情说利害,一边拿出圣命和上方宝剑来公事公办,却一点作用也没有。人家左良玉该干嘛干嘛,该祸害地方继续祸害。
第三七六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正好此时闯塌天刘国能一部两万人袭扰金寨,此地与河南接壤。
被王家桢搞烦了的左良玉,借口军情紧急临机夺命,率六万大军北返,不陪他们玩了。
北返当日,左良玉部在潜山英山太湖诸地参将各旅(旅这一军事建制在春秋时期就有,明末时指大镇参将所属)纵兵抢掠一番,带着无数的民女一路北还。
所经之处之官吏无不惊慌失色,应天巡抚张国维也约束不住,眼睁睁地看着左良玉带着六万人马离开皖境。
不过,左良玉并不是傻瓜,更不是政治斗争的新手。霍山方向上,喊杀声突然响起,似乎成为左良玉以积极进兵的姿态,给南京方面和五省军务总理的一个最好交代。
其实傻子也知道,那都是左良玉演的戏,做给瞎子看的,由此可见明末的藩镇有多么嚣张。
反正张国维在王越面前就是大倒苦水了,如今终于解脱了,接盘的来了。
王越问道:现在流寇有多少兵力?都在哪里聚集?
张国维道:根据近日得来的汇报,众贼大多撤到了安庆附近的潜山桐城霍山等地。
这其中有名号的除了巨匪八大王张献忠,还有闯塌天刘国能过天星张天琳曹操罗汝才混天星惠登相和射塌天李万庆。
其中刘国能有六万大军,张天琳有三万人马,罗汝才有十二万兵马,惠登相有五万人马。李万庆有两万多人马。
八大王张献忠人马最多,有二十万人,贼兵共有约五十万众。
王越知道张国维所说的流寇兵力虽然众多,听着吓人,但真正的战兵应该是十分之一的比例,这也是农民军的特点,那就是炮灰众多。不得不佩服这帮流寇的裹挟能力,二十多万迅速发展到五十万。
这些炮灰能有个木棍粪叉作为武器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数量大了也是个麻烦。
说话间就车子就进了苏州府,直趋巡抚衙门前。当然,两栖突击车入城后又是一路惊异的目光。
应天巡抚衙门前后堂五间,穿堂两廊,大门仪门廊庑各若干间,东左建寝室,又东则建赏功所。大门之外,立抚安镇静二牌坊。屏墙之南,又立三司厅,以为巡守兵备会议白事之所。另有后院安置内眷,后院经过多次扩建,规模庞大。
张大人,交接之事,我看就不必费神了。应天府地面一切照旧,有什么旧账,在下都接下了。王越笑眯眯地开口。
正在整理文件,要拿给王越看的张国维心里也是一惊。真这么搞的话,王越可吃亏不小。这不会是试探吧?官场上的事情,很多都是有潜规则。比如前任落下的亏空,一般后任都得接着。
张国维虽然为官不是很贪,但上一任贪呀,到现在张国维还没把这个窟窿补上。嘿,这下倒好,王越一句话留给抹平了。之前还担心王越不懂这些,现在看来能轻松的卸任了。
大明的官员,就没有清廉的。张国维还算好的,但是也没少落一些灰色收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东西,不然靠着那点俸禄,怎么养家糊口?
进驻苏州,王越与张国维办理交接,一干账目自有带来的十几个会计出纳接手。不管这个账面上有没有做平,王越都让人接了。这点窟窿王越还看不在眼里,
江南如此宝地,随便弄弄都是财富,只要你会经营,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还是太僵化了。
事情办的很顺利,王越也很够意思,没有传说中的跋扈,张国维心情大好,当晚在苏州最好的大酒楼宴请王越,算是答谢。
作陪的都是应天府的大小官员,酒席之上还有苏州府最红的女子歌舞助兴。
酒兴正酣的时候,王越突然重重的咳嗽一声。众人皆惊,放下酒杯,屏退助兴的女子,全部都看着王越。
王巡抚微微一笑道:本宪接任应天巡抚,这里说三件事。第一,朝廷勒令苏州府淮安府扬州府限期完成赋税之事,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下面的三府知府闻言低头,王越的意思是你们自己的屁股自己擦,这种破事儿,我就不参与了。
大明的赋税就是指的粮税,这个粮税就是由那些老百姓承担的,占地最多的大户是少缴税或者不缴税的。王越还没有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
为什么税收不上来?在哪个时代都一样,肯定是关系户不缴税,那些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敢不缴吗?
