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侯门贵妾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里小喵
林二婶看她们一家子和气,又是羡慕,又是欣慰。
林二叔临走时嘱咐她一定照顾大嫂一家子,凡事多帮衬些,大嫂一个人守寡,林晓峰年纪又小,他们也只这一门嫡亲兄弟。
林盈袖也巴不得她们婆媳相处的好,一家子和和气气过日子。
眨眼便到了王家的花会,林氏带着林盈袖和邓氏赴宴,自从林蕴玉上回在人前诋毁林盈袖,林二婶便不大让她出门。
今儿王家请,分明是想撮合亲事,林二婶便推说家中有事不肯过去。
初春光景,万物萌生,王家的后花园里残梅待褪,梨树枝头开了好些,梨白如雪,果觉十分可爱。
来的姑娘只有云家和文家,其中文家的姑娘和林盈袖最是亲密,那王家姑娘大约因为哥哥执意求娶的源于,对林盈袖的态度有些尴尬。
王太太倒是亲热,拉着林盈袖没口子地对众人太太夫人们夸赞。
夸的林盈袖有些不好意思,又不好拒绝,只得低头装害羞,林氏也是一个劲儿奉承王太太,生怕这门亲事做不成。
太太们说话,姑娘们便去了后花园里游玩嬉戏,林盈袖被云家姑娘缠着要她上次带的脂粉,或教她描新样式的花样子。
王家姑娘和另外几个姑娘画梨花,吟诗作对。
林盈袖并不擅长,不过应个景儿,大家玩了一会儿,觉得无趣,便兴个头。
“可不敢算我,我出头,若是俗物没意思,我从柳州带回来一副张宗正的牡丹图,便作为头。”
张公乃是当时国手,他的画不下白金之数,林盈袖这一副还是从前周氏给她的。当初周氏因她得了一品的诰命,这副画便作为谢礼。
文字狱的危机已经化解,天下学子也都有了着落,这幅画再留着也只能给她徒增伤感。
“到底是林姐姐出手大方,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要全力以赴了。”
林盈袖看了题目有些难,便推说出去走走好好想想,等想好了之后再回来,那时候大可以说走丢了什么的借口。
谁知道才出门就碰见王靖晨走来。
天下竟有这样巧的事情?林盈袖避之不及只得上前见礼。





侯门贵妾 第218章:告白
那王靖晨见了林盈袖一脸惊喜,又有些扭捏,道:“我以为阿娘只请你一个,不想还有别的姑娘,便不好过来与姑娘说话。”
林盈袖一派落落大方,反倒是小伙子有些拘泥,他偷偷地打量了林盈袖一眼。
顿时面上滚烫,赶紧把头低着,“我......这些天脑子里都是姑娘你,我从前也有一个未婚妻,可我对她没有这样的感觉。”
林盈袖木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起来,没想到这样一个书呆子竟然会说这样直白的情话。
她很想很直接地说不愿意,或者是心里有人,但这话不知为何就是说不出口。
王靖晨咬了下唇,大胆地道:“我听晓峰兄弟说你是九月里的生辰,可巧我也是这个月里,我能叫你妹妹么?”
“额,王家郎君,我见你有些酒在脸上,可是有外客,怎好撇下他们自己出来逛,还是快些回去吧!”林盈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便提醒王靖晨早些离开。
“妹妹说的是,只我心里只惦记着你,便不管不顾起来。妹妹喜欢吃什么,我叫厨房给你预备下,还有今儿我让阿娘给你的金玉臂釧,你可喜欢,我特意让人打的。”
林盈袖满头黑线,难怪王太太给这臂釧的时候不情不愿的,原来是王靖晨的手臂。
原本王太太就没看上林盈袖,不过儿子执意,只好听从上门求了亲。
林盈袖毕竟是两世为人,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这王太太是嘴甜心苦。别看她嘴上说的热闹,只怕将来过了门,有她的苦头吃。
“我一向不喜金玉之物,往后郎君不必心,我......给别人做过妾,配不上郎君。”说着将臂釧拿了出来还给王靖晨。
经过裴垣,林盈袖已经没有办法再喜欢上别的男人,即便裴垣已经不要她,可心里始终忘不掉那个人。
王靖晨情窦初开,还是早早断了他的心思为好。
“林妹妹——”王靖晨生怕林盈袖走了,伸手抓住她的袖子,“你别在意这个,我都知道,我看重的是你的人,你的过去我不介意,你也别介意好吗?”
