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教主难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扬秋
她之所以进宫为后、为太后,确实是龙家向皇室进献了大笔财物,当时西越遭灾,需要大批粮食及银子,因缘巧合下,龙太后与还是皇子的先帝相识,当时隐龙门所在地的知府,知道龙家有粮有钱,便想逼龙家献粮献银,并想将功劳占为己有。
龙太后不想自家沦为那知府立功垫脚石,直接把粮食等物献给先帝,先帝因此事晋封为太子,进而成了皇帝,当时先帝已有妻有子,不过他的皇子妃无福,在先帝登基前急病过世。
先帝登基后,为发妻守孝一年,之后就娶了龙太后为后,龙太后彼时以为自己飞上枝头做凤凰,乐坏了,接下来的日子才是考验,贵为皇后,娘家却在朝堂上没有任何势力,龙家无人出仕。
若是她生下皇子,兴许还能有些底气,偏偏宫里的女人一个接一个传出喜讯,就是中宫皇后不曾有喜。
龙太后不曾真正得宠过,也不曾失宠过,就是一个摆设,占着中宫的位置,一个牌位,母仪天下的木头人。
直到先帝过世,她原以为自己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皇帝年纪渐长后,还是疑起来她,逼得她不得不算计侄儿夫妻两,令龙家自污。
没想不到,竟然会有人传出这样的传闻来,让太后更想不到的是,皇帝会对此传言上了心。
旁敲侧击的打探着,关于隐龙门的秘密。
连在深宫中的太后,都躲不过皇帝的刺探,更何况在外头的龙门主,龙氏族人也蠢蠢欲动,毕竟,天盛帝国曾经是那么强大的帝国,想想看瑞瑶教的创教教主,不过是天盛帝国废太子的一个嫡子,他有那么多兄弟,所分得的财产也不过是废太子所有的一部份。
可是瑞瑶教屹立南楚这么多年,曾经有过传言,南楚的皇室初立时,曾得到当时的瑞瑶教教主的金援,后来的皇子想要上位,都曾想寻求瑞瑶教教主的认可,为的就是想从瑞瑶教那得到援助。
瑞瑶教后来的教主不愿介入皇室储君之争,开始四处游走,行踪飘忽不定,让皇子们找不到人,就算拉拢了教中长老也无济于事,之后便不了了之。
前几年传出黎大教主要收徒的事,不少人为之疯狂,便都是冲着那宝藏来的,只是大家没有直言罢了!
之后,黎大教主是收徒了,同时也收拾了大长老和二长老,给四长老一连串建议,让他带着教众们积极赚钱啦!
如果瑞瑶教真有宝藏,他们有必要这么辛苦挣钱吗先是在南楚境内搞什么货栈和商队,然后是开天宝坊,又和北晋的商队合作,每一笔生意都为瑞瑶教赚进不少财富。
就有精明人看出了门道,为黎漱的眼光赞叹,他为瑞瑶教挑了个活宝藏来当教主,小小年纪就能为四长老及其部下,在没了矿产后另觅出路,在南楚、赵国、北晋等地建了瑞瑶教的铺子,不管是酒楼、茶馆还是天宝坊、锦衣坊,都为瑞瑶教教众创造了就业的机会。
没有才能,离不了老家,只要会种田、侍弄庄稼,手巧会织布、就算只会编箩筐也成,再偏远,有商队路过,就能托他们把东西送到货栈去,或是卖给商队,让他们带去别地方贩卖,不管那一种,都能换钱。
好些位江湖大佬相中了黎浅浅,看看自家的儿孙,想着如何对黎漱开口求亲,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黎浅浅的父兄竟然是南楚皇帝跟前的红人,也不知南楚皇帝是怎么想的,一门三爵啊!就算只有黎经时的爵位能世袭,但那也很吓人的了!
