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幼崽保育堂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歪脖铁树
哥仨都低着头,又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麻爪。
三个人都没说话,皇帝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出里面似乎是有事情。
张瑞一看情况不太好,赶忙冲着屋里候着的小太监打手势,让他们都退下去,自己则是去门口守着。让小太监现在下去,是怕他们听到不该听的,只有这样才能保命,小太监们也都不敢好奇,对张瑞的感激更是不能表现在脸上,全都乖乖退下去。
“到底怎么了?”皇帝的脸色瞬间不好了。
哥仨立刻跪下。
秦仪看了看两个弟弟,见他们都没有说话的意思,赶忙道:“父皇,儿臣有错!”
“何错之有?”皇帝的表情略微缓和一些,知道认错总比背地里干什么事好得多。
“儿臣、儿臣……没有能力管理那么多作坊。”秦仪咬牙道,“作坊看似繁华紧簇,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厉害的赚钱能力。就说养鸡,鸡蛋孵化要用专门的暖房,还要日日夜夜的守着温度计,就这样也不一定有多少鸡仔孵化成功,很多都是不成功的毛蛋,更别说养鸡何其艰难,说病就病一大片,根本没有良药救治,一死就是一大片。再说养猪,虽然喂泔水就行,但还得喂饲料,那是有秘方的,且猪也爱生病。”
“烧水泥倒是简单,可水泥炉升温何其艰难。”
秦四暗暗点头,他当初就看中了水泥作坊,可等他真正去看了才知道,水泥作坊根本不是他看的那么简单。
就算作坊里的工匠把所有的技术都告诉他手底下的工匠了,可知道是一回事,真正的做到又是一回事,前几回烧出来的水泥按照人家工匠给出的标准根本不合格,是要直接销毁的,他舍不得,偷摸着卖了。
就是到了现在,烧出来的水泥也极少有合格的。
“父皇,造火车的作坊,还有炼钢炉那些,咱们根本就靠进不了。”秦二忍不住道。
燕洵根本就没有献出这两个作坊,不过秦二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想法子把里面的机械图纸和一切技术慢慢弄到手,可他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成功过。
那两个作坊从外面看跟别的作坊没什么区别,可偏偏就跟铜墙铁壁似的,而且在里面做工的人就连家人也都住在河那边,住在一栋栋水泥楼里面,外面经常有卫守城派来的道兵徘徊,他的人根本靠近不了。
皇帝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他不是生气秦二的手段,而是生气眼前三位皇子竟然什么事都没做好。
“现在生意如何?商场里面可有受到影响?”皇帝问。
秦仪顿时低下头,脸上的怒色一闪即逝,他有些委屈,作坊不上正规关他什么事。商场是秦十四管着的,肯定是皇帝担心影响秦十四的生意吧。
可商场里面只有燕洵开的铺子才需要这些作坊供应,里面还有许多其他人家开的铺子呢,跟这些作坊半点影响都没有的。
心中恨透了秦十四,秦仪却抬起头,一脸的愧疚,“这些日子一直是优先供应商场那边,送往其他地方的东西都减半了,儿臣想着等作坊产出好一些再跟父皇说的……”
皇帝闭了闭眼。
他想起来前些日子秦十四进宫看路哥儿,也来看了他,拿了一些在商场买的面果子,有酥酥脆脆的,松松软软的,吃起来味道很是不错。那时候秦十四提了句,说是商场很多货物价钱都减半了,往后银钱可能会赚得少一些。
那时候他根本没放在心上,现在想想应当是秦仪没管好作坊,送出去的货物都不好,秦十四这才降价的吧。
“把作坊的管事都叫来,朕要亲自见见。”皇帝嘴唇动了动,他心中怀疑秦仪、秦二和秦四是不是私底下做了什么,只是现在没有证据,若是他说错了,岂不是伤了儿子的心,那倒不如先见见作坊的管事。
说到底,秦仪也不过是个总览,他定然还有许多不知道的。
而燕洵的作坊铺开的摊子大的很,大大小小的管事就有一小群,里头的弯弯绕绕怕是不比朝堂上简单。
皇帝心中不停地为秦仪开脱,却没注意到秦仪三人脸上瞬间冒出冷汗。
第351章
叫那些作坊的管事进宫原本是他们的殊荣,可现在很有可能变成他们的催命符。
秦仪和秦二、秦四隐晦的对视一眼,都没有动,也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为难。
