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如果可能的话,诱刘备来攻城吧。郭嘉敲着桌子。将军播下了种子,我再浇点水,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功。
孙策表示同意,让人请来了蒋干。休息了几天,蒋干的伤已经好了。出师不利,被周昂坑了一回,蒋干很没面子,一心要重振雄风。孙策给他这个机会,详细解释了之前的安排,让他去见刘备。
蒋干刚走,朱治就从彭城回来了。他奉孙策之命,和陶谦谈妥了一系列的条件。除了对麋芳将应征成为孙策部下有些不满之外,陶谦总体上非常满意。当然他不满也没用,麋家不想支持他,他也不能硬抢,要不然连麋竺都会跑了。
朱治之前损失不小,孙策将沛国的郡兵二千人拨给了他。朱治喜出望外,再三感谢。孙策待之以礼,执子弟自居,言必称朱公。但朱治很自觉,人前人后毕恭毕敬,不遗余力地维护着孙策的尊严,不敢有丝毫恃宠生骄之意。
孙策向朱治说明了作战计划,朱治同意。他之所以率部躲到砀山,就是因为砀山周边水泽纵横,行军不便,易守难攻。如果孙策赶过去和刘备交战,战场根本铺不开。如果把刘备诱来攻城,对孙策来说利大于弊。
很快,陶应也率领一万兵由彭城赶来,与孙策会合。
至此,孙策拥兵两万余,做好了迎战刘备的准备,就看蒋干能不能把刘备忽悠来。
——
蒋干下了车,甩着袖子来到刘备面前,没和刘备说话,先看了一眼刘备身后的关羽。
你便是关云长?
关羽没正眼瞅他,抚着胡须,哼了一声。
蒋干一点也不尴尬,连连点头。孙将军说你乃当世英雄,有万夫不当之勇,我本来还不怎么信。看到你,我有点信了。身大力不亏,这么高的个子,至少有把力气。
关羽眯起眼睛,卧蚕眉抖了两下,更没兴趣和蒋干说话了。什么叫有把力气,你以为我就是力气大?
我说,你能倒拽牛吗?关羽越冷漠,蒋干越来劲。我家将军身边有个武卫都尉,叫许褚,力气也大,能拽着牛跑。你如果和他交手,不知道谁会赢。
关羽干脆扭过了脸,不想和蒋干说话。这书生真是嘴贱,都说些什么屁话啊,懒得理你。孙策怎么会用这样的人做使者,真是让人失望啊。
张飞看得不爽,厉声喝道:你这人好没道理,我家使君在此,你不与我家使君说话,却胡缠些什么莽夫许褚,是何道理?
蒋干咧嘴一笑。你是张益德?
正是。
听说你善画美人,可是当真?
张飞愣住了。我会不会画美人,干你什么事?
我家将军说,等击败你们,关云长可做大将,你嘛,可以做个画师。
刘备忍不住了,咳嗽一声:那我呢?
蒋干盯着刘备看了一会儿,微微一笑。当然是送你去见你的师兄公孙瓒。
第360章 给你一个机会(书虫小6打赏加更)
刘备闹了个大红脸,尴尬不已。不管公孙瓒有多么对不起他,毕竟是他背叛了公孙瓒,而且是在公孙瓒最需要他的时候。如果他在平原郡,袁绍至少要在清河国安排一部分人马,现在他成了袁绍的部下,田楷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袁绍可以心无旁骛地与公孙瓒作战。
胜负未分,说这些太早了吧?简雍见刘备三人被蒋干耍得团团转,知道他们武力虽好,论口才三个人加起来都不如蒋干一条舌头,只能主动出面,接过了话题。
胜负未分?蒋干转头看向简雍。你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做谋士,刘将军又怎么可能不败呢。
简雍大怒,拱拱手。还请先生指教。
那你可听好了,我只说一遍。蒋干转向刘备。将军是幽州人,可听说过辽东人徐荣?
