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呻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未知
 翁七妹浑身颤抖着,泪水打湿了南先生的衣襟。南先生也情不能自持,跟着七妹哭起来。一对泪人儿软软地跪在地上,歌哭他们进来的相逢。
 “你把咱扔得好苦哇!”翁七妹抽咽着。
 “我也想回呀!”南先生抽咽着。
 “咋不回呢?”
 “头绪多啊。”
 “那咋不捎封信呢?”
 “信不好捎哇。”
 “咋不好捎?”
 “信里说不清啊。”
 “有话直说,咋说不清呢?”
 “有些话不能在信上说,只能见面才能说。”
 “是不是关于那个女人,跟你一起来的女人?”
 “你怎么知道?”
 “那个女人也想来看看你。”
 “甭看!咱一个惨惨的妇人,她看个啥?你们读书人心眼咋那么活哩?离开咱就粘乎上别的女人了,叫咱咋说你呢?”
 “她不是别的女人,她是尹文,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尹文。”
 “我知道她是尹文,还知道你心里一直没搁下她。”
 “这都是命啊!”南先生无奈地感慨。
 “是命。”翁七妹也说。
 ……
 “七妹!”外边传来尹文的叫声。
 跪在地上的一对泪人赶紧相扶站了起来,屋外的女人已经进屋。她向七妹伸出手去,“你就是七妹?”未等七妹作答,她早已把七妹的手拉到自己怀里,“七妹,你受苦了。”
 被一个陌生的女人如此问候,翁七妹心中五味翻腾。“你是尹文?”
 “对,我就是尹文。早就听说了你,惦记着来看看,果然是一个俊俏的姑娘。”尹文大大方方地说。
 “比不上你。”面对洒脱妩媚的尹文,翁七妹感到一丝卑惭。“我是叫你嫂子,还是叫你姐姐”翁七妹问。
 “你随便吧。”尹文爽快地应着。
 翁七妹的心凉了。她忧怨地看了南先生一眼。南先生卑怯地低下了头,面对一张喜盈盈的笑脸,翁七妹不愿露出愁惨。她有她的自尊。她说:“还是叫姐姐吧,叫姐姐亲。”
 “我的好妹妹!”尹文把朴拙的翁七妹拥进怀里。感受着这亲热的拥抱,翁七妹心中悲愤地说:我完了!
 九
 夜晚,尹文和翁七妹住在一起。
 “七妹,我知道你对明阳的照顾,我谢了。”尹文说。
 “这话就远了,我落忍。”翁七妹说。
 “什么叫落忍?”
 “用你们城里的话说,就是甘心情愿。”
 “你真是善良的姑娘。”
 “说不上,你要是在我这份上,也会这么做。”
 翁七妹的话,使尹文震惊,她感到了这个村姑人格的力量。
 “你为明阳受了那么多的苦,我一定好好报答。”
 “你又说远了,咱是落忍,没想着报答。”
 “我们接你进城,帮你治病,跟我们一起过,让我们俩像亲姐妹一样。”
 “那咱可就高攀了。”
 “高攀什么,我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尹文竞哽咽了。
 翁七妹说:“咱不说这个了,咱说说你们城里的生活。城里是咋个样子?”
 “城里人住楼房,上班坐汽车,就连屙屎都坐着。”
 “城里人可真福气啊!”
 “城里有大商场,女人穿的戴的,花花绿绿,数也数不清;城里有影剧院,大冬天里暖气放着,热热呼呼地看戏看电影。”
 “都演啥戏?有梆子戏没有?”
 “京剧、评剧、豫剧……啥剧都有,有梆子戏,河北梆子,山西梆子。”
 “没咱山里的梆子——京西梆子?”
 “没有。没听说过。”
 “噢。”翁七妹很失望。“咱这儿的梆子很好听,南先生没跟你说过?”
