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今儿个我领着姑姑去附近的山上采凉粉草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好多薄荷,就顺便采了些回来。在回来的路上,又看到一个小姑娘提着篮子卖玫瑰花,便买了一把。方才在调糖水的时候,往里面加了些薄荷和玫瑰花。”
“原来如此。还真别说,加了些花花草草,好吃多了!”沈采薇道,“不过,薄荷还好,不用花钱买,可玫瑰花就得花钱买了。倘若往糖水里加玫瑰花,成本就要上去了呢。”
尽管身上的伤还没好,但沈采莲还是不顾家人反对,坚持要来铺子里帮忙。
听到这儿,一直沉默不言的沈采莲忽然开口道:“我会种花,能够种出玫瑰来,不用花钱去外面买。”
经历了那番折磨之后,沈采莲整个人都恹恹的,就仿佛一朵盛开的花朵在遭受了风吹雨打之后过早凋零了,连话都不怎么说了。
现如今,沈采莲主动请缨种玫瑰,省不省钱的,倒在其次,难得的是她肯主动开口说话,似乎重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见状,沈月如心生欢喜,连忙说道:“别说原本长在野地里的玫瑰花了,就算是很难伺候的兰花,我们阿莲也能够种得出来,而且能够种得很好。”
“那敢情好!”沈采萱笑吟吟道,“其实,除了玫瑰花之外,菊花、桂花什么的,也可以往糖水里放。既然阿莲姐连兰花都能够种出来,那么别的花儿自然不在话下。有阿莲姐在,往后你们家铺子就可以变着法儿的卖凉粉啦,真的可以卖出朵花儿来呢!阿莲姐,你好厉害呀!”
听了这话,沈采莲怪不好意思的,抿嘴笑了笑:“其实,我也就会种种花了,并没有别的什么才艺,谈不上什么厉害不厉害的。”
“怎么不厉害了?我想种还种不出来呢!”
沈采萱颇为同情沈采莲的遭遇,与沈采莲的家人一样,生怕她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从此一蹶不振。
难得沈采莲对种花颇感兴趣,沈采萱觉得应该鼓励一下,让她继续往这个方向发展,最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样一来,她就没有工夫胡思乱想了。
沈采萱道:“阿莲姐,我这儿有几张制作花茶的方子,你可以拿去参考参考,试着调配花茶。”
什么,花朵还可以拿来沏茶的?
沈采莲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花茶方子,这应当是秘方吧?”沈采莲十动然拒,“咱们家刚从你那儿拿了凉粉方子,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哪能再要你的花茶方子呢?”
“花茶方子算哪门子的秘方?”沈采萱谎话张口就来,“在南方,花茶很常见的,几乎人人就会泡花茶,花茶方子再寻常不过了,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说罢,沈采萱就将新买的笔墨纸砚拿了过来,刷刷刷,一连写了好几张花茶方子,然后不由分说的塞给了沈采莲。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14章 销售一空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儿事情,眼见时辰不早了,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间铺子是沈采萱请郑忠维帮忙找的,其实是郑家的产业。
这儿原来是一家点心铺子,经营了颇有些年头了,生意一直很稳定,按说应该一直开下去的。
可不知为何,就在前两天,点心铺子的东家忽然就决定不做了,向郑家提出退租。
这样一来,正好就巧了沈寿山家,让他们家得了“大实惠”。
为什么说是“大实惠”呢?
原来啊,这间铺子不仅位置绝佳——位于鼎丰楼总号所处的那条街上,那儿乃是全县最繁华的所在,而且是前店后院的结构——店铺附带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三间房和一个狭小的天井。
说实话,这间铺子不算大,但足够沈寿山家的五口人居住了。
租下这间铺子之后,沈寿山一家人再也不用回到又脏又乱的棚户区了。
第二天上午,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沈寿山家的凉粉铺子开张了。
由于处于最繁华的地段,客流量超大,自带消人群,都不用花心思招揽客人,就有客人送上门来了。
第一位光顾的客人是个中年男人,穿戴颇为富贵,无论是长相还是身材,都圆滚滚的。
不用问,这位大叔一看就是喜欢吃,且舍得花钱买着吃的主儿,妥妥的超优质客源哪!
