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朝鲜?”
这里距离朝鲜国确实不远,而朝鲜作为大明朝的藩属国,也一直和大明和睦友善,只是……刘游击皱眉,却是没有底气,声音不禁弱了几分。
“朝鲜国只怕未必肯出兵,他们……”
叶景却不以为然,微笑着说道。
“假若女真人不反叛,反的只是一个杨玉,朝鲜人极有可能作壁上观,可是现在,女真人反了,大明一旦失去辽东,朝鲜必然出兵。我在辽阳,接待过许多的朝鲜国使,朝鲜人不忧大明,最担心的,却历来是女真诸部趁势而起。
因为女真一旦站住脚跟,第一个要侵夺的,就是朝鲜国。朝鲜国王与老夫有过一些书信往来,我能看出他的担忧,我只身入朝,以巡抚钦差的名义,只要告诉他,让朝鲜出兵,协助大明收复辽东,他们绝不会推辞。”
“更何况,朝鲜的官兵,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把戏,据我所说,秦皇岛现在已经大规模的和朝鲜进行贸易,在辽东与朝鲜的边境上,那里有一个特地开辟出来的港口和市集,在那里,有数千上万的汉商和商贾们的护卫、伙计。
你别小看他们,敢出海的人,大多都是亡命之徒,而且为了保障安全,他们大多佩戴了镇国府的兵器,一个个骁勇无比,我此番入朝,便是要在那里,以朝廷的名义招募死士。
同时请朝鲜兵助战,而后趁着杨玉等人立足未稳,火袭击辽阳,叛贼们虽是反了,且占住了半个辽东,可是此时人心却未稳,只要老夫带兵去,许多人势必以为朝廷已经用兵,一旦生了惧意,这些贼人,势必土崩瓦解。”
叶景显出了几分把握的样子,身为辽东巡抚,他很清楚现在的时局如何,朝廷和鞑靼人已随时刀兵相见,已经很难有力量平叛了,现在唯一能平叛的机会,就是逃出生天的自己,他决心赌一把,输了,他便是英烈,而一旦大功告成,就是大功一件。
刘游击皱着眉“巡抚大人,卑下还是觉得有些不妥,无论是那些商贾,还是朝鲜人,只怕……”
不是他没把握,他甚至觉得叶景有些迂腐,你让人家给你说漂亮话这倒是容易,可是在这辽东之地,想要让人为你拼命,可就不容易了。
叶景却是一笑“你错了,会有人为我效命的,你忘了我的身份,我除了是朝廷的辽东巡抚,还是镇国公的亲生父亲。”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你还有朕
叶景说到镇国公亲生父亲这几个字时,脸上带着骄傲。. m
这或许是他人生之中,令他感到最为璀璨的一点,所以他的口气显得不容置疑。
这倒并非是他盲目的自信,而是即便是迂腐的他,因为儿子创建起了镇国府,若是别的士大夫,倒也罢了,或许对于这种‘新事物’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有人会生出反感,可是叶景因为叶春秋,却多有关注。
不理解的地方,他努力去理解。
无法想象的地方,他就努力去国府内在运营的逻辑。
若说天底下,有几个士大夫能熟悉镇国府的规则,怕也只有叶景了。
这时代的商贾,为了谋取暴利,都是一群将一只脚踏在鬼门关的家伙,他们可以驾着船,无惧风浪,航行几个月的时间将货物卖到价高的地方,他们也可以在关外建立牧场,甚至面对那所有人都畏之如虎的鞑靼人,他们拼尽所有的勇气,活在那残酷的草原之上。
叶景是多么的明白自己的身份,他是叶春秋的父亲,更是代表了朝廷,到了朝鲜,汉商们一定会响应,因为叶景相信他们很清楚能够为叶家效命意味着什么,只要攀上叶家,那就是黄金万两。
他们是从秦皇岛出,穿越了汪洋大海抵达的朝鲜,虽然绝大多数海盗已经肃清,不过那里依然有不少海盗出没,所以这些水手护卫伙计,大多是亡命之徒,他们的舰船上有足够的火器,以应对突的危险,至少叶景知道,许多人都藏着骑枪,或是刀剑,有些大商队,甚至船上还拥有镇国府兜售的小型火炮。
现在能借助的,也只有抵达了朝鲜,悬孤海外的这些人了。
眼下的辽东,除了一些大军镇落入了女真和杨玉之手,可是其他各处卫戍的军马,大多陷入了混乱,他们现在可谓是群龙无,有的蛇鼠两端,观望着风向,也有人暗中与杨玉暗通款曲,更多人心里还是向着朝廷的,只是固守在本镇,生怕被抢打了出头鸟罢了。