林盈袖低头看了下王靖晨的手,王靖晨立刻松开了手。
“那个,我是写不来诗,逃出来的,再不回去只怕要丢人了。”林盈袖找了个借口告辞离开,就算回去写不来让人笑话,也比在这里尴尬地站着好。
王靖晨点点头,将一个纸团塞到林盈袖的手里,关切地道:“我知道你不擅长这个,应付应付就好,横竖都是玩儿。”
林盈袖想拒绝,王靖晨说什么也不肯回去,只好作罢,等人走了才打开纸条。
里面正是内里姑娘们作诗的题目,王靖晨这首诗比她想象的好,不过也不十分出挑。这王靖晨还真贴心,王靖晨的诗词从前林晓峰拿给林盈袖看过,都不是这首诗可以比的,可见这首是特意给自己写的。
拿了诗回去,林盈袖这首不算好,中等偏上,拔得头筹的是赵家的姑娘。
“林家姐姐太过谦了,我看你这首诗颇有风骨,不像是初学做诗之人。”云姑娘拿着林盈袖的诗又念了一遍, 越觉得喜欢,拿起笔抄写下来,说是拿回去做扇面。
林盈袖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她要是能写出这样的诗就不用犯愁了。
王家姑娘看了一眼诗,仿佛看出来是哥哥的手笔,似笑非笑地道:“可不是,这诗有几分读书人的风骨,若非亲眼看林姐姐写,还以为是个读书人写的。”
“王姐姐开玩笑呢!内宅里难道还有男人进来不成?”赵姑娘让人将画带走,笑嘻嘻地对林盈袖道:“多谢你的画了,也多谢诸位姐妹承让。”
第一名的得了画,其余姐妹都是一方杭州来的丝巾。
比针线活儿,林盈袖是做针线活儿养活一家子的,自然别人不能比。
林盈袖的针线活儿刚做好,就让云家的姑娘抢走,拿去做手帕用。
赵家姑娘开玩笑道:“云妹妹,林姐姐的针线活儿应该给王家姐姐才对,你细想想去!”
众人都知道王家有意求娶林盈袖一事,若是亲事成了,林盈袖是新嫁娘,要给婆母和小姑子做针线活儿,刚好林盈袖做了一块手帕,这才打趣。
王家姑娘脸上带着不尴不尬的笑,拿着赵姑娘的针线活儿,取笑道:“我倒是喜欢赵家姐姐的针线活儿,本来想要,你这么一说,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言下之意,她更中意赵姑娘做嫂子。
赵家不仅是名门望族,赵家姑娘还是郡主陪读,莫说普通官宦人家,就是勋贵人家也是配得上的。
林盈袖故意和丫鬟们说话,佯装没有听到这两人的对话。
赵家姑娘也装作没听懂,大方地将东西给王姑娘,“不过是一个手帕,姐姐喜欢只管拿去便是,大家都是姐妹,说这些见外的话做什么?”
说笑一阵,前头叫过去吃饭,大家姐妹一起到厅上去。
王太太让人拿来一个匣子,里头是上等的宫花,给每人一对,“这是婕妤娘娘赏的,送给姑娘们戴戴,图个新鲜。”
宫花是用金银线勾成,宫里的样式与外头不同,都是吉祥如意的寓意。
林盈袖也得了一对,花太过艳丽,她一向不喜欢大红大紫的东西,心里想着给豆蔻或者是月娘倒是不错。
用过饭,大家略坐坐便告辞要走,王太太苦留不住,送众人到门口。
林氏对众人道:“下月初城郊外的万福庵做斋饭,我早预定下来,到时候请诸位太太和小姐们赏光。”
诸位太太都是慈悲之人,巴不得去供奉菩萨,自然是答应的。
回马车里,林盈袖看见多了个匣子,便问跟出门的绿枝,绿枝道:“这是王家郎君亲自送来的,说不是什么贵重玩意儿,我便下交给姑娘处置。”
林盈袖唇角抽了两下,这王靖晨还真王八咬人,死不撒嘴啊!
