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说话间,那位清瘦男子也注意到了蓝礼。事实上,即使想要忽略,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两个人并肩出现在花园里,一位是今晚的主人,一位是八卦的焦点,自然而然地,视线或多或少都会投射过去。
清瘦男子迎面走了过来,蓝礼却不敢等对方的动作,主动迎了上前,科德先生。蓝礼礼貌地点头示意,并且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约翰科德(johncaird)握住了蓝礼的右手,板着一副脸,露出了严厉的神色,基本功肯定丢光了。之前夏天那什么电影,搞什么鬼?表演节奏怎么乱成那样?说出去肯定被别人笑死了,简直不敢相信,你是从我们学院走出去的。
劈头盖脸地就是一番责备,可是,眉宇之间的喜悦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蓝礼老老实实地低下头,露出了一副诚恳的乖巧模样,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久之前还想着,是不是应该重新回到舞台上进修一番了。基本功再不好好打磨一下,就要丢光了。之后再表演什么角色都是千篇一律了。
可是约翰却根本不买账,哼了一声,你就知道说好听的。学院里其他老师都被你的甜言蜜语买通了,但在我这里不管用。你小子,就喜欢到处祸害别人。老实说,上次遇到艾莉森,她还询问你的近况呢,你到底对她做了什么?对你始终魂牵梦系的。
艾莉森?我是清白的。蓝礼瞪大了眼睛,坦荡荡地看向了约翰,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
约翰微微皱起眉头,细细地打量了蓝礼一番,然后又哼了一声,摆明了不相信,这让蓝礼束手无策,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
约翰科德,英国皇家艺术艺术学院的老师,蓝礼的启蒙恩师。他不仅是蓝礼入学考试的面试官,而且还是基础演技课的老师。可以说,蓝礼是约翰一手带出来的。
约翰不仅仅是演技老师,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导演,他最擅长的领域就是威廉莎士比亚。在伦敦西区,前后执导了十几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而且还到芝加哥休斯顿西雅图等世界各地巡演过。当然,他也赢得过英国戏剧界最高奖项奥利弗奖的认可。
这是一位真正的业界大拿。
面对蓝礼的无辜表情,约翰依旧不相信,只是说道,既然一直想要回来舞台上,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正好,我正在重新筹备一出戏剧,你过来试镜男主角,机会就近在咫尺。
我这次过来英国,有工作在身。接下来几个月都需要在剧组里完成拍摄。蓝礼实话实说,一脸诚恳老实的表情。
约翰瞪大了眼睛皱起了眉头耸起了肩膀,一副看吧,我就知道的表情。这让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准备重新彩排’哈姆雷特’吗?
哈姆雷特是约翰在伦敦西区的成名之作,当年备受肯定,并且捧红了一系列新人演员,不过,相比起其他脍炙人口的戏剧,哈姆雷特太过沉重也太过深刻,在伦敦西区上演了四年之后,九十年代中期就宣告下线,二十一世纪之后,作为特别演出,又出演过两次,一次是两个月,一次是三个月。
约翰摇摇头,现在正在讨论重新排演’彼得潘’和’悲惨世界’。为了庆祝’彼得潘’诞生一百一十周年,我们正在计划重新排演一个全新的版本,彼得长大之后的故事,永无岛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所以,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开始长大了,而虎克船长也开始苍老了。
为什么我听起来想起文艺版本的’加勒比海盗’?蓝礼的吐槽让约翰翻了一个白眼,但随后却认真思索了起来。刚才还在谈话,转眼之间就陷入了思考之中,蓝礼不得不打断约翰的思路,那’悲惨世界’呢?现在皇后剧院不是还在上演吗?为什么要重拍一个版本?
悲惨世界是英国上演次数最多的戏剧,还是百老汇上演次数第三多的戏剧。在英国,这出剧目自从1985年登台以来,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庆祝过十周年二十周年二十五周年之后,现在依旧还在上演之中。
那不是重点。约翰摆了摆手,他现在心思根本就不在聊天之上,你为什么会觉得像’加勒比海盗’?我没有看过那部电影,那仅仅只是一部冒险电影,不是吗?可是’彼得潘’不是。你到底从哪里得出了这样的联想?