叶景深信,只要自己能带兵回来,打出巡抚钦差的旗帜,以朝廷的名义进行平叛,势必会大大的鼓舞诸卫的士气,而后便能集结更多的兵马,同时断绝那些妄图观望的人与杨玉勾结的心思,更能震慑那些叛军。
但是叶景也很明白,时间一定要快,半分都不能耽搁,而这……
这才不是为了鬼劳什子朝廷,也不是为了叶家……叶景心里想:“我只为自己的儿子,为了春秋不被人视作是鼠辈之子,为了他不被人轻贱,为了挣个满门忠烈,好使朝廷更加信任他。”
深吸了一口气,叶景手拉着缰绳,他的手已冻住了,在这没有温暖炉火的辽东,野外就意味着无数的寒气席卷身体,甚至做出那些想法的时候,叶景的身子都不禁抖了抖。
他终究是一个平凡人,他也有些胆怯和畏惧。毕竟从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读书人,此后即便飞黄腾达,也并没有经历过什么,这辈子虽不说养尊处优,却也未必有什么天大的灾难,可是现在,他很清楚自己未来的路途上将会有无数的凶险,甚至可能鲜血洒在这茫茫的雪原里。
可是……叶景咬了咬牙,却终究还是凛然无惧地驾了一声,座下的马便如箭一般冲下了山丘。
他的勇气从何而来,叶景再清楚不过了,他知道,这一切是为了当初对绣娘的承诺,也有从前这天真烂漫的小子脆生生的喊自己的爹,更来自于当初自己陷入宁夏叛乱的泥潭,那家伙从千里之外追寻而来,父子并肩的战斗。
现在,终于该自己要承担一切了。
无非……一死而已。
数十骑包括了那刘游击一并骑马飞奔追了上去,叶景唏律律地勒住了马,不禁道:“你们为何不回关中去?”
刘游击沉默了一下,才道:“大人,卑下人等也有儿子,卑下人等不为别的,只想跟着大人,为子孙挣一场功名。”
叶景莞尔,随即一笑。
他突然明白镇国府的成功关键了。
那些所谓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其实在这个世界是行不通的,驱使人真正去创造财富和建立丰功伟绩的,远不是那高大的理想,每一个人都很渺小,甚至绝大多数人放在这世上都如蝼蚁一般的默默无闻,可是想要让这些不起眼的人成就一件大事,绝不是高尚的说教,而是利益。
叶景没有说出任何阻止的话语,冻得通红的手依旧勒着缰绳,而后继续埋头,驱马向南驰骋。
………………………………
而在同一天空下,在繁华的京城里,今儿朱厚照将叶春秋留在了暖阁。
此时,兄弟二人正四目相对,朱厚照显得很忧郁,叶春秋则还是那张表情的样子。
朱厚照幽幽地叹了口气,他很清楚,留下来的叶春秋并不开心,这一点他再清楚不过了,可是他能春秋那心中有愁,脸上却在拼命掩饰……
哎……这个家伙终究还是不愿意让人为他担心啊。
其实在朱厚照这种行为挺虚伪的,他有时候很讨厌这种虚假的人,哭就是哭,笑就是笑,管这么多干嘛?心里不痛快,大哭一场就是了。
而他现叶春秋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却总是要摆出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
可就算如此,朱厚照此时却讨厌不起如此的叶春秋,他突然有种觉悟,原来对方掩饰哭的笑容,有些时候,只是希望身边的人心里好受一些罢了。
群臣都已经散了,在暖阁里关上了门,说起话来也就没有什么忌讳。
朱厚照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了想,才道:“朕也有父亲,所以能体谅你的感受,朕只能说,即便你的父亲没了,可还有朕,朕是你的兄长,啊……算了,朕方才已经有头绪了,可是说到这里,竟现又说得不好了,不过……总而言之,你放心,你还有朕呢!”
亚洲第一美女,**翘臀,火辣身材完美身材比例!!:meinvlian1(长按三秒复制)在线观看!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出人意表
朱厚照前一直强忍悲痛的叶春秋,心里挺于心不忍的,本是想好生安慰一番,可是话说到一半,他便感到一种无力,不由地抚额。..
