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教主难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扬秋
王建毅一家可不单算计王建业一个人而已,照玄衣所言,早在王建毅祖父那代,他就开始对表现突出,比他优秀的族兄弟进行清理。
至于王建业这悲慛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新一任目标很简单,他挡到王建毅的路了。
“我们一到,羡城就传出王建毅家的流言,会不会……”
“那又怎样怕他们不成”凤老庄主冷哼。
凤二公子苦笑,“王建毅的祖父到底是三品的京官。”
“那就让他退下来。”
第七百八十五章 落马
户部侍郎王华光因案入狱,京城王府被查抄,家眷押入刑部大牢,王侍郎及儿子的侍妾们,哭哭啼啼的被押入牢中,夫人带着女儿们强作镇定,昂首进入牢房里,王家媳妇及孙媳们则护着年幼的孩童,在狱卒的推搡下,踉跄步进牢里。
因是女眷,狱卒还算客气了,男丁那头就没这种待遇。
官兵从王侍郎的书房中,搜出不少他违法犯忌的证据,最令人咋舌的是,他涉嫌贪墨户部近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一出,原本还想为他说话的官员,统统闭上嘴,私下里却议论纷纷。
王侍郎在户部十多年,一直勤勤恳恳,两年多前才升上侍郎的位置,若他真能贪墨这么多银子而不为人知,那他的能力肯定就不止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庸,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能力很强,为何故作平庸还有,贪墨了这么多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王家本就是有钱人,不过这有钱人还得分地方,王家在羡城是大地主,是世家富豪,可和京里的有钱人一比,那就差远了!别的不说,王家在羡城是大地主没错,但真卖了换钱,然后到京郊买地,很可能卖地的钱,只能买到原本十分之一大小的土地。
王侍郎自考上进士进京做官以来,除了房子越买越大,似乎就没什么太过奢侈的行为,家中儿孙虽不出众,好歹没有惹事生非的纨绔子弟。
这些年他贪墨的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皇帝不多想没事,一旦多想起来,那疑问就像烧开的滚水一样,不断的冒出泡泡来,尤其之前才因没想太多而中招,死了他好几个儿子啊!
想到临老了,却白发人送黑发人,还一口气这么多个,这要是意志力略薄弱点的人,怕是早就扛不住倒下了。
其实承平帝是真的差点扛不住倒下,不过想到偌大江山后继无人,自己一旦倒下,环伺南楚的那些恶狼肯定立刻就扑上来,到时候,他季氏王朝还能存否现在是已经长大出开宫开府的儿子们死了,他们多半都留有后嗣在,不怕没人祭祀。
自己要是倒下,只怕他那几个还没长大的皇儿都要被斩草除根。
因为如此,皇帝其实很约束自己,平常时间不让自己想太多,免得一发不可收拾,人就倒下来。
只是这一次,实在让他不能不多想。
把首辅和几个宰相、六部堂官统统召来,此外,还有新上任的中书舍人黎韶熙。
黎韶熙一出现,立刻引来十几对如探照灯般的眼睛,直勾勾的死盯着他瞧。
皇帝有没有搞错啊
这黎韶熙没有考过科举啊!连童生都不是,怎么就封他当了中书舍人了呢明明是个武官出身,还是个伯爷,这,这个,这个位置他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啊!
可是皇帝就是这么任性,不顾众人反对,硬是给黎韶熙封了个中书舍人的官职。
皇帝封黎韶熙这个职位时,黎经时是全程傻眼,黎茗熙则是完全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父子两两眼圆瞪嘴巴张得大大的样子,是如出一辙,呆傻萌的样儿,让愁眉苦脸好些天的皇帝,总算是露出笑脸来。
总管太监等人看了暗松口气,娘喂!皇帝这回脸臭的时间有点长,长到他们都快以为,皇帝这辈子大概会维持这张臭脸一辈子了。
没想到黎侯爷父子这傻样,竟然能让皇帝露出笑容,真是太好了!