 “没说过,可能是还没来得及说。”翁七妹听了,就更失望了。她感到,南先生心里根本就没有她。
 “城里人的日子真好,真让人羡慕。”翁七妹说。
 “所以,你要跟我们出去,去过城里人的日子。”
 “再说吧。”
 “七妹,你这是什么意思?”尹文被七妹的话搞得莫名其妙。
 “睡吧,你走了那么远的路,也累了。”翁七妹说。
 尹文一会儿就睡着了。翁七妹的眼,一夜都睁着。
 第二天,尹文说对南先生生活过的山、地和羊群都感兴趣,叫南先生领着她去转转。翁七妹说:“叫大元领你转吧,我还有话要对南先生说。”
 翁大元被叫来了,他双眼圆溜溜地瞪着尹文。尹文摸了摸翁大元的脑袋;翁大元头一甩,“少摸人家的脑袋!”他对尹文有很强的敌意。刘淑芳感到过意不去,“还是我领你去吧。”
 南先生跟着翁七妹回到了他原来的住处。
 “我不能跟你走,跟你走,我算个啥?”翁七妹说。
 “算我的妹妹,我的亲妹妹!”南先生说。
 “我不是你的亲妹妹。以前我是你的过路婆娘,今后什么都不是。”
 “你是我的恩人,我的小母亲!”
 “那是你们知识分子的说法,我啥都不懂。”
 “你的身体坏了,我不能搁下你不管。”
 “那是咱的命,跟你无关;你不要大发慈悲心肠,那会让我瞧不起你。我只知道,既然做不成夫妻,就都离得远点,别粘粘乎乎的,都烂、都贱!”
 “你怎么这么说?”
 “那你让咱咋说!咱文化低,没那么开通,就认死门儿。你那个尹文也认死门,我看出来了。”
 “你们怎么就没有一个不认死门的?”
 “哎,南先生,可惜你还是个大教授,你不懂女人!”
 “别说那么多了,我求求你,跟我走。”
 “不走!”
 “那你叫我怎么办?”
 “你答应咱一件事,然后一了百了。”
 “什么事?”
 “你最后要我一次。”
 “我不能。”
 “咱做过你的女人,现在还是你的女人,你咋连一个可怜的女人最后的要求都不答应呢?”翁七妹哭了。把自己脱成一片惨白等着他。
 南明阳教授懵了,“七妹!”他也哭了;任翁七妹把他的知识分子外衣一件一件褪去,露出光光的男人的身子。
 南先生应了那个命令,“七妹,只要你说让我留下,我就不走了!”
 “你是说梦话哩!你心里想过的,是你那城里的日子啊!你不要骗我,也不要骗自己!你已不是以前的南明阳,我也不是以前的翁七妹;以前的那两个人都死了,都死了!”
 在泪水中,翁七妹的快感来临了,她大叫一声“明阳!”牙齿紧紧地咬在南先生的肩上,他的心肝痛彻!
 一片死寂。
 南先生的肩头淌着血。前七妹惨然地笑着,如一重幽魂。
 她平静地穿着衣服,“你已经把翁七妹埋藏了,你该痛痛快快地离去了,明天你走的时候,不要说得太多;请你看在我们情一场r一场缘份上,给一个可怜的女人留一点面子!”
 要上路了,尹文见七妹未有动身之意,便说:“七妹,赶紧收拾一下,咱们早点走。”
 翁七妹说:“咱先不走哩,我娘就我一个闺女,一走她会伤心;等给她老人家养老送了终,咱再去找你们,也过两天城里的日子!”她笑着,出奇地恬静。
 尹文看着南先生,投去祁求的目光。
 南先生面无表情,“也好。”
 “你们赶紧上路吧,我腿脚不好,就不送了。”翁七妹平静地目送他们走远了。
 南先生走到村口,见到了默默地站着的翁大元。
 “大元,我走了,有功夫跟你七姑到城里去玩儿。”
 “不去,我不认识路。”
 “你别生气,有些事你不懂,大了,也就懂了。对了,大元,现在国家恢复了考试制度,就你的文化水平,可以直接考县城的中学。”他见大元不吱声,转身对身边的翁上元说:“上元兄,孩子的事,你要早做打算。”
 送走了客人,却不见了翁七妹的踪影。翁上元找到了南先生原来的住处,见到了满面泪水的翁七妹。
 “叫你去,你不去;人家走了,你倒有出息了!”翁上元挖苦道。
 翁七妹愤怒地瞪着翁上元,“去?去干啥?给人家做小?!”
 翁上元愕然。
 翁七妹放平静了语气对翁上元说:“哥,你回去吧,让咱一个人呆会儿就好了。”
 翁上元愤愤地走出屋门。
 “r!这叫什么事儿哩!”