他觉得有点无法组织措辞啊,毕竟捣蛋才是他的强项,可让他安慰人,这种事实在是有些赶鸭子上架。
叶春秋沉默了许久后,终于抬眸厚照,道:“陛下,巴图蒙克会从哪里进兵?”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似乎有点前言不搭后语,让朱厚照不禁错愕。
可朱厚照旋即便明白了,叶春秋既然决定留下来,就是预备和巴图蒙克决战了,最重要的是,他只怕也想排遣自己的郁闷之情,才转移开了刚才的话题。
不过叶春秋提到这个,倒是令朱厚照顿时打起了精神,眼睛一眯,便道:“这个……朕也苦思冥想了几日,刘伴伴,刘伴伴,快,拿舆图,拿舆图来。”
其实很多时候,对着舆图,总能消解掉许多愁绪,至少对叶春秋来说,大概便是如此了。
叶春秋聚精会神地图,一点点地分析关外的兵力部署,眼睛扫视着每一处关墙。而朱厚照也在旁凑着脑袋,低声地念叨着什么。
时间在飞逝……
叶春秋对朱厚照是感激的,因为这些日子,他天天都被召入宫中来,每日被朱厚照拉着,偶尔会被扯去景山围猎。
朱厚照此举,叶春秋当然明白朱厚照是不想他自己一个人带着黯然伤神,却也知道意味着什么,辽东的消息,实在太混乱了。
各种各样真真假假的消息66续续地被报了来,数十个军镇和卫所,各执一词,而朝廷根本无法分辨到底是谁反了,哪一处卫所已落入杨玉之手。
想必也有着不少叛将假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送来了急奏,希望能够鱼目混珠。
叶春秋就这样度过了整整一个月,而这时,朝廷终于摸清楚了辽东大致的情况。
那杨玉和女真诸部已经开始图谋锦州,大量的女真人开始在锦州一带活动,这就说明,整个辽东已经沦陷。
而一旦他们拿下了锦州门户,就意味着固守在辽东的咽喉彻底陷入贼手,自此,朝廷与辽东便断绝了一切的往来。
这对朝廷来说,不啻是一个极为糟糕的消息,辽东对于朝廷的意义重大,失去了辽东,无异于是一场大地崩。
因此,各种坏消息便不禁传了出来,自然是引来许多人捶胸跌足,辽东的经营已经历经一百多年,朝廷为了辽东,花费了无数的心血,甚至有人认为,一旦女真人占住了辽东,将来势必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朱厚照和叶春秋也对此忧心忡忡,只是眼下被巴图蒙克所牵绊,却是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而至于叶景的消息,却也是一片混乱,有说在辽阳城陷时,叶景已是死了,也有人认为他已被拘押起来,成为了杨玉将来保身的利器,也有一些流言,说是这位辽东巡抚并没有死,而是去了朝鲜。
听到这里,叶春秋也只是苦笑着摇头,虽然朱厚照信誓旦旦地道:“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想来是不会有错的,不过想要证实,却还需要一些时日,现在往朝鲜的6路消息已经断绝了,海路倒是可以通,只是可惜这海路的往返,却需两三个月的时间。”
叶春秋又是摇头,他又怎么不知道朱厚照想要安慰自己呢?
叶春秋依旧是那副镇定的样子,道:“陛下,你的心意,臣弟明白,臣弟已经做了最坏打算了,现在针对辽东的消息,都是半真半假,消息隔绝,臣自然知道厂卫正在加紧打探,只是臣弟不敢有希望,一丁点的希望都不敢有。”
有了希望,就怕将来要陷入更大的绝望啊。
何况叶春秋深知父亲的为人,父亲并不是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假若他当真逃了出来,理应是赶在叛乱生,叛贼们还没有站住脚的功夫,火地撤去锦州才是,怎么可能会去朝鲜国呢?
这不符合常理,有悖叶春秋对叶景的认知。
听了叶春秋的话,朱厚照也只好苦笑道:“哎……你说的也是,就算要逃,确实不该是去朝鲜,那朝鲜与建州女真诸部相连,去那儿便要途径建州女真各部,若是往那儿去,和自投罗网有什么分别呢?哈,是不太可能。不过,带着些希望总是好的,不是吗?”