至于当事者本人他只想骂娘。
他前世是集团ceo好吗叫他给人当秘书就算是皇帝,他也不想干的,好吗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皇帝是怎么突然脑抽了,竟然给他安排这么个职位,真是!他是写的一手好字,但不代表他乐意整天跟毛笔打交道。
可惜的是,他反对无效,没看首辅几个抗议得都快哭了吗皇帝甩都不甩他们。
皇帝说了,朕不过就是看他写的一手好字,脑子也清楚,这回帮朕不少忙,所以给他一个实差,怎么碍到你们了吗
说到最后还冷冷的哼了一声,黎韶熙敢发誓,从首辅几个的额上看到冷汗悄悄滑落。
首辅他们是不敢再跟皇帝明着扛上了,改弦易辙为每次看到黎韶熙时,就以冷冷的目光凌迟他。
不过没啥效用就是,要知道黎韶熙前世可是位居高位,这世更是以军功封伯,这表示死在他手里的敌人不在少数,这血煞之气一旦释放出来,就算首辅等人位居文官高位又如何照样被他吓得簌簌发抖。
黎韶熙见好就收,皇帝看着很满意,心里则在想,昨天黎韶熙给他的建议。
御书房里头,以首辅为首,诸相及六部堂官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他一个人对上他们,常常是孤掌难鸣,他是皇帝,才学自比不得首辅他们,他们只要引经据典,他就只有落败的份。
这么多年下来,皇帝就一直苦于无力反击的窘境中,这是皇帝的耻辱,所以从未外扬,首辅等人也知不能把皇帝逼得太过,因此朝中诸臣皆不曾发现,御书房里常常出现的这一幕。
皇帝会拔擢黎韶熙,便是因为他从王华光的那些罪证中,查到许多蛛丝马迹牵连到其他的案子上,因此间接证实王华光有罪,因为若是有人作伪来谋害他,这些罪证足矣,不需要再牵扯上其他的案件,他那些信件中,除了与对方商讨旁的案件,还检讨那些案子中,他们犯了什么错误。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通信的双方是同僚或师生,针对正在审理的案件做检讨,但被黎韶熙抽丝剥茧后,又调来信中所提案件加以比对,皇帝赫然发现,被调来的案卷中,有不少案子从原本的铁证如山罪证确凿变成悬案,或由原本的犯人变成别的人,而原犯则无罪释放。
这些案子来源虽是南楚各地,主审官非同一人,但它们有个共同点,便是主审官们都是一个人的门生,此人便是王华光的恩师,已故的刑部尚书方国伟,此人已过世近十年。
皇帝当即派人去把大理寺卿等人叫过来,让他们看那几桩案子,大理寺这些人专办大案、悬案,这些案子在地方上也算得是大案子,不过还不够格进大理寺审理,所以大理寺卿他们没看过这几桩案子。
这一看立刻就发现许多疑点,只是不知皇帝打算怎么做。
怎么做当然不能详查下去,当初那个方老头亡故时,他还念及他为国贡献良多,赐予不少田帛,还差点就给爵位,现在回想起来,每每起念要给方老头封爵时,就会发生一些事来打断他,就像冥冥之中有人在阻拦似的。
不管这些案子是冤案还是悬案,总之没人呈上它们的新罪证,仅凭案卷里的疑点,就要重启调查,未免费时费力,还不如省下这些功夫。
大理寺卿也如是想,天知道他们大理寺的工作量有多重,再要查这些案子,原就捉襟见肘的人力怕是更加吃重了,这可是会影响的办案的速度和质量的。
既然是在前刑部尚书任内的事了,就先搁下吧!待日后人力充足了,再做打算吧
大理寺卿那会儿就这么领人离开了,直到隔天,得知皇帝封黎韶熙为中书舍人后,他才晓得事态严重,差点就被首辅和诸相骂得狗血淋头,他们怪他,既已知皇帝有意拔擢黎韶熙,怎不早早跟他们打声招呼呢
可把大理寺卿气得半死!他要早知道皇帝有意提拔黎韶熙,他能不早去巴结人家吗可皇帝忐贼了,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漏半点儿,他怎么会晓得啊!
