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任怨
各种型号的手枪,冲锋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以及各种型号的子弹,轮番上阵,看实际效果来确定防弹等级。同样的,防弹玻璃也是这样的操作。不过玻璃直接选择的就是十厘米厚的,尽量保证万无一失。对
于郭泰来要求的这种实弹检验,中央警卫局的代表相当的满意。这可比看什么数据要直观的太多,也能让他们更清楚这些材料的防弹性能。手
枪上阵,基本上都只是给这些不同的防弹板挠痒痒,上面略有些印痕,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冲
锋枪,因为使用的是手枪弹,只是枪管长度长一些,但同样的没能留下多少印痕。即便是号称能够击穿钛合金防弹衣的p90,面对五十毫米厚的各种防弹板,也都是望而兴叹。小
口径突击步枪,5.56口径,使用北约子弹,十米距离,950米每秒子弹初速,能打出一二毫米的坑。可以说,这已经达到了b5级别的防弹等级。
7.62口径突击步枪,北约51软铅核子弹,打出了一个个两到七毫米的坑,却没办法穿透。b6级别的防弹标准,也就是这样了。
换成7.62x51北约制式硬钢核子弹,十米距离,普通防弹钢板被直接击穿。复合装甲没事,留下了四五毫米的坑,钛合金防弹板更浅。
基本上,除了普通防弹钢板之外,复合装甲和钛合金防弹板只要达到这个厚度,差不多都能够实现b7级别的防弹功能。a
k47使用的是苏制7.62x39中间威力弹,子弹威力比北约制式子弹要差不少,扫在车上完全没有问题。最
后换成了12.7北约的bg普通枪弹之后,基本上一枪就可以直接洞穿。更不用说12.7的穿甲弹,肯定杀伤力更大,无法防护。
还能不能加厚?中央警卫局的代表姓刘,是一位上校,看着这个效果,忍不住问道。给首长使用,当然是越安全越好。
普通汽车只有平均不到一毫米的钢板厚度。郭泰来苦笑了一声:我们这个已经是十毫米,一厘米的厚度了。按照我们的车体大小,每增加一厘米的复合装甲厚度,车重估计要增加接近两吨的重量,现在已经是四吨多重了。再加重的话,恐怕要影响到车子的性能了。
我们又不是每个部位都要这么厚,主要是乘员室油箱底盘以及引擎附近,其他的部分用这个厚度的钢板,主要防护部分用更厚的,不行吗?刘上校建议道:这样不会增加太多重量吧?据我所知,有些国家首脑使用的防弹车,车门防弹装甲就厚达三厘米以上。
可以是可以。郭泰来想了想说道:但我们也许有更好的方法。
说说看。刘上校很感兴趣的问道。
最简单的,我们采用钛合金打造,会轻至少百分之四十。郭泰来飞快的回答道:另外,我们可以做一些特别的夹层。嗯,您可以问问水木大学材料系石志成教授的那项研究结果如何。如果可以实际应用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多层软硬相间的防弹材料组成的复合装甲,效果会更好,而且还能大幅度降低重量。刘
上校一听,二话不说立刻找地方打电话询问。没过多久就回到了测试现场:石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明天会送一部分样品过来测试。说
完,刘上校还很有点疑惑的看了郭泰来一眼,似乎在疑惑郭泰来是怎么知道石教授的研究项目的。
石教授的这个研究,是因为我的一个想法。郭泰来看得出来刘上校的警惕,随口解释了一句:当时是和南方集团的赵董一起聊出来的这个研究方向。
听完郭泰来的解释,刘上校的表情稍稍缓解了一些。这些东西都可以调查,郭泰来应该不会说谎。现在他就想知道,加上石教授的研究成果,能够做到多强的防弹效果。普
通民用车辆的防弹等级,b7已经是最高,用这些材料已经足够打造出来。郭泰来要考虑的是给国家领导人使用的检阅车和日常用车的安全性,使用新技术和追求更高的防弹等级势在必行。
在刘上校的坚持下,防弹装甲的厚度增加到了一点五厘米。不过,郭泰来打算给这几辆防弹车使用钛合金防弹,另外会采用钛合金—陶瓷—钛合金—凯夫拉—液体防弹材料—凯夫拉—钛合金的分层,软硬结合,防弹等级会更高。检