沈寿山等人虽然是第一天做凉粉生意,但他们之前开过豆腐坊,也开过杂货铺,做生意的经验颇为丰富。
负责跑堂的秦长河一见客人上门,立刻热情招呼了起来:“客官,小店新开张,专门经营凉粉。大热的天,最适合吃凉粉了,你看来上一碗怎么样?”
那中年男人一脸困惑:“凉粉,那是啥玩意儿?”
秦长河忙介绍道:“这个凉粉嘛,其实是一种甜品,晶莹剔透,清甜爽滑,最是消暑解渴……”
一听到“消暑解渴”,那中年男人便干脆利落道:“不用多说了,直接给我来一碗!”
说罢,他就一屁股坐下。
说实话,那中年男人是很喜欢吃,但对于这种街边小店卖的吃食,他并不抱太大希望。
换做平时,他多半不会进门。
今儿个他走着走着,正好走累了,这才顺脚进了这家看上去颇为干净的小店,想要进来歇歇脚。
不多时,一碗凉粉就端了上来。
只见青花瓷碗里盛着晶莹剔透的白色小方块,上面淋着琥珀色的汤汁,隐隐散发出丝丝甜香。
咦,这是什么?
那中年男人着实吃过不少好东西,在吃方面的见识,远胜常人,饶是如此,他也没见过这样的吃食,顿时来了兴趣,低头品尝起来。
当他再次抬起头来,青花瓷碗里已经空空如也。
“再来一碗,不,再来三碗!”
不少途经铺子的路人发现新开了一家铺子,出于好奇,忍不住向内张望。
那些路人原本只是持观望态度的,一看到那中年男人埋头猛吃的样子,便抬脚进来了。
虽说凉粉并不是很便宜,一碗卖到了十五文钱——依照现在的物价,十五文钱够买两三碗阳春面了,而两三碗阳春面可以填饱肚子,一碗凉粉却填不饱肚子,乍看起来,凉粉的性价比并不高。
但,能够来这条街上闲逛的主儿,基本上都不差钱,十五文钱一碗的凉粉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正因如此,不少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豪爽极了。
第一天做凉粉生意,沈寿山一家人心里没底,生怕卖不出去砸手里,就没敢准备太多,准备的食材只够做两百碗左右的凉粉。
中午时分,郑忠维特意带了几个手下前来捧场,到了地方,惊讶的发现,铺子已经关张了。
啥情况这是?
敲开铺子的大门,一问才知道,凉粉生意超乎想象的火爆——铺子上午开业,还没到中午饭点儿呢,铺子里的凉粉就销售一空了。
林氏紧急清点库存后说道:“葛根没有了,凉粉草倒是还剩一些,不过也没有多少了。”
沈寿山方才钱到手软,尽管还没来得及清点营业款,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今儿个自家赚大发了。
于是乎,他财大气粗道:“葛根虽然便宜,却很不容易买到。反正卖十五文钱一碗,很有赚头,也就不要那么计较成本了,索性就把葛根换成大米吧,省事儿。”
林氏想了想,点头道:“行,那就买大米!另外红糖和玫瑰花也要买些回来。长河,买这三样东西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秦长河一口应下。
林氏又道:“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兵分两路,一路去挖凉粉草,一路去找木馒头和爱玉子,顺便再摘点薄荷回来。”
沈寿山家到底做过多年生意,很快就有商有量的确定好了各自的任务。
沈采萱等人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原本沈世华和苏氏放心不下沈寿山和林氏,打算再留几天,等沈寿山家的凉粉生意上了正轨再走。
可看到了这儿,沈世华和苏氏都觉得,自个儿可以走了。
于是乎,饭桌上,沈世华向沈寿山等人提出告辞。
沈寿山和林氏出于那个说不出的原因,不敢让沈采萱等人一直留在他们的身边,就没有挽留。
沈采萱一家人决定明早启程,在此之前,他们得要向朋友们告别,就没有留在铺子帮忙,一吃完饭,就匆匆离开了。
他们一家人先后见了郑家人、杨家人,最后来到了何家。
何家祖孙四人,祖母何周氏和孙女何秀玉在料理家务的同时,接点浆洗、缝补衣裳的活计,常年家里蹲。
长孙何志祥除非刮风下雨天,都会外出扛活。
次孙何志斌在当铺里当学徒,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趟。
正因如此,大白天的,沈采萱一家人看到祖孙四人齐聚一堂,大吃一惊。
“阿祥,今儿个天气这么好,你怎么没出去扛活儿呀?”沈世华满脸诧异,看看何志祥,又看看何志斌,“还有阿斌,这不年不节的,你怎么回家来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15章 半途而废
何志祥沉默片刻,道:“那个,上午去了,没找着合适的,就回来了。”
何志斌垂着头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何周氏见状,只得代为回答:“这不是过端午嘛,阿斌的东家就给他放了几天假。”
过端午?
