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湖做女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弓诚
本来坐守关中,观中原风云之局有可能就变成困守关中了!
当然,杨伊面对此局也早有布置,南海的海军舰队就是若是将来时局艰难之时破局的关键!
论剑大会是游戏官方企图用来拖住隋国一统天下步伐的干涉之举,却没想到,此局也同样拖住了其余各国,甚至是麻痹了他们,杨伊也在此时把握住了机会,隋帝国的李、岳、戚三大元帅全未参与此战,都在备战论剑大会;还有降将白起也是在边关备战论剑大会,让各国毫无防备,倒是以徐世绩为统帅,王翦为副帅,杨伊亲自掌军,带着二十万精骑一举奔袭至晋国国都,迫降晋国!
这般大胆行险的一战,是天下诸国没有察觉到的,实在也是隋国大势已成,谋臣如雨、良将如云,可以称得上天下名将的也实在是太多,才让晋国没有来得及防备!
晋国作为天下诸国之一,若是有了防备,只凭北府军来防守,隋国的入侵之举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天下其余诸国的国君无不大骂晋国君臣昏庸,晋国这一灭,倒是把其余的诸多国家放在了两难之地!
晋国位于荆襄之地,这是大江的中上游,也是中原的腹心之地,还是川蜀门户,以往的隋国,若是想要伐取天下,只有兵出关中一途,但是这一战之后,中原腹心之地已经是在隋国的威胁之中,周围诸国随时都可能被隋国攻伐!
大隋灭晋一战,结束的快,但是大隋也不是丝毫无损,将士折损也是不少,若是不能安心休养,恐怕吞并晋国也并不是多么好的事!
晋国虽然地理位置极好,物资丰富,土地肥沃,但是晋国却绝对称不上天下强国!
不单单是晋国的国君无一雄主,还和晋国的国制也有很大关系,“九品中正制”,这个历史的倒退的制度,也是晋国覆灭的罪魁祸首!
这套制度得到好处的晋国的那些世家,却不是晋国的百姓,也不是晋国皇室,这些世家若不处理好,隋国反而会吃到一颗致命的毒果!
隋国此时的制度是源自秦国的耕战之制,晋国的奢靡之风也是这个制度的最大危害,但是又不能把那些世家全部剿灭,杨伊百般考虑之下,就下达命令迁移这些世家,不是强制,而是以封土的名义,把那些有奢靡之风的世家全部迁至南洋诸地;另禁止五石散,鼓励互相举报,若是有官员敢于吸食这五石散,立刻去位;若是士子,革去功名,其余人等各有处罚,并处以罚金以奖赏举报人!
以李靖为荆州都督,辖五支精锐镇卫和附属各军镇守原晋国各地,政事则委任由原晋国世家的谢安等人和隋国遴选的有才之士!
李靖不是当年的关二爷,都督荆州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杨伊也很放心;如此安排,大隋上下就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
再一出手之时,恐怕天下都要再次震动!
……
一队神采奕奕英武非常的骑士,护卫着一名衣着华丽神情傲慢的公公,志高气昂的走进了明宋两国前线,宋帝国第一军团的驻地之中。
宋帝国第一军团是由大宋枢密副使狄青率领的西军,虽然没有了种家诸多名将,但是西军仍旧还是一样的强悍,西军除四路正军,其他不管蕃兵,强壮,弓箭社,曾与诸羌纠缠百年,是一支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野战,为国家开疆拓土的顶尖军队!
西军驻扎之地,往往是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男子活不过三十,一堆寡妇同处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
这支军队按作战属性属于山地军,虽然并不是战无不胜,但是却绝对是敢战勇战的顶尖军队,这样的军队,自然有其骄傲和传统,也有秦陇之士之中的那一股汉风唐韵的重义轻生!
这一支军队如今驻扎在一个天下有名的城池之中,这座城池名叫扬州!
这座城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可谓是天下名城,但是此时只见城中黑烟不时弥散,屋数间,焦黑的梁柱和半塌的墙垣,似在望空无声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墙角的茅草也已经有半人多高,在瑟瑟微风中发出哗哗的响声,更显出一股无言的寂寞……
谁能想到,这座明明看上去已经废弃很久的城市,在早些年前还被誉为是“天下最为繁华的都市”,曾经无限辉煌的大城,却沦落如斯,让人不由慨叹不已……
伤心秦汉经行处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队骑兵忽然沿着大道无声无息的狂飙而来,领头的是一位女将,冷艳妩媚,英姿飒爽;身后的骑士们也都是女兵,各个俏丽可人,神情肃穆,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士,不过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这队骑兵虽然速度惊人,但是所过之处却点尘不惊,就连声音也只有快速奔驰时的破空声,而没有丝毫的马蹄声!