阅车项目,所有的一切物资调拨都是优先供应,第二天一早,项目组就收到了石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让郭泰来开心的是,石教授研究出来的增稠剪切液体并不是流体状态,而是一种凝胶状态,正常情况下很软的同时还不会流动,但是受到高速撞击却会在微秒内瞬间变硬。
将这些东西分层结合在一起是个高难点,但对郭泰来来说却问题不大。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郭泰来就制作了一块试验用的标靶,再次进行测试。之
前的步骤省略,直接从7.62硬钢核子弹开始。成功防御。换
成12.7普通bg子弹,一枪下去,标靶前方出现了大凹陷,露出了凯夫拉和凝胶层。翻过来,子弹并没有穿透标靶,后方只是一个小小的凸起。
再次换成了12.7的bg穿甲弹,一枪之后,子弹直接镶嵌在了标靶上。弹头虽然穿透了标靶,可是却再无法前进一步。
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红旗诞生(上)
十米的距离,使用的是巴雷特反器材狙击步枪,北约12.7穿甲弹,只造成了这个效果,这防弹效果已经绝佳了。刘
上校其实已经很满意了,但嘴里还是问着:能不能效果更好一点?天
知道,老红旗的防弹效果纯靠老式的防弹钢板,根本不可能在这么近的距离内防住普通的重机枪子弹。现在连同样口径的穿甲弹都已经无可奈何了,可大家还是想着能不能更加精益求精一些。石
教授的凝胶防弹材料效果强悍无匹,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了刘上校要求的这个更好的效果,郭泰来只能打电话给石教授,亲自询问解决办法。
防弹凝胶的液体凝胶属性还带来了一部分缓冲卸力的效果。石教授听到郭泰来的问题之后,笑着解释道:你可以尝试一下不用一层三毫米,而是用两层,一层两毫米放在前面缓冲,后面再铺防弹陶瓷,最后在钢板前再铺一层一毫米的防弹凝胶,两层弹性缓冲,效果能更好一点。对了,你是怎么加工到这个厚度还能几层结合的这么紧密的?
石教授自己没有郭泰来的手法,只能用凯夫拉多层分隔来制作液体防弹衣。现在其实已经有能使用的成品了,只是暂时还秘而不宣而已。但有个问题,除非在一开始反应生成凝胶的时候就做好模具,否则生成的凝胶根本无法加工的如此的规整,可郭泰来居然能精准均匀的制造三毫米的放单层,这让石教授十分的惊讶。
我用加工平面的手法雕出来的。郭泰来也不算是说谎,把自己方法的原理说了出来:石老师要不你试试激光切割?
也就只有你能用这种法子。石教授也是无语,没办法,这种凝胶弹性很好,用普通的刀具切割都可能会因为弹性太足而切割不均匀,也就是郭泰来这种高手,速度快手法准才行。不过郭泰来说的激光切割倒是可以考虑试试。石
教授永远也无法想象,郭泰来除了能够把防弹凝胶平整的加工出来之外,还能把凯夫拉纤维均匀的分散在防弹凝胶当中,并且还能和钛合金以及陶瓷防弹层紧密的焊接在一起。这种极致的工艺,也只有郭泰来才能够做到,其他人谁都不行。按
照石教授的方法再次调整之后,三枪12.7穿甲弹,三枪12.7穿甲燃烧弹,在同一个标靶上就再没有打穿过。液体防弹凝胶能够在微秒级的时间内将子弹的冲击力平均分散在大面积上,极大的减缓了子弹的动能的同时增加了受力面积,子弹最多穿过第一层液体凝胶,绝对的停在了第二层液体凝胶前面。除
非同样的子弹打在相同的位置上,才有可能打穿标靶。不过这种概率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12.7钨合金穿甲弹,无法击穿,标靶有变形。再次使用了更大口径的14.5钢制穿甲弹来测试。子弹依旧还是没有击穿标靶,却给标靶造成了三厘米的凹陷变形。只要不是紧贴着防弹板被击中,基本上就不会受伤。
刘上校心里已经满意的不行,可嘴里还是不满足,再次命令换成了20钢制穿甲弹。这次子弹击穿了防弹标靶,但是如同上一次测试一样,子弹镶嵌在了标靶之中,能穿透,却无法再往前。
试试25毫米钨合金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看到这个结果,刘上校毫不犹豫的说道。
刘叔叔!郭泰来惨叫一声,差点就抱住刘上校大腿哭了:不,刘大爷,求求您了,行行好,放过我吧!你想让领导人的车子开到哪个战场上啊?换辆坦克坐行不行啊?咱们时间有限啊!2
0毫米口径那已经算是炮了,再上25毫米钨合金穿甲弹,那玩意是对付坦克装甲车的好不好?