秦四轻咳一声道:“父皇,既然是看作坊,不如也请三哥、六弟、十四弟一起。”
“你们下去,一起喊他们几个进宫吧。”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只是这哥仨却顾不上了,赶忙推下去,忙不迭吩咐身边的人去喊人。
眼瞅着到了没人的地方,不远处又都是自己人,秦仪便端着架子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俩心里想的什么,不过是眼瞅着父皇在宫里的兵器作坊插不上手,想去外面挑挑拣拣,准备找个效益最好的作坊下手罢了,现在还没选好,真不知道父皇当初为何会答应你们。”
秦四皮笑肉不笑道:“太子殿下,这是父皇答应臣弟的。”
“哪个作坊没有太子殿下的手笔,我迟迟不敢下手还不是因为顾及臣弟。”秦二也不客气道,“我倒是看中几个作坊,可里面几乎全都是太子殿下的人,这可让我怎么下得去手管啊。”
秦仪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秦二说话夹枪带棒,明明他也只能管一个作坊,现在一张口就是几个作坊,简直是好大的口气。
那些作坊中又哪里一半都是他的人,怕是一半都是秦二的自己人吧。
谁不知道燕洵献出来的作坊赚钱,哪怕是养猪的作坊,可自从燕洵弄出这么个作坊,里头的猪见风就长,商场里面卖的猪肉价钱虽然一直没有降低,但经常打折,更别说还天天往别的府城运送猪肉。
而且作坊里的猪肉没有腥臊味道,肥的肥,瘦的瘦,口味是格外不同。
反正以前宫里是不吃猪肉的,嫌腥臊难闻,只有穷苦人家才会吃猪肉,可现在呢,现在宫里几乎顿顿都有猪肉,味道绝对香,反正是怎么吃都吃不腻。
还有那什么暖棚,大冬天里也能种出青菜,卖价极高,偏偏卖得极好。
现在天亮了,暖棚原本应当早就准备上,可秦二、秦四拼了命的往里面安插人手,秦仪还没插手呢,又有京城一些豪门世家的人通过衙门插手进来,就是想知道暖棚里的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准备偷师,等回去自己种。
结果各方不停地扯皮,现在暖棚里面都还没有开始撒种,眼瞅着等天彻底冷下来怕是吃不上新鲜的菜,不但耽搁赚钱,还会被宫里发现,这些人这才消停下来。
一想到每年暖棚这种作坊都会往宫里送菜,今年若是送不上,皇帝定然会生气,还有后宫那些娘娘,秦仪实在是焦头烂额,他甚至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把这些作坊总揽好了。
可当初这些作坊不都是燕洵建起来的吗,他又是怎么总揽好的呢?
不管如何各怀鬼胎,又是趁着送信的功夫跟自己安插进去的管事交代,又是进宫后应该如何说话,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些都一一交代下去。
秦仪想了想,又赶忙派人去宫门口拦下秦十四。





幼崽保育堂 第502节
等秦三和秦六都来了,又跟秦十四等了会子,秦仪这才放人。
路上,秦六从怀里拿出怀表看了又看,还从怀里拿出一把比巴掌还小的战伞捏着,里面的机关不停地打开关上,打开关上。
“老六,你拿战伞进宫?”秦四看不下去,认不出出口讽刺。
谁不知道战伞机关颇多,进可攻退可守,里面还装了炮弹。他们这些皇子可都知道,当初沈千银的宅子被夷为平地,据说就是蛋弟弟一怒之下开了槍,反正槍和战伞在他们看来都差不多。
秦六手中的战伞个头不大,很明显不是蛋弟弟的就是蛋红红的。
“四哥这话说的,战伞跟战伞可不一样。”秦六坦然道,“这是幼崽们送给我的战伞模型,里面的机关十分有限,而且没有子弹,也就是看着好看罢了。要说功能嘛,其实里面只有一个打火机,还有一个指甲片打开的刀片,平日里用来削指甲的。这是蛋弟弟专门跑来送给我,你说我也不能拒绝不是?还别说,也不知道幼崽们怎么整的机关,打火机可比妖车好用多了,里面放点煤油就行,你看……”
说着,秦六打开机关,转了下里面的轮子,就有一朵小火苗出现。
“六弟,我也有。”秦三也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把小巧的战伞。
另外一边的秦十四没说话,但也拿出一把小战伞。
小小的战伞其实能明显的看出来跟幼崽们手中的战伞不一样,不过伞面都是货真价实的绿棉布,虽然撑开伞也不过是巴掌大小,但这也足够另外三个人眼红了。
绿棉布是好东西,就是秦仪也只是得了一小块而已,直接缝成里衣,他不管外面穿什么衣裳都会穿着。
