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人酥
等奖赏完了李信之后,嬴政就看向李水,微笑着问道:“你战袍上的四个字,也是楚地百姓写的”
朝臣们都窃笑不已。
凡是智商正常的人,大概都知道,李水确实有些鬼主意,但是不太懂带兵打仗。他们猜测,战神两个字,多半是李水自卖自夸,自己写上去的。反正这家伙厚颜无耻,什么事干不出来
李水看了看众人的神色,一本正经的向嬴政行了一礼,然后说道:“这四个字,是军中将士写上去的”
嬴政脱口而出:“当真”
满朝文武也抻着脖子等着,显然都有些不相信。
李水面不改色,指了指旁边的李信:“李大将军,可以作证。”
李信无奈的点了点头:“确实是将士写上去的。不过是会稽王的护卫,并非臣带领的三千人吗。”
李信说这话的时候,心很痛。他始终认为,这四个字应该是属于自己的。现在居然要当场送给李水,不知道为什么,李信总有一种爱妻被夺走,自己被戴了绿帽子的感觉。
淳于越的目光在两人身上徘徊了一会,忽然说道:“近日咸阳城中,不少人吹捧谪仙,说什么文武双全。莫非,谪仙当真懂得带兵打仗不成”
有武将甚至笑嘻嘻的问:“谪仙是如何排兵布阵的如何押送粮草的如何侦知敌情的可否传授一番”
李水淡淡的说:“排兵布阵,一偏将即可为之。押送粮草,乃军需分内之事。至于侦知敌情,那些细作个个了如指掌。这些,并非一军主帅分内之事。弄明白了这些,也做不成大秦战神。”
那几个武将有些不服气的问道:“那如何才能成为大秦战神”
李水淡淡的说道:“战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同高明的棋手,跳出棋局之外,从容布局,谈笑间,反贼灰飞烟灭。似尔等冲锋陷阵,勇则勇矣,然而可为将不可为帅也。”
那些武将都陷入了深思之中。
嬴政看着李水,越看越是满意。李水在个人武力上,或许不如李信。但是诚如李水所说,做一军主帅,要的不是个人的勇武,而是要有大局观。这个心态,似乎正是治理天下需要的啊。
嬴政微微点了点头:由此人做伏尧的师父,再合适不过了。
嬴政看着李水身上的战袍,微微一笑,心想:当然,此人的脸皮若能薄一点,那就更好了。大秦战神这四个字,即便是军中将士送的,这样堂而皇之的穿到议政殿上来,也实在是……
对于李水,嬴政同样赏万金,良田千顷。
在赏赐完了之后,嬴政似乎意犹未尽,当场命小宦官研墨铺纸,写了“文武双全”四个字,交给李水了。
李水捧着个四个字,很骚包的绕着议政殿走了一圈,让所有朝臣都看了一遍。
那些朝臣两眼望天,有些无奈:为何……为何这个无耻之徒,运气总是这么好
走过一圈之后,墨迹也已经干了,李水就小心翼翼的把这幅字收起来了。
随后,他向嬴政拱了拱手,说道:“陛下,臣将会稽王带回来了。”
此言一出,嬴政的目光顿时一热。
这个儿子,在越王山上被围困十余日,几番陷入绝境,他岂能不担心从内心深处,嬴政确实想要见一见他。
可还没等他说话,就有朝臣站出来,说道:“槐谷子,藩王入咸阳与否,要奉皇帝诏令。你自作主张,实乃僭越。”
李水扭头一看,说这话的人是王绾。
李水有些纳闷:“这个老好人,一向不太表态,今天怎么忍不住了”ntent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三百六十章 妇人之友
不过,王绾站出来之后,又有不少群臣开始批判李水。
李水忽然明白了,不是王绾这个老好人想要跳出来,而是他们觉得,李水做的这件事,确实不合理。
藩王不奉召,不得入咸阳。这是当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时候就定下的规矩。
你槐谷子凭什么自作主张你把自己当皇帝了吗
这些朝臣,站在大义的制高点上,终于可以好好的把李水批判一番了。
等他们的批判声稍微落下去一点,李水淡淡的说道:“除会稽王之外,哪位藩王离开咸阳了陛下规定的期限还没有到,只当会稽王外出游玩了一遭,现在回来了。难道不可以吗”
朝臣顿时一愣:怎么忘了这回事了会稽王是提前去楚地的啊。
这家伙,一马当先到了楚地,结果赶上了项梁叛乱,等叛乱平定,其他藩王还没离开咸阳。不得不说,这会稽王真够倒霉的。
朝臣们思索了一会,觉得还是从大义上批判李水更顺手,因此就把武皆备的俊杰,在场的朝臣,自然对我大秦忠心耿耿。然而谁能保证藩王的子孙,个个如此数十年庶百年之后的朝臣,没有一两个奸佞此例一开,必定无法禁止,遗祸无穷啊。”