刘备当然知道徐荣,那是西凉军的名将,接连击败曹操孙坚,但他更清楚,徐荣被孙策击败,两万精锐全军覆没。蒋干提起徐荣,自然是要提孙策的这项战绩,抢占先机。他故意摇摇头。
没听过。
真是孤陋寡闻,连你同州的名将都不知道。蒋干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为将者,需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家将军虽然年轻,却对天下名将了如指掌,对徐荣的用兵能力更是一清二楚,这才能战而胜之。仅凭这一点,你就不如我家将军远甚。
刘备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以为躲开了蒋干的陷阱,没想到却掉进了一个更大的陷阱。
蒋干接着说道:将军可曾读过《孙子兵法?
刘备哼了一声。略知一二,你莫不是说你家将军是兵圣之后?这等玄远难明之事,还是不要拿出来说的好,免得被人笑话。
蒋干大笑。我家将军有赫赫战功,需要拿先祖说事吗?将军,你多心了,只有没本事的人才拿先祖的荣耀说事,我家将军不是这样的懦夫,他用战功说话。
刘备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就像被蒋干抽了一耳光似的。他可不就是蒋干说的懦夫,动不动就喜欢吹自己是汉室宗亲,可是鬼才相信他。
那你想说什么?
《孙子兵法行军第九明确指出,绝斥泽,唯亟去无留。春水方生,芒砀山附近很快就会成为一片沼泽,将军再不走就要成鱼鳖了。这是基本常识,我是个书生都知道,将军却不知道?读书不认真啊。
刘备的大耳朵抽了两下,脸色非常难看,后背一阵阵的冒凉气。他是幽州人,不太熟悉南方的气候,也是第一次在此驻军,但是蒋干说的这个道理,他是懂的。天气越来越暖和,砀山周边的水泽水位越来越高,留心的人会注意得到,只是未必会往深处想,毕竟这水不是一下子涨起来的。可是南方多雨,万一来一场大雨呢?
为将者需知天文地理,这方面他又输给了孙策。
再问将军,我家将军麾下有战将十余人,皆是参加过全歼西凉兵之战的悍将,将军麾下除了关云长,还有什么人有统兵经验,可以独当一面,付之重任?不等刘备回答,蒋干一拍手。哦,不好意思,我忘了,来青州之前,将军兵不过千余,没必要托付他人。不像我家将军,不期年已经统兵数万。
刘备气得无语,脸上火辣辣的。他伸手握住了长刀,准备一刀砍死蒋干这混蛋。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怎么尽往伤心处捅,还往上面撒盐?看我不砍死你,看看是你的嘴利,还是我的刀利。
就在刘备准备拔刀出鞘的时候,蒋干举起一根手指。最后一个问题:将军离开平原南下,可曾留人驻守平原?
刘备咬牙切齿,冷笑道:我现在是豫州牧,要去豫州上任,为什么还要占着平原郡?
将军若败,往何处去?
刘备皱起了眉头。我不会败。
未算胜,先算败。孙将军对你了如指掌,你对孙将军一无所知。孙将军用兵如神,你连基本的兵法道理都不懂。孙将军麾下人才济济,你身边只有关云长一人,你凭什么相信自己能打败我家将军,进驻豫州?你难道不知道田楷已经抄了你的后路,陶谦也派儿子陶应统兵一万,助我家将军破敌吗?刘将军,一旦战败,你可就是丧家之犬了。
刘备倒吸一口冷气,却不甘示弱。我也有帮手,其中还有两人姓袁。
蒋干不屑一顾。两个书生,你真相信他们能统兵作战?
刘备哑口无言。他也不相信。他与袁遗袁叙见过几次,那两人只知道谈经论艺,根本不懂领兵作战。
你也别得意,你家将军身后除了九江太守周昂,还有庐江太守陈登,这一点,你大概没想到吧。
陈登的行踪尽在我家将军掌握之中。他想干什么,我家将军也一清二楚,倒是刘将军你还蒙在鼓里。
此话怎讲?
陈登的确有统兵之能,如果他在这里,也许能助将军一臂之力。可是他偏偏去了庐江,为什么?将军就没有仔细想过吗?
