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办报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遥的海王琴
 正好不管是皇后还是贵妃都在陪太后挑着画像。
 李璃一踏进去见着那些画像,就下意识地要退出来,不过两旁的内侍眼尖,早就一嗓子将他给喊进去了。
 太后见着李璃没什么好脾气,瞪了他一眼道:“这些又不是指给你的,跑什么?”
 李璃嘿嘿笑两声,乖乖进来一一行了礼。
 皇后瞧着便问:“今日怎么进宫来了?”
 贵妃也问:“你手上拿着是什么?”
 “我刚从皇兄那儿来呢,做了一个选秀专访。”李璃回答。
 专访是什么个意思?这几位不懂,不过不妨碍让李璃把那份帝王喜好的调查问卷给交出来。
 可打开一看,不管是皇后和贵妃都齐齐脸上一滞。
 哪怕这两位是家族特意送进宫来,皆有私心,可看到燕帝的真正喜好,心头不带了几分酸涩。
 不管如何,燕帝都是她们的丈夫,然而单从外貌来说,她们都不是燕帝所偏好的。
 太后瞧了,便不悦道:“你又在胡闹什么?”
 “没胡闹呢,正想办法挽救小报的销量。”李璃小声道。
 见两位嫂嫂的心情皆不好,他就不多说了,只是道:“娘,秀女大选的时候姑娘们要注意些啥,什么样的女孩子你们才看得上,会纳进皇兄的后宫啊?”
 李璃拿着太后给的指点赶紧溜出了慈寿宫。
 过了一会儿,皇后和贵妃也相继辞别离去。
 只是分道扬镳之时,皇后不感慨了一声:“还是周妹妹好福气,娘家妹妹这模样可是对着皇上心长的,将来不宠爱都难。”
 这话听着像是恭贺,然而贵妃垂在身侧的手却骤然握紧了,她笑意盈盈却不达眼底道:“姐姐说的是,将来指不定我还得靠着她呢。”
 周敏儿其实是周家为李璃准备的,然而李璃这个荒唐人,一心吊死在樊之远身上,压根没想着娶妻,自然这次选秀就得送进宫了。
 谁让贵妃她不得圣宠,还没有子嗣呢?
 *
 李璃心满意足地带着采访稿回家,准备抽个时间整理出了一份名为《你不得不看的秀女大选一二件事》的文章。
 而这一期的八卦小报,那篇女尸案赫然在头条位置。
 这个时代,哪怕同在京城,城西发生的大事,十天后城东也不一定知道,即使听说了,也是一传十,十传百,离真相相去甚远,实在是消息传播的途径慢且容易失真。
 作为京城唯一的媒体,八卦小报虽然以家里长短的狗血娱乐大众为主,不过不会无中生有,皆是说出的地点,给得出时间,有名有姓的事实。
 女尸案在刊登出来之后,顿时引起了众人关注。
 既然是报道,自是有个来龙去脉。
 这名女子名叫王珍,原本住在城南卫平坊,一家四口,有个弟弟,月前嫁到城西康下坊钱家,丈夫名叫钱同,独子,父亲早死,只有一母。
 这门亲是很早就定下了,王珍年轻貌美,嘴甜爱笑,钱同勤快能干,憨厚直爽,两边都满意,两月前成亲,办得还热热闹闹。
 就街坊领居的话说,小夫妻俩蜜里调油,见面露笑,感情非常好,是以不存在夫妻矛盾。
 钱母又是出了名的温和人,婆媳之间也是相处融洽。
 钱家做着酿酒生意,不大,平时就供应边上的街坊和附近的饭馆。
 前段日子,因为手艺好,接了一家大酒楼的生意,本该是越过越好的日子。
 不过这几天,据街坊回忆,向来夫妻俩一同出去送酒,变成了钱同独自一个人,王珍不怎么出门,像是躲着人。
 直到出了事,八卦小报的记者找到了悲痛欲绝的钱母,后者挣扎着告知:早几天前,王珍郁郁寡欢,心里仿佛藏着事,还有些害怕。她问了两句,两夫妻为了怕她担心没有告诉。之后四日前钱同送酒久不归,王珍不放心出去寻,到了晚上便是钱同满身伤地被人抬回家中,奄奄一息,大夫匆忙看了伤,却性命难熬。
 记者瞧见伤口,又询问了给钱同治伤的大夫,乃是造人棍棒所致,而且是往死里打,极为触目惊心。
 送来的街坊说是遇到强人,可王珍却不知所踪,再过三日,康下坊的一条窄河道边便发现了王珍的尸体。
 消息传回钱家,钱同当场没熬住,一命呜呼。
 一瞬间,好好的一家人家破人亡,徒留钱母痛不欲生。
 这报道的是女子一家人情况,消息来源街坊领居和钱母口述,记者也亲自到了钱家求证,所以属实。
 而报道这里,所有的读者都会问一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钱同满身伤,王珍不幸身亡?是碰上了什么歹人了吗?可光天化日之下,皇城根中,是谁如此狠毒蛮横?