&n
第七百一十七章 发酵
赵国皇宫里,皇帝正和首辅、内阁等人讨论着西越最近的乱象。
“不管怎么说,西越越乱,对我们来说越好。”首辅捋着下颌稀松的胡须,赵国共有六相,他是六相之一,按资论辈应该轮不到他当首辅的,不过也不是五位同僚是怎么回事,接连出事,不是急病而亡,就是上朝途中遭逢意外摔断腿,还有一位是下朝后,与另一位相爷步行下衙,在街上被人捅死了!
反正等他回过神来,六相只余他一人完好如初,其他五位首相的位置空了下来,等着皇帝和他再行勾选。
当首辅,一直是他毕生志愿,原以为大概要等到他六十之后,才轮得到他,没想到四十五岁就当上首辅了!
但是这个年纪居高位,至少对他的胡子来说,就不是件好事,他经验资历不比前首辅,很多事情都要回去细细想过,再请教过他爹,才能做决断,于是乎,他那把漂亮的胡子就成了现在这样稀稀疏疏的模样!
真是愁死他了!只是,这前朝宝藏,不说是在瑞瑶教里的吗怎么会跑到西越去还落入江湖人手里。
等等,呃,瑞瑶教也是江湖人!首辅头痛的揉着额角,而且好像这个传言比之前那个靠谱。
是,瑞瑶教的创教教主是那个贤太子的儿子,可那位贤太子自始至终就没坐上龙椅,还被他爹和继后母子给一撸到底,一家子全挂了!哦,不对,他那个跑去当江湖人的嫡次子没死,至少没和他爹娘和兄弟们一起被处死。
但那不代表,他就掌握了前朝的宝藏!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那个瑞瑶教的大长老之所以放出那样的消息来,本就有点不太合理,他既是瑞瑶教的大长老,为何要把教中的机密向外散布,除非他和黎漱不合,故意给他找麻烦。
后续的发展似也坐实了,瑞瑶教内部的不合谐,黎漱没有选择大长老费心为他招来的徒弟候选人,而是挑了一个瘦弱不堪的小女孩为徒,后来听说那孩子是他曾经的未婚妻兼表姐留下的遗孤。
大长老一家原本在莲城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没人敢与之作对,谁知没多久,大长老连一家子儿孙带亲戚,全都被逐出了瑞瑶教,大长老可是从黎漱父亲接任教主后,就一直跟着他的老臣!
虽然大长老的作为,让首辅觉得不妥,但那毕竟是跟着黎漱父亲多年的老人,黎漱做的也太过份了些。
首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晓得大长老一家有多过份,所以他也不知道坐在上头的赵国皇帝看他有多不顺眼。
赵国皇帝等了他半晌,就只听到那么一句话,没了!白痴也知道,西越乱,对他们赵国是好消息,然后呢他们要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把西越的水搅得更浑,他们好从中谋利。
就说这么一句话,首辅就没话可说了他心里没有想法难道还等着他这个皇帝帮他出主意到底谁是皇帝,谁是朝臣还是首辅把他这皇帝和其他几位首相当他的幕僚来用
首辅还不知道皇帝在等他出谋策划,见皇帝没开口,其他同僚也不说话,他也就低下头不言语了。
新进的五位首相都看傻了,这位是首辅吧他们等了半晌,就等他说这么一句,然后呢轮到他们开口他们五人面面相觑,好半晌,才有一人试探着开了口,“皇上,西越内乱,机不可失,您看,咱们是不是该趁此良机,做些什么”
“做些什么”皇帝沉着脸没好气的问。
“咱们能做的可多了。”得了皇上的话,开口试探的首相松了口气,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其他四人见状也跟着张口补遗,一时间御书房中热闹极了。
在这一片热闹讨论着,首辅忽觉自己好像被排斥在外了!