不得不说,朱厚照确实是没有安慰人的能耐,叶春秋只是点了一下头,心里却是一片黯然。
……………………
朝鲜的边界,是崇山峻岭,一条河流将辽东与朝鲜国隔绝。
如朱厚照和叶春秋所知道的那样,在这里,有许多的女真人在此游荡。
现在辽东已经变了大样,除了女真人与杨玉合谋,预备拿下锦州,彻底切断辽东与大明的联系,另一方面,就是防备朝鲜国了。
这是那杨玉的主意,这位杨总兵做了这么久的大明武官,对大明的部署当然是知根知底的,虽说现在鞑靼人已经集结了无数的铁骑,随时准备挥师南下,在杨玉的判断中,朝廷理应不会派兵增援辽东。
可是凡事就怕一个万一,朝廷若是当真大动干戈,一面是走6路,先驰援锦州一线,还有一路,就可能在朝鲜登6一支军马,随即直捣辽阳。
只是虽是如此设想,这种可能依然是太低太低的,毕竟即便是要大规模渡海,筹备的时间也需半年以上,现在显然不是最恰当的时机。
就在这个时候,却有人突然现结了冰的那一条长河上,竟是出现了许多黑点,在这四处白雪皑皑的地方,这黑点显然格外的引人注目,更重要的事,在那平面上,越来越多的黑点开始密密麻麻地朝着河岸而来。
率先现这一情况的那个女真人,不由擦了擦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等他真正确定黑点是人的时候,猛地,他一脸惊吓地翻身上了马,接着疯了一般地朝向附近的部族营地疾驰而去。
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告别一切广告。进入下载安装:xsyd ()




庶子风流 过年说两句
中秋佳节与春节齐名,这个节日出自于礼记,所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到了春天就要祭祀太阳,而到了秋天就该朝拜月亮了。
叶家这样的大族,最看重体面,也看重成规。
一到清早,叶春秋就不得不搀着叶景起来,叶景的病好了一些,虽然身体有些孱弱,可是今儿的日子,也免不得要跟着老太公去祭祖,他是嫡长子,和叶春秋这种‘庶出’的不同。
所以叶春秋一早便搀着叶景到了叶家的祠堂,老太公已经领着二叔、三叔,还有叶俊才、叶辰良等人等在这儿了,老太爷看叶景来得迟,有点儿不满,耽误了吉时,祖宗们要不高兴的。不过见到叶春秋同来,老太公也愣了一下,因为他看到了叶春秋头上戴着的纶巾。
纶巾啊,这是读书人的象征,是功名的象征。
叶家祖宗们,哪一个不是以读书为业,有功名的人也是不少,可这几代却没出什么出彩的人,而叶春秋是小三元,还是案首,可叶春秋是庶出,叶家的规矩便是嫡男祭祠堂,庶出不得入内。
他心里只是感叹,有一点点悲凉,甚至他不愿叶春秋在这里,省得到了祠堂外头而不入内,不免显得尴尬。
对叶春秋,老太爷居然有点亏欠的意思。
可是头顶纶巾,身穿儒服的叶春秋呢,却是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他乖乖的上前,给老太公行礼:“孙儿见过大父。”
老太公勉强挤出笑容:“好,好,好,今儿是过节,好日子。”
接下来,却不知该说什么。
倒是一旁的叶柏催促道:“爹,时辰到了。”
老太公的脸色便变得肃穆起来,巍颤颤的掸了掸袍子,领着嫡男们入内,叶春秋则在祠堂外头,目送着老爹进入祠堂。
摸摸鼻子,叶春秋哂然一笑,因为他看到要进祠堂的时候,二叔叶松回过头看了自己一眼,那眼眸显得有些诡异,二叔……很不友好啊。
叶春秋不以为意的样子,反过身,去正堂里等候。
叶家的许多族人都已经来了,都在堂里候着,许多平时不太露面的叔公,也都在自己子弟的搀扶下赶来,叶家在河西这一脉有不成文的规矩,到了中秋,就得到主家这儿来团聚,所以整个叶家正堂这儿乱哄哄的,大家凑在一起,彼此闲聊,一些吵闹的孩子则被妇人们赶去了隔壁的耳房里吵闹,叶家的长工、短工今儿都在,一面得帮衬着照料宾客,同时还可跟着讨杯水酒,等入了夜,见到了月亮,老太公照例还会给大家散点喜钱,虽然只是十几文,可蚊子大小也是肉,何况这在庄户们眼里也不是小数目。
说穿了,这堂里的人,大抵都是庶出的远亲,不过有的年纪大了,尤其是一些老叔公,也很受人尊重,以至于二婶和三婶在老太公带着嫡男们去祭拜的功夫,也不敢冷落,二婶王氏指挥着人进来,端茶递水,又说了不少吉利话,叔公们年纪大,此起彼伏的咳嗽,都夸老二的媳妇贤惠。
只是当叶春秋出现的时候,堂里许多人都安静了下来。