他的绿棉布是皇帝赏的,而看秦六现在的样子,怕是皇帝虽然没赏,但绿棉布他们可能真的不缺。
这么想着,秦仪心中就很不是滋味,忍不住道:“绿棉布何其珍贵,燕洵应当全都献上来才是……”
秦六眼神一暗,附和道:“是啊,应该全献上来。”那样的话,绿棉布再由皇上赏下来,反正再怎么样也只会让绿棉布越来越珍贵,越来越得不到,是绝对不可能放到道兵身上,让他们保命的。
但是燕洵没有那么做,他做主拿出很多绿棉布缝成战袍,送给外城墙上的道兵。
他这样做,除了得到边城道兵的感激,不会有机会往上爬,说不定等真相爆出来,京城中的大人、贵人,甚至是皇帝都会厌恶他吧。他实在是太不识时务。
秦仪也就随口一说,进了御书房自然是不敢说这些了。
“十四,商场这些日子如何?”皇帝让兄弟几个都坐,不等他们说话便直接问了。
秦十四咽了口唾沫,想到他阿爹路哥儿交代的,让他听从燕洵的安排,不要耍小聪明,所以当很久以前作坊货物供应不上,且瑕疵颇多的时候他就立刻写信去边城了。
边城那边燕洵也很快回信,让他按照货物的质量定价,只要对得起百姓,不会让他们花冤枉钱就好。
秦十四也是这么做的,百姓虽然也有些怨言,不过并不是针对商场,而是针对那些作坊。
“父皇,商场一切都好。铺子的钱都能及时上来,燕大人的铺子现在也很安稳。”秦十四老实道。
“铺子里的货物如何?”皇帝又问。
秦仪赶忙抬头看秦十四,一双眼睛定定的看着他。
秦十四淡然地迎上秦仪的视线,又淡然的挪开,“回父皇,儿臣按照货物的质量定价,所以一直都很安稳。”
作坊送上来的豆腐有些不能吃的,他都直接归为垃圾那一类中,便宜卖出去喂猪了,有些明显是死鸡,死猪肉的,他同样是直接处理掉,不会卖出去。
好在海边的盐场是道兵掌控,商场的盐还是一如既往,否则的话,百姓恐怕都不会怎么来作坊了。
但这些话秦十四却不能说。皇帝最看不惯的就是往兄弟身上插刀,虽然这些事明显是秦仪和秦二、秦四从中作梗,这才造成现在这样的下场。
“你的铺子呢?”皇帝又问秦六。
“一切照常。”秦六赶忙道。
他可不需要那些作坊提供活物,很多高尖的东西都有特殊渠道,就是秦仪想染指也没有机会。
皇帝又问秦三。
“伤寒冲剂价钱不变,保证百姓都能买得起伤寒冲剂。各地药材都有调整,儿臣也会一些药材送到不常见的地区。”秦三老实道,“就是各地药铺还不算规范,大夫更是……”
秦三猛的闭嘴,不说了。
皇帝也没在意。
大夫成名要几十年,而且哪个都有一些秘方,这些秘方在旁人看来是敝帚自珍,可那是大夫安身立命的根本,即便是亲人也不会轻易传下来,更别说外人。
但若是那些秘方能传开,大夫必然能变得更多,百姓也能看得起病了,可事实上又哪里有那么容易。
皇帝深深看了秦三一眼,这才道:“跟朕去外面看看那些管事。”
秦仪三人不敢说话,乖乖跟出去。
到了外面,秦三看到这些管事就不由得眯起眼睛,偷偷看了眼秦六和秦十四,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皇帝刚刚问了一句,那管事就赶忙跪下,声泪俱下地说:“皇上,草民实在是弄不懂作坊里面的秘密啊。当初燕大人说好了把作坊所有的东西都留下来,所有的活计都教给我们,可……”
“总是一知半解的,到现在作坊磕磕绊绊的弄起来,还是太子殿下上心,一直跟着草民吃住在作坊。”
“燕大人手中定然还藏着秘密,要不然小的管的作坊怎么相差那么大,明明都按照当初燕大人留下来的人办了,可就是不一样。”
“鸡不愿意长,孵化率也没有那么高,猪都很瘦,说是三个月出栏,可六个月也不见得达到标准,生的小猪数量也达不到,方方面面都不行。”
几个管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好不凄惨。
秦仪也赶忙跪下,“父皇,儿臣真的尽力了。可作坊里面看着简单,但其实还有很多事是儿臣不知道的,怕就算是燕大人没有瞒着儿臣,就怕下面有些管事瞒着儿臣。”
“是啊,儿臣也感觉到了。”
秦仪都这么说了,秦二、秦四自然是正好就坡下驴,也跟着这么说。
并不是他们管不好作坊,而是燕洵不地道,说是把作坊献出来,却还是留了一手,明显心怀鬼胎。
秦三额头青筋暴跳,刚要说话,便看到秦六看过来,冲着他微微摇头,他只得忍下来。
秦六在边城还有一个铺子,跟那边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消息比其他人更灵通,他这么表态肯定有他的理由,秦三便是再生气也不能冲动。
“当真如此?”皇帝并不太相信秦仪说的话,但也不觉得这些完全都是假话。
否则为什么秦六的铺子井井有条,秦十四的商场有条不紊,秦三的差事又一直都很顺利呢?