张了张嘴,想要插嘴,却发现自己插不了口,因为他们说的东西,自己竟然跟不上,听不太懂啊!这是怎么回事
南楚宫中,承平帝瘦了许多,好似大病一场,知晓西越乱象,他直接下了一连串的命令下去,全境各边界警戒,派人留心南楚境内的异国人士,他不相信西越会乱,西越皇帝是个有能力的,就算隐龙门那事是真的,他也不会让西越的乱象传遍整个中州大陆。
南楚的军队不比赵国和北晋的那般强悍,他不奢望从西越乱局中获利,只求能稳住南楚,别被他国乘隙而入。
东齐要往西越去,势必要借道他国,赵国武力强势并有多名悍将在,北晋女帝虽才登基不久,但北晋人民本就强悍,东齐人若想借道去西越,大概会选择从南楚过。
承平帝想了想,又下令,传旨给黎经时,令他尽速领兵赶往南楚与东齐边境戒备,另又下旨命定西大将军、神威大将军分别领军前往南楚与西越,及赵国、南楚两国与西越的边界戒备。
原本这些地方就分别有卫所与驻军在,下旨令这几位大将军领兵过去,是增军,强固边界的防护。
朝中诸人本来听到皇帝下旨令黎经时领兵戒备时,个个心里都有点别扭,朝中无人啦!为什么皇帝要叫黎经时一个在孝期的侯爷领兵后来又听到定西大将军及神威大将军都有任务后,才稍稍缓过气来。
要说朝中那个将领最了解东齐军,还真非黎经时及其麾下部将莫属。
皇帝又点了日前与黎经时一同封爵的那几位将领中的几位,命他们分别跟随定西及神威大军,然后才命剩下的将领,领兵去南城和黎经时会合。
京城因为承平帝的这一连串旨意迅速动了起来,文官们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后来不知想到了什么,就都安静下来。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和兵部开始忙碌起来,工部也没闲着,打仗要用的器械可是由他们负责制造,兵部那些人连保养都做得不怎么确实,现在能用的兵械也不知还有多少。
忙啊!忙忙忙!
北晋军队本就长期驻守在边界上,女帝可不像她那两位嫡兄弟,好大喜功只会说空话。得知西越境内的隐龙门可能拥有前朝宝藏,她虽有些心动,却还是很理智,与王夫讨论着这个可能性。
最后女帝在王夫的建议下,按兵不动,只派人往西越去,一方面查探传言真假,一方面自然是伺机兴风作浪。
东齐皇帝接到西越的消息时,其他大国都已动起来了,没办法,他们离西越最远,中间还夹着北晋、赵国及南楚,想要乘机对西越兴兵,就得横过这三个国家才能到西越,东齐皇帝知道有宝藏时,脑子确实一热,不过很快就在太上皇泼的冷水中清醒过来。
只是,“父皇,您就不能好好用说的,一定要真的泼儿子一盆冷水吗”这都快过年了!很冷的好吗
太上皇笑了一声,“不真的泼盆冷水下去,你能醒过来”
“是是是。”皇帝抬手抹了脸上的水,嗤,好冷。“儿子还是先去换身衣服好了,眼看着要过年了,可不好病了。”
“嗯,去吧!”太上皇看着皇帝在内侍的服侍下走出去,边走还边打喷嚏,忍不住就摇头,这孩子的身子也未免太弱了!
皇帝换好衣服之后,就有内侍来报,“两位王爷府上都有动静。”
&n
第七百一十八章 浑水好摸鱼
同样在骂人的,还有黎令熙,当他领着一堆人从山里出来时,原本是想带他们去吃顿好的,谁知山下的小镇没什么好酒楼,也就一间酒馆,毕竟是小镇嘛!不好多要求。
从东齐跟他过来的心腹们,全是一群随遇而安的大老爷们,但从神剑山庄跟来的小家伙们,全都是些娇生惯养的天之骄子,在山里,那是没办法,只能委屈跟着他们挨饿受冻,可现在都下山了啊!为什么还要虐待他们,叫他们吃这些窝窝头和杂粮馒头,说是酒馆,可里头卖的酒,真的清淡如水,这是酒还卖得死贵死贵的。
这些公子爷们被黎令熙以武力强压着听话,原本不驯不服气的少年们,被黎令熙驯服,人都崇拜强者,黎令熙就是那个让他们崇拜的对象。
少年们总是听家里人,或来家里做客的客人们说,自家父祖们年轻时的丰功伟业,仗剑江湖,做过许多令人称羡的痛快事迹。
但对他们来说,这些事离他们实在太遥远,而黎令熙年纪轻轻,是凭自己的实力站上高位的,清平门门主!他替前门主清理门户,把害死前门主的副门主给处置了。
这些事,他们在家里就曾听长辈们说起,祖父以艳羡的口吻说,要是自家儿孙能像清平门新门主一样就好了!