半个时辰过去,首辅
第七百八十六章 自己找死
王老爷默,道理他都明白,父亲的话,他也懂,问题是,犯错的是他的妻子,她不肯面对现实,他能怎么做
再说,人都有点侥幸的心理。
王太太觉得公爹是危言耸听,凤家庄要真这么厉害,凤庄主订婚的时候,怎么就没看到什么厉害人物出现
王太太不认为,凤乐悠是自己害死的,反正她本来就该死,不是吗害死了自己的亲娘,还害死了自己的叔婶,要不是她的宝贝儿子喜欢,她才不会让她进自己家门。
王建业前未婚妻兼王建毅妻子谢氏艳丽,谢氏退婚另嫁,却不是远嫁,而是嫁到王家来,让王太太膈应,凤乐悠的容貌比谢氏更出众,但美中不足的是她心智不足。
谢氏进门后,没少在府里放话,话里话外无不同情怜悯前未婚夫王建业,就算跟她无缘,也不该娶个心思歹毒的女子,本来王家人并不知凤乐悠以前的事,全是谢氏的人散播开来的。
王太太得知媳妇的过往,便一改之前的态度,认为如此不孝之女,怎堪配她的宝贝儿子看着她优秀的儿子变成心智不全的人,整天只会和媳妇两个傻兮兮的种花莳草,而同样嫁作王家妇的谢氏,却越来越妻凭夫贵,在王家族人面前,越来越有话事权。
王建毅是小儿子,几个兄长都跟着祖父母在京城,或在书院,或在国子监读书,或由父亲帮着荫封官职,王华光这房是嫡支长房,是除族长外最有话语权的一支。
王建毅原本也要进京读书,不过他爹娘在族中很有份量,族亲常常找上门求助,王建毅的娘亲舍不得小儿子,硬是把他们夫妻留下来,留在身边不能不给儿子和媳妇甜头嘛!
儿子要考科举,所以她就把媳妇谢氏带在身边,谢氏在族里虽非族长孙媳,也非宗子媳妇,但她的人望却远比长嫂高。
这让王太太怎能不恼谢氏原本应该是她的儿媳妇啊!
凤乐悠进门晚,她才怀孩子,谢氏已经生有一儿一女,王太太看了更加眼红,两个孩子粉妆玉琢,相比之下,动了胎气早产生下来的孙子就瘦弱得跟只猴儿似的,不只身形瘦小,小脸颊还瘦削无肉,无福啊!
看着因生产脱力的媳妇,她毫不犹豫的命人要了她的命,反正生孩子本来就是道鬼门关,她又是被吓动了胎气早产,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是常有的事,事后只要把在场的人清理一遍,保证没人会怀疑。
反正留着她也没有用,本来还以为可以因为她,攀上凤家庄,为王家增添臂助的,既然没用,那就找个由头休了她,反正她本就身染恶疾,真把她休了,外人也没话说。
只是可惜她的那些嫁妆!
王太太不只王建业一个儿子,她还有一儿一女,儿子还小,女儿却不小了,再过几年就要出阁,还有王建业父子,总要再娶,要不然孙子谁来照顾
王太太本就听了妯娌及谢氏的话后,对凤乐悠不喜,又被她们刻意引导,当得知凤乐悠出事,她就当机立断拿了主意,让凤乐悠死。
但孙子得留着,他娘死了,他若也死了,那凤乐悠那些嫁妆可就留不下来了,等他大一些,再让他去跟他娘作伴,到时候就算凤家庄要收回凤乐悠的嫁妆,她也已经从中得到好处了!
再说了,嫁妆由她这做祖母的代管,铺子和庄子不好动,但那些首饰和衣服都是好货啊!天宝坊和锦衣坊的货,可都是特制的,外头没卖的好东西呢!