郭泰来也是赶时间,否则完全可以等着石墨烯制备出来之后,用双层石墨烯防弹材料制造更强的防弹板,现在是没那个时间啊!总共只有三个月,还有其他材料,加工以及各种选择整合,最后还要稳定测试,时间很紧张啊!
好了好了,先这样吧!刘上校也知道有些过分,其实他已经对此十分满意了:领导人座舱部分,一定要再次加厚。一
点五厘米的厚度,钛合金复合装甲,重量却比一厘米厚的全金属防弹钢板轻了百分之二十,光是这个,就能让整车的重量降低到四吨以下,配合郭泰来要求的最低六百马力的大引擎,最高速超过两百公里简直不要太轻松。一旦遇到袭击,绝对是用最快的速度离开危险的现场,能飙起来的速度越高,也就越安全。防
弹玻璃也是选用十厘米以上的最高等级的防弹材料,总之,领导人的安全绝对不会放松。
安全材料已经选择完毕,不过,接下来才是刘上校和张总要大开眼界的时候。
啥?刘上校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个土包子,很多问题竟然他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过。
新的大红旗设计,除了普通的音响空调等等功能之外,常用民用车使用的一些功能应有尽有,什么安全气囊,车身稳定系统,防撞雷达,自动巡航,无钥匙进入全都配备,有好多都是正义坊科技的最新专利,正在和一汽方面进行专利授权谈判。
此外,郭泰来还专门针对领导人座驾提出了座舱密封,独立供氧系统,灭火系统,夜视系统,反导弹箔条发射器,军用通讯系统,内部通话系统,前后舱隔离系统,门窗接缝等位置重叠式缓冲保护区,防弹轮胎自动充气系统,缺气保用防爆轮胎,油箱防爆防漏系统,内外通讯系统(确保不开车门不放下车窗可以和车外人员交流),车门辅助开关系统,紧急离车系统,以及领导人专用的血液储备等等等等。一
系列的名字说下来,刘上校直接目瞪口呆。这会美国总统的陆军一号的一些防护概念还没有公开,国内在专用防弹车方面的安保系统想象的还不够周全,郭泰来说出的这一系列功能,简直让刘上校大开眼界。原来之前我们的领导人座驾,就只是个稍微安全一点的车子而已?
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红旗诞生(下)
这次还要加上检阅天窗。郭泰来说完前面的,还又补充了一句:这次检阅过后,换成无天窗车顶,提升安全性能,就可以当做日常座驾。换
车顶这是小事,可问题是,前面说的那些东西,让刘上校简直目瞪口呆啊。之前对领导人的安保措施,貌似还是有些做的不够细啊!
固然是车子的硬件限制了某些东西,但是既然要自己打造大红旗,但中央警卫局却没能想的完全,那就是失职了。当天晚上,刘上校给京城打过电话之后,第二天一早,开发团队当中就多了两个中央警卫局的人。
他们是来学习的,同时也是为了补充完善郭泰来设计的领导人座驾的车子功能的。其中一个是一线安保人员,另一个则是技术支持人员,他们同时加入团队,就是要靠他们的经验结合这辆车子,重新制定全新的安保方案。防
弹材料的强悍性能让中央警卫局的同志们大为惊喜。这对他们的帮助极大,同时也对他们以后的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与时俱进了。
车子上安装的这些系统,大部分都是防御性质的,那位后加入的安保人员甚至建议,能不能在车子上安装一些进攻性的武器。郭泰来琢磨了半天,在后备箱里给设计了一个可以安装一挺可以遥控射击机枪的架子。必要的时候后备厢打开,武器架会翻到车顶上,可以水平360度竖直上下15度射击。机
枪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根据口径不同备弹量也不同。最多就是7.62口径通用机枪,一千发子弹。如果换成12.7重机枪,则只能有600颗。但这样一来,后备箱空间就全部被占满,不可能再放什么东西了。
你觉得领导人车子的后备箱里需要放东西?刘上校总算是找到了能鄙视郭泰来一下的理由:行李箱吗?
