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任怨
对那两块大平面定盘,其他的零部件尺寸较小,制作起来也简单,不到一周的时间,所有的零部件就已经完成,只剩下装配和调试了。
王教授实验室的几个课题组几乎是全部出动,连毕业两年没怎么见面的宿舍二哥也在其中。妖孽一直是妖孽,他负责其中的电子控制部分,论文已经出了好几篇。估计这次超高精度数控完成,二哥把最后一篇论文写完,就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达到直博毕业标准了。
郭泰来负责按照图纸进行装配,并协调其中的公差。刘老作为现场指导。一群博士生硕士生全部打下手,按照郭泰来的要求小心的搬运某些部件。现场还有四个硕士生按照郭泰来的装配流程进行记录,每一步都要事无巨细的记下来。包括从多高的高度按照什么样的速度放下来,几号螺丝螺母按照多大的扭矩拧了几圈,然后又释放应力倒拧了多少度,等等等等。每
一个步骤,郭泰来都和刘老一起把为什么要这么做,能达到什么效果,工件因为哪部分误差而导致需要如何的反向调整配合公差这些经验全都说了出来并记录下来。以后这个详细的装配手册将会是量产之后装配工程师的装配指南。步
进电机这边是由电机系出的方案,同样也是一位博导带着几位博士生和硕士生完成的设计。生产同样也是由郭泰来手工完成装配,所有的装配记录依旧还是详细到了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角度大小。
润滑油和冷却液都是化学系和机械系的两位教授单独研制的,低挥发高纯净度,还配了高目数筛网过滤。在安装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润滑,同时也会安装好配套的冷却液的管路。
装配完这些,调整好公差,郭泰来才按照二哥这边的要求安装电路板。控制程序已经在模拟机上跑过数百次,除了因为模拟机控制精度达不到高精度要求没办法测试之外,其他的各种换刀走刀更改角度旋转前进后退进刀退刀全都已经模拟遍了。控制系统安装好之后,清理杂物释放静电,无关人等都退出之后,这才给电测试。郭
泰来以为,上电测试只是学校内部几个子系统研究团队甚至只是实验室内部人员进行测试就可以,至少等到测试通过功能没问题之后,再上报领导。可是他没料到的是国家对于这款全新设计的纯国产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重视程度。不
光是精仪系系领导特意从学校里赶了过来,化学机械电机系的几个系都有领导过来,连校领导都来了几个,王校长就在其中。不止如此,信息产业部还来了几个领导,华夏科学院和华夏工程院都各自来了几个院士,队伍的级别高的吓人。王
教授是整体项目的控制者和统筹规划者,其中大部分的理论和设计是他的想法,但具体实现的是王教授和自己的几个学生。控制系统的项目是二哥负责的,所以,在具体演示操作上,还是由二哥来进行。为
避免操作员在近距离行动引起的震动影响到加工精度,所以控制台是远离加工中心由数据线连接的。操作员把工件固定好之后,就会关上两层的安全门,然后远离加工中心。二
哥坐在控制台前,深呼吸一口,在身后那一群大大小小的领导们注视下,打开了开关,通电,系统启动。看着控制台屏幕亮起,显示出早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系统自检的界面,轻轻的吐了口气。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正常。控
制系统开始初始化,刀盘开始从初始状态自检,十分平稳的旋转了一圈之后,固定着各种刀具的轮盘进入了待机状态。同时,最中心的加工轴灵活的转了几个圈子之后,准确的停在了最中心。
系统界面上显示了一系列自检通过的信息,每一个子系统自检都正常,随后,整个系统自检完毕,进入了工作界面。
从目前来看,一切正常。操作台前的二哥很开心的说出了这个结论。
第二百四十八章 加工中心完成(下)
怎么验证系统整体正常?做一个工件不就知道了?
