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之教主难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扬秋

    黎大老爷没进去看老太太,可他又不傻,光站在门口,听到里头蒋老太太支离破碎的声音,急切的要跟儿子说些什么,他大概就猜出来了。

    而且他们在外头,和小辈们说了不少话,蒋大老爷兄弟几个,却都不曾出来,必是老太太拉住了他们。

    他也不急,气定神闲的坐了下来,蒋家下人兴许因刚刚被搜检过,还有些惊魂未定,但这里是老太太住的地方,经年的老嬷嬷的管着,丫鬟的规矩还是不差,看到他们兄弟坐下,便上茶上茶点,侍候的周全,全无一丝慌乱,倒是让黎大老爷颇为惊叹。

    蒋大老爷兄弟在内室待了好一会儿才出来,黎大老爷看他们一个个眼眶红红的,彷佛才哭过,识趣的没开口,等他们兄弟坐定,丫鬟重新上茶水退下后,蒋大老爷方才开口,“家里有事,招呼不周,还请表弟见谅。”

    “表哥客气了。”黎大老爷含笑回道,接着便问起蒋老太爷的事情,因案件还在审理中,知府大人不可能泄露案情给他们兄弟,因此他们只知父亲被关,似乎是牵扯到了几桩悬案。

    “是何悬案,知府大人可有说”

    “没有。”不过他们从旁去打听了,是附近几个州府中的悬案,清一色是灭门血案,案件发生经年却都没有任何线索,也不知凶手是什么样的人,怎么突然就把矛头指向他父亲呢

    那几家遭灭门的,都是做生意的,他们做的生意,也都和蒋家没什么交集,就算遭灭门,他们的产业不是由族里的人接手,就是被对手买下了,与他们蒋家真真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啊!怎么会牵扯上他们父亲的

    到底是那个混蛋搞的鬼还有知府大人,没有证据,他该拿人吗那么所谓的证据又是打那儿来的谁给的

    蒋二老爷他们个个一头雾水,蒋大老爷心里却有些忐忑不安,父亲之前稍稍跟他透了底,说的不多,但光知道那一星半点,就足够叫他心惊胆颤的了。

    黎大老爷虽同蒋二老爷他们说话,但一直留着蒋大老爷,看他神色不定,知他心里有事,当面也不说破,只跟他说,改天到家里坐坐,就告辞走人了。

    蒋大老爷本来还想留他的,不过看到自家一片凌乱,只得苦笑送客。

    黎家两兄弟出了蒋家,就直奔温泉客栈,找黎浅浅去了。

    黎大老爷接过丫鬟上的茶,抿了一口,就问,“浅浅日前不是说,我那大表哥应是不知情的,可我今儿看他神色,不像是不知情的。”

    “老太爷大概跟他提过一些,老太爷是精明人,当年靖亲王出事之后,靖亲王府上下一团乱,与他接头的人一时半会儿顾不上他这头,他应该是有所觉,所以才没让儿子掺和进去,而是选择拉族人下水。”

    蒋老太爷对自家儿孙是一片慈心,但对族人就没么好心眼了。

    以为不让儿孙掺和进去,日后就算被揭破了,也只是他一人所为,与家人无关,却忘了不管是那个时代,只要家中有人犯法违纪,其他人就算没被论罪,名声还是一样要受损,遭受世人议论抨击的。

    蒋老太爷还自以为是英雄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咧!他的家人享受了他犯法所得的利益,又怎么能在事发时,将自己撇得一乾二净呢

    黎浅浅心里暗摇头,听到黎大老爷问,靖亲王府现况,方才




第七百五十六章 迎刃而解
    因从蒋家搜来的书信文件太多,又接近封笔的时间了,所以知府衙门天天加班整理,由于案件牵扯到附近州府中未结的重案,知府大人眼看忙不过来,只得派人前往相关州府借人过来帮忙。

    接到通知的州府中,有人是欣然派人前来,不过也有人不怎么乐意,想想看,自己地盘上未结的重案,犯人竟然被水澜城的知府给抓了皇上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认为他们太无能啊

    这么一想,就觉得水澜城的知府管太多,手伸得太长了。

    只是人家都派人来请求支持了,他们要真不派人来帮忙,回头那家伙往皇帝面前告上一状,他们这些破不了案的,就只有等着被削的份了!