她都说的那么清楚,这人却一个字没听进去,照样该送东西送东西,若非是林氏知道自己的脾气,只怕这门亲事就定下来。




侯门贵妾 第219章:林晓峰大婚
打开匣子,里头的确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只是一些南方的糕点。
在席面上,她没怎么吃东西,北方的吃食她不太习惯,所以只是略动了动筷子,不想某人竟然放在了心上。
“姑娘,我看王家郎君是个知冷知热的,这样的人可不好找,若是错过,将来怕是不好找。”
林盈袖点点头,看林氏的意思,是非把她嫁出去不可。看王靖晨也是个可靠的人,倒是不妨考虑考虑,不过要她现在就答应未也太草率了些。
林氏让她别再挑拣,说是再嫁之身合适就成了。她的意思,就是因为再嫁才要更谨慎才好。
官太太们每日里吃酒看戏赴宴过日子,她手里还有三笔大生意,如今烟草逐渐走出江南一带,大有往全国蔓延的趋势。
胭脂水粉在京城官宦人家里也开始热卖,葫芦岛才开荒出来,她把身家都投入了葫芦岛,无论将来是否嫁人,葫芦岛都是她的身家性命。
所以,葫芦岛才是头等大事。
点心味道还行,就是没有南边的那种味道,多了些北方的味道。
剩下的都给了跟车的两个丫头,回到家里,邓氏和林氏都到林盈袖的屋里,问她对王家郎君印象如何?
林盈袖看两人期盼的眼神,在心里叹息一声,道:“人品自然是没得说,我的意思也不急着一时,王家门第高过咱们,只怕求娶还有别的缘故,再看看也是无妨。”
林氏才要说话,邓氏拦住了她,陪着笑脸道:“姐姐思虑周全,是这个道理,我也着人正打听着呢!姐姐只管放心,我这里有消息就通知你。”
“那若是没有你猜的那些东西呢?”林氏有些急了,林盈袖已经十九,算是大龄未婚女,别人家十八九的女儿都孩子一两个。
“那自然是答应了,王家人口简单,况且和弟弟又是相熟的。阿娘放心,我不傻,若果真好我自然是不会放手的。”
林氏这才放心地点头,在她心里若是林晓峰也看上一个嫁过人的女子,她是一百个不乐意的。有人肯求娶,林氏巴不得即刻就答应下来。
“阿娘,姐姐以后能过好日子才是最好,您看月娘,她在唐家过的什么日子,到头来还逼着她和离。咱们不敢求别的,只求姐姐在婆家能好是不是?”邓氏安抚林氏一番,夫君告诉她,姐姐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邓氏自己也知道,林家当初几乎都快饿死,公爹连烧埋的钱都没有。唐家上门求娶时,林盈袖断然拒绝,到裴府做了妾,这才提携了林晓峰到守备府念书。
换了邓氏自己,只怕都没这样的气魄,做妾比给人做奴婢都不如。偏林盈袖即便给人做妾,还给娘家赚了一份家业,还能让裴家的主母另眼相待。
可见,不能把林盈袖当成一般女子看待,她不肯立刻答应,必定是有她的道理。
林氏见她这样说,心里也认可,嘴上噌道:“你呀!不说帮我劝着你姐姐,反倒说教我。合着我会把你姐姐往火坑里推似得,若不好我会答应?”
邓氏知道林氏没有别的意思,嬉笑道:“知道阿娘是好心,只是阿娘心里急,只看平头正脸些都觉得好。殊不知配不上咱们家的女孩子呢!”
母女婆媳三人说笑一阵,让林盈袖好好歇着,过几日预备着去万福庵里吃斋饭去。
林盈袖有些头疼,林晓峰如今在朝廷做官,家中女眷少不了要应承,邓氏如今还年轻需得林氏带着一起出去。但她跟着去算什么事儿?
这要没玩没了的应付,她什么时候才能出门?