这般骏马,这般骑术,自然是非同一般的军队,还是女将来率领的,奔驰而过,没有在城门口的石路上留下丝毫痕
第393章 巧合与意外
大宋朝中诏命狄青和韩世忠二人回朝,又派出赵构和童贯接任两人留下的位置,谁都知道,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时,接到圣旨地两位将军就只有两个选择了!
要不然就是听命行事。老老实实的返回国都青州,不出“意外”就是另外一场“风波亭事件”;大宋朝若是这等“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并不令人意外!
当年岳飞也是大胜之后,无奈回朝,却遭遇了千古奇冤,一句“莫须有”,可是让无数后来帝王效仿,也可谓是“流芳千古”了!
狄青和韩世忠二人,若是听命回朝,这一步不是说不可能,而是很可能的,就算是此时宋廷的外部情势危急,一般帝王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掘坟墓的!
但是宋廷却绝对不是寻常王朝,狄青和韩世忠二人的未来可以预见是十分不妙的!
当然他们也可以当场奋起反抗,这却要直接背上叛逆的污名,但是不出“意外”地话,走出这一步,却很有机会“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狄青和韩世忠二人,都是华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杰出的一批人物之一,也是武将中的佼佼者,两人无论是去往其他任何一国,都足以得到重用!
无论是敌对的明国、唐国,还是正“坐山观虎斗”的隋国!
但是走出这一步,看似简单的选择,古往今来能做出这抉择能有几人
名!
走出这一步,首先是一个“名”字,自古华夏之士,功和名都是相提并论的!
抛弃这名,的确是能得安稳,但是这“叛逆”的污名却是要背负一生的!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恒古无解,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义士慷慨赴死,那些活下来的就是苟且偷生!
不过幸好今次有人早早的就瞧中了两人,或者,甚至说两人如今走到这一步,也是这人的一个谋划!
狄青、韩世忠两人携带家小奔赴宋国帝都青州方向而去,背后的扬州城的城头上,赵构和童贯相视一笑!
赵构无疑是历代帝王中,最为奇葩的人物之一,作为大宋的中兴之君,他本来是有机会做出远超先祖的伟业的,就如同大汉光武一般,再兴宋室!
但是,他却是自掘坟墓,自愿偏安于一方,他作为帝王,历代帝王中,能及得上的也就是两晋的那些了!
赵匡胤不知为何,竟然让他掌握了大宋如今至关紧要的第一军团,还派来了童贯辅佐,可能是因为两人的血脉相连吧
……
不说,赵构和童贯两人相互勾结,要兴起什么风浪,做什么妖,狄青和韩世忠两人的家小几乎上都随同着一起上京了,也只有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不见了踪影!
所以在原有的剧本上,让两人本来可能该有命运在既定的轨道上小小的拐一个弯——当他们接到圣旨之后,不管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会“意外”遇到一支陌生的军队,将他们直接“劫持”而去!
如此一来不但“风波亭”式的结局自然改变,而且两人也不能算是“畏罪潜逃”,同时,宋国也丢失了两个未来可能会力挽狂澜的名将,可谓一箭双雕,甚至是一箭多雕!
这个剧本或者说计划倒是很理想,不过世间之事,怎么也不可能顺心如意……
据说有一条定律叫做:一件事如果有可能会变坏,那么它就一定会变坏,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
能谋划这一切的自然是大宋帝国的敌人,大宋帝国直接面对的敌人此时只有两个,大唐帝国和大明帝国这两大帝国,那么这件事也绝对是两国其中一国的策划!
明国此时自顾不暇,而且明国也从来不干这些阴谋之事,朱元璋得国之战,历来都是堂堂正正的!
也只有唐国了,这一切就是唐国此时的首相长孙无忌的谋划,这位号称历代以来首屈一指的阴谋家,顺水推舟施展出的一计,就让大宋帝国可能自断臂膀!
只是,事情绝对不可能会这般顺利,尤其是这还是一个游戏的世家,最大的变数就是天人或者称之为玩家!
就如同当年神雕副本之时,无数的玩家默默的不参合剧情,让剧情按照原本路线发展,只为了在古墓外,或是阻挡尹志平或者是取而代之,当年神雕副本前期空前的默契,就在那一夜发生了震惊论坛无数玩家的流血一战!
还有当年大唐副本之时,李阀计算的很好,杨广被迫出关之后,关中之地几乎上已经是李阀的囊中之物了,但是却有一名女子横空出世,占据了关中,之后竟然攻占天下,做了一代女皇!
而“长孙无忌”现在面临地情况就是自己辛苦烙好的大饼,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到了不知是谁的嘴里的问题!
计划已经“成功”了,还成功的让赵匡胤派出了赵构这个野心家和童贯这个不安分的大太监;这两人搅和到了一起,可见未来宋国南方的形势会很有趣的。
至于赵构和童贯会不会做什么,长孙无忌却不在乎,只要这两人做到了那个位置,以他的情报分析,这两人无论是做什么,都是对他有利的!