不是吧?今儿个都已经五月初十了,端午节都已经过去整整五天了!
也就是说,何志斌的东家为了让何志斌回家过端午,至少给他放了五天假?!
天啊!端午而已,又不是过年,就给放这么多天假,这是什么神仙东家啊?!
沈世华心思单纯,不疑有他,立刻信以为真了,夸赞道:“哎哟,阿斌的东家,仁义啊!”
闻言,一直埋着头的何志斌忍不住抬起头来,张了张嘴,仿佛有话要说,但还没等他说出些什么,就被一旁的何志祥悄悄拉了一把,顿时老实了。
何家的屋子低矮窄小,采光很差,哪怕是大白天,堂屋里也颇为昏暗。
是以,沈采萱一家人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没看到何志祥的小动作,惟有沈采萱,她目光敏锐,不但将何志祥的小动作看了个一清二楚,而且注意到何志斌眼眶和鼻头都有些泛红。
啧啧,这分明就是刚刚哭过一场嘛!
沈采萱看破不说破。
原因无他,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家人不肯说出实情,自然是有难言之隐,倘若自己一语道破,搞不好会令人家难堪的,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比较好。
沈采萱假糊涂,沈世华则是真糊涂,他压根儿就没发现何家人个个情绪低落,依旧按照原来的计划说出了此行的来意。
“不瞒你们说,咱家靠四娘卖方子,不仅挣了一大笔银钱,还得了一家府城的酒楼。明儿个咱们就要启程去府城了,打算安定下来后,就开始经营酒楼。经营酒楼,肯定需要不少人手。可府城那地儿,咱家人生地不熟的,去哪儿找那么多人手呢?我就想着让阿祥过去帮我。不知阿祥你可愿意?”
在此之前,沈采萱家只是告诉何家人,自家通过卖方子赚了一笔钱,酒楼什么的,只字未提。
很显然,当时沈采萱家对于何家人还是有所保留的。
前不久,何家人先是尽心尽力帮忙寻找沈寿山一家的下落,好不容易找到之后,又是上门探望,又是帮忙请大夫,不辞辛苦,各种张罗。
沈采萱一家人,尤其是沈世华,得知之后,感念不已,从此认定了何家人,认为他们值得深交。
于是乎,今天沈世华不再对何家人有所隐瞒,坦诚的告诉他们,自家坐拥一家酒楼,并向何志祥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到自家的酒楼工作。
酒、酒楼?
昔日穷困潦倒的沈采萱家不仅发了一笔大财,还得了一家酒楼,而且是府城的酒楼?!
这消息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要不是何家人深知沈世华的为人,知道他为人实诚,不是那等信口开河之人,绝对会以为他喝多了,大白天的说起了胡话。
过了良久良久,何家人方才消化了这一消息。
何志祥忍不住喃喃道:“府城……府城……”
说实在的,何志祥很有些心动,恨不能一口应下。
要知道,何志祥早就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早就不想继续在码头讨生活的苦逼日常了,做梦都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有了机会,他当然想要牢牢抓住。
只是……
何志祥看了眼年迈的祖母,又看了眼年幼的弟妹,有些犹豫了。
沈世华与何志祥相处多年,知道他很顾家,肯定舍不得这儿的亲人,便做出了周全的安排:“阿祥,你大可不必担心去了府城之后,何家奶奶和秀玉妹子没人照料。我跟你说,咱家酒楼后面有十几间房,可以分两间给你,往后你完全可以带着何家奶奶和秀玉妹子在府城生活嘛。
“何家奶奶和秀玉妹子都是干活的好手,到了府城之后,可以像现在这样,接些零活贴补家用,也可以来咱们酒楼做工,按月领工钱……”
“那我呢?要是家里人都走了,那我怎么办?”不等沈世华说完,何志斌便急不可耐的插嘴道,“我、我也想去府城!阿华哥,你可以带上我么?”