此言一出,朝臣们都微微点了点头。淳于博士这番话,入情入理,不愧是当世大儒啊。
李水满不在乎的说道:“博士的这些担心,其实也容易解决。只要定好了规矩,按照规矩来便可以了。譬如逢年过节,藩王可以入咸阳与家人团聚。譬如诸侯国中有大事,也可以入咸阳城,向陛下禀报。只不过藩王来的时候,不许携带兵马,自然就无事了。”
“在下以为,若诸侯国与朝廷久不通音讯,必定渐渐疏远,反而容易滋生叛乱。倒不如每年允许藩王入咸阳数次,祭拜祖先,好叫他们知道,是谁的子孙。”
“至于藩王入咸阳之后,如何防止叛乱,其实稍加讨论,诸位大人都可以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现如今想都不想,就一律禁止,实为懒政也。”
朝臣还要争辩,嬴政淡淡的说道:“便依谪仙之议。诸卿回去之后,细细思索一番,下次朝议,详加讨论。”
嬴政一句话表明了态度,朝臣们都不再说什么了,只能拱手称是。
随后,嬴政问李水:“会稽王在何处”
李水说道:“非奉召,会稽王不敢擅自入殿,如今正在殿外等候。”
嬴政说道:“快请。”
李水应了一声,亲自去外面叫会稽王了。
朝臣看着李水的背影,心中都暗骂不已:不奉召,你不也把人从楚地弄回来了吗现在又装什么装
李水出了议政殿,看见公子高正一脸感激的看着他。显然,方才朝堂上的议论,他也听到了一些。
李水拍了拍公子高的肩膀:“愚叔为了让你回家,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舌战群儒啊。”
公子高泪流满面:“小侄感激不已。叔父待我恩重如山,小侄愿效犬马之劳,毕生追随。”
李水亲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愚叔帮你,乃是因为亲情人伦,血浓于水啊,岂是贪图你的报答好了,我们进去吧。”
一直战战兢兢等在旁边的罪臣巨夫,听了这话之后,大为茫然:“血浓于水谪仙与会稽王有血缘”
李水没搭理巨夫,带着公子高进了议政殿。
进去之后,公子高向嬴政行了一礼。忽然伏在地上,恸哭不已。
嬴政有些心软,站起来走到公子高面前,温言说道:“吾儿受苦了。”
公子高站起来,擦了擦眼泪,说道:“儿臣不苦,儿臣所哭者,乃战死将士也。越王山一役,我秦人死二十三人。这些人与儿臣千里迢迢,同赴楚地。一路上朝夕相处,名为主仆,实则亲友也。”
“如今儿臣生还入咸阳。这些将士,却埋骨他乡。儿臣请求父皇,允许这些将士,归葬故里。”
说罢,公子高又落下泪来。
满朝文武都叹息不已,淳于越更是说道:“会稽王,真乃仁者也。”
嬴政点了点头,答允了公子高的请求,然后向朝臣说道:“藩王入咸阳一事,再加一条,日后凡有藩王寿终,准予归葬咸阳。”
吩咐完了这些之后,嬴政有些欣赏的看着公子高:“楚地一行,吾儿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其实不仅嬴政有这样的感觉,满朝文武,也有同感。
以前的公子高,没有任何存在感,只是个碌碌无为的公子罢了。太子之位,他从来没有想过,每天就是混吃等死,寻欢作乐,想要在富贵中享受这一生罢了。
但是这次楚地之行,众人看到了会稽王在越王山上的勇武,看到了千里归咸阳的孝心,看到了为战死将士请命的仁义。会稽王,简直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啊。
公子高一脸至诚的对嬴政说道:“儿臣能有今日,乃是受了谪仙教化。这一切,皆是谪仙教导儿臣的。”
李水谦虚的向朝臣抱了抱拳。
朝臣们都有点无语:怎么又是这家伙这种无耻之徒,能教出来大仁大义的会稽王难道谪仙是一潭脏水脏了自己,洗干净别人
嬴政看了看李水,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公子高临行前拜李水为叔父的事。
嬴政沉默了一会,忽然问公子高:“你可愿意留在咸阳”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震惊不已。他们自然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分封子弟,留在咸阳城的,只有三人:扶苏、伏尧、胡亥。
而这三人,都是太子的人选。如今陛下要让公子高留在咸阳,很显然,是想把他也作为备选。看来公子高在越王山上的壮举,彻底的打动了陛下啊。