    在官场上混的,就没有傻子,心里头再不高兴,脸上还是得露出笑容来,装也要装出一幅欣然同意的样子来。

    蒋家的姻亲故旧众多遍布各地,得知蒋老太爷竟被牵扯进灭门悬案中,大家都傻了,纷纷派人前往蒋家求证,一时间蒋家宾客往来众多,虽然蒋家人否认,但谁看不出来有问题,再说了,若真没关系,蒋老太太病得要死不活的,蒋老太爷怎么都没露脸

    众人猜测纷纭,只蒋家人什么都不说,他们也没辙,只是当中有两家才跟蒋家订亲的人家见状,便兴起了退婚之意,其中一家因拗不过儿子喜欢蒋家姑娘,勉强答应不退婚,另一家则是直言自家闺女体弱,前些日子受了风寒,便一直卧病在床,也不知何时会痊愈,为不耽误准女婿,只能含泪退婚。

    没有给蒋四老爷和蒋四太太有反应的机会,退还了婚书,以及当初给女方的礼,人就跑了,只留下媒人等着拿回女方的婚书及信物。

    蒋四老爷还有些怔,蒋四太太的心腹嬷嬷已反应过来,把女方的东西还给了媒人,还没来得及给赏银,对方拔腿就跑,好像蒋家是洪水猛兽一般,避之唯恐不及的逃走了。

    蒋四太太反应过来后,气得直跳脚,只是此时再破口大骂又有何用

    有了其他知府、知县派来支持的人帮忙后,知府大人如虎添翼,处理事情来更加得心应手,很快就把从蒋家搜罗来的文件、书信给整理出来了。

    几位大人看了之后,都有些怔,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身为乡绅的蒋老太爷究竟是怎么和靖亲王有交集的。

    一个是甚少出京,一个自小就没怎么出过远门,他们是在那里认识的蒋老太爷怎么会为靖亲王做事他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一连串的问题莹绕心头,搅得大伙儿睡不好,索性就一起去了牢里,审问蒋老太爷。

    蒋老太爷如今早已不复之前样貌,他曾重重扑倒在地,摔掉了牙,脸上还有淤伤,牢里不可能给他梳洗,因此曾经打理的水滑光亮的美髯,现在都打结成团,还有食物的渣渣残留其中,他被抓进来时,身上穿的宝蓝团寿纹锦袍,早就绉成团。

    他眼下的形象,早已没了那光鲜体面,阶下囚,能有多体面几位大人们也不在乎他身上脏乱难闻,命狱卒搬来桌椅,几位大人团团坐下,让人把蒋老太爷叫醒。

    接下来便是连串的问题轰炸,蒋老太爷本已入睡,突然被叫起,任谁脾气都会不好,不过向来稍有不顺遂就大发雷霆的蒋老太爷,如今已不敢随便发脾气了。

    这是在牢里,可不是在蒋家。

    面对诸位大人的问题,他只有老实回答的份儿,只是之前受了伤,年纪老大,又是被人从梦中吵起来的,回话时颠三倒四的,声音还有些含糊,回的什么东西,坐在牢房外的几位大人们根本听不清,还是坐在蒋老太爷身边的大哥帮着回话,外头的人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混迹其中的鸽卫很是机灵的,不时上热茶给几位大人们暖手,让大人们对这个看起来有点呆,其实很机灵的狱卒很是欣赏。

    这么会来事的一个人,怎么会待在牢里当差有如此本事的,早就爬上去了!几位大人纷纷看向水澜城知府,这位王知府笑,“这小子才来,听说是家里的老小,自小就是机灵嘴甜的,他家里看他大了,觉得不能让他老在家游手好闲,才把他补进来,可正逢年底,别处没什么好缺,就先让进牢里来当差,好歹不必出去吹寒风。”

    众人一听都笑了,家里长辈疼孩子是这样子的,他们家长辈不也是如此,几位大人就闲聊开了,蒋老太爷此时已慢慢清醒过来,看到牢房外几位大人,心头一悚,这是什么阵仗啊!

