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沉浮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易克1
“哦,张琳补充的是长途汽车站那事”安哲眼皮微微一跳。
“是的,她主动把那天的事情详细告诉了各位记者。”
“嗯。”安哲点点头,“敢于揭自己的伤疤,敢于直面缺点,张琳这一点值得赞赏。”
听安哲表扬张琳,乔梁又暗暗高兴。
安哲又道:“这个叶部长,是市委宣传部的叶心仪吧”
“是的,叶部长在市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这一块。”乔梁点点头。
“她倒是个有心人,看起来对新闻这一块很内行。”
安哲这话显然有两层意思,一是夸叶心仪熟悉业务,二是赞赏她做事对自己心思。
乔梁趁热打铁:“叶部长在到宣传部之前,是江州日报社副总编辑,再往前是记者部主任,她做新闻很厉害,文笔犀利,文采过人,曾经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记者,号称江州新闻界一枝笔。”
“怪不得。”安哲点点头,接着道,“这么说,你和叶心仪曾经一起在报社共过事”
“是的,叶心仪当记者部主任的时候,我是报社办公室主任。”
“那她当副总编的时候呢”
乔梁不好意思道:“我们是一起竞争副总编的,我那时因为出了那事被张县长查办,耽误了面试,叶部长笔试第二,面试第一,就竞争上了。”
“原来如此,那就是说,如果你不出事耽误面试,这副总编的位置很可能是你的叶心仪是沾了你出事的光了”安哲看着乔梁。
“这也不好说,不过也可以这样理解。”乔梁挠挠头皮。
安哲又抽了两口烟:“那叶心仪怎么又来了部里”
“徐市长到江州后,把她调到部里当了副部长。”
安哲眼皮又跳了一下:“如此说,是徐洪刚重用了叶心仪。”
乔梁笑笑没说话。
安哲沉默片刻,自语道:“为政之道,在于用人……”
乔梁默默看着安哲,不知他此时想到了什么。
这时小桃下来了:“安书记,我把您的卧室整理好了。”
安哲点点头站起来:“我上午换衣服。”
安哲接着上楼,小桃过来收拾茶几,把茶几上安哲的公文包递给乔梁。
乔梁看看小桃鼓鼓的胸,又看看阳台上挂的罩罩,突然冒出一句:“小桃,多大”
“什么多大”小桃抬头看着乔梁,一时没反应过来。
乔梁指指阳台,又指指小桃鼓囊囊的地方,挤挤眼。
小桃明白过来,俏脸绯红,抬手打了下乔梁,娇羞道:“大坏蛋。”
乔梁嘿嘿笑了下:“回答我的问题。”
“就不告诉你。”小桃吃吃笑着。
看小桃笑得很动人,乔梁不由觉得她越发可爱,停顿片刻道:“小桃,你家是哪里啊”
“三江。”
“嘿,我也是三江人。”乔梁乐了。
小桃眼神一亮:“你是三江哪里啊”
“马庄镇。”
“呀,我也是马庄的。”小桃开心道。
“你哪个村的”
“桃花峪。”
乔梁一听,桃花峪和自己老家乔家峪邻村啊,更乐了:“我乔家峪的。”
“哎呀,两个村紧挨着,我们是正宗老乡啊。”小桃愈发开心,看着乔梁的眼神充满了热乎和友好。
“对对,我们是正宗老乡。”乔梁笑着点点头。
“真棒,原来乔哥和我是老乡。”小桃喜滋滋道,随着关系的拉近,不由就开始称呼乔梁哥了。
乔梁也很乐意有这么一个美女小老乡叫哥。
这时安哲下来了,看他俩聊得热乎,就问聊啥的,
第365章 我想彻底无忧
进了市中区,安哲继续看着窗外,一会指指外面:“停车。”
乔梁往外一看,路边有一家颇有档次的茶馆。
赵强停下车,安哲打开车门:“到茶馆喝会茶,休息一会。”
乔梁和安哲下车进了茶馆,上了二楼,找了个屏风隔开的靠窗位置坐下,要了一壶红茶。
安哲边喝边看着窗外,带着沉思的表情。
乔梁安静地坐在安哲对面,不时给他续水。
这时两个30多岁的男子上楼,直接走到他们旁边的屏风隔断座位坐下,一个男子叫道:“老板,来一壶铁观音。”
“好来,稍等。”
很快,服务员给他们上了一壶茶,他们边喝边聊。
