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好!”朱慈烺点了点头,从座位上站起来到了御阶下垂手站立。
一个小太监将一个黄绸包裹的锦盒递给了上来,曹化淳从锦盒中取出了黄绫圣旨,高声喝道:“圣旨!”
漕运总督朱大典、应天巡抚张国维、安庆巡抚史可法、凤阳知府史可法等南直隶主要文官皆肃穆下跪,天武军众将哗的一声行礼,甲叶一片铮响。
曹化淳将手中圣旨展开,用洪亮高亢的声音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朱慈烺则是躬身而立,封赏的内容他已经大概知道了,没自己什么事,只是他不明白那锦盒中为什么会有两道圣旨.......
众人仔细的听着,天武军众人低垂的脸上皆是面露兴奋。
孙应元,授正二品龙虎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指挥佥事。
黄得功,授正二品骠骑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指挥佥事。
李廷表,授从二品奉国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千户。
周遇吉,由参将升南京京营总兵官,授从二品定国将军。
杨其礼,深入敌后探查军情,授从二品镇国将军。
赵景麟,击毙两名贼首,授正三品昭武将军。
李少游,斩杀贼首一名,授正三品昭勇将军。
万俊杰,授正三品昭毅将军。
........
杨御蕃,死守庐州有功,授正二品金吾将军,荫一子世锦衣卫指挥佥事。
文官的杨廷麟治理凤阳,又领兵援助庐州有功,授正三品正议大夫。
应天巡抚张国维保护南京有功,授从一品光禄大夫........
天武军在军职上改变,并不影响朝廷的封赏,朝廷的封赏大多数是散阶,对于一些将领分驻某地,才特别封某地总兵。
龙虎将军、奉国将军、正议大夫这些都是散阶,带将军的是武将的散阶,带大夫的是文官的散阶。
武将散阶分为三十级,每一级对应俸禄标准不一,类似后世的军衔,朱慈烺没打算在天武军用后世西方的军衔,他觉得大明的散阶完爆那些什么校啊,尉的。
西方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国学的,比如伯爵、侯爵、公爵等爵位,师、旅、营等军制,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西方的玩意,其实早就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普及了。
就像有人说明朝的服饰像韩国的服饰,殊不知韩国服饰就是继承明朝的,只是稍微做了一点改变,真是儿子像爹,贻笑大方。
大明军中的军职除了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将军等固定,其他的军职几乎都是各军根据自己情况酌情称呼,其实连总兵衔很多时候也只是称呼,对总兵的称呼也有很多,有叫将军的,有叫军门的,有叫某镇的,甚至叫大帅的。
当所有武将都封赏完毕后,连文官中的杨廷麟都封赏了,朱大典和史可法二人感觉有些不安,果然封赏到最后没他们二人什么事情。
曹化淳吸了一口气,随即喝道:“漕运总督朱大典、安庆巡抚史可法接旨!”
&nb
第225章 扩军调整
送走了曹化淳后,朱慈烺开始了对天武军各部进行扩军和武将军职调动。
皇帝的恩典固然要领,可朱慈烺更是要让众人明白,每个人在天武军中的位置,到底是谁说了算!
目前天武军满编是两万人,下辖三个旅、一个军直属重炮团、一个军直属骑兵加强团,皇家第一旅驻扎在武昌,皇家第二旅防守中都并随驾朱慈烺,皇家第三旅驻扎在太平府。
除了天武军,朱慈烺手中还有十八万已经练操数月的屯田兵,还有十几万从滁州府、安庆府、池州府等地正在招募等待分田的。
特别是第一批招募的屯田兵,经过将近一年的训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上过战场的三四万屯田兵更是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军士。
朱慈烺决定将上过战场的几万屯田兵充入天武军,天武军扩为三个师,每个师两万人,和之前的配置一样。
三个师的番号为天武军皇家第一师、天武军皇家第二师和天武军皇家第三师,分别由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掌管,所有将官根据各自军功升职。
新扩建的天武军,各师的兵种配备,火枪兵占五成,骑兵占三成,炮兵占一成,其余一成是夜不收、医疗兵等兵种。
为了使天武军配置更合威力,充分发挥战斗力,朱慈烺还给每个旅配备了一个固定的辎重旅,负责后勤,不仅要运送军粮,还要保障充足的弹药供应。
辎重旅从屯田兵中选拔优异者,遇到战事随军作战,各旅正兵有伤亡时,即可从辎重旅中选出有军功者补充成为正兵。
天武军所有士兵都使用自生鲁密铳,也就是燧发枪,每个士兵的标配:一支带三棱刺刀的火枪、五十发纸筒定装子药、两颗手榴弹,子药和手榴弹都用一个防水的牛皮包装着。