    大半夜的这些贵人不睡觉,跑到他牢房外头来闲聊话家常

    还是鸽卫适时提醒了几位大人,您几位要审就快,可别把犯人审出毛病来,眼下天寒地冻的,别以为在牢里吹不到寒风就不冷啊!这间牢房盖在地底下,本就阴凉,时值隆冬,这阴寒指数又更加高几分,牢里的犯人可没有厚褥御寒,夜深露重的,还要应付大人们的审问,可别没两天就扛不过去一病呜呼!

    他们这些狱卒可是得吃挂落的。

    连着几天夜审,几位大人们很满意蒋老太爷的回答。

    蒋老太爷每回从睡梦中被吵醒,会有一段时间不甚清醒,这时的他对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直觉反应,也最真实,但等他慢慢清醒过来,他已不记得之前的回答,对问题也会有所排拒,这时再问他,他的回答就得打折扣了。

    不过好在他年纪大了,从被吵醒到清醒,差不多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也够他们问话了。

    黎大老爷这头与衙门也有相熟的人,没几天就把问话的内容都弄到手了,看过内容后,他不由一惊,抓着这些东西就直奔温泉客栈找黎浅浅,不过丫鬟们说,教主和凤公子在说话,他只得先去见刘二。

    刘二看到他来,顺手将正在看的文件,用其他文件盖上,笑脸迎人的站起来道,“大老爷怎么来了”

    “你看看,这个。”

    说着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了刘二,刘二一看,乐了,这不是他刚刚在看的东西吗不过记载的不如他家鸽卫写的清楚,一目十行看完后,他递还给黎大老爷。问,“大老爷是打那儿弄来的这东西可不好流出去,得小心些。”

    “我知道,我是跟衙门的捕头相熟,他知道蒋老太爷是我舅,怕我家被他连累,所以才特地弄出来给我瞧瞧,看看有没有把我家扯进去。”

    刘二闻言笑了,“大老爷可真是交了个好朋友。”

    “那是。”黎大老爷轻叹,“高捕头自小就是个聪明讲义气的,自他爹过世后便家道中落,为了生计,才不得不去衙门当捕快,不过他也厉害,在知县衙门里当差没几年,就因为做事认真,被高升的县令带着,一道去了任上,周周转转回了水澜城来,已经从县衙的捕快,转到知府衙门当捕头了。”

    刘二点头,这位高捕头他听说过,是个能人,跟在王知府身边做事,办了不少差事,身手也不错,似乎是什么武学名门出身的,倒是没想到,他竟和黎大老爷是发小。

    “听说那个大哥,就是那个叫古春的,是少林俗家子弟,他的身手很好”刘二问,“当初逮人的时候,肯定是这位高捕头逮着他的吧”

    “虽是他领人去抓的,不过听他说,大哥他们似乎都被人下了药,他原本还以为能跟古春对打的,可惜古春的内力不济,跟他打没两下就趴了。”

    “是吗”刘二打了个哈哈,他们当时确实是在茶水里下了药,不过古春的同伴们似乎是把这笔帐,记在了蒋老太爷身上。

    能够不动声色,把人给拿下,真是再好不过了。

    刘二他们才不在乎,外人知不知道他们的功劳,只要教主知道就成。

    “这几桩灭门血案,真是蒋老太爷让人去做的”

    “本来证据就不是很充足,不过他自个儿都招了,虽说是靖亲王那头下的命令,可是他是执行人,所以……”而且也还



第七百五十七章 神秘的接头人
    真要王知府说出个所以然来,他也说不出来,只能说是他的直觉吧!