“千真万确,不信父皇可以打发人去作坊看看,当真是有很多事管事们不知道的。”秦仪赶忙道,“就是烧水泥的作坊也没有那么简单,水泥路的温度究竟如何提上去,还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机关,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反正现在按照以前水泥作坊的管事交代下来的,水泥路的温度完全达不到。”
温度达不到烧制出来的水泥就不合格,按照燕洵定下的标准,不合格的水泥是完全不能用的。
“岂有此理!”皇帝暴怒,“以前作坊里的管事都去哪里了?都给朕抓起来,仔细问问,究竟都还瞒着什么,瞒了多少!查清楚了来跟朕说清楚!”
“儿臣遵命!”秦仪眼睛冒着亮光道。
“跪安吧。”皇帝疲惫道。
等着皇帝离开,秦仪率先站起来,深深地看着秦三等人,“等会子我安排下去抓人,还请三弟不要插手此事的好。毕竟……这事是要给父皇一个交代的。”
秦三攥着拳头,恨不得一拳锤上去。
“太子殿下轻便。”秦六赶忙道,“我和三哥、十四弟不会插手此事。”
“说到做到便好。”秦二冷哼。
秦四盯着秦三、秦六、秦十四上上下下打量,也跟着冷哼一声走了。
秦三恶狠狠的一拳砸下来,在地上砸出一个小坑。
“你们不妨跟我一起去看看我阿爹吧,现在出宫太突兀,还不知道多少人盯着看。”秦十四叹了口气道,“我阿爹那边都是自己人,说话也方便一些。”
秦三和秦六只得跟着走。
到了能随意说话的地方,秦三便忍不住道:“难道就这么算了?燕大人对咱们有恩,咱们不能看着不管。那些作坊里做工的人早就撤出来,现在还是燕大人给钱养着,而且燕大人往后还要继续安排他们做工的。”
“咱们要真是帮了他们才是真的坏事了。”秦十四赶忙道,“我前几日见了环哥儿,他给我捎了信。边城那边的确出了事,不过幼崽们还是商量了,让咱们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可那些人……”秦三还是有些拐不过弯。
“他们现在都在河那边,有卫将军的兵护着,不见得吃亏。而且这事虽然是宫里发了话,但真要讲究起来,那也得去衙门。京城府尹吴红松是燕大人的人,只要去衙门,就一定会公平公正的处置这件事。”
“那些作坊里面的猫腻咱们不用去看也都清楚,太子定然不敢去衙门的。这件事咱们不帮忙还好,若是帮了忙,岂不是坐实燕大人心虚这件事了吗?”