面对恩师的如此习惯,蓝礼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也没有再纠正,而是顺着约翰的话语展开了讨论。
彼得潘的故事是什么?他讲述的是我们童年时的梦想,不想长大,对抗邪恶,怀念纯真。可是,当彼得长大之后,他就必然面临着自己的成长和困惑,同时还要对抗虎克船长。又或者说,他们开始寻找着返老还童的泉水,重新回归童真?还是说他们接受社会现实,开始适应这个世界?无论是那个版本,我觉得和’加勒比海盗’的故事都有些像。你可以去看看这套系列电影。
蓝礼的话语让约翰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我现在构思的故事话语说到一半就被打断了,因为伊顿让开了位置,也因为周围的嘈杂声突然就消失了,这种反常的举动让约翰抬起头来,还没有来得及搜索,就看到了一对雍容华贵的夫妇迈着袅袅的脚步走了过来。
684 须臾之间
站在左手边的中年男子,气宇轩昂,身姿挺拔,海军蓝的暗格纹西装,让两鬓的灰白染上了岁月的沉淀和韵味,炯炯有神的双眸将整张面容都点亮起来;右手边的中年女子,落落大方,气质出众,一件枚红色的蕾丝晚礼服长裙,仿古希腊祭祀女神式的设计带着低调的尊贵和华丽,高高挽起的发髻露出那清秀的面容,时光的痕迹却成为了另外一种美。
乔治霍尔和伊丽莎白霍尔。
两个人结伴出现,脚步从容,沉稳优雅,时不时还礼貌地和周围的人群点头示意,这让那些投射过来的视线都不好意思地继续停留下来,只能礼貌地回避开来,然后用视线余光观察旁边的一举一动。聊天,依旧正在进行着,每个人都在粉饰太平,却已经心不在焉。
脚步在蓝礼和约翰的身边停了下来,投射下来的影子覆盖住了约翰的视线,打断了约翰的话语,条件反射地抬起头,伊丽莎白对着约翰露出了一个淑女的笑容,最近一切还好吗?科德先生。我上周还观看了你执导的’尼古拉斯尼克贝(niholasnikleby)’,表演真的是太精彩了。
尼古拉斯尼克贝,改编自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kens)原著小说的戏剧,这也是备受英国人喜爱的一出榉木。
我的荣幸。约翰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但老实说,我还是认为,蓝礼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在他现在的年龄段里,我找不到更加完美的选择。原著小说之中,尼古拉斯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不过,他没有看向乔治和伊丽莎白,而是转身看向了约翰,这一个版本是什么时候开始排练的?
去年三月前后。约翰没有察觉到三个霍尔之间的暗潮涌动,直率地说道,我一直等待着你的回应,等到了最后一刻。所以,你不要告诉我什么,你现在还想要回到舞台,去年你拒绝了’尼古拉斯尼克贝’,刚才你又表示最近工作繁忙。让我告诉你,蓝礼,你这样下去,基本功真的会荒废的。
去年四月,那就是太平洋战争正式开播之前了。彼时,蓝礼依旧赋闲在家,还没有遇到活埋的表现机会。换而言之,如果蓝礼得知约翰正在排练尼古拉斯尼克贝的话,他绝对愿意回到伦敦西区试镜。
可是,蓝礼为什么一无所知呢?
蓝礼的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身上,两个人却十分坦然,无比淡定,一点点波动都没有,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丹奇女爵士每隔两年都会回来伦敦西区表演一段时间。我应该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延续下来。嘴巴上,蓝礼却在回应约翰的担忧。
乔治转头看向了伊丽莎白,神情依旧不变,现在是冬天,大家都开始变得懒惰了,躲在家里,就连剧院都不愿意拜访,只剩下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所谓的经典剧目,渐渐也变成了观光景点,没有了艺术,也没有了创作,是时候应该淘汰了。科德先生,你觉得呢?