嬴政本以为公子高听了这话之后,会欣喜若狂。谁知道他摇了摇头,极为诚恳的说道:“儿臣只想拜见父皇与母亲,拜别之后,还要回到楚地,为父皇镇守南疆。”
嬴政微微有些意外,以为公子高没有听懂,于是很明白的对他说道:“你可知道,朕要你留下来,是何意”
公子高说道:“儿臣明白。不过……幼弟伏尧年纪虽小,可聪明才智,胜儿臣十倍。儿臣只是受了谪仙一句点拨而已,便可以脱胎换骨。伏尧在谪仙身边,日夜受教,将来必可成为尧舜禹汤之君。”
嬴政笑了:“想不到,你对槐谷子和伏尧,如此推崇。”
公子高躬身说道:“儿臣,只是实话实说。”
朝臣看看公子高,又看看李水,心想:谪仙是不是给会稽王吃**药了
公子高执意要回楚地,嬴政也没有坚持留他,只是对他赞赏不已,然后让他去后宫拜见母亲了。
等公子高走了之后,李水看了看李信。
李信站的腿都酸了,心想:终于轮到我了。
他站出来说道:“会稽郡守巨夫,曾投降反贼项梁。臣已然将它抓了,押入咸阳,听候陛下发落。”
嬴政还沉浸在见到会稽王的欢愉中,微笑着说道:“带上来吧。”
巨夫被小宦官领着,进了议政殿。他认真的行了一礼,然后小心翼翼的为自己辩解,说当初是不得已而从贼,实际上依然心向朝廷,一旦有机会,就会杀了项梁,帮助官军平乱。
巨夫很害怕,再加上凌晨洗个了冷水澡,所以一直在打哆嗦,看起来别提多可怜了。朝堂上不少朝臣,对此人都有些同情。
嬴政淡淡的说道:“巨夫降贼,不可恕。”
巨夫一听这话,两腿一软,瘫倒在地。
紧接着,嬴政又说道:“然而情有可原,免冠夺爵,降为庶人吧。”
巨夫一听这话,内心之中又狂喜起来了。
这一路上,巨夫忐忑不安,遗书都已经写好了。他深知当今天子,刚毅果断,自己曾经降贼,这颗脑袋大概是保不住了。
没想到,今日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连家产都没有充公。虽然没有了爵位和官职,但是可以做一个富足翁啊。而且陛下也没有禁止自己的子弟参加科举,或许数年之后,儿子可以来咸阳城应试一番,那样的话,自己家又是官宦之家了。
巨夫越想越高兴,眉开眼笑的感谢嬴政的宽宏大量。
嬴政还沉浸在见到会稽王的喜悦之中,他没搭理巨夫,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散朝吧。”随后,一脸微笑的走了。
朝臣们慢悠悠的向议政殿外走去。
这时候,有个人欢呼雀跃的跑了过来,看模样分明是伏尧。
伏尧先向李水行了一礼,然后笑着说道:“师父,你在楚地大破贼军的事,我已然知道了。现如今,咸阳城内外,甚至宫内宫外,都在传扬师父为战神呢。”
李水严肃的说道:“做人要谦虚,岂可如此高调即便我是战神,也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嚷嚷。这让李信将军听到了,情何以堪”
李信心中暗骂。
忽然一扭头,他看见淳于越在旁边微笑不已。
于是李信凑到了淳于越身边:“姐丈,我今晚想要去祭拜阿姊。”
淳于越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了。
李信开心的笑了。
忽然,有小宦官走过来,说道:“谪仙大人,李大将军,丞相大人,淳于博士,廷尉大人,内史大人,请留步,陛下有请。”
朝臣们看着这几个人,心中微微有些纳闷:“这些人都是朝中重臣啊,陛下留下他们做什么难道有大事”
不过,朝议已经结束了,这些朝臣不奉召,也不敢再宫中逗留,都带着纳闷走了。
而李水等人,则快步向嬴政书房走去。
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忽然有一群宫女走过来,恭恭敬敬地向李水行了一礼:“主人深居后宫,不便前来,故而令奴婢代为行礼。日后得空,主人会当面致谢。”
李水有些纳闷的看着她们:“这是何人这是何意”
伏尧在旁边代为解释说:“方才会稽王已经入后宫了,现在后宫的嫔妃,都听说了师父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支持藩王每年入咸阳探亲。”
“这些妃嫔,原以为藩王离开咸阳之后,她们此生都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没想到现在居然有了一线希望。因此个个对师父感激不已。只是碍于礼法,不能亲自来前殿拜谢,因此派遣这些宫女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