乔梁没有在意这两个人,因为有屏风挡着,加上安哲和乔梁一直没说话,他们似乎没发现隔壁有人。
“王老板,你那洗浴中心最近生意还不错吧”一个男子道。
“目前还凑合。”王老板淡淡道。
“王老板,你那洗浴中心开在碧海大酒店,那里的客人都是舍得花钱的主儿,以后会肯定财源滚滚的。”男子讨好道。
乔梁知道碧海大酒店是市中区新开的一家五星级,规模和档次在江州算是一流。
“唉,老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王老板叹了口气。
“怎么了王老板。”男子不解道。
“想必你老弟也明情,我那洗浴中心经营的道道,这年头没有特殊服务,客人是不会来的。但既然有特殊服务,就会被公安盯上,如果他们三天两头来扫,那我离关门就不远了。”
“我前段时间不是替你打点辖区管治安的了,你怎么还担心这个”
“老弟没明白我的意思,你打点的都是小喽啰,平时他们会关照一下,但真要集中扫黄,还是不保险的。”
“王老板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做到彻底无忧。”
“彻底无忧你想怎么操作”
“直接搞定上面的头儿。”王老板干脆道。
“哦,你是想搞定局长”
“对,听说分局新来了个叫宁海龙的局长,如果能把他搞定,就可以放手大干了。”
听王老板提到宁海龙,乔梁心里一动,看看安哲,他也在听。
“王老板这想法倒也不错,我有个关系不错的小兄弟跟着宁局长开车……”
“这就对了,我知道你老弟在江州关系多路子广,看来我今天是找对人了。”王老板打断那男子的话。
“呵呵……”那男子得意笑了下,接着道,“王老板,想搞定宁局长,可是要出血的,不知王老板能出到什么程度”
“这个老弟完全可以放心,只要宁局长肯答应帮忙,我保证让他满意,而且我也不会亏待老弟和给宁局长的司机。”王老板痛快道。
“王老板能否说的具体些我好给传话。”
王老板压低嗓门:“老弟,我可以拿出洗浴中心3成的股份无偿送给宁局长,当然,如果宁局长觉得挂在他名下不合适,可以挂在他家人名下。”
“王老板做事果然大气。”那男子一拍手。
王老板继续道:“这事就拜托老弟了,事成后,我给你老弟100万辛苦费,至于这100万你怎么和你的小兄弟分,我就不管了。”
那男子大喜:“行,既然王老板出手如此大方,我今天就给传话,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呵呵,多谢老弟了,走,到我那洗浴中心爽爽,我找俩嫩地出水的妹子好好伺候伺候你,爽完你再去办事。”
“哎,哎,好。”那男子乐不可支。
两人接着就结账走了。
他们走后,安哲眉头紧锁看着乔梁:“这个叫宁海龙的什么局长,你知道不”
乔梁点点头:“知道,他原来是市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刚就任市中区副区长兼公安分局局长不久。”
&nb
第366章 我有一种直觉
“乔梁,在干嘛呢”电话里传来方小雅活泼的声音。
“我……”乔梁看着安哲又犹豫了下,不能当着安哲的面撒谎啊,于是道,“我跟安书记在一起的。”
“周末安书记也不休息啊,真是个敬业勤奋的好领导。”方小雅的声音挺大,安哲听到了,淡淡一笑。
看安哲笑,乔梁知道他听到了,也笑了下,然后道:“小雅,你给我打电话有事吗”
“我让食堂包了羊肉水饺,想叫你晚上来吃的,不知安书记晚上是不是还要忙工作”
“这个……”乔梁一时不好回答,看了安哲一眼,安哲又听到了,冲乔梁摆摆手,“告诉她,我一会去正泰集团,晚上在那吃饭。”
乔梁一愣,接着心里一喜,忙道:“小雅,安书记说一会去你集团,晚上在你们那里就餐。”
“啊”方小雅也一愣,接着笑起来,“好啊,热烈欢迎安书记莅临集团视察,我这就安排食堂弄几个好菜。”
然后乔梁挂了电话,安哲站起来:“走,去正泰集团看看。”
两人下楼,乔梁结完账和安哲上了车,直奔正泰集团。
路上安哲道:“小乔,你和方小雅私交不错”