这些东西都要留下来,还有库房里的那些珍玩。
弄死凤乐悠之后,王太太便大张旗鼓,让人把媳妇那些好东西,统统搬到自己的库房去,她没放到公中的库房,怕婆婆和大小姑子误把那些东西占为己有。
这些都是她媳妇的,就是她的儿子和孙子的,她代管,当然能代媳妇送给小姑嘛!
至于庶子女他们,休想沾手。
接着她便安排自己人去接手凤乐悠的铺子和庄子,拿到账本时,她大吃一惊,真是没想到,这媳妇的家底竟然这么厚,光是羡城中几间铺子的收入,就比他们这房一年的总收入高上四、五倍。
想到这些钱,都是她的,王太太就兴奋得睡不着。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当她兴高采烈的准备给儿子相看继室时,亲家公竟然来了,接下来的发展令王太太想不到!
她的宝贝儿子是谢氏和王建毅连手坑害的,儿子会和凤乐悠凑一块,也是他们两干的,想到自己被谢氏等人带歪,对儿媳妇痛下毒手,一桩桩一件件,王太太一肚子怒火无处去,生生把自己逼吐血。
王太太很想去把谢氏给撕了!更想把王建毅给拆了,可是她什么都不能做,因为王建毅夫妻被抓进牢里去了。
“太太,您要早做准备。”王太太的几个心腹忧心忡忡的看着她提醒着。
“做什么,做什么准备。”王太太有些惊恐有些语无伦次。
几个心腹交换一眼,最后由年纪最大的嬷嬷开口,“老爷已经知道大奶奶是怎么死的了,您说再多,只怕他也不会相信您。”
“那,那又怎么样,我还是他的妻子!”王太太色厉内荏的道。
“只怕老爷对太太已经心存意见,您也知道的。”嬷嬷满眼忧心,没办法,男人都很天真,娶了一个老婆又纳了好几个妾,更是收了丫鬟通房无数,以为这些女人们个个娇憨无比,在他面前跟他身后都是一个性子,她们心里眼里只有他一人,没有纷争没有妒恨,没有宅斗。
却不知,再温柔的女人也容不下男人心里有别的女人,再大度的妻子也容不了一个又一个的妾室,生下一个又一个的庶子女,王老爷后院里的妾室,都没有最得宠的,因为最得宠的,都已经掩没在岁月之中,能生下儿女的妾,全是老实头,不老实的,自有人收拾她们。
王太太在丈夫眼中,向来是个大度温婉识大体的妻子,甫得知妻子下手弄死儿媳,他只以为妻子是被谢氏她们给哄了,尤其是看到谢氏一双漂亮又聪明的儿女时,为儿子感到不平,其实别说妻子,就是他自己,看到谢氏那双儿女后,也时常在想,如果儿子没出事,是不是这样漂亮聪明的孙子和孙女,就是他们家的了
因为如此,所以他能体谅妻子的愤恨,甚至失去理智做下胡涂事。
嬷嬷担心的是,王老爷现在还不曾将妻子的作为,和他那些早逝的妾联想到一块。
试想想,对全然无辜的儿媳,尚且能痛下毒手,那对跟她争宠,甚至在夫主跟前给她上眼药的姨娘们呢她会不会狠下手置她们于死地呢
只要王老爷往这个方向去想,太太肯定讨不着好。
王太太当然也晓得,只是她有办法为自己解困吗
主仆几人坐困愁城,相对无语。
王老爷从父亲那里出来,进到屋里,看到妻子一脸忧愁,上前劝慰了几句,王太太这才转忧为喜,露出笑脸来。
只是很快,她的笑意就僵在脸上了,因为王老爷说,“父亲说了,这事得你亲自出面才行,毕竟事情是……,孙子呢”王老爷左右张望着,并未看到孙子的人影,然后他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是了,他从未在正房看到孙子,妻子是不敢看到孙子,怕看到他就想到他娘,是怎么死在她手里的
还是纯粹讨厌孙子他略迟顿的回想起来,那天几个侄女们来他们这里玩,没多久就狼狈退走,没多久就听到有人说,妻子虐待孙子,要不然那么小的孩子,为何全身是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