这两人已经不足以用“庸才”来概括了,两人都是“奇葩”,都是那种手握着一把好牌,却偏偏输了的;若是说两人的对手很强
也不是,两人都是那种很擅长自废武功的人物!
这两人手握着大宋国最有战斗力的西军,能做出什么事来,长孙无忌也很好奇!
没有顾得上对这两人施展进一步的计划!
本来按照长孙无忌的谋划,这两人接任之后,他肯定要让人撩拨这两人,再接再厉,直接渡江进攻明国的腹地!
以明国的底蕴,若不是内外飘摇,就是狄青和韩世忠两人,也不见得能占了明国的便宜;就更别提赵构和童贯了!
大明帝国若是胜了,大宋的第一军团可能也岌岌可危了,甚至连锁反应之下,整个宋国都会被牵扯进去!
到那时,也是大唐帝国悍然入侵,一举占据大宋的时机了!到时候,东唐西隋,这江山谁主沉浮还要再论一番!
长孙无忌计划的是很好,但是他突然“意外”的发现,居然和宋国境内的军情司派员全部失去了联系!
更意外的是,派去执行任务的那一支精锐暗卫,也失去了联系!
如此一来,那个期待中地,需要发生在狄青、韩世忠两人接到圣旨之后回京途中地“意外”,毫无疑问是绝对不可能发生了!
至于说那个在剧本安排中本来“需要”发生在宋国接的这一场意外,可是现在却已经没有了执行人它还会不会发生了
如今这件事情对长孙无忌来说好像已经不重要了,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意外”应该是不会再发生了,没见连负责去制造“意外”地的主事人都已经失去联系了吗
顺便说一句,一直到好些天之后,长孙无忌才得知,原来他派去的那一支暗卫因为一些“预料之外的意外”,很“凑巧”的全部遭遇了“意外”。
于是就在这一连串“需要”发生而没有出现地预料之内
第394章 大胆
自大隋接连吞并秦国、晋国之后,天下各国都是枕戈待旦,生怕大隋不顾及内部隐患不管不顾的打上门来!
各国的沉静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或者说,也只有感受到隋国压力的几个帝国还是在边境一直部署着大量的精锐军队!
也就是大汉帝国、大明帝国、大元帝国,这三大帝国面对着大隋,可是压力很大的!
也幸亏是这三国,要是把这三国换成宋、清任何一国,恐怕,大隋内部就是有再多隐患,杨伊也势必要携着连胜两国之威,再灭一国!
甚至说不定就给大隋成了速胜之势!
也就是元国、明国和汉国以及唐国能承受如今大隋的压力了!
就如同当年战国之时,当年直面大秦之威的,能和大秦一争高下的,直面秦国的有赵国、楚国、魏国三国,还有东面霸主齐国;能称得上强国也就这四国,而韩国和燕国,虽然有一时之盛,但是却不能持久,称不上强国!
形势也几乎是相同与当年的战国前期各国的实力排名由楚、齐、魏、秦、赵、燕、韩到了后期就成了:秦、楚、赵、齐、燕、魏、韩!
如今天下也是一样,天下诸国之中,按照原本来说,汉国最强,其次是唐国,再一个是明国下,一个是元国,再一个是宋国,然后是清国,然后是隋国和秦国,再就是最后的晋国了!
但是隋国准备的充分,一举把实力提升到了和明国一个档次,又趁着各国不备,直接灭了秦国,吞并了秦国之后,隋国实力已经是跃升至各国第一了!
但是这第一还不保险,强汉被称为强汉,这一点实力可不见得就能吓住强汉;大隋又一举灭了晋国,那么这天下之势,已经是瞬间变得让诸国慌乱!
灭了晋国,吞并了晋国的实力之后,大隋甚至可以完胜面临的三个强国任何一国!
三家几乎是同时,立刻派出大批的精锐部队到了边境线,三家几乎是来了个“眼神结盟”,默契的分担了面对着大隋的压力!
不能允许大隋再这么继续下去了,大隋此时只要是再灭一国,哪怕其它几国再怎么联合,甚至就是合并结盟,也只有被一一剿灭一途!
大隋没有继续进攻,而是选择了休养生息,这就更加令人担忧了,汉、元、明三国的精锐之军一直没有撤下来,大隋也没有可乘之机!
那么就只有让中原乱起来!
正好,中原还有一个强国非常的不安分,大唐帝国,哪怕就是被杨伊拐走了一大批名将名臣,但是大唐帝国也是诸国中第二的存在,大唐帝王的智谋和神勇俱是顶尖,在历代帝王中,若是论及帝王伟业,李世民也是足可以排名前三的!
大唐的皇室,也是各国的皇室中最牛的,文采武道两方面顶尖的人物都不是一两个!
那么挑起大唐争霸之心,先南后北,先灭宋国再灭清国,吞并了这两国之后,大唐也有资格和大隋争锋了!
这是大唐帝国君臣的共识,因此,才有长孙无忌的一番谋划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