    他就是觉得,这个接头人很重要,兴许能挖出一些东西来。

    只是蒋老太爷咬紧牙不肯说,他一时之间还真拿这老家伙没办法。

    “大人,您看要不要对他用刑”幕僚见王知府为此苦恼,不由建议,王知府摇摇头,“不好,我怕他死扛也不肯说。”

    幕僚想了想,又道,“您看,要不要跟他身边那个古春讲,让他想办法套他的话”

    让那个叫古春的帮忙套话王知府沉吟半晌,“行,就试试看吧”

    “学生这就去办。”

    也不知幕僚是怎么跟古春说的,反正隔天下午,牢里就传来消息,古春套出话来了。

    怎么做到的王知府很是好奇,不过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接过幕僚手里的口供,打算先迅速看过一遍,只是看到中间一段时,他微微愣怔了下,抬头看幕僚,“这,是真的”

    “是。”幕僚点头,虽然他也不怎么相信,不过那个叫古春的问过三遍,蒋老太爷都是给予一样的答案,不由得他不信。

    “可是这……”王知府深吸口气,问,“他长子与长媳怎么可能同意”

    “这个……蒋老太爷不是都说了,他长子夫妻并不知情,就是蒋老太太也不晓得。”幕僚提醒他,“蒋老太爷是家主,只要他一声令下,底下这些人怎敢不照办”

    大概是太过匪夷所思了,王知府还是无法相信。“但是就这样把孩子给换了虽说一样都是女孩,可是把外室生的女儿当成嫡长孙女来养,然后把真正的嫡长孙女交给外室,养在青楼里头,这也未免……”

    同一时间,接到消息的黎浅浅也愣住了,蓝棠好奇靠过来看,当看到口供上说,第三代接头人竟然是水澜城里最出名的花魁娘子时,她也愣住了。

    “蒋老太爷和她之间肯定有私情。”章朵梨也靠过来看,不过她倒是没愣住,反而第一时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高灵儿托着腮,问,“你怎么会这么想”

    “直觉。”章朵梨扬眉看着她回道,高灵儿失笑,这可真是个好答案呢!

    不过她比较好奇的是,那个幕僚让古春去问,古春又是怎么问出来的

    黎浅浅已经往下看,看到花魁娘子生有一女,不过她让蒋老太爷把女儿抱回去养,自己带在身边的,是蒋大老爷夫妻的嫡长女。

    “这也太狗血了一点吧”黎浅浅忍不住道。

    “什么”蓝棠还在看口供,听到她的话,心不在焉的问了一句。

    黎浅浅忙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这蒋老太爷也未免太狠心了吧孙女就不是他的血脉了竟然把孙女交给花魁娘子,让她在青楼长大”

    高灵儿听到这儿也好奇了,凑过去瞧,黎浅浅一看,大家都对这事很感兴趣,索性让蓝棠念出来给大家听。

    听完之后,大家的脸色都有点微妙,虽说她们几乎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对亲人都有一种渴望,但是,她们没想到这世上竟然有这种祖父!

    想想看假蒋茗婷在蒋家的生活,再看看真正的蒋茗婷,竟是在青楼长大的,真是……

    “让刘二去查查这位真正的蒋家大小姐,过的好不好”

    好好一个清清白白的千金大小姐,却在青楼长大,而那个顶了自己身份的女子,却过得那般无拘无束,恣意妄为,没来由的,屋里的姑娘们全都替这位真正的蒋家大小姐感到难过。

    尤其在刘二把查到的数据送过来时,大家一看,就更觉蒋老太爷真不是人!

    花魁娘子花名金含柳,其实她年纪不小了,只是手腕很好,又有人捧,所以一直称霸水澜城的烟花界。

    大家一直在猜她的金主是谁,不过老鸨不肯说,底下的人也难得的不松口,让人忍不住怀疑,是这金主太过有权有势,所以大家才都不敢说还是有别的原因

    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因为金含柳才是这间名为花满楼的青楼幕后大老板,楼里的龟公、打手及老鸨都是她培养出来的人,他们都知道她的手段,谁也不敢违逆她。

    也是因为如此,大家虽很同情金含柳的女儿,却没有人敢跟大老板作对,就算私底下偷偷帮忙的也没有,因为他们不知道其他人看到了,会不会悄悄去跟金含柳告密。
1...290291292293294...6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