这是整个艺术界都在探讨的问题,对于上流社会来说也同样是如此。他们可不希望进入剧院里,看到大量什么都不懂的游客观众。他们担心的不是那些观众大放厥词地发表自己对戏剧的看法,而是那些观众根本就看不到,就连基本的戏剧礼仪都不遵守。
约翰轻轻收了收下颌,正准备回答,没有想到,蓝礼却抢先了一步,呵呵,现代社会总是太过浮躁,迫不及待地放弃那些传统艺术,然后固守着那些愚蠢的形势和礼仪,一边拒绝接受潮流的进步,一边又拒绝挖掘传统的内涵。艺术就是这样渐渐消亡的。
表面探讨艺术,实则探讨规矩。这简简单单的话语背后,却是锋芒毕露。
伊顿被夹在中间,只觉得如芒在背,他还是不喜欢这样的场合。视线一会落在了乔治身上,一会又看向了蓝礼,完全不知所措,就像是迷途的羔羊。
就好像图书馆一样吗?伊丽莎白不动声色地接过了话头,她刚才提起了尼古拉斯尼克贝,仅仅只是为了打开社交场合的局面罢了,一时间居然忘记了,约翰曾经来电,邀请蓝礼出演。但这不足以让她慌乱。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用电脑,图书馆的作用正在下降,就连纸质书的地位也正在消亡,谁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呢?所谓的艺术,就应该保持原本的模样,如果沦为了商业筹码,那还不如封存起来,犹如画作一般,保留在博物馆。
然后让所有的年轻一辈都抗拒进入博物馆,当老一辈都离开了之后,艺术也都跟随着他们永远离开。蓝礼的回答也不紧不慢,视线却平起平坐地看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此时还在隐忍,神情稳定;但乔治的眼睛深处却已经可以看到了火苗窜起,我的意思是,图书馆不会消亡,即使未来所有人都用手机进行,但图书馆的艺术地位依旧是存在的。博物馆也是如此,我们要承认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却也要承认网络时代赋予艺术的新特征。
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七艺术,就是因为它融合了绘画戏剧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然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域。无论艺术作品,还是商业作品,它们归根结底都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就好像曾经的文学戏剧一样,电影也应该被保守势力所接纳。
简单总结刚才的对话就是:
电影演员可耻。电影演员光荣。
乔治的视线死死地盯着蓝礼,平静的表面之下却是狂风骤雨,那么狩猎呢?狩猎是否也应该被时代淘汰了呢?还是说,它依旧是与时俱进的?
如果是为了生存,那么狩猎就是大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但如果是为了炫耀和社交,那么狩猎和衣服珠宝皇冠一样,不过是人们炫耀的资本罢了。在我看来,狩猎和电影,没有任何不同。蓝礼展现出了宁折不弯的强大声势,在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夹击之下,依旧不落下风。
伊丽莎白可以感受到乔治的手臂肌肉开始紧绷起来,但她却没有精力劝慰乔治,因为她自己的胸口也积蓄了一团火焰,熊熊燃烧。
蓝礼是故意的,他们知道,蓝礼自己也知道,这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
他们提前交代了时间,就是为了让双方错过彼此,维护颜面;但蓝礼还是选择了同样的时间段,直接出现。可恶的是,仅仅只是在伊丽莎白抵达之后短短几分钟之后,蓝礼的脚步就到达了,这将乔治和伊丽莎白推向了尴尬的位置他们没有办法找借口立刻离开,否则逃避的意图就太过明显了。
更糟糕的是,蓝礼不曾主动寻找乔治和伊丽莎白,而且还从容不迫地展开了社交,丝毫不避讳速度与激/情5所带来的强大曝光率,简直就是丢人现眼。霍尔家的家丑,似乎就这样被曝光在了台面之上。
霍尔这个姓氏所承载的荣誉,蓝礼可以不在乎,乔治却不行,伊丽莎白也不行。所以,在这场意气之争中,他们注定是落下风的一方,于是,他们妥协了,主动找到了蓝礼。
不是期待中的狼狈不堪,也不是期待中的失魂落魄,甚至不是期待中的畏畏缩缩,自信而张扬的蓝礼,彻底点燃了乔治和伊丽莎白内心深处的憋屈和怒火,蓝礼在社交场合的每一寸胜利,也就是霍尔家族在社交场合的每一寸退步。
那么冬季狩猎,你最好还是不要出席了,免得在现场格格不入。伊丽莎白脸上带着笑容,和蔼可亲,但话语之中却透露出一股寒气,让人不寒而栗。
蓝礼礼貌地点点头,以微笑表示了回应。虽然没有说话,但不卑不亢的态度却是最好的回答:冬季狩猎,我不屑出席。