大明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到了县一级,真正的收税人其实就是吏而不是官,吏再往下就是士绅。大明二百年下来,基层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这些知府知县都是有任期的,他们拿这些没有任期的吏和关系网也没有多少办法,就如崇祯拿文官集团没办法一样,说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一点也没错。
第二,各府县一切照旧,本宪要奉命剿匪,地方上就仰仗诸位了。
第三,这一点比较重要!本宪进了苏州,眼见苏州街面上卫生很差,环境混乱,商贩占道情况也很严重,因此本宪决定成立城管队,对此专门治理。
苏州作为府城和应天巡抚驻地,又是江南的大城市,其实城市环境此京师都强,王越只不过是寻个由头。
苏州知府陈洪谧如今已经被朝廷撤职就任,一着不慎就要官位不保,正是战战兢兢的时候,他万万没想到王越的第一把火会烧到他的头上。
中,中丞,下官!陈洪谧哆哆嗦嗦地站起来要说点什么。
王越一摆手打断他的发言,笑着道:本宪没有责备陈知府之意,只是我个人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城管队的成立和城市环境的治理由本宪亲自抓。
好吧,王越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烧到自己头上就行,王越要在街面上折腾,就由他去吧。
王越说完,继续谈笑风生的,该喝酒喝酒,该说笑说笑,该搂着陪酒的歌妓,也一点都不客气。
第三七七章 让兄弟部队瞧瞧
酒宴之后,王越下榻巡抚行辕,张国维的家属去了驿站,自己暂时还没走,因此二人还有时间坐坐,喝茶聊天。
王大人,上任急务,当以拜见地方上为上。张国维好心地提醒道。
按说应天巡抚上任,第一件事是和南京六部和南京镇守太监碰个面。南京六部与应天巡抚没有从属关系,都是中央直辖,但权利有交叉。明面上,南直隶的所有军队是由南京兵部管辖的。
第二件事就是召集各地文官混个脸熟,还要了解当地的情况,否则就是两眼一抹黑。
王越笑着道:多谢张大人提醒,王某所关心的问题与张大人所想的有所不同,而且王某即将奔赴剿匪前线,时间有限。
张国维也是好心,王越接任时很干脆,没有和他扯皮,作为报答,他还是把一些自认为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一些,该提醒的都提醒了,这才告辞。
他和王越也没什么交情,主要是担心王越年轻胡来,王越在京师的一些作为,让他很不放心。清晨的一番茶话,有点像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
不过自己已经离任,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王越对这位水利专家也很客气,亲自将他送了出来。
张国维已经被升任为工部右侍郎,加兵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兼理提调徐(州)临(清)津(门)通(州)四镇漕饷的钱粮大事,那也是个肥缺。
历史上张国维在崇祯十四年升任兵部尚书,次年,清兵入侵京畿,言官交章弹劾,张国维被免职归里。不意四个月后,追究起来,又被逮解进京。途径苏州,百姓数万人拦道罗拜,恸哭生祭。又次年正月,即明亡的一六四四年,苏州百姓进京请愿,要求宽恕张国维。二月,张国维出狱,复旧职。
明亡后,张国维坚持抗清,于顺治三年兵败自杀。
由此可见张国维在苏州的影响力,王越能不尊重吗?
张国维这样的官还是太少了,大明的大多数文官是什么德行,王越心里有数,如果完全依靠他们,那就什么也改变不了。其实这都是制度造成的,因为制度造成这些人不干实事,所以见不见地方上的文官们不是最重要的。
巡抚行辕内的丫鬟下人们,全都被打发一些安家银子走人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排进驻巡抚行辕,接管防务,随同王越一起来的财务人员也一同进驻巡抚行辕,以后巡抚行辕还将进行现代设施的改造。
送走了张国维,王越命令道:陈再明!
到!
整队出发!
是!
隆隆的发动机声响彻在清晨的苏州大街上,打碎了清晨的宁静,早早就起来谋生活的小商贩和出行的人们,惊异地注视着这支古怪的车队。
苏州的街道并不宽,可通行两辆马车的样子,青石板的路面,履带压上去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宁静的清晨能传的很远。
车队很快来到苏州城外的一个明军军营,军营外的明军士兵,正抱着一杆大枪在打瞌睡,听到动静整个人毛孔都竖起来,瞪眼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夜宿军营的游击将军焦可大连忙起来,忙不迭的来到营门口查看情况,脸都没来得急洗一下。
这种战车他昨天就见过了,知道是新任巡抚大人的带来的。
昨天的宴会他也是参加了的,看见王越从车里出来,赶紧上前单膝行礼道:末将焦可大,参见中丞大人。
王越面无表情地命令道:焦将军,本宪今日前来巡营,让你的兵丁们列队吧。
末将听令!