 于是文章一转,从衙门的仵作验伤开始。
 王珍脖子上除了清晰的勒痕外,仵作验出身上还有不少的淤伤,可见生前遭受过凌辱。
 至于是自杀还是他杀,如今还不能断定,只知那勒痕是由绳索布条所致,最终窒息而亡,死后才被扔进河中。
 八卦小报记者无孔不入,到处蹲点,京城百姓们早就已经习惯,不然谁家后院偷了人是怎么知道的?
 府尹衙门往来众多,能够调查出这点线索来也正常。
 如今官府正在盘问钱家夫妇常常接触的人,从邻居到客人,特别是当日钱同送酒的沿路路线,寻找知情人和目击者。
 记者一路跟随,到处打听,终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钱同在送酒的酒楼里与几位客人有过冲突,据不愿透露性命的知情人暗示,这几位客人很尊贵……
 至此第一篇报道就此结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留白和意有所指。
 最后报道在报纸中呼吁,若是有线索之人,可以投稿八卦小报,助官府破案。
 平民百姓都是卑微而安分地活着,与后世不同,公平和公正离他们有些远,他们很清楚处在底层之人上面还有各方权贵,招惹不起,一旦沾上,便是祸家。
 天子脚下亦是如此。
 然而心中真的没有一丝愤慨吗?
 
我在古代办报纸 第9节
 怎么会?
 这篇案子其实报道有些平平无奇,若只是平民之间一起纠纷的谋杀案,人们看到之后也不过同情钱家的遭遇,希望官府早日将凶手绳之以法,给死者安慰罢了。
 然而报道的最后一句,牵扯到了尊贵二字,这起案子的性质立刻就变了。
 八卦小报二十文一份,不贵,要知道外头的烧饼也得两文钱一个,李璃就没指望着这赚钱。
 既然便宜,这就意味着只要稍微不那么拮据之人都能买得起,看得到。
 京城乃文化和商业的中心,是所有读书人和生意人向往的圣地,八卦小报的购买者也多是这些人。
 有点规模的饭馆和酒楼会提供小报,或者干脆请说书人来讲报纸。
 他们早就已经适应了八卦小报的发行时间间隔,基本上是一上市就会在各个书铺购买。
 像那种全年预定的,都是直接从作坊定时送到家中。
 而这则谋杀案就是借着这股东风快速传开,报纸发行的第二天,估计大半个京城都知道了。
 谁都想知道那位权贵是谁?
 八卦小报不报不实的消息,这是近四年的时间里,小报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既然特意提到了那位尊贵的客人,读者不由地就会猜测是否真的是这位权贵下的手?
 直接暴打致人死去,掳走人妻凌辱,如此恶劣,简直目无王法!
 官府是否已经查出了真想?可会不会因为身份而将此事不了了之?
 人们太担心了,就怕钱家夫妇白死。
 扪心自问,对上权贵,升斗小民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
 官官相护,谁能替他们伸冤?
 这样的事情实在发生太多次,百姓们其实有些麻木,甚至这案子若无下文,被按了下去,也不会令人意外。
 只是这次登上了八卦小报,众所皆知,那么人们是不是能够期待有那么点正义,将人绳之以法呢?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往京兆府看来,京兆府尹的压力瞬间变得极大。
 第9章 可怜
 外头如何猜测,跟怡亲王无关。
 作为一力推动这篇报道的背后之人,李璃正支着笔杆编着《你不得不看的秀女大选一二件事》,他一边写,一边摇头叹息:“万恶的旧社会哟,这么多花儿般的姑娘得锁在那四四方方的皇宫里,就为了我哥那看不见的宠爱,将来勾心斗角,阴谋算计,扭曲心性,实在是太可惜了些!唉……还不如不选上呢,嫁个好男人不比当皇妃强吗?”