河西就是这么大,许多人多多少少都能听到一些风声,老大和老二在争家业,甚至……是族权呢,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现在二房的夫人王氏在这儿,大房的叶春秋也在这儿,这些人老成精的人,连咳嗽都不咳了,仿佛一个个都吃了金嗓子喉宝似的。
叶春秋抿着嘴,展露出的是少年特有的纯洁笑容,这是他的杀手锏,本来就细皮嫩肉,生的又俊秀,再配上这人畜无害的样子,简直就是无往而不利。他一一上前,给叔公们作揖行礼,叔公们这时候即便是怀着心思的,也都喜笑颜开的点头说好,夸赞几句,等叶春秋到了二婶王氏和三婶赵氏面前行了礼,二婶王氏似笑非笑的点点头:“哦,春秋真是乖巧懂事,果然中了秀才就是不同。”语气之中,别有意味,带着一点点嫉妒的意思。
三婶赵氏则是眼眸有点躲闪,期期艾艾的说是。
见了礼,叶春秋也就乖乖的坐在了一边去了,说句实在话,自己虽然中了秀才,可是在这些‘长辈’面前,自己终究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也就是孩子的份,不可能会有惊世骇俗,和他们谈笑风生的时候。
因为是中秋,所以叶春秋耳边听到最多的就是收成的事,今年年景不坏,可也不算是丰年,叶家的主家因为地多,倒也不担心收成的事,因而内宅这儿极少说田里的事;可是其他各家就不同了,毕竟有的一户也才几十亩地而已,一年多收几十斤粮对于一家老小成了顶天的大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这么消磨着时间,熬到了正午,因为嫡男们要在祠堂那儿用饭,下午还有一场祭祀,所以二婶、三婶便张罗了午饭,午饭很简陋,并不铺张,叶春秋在几个老叔公下头作陪,勉强吃了几口,接着便回房去休息。
今日真正热闹的是夜里的赏月,叶春秋睡了个午觉,练了字之后,看天色已经晚了,这才又回去。
而此时,这儿已是高朋满座了。
老太公坐在上首,几个老叔公和叶景、叶松、叶柏三个儿子众星捧月的围着他陪坐,孙儿们也都在不远的地方,妇人们没有坐的地方,自然而然,也只能在男人背后站着。
老太公穿着一件绸布的对襟衫,连胡须都疏理的很是仔细,他笑呵呵的与身边的叔公们说着话,叶景显得有些萎靡,显然是一日的祭祀有些吃不消,这时候月饼和水果都上了来,叶俊才手里拿着咬成弯月的月饼还在大快朵颐。
叶辰良见了叶春秋来,眼中似乎带笑,起身道:“春秋来了,方才大家都在说你呢,说你很争气,中了秀才,光耀门楣。”
本来大家各自在闲聊,可是经叶辰良这么一说,叶春秋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大家的目光,也都落在了叶春秋的身上。
叶春秋定了定神,先是向大家行了一遍礼,这才靠着叶俊才坐下。
今儿气氛有些不同,二叔叶松似乎无时无刻的都盯着自己。
……………………
凌晨12点左右上架了,凌晨会先发十章热热身,此后每天八更,风雨无阻,没啥说的,老虎就问一个问题,读者君: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小老虎吗?
呃,说错了,重新问一下,读者君,还记得说好的月票和订阅支持吗?
搓手,脸有点红,嗯嗯,老虎确实脸皮厚,问的有点**裸,可是写书这么多年,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不够勤奋和皮厚,没饭吃呀,好了,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望大家支持。拜谢。
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告别一切广告。进入下载安装:xsyd ()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拼死一搏
如那个女真人所看到的那般,那突然出现的人头越来越多,虽然并非是漫山遍野,不过那渡河的军马,绝对不是少数,至少在几千人以上的规模。天籁小说www.23txt.com
浩浩荡荡的,在这漫天冰雪之中,显得格外的刺眼。
在这白茫茫的天地间,这些人则在冰封的河上有序地挺进。
这里是建州女真的范围,因而很快,附近的女真人便已赶到了,他们的人马其实并不算多,堪堪数百人,因为许多精壮都去了辽阳,因而留在这里的人数十分稀少。
1...420421422423424...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