这是应天巡抚的直属游击标营,从营房里出来的明军,拖拖拉拉的,有的在穿鞋,有的在穿裤子,拖着大枪的,往腰上挂腰刀的。用了小半个钟头,才算把队伍站好。
在此过程中,包括王越在内所有天策军士兵如标枪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今天王越突然来军营巡视,焦可大不知道这位新任巡抚的目的何在,但是为了面子,他连声催促自己的兵丁赶紧站好。
但是自己的兵丁松松垮垮的样子,和天策军一比和难民几乎没两样。
王越也在打量着这些明军,大约七八百人的样子,其中一半都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还有一百来个半大的孩子。真正的青壮,不过一百来多人,还有三四十个家丁穿戴还算整齐。
和天策军相比,这些明军确实像叫花子。大多数人的鸳鸯战袄都有布丁,而且已经洗的发白了,当然现在看上去好像已经很久没洗了。
等他们站完了队,王越在队前走过看了看,不动声色地问焦可大道:焦将军,你部一共多少兵丁?
焦可大脑门子上的汗都冒了出来,他连忙擦了擦道:七百六十三人。他不能不说实话,万一巡抚大人要清点人数怎么办。
王越抽出一个小册子,啪一声丢到他脸上,喝道:按照花名册,难道不是一千五百人吗?其他人呢?让你吃了?
焦可大的汗流的更多了,他也不敢看王越,低着头道:战时再行招募民壮,作为辅兵杂役。各地莫不如是。唯有九边不一样,卑职也是随大流了。
王越知道他说的是实情,朝廷的粮饷,出了户部先砍三到五成,到了地方,巡抚刮一层是少的。到了这些人手里最多五成,甚至三成,不吃空饷能怎么办?这还是巡抚的直属部队,只吃了一半的空饷。
王越又问道:你的兵丁几日一操?
提到这个,焦可大稍微有些理直气壮起来道:寻常都是十日一操。这个训练频率在明军里已经算是勤于操练了。
王越见他说起这个竟然有些神气起来,不觉有些好笑。他回头对陈再明道:陈营长,让你的兵列队,走起来让兄弟部队瞧瞧。
是!
陈再明大声下着命令道:全体集合,以排为单位列队!
第三七八章 奉命打劫
随着陈再明一声令下,所有天策军士兵以各自的排长打头,向右看齐,踏着密集的脚步整队。不到一分钟,已经整队完毕。
除留守巡抚行辕的一个排,在场的天策军士兵组成了一个八排阵列,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直线。整队完毕后,整个队伍一片肃静,没有任何吵杂之声。
陈再明大喝道:上刺刀!
夸夸,咔嚓!几乎是整齐划一的动作,所有的步枪都安装上了刺刀,四百把雪亮的刺刀,都冒着寒光。
起步走!
刷刷刷!迈着整齐的步伐,天策军阵列缓缓向前移动。
焦可大等明军身子也不晃了,也不交头接耳了,纷纷张大了嘴巴,惊异地看着天策军演示阅兵分列式。
齐步走,正步走,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
齐步走时托枪抗肩,正步走时举枪向前,每个动作几乎都是整齐划一,随着动作变化,刺刀的光芒晃出了一片光影。
这个分列式当然无法和后世的阅兵式相比,但却轻易地震住了焦可大等明军。
震惊,极度的震惊!什么是强军!这才是强军的样子,和天策军相比,自己的军队可以当垃圾扔掉了。怪不得建奴不是对手,连卢大帅也不是对手。
分列式演示完毕,王越对焦可大道:焦将军,现在你知道什么才是兵了吗?
焦可大好似如梦初醒般地道:中,中丞大人的兵,不愧是无敌雄狮啊!
王越嗯了一声,缓缓道:从现在开始,你这个游击的兵丁,本宪要全力整顿。
首先要进行个人卫生和军营卫生的清理,然后将年纪大的挑出来,让他们搞搞后勤,平时整理营地卫生之类的。其他人我会派专人对他们进行训练,为期一个月。
焦可大眼前一亮,问道:中丞大人要将末将的兵丁训练成天策军那样吗?他可是听说过天策军的待遇比辽东军都好。
不不不!王越摇头道:今后打仗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你们这些人将会成为城管。就是本宪在宴席上说过的,要全面整理市容市貌,你们以后得工作就是这个。
啊?焦可大傻眼了,打仗没他事儿了,干的类似捕快的活计,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看他愣在那里,王越笑着道:你去召集把总以上的军官,本宪要宣布一下今后你们要做的工作。
不跟他们讲讲今后他们要干什么,那他们训练起来就不得力了。
很快一众把总守备,十来个人都被召集而来,王越当众训话道:从今往后,打仗拼命的活儿,不需要你们干了。本宪将你们改编为城管,这城管全称叫城市管理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