月底太子被当今训斥,说他昏庸有余,德行不配。又夸了七皇子,封为秦王,二皇子为雍王,四皇子为康王,五皇子封为安王,六皇子睿王,只三皇子和九皇子只封了个郡王。
九皇子年幼封个郡王倒也没甚么,只三皇子,这些年为朝廷出力,虽不十分出色,却没有一件事办砸了。只好些事儿都是得罪人的活儿。
就比如林盈袖提议的开设学堂,朝廷需要一大笔银子用于培养人才,地方官和乡绅也需花不少。虽许多百姓称赞,然而上头的人都得罪完了。
从前寒门子弟鲜少有能出头的,如今不论出身,无论家世都可以出相入仕。对许多世家子弟来说,无疑是增添了他们入仕的难度。
得罪了这些人,不少人在朝中挤兑三皇子,就是三皇子的岳家也遭到挤兑,如今明升暗降调了个外任。可以说,三皇子在朝中孤立无援,三皇子的生母不得宠,到死了才追封的婕妤,如今今上看三皇子勤谨,才追封了庶妃。
七皇子的母妃是当今的贵妃,上头又无皇后,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母妃得宠,七皇子又素有贤名在外,若非太子占了嫡位,只怕早就换了人。
朝中大臣纷纷站队,闹的人心惶惶,七皇子膝下只有两个郡主,而太子却有两子一女。就冲这一点,太子的位置还算稳固。
当今一向宽厚,对太子虽说严厉,但在众臣跟前还是第一次训斥太子。
这对朝臣们来说,就是废太子的前兆。
但七皇子无子,三皇子不得宠,四皇子平庸,就剩五皇子,七皇子和九皇子年幼。五皇子也有子,其母出身高贵,又是当今的亲表妹,也是炙手可热。
七皇子今日广发请帖,邀请朝中勋贵,而五皇子却请了朝中文官,林晓峰自然在五皇子的邀请之列。
林盈袖记得,前世她死的那年,三皇子登基,七皇子与五皇子都遭到贬斥,连带着一些依附二王大臣都贬斥的贬斥,流放的流放。
林家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不能毁了。她打听得消息,亲自到书房问问林晓峰。
林晓峰也正为此事犯愁,若赴宴便是站了队,他一个小小五品闲差,何苦掺和到夺位里头去。
“只是不好推脱。”
林盈袖点点头,亲自给林晓峰倒了茶,让他坐下,道:“你看朝中几位王爷,谁更有机会?”




侯门贵妾 第220章:风筝局
林晓峰犹豫再三,摇头,“这些事情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考虑,姐姐为何这样问?”
林盈袖也是这样意思,这些事情虽不该去想,但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听说南平郡王新诞了郡主,明日办三朝,恰好这两位宴请朝中群臣。横竖也没帖子到咱们府上,不如明儿你哪儿都不去,着人给南平郡王府送上一份礼。礼也不必太重,只送些小孩儿的吉祥物,至于二位王爷处,不用送礼。横竖你只是个闲差,那二位也未必看得见。”
林盈袖来的路上想的很清楚,若是巴结的太明显,反倒让人看不起,不如中平些。
林晓峰犹豫了许久,从这次今上大封诸位皇子来看,南平郡王显然没多大的希望,若是明儿不去,以后怎么办?还能继续躲着。
“以后想个法子放个外任吧!这几年京中不太平,出去放个外任历练历练也好。”
林晓峰点头说知晓,让林盈袖回内宅里去,外头的事情不必操心。
到第二日,两亲王府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几乎无人知道南平郡王府那位小郡主的三朝,南平郡王府一片冷清。
王妃看了门外叹息一声,今儿来的只有侧妃的娘家人,等了许久也不见一个人来,便叫人准备开席。
这是南平郡王府第一个郡主,虽说王妃和王爷看重,可那两位选今日分明是故意的。
“启禀王妃,翰林院林家着人送来一份贺礼,说是大人着了些风寒,不便过来,请王爷王妃恕罪。”
王妃听着也不十分在意,着人赏赐来人,道:“多谢林大人想着。”
南平郡王叫住来人,问他,“你家主子除了叫你送礼,可有说些什么?”
派来的人自是机灵,见王爷问,低头答道:“家主并无别话,只吩咐小的送上贺礼,按理家主是没有资格入王府的席面,只是从前家中大小姐与王爷有一面之缘,这才斗胆送上贺礼。这份贺礼是我们小姐着人送上,并非是家主的意思。”
林晓峰的官职可不够资格给郡王府送礼,加上没有站队的打算,便以女眷的名义送。
正说着,南平郡王的目光落到了门口,脸上扬起了笑容,亲自迎了上去。
裴垣盯着林家的来人,没理会南平郡王,走到那人跟前,沉声质问:“你说的小姐是谁?”
那小厮吓得慑慑发抖,半晌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林家就这么几个人,自然都见过裴垣的,两家都已经断了来往,这么一问是几个意思。
“是......我家大人的长姐。”
裴垣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连问了好几遍。
南平郡王觉着奇怪,伸手推了裴垣一把,“好好的打听别人家的小姐做什么,若是喜欢只管叫人上门提亲去,今儿可是我闺女的好日子,你可得陪我喝几杯。”
林盈袖在家做针线活时不知怎么的,总觉得心绪不宁,好几次扎了自己的手,便放了下来。
两个小丫鬟捧着一束迎春花和嫩柳条进来插瓶,对林盈袖道:“姑娘,方才看见那边大姑娘放风筝,小哥儿也在一处呢!姑娘要不要也去看看?”