 屋里只剩下翁七妹一个人的时候,她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密匝匝地,找不到一丝光亮。一团浓浓的酸涩涌上她的喉头,巨大的悲楚着她喊叫。她喊出来了,竟喊出了《哭眉阝子》的腔调。她吃了一惊。难道《哭眉阝子》属于我,那么我就唱《哭眉阝子》。她唱,含着泪水唱;她唱,饱含着悲抑唱……。唱着唱着喉头塞满了化不开的块块垒垒,她哽咽着,喉头发不出声音来了;她疼痛的心在情不自禁地唱着,可腔嗓却喑哑着,她感到了一种空前的绝望与窒息。她陷入一种可怕的晕眩。在晕眩中,她看到了南先生恍惚的身影:南先生正翻转着腰腿跟着她学唱《哭眉阝子》;南先生的脸子很白,表情却很冰冷,似乎在等待着她幽怨的凄美的韵调,他好温暖于那特别的韵调里。于是,一个强烈的意识促着她:我必须唱出来,那是我与南先生在晦冥之中的最后的一段情缘。她运足了身上所有的气力,奔攒着涌向她幽闭的腔嗓。终于唱出来了,却是撕心裂肺的一声——
 “我的夫哇!
 她把圆润幽婉的《哭眉阝子》给唱破了。
 她的心,也跟着碎了。
 卡
 翁七妹自从进了那个屋子就一直没出来。
 翁上元感到蹊跷,让大元去看一看。推一推门,门c着;喊几声人,无人声。翁大元便学几年前他爹的样子,把门踹开了。
 屋里的情景跟几年前一样,翁七妹也学她爹翁太元的样子,把自己吊死了。所不同的是,翁大元是把自己吊死在房梁上,翁七妹是把自己吊在窗棂上,比她爹低了一档次。
 翁大元平静地看着他吊死的七姑。他七姑死得可不平静:死前做过一番挣扎,胸前的扣子被掀掉了,露出了两个青白的乃子;由于两个乃子过于肥大,他感到一丝厌恶。
 他走出屋门,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大骂起来:
 “南明阳,我r你个娘!”
 这骂声说明,南明阳教授与后岭的联系,连根断了。
 不过,对于南明阳教授来说这似乎没什么:他依据在后岭的笔记,写了一部极为深刻的人类学著作,轰动了整个学界;是后岭人的包容和一个微不足道的村姑的爱情与牺牲,喂肥了他的理性,他有福了!至今他仍然活跃在学界,且德高望重。
 据说他正在写自传,不知他在后岭这一章是怎么写的。
 第十二章
 一
 翁七妹的死,对翁上元翁大元父子的震撼是巨大的。
 翁大元对一种全新生活的向往更强烈了。他心里说:狗日的南先生可以来,也可以走,我们山里人却无处可走,这是一种天大的不公平。南先生因为有文化,就可以轻易伤害我们;我们的蒙昧,使我们轻易地就被伤害,所以,我们必须也要有文化。他想到南先生所说的去考县城中学的问题。这对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可以说,是他走出后岭,走向他向往的那种自由广阔生活的惟一路径。他下决心,要考取县城的中学。
 翁上元对七妹的死,起初还可以承受;但回顾身前身后,他发现:他自己已经步入一种死寂的无可改变的生活,他的生与死对别人无关紧要。于是七妹的死,对他便构成了一种压迫,让他感到了命运对山里人的无情捉弄。他身边的亲人,翁太元、翁送元、翁息元和翁七妹,都是在同命运的无奈抗争中死掉了;并且,死后便被遗忘,没入洪荒之境,山里人对死已经麻木了。生如何,死又如何?走不出的屋前叠嶂,走不出的汗腥氤氲;一群草民,自生自灭而已。山民的命运,还不如一个落魄的右派。他因为是城里人,因为有知识,即便是在困厄中,也有一种无形的佑护;一旦有了机会,他改变自己的命运与生活,是容易的,依然以新的姿态走向广阔而欢乐的生活。像南先生这样的人,他们有既定的好命运,咱山里人争不过他们。翁七妹对南先生有多好,也无非是一只破枕头而已;没有找到好枕头之前,拿来先枕一枕,一旦找到了,就扔到一边去,枕头不会做任何反抗。山里人是土命,可以任人揉捏;城里人是金命,不用你去碰它,它自己就叮当乱响:金贵而风光。
 翁上元从他死去的亲人身上,看到了山里人的生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生活。他的儿子翁大元如果不走出后岭,仍然只是他第二个翁上元。想到这一切,他感到震惊:他的亲人的墓x旁边,就留着他的墓x;他的墓x旁边,也早已给翁大元们留下了位置。生不生有啥个意义呢!他感慨到。他在震惊之余也感到了一丝欣慰:他的儿子翁大元,人虽然很小,却早已看不上他的老子,这可能就是希望。一个对老子过份尊重、崇拜的山里人,也无非要做成他老子一样标准的人。这是多么没出息的事啊!他老子在过自己的生活时,已心存厌倦;他的儿子会对此生出无限的兴趣?是一代欺哄一代,自己欺哄自己。他欣慰于轻视自己的儿子,他要送儿子去念书,去掌握文化;一旦有了文化,生活道路就宽阔了,他翁家的翅膀就会飞出后岭的束囿,给下一代人找一块不受旱灾。洪灾和贫穷、饥饿折磨的乐土——有乐土的人,活得才金贵!