江南军器总局和凤阳的几个军器局,通过半年的发展,现在每个月稳定生产自生鲁密铳一万支,各种火炮三百门,盔甲五千套,现在存货也有不少,完全够装备四万人的。
除了三个师,天武军原本的军直属皇家重炮团也升级为皇家重炮旅,依然由万俊杰掌管。
皇家重炮旅全部配备重型火炮,其中十八磅红夷大炮三十门,十二磅红夷大炮一百门,八磅红夷大炮二百门,最差的也是大佛朗机炮,并配备二百架迅雷铳,炮兵每人配备一把左轮枪。
原军直属皇家骑兵加强团与曹变蛟的三千骑兵合并为天武军直属皇家骑兵旅,由曹变蛟担任旅帅,原皇家骑兵团团总李少游升职为天武军第二师第一旅旅帅,执掌一旅。
骑兵旅则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两种,不过天武军的重骑兵和传统的重骑兵慨念不同,重骑兵所穿的盔甲和轻骑兵差不多,只是胸甲略厚一些,战马的正面、头部和颈部都装上铁甲,这样重骑兵同样拥有很强的机动和速度。
所有骑兵都配置一支燧发枪、一支带护手盘的长矛、一把马刀、一支左轮手枪、一颗手榴弹。
朱慈烺还让凤阳总兵杨御蕃按照天武军的标准单独成军,从屯田兵中选拔士兵组建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军队番号为安武军。
在庐州守城战中,杨御蕃手下两万守军几乎全军覆没,他誓死不降,让朱慈烺很重视,在与之交谈了一日后,决定将他收入账下。
随后,朱慈烺又对军法部进行了整改,在军法部正式成立一支法务军,相当于后世的宪兵队。
天武军成立至今,之所以能取得赫赫战功,其中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朱慈烺清楚,随着军队的扩大和组成复杂,在军队内部,也同样需要一个监查机构,来管理监督军队的违纪行为。
军法部之前人员并不多,在各团只有几名军士监督,力度明显不够。
此次成立的法务军,法务兵都是由最早加入天武军又没有犯过错误的老兵组成,属于那种思想觉悟很高,而且对天武军的名声和荣誊都非常重视的人。
法务兵的任务是处理包括天武军在内的所有违法乱纪士兵,还有冒充官兵扰民的流氓无赖。
法务兵拥有抓捕、审问、处罚的权力,朱慈烺又规定,任何士兵都不
第226章 处置俘虏
完成扩军调整后,朱慈烺正在为另一件事头疼,这次俘虏的那些流寇怎么处理呢
在出战之前,朱慈烺考虑过许多种结果,也考虑过会有俘虏,但偏偏没想到,俘虏这么多,足有四万人!
流寇的战斗意志比鞑子真是差多了,鞑子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明知不敌,也会咬牙苦战,战死为止,主动投降的大多是八旗汉军和蒙古兵,满洲兵极少投降,其实他们知道,即便被投降了也难逃一死。
流贼作战,一向是仗着人多势众,就跟群殴一样,顺风吼,逆风跑,一旦不敌就立刻撒丫子跑路,跑的人多了连督阵的老营都不敢阻止,怕在混乱中被弄死。
一些腿脚不麻利跑不掉的流贼当场就跪了,扔了武器向官兵磕头投降,让人舍不得杀。
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打一打更烂的官兵还可以,一旦碰上真正的精锐人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除非有传销大王张献忠和李自成那样的口才来激励人心,可以提高一些战斗力。
现在的问题是,被俘的四万流贼战俘怎么处理朱慈烺目前的粮草是充足,但也不够这样长时间的挥霍啊。
以往逮到清兵直接是砍了脑袋给将士们领赏,现在这些流寇大多是穷苦百姓出身,朱慈烺还真下不了手全砍了。
不过朱慈烺心中也清楚,俘虏中大部分虽然是穷苦百姓出身,但就算现在分田给他们,再发种子让他们耕种重新变回老百姓,也不现实了,不是没有地分,而是这些流寇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流寇以前都属于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一批人,但凡是有点身份的人,哪怕是一个村的里长,都可以踹他们几脚,肆意欺负他们。
自从他们加入了流寇大军,干起了造反的无本买卖,心也大了,流贼大军每打下一个地方,当地的官老爷、富商、地主等平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都会跪伏在他们的脚下痛哭流涕,哀求饶命。
原本这些从不拿正眼看百姓的大人物们,生死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谁做谁知道!
不仅如此,流贼们还可以享受着以前从不敢奢望的美酒佳肴,抢夺当官的、地主老财们的财物,睡他们的女人和闺女,这样的快乐生活都是流贼们造反带来的,在尝到造反的甜头后,哪怕是用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依然有着
极大的吸引力。
想要让这些流贼再回去种地,过那种盼天盼地的平淡生活,恐怕已经很难了,说白了就是玩野了,上头了!