沈世华一怔,诧异道:“你不是在当铺当学徒么?都还没有出师呢,怎么能够随随便便离开这儿呢?这样不行吧?你呀,还是好好留在这儿学艺,等学有所成,再去府城也不迟嘛。”
何志斌忙不迭的说道:“怎么不行了?行的,行的,我可以能你们走的!那啥学徒,我再也不想当了!”
沈世华一脸不赞同:“我晓得当学徒很辛苦。可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学有所成,就得吃苦。阿斌,你不能因为怕苦怕累就半途而废呀。”
何志斌小声辩解道:“不、不是的,我不是怕吃苦,而是、而是……”说到这儿,何志斌忍不住恨恨道,“哼,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沈世华连忙问道:“哎哟,谁欺负你了?怎么欺负你了?”
何志斌不顾何志祥的阻拦,开口诉苦道:“师傅不拿我当人看!我都拜师三年了,他一丁点本事都没有传授给我,却让我把他当成佛祖一样供着。稍有一点不合他心意的地方,他轻则对我辱骂,重则对我拳打脚踢,还动辄威胁我,说要把我逐出当铺。
“这回少东家惹上了麻烦,欠下了一屁股债,东家为了帮少东家还债,只得卖掉手里的一些产业。那些产业有食肆,有布行,也有脂粉铺,却不包括当铺。也就是说,本来没咱们当铺什么事儿。可咱们当铺的掌柜,也就是我师傅,为了讨好东家,就主动向东家提出简人员,说什么这么做的话,可以节省开支。
“什么节省开支?掌柜的分明就是看谁不顺眼了,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正大光明的拔掉眼中钉肉中刺!偏偏东家受了掌柜的蒙蔽,还真就听信谗言,同意了他的提议。
“结果,结果……我就被简了呗。”
何志斌越说越委屈,说到最后,都哽咽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16章 撞破
何志斌看上去可怜兮兮的,何志祥却不同情他,冷冷道:“哭,你还有脸哭!平白无故的,你师傅怎么会把你赶走?哼,别不承认,必定是你平日里偷奸耍滑,被你师傅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他才会借着这个机会发作出来!”
何志斌涨红了脸,大声辩驳道:“谁偷奸耍滑了?我才没有!我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整个当铺里,论勤快,我要是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听闻小孙子如此辛苦,何周氏心酸不已:“哎哟,我的心肝儿哟,你可受苦了!”
何志祥却没这么容易心软,他将信将疑道:“你所说的话都当真?”
“当然是真的!”何志斌道,“不信的话,你们去打听打听,问问当铺里面的人,再问问当铺的左邻右舍,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
何志祥依旧心存怀疑:“既然如此,那我倒要问问你了,你师傅一共了三个徒弟,为什么三个徒弟中,他不赶别人走,独独要赶你走呢?”
“那是因为,因为……”何志斌年纪还小,有些事难以启齿,只得含糊道,“掌柜的总是看别人不顺眼,这世上没几个人能让他满意的。其实,三个徒弟,他谁都不满意,谁都不待见。只不过,另外两个徒弟,一个是东家亲自安排过来的,一个是账房先生的远房亲戚,都有后台。柿子捡软的捏,掌柜的没胆子拿他俩撒气,就只能冲我下手!以前,他总是变着法儿的整治我;这回,他索性就把我赶了出来。”
沈世华与何家人相识多年,可以说是看着何志斌长大的,一听这话,顿时心软了,忙道:“哎哟,不光脾气差,还看人下菜碟,为人也太不地道了!就算那位掌柜有眼力、懂鉴定,本事一流,可学艺学艺,不光是学本事,还要学为人处世的道理。跟着这么一位师傅,保不齐就学歪了,这可使不得!依我看,趁着这个机会,离开这个师傅身边,非但不是坏事,反倒是一桩幸事。”
“话是这么说,”何周氏一脸纠结,“可是……”
得知当铺掌柜是如何对待何志斌的,一方面,何周氏恼怒无比,作为祖母,她恨不能冲上门去,臭骂当铺掌柜一顿,然后撂下狠话,从此与当铺掌柜断绝关系,再不往来。
可另一方面,何周氏又无比希望何志斌成材,盼望着他能够留在当铺掌柜身边,学些安身立命的本事。
“那间当铺的声誉,在全县都是数得上的。那里的学徒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为了送阿斌去那儿当学徒,咱家又是送礼,又是托关系,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三年过去了,阿斌苦没少吃,却啥都没学到手。”何周氏一想到付出的心血和力,便心如刀绞,“这,这着实让人不甘心哪!”