不过,乔治和伊丽莎白却不在乎蓝礼的态度,他们要的是结果,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可还没有来得及彻底平复,蓝礼就微笑地说道,对了,我会在汉普郡工作,欢迎你们前来探班,分享一下狩猎的最新消息。
乔治的脸色暗了暗,在夜色之中并不明显,可是蓝礼却知道,乔治的情绪已经到达临界点了。平时面对事情,乔治的脾气容忍度肯定没有如此糟糕,不过,面对蓝礼,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伊丽莎白暗暗地捏了捏乔治的手臂,示意她冷静,然后走了上前,笑呵呵地说道,那么我和你父亲就先离开了,我们还需要参加汉密尔顿夫妇的私人派对。伊丽莎白假装给了蓝礼一个拥抱,亲昵地犹如疼爱孩子的母亲,却在蓝礼的耳边低声说道,你应该表现得更加得体。
蓝礼不由莞尔,你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多一些。
伊丽莎白的意思是,蓝礼应该避开他们出现的时段;而蓝礼的意思则是,他偏偏是一个故意作对的个性,不让出席,反而会故意出席。如果乔治和伊丽莎白没有提前通知,蓝礼不会刻意挑选时间,可能遇见,可能遇不见,这各是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但他们提前通知了,就等于树立了一个枪靶子,蓝礼可不会轻易打偏。
一句交锋,两个人松开了彼此,而后乔治和伊丽莎白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685 无处为家
须臾之间。
霍尔一家时隔两年的首次照面,不过须臾之间。从碰面到分开,不过短短两分钟而已,派对之上那些首次见面的陌生人,差不多就是如此水准了。但仅仅只是两分钟的交谈,却信息量十足,先是针对蓝礼的演员事业,针锋相对了一番;而后又针对接下来的冬季狩猎,好好交锋了一番。
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数双八卦视线的锁定之下,这就是他们的极致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霍尔家的小儿子是一个刺头,不仅刺痛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脸面,还刺痛了霍尔夫妇的尊严。
在伦敦上流社交圈销声匿迹了将近两年时间,人人都认为蓝礼是被放逐离开了,就好像以前家族里的丑闻主角一样,放逐到西西里岛或者是苏格兰高地,远离公众视线,过着清苦而孤寂的生活,就这样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此残生。
至少,霍尔夫妇是表现出如此姿态。
但两年之后,蓝礼却回归了,高高地扬起头颅,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强势回归。作为一名好莱坞演员,而且还是商业爆米花的演员,这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荣耀,可是蓝礼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和底蕴,却渐渐蜕变出了艺术家的光芒,让人侧目。
也许这样形容并不准确,但人们脑海里确实是联想到了基督山伯爵里,怀抱着复仇愿望,强势归来的基督山伯爵。只是,蓝礼没有伪装成为他人,甚至没有带上贵族生活的面具,就这样理直气壮地再次出现在众人视线。
真是一场好戏!
短短两分钟的交谈,但对于上流社会的无聊人士来说,却是接下来一个月的下午茶谈资。眼神表情语气动作,乃至话语的逐字逐句,这都会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然后以自己的视角进行解读。
更为美妙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霍尔家的小儿子显然已经在好莱坞闯出了名号,在未来,如果他的事业发展越来越红火,这块贴在霍尔家门面上的伤疤就将越来越大,遮丑的难度自然越来越大。
总有一天,事情会有一个结果。要么是东风压倒西风,乔治和伊丽莎白想出办法,釜底抽薪,切断蓝礼与英国上流社会的所有联系;要么是西风压倒东风,蓝礼强势崛起,以艺术家的身份得到认可,那么届时,蓝礼就会成为沃尔夫冈莫扎特(olfgangozard)那样的人物,成为无数贵族人士们追捧的对象。
故事是如此熟悉,让人想起了月亮和六便士。
那么,霍尔家的这场大戏,到底将会如何落幕呢?窃窃私语之中,人们随后发现,霍尔家的话题显然不仅于此,担任医生的艾尔芙,人脉遍布大半欧洲的亚瑟,联合国官方摄影师的伊迪丝,这个家族的八卦看来值得好好挖掘一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