乔梁知道刚才安哲从电话里感觉出来了,如实道:“安书记,我和方小雅是大学同班同学。”
“怪不得。”安哲点点头,“那天我在三江视察正泰集团的项目,方小雅和李有为正巧都在,是不是你提前有了预感,于是就通知了他们”
既然安哲识破了,乔梁只好承认,表情有些尴尬。
安哲哼笑一下,接着不说话了。
乔梁偷偷从后视镜打量着安哲,他一副莫测的表情,不知对自己的做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和安哲一起,乔梁觉得自己一直处在小心翼翼的紧张状态当中,很多时候要察言观色揣摩他的心思。
这感觉让乔梁有些累,很不爽,却又无奈。
随即乔梁又安慰自己,这似乎和自己对安哲的性格还不了解有关,或许时间长了,慢慢摸透了安哲的脾气,就不会感觉如此累了。
这样一想,乔梁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
一会安哲又道:“方小雅成家了没”
“没有。”乔梁回答。
“你有孩子了吗”安哲又冒出一句。
乔梁一怔,安哲的思维跳跃好快,怎么一下从方小雅跳到自己身上,还问起这个。
自己和章梅已经离婚,谈何孩子呢
乔梁摇摇头。
“你对象做什么工作”安哲又问。
乔梁犹豫了一下:“她在广电局上班。”
“公务员”
“是的。”乔梁点点头。
“两口子都是公务员,单位都还不错,好好过日子。”
“嗯嗯。”乔梁硬着头皮答应,心里很苦涩。
这时赵强边开车边笑着说了一句:“安书记,乔科长的爱人长得很漂亮,号称广电系统一枝花呢。”
乔梁暗暗嘀咕,看来赵强这家伙对自己还是有些了解的。
安哲点点头,片刻道:“你们都是我的身边人,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谈举止,注意维护自身形象,同时还要约束好自己的身边人。”
乔梁和赵强忙点头。
乔梁这时突然有些担心章梅会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捣鼓事,打自己旗号,等于间接打了安哲的旗号,如果安哲知道,他不能批评章梅,但却会对自己有意见。
如此一想,乔梁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尼玛,别说自己和章梅已经离婚,就是没离,依章梅的脾气,也很难约束了她,如果她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捣鼓事,那自己将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想到这一点,乔梁有些烦躁。
到了正泰集团总部大楼,方小雅和李有为正在楼前恭候。
安哲下车后和方小雅李有为握手,然后在方小雅和李有为带领下参观正泰集团,边听他们的详细情况介绍。
正参观着,一个工作人员匆匆走到方小雅跟前,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方小
第367章 省纪委来人
李有为坦诚道:“当时我认为责任在文远,但现在想来,主要责任应该在我。
安哲道:“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当时是报社一把手,班子不和,一把手责无旁贷,最起码,我缺乏足够的宽容和大度。”李有为直言不讳。
安哲点点头,接着道:“那你对文远工作作风和能力是如何评价的”
“对不起,安书记,虽然我们是私人谈话,但我还是不想在背后评价他这些,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特点和习惯,在这方面,组织部更有发言权。何况,作风和能力是靠敬业和责任来体现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