朱慈烺现在终于理解洪承畴和孙传庭了,他们二人在平叛的时候,逮到俘虏就杀,哪怕是投降的也被砍了一批又一批,说实在的,杀光的成本最低,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
朱慈烺毕竟受过良好的教育,不管是前世的九年义务教育和花钱读的高等教育,还是今生从小接受的储君教育,都讲究以人为本,深刻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特别是对于汉人百姓,自然不会做出杀光战俘这种极端
的手段。
如果对付满清军队的战俘,朱慈烺或许还能一杀到底,不杀流寇不仅仅单纯是因为是汉人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流寇中大多数人是因为活不下去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朝廷占了很大的责任。
满清则不同,他们并不是因为生存,而是把攻打大明当成征服,从努尔哈赤的出生就可以看
第227章 劳动改造
到了第三天......
“真香!”王铁柱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粥,由衷的感慨道。
在王铁柱的这顿伙食中,还有两个馒头,一份小菜,甚至其中还有两片肉!
王铁柱在放完豪情壮语的第二天就饿得受不了,找到了看押头他们的天武军,并一口气举报了三个头目,其中一个在流贼中还是个将军。
逮了一条大鱼,徐盛很高兴,作为奖励,他当着所有俘虏的面,将两片肉放在了王铁柱的碗里,并鼓励王铁柱好好品尝,不用担心有人抢,下顿还有!
王铁柱大口大口的吃着喝着,时不时的还赞上两句官兵的伙食真不错!
看他吃的那么津津有味,让已经饿了三天的其他俘虏们馋涎欲滴,再也不顾什么江湖道义了,纷纷举手举报,一时间又是一片争先恐后。
其中一个俘虏创造了记录,一口气举办了八个头目,后来一打听,原来他自己就是个头目,居然跳出来举报别人........
被举报出来的头目知道自己怕是凶多吉少,也不能便宜了其他人,他们秉承着义军兄弟有难同当的宗旨,又把还没被举报的其他头目也给揪出来了。
经过四天时间的举报,四万俘虏中一共举报出大小头目七百多人。
徐盛下令,将这七百多名大小头目当着所有俘虏的面全都斩首。
七百多颗人头落地,给所有俘虏带来了无比强悍的震慑力,很多平日里骂骂咧咧不服管教的人开始变得老实了。
紧接着,徐盛宣布了俘虏的三大纪律:
一、绝对服从命令,不许任何人违抗,抗者死!二、老实改造,不许逃跑,逃者死!三、俘虏之间禁止相互打斗,斗者死!
徐盛又宣布在改造期间实行积分制,表现良好者会奖励积分,积分满四千分者,释放并分给田地四十亩以供养家糊口之用。
所谓积分制,就是所有俘虏都要参加官府安排苦力劳作,主要是在南直隶开垦荒芜的土地,挖渠灌水、修桥铺路等建设性工作。
积分制规定,参加一天劳作获得积分十分,请假缺席一天扣十分,徐盛不会让他们白吃白喝的,吃一顿饭扣除一积分,领衣服和被子也需要积分,没有积分只能饿死冻死。
如果消极怠工和搞破坏,还得扣分警告,表现优异者也会获得积分奖励,比如改造态度良好,或者举报一些拉帮结派、图谋不轨、企图逃跑的人。
想吃肉可以,用积分来换!想换件厚一点的衣服御寒可以,用积分来换!
总之一句话,在战俘管理所中,想要吃的好,过的好,都需要积分,积分不能转让只能自己获得自己使用。
经过计算,一个俘虏正常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积满四千分,获得释放并分得四十亩田地。
每天省吃俭用,最快的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积满积分。
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完全可以让一个浪子回头,重新做个安分守己的人。
在看见七百多个头目被当众砍头,大多数的俘虏都感到心中恐惧,心中听说通过积分可以被释放,还能获得四十亩地,许多俘虏心中都看到了希望,有了盼头。
宣布完管理制度后,徐盛对所有俘虏进行了整编,将四万俘虏分成了五百个队伍,每队选出一名队长,日后由本队积分最多的俘虏担任队长,负责协助官府管理全队,队长每月额外奖励一百积分。
队长没有处罚等权限,只能每天喊人集合,帮忙安排任务。
第228章 新的一年
新年已经临近,各地喜庆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连偶尔从皇城中出来透透气的朱慈烺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心里变得温馨了起来。
在距离正旦前几日,朱慈烺将凤阳府等实行屯田的各府官员俸禄提升了一倍,并一次性发放了一年的俸禄,让他们过个好年。
这些官员,特别是凤阳府的官员,跟他干了将近一年,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显著,是时候提高待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