 翁大元必须考出去。当他在文化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时候,他便有资格去质问那个薄情忘义的南先生:你有啥了不起?!想到这,翁上元兴奋异常。南先生,你不知道,我正在给你培养对手哩!我是无能力找你去了,我的儿子会使你丢魂失魄!
 于是,当翁大元找到翁上元,“爹,我要去县城念书。”翁上元毫不犹豫地说:“念!”
 翁上元陪着他的儿子翁大元到了县城。
 中学的老师对翁大元进行了简单测试,对翁上元说:
 “你孩子的语文水平还可以,数学就差一些;一正式考,可能要落榜。”
 “啥是数学?”
 “就是会算计的学问。”
 “这个狗日的南先生,还给我儿子留了一手!”翁上元骂到。“大元,还考不考?”他问他的儿子。
 他的儿子问他:“爹,带钱没?”
 “带得不多,咱俩的路费,还有到小店儿吃顿饭的钱。”翁上元说。
 “都掏出来!”
 “干啥?”
 “叫你掏你就掏,费啥话!”
 翁大元把所有的钱都给了那老师“给我几本数学书。”
 翁大元背着几本数学书和他的老爹上了路。
 “儿子,咱回家得赶二百多里路,也没路费了,咋坐车?”
 “不坐车,走。”
 “我走不动,肚里没食。”
 “爹,那有啥,不是有到原岭拉煤的么?咱截煤车。”
 “人家给站?”
 “叫他站他就得站!”
 爷儿俩在马路上走着。
 “你咋不截车?”翁上元问。
 “这路上的车咱弄不清都到哪儿,等走到去咱们那条沟的路口再说。”
 俩人就走了四十里路到了那个路口。
 一辆卡车急急地开过来。
 翁大元倏地就站到了马路中央。司机一惊,一个急刹车;车吱嘎嘎好容易站住了,人却不见了身影。司机吓出了冷汗,下车去找人。翁大元躺在保险杠底下紧紧地闭着眼。知道有人在瞧他,突然睁开眼,且朝那人一乐。那人松了一口气,跳了起来,“你他娘的找死?!”
 “就盼着你给撞死哩!”翁大元说。
 那人乐了,“你他娘的挺邪兴。”
 “不邪兴,你能站住。”
 翁大元朝后一挥手,“爹,上车!”
 翁上元吓瘫在马路上了,听到喊声艰难地往起爬。大元对司机说:“那是我爹,胆小得跟大娘儿们似的。”
 司机就更乐了,“你小子真挺有意思。”
 翁上元上了车,司机说:“你以后别让孩子这么截车,压死一个,是怨我怨你?”
 “这没以后了,他都快成我爹了!”翁上元说。
 二
 回到后岭,翁大元闭门读书,不问茶饭。
 刘淑芳说:“大元,别这么用功,把脑子使坏了,就成傻子了。”
 “成傻子好,不知冷不知热,不知苦不知乐,也不知谁是爹谁是娘,倒也快活了!”翁大元说。
 过了一段时间,村里就有了议论,说翁大元赖蛤蟆想吃天鹅r,炮仗不大,响儿不小;人家公社学校里的科班学生都考不上县城的中学,甭说他一天书没念过的一个土崽子。
 刘淑芳听了,怕翁大元考不上真的疯了,就提前给翁大元泼冷水。“大元,考上就考,考不上就拉倒,咱比不了岭外的学生。”
 翁大元气哼哼地说:“要不后岭人好不了,还没咋样,就认为人家是人脑子,自家就是猪脑子,就当猪吧!”