郭泰来在未来梦境中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加工过程,是用一台五轴加工中心将一整块金属加工成一个金属篮球框,有篮圈,有篮网,加工出来的成品看起来相当逼真。不
过,那个最牛的是加工过程,加工中心各种换刀换角度,连篮网的连接部分都加工的十分精细。郭泰来在开工装配之前就把这个想法和王教授提过,貌似王教授也很感兴趣,直接给二哥安排了一个任务,让他把这个篮球网的加工程序提前给做了出来。
现在五轴加工中心里面已经有了一整块金属,出于稳妥起见,没有直接使用钛合金,而是用普通的钢材,只等控制台启动加工程序,就可以开始加工过程了。王
教授冲二哥点了点头,二哥再次深呼吸一口,从软盘中导入了金属篮球网的加工程序。工作界面上立刻显示出了篮球网的3d图像。后
面看着的几个懂行的院士和教授们,看到这个加工程序,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这么复杂的成品,想必加工过程是把许多方面都考虑到了的,只加工一个工件,基本上就能看出这台加工中心的性能了。随
着开始加工按钮的按下,加工中心的那根加工轴开始飞快的动了起来,然后工作台也开始旋转到位。一把铣刀自动的从刀盘上选取,固定到了机械加工轴前方,飞快的开始动作。眼
看着金属块外围被铣成了一个圆柱,随后换刀,继续加工。一系列的动作流畅无比,加工定位也异常的精准。别人看到的是刀头很精准的切削,可郭泰来眼中,看到的却是换刀之后重新定位的误差竟然不超过0.1微米。这
意味着什么?郭泰来十分清楚,只要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保持这样的定位精度,那么最后成品的加工精度,就能够达到0.1微米。这个精度,哪怕是放在国际上也是属于最高等级的加工精度。上
次郭泰来做的那个高精度车床,一丝车八刀,刀刀有铁屑。现在这个超高精度加工中心,一丝至少能加工出八十刀,甚至九十刀,加工出来的铁屑比蝉翼还要薄不知道多少倍。
单个刀头的加工精度郭泰来已经不担心了,看到了这个换刀之后的定位,郭泰来彻底的放下心来。只要二哥编写的加工程序没有问题,那就一切都没有问题了。
二哥没有辜负郭泰来和王教授的信任,这个加工程序编写的十分详细。因为是作为测试程序写的,所以有些能够一刀干的活,甚至有时候会故意的分成几种不同的刀具不同的角度来加工。
有两个院士在看到几个重复的动作之后,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问了一句。王教授轻声的解释之后,两人的眉头也重新舒展开来。的确,是为了测试,故意将简单的加工程序复杂化了。复杂的换了几个刀头的都能做到的话,那么不换刀头一次性加工肯定同样可以做到。
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金属篮球网,可是加工过程却整整耗费了半个多小时。不过观看的人们却没有一个觉得烦躁,看着那个金属篮球网在加工中心里面不停的转换着角度,一点一点的变成他们期待的样子,众人的心中全都是一种说不出的开心。终
于等到所有的加工程序都完成,加工轴已经归位,刀盘也都重新进入待机状态,那个表示正在加工中的红灯才在那一刻变成了绿灯,加工完成。
取出来看看。后面信息产业部的一个领导已经按捺不住,飞快的下令道。取
出第一件工件的殊荣,交给了加工中心的设计者王教授。对此,谁也没有异议,众望所归。
戴上手套,王老师。郭泰来提醒着王教授,超高精度加工件,徒手拿取的话,体温变化也会影响到精度的测量。
王教授用了两只手,小心的把那个完工的金属篮球框捧了出来。央视的摄影记者特别清晰的录制了这一幕,今天有信息产业部领导出席,而且意义重大,央视也派了记者前来录制整个过程。旁
边的一个无尘高精度检测房间里,摆着一系列的检测工具。各种圆度,长度,直径一项一项的小心测量记录着,连央视的摄影记者也只能在外面隔着窗户录制测量的过程。
整体加工误差,低于0.2微米。操作激光比长仪的是两个硕士生,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外面的众人一阵欢呼。
低于0.2微米的加工误差,这已经是国际前沿的高精度加工中心了。第一次试车就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怎不让人兴奋异常?
包括王教授在内,几个院士和参与研究的教授们,全都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华夏也有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的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了。连那几个信产部的领导也都是一阵的激动,从今以后,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
不过,有个奇怪的现象。就在众人激动的时候,负责测量的其中一个硕士生强压下自己激动的心情,脸上露出一种古怪的表情,冲着众人说道。
奇怪的现象?难道精度有问题,不稳定?众人心中全都是咯噔一声,再看到那个硕士生的表情,集体一惊。
不是坏事。硕士生看到大家的脸色,立刻知道大家误会了,赶紧先解释了一句:我们测量的所有尺寸,都是精准的0.2微米读数。但是,这台激光比长仪的测量精度,就只有这么高而已。所以,我们怀疑
怀疑什么?信产部的一个领导焦急的问了出来,不是坏事,但稍微不那么好也不行啊!心脏受不了啊!
