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这千人长所知,这缓冲带的梅林间骑兵,都调到南面去了。
这北面而来的,不知是哪个军团的骑兵。
不对!
没见白头鹰旗。
梅林间军有规例,百人队以上,就得配旗帜一面。
这骑兵的数量,不下千数,不可能没有军旗。
“戒备!”
千人长也算是有些经验,虽还看不清来者,却也不大意。
这梅林间步兵队,在命令过后立马变换了队形。
从行军队形,换做三排序列,荷实火铳。
第一排,端铳平举对准骑兵来的方向。
后面两排,时刻准备,在第一排放完铳后,马上接上火力。
作战队列,只在稍刻之间,便已经列好。
照理,防御骑兵,应该用方形铳阵,以防机动性很强的骑兵,绕道侧袭。
可,这步兵千人队,接到的命令,是不放任何人过去。
方形铳阵,拦截的效果并不如排阵。
来者是自己人,还则罢了。
若,不是自己人,要绕过方形铳阵可比冲破排阵容易。
至于,骑兵的正面冲锋,只能用三排火铳不间断轮射,以求火力压制。
那骑兵,越来越近,借着并不算清晰的月光,也能看见骑兵的装束了。
马背上之人,身着兽皮粗布,头上插着彩色羽毛。
果然,不是梅林间军!
“是原住民!”
千人长,大惊。
他,也追剿过骚扰村落和农场的原住民。
在他印象中,这些身穿兽皮,行为野蛮的家伙,都是在山林野地里,打了就跑的小股人马。
这上千骑的原住民,他何曾见过。
而且,这次这些以往见了梅林间军,根本不敢多留的原住民,竟是主动冲锋而来。
千人长喊过,就见原住民骑兵弓箭齐射。
而,此时的骑兵还未进到火铳的射程。
弓箭射程上的优势,再次凸显。
铺天而来的箭羽,落到了梅林间步兵的排阵之中。
一线排开的阵势,兵力并不算集中,所以,箭羽并没有达到太大的杀敌效果。
但,还是有一百来梅林间步兵倒地,或死或伤。
排阵,被弓箭射出了一个缺口。
“补上!”
千人长顾不得救治倒下之人,马上命令到。
士兵们不敢怠慢迅速补上了缺口,并端铳瞄准骑兵。
弓箭射程有优势,但在骑兵冲锋之间也射不了几箭,便到跟前了。
比起弓箭,骑兵近战的冲击力,更为可怕。
所以,就算是在弓箭的威胁下,这些士兵也不能乱。
他们,必须要在骑兵进入射程之后,用火铳的火力,将其压制住。
可,那些原住民骑兵,在进入火铳射程之前,便划做了两队,左右分了开来。
“分散。”
“左右瞄准!”
千人长,命令到。
以他围剿原住民的经验来看,这些野蛮人虽说打打躲躲很是难缠。
但,在战术上却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毕竟,这些人,在失去土地之前,都不是军人。
左右分开,要么是想绕道,要么就是想避开火铳的集中火力,再用弓箭袭扰。
绕道,那必定会有破绽。
只要抓住这些破绽,火铳依然可以对目标巨大的骑兵造成杀伤。
铳响之后,附近的友军会靠过来,原住民依然会有麻烦。
而分散站位,也能减少弓箭的有效杀伤。
梅林间步兵,遵照命令,稍做了分散,并也分做了两队。
两队步兵的火铳,也随着骑兵的动向,左右移动开来。
果然,那些原住民骑兵又射出了弓箭。
不过,这次弓箭面对比先前更分散的兵线,杀伤大减。
箭支落定,梅林间军却也只有数十人的伤亡。
可,这时却突然响了一铳。
这一铳并不是来自梅林间军,而是原住民奔来的方向。
一颗弹丸,不偏不倚,正中那千人长的眉心。
堕马,千人长一命呜呼!