林蕴玉不是一向不喜欢林弘峰么?怎么会突然带着他一起玩耍,只怕其中有诈。
跟过去看看去,两家只一个围墙,中间开了一道门,除了晚上平时都是开着,过去也方便,不用走正门。
果然林蕴玉正在放风筝,林弘峰正在后面追着,“姐姐等等我,姐姐等我。”
林盈袖见状便没上去,悄悄叫个嬷嬷来,让她去叫二婶子过来把人抱走。这林蕴玉一向没安好心,上回在二叔跟前重伤二婶子和弟弟,说这孩子来历不明,怕不是二叔亲生。
让二叔接了她亲哥哥过来,就当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养着。
也是因为此时,二叔才恼怒了,让二婶子好好管教林蕴玉,再胡闹就算打死了他也不在乎,权当没这个女儿。
正跑着,那风筝突然断了线,林蕴玉有些扫兴,指着林弘峰道:“都是你,都说了放风筝慢慢地跑,你急什么!快,去那边把风筝捡回来。”
那孩子老实,真个去捡风筝,风筝飞到假山上,小孩子家够爬那么高也太危险了些。
林盈袖提起裙角赶紧过去,正巧看见林蕴玉跟悄悄跟在弟弟后头,也准备上山呢!顿时心跳加速,扬声喊道:“快些下来,姐姐那儿还有个更好的风筝,掉了就不要了。”
这一喊小的没吓着,倒是把大的给吓了一大跳,回头时林盈袖看见她的脸都白了。
林盈袖叫丫鬟赶紧过去接着孩子,抱下来,对林蕴玉道:“山上可不是玩的,你们两个出门也该带着丫头婆子。”
林蕴玉小心翼翼地下来,饶是这样也滑了一脚,把手心蹭破了皮。
“他叫的急,这才一个人没带,姐姐说的好像我有心似得。”林蕴玉心虚地避开了林盈袖的眼睛,拍拍手,说回去更衣去。
林盈袖叫人送弟弟回二婶子那里,低声嘱咐护送的丫鬟,“叫婶子仔细些,别让孩子乱跑。”
这么高的山上若是摔下来,就算保得住性命,那也得落个伤残。记得前世有个大户人家,就这么一个宝贝蛋,从假山上摔下来成了傻子,产业给了姐姐姐夫,落后这傻子不小心落入井中死了。
到下午的时候,二婶带了孩子过来亲自给林盈袖道谢,将跟前的人打发出去,拉着林盈袖的手,哽咽地道:“好姑娘,真是多亏了你,要不然我可真没脸去见你叔叔。”
原来那假山的石子上还抹了油,倘或没站稳,那人摔下去可就——
林盈袖也是吓了一大跳,原还觉得林蕴玉只是娇气了些,不想她竟是如此歹毒。
“我本来想叫人过去问问,想到那丫头的性子,只怕问不出什么来反倒闹起来,你说这可怎么办?你二叔不在,姥姥最近身子不好,我也分不开身。”
林盈袖点点头,叫了弟弟在跟前,问他,“你想不想念书,跟哥哥那样?”




侯门贵妾 第221章:请客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林盈袖笑着对二婶子说道:“我瞧着弟弟也到了开蒙的年纪,不如让他跟着我学着认几个字,将来请先生教习也不至于做个睁眼的瞎子不是?”
二婶眼前一亮,顿时明白林盈袖的用意。
“那便好呢!姑娘的学问我是知道的,那就请姑娘多心了。”
二婶自回去料理家务,叫人将奶娘和伺候的丫鬟带了东西过来。
这孩子倒也乖巧,只缠着姐姐要放风筝,要吃点心,并不哭闹,十分好带。
给平南王府送礼的人回来先去林氏屋里复命,说起遇到裴垣一事。林氏没说什么,只说不必在姑娘跟前提一个字。
林盈袖这里什么也不知道,只细心带着孩子,每日教他念三字经,千字文,并不关心家中事物。
家中有林氏和邓氏操持,本就没几个人也不值得她去心。
外头的胭脂水粉生意自然是越来越好,每个月都有两三千两银子的进益,到林盈袖手里也有不少,烟草更是不用说,那是稳赚的生意。
银子大部分都拨到了葫芦岛上所用,只有胭脂水粉的益在林盈袖手中,以备平日所用。
海外来信说,二叔不日将回京城,人已在葫芦岛休息,岛上一切都好,种的麦子快要抽穗。种的菜都能够葫芦岛上所用,岛上的开销每个月减少不少,预备着盖些圈养些家畜。
1...6061626364...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