 李璃虽然这么感慨着,只是他心里也清楚,这条路岂是这些姑娘能够选择的,多的是家族的决定,各方势力角逐的结果,牺牲她们的幸福换来了利益。
 皇后是,贵妃是,后宫那些看着光鲜实则正如花枯萎的妃嫔亦是。
 想想那位注定要被帝王“宠爱”的周才女,她愿不愿意根本没人在意,只有那一身的才艺和美貌冲着宠妃而去。
 这个世上谁都有无奈,逼不得已之下就看谁能熬下来了。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作为推手的李璃。
 内疚吗,或许有吧。
 他嘘唏地将这篇秀女选秀指南写完,想了想在末尾又添了一句:“私以为,不论在何处,不变初心,独立自强,能舍能放的姑娘最为动人。”
 当然他这个一心好南风,吊死在樊大将军大树上,一直没舍没放的怡亲王所说的话,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信了。
 今日是小报期刊的定稿日。
 朱润雷打不动过来递交小报内容,李璃将刚完成的大作交给了他。
 朱润惊喜地看着这篇《你不得不看的秀女大选一二件事》,夸赞道:“真不愧是咱们王爷,有皇上的这篇……专访,这满京城的姑娘们怕是都要买上一份呢!”
 这年头,皇帝喜欢什么,宫中便流行什么,宫中什么风向,宫外的贵妇小姐们也跟着转变喜好,然后带到民间,从京城往外扩散到全国……这便是这个时代时尚潮流的趋势。
 蓝舟这次是跟着一块儿来了,他接过来一瞧,对李璃稀奇古怪的想法有了重新的认识。
 李璃端着茶,瞧着这俩,便漫不经心地问道:“你们说按照皇兄的喜好,这次的秀女谁能脱颖而出?”
 说起这个朱润是最在行的,他立刻回答:“那必定是周家四小姐,见过的人都说活泼可爱,才气灵动,琴棋书画样样通,一嗔一笑让人心醉……唉,不知引得多少才子心悦与她,说来……”
 他顿了顿瞄了李璃一眼。
 “嗯?”李璃抬了抬下巴,示意继续。
 朱润搓了搓手,讪笑:“王爷您别生气,这都是早些时候外头谣传。人说这位二小姐长得与您很有夫妻相,特别是眼睛圆润有神,笑起来还带梨涡,京城中能站在您边上毫不逊色,又特别合适的姑娘也就这位。不过,您喜欢樊大将军,等您上一篇逼婚有感刊登之后,就没人这么传了。”
 很显然,吊死在樊之远身上的李璃不配拥有姑娘。
 李璃自然不在意,不过眼睛一斜,看向了蓝舟。
 后者已经笑起来道:“王爷放心,小人这就与周小姐常去光顾的胭脂水粉、衣裳首饰铺子谈一谈这广告之事。”
 闻言,李璃立刻打了一声折扇,赞赏地看着蓝舟,送了两个字:“聪明。”
 蓝舟带着这份李璃的手稿告辞,只留下朱润跟李璃过余下的内容。
 这期的小报头条,自然是李璃的秀女大选,不过第二篇,便是最近沸沸扬扬的女尸案后续报道。
 朱润不敢大意,直接挑了好几版送过来。
 李璃一一地看过去,最后笑道:“京兆府的速度还挺快,一下子就确定加害者了?”