秦三反应过来了,赶忙点头,他是刚知道燕洵出事,一时担心,再加上怒极攻心,这才失了分寸。
“燕大人不知何时能回来。”秦三低声道。
秦六和秦十四都不说话。
他们同样担心燕洵。
沉默良久,秦六道:“我想法子去一趟边城。没有燕大人,那群幼崽们指不定会被怎么欺负,环哥儿到底身份不够,我去撑着点也能帮帮忙。”
“哎。”秦三点头,感慨道,“据我所知,燕大人身边的幼崽们,几乎是最守规矩的了,从来不作女干犯科,也从来不会违背律法,就是君子之道也做的非常漂亮,更别说学问好,格物知识更好,还为大秦做了那么些事。若不是身份不一样,他们现在应当早已步入朝堂,成为中流砥柱的……”
第352章
因着皇帝心血来潮询问燕洵献出来的这些作坊,还亲自面见了管事这件事,下面的人察言观色,便知道皇帝是如何重视这些作坊了。
秦仪自然也了解皇帝,他更是一波一波的人派出来,力求把乱七八糟的作坊整顿好。
而这样的动静看在旁人眼里,便颇有些风声鹤唳的味道,连带着许多人家也都开始整顿手底下的人,一边派了人出去打听情况,想弄清楚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便也有聪明人把这些事跟燕洵联系起来。
“那些作坊可都是燕大人献出来的,听说边城传来消息,燕大人生死未卜……”说话的人耷拉着脸,慢吞吞道,“八成可能是这个……”他冲着对方比划一下,又说,“这样看来,京城怕是要洗牌了。”
“不能吧?燕大人不也有许多亲朋故旧?”
“树倒猢狲散你懂不懂?看看当初燕大人名下那么多作坊,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现在呢?听说河那边的那个钟塔已经有朝廷的人去接手了,现在上面的东西还没动是因为不确定燕大人究竟有没有事。等到时候……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些东西怕是会一个不留。”
这话吓得对面的人赶忙捂着嘴,声音又是低了低,“当真?”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还不懂吗?燕大人虽然官不大,但他铺开的摊子可有不小,下面那些人……叫我看,还是赶紧找下家吧,要不然等到时候……能去啥地方啊。”
两个人说着说着便勾肩搭背的,又偷摸着左右看了看,见着没人注意他们,就往小巷子里一钻,直接不见人影了。
但这些话还是原封不动地传到秦仪耳中。
他恨恨地掀翻桌子上的一切,怒道:“查,给我查清楚!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那些作坊究竟如何我比他们更清楚,他们若真想知道,何不光明正大的来!”
边城。
环哥儿来送信,顺便也上了炕盘腿坐着吃茶。
天终于冷到不得不烧炕的时候,边城的炕几乎都烧了起来。这回环哥儿回京城再回来,便是拉了一火车皮的煤回来。
“京城还好吧?”蛋弟弟也盘腿坐在环哥儿对面,小爪子抱着指甲盖大小的杯子,一边吹了吹,一边喝了口茶。
环哥儿轻声道:“现在眼瞅着要不好了。皇上不知道怎么的突然要过问大人献出去的作坊,太子殿下不敢瞒着,不过也叫了三皇子、六皇子和十四皇子一起。”
秦三管着伤寒冲剂,六皇子就管着一个铺子,连带着还给达官贵人送菜,秦十四管着商场,这些地方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有章程,幼崽们全都不怎么担心。
果然环哥儿也是这么说,又说起秦仪、秦二和秦四来,“那些作坊都弄得乱七八糟。本来要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章程来,是一点事都不会有的。可偏偏他们谁都不让谁,明着暗着的安插人,这还不算,很多衙门都想方设法的往作坊里安插自己人。”




幼崽保育堂 第503节
“就像养猪的作坊,做饲料的原本只需要十人就够了,掌握秘方的两三个人便足够了。偏偏他们整个五十多个人,单单是掌握秘方的就有十几个……更别说别的差事,本来是一个人的活计,非得分给十个人做。”
“那么多人,光是开工钱就要开多少?成本增加太多,偏偏他们当中还有人把手伸向饲料制作上,猪吃的饲料不行,怎么让猪长大长胖?猪不能及时出栏,没有进账,只能吃账面上的银钱,叫我看来这些都是入不敷出的。”
“依我看,怕是有人动了心思,想要吃空饷。”
一个作坊安插那么多人,再加上吃空饷,恐怕报上去的人只会更多。
原本十几二十个人就能把偌大的养猪场打理的井井有条,若是掌握好时机,几乎每天都有出栏的猪,送到外面的猪肉自然也是源源不断的。
可现在小作坊扩充到百十个人,偏偏状况不断,猪长不大长不胖,就算面前出栏,送出来的猪肉也不够数。
环哥儿的脸色很不好看,“咱们的罐头作坊一个月当中也就有八天开工,剩下的日子全都闲着,没办法,原材料不够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269270271272273...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