刘备还没说话,关羽哼了一声:我早就看那竖子居心不良,果不其然。去了这么久,一点消息也没有,想必是作壁上观,看我们与孙伯符恶战,他好做那得利的渔翁。
刘备的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越想越不安。对啊,陈登为什么一定要去庐江,他如果留在这里,至少还能帮帮我啊。这竖子是看不起我,故意躲着我吧?或者像关羽所说,他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陈登能够背叛陶谦,他能背叛公孙瓒,双方都没什么忠诚可言,互相背叛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蒋干站了起来,甩甩袖子。刘将军,你别想了,这一战,你根本毫无胜算。甚至不用我家将军出手,你很快就会进退两难。进,你不是我家将军对手。退,你身后就是大泽,无路可退。不过,我家将军可以看在关云长的份上,给你一个机会。
刘备沉吟不语,眼神闪烁,关羽却接过了话题,冷笑道:我与玄德恩若兄弟,你若想离间挑拨,让我向孙策称臣,却是痴心妄想,趁早绝了这念头。
蒋干拍手称赞。云长不愧是义薄云天,我家将军最钦佩你的就是这一点。他不是要你称臣,而是要与你公平一战。云长,你能指挥多少人?我家将军愿意领同样兵力,与你一战。你若胜了,我家将军让出豫州,由刘将军做这个豫州牧。你若是输了,请刘将军向我家将军称臣,我家将军让他做一郡太守,绝不比平原差。怎么样,敢应战吗?
第361章 和为贵
因人设计,对症下药。
蒋干猛怼刘备,强势碾压他的自信,让他觉得取胜无望,最终目的却是为了激关羽一战。孙策说,关羽武功好,但是他太骄傲,自视甚高,这导致了他的心理错位。在他心目中,他对刘备与其说是君臣之间的忠,不如说是兄弟之间的义。忠首先讲恭敬,义则更在乎该不该做,该做的就去做,不必在乎刘备喜不喜欢。
义者,宜也。
蒋干本来不太信,但是看到关羽之后,几句话一说,他信了。关羽站在刘备身后,像个贴身卫士,但他的神态中缺少应有的恭敬,他更像是强者保护弱者,而不是臣侍卫君。典韦许褚都是罕见的强者,但他们站在孙策身后的时候绝不会有抢话插嘴这种事。
关羽没有立刻应战,但是蒋干看得出,他心动了。能与孙策一战,还能救刘备于水火之中,为他赢得豫州,这么两全其美的事,他不可能不动心。
蒋干暂时告退,让刘备等人商量一番。他刚刚出帐,刘备等人就争执起来。
刘备担心下雨,芒砀周边水泽纵多,会对行军造成困难。相县是沛国郡治,城虽小,却非常坚固,很难攻克。一旦顿兵城下,后路又退断,萧县会有危险。
蒋干刚才说陶应统兵一万,助孙策作战,但他可没说陶应在哪里,他有可能在相县,也有可能在彭城。萧县属沛国,可是孙策与陶谦结盟,越界作战也并非不可能。他拐了陶谦四千丹阳兵,陶谦要报复他也太正常了。当务之急,退守萧县才是最稳妥的选择。等秋收之后,粮食充足,再战不迟。
简雍赞成刘备的建议,但关羽反对。
关羽说,相县虽然坚固,但毕竟是小城,住不下太多的人,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野战。孙策现在就驻扎在城外便是明证。谯县是豫州刺史部的州治,你既然是豫州牧,总不能就驻在萧县吧?攻克相县,进驻谯县,证明我们有能力击败孙策,豫州人才会响应我们,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兵和钱粮,壮大自己。
且萧县与相县相距不足两百里,万一进攻不顺利,退回去也很方便。如果萧县有变,援兵一天就能赶到。至于下雨,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下了雨,陶谦也没办法行军,怎么攻击萧县?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不能说服谁,最后不得不折衷处理。刘备关羽率领主力去相县,张飞率领两千人回萧县,既防备陶谦偷袭,也防备刘岱趁机抄他后路。袁绍让他做豫州牧本来就有将他从平原郡调离的目的,平原郡已经回不去了,萧县不能再失手,要不然一旦战败,他就真的无处可去了。