岂止何周氏不甘心,何志祥同样不甘心。
“不能这么算了!”何志祥咬牙道,“奶,家里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么?咱给阿斌的师傅送点礼,好好向他赔礼道歉……”
“干嘛向他赔礼道歉!”何志斌第一个不依,“我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
眼见小孙子委屈得眼睛都红了,何周氏心疼坏了,忙哄道:“我知道,我知道,你没有错,错不在你。”
说到这儿,何周氏顿了顿,语重心长道:“但是啊,孩子,人生在世,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分出个对错的。有些时候,哪怕错不在你,为了自己的前程,也得认了,做小伏低。须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说罢,何周氏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张罗起了礼物。
“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就只有两块布,还值些钱。”何周氏朝沈采萱一家笑了笑,“那两块布还是你们上回送过来的,现在要拿去走人情,怪不好意思的。”
上回沈采萱家为了答谢何家人,送了四样礼品过来,分别是活鸡、活鱼、红糖和一青一红两块布。
活鸡、活鱼和红糖,要么被何周氏炖了,给儿孙补身子,要么被何周氏用于人情往来,拿去送人了。
就只有那两块布,由于太过贵重——虽然是粗布,但足足有四十尺长,价值超过半两银子,在贫民看来,这就是贵重物品——何周氏只舍得裁下两小块来,给两个孙子做了两件短褂,还剩下绝大部分,一直没舍得用,仔细保存至今。
“东西送了你们,就是你们的了,你们怎么处置,那是你们的自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沈采萱语气郑重,“只是,何家奶奶,您想好了,真要把您的二孙子送回当铺?”
略一沉吟,何周氏坚定的点了点头:“再怎么着,也不能半途而废呀!”
闻言,何志斌焦急不已。
要知道,何家的一家之主看似是何志祥,其实是年迈的何周氏。
一旦何周氏铁了心要将何志斌设法送回当铺,何志祥一定会无条件支持,到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何志斌回绝的余地。
“奶,就算你给掌柜的送礼,亲自跑去求他,他也不会让我重回当铺的!”何志斌被逼无奈,只得吐露实情,“因为我无意间撞破了他的‘好事’,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容得下我的!”
何周氏和何志祥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好事?”
何志斌道:“掌柜的与账房先生合谋调换铺子里的东西,以次充好。”
“当真?!”
“千真万确!”何志斌正色道,“其实,我早就听说掌柜的手脚不干净,当时我还有些不相信。可就在两个月前,我晚上起夜,亲眼见到掌柜的和账房先生拿着一包东西,鬼鬼祟祟的离开了铺子。”
何志祥很耿直,脱口而出:“哎呀,这事儿你为什么不告诉你的东家呢?”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17章 狼狈为奸
“我一个小学徒,连正经伙计都算不上,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见到东家?退一步讲,就算我见到了东家,一个是初次见面的小学徒,一个是信任多年的大掌柜,你说东家信谁的?不过,我虽然没有把这事儿告诉东家,却在大管家过来查账的时候,悄悄说给了他听。结果、结果……”何志斌咬了咬唇,“掌柜的什么事儿都没有,倒是我,从那以后,就成了掌柜的的眼中钉肉中刺。”
何周氏恍然大悟:“啊,大管家和你师傅他们是一伙儿的!”
1...373839404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