郭泰来当然是主动卖个破绽给刘上校的。他就是再不懂,也知道领导人出行肯定不需要自己车子里放行李箱的。整
辆车子的构造已经搭建起来,就等着各个系统的填补。郭泰来脑海里有现成的参照系统,一点一点的单独设计出来,然后等待着整车安装调试。六
月底加上七月的前半个月,基本上是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准备原材料。不能不说,一汽加上中央警卫局的双重配置,就没有在国内搞不定的原料,甚至于郭泰来觉得最不容易找到的金丝楠木都找到了一批。紫檀海黄什么的,都是以吨计的。另外还有一大批的各种羊脂白玉和高等级翡翠,用来做一些按钮什么的。七
月份后半个月,郭泰来开始一项一项的打造零部件。五辆钛合金部件,五辆普通部件,但全都是防弹版本。只不过钛合金版本的防弹等级更高,而普通防弹版本只是刚刚超过了b7标准。
龙飞他们的发动机调试小组在一个月当中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郭泰来提供的12发动机本身就有极高的改装潜力,自然吸气使得发动机十分的稳定,只要调整好点火时间和喷油量以及点火顺序,转速7000转每分的时候轻松就达到了640马力,最大扭矩720牛米,根本不用再增加增压设备。现在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微调,尽可能的降低声音和振动。中
央警卫局的三个同志对于这种稳定简单的发动机十分赞赏。虽然用柴油发动机可能能提供更大的扭矩,但是现在的这款发动机马力和扭矩已经足够,根本不用画蛇添足。
所有的零部件都是郭泰来亲手打造,对此那些一汽的老师傅们颇有微词,可当看到郭泰来加工出来的零部件之后,一个个全都闭上了嘴巴。高手就是高手,看到东西就知道,自己就算是再厉害,也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不是不让大家动手。郭泰来却很耐心的给大家解释道:我们时间有限,我做的快,所以我来做,但接下来某些热处理和喷漆的工艺,肯定需要大家辛苦了。而且以后所有的车子都是大家制作,到时候别说我一拍屁股走了留下你们辛苦。一
番话说得大家心里很舒服,本来郭泰来手艺就好,而且理由这么充分,没日没夜的加班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没人跳出来秀自己的智商下限,反倒是在短时间内就被郭泰来的手工给征服了。郭泰来指挥起来如指臂使,服服帖帖。不
过,老师傅们也没闲着,他们大家集体打造了另外两套零部件,用来作为非领导人座驾,拆除掉那些高等级防护系统之后,进行普通外销版的样车进行测试。精度比郭泰来的低,但应该足够了。攻
关小组上百人,在郭泰来和张总的带领下,就在八一建军节这天,第一辆全钛合金新型大红旗完整的组装了出来。内饰采用了金丝楠木加上羊脂白玉的配合,雍容典雅,安静的趴在车间的正中央,黑色的车身,长长的线条,犹如一头优雅的黑天鹅。
这就是我们的红旗!张总看着这辆刚出炉的红旗,眼圈泛红,满脸的笑容却挡不住眼泪喷涌而出:这就是我们的红旗!
数十个一汽的老师傅,他们都是之前参与9910工程改装的工程师,都是对老一代红旗有着独特情感寄托的人,此刻看着漂亮优雅大气稳重,能够用一切美好的形容词形容的新红旗,同样一个个泪流满面。不知道谁哭出了第一声,然后引得车间里一片痛哭流涕,劝都劝不住。郭
泰来和龙飞他们好一点,毕竟他们对红旗的感情没有那么深,不像是一汽的这些老师傅们,可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之下,一个多月近乎不眠不休辛苦的他们,也感同身受。一个个也是眼圈泛红,只是没有哭出来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