伯父们说,清平门前门主真是慧眼识珠,收了新门主这么个悍将。
父亲说,这位新门主可是不简单,被收入清平门时还不到十岁,到清平门门主出事,也才短短几年的时间,人家新门主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自家的小子们呢叫他们练功,一个个溜得比什么还快,人比人气死人啊!
这些公子哥儿们,没想到能近距离接触黎令熙,听他说想要去研究东西,他们一时脑热就跟着跑了。
他们此行收获颇多,回头自家那些长辈,大概不会再嫌弃他们这些人不长进了。
在山里时,吃苦受累,大家都一样,谁也没比谁好,所以没得比,下山后首先吃食就让他们受不了啦!
黎令熙被他们嫌到没脾气,在酒馆中听人说起温泉渡假山庄,大手一挥,就说要带他们去逛逛,不过他得先去南城,看他爹、兄弟及妹妹。
没想到一去,就被他大哥给扣下了。
因为南楚皇帝命黎经时领兵驻守南楚与东齐的边界。
接到旨意时,是所有人都想骂娘,承平帝到底知不知道,南楚与东齐相邻的边界有多长才派这么点人给他,是想叫他们全家一起疲于奔命,就为护住整条边界
不过封赏他家三个爵位,就想把他妹的教众们也拖下水呵呵,承平帝的算盘也打得太精了。
但是,他爹真是个……他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他了,他还真领了圣旨,带着从京城过来的兵马赶赴边界。
真是……他好想好想骂人!可是不行,只要张口跟以前一样毫无忌惮的骂人,就会被他大哥押着抄佛经!
最最可恶的是,大哥说,就算布下再精妙的阵法,没人去闯阵,他永远也不知道,他的阵法那里有缺陷,那里需要修改调整,黎令熙真不想为南楚皇帝效命,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哥说的话,确确实实点到了他的的遗憾之处。
在山林束布阵,困住一些上山的猎户,有啥用上回是运气好,让他的阵法困住了龙可人一行人,不过他们虽是武林中人,却不会破阵,在山里困了那么久,就愣是没怀疑过,那连绵不断雨有问题。
真是长眼睛没见过那么蠢的。
他不知,龙可人他们是打西越来的,对南楚天候与山区根本不熟,还以为阵法启动的大雨是正常现象咧!
高灵儿后来跟他说了,他才晓得,原来他困住的不是南楚本地人!外来人士不懂南楚气候,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黎令熙就像个新得了玩具的孩子,想要测试新玩具的玩法和威力,只是苦于没有用武之地。
他承认,大哥所言让他很心动,可他又不想白白让南楚皇帝占便宜。
最后还是凤公子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只是借此机会,用东齐人来测试你所学的阵法,跟承平帝有何关系”
就这样,黎令熙很快乐的带着心腹手下,和一票崇拜他的公子哥儿们,跟着黎经时父子奔赴边界。
让平王世子兄弟苦逼的一路往北,最后只得从赵国入境的罪魁祸首,就是黎令熙啦!他利用地形和林木、石头变幻出多种阵法,加上卫所的兵将,成功的把边界打造得如铜墙铁壁一般。
他这次的阵法,较之前所用更加精巧,不再是大雨连绵,而是时雨时雪时晴时阴,力求和阵法周边气候一致,至少别太突兀。
就是卫所兵将也没看出玄机,更别说平王世子一行人了。
东齐和南楚边境,因为设有阵法,驻守的人轻松不少,黎经时没把黎令熙所为说出去,他可不想其他的大将军闻讯来跟他抢人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