 朱润回答:“王爷,您是小看了咱们小报的力量,上一期卖出了近三万份,特别是那些读书人,几乎人手一份,如今小人敢拍胸脯保证这整个京城估摸着都知道了。您想这么多人关注,府尹大人哪儿敢耽搁,官差都是抓紧时间破案,否则若是被有心人抓了把柄,落一个消极懈怠之罪,府尹大人也得头疼。”
 李璃听着点点头,夸奖道:“有点见识了。”
 “是王爷指导有方,跟着您这么多年,小人就是再愚钝,这些眼力劲还是有的。”
 这种马屁话李璃不当回事,他瞧着那凶手的名字,嗤笑道:“这是狗腿子被推出来当替死鬼呀。”
 朱润闻言叹了一声,言语里充满可惜:“钱家这对小夫妻都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没什么仇家,平日里往来就是为了送酒。那一片认识他们的人不少,凤阳楼里跟谁起了冲突,细细调查一下来龙去脉就清楚了。说来也是他们运气不好,那日礼部尚书家的公子俞世洪上凤阳楼请客吃酒,刚巧就碰上了送酒结账的钱王氏。钱王氏貌美,便生了心思,钱同自是不愿,于是就起了冲突,那日酒楼里别说是掌柜和小二,就是客人瞧见的也不少。俞世洪乃礼部尚书的独子,有名的纨绔恶霸,去年就是犯了事被送回老家,今年春刚回来,这谁要是惹了他,必定是要倒霉的,所以钱家小夫妻这就摊上事了。”
 朱润也是个平民百姓,虽说有个秀才功名,但是在京城这地界实在是不算什么。
 他自己家里也有闺女出嫁不久,若是摊上俞家恶霸,实在是天降横祸,家破人亡,小老百姓别说拒绝,就是躲避的余地都没有。
 是以他在整理编辑这篇报道的时候,心里是有恶气的,其实不只是他,还有小报的其他编者,也是恨不得将俞世洪逮捕问罪。
 “俞世洪命恶奴打伤人,还抢走了钱王氏,虽然避着人,可一路上总有人瞧见,官差也查清楚了,只是……”
 朱润的声音顿了顿,便听见李璃接下去道:“只是,这一切跟他无关,是他身边的奴才自作主张,给不识相的钱家夫妻一点教训罢了。”
 说到这里他嘴里带着讥笑,眼神轻蔑,一脸晦气又洋洋得意地说:“那什么钱王氏,不过是个粗野村姑,本公子乃堂堂礼部尚书之子,什么样的美人没有,早就忘了此人,后来更是压根就没见过,是那混账东西打着本公子的名义做下的好事。不过既然是本公子管教不严,那就给钱家这对可怜的夫妻备两口上好的棺材,隆重下葬便是,另外多赔些银子,也算是本公子的诚意。”
 那语气,那神情,朱润见着李璃的扮相,除了点头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王爷猜得真准。俞家舍了那俞世洪跟前的走狗冯良,丢给京兆府交差,这事儿大概就结了。”朱润说到这里便是一阵唏嘘,“冯良交代那王珍是自己不堪受辱上吊死的,他不过是抛尸而已。”
 “哟,凭俞家的能力,判个流放也就差不多了,过段时间买通衙差,将人悄悄送走也不是什么事儿。”李璃摇着扇子漫不经心道。
 “是啊,不是什么事儿。”朱润重复了一遍。
 李璃抬眼见他:“难过了?”
 “恶霸依旧逍遥法外,将来不知又会有谁遭殃呢?这文章一出,想必外头便是骂声一片,咱们小报的铺子又该被淹了,啊,不好写。”朱润叹道,接着拱手,“王爷见谅,小的失态了。”
 李璃摇头,还好心地用扇子推了一杯茶过去:“无妨,八卦小报不会编故事,只是将事实展现于人前,骂就骂吧。”
 等朱润离开,李璃坐在窗子前捧着脸抬头看月亮。
 其实过去的四年里,比这场凶杀案情节更恶劣的还有很多,李璃知道,却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放进心底。
 他坐了很久,当贴身内侍东来忍不住前来规劝的时候,忽然一个响动,小师弟从门口摸了进来。
 身上还穿着一身黑的夜行衣,到了屋子里,他清舒一口气,然后噼里啪啦将身上的负重全部甩到桌上,对着窗边的李璃道:“大师兄,我饿了。”
 南往捧着两个食盒走进来,云溪二话不说先猛干了两碗饭和一根鸡腿,待有个半饱之后,他才缓了缓,对李璃说:“大师兄,我跟你说……”
 “先吃饭。”李璃对喷着饭的师弟完全没有说话欲望。
 待四晚饭下肚,云溪抹了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交给李璃。
 后者拿过来一看,上面有个拓印,眉毛顿时挑了起来。
 只听到云溪感慨又崇拜地看着他道:“大师兄,你真是厉害,你怎么知道王珍身上还藏着东西?”
 “尸体打捞起来的那条河边,三五不时的有人在那里徘徊。”李璃仔细地瞧着拓印和大小,“是块玉佩?”
 “嗯。”云溪点头,然后神秘兮兮地凑过来问,“你知道藏哪儿了吗?”
 李璃斜眼看他,微微思忖便道:“动手前有没有上柱香拜一拜,请人原谅?”
 “那必须的,这是咱们门派的规矩,再说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替她伸冤……”云溪说完觉得话题扯远了,立刻拉回来道,“我解剖了尸体,从王珍的腹里取出这块玉佩,应该死前被她生吞下去,这女子真是刚烈。”
 云溪毕竟年纪不大,取出玉佩的时候,心还是被重重地触动了一下,他想着究竟是怎么样的绝望和愤怒让一个女子将比铜钱还大的玉佩活活吞下?