这种情况,有一种可能。王教授接过了话头,用一种求证的目光看了看不远处的郭泰来,直到看到了郭泰来的点头,这才心中一松,脸上的笑容再也无法掩饰:其实加工精度比这个还要高,但是目前我们的测量工具没办法测的更精准了。学校暂时还没有更高精度的测量仪器。
缺什么仪器,打个报告上来,我马上批!领导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此刻再次升到了巅峰,随后就是忽然之间无法压抑的大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
第二百四十九章 日内瓦车展(上)
当测量完的金属篮球框拿到外面让大家近距离观察的时候,基本上几个很有经验的院士以及刘老这样的一眼就能看的差不多了。这
是直接加工出来的工件,没有经过任何的抛光处理,可是现在能肉眼分辨的表面粗糙度就已经达到了暗光泽面到亮光泽面级别之间。比起最高的镜面级别只差三级到四级了。
镜面级别,意味着表面粗糙度能达到0.006微米,而暗光泽面则是0.1微米,亮光泽面的粗糙度在0.05微米。
也就是说,直接加工出来的表面粗糙度,没有抛光,哪怕是次一等的暗光泽面,也达到了0.1微米的级别,有些地方还更高,恐怕已经达到了0.05微米。不管怎么说,就算是按照最差的计算,也差不多应该是0.1微米的加工精度了。
最差也是0.1微米精度?听到这个由几个院士和教授外加刘老推断出来的加工精度,信产部的几个领导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刚刚几个教授院士全都是一副热泪盈眶的样子了。
从今天起,我们再也不会在数控机床上被欧美日卡脖子了。其中一个领导笑的泪水都沿着脸颊流淌了下来,他却一点都没感觉旁人也没有一个笑他的。
他以前是对外经贸部的,谈判的时候没少被那些家伙用瓦森纳协议坑。旁边一个领导深有感触的替流泪的那个领导解释道。
谢谢你们!王教授!谢谢你们!那个哭泣的领导,走到了王教授面前,双手握住王教授的手,重重的摇了几下,然后又换成了二哥,换成了刘老,换成了郭泰来。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开心,真的高兴。这
一幕,都被央视摄影记者的摄像机镜头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刚播完几个大领导的新闻,马上就是这条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研制成功的消息。加工金属篮球框加篮球网的视频有限度的截取了一些,最后视频是定格在那个信产部的领导开怀大笑却泪流满面的画面上,连报道新闻的女播音员,音调都能明显的听出来一股激动。
怎么可能?新闻联播还没播完,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日本的某个人的面前,正在休息的他顾不得吃饭,扔下餐具,直奔书房。
欧洲那边的反应也同样的激烈,虽然差不多刚过中午,可是几个大的数控机床厂的ceo却都已经紧张的互相联络了一番,开始商量应对措施。美
国的一部分人则被直接从被窝里叫起来,以便商讨应对这个突发的状况。
第二天王教授这边才刚上班,就接到了数个国家的同行想要学术交流的申请,当然重点是都想要来国内的亲眼看一看那个全新的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对这些学术交流的申请,王教授这边飞快的全部答应,这可是水木大学能够再次在国际上露脸的大好机会,来,随便来。国
家本来就没打算隐瞒这个,之所以在《新闻联播上播出,一方面是振奋国人信心,另一方面就是要让这些欧美日的家伙们知道,你们再也无法在这上面封锁我们了。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华夏没有的,就只能用极高的代价来买,甚至有钱都买不到,人家在封锁。只要华夏一出来,价格立刻大幅度下降,封锁立刻解开。等华夏能够生产了,立刻变成白菜价。
之前欧美日已经解开了一微米四轴数控的封锁,但五轴加工中心还一直封锁着,更高精度的机床一样死活不放开。但这种情况,从昨天晚上开始,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他们再也没有能卡住我们脖子的可能。允
许这些学术交流,让他们能够亲眼看到国内已经拥有实物而不是吹牛,更能让他们彻底认清事实,在接下来的决策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反正只是看着装配好的加工中心,也看不到具体的技术核心,随便看。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和郭泰来无关了。那个小岛上,郭泰来其实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制造了三件的,郭泰来亲自动手安装了一套系统,剩下的,则是让另外的几个高级装配钳工来练手的。
正如郭泰来所说,国家要做的是整个产业体系的升级,而不是靠着郭泰来一个人把所有的活都干完。郭泰来就算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还得要有大量高水平的产业工人一起提高,才能够形成量产规模。可以说,现在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接下来则是解决量产的问题。郭
泰来可以做出来精度极高的零部件,同样的,他亲自装配的第一台加工中心也能加工出比他加工精度略低一点的零部件,用于继续生产这已经是足够了。现在的问题不是生产制造零部件,而是装配。很
多高精度机床无法达到真正的高精度,就是因为每一个零部件都符合精度,可是装配工差却能大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很遗憾的是,这部分工作,没有机器可以代替人工。刘
老将是接下来的装配工作的现场指导,一批由信产部从几个单位抽调来的高级装配钳工将会在这里练习装配第二台第三台甚至更多台的五轴加工中心。这
个岛上的高精度加工车间,现在也成了香饽饽。但所有权却是属于南方集团的,在这方面,郭泰来帮赵向北争取到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以后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恐怕只能和南方集团关系密切了。
郭泰来现在手上拿到了两个邀请函,一个是科技公司这边转交的,一个是直接寄到了修车厂的。一份是帕加尼发过来的,另一份则是马自达发过来的,两个邀请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邀请郭泰来参加今年的日内瓦车展。日
内瓦车展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历史上的三月份改到了现在的四月份,可能和郭泰来改变了很多历史有关吧。两家车厂都是邀请郭泰来参加新车发布仪式,不过帕加尼是发布风之子zonda,而马自达则是发布转子神车rx7的终极版。
有申根签证,那还等什么?郭泰来立刻决定,去!
第二百四十九章 日内瓦车展(下)
眼镜哥拘留七天,终于被放了出来。一获得自由,眼镜哥就从拘留所立刻直奔单位。
他这次被拘留,说到底也是因为想要获得影后的第一手资料,想要进入正义坊美容院被拒绝,才恼羞成怒之下造谣生事的。他一个人怎么可能承担的起两千万的赔偿?所以,第一时间就来找单位。
你还有脸说?单位的负责人,那份娱乐刊物的总编看着进来想要杂志社帮忙解决麻烦的眼镜哥,恨不能一脚将他踢出去:人家只接待会员的美容院,你进不去就造谣,和杂志社有个屁关系?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