 “你可别把人得罪苦了。”刘淑芳说。
 “是他们把我得罪了。”翁大元说。
 春天抢种,队里给高工分。刘淑芳叫翁大元先搁几天书,帮助挣几天工分。翁大元说:“你也就认得工分,工分能给你带来个啥?”刘淑芳说:“你是农民,不挣工分你吃啥?”翁大元急了,“娘,我跟你打个保票,你就安心让我读书;要是考上了,也给你挣了脸面;要是考不上,我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拚命给你挣工分,累死无怨!”
 “这孩子脾气忒大,由他去吧。”刘淑芳对旁人说。
 “狗日的!她也就是我娘!”翁大元心里说。
 该考试了,翁大元对他爹说:“爹,咱们走吧。”
 “走
 “这次多带几个钱。”
 “你抠抠jp股还有蛋没有?”
 翁大元抠了抠jp股,“还真有一个蛋。”
 “那就等它下了再走。”
 终于等到蛋下来,到村里的代销点卖了六分钱。爷儿俩的行囊就多了两个火烧钱。
 到了考场门外,“儿子,就看你的了。”翁上元说。
 “你一边儿蹲着去吧,别烦我。”翁大元说。
 进到考场坐定了,来了监考老师,竟是一个像南先生一样戴眼镜的男老师。“真他娘的倒霉,又碰到一个戴眼镜的!”
 “翁大元,哪位是翁大元?”眼镜问。
 “干啥?我就是。”翁大元不耐烦地说。
 “你是个特考生,要好好考。”眼镜说。
 翁大元没搭理他。
 长长的卷子摊在眼前,翁大元晕了:能(尸求)的答好么?他淋下汗来。他朝窗外睃了一眼,见他的爹蹲在院中的大柿树下,大口大口地抽旱烟。他爹也看见了他,伸长了脖子,涎笑着朝他点头。
 “他多可怜啊!”翁大元心里说。
 他的笔就戳到了卷子上。啃过一道题再啃一道题,就像捏死了一只蚂蚁,又捏死了一只蚂蚁。横竖就这样了,不是你捏死我,就是我捏死你了。心情倒镇定下来。
 眼镜竟踅了过来,站在他身边不走了。
 翁大元心里厌烦极了,手下的笔也开始不听使唤。眼镜低低地说一声,“别着急,有的是时间。”便又走了。不管怎样,求求你,你就别再来了!翁大元心里说。
 做到一道大题,所用的那个公式他已记不清了,他列出了两个相近的公式,弄不准倒底用哪个才对。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他感到不能再犹豫,就任选了一个。
 那个眼镜又踅了过来,站着不走了。他用手指敲了敲翁大元卷面上的那个公式,“好好想想,是它么?”
 翁大元马上悟出了这话里的含义,重新选择了另一个公式。抬起头来,眼镜朝他微笑着。翁大元也笑了。“这戴眼镜的,并不都是王八蛋!”他对自己说。
 数学终于答完了,他感觉好极了。结考的铃声还未响,他已兴冲冲地跑出考场。那个涎笑的老爹,赶紧伸长了脖子迎上来,“咋样?大元。”
 “走,吃烧饼夹驴r去!”他指派他爹。
 “吃,吃!”他爹涎笑着跟着他。
 考试完了,他爹带的钱都让烧饼夹驴r给夹完了。他们爷儿俩还得走回去,还得截煤车。
 翁大元的心气儿被考试耗尽了,懒懒地走着,“爹,你他娘的真穷!”他对翁上元说。
 “穷,穷,你爹是穷。就对不住了。”翁上元涎笑着。
 “听说外边的支书都趁钱,还有车坐。”翁大元说。
 “是,是,我亲眼见过。”
 “那你的支书还当个啥劲儿?!”
 “那你叫你爹去干啥?”
 “爱干啥就干啥。”
 翁大元也不知道倒底叫他爹干啥。
 到了那个路口,翁大元还要用上次那个法子截车。翁上元拦住他,“大元,这次叫我来吧;你将来要成状元哩,弄出个好歹咱担当不起。”
 “狗p!”
 ……
 爷儿俩正争执着,一辆卡车过了路口,老远就响着车笛,离他们远远地就站住了。司机探出头来,“小家伙,快带你爹上来吧;你再那样截车,就把咱吓死了。”
 竟是上次那个司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