方案已定,刘备通知蒋干,三日后,我军将赶到相县,请孙将军做好准备。
蒋干拱拱手,扬长而去。
刘备随即派人通知袁遗袁叙,请他们一起拔营,赶往相县。他同时派人给刘岱送信,我即将南下与孙策交战,请刘使君尽快赶来,并为我调拨军粮,保证大军的口粮供应。
兖州刺史部的治所就在山阳郡的昌邑,离芒砀山不算很远,一天后,刘备收到了刘岱的消息,粮食已经备好,很快就能运到,但我本人不能亲临战场为将军助威了。青州黄巾蠢蠢欲动,很可能会入侵兖州。春耕在即,我不能让他们破坏农时,耽误一年的收成,要赶去济北国阻击。当然,山阳太守袁遗也要撤回山阳,以备不虞。
接到命令,袁遗来向刘备辞行,带着山阳郡的五千郡兵回去了。
刘备仰天长叹,却无可奈何。他也知道,刘岱的任务更多的是监视他,而不是协助他。虽然大家都姓刘,可刘岱却是正儿八经的宗室,传承有序,又是名士,眼里没他刘备。如果不是袁绍的命令,刘岱根本不会搭理他。
刘岱指望不上,袁遗又走了,只剩下济阴太守袁叙和他的五千郡兵,刘备总兵力只剩下万人出头,孙策却有两三万人,他越想越觉得不是对手,不顾关羽强力反对,决定退守萧县。
——
接到刘备撤退的消息,孙策多少有点失望,但他随即调整了计划,进逼萧县。
大军向前挺进,朱治第一时间赶到芒砀山,将躲在山中的人马引了出来,与孙策汇合。陶应也给陶谦送信,请他率领人马进逼萧县,配合孙策作战,驱逐刘备。
五日后,孙策赶到萧县。过了一天,陶谦也亲自统领一万丹阳兵赶到萧县,与孙策见面。
陶谦今年六十一岁,身材还很硬朗,走路带风,腰杆挺得笔直,看起来比陶应还要精神些,只是头发白了不少。听陶应说,这都是这两天被徐州名士闹的。内忧外患,陶谦一下子老了很多,两年前他看起来还像五十岁的人呢。
陶谦曾经和孙坚同事,是孙策的长辈。孙策非常客气,亲自出营迎接。陶谦很满意,抚着胡须,打量了孙策好一会儿,赞道:文台有佳儿,我的两个儿子加起来也没你有出息。
孙策谦虚道:陶公谬赞,愧不敢当。令郎读书有成,文武双全,我只是一介武夫,岂能和他相比。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阵,回到大营。孙策设宴为陶谦拉风,又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计划,说明之前打算让朱治入驻彭城只是为了战事考虑,并非想谋夺徐州,现在见过陶应,觉得陶应完全能胜任,就不必多些一举了。他又解释了一下麋家兄弟的事。我本来是想请麋竺为我经营后勤的,但麋竺忠于你,不肯就任,这才推荐他的弟弟到我帐下效力。这件事责任在我,你别迁怒麋家兄弟。
陶谦老怀大慰,心里的疙瘩烟消云散。麋竺见孙策特地为他解释,也非常感动,觉得孙策真是太贴心了。相比之下,陶谦虽然年过花甲,为官多年,还像个毛头小子,做事做人都不如孙策周到。所以孙策在豫州的境遇要远远好于陶谦在徐州。
消融了内部可能存在的隔阂,孙策着手安排战事。在礼貌性的征求了陶谦的意见后,孙策决定围萧县而不攻,先取萧县西的杼秋和萧县北的沛县丰县,切断兖州方向的支持,形成对萧县的包围,争取将刘备歼灭在沛国境内。
孙策主动承担了最艰巨的围城任务,面对刘备率领的主力,由朱治率领黄巾军攻击杼秋,陶谦率徐州军北上攻击沛县丰县。
有郭嘉这个情报高手做后援,孙策的计划详细而合理,准备了多套方案供大家选择,陶谦听完,赞不绝口,拍着陶应的脑袋说,小子,好好跟着伯符学。别看你比他年长,论用兵,连老子我都不如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