这一铳来得突然,甚至注意力在原住民骑兵身上的梅林间士兵,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长官被一铳击毙。
铳响只是其一,真正的杀招,紧随其后。
方才原住民左右分开之处,又一支骑兵冲锋而来。
这一支骑兵,没有偏移半分,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向那注意力转移到左右的梅林间步兵队。
而,这支直冲而来的骑兵最前方,一人手持弧刃刀身先士卒。
这人,便是唐斩……
……
第二百八十五章:见缝插针
(手机码字不太习惯,上一章忘记打标题,发了又修改不了标题,上一章叫“骑兵冲阵”。)
鹰,是一种极其难驯的鸟。
其驯养成功率,非常的低。
所以,一般没人驯。
不过,这缓冲带之中的原住民部落,历来有驯鹰的传统。
鹰被视为部落守护神,不管再困难,原住民部落都会驯出至少一只。
鹰的驯化率很低,可一但驯化之后,忠诚度却是极高的。
部落驯化的鹰,除了象征守护,也担负着各部落之间的通信工作。
虽然,驯化鹰的数量非常少,送信的频率不会太高。
但,飞鹰送信效率却是极高的。
原住民部落,散布在缓冲带各地。
他们正是通过飞鹰传信,互通各地梅林间军动向,以做迂回游击。
这,也是原住民部落能在绝对劣势的情势下,依然没被剿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在这缓冲带之中,原住民部落的情报网,要比暗爪要强上许多。
也是借助这个情报网,唐斩大致了解了梅林间军此刻的部署。
北面火鸟城的骑步兵和山地部队,齐头而来,单凭这凑来的原住民骑兵,想要突破很困难。
西面突破,同样困难,而且没有意义。
东面,就是那君格拉山。
要上山,就得下马。
可,方才那埋伏的山地部队,虽是退入了林中,但却没走。
下马攻山,根本没有优势。
唯独南面,有些机会。
原本布置在南面的步兵千人队,调了大部分去斑鸠城正东的边界。
这使得南面防线变得稀薄,突破一点,其他方向的驰援相对要慢一些。
不过,这只是一条防线。
这条防线更南边,还有原点状布防的骑兵和封锁边界的步兵。
这些梅林间部队,应该也是在往这边收拢。
那,可是这次围捕的主力部队。
通过原住民的飞鹰传信,唐斩得知,这支大部队先前朝南移动了不短的一段距离。
这,应该是中了他的惑敌之计所致。
以梅林间的通讯手段,飞马到那主力部队那边,需要时间。
加上,这主力部队,空奔了这么久,必是疲累。
如此这般,点状布防的梅林间军,不可能这么快和外围的步兵军团汇合。
而且,二者之间,还会因此出现一段真空地带。
原住民,游荡缓冲带各处,对这地形地势,十分的了解。
他们,大致能想到这段真空地带,是何种地貌。
并且,他们还知道,在这一区域,有供上君格拉山的隐秘小路。
这条小路,是原住民猎人,为了上山打猎而开辟的。
一般人,并不知道这条路的存在。
于是,唐斩才决定向南突破。
见缝插针,从这段真空地带斜插上君格拉山。
这般做法,可甩掉三面众敌,遇到的阻力也较小。
只是,时机要把握好,否则也有与梅林间主力部队遭遇的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唐斩才会将原住民骑兵分成三股。
两股左右分开,吸引火铳手的注意。
自己亲领一股,正面突破,以求速战速决。
在正面突破之前,唐斩也仔细观察了对方下达命令之人所在,并让老汉斯将其击毙。
如此一来,这梅林间步兵队的指挥系统短暂瘫痪。
左右注意力分散的火铳手,无法统一调转火力压制唐斩所领的骑兵。
果然,没有了千人长的统一命令,火铳手虽是发现了唐斩这一股骑兵正杀过来,却没有给出一致的调度和应对。
有寥寥几人转了铳口,并开了火。
可,这却根本不足以压制骑兵的冲锋。
唐斩一马当先,冲进了梅林间步兵阵中。
只见那弧刃刀连连闪动,奔马两侧血花四溅。
原住民骑兵紧随其后,粗糙的刀矛,此刻也成了凶狠的利器。
虽然,梅林间步兵依靠火铳上的枪刺,也能反击。
可,也敌不过骑兵冲锋而来的杀伤力。
原本还有阵形的步兵千人队,被一冲而溃。
有骑兵冲到跟前,哪还有人顾得了那散到两侧的原住民。
梅林间步兵们,纷纷调转铳口求自保。
而,两侧的原住民骑兵,却趁这时机,旋马加速,也冲向了步兵队。
一面冲锋,变成了三面突击。
平坦地势上,步兵与骑兵肉搏,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
原住民骑兵,在唐斩的指挥下,来回穿插冲突。
梅林间步兵队,被多次分割突散。
很快,这支梅林间步兵千人队,就被打成了一盘散沙。
“走!”
原住民风头正盛,唐斩却大喊了一声。
死的死,伤的伤。
这支步兵千人队,已经无法再构成威胁。
火铳已响。
虽说是防线稀薄,但也不代表不会有梅林间军来增援。
随着梅林间大部队的北移,那真空地带,也是在不断缩小的,此时不宜恋战。
正面突击,把梅林间军杀得如此狼狈。
对原住民来说,还是第一次。
很多原住民战士,非常享受这种感觉。
但,在唐斩喊话之后,却也没人逗留。
原住民骑兵,尽数抽离了战斗,朝南而去,只留下满地的伤兵和死尸。
一阵冲锋、分割、砍杀之后,这支梅林间步兵千人队,即便还有活人,也都被打懵了,根本没有阻拦的能力。
这些步兵幸存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唐斩领着千数原住民骑兵绝尘而去。
“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