 “这个玉佩的质地怎么样?”
 “好,特别好,卖出去估摸着得有不少钱。”云溪想了想,“一般人根本不可能佩戴,也就……”他瞄了李璃的腰间,上面的挂坠便是一块美玉,于是闷闷道,“也就大师兄你这样的达官贵人才配得起吧。”
 李璃听着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心里不好受吧?”
 云溪老老实实地点头,他说:“要不是师兄你让我半夜三更去剖尸,这玉佩估摸着就没人知道了,那岂不是……得跟着埋进土里?”
 仵作断定了死因,一般就不会再亵渎尸体,更何况是个女子的身体,容易遭人病诟,也忌讳。
 俞家已经买了棺材,明日就等着敛送上山。
 李璃轻轻的嗯了一声:“所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希望这个可怜的女人死不瞑目呀。”
 一般有名望的公子哥,他们的随身玉佩不说顶好,但也不会差到看不出来路。
 不管是他人所赠,还是玉器店铺里购买,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雕刻和纹路。
 找个行家一问或者打探打探都能找出玉器的主人,必然便是欺辱王珍的罪魁祸首。
 而有了这枚玉佩,凌辱王珍的人是谁便一目了然了。
 “对了,那玉佩你放哪儿了?”
 “我又给塞回去了。”云溪说,“不过没盖好白布,明日停尸房来人应当会发现异样。”
 “辛苦了。”李璃点点头,然后指了指云溪卸在桌上的装备,“天色不早,你回去歇息吧。”
 于是云溪乖乖地将桌上的刀刀针针瓶瓶罐罐给一件件装回自个儿身上,他一边装,一边问道:“大师兄,万一京兆府尹看到玉佩将这件事给按下,不查了呢?”
 
我在古代办报纸 第10节
 这件案子差不多该结了,京兆府尹一般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闻言李璃歪了歪头,唔了一声:“说的也有道理,东来。”
 边上的圆脸小太监弯了弯腰道:“王爷。”
 “让西去过来见我。”
 东来应了一声就下去唤人。
 东来,南往,西去,北行是李璃身边四个贴身内侍,从皇宫里带出来的,多年跟随,信任无比。
 东来跟南往一般跟着李璃进出皇宫,贴身打理他身边事物。
 而西去和北行,管的便是明桩和暗桩。
 所谓明桩便是化身成记者到处蹲点爬墙头凑热闹,人一见着他们就知道是在干嘛的那部分。
 而暗桩,顾名思义便是暗中集情报之人。
 西去不一会儿就到了,便听到李璃问:“停尸房门口都有人盯着吧?”
 “有。”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光明正大,与房头还比较熟。”
 “那就一同去看看吧。”
 西去领命:“是。”
 作者有话要说:
 李璃或许可怜如周敏儿这些姑娘,或许内疚自己的推波助澜,只是亲疏有别,他的皇兄和愉姐姐显然比其他姑娘重要的多。
 第10章 玉佩
 这个案子京兆府尹觉得自个儿判得不算错,虽然明人眼里都知道冯良会带人打伤钱同,抢走王珍,必然是背后俞世洪指使。
 可不是没有证据嘛!
 按照大燕律令,将冯良捉拿归案,判个流放算是将案子结了。
 而钱同的老娘,俞家赔了不少钱,足够她过个富裕的晚年。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府尹觉得这样已经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至于因为八卦小报而让这个案子传得沸沸扬扬,最后结局会令那些市井小民不满,京城书生或许发出声讨,府尹也随便他们去了。毕竟可没有证据的事,也不能让他随意定罪。
 等明日让人将尸体领回来,办好后事,便与府尹再无关系。
 他写好折子,上床就寝,这个晚上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然而第二日一清早,他是被师爷紧急从床上给喊起来的。
 “大人,事情有变。”
 京兆府尹急匆匆地穿上官袍,带着师爷走进停尸房。
 早春虽然依旧有些寒峭,不过这几天暖意回潮,这停尸房的气味就不太好闻,淡淡的尸臭味让府尹的脸色更加难看。
 摆放着王珍的停尸台上,她尸体上的白布已经掀开了,腰腹间是一道清晰的开口。台子边上有一个盖白布的托盘,上面摆放着一块染血的……玉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