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衣米豆腐
如此局面之下,袁绍的面部肌肉不由的抖动了起来。
照现在的局面发展下去,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主公,袁绍命令骑兵出击”就在公孙续和公孙瓒对着眼前的局面滔滔不绝的交流意见时,廖化的声音突然传来。
闻言的公孙续侧头望去,只见袁绍的传令旗依旧在不停的舞动着。
“爹爹,逼迫吕布退回关内即可,切不可恋战”回过头来的公孙续向着准备出击的公孙瓒提醒了一句。
今日的这场混战,公孙父子是抱着出工不出力的想法出击的
洛阳城内,连夜赶回的董卓顾不得疲劳,急匆匆的进入了皇宫。
眼下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董卓一心想着尽快说服小皇帝刘协迁都长安。
而汜水关那边,董卓临行前交代过吕布,只要能够挡住关东诸侯联军的三日进攻,便可向长安方向撤离。
随着董卓肥胖的身躯又一次的出现在眼前,刘协强行压住了自己的恐惧之情。
“相国,何事如此匆忙”刘协差异的问道。
原本,刘协以为董卓在汜水关对付关东诸侯联军,说什么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
在此期间,他就可以通过司徒王允秘密的召集朝中老臣,伺机发难。
可眼前的董卓,似乎显得很焦虑。
“陛下,洛阳乃四战之地,乱臣贼子不日即将攻入洛阳,老夫即刻护送陛下迁都长安”
语毕,董卓大手一挥,完全没有给刘协任何选择的余地。
当朝中大臣们得知消息的时候,董卓已经护着刘协出了洛阳西门,想着长安方向匆匆而去。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对于董卓的蛮横无理之举,朝中的老臣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办法。
除了发几句牢骚之外,纷纷开始准备行囊,追随着刘协向长安而去。
俗话说的好,国不能一日无君,但大臣们却不同了。
若是他们不跟随而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变回冒出一个顶替他们位置之人。
当然了,这也正是李儒的狠毒之处
只要掳走了小皇帝,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们,自然是要跟随而去的。
第230章 心机婊袁绍
董卓掳走了小皇帝向长安而去,那些朝中的大臣们亦是如此
当然了,有些故土难离的家伙,自然是被西凉兵用刀驾着脖子请走的。
眼下的洛阳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董卓可以先走,但洛阳这里必须留下人来坐镇。
至于这人选,当然非李儒莫属
洛阳的富裕可不是当今的长安能够比拟的,迁都这事说起来简单,可真的到了长安,朝廷的一切开销,都需要真金白银。
西凉之地贫瘠,没有那么多的钱力支持长安,这可是世人皆知的事。
不仅经济落后,现在的长安,人口数量也相当匮乏。
因此,李儒留下,除了统领大军之外,就剩下疯狂的敛财和驱赶百姓西迁。
此举可谓是心狠手辣,至少关东诸侯联军打下来的洛阳,将会是一座空城。
至于敛财的手段,其一就是搬空皇宫中的一切,当然了,皇陵也是免不了被侵扰。
其二嘛,自然是要纵兵掠夺
这样一来,整个洛阳的百姓便遭了殃。
就在联军与吕布率领的并州军在汜水关激战的时候,整个洛阳已经变成了人间炼狱。
联军大营内,经过了第一天的混乱之后,各路诸侯总算是清醒了过来。
董卓虽然跑了,可吕布那个家伙还率领着并州军坚守在此。
想要短时间内攻取汜水关,显然是痴人说梦
中军大帐内,袁绍一脸的郁闷,连续攻打汜水关三天,可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子衡贤弟,明日攻城可为先锋”思来想去,袁绍还是后者脸皮向公孙续开口了。
闻言的公孙续笑了笑,而后道“盟主既然有令,某领命便是”
这边公孙续的话音刚落,那边袁术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某也愿为先锋”
袁绍见此,脸上的肌肉不由自足的抖了一抖。
自从会盟以来,袁术的手下士卒一直是在负责粮草之事。
原本袁绍是想着保存袁家实力的,可袁术这个二货偏偏要往枪口上撞。
攻城岂是儿戏更何况,袁绍这样的安排也是存有私心的。
若是袁术私下里说说,他还会开口劝阻一二。
眼下当着一众诸侯的面说出,即便是有心劝阻,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既如此,公路同为先锋”袁绍挥了挥手,那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自己算计公孙续,可没想到偏偏自家人还往这个坑里跳。
“盟主高义,坚亦同往”
“操亦同往”
孙坚与曹操二人先后起身,向着袁绍一礼,而后向着公孙续投去了一个你懂得的表情。
闻言的袁绍有些发蒙,没想到自己耍了个小心眼,却引出联军中战力最强的几个家伙同时请命。
对此,袁绍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消耗一家的力量是消耗,消耗三家的力量也是消耗。
此刻,袁绍的心中只希望,袁术那个二货在明日的攻城战中不要太过卖力就好
返回了自己的帅帐,公孙续的屁股都还没有坐热,曹操、孙坚、袁术三人联袂而来。
“三位兄长,某这里真没有美酒了”公孙续先是一愣,双手一摊,摆出了一幅无奈的表情。
“子衡休要框某”袁术冷哼一声,摆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哈哈哈哈”见此,四人不约而同的大笑了起来。
自从三人在袁绍面前说出愿为先锋的那一刻,公孙续便知晓,得到黑衣人传信的不止他一人。
至于为什么只有他们四人得到了消息,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依子衡之见,明日如何攻打汜水关”说话的乃是孙坚,他对公孙续的能力可是打心眼里的佩服的。
听闻了孙坚的话语,公孙旭先是看了看其余二人期待的表情,而后道“既然三位兄长都得到了消息,小弟便不再多言,明日攻城不分主次,谁先攻上关头,便是首功”
此言一处,又引起了众人的一阵大笑。
公孙续如此做法,可谓是公平到了极点。但凡来参加会盟的,谁不想自己声望暴涨
明日的汜水关内,早已是空无一人,因此他们这四个先锋仅仅是做做样子罢了。
至于三人来此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功劳的划分。
嘴上虽然说没有美酒,可公孙续从来都不缺这东西。
由于战事未完,四人也就是略饮一点,过了过嘴瘾罢了。
临走之际,公孙旭亲自送三人出了大营,顺便向袁术的手中塞了一个纸条。
早在一日前的深夜,一名黑衣人夜闯公孙续的帅帐,虽然已经认出了此人的身形,但公孙续却没主动有识破。
吕布将于今夜撤离汜水关的消息,原本公孙旭以为又会是众人皆知。
可没想到,王越仅仅是告诉了他们四人,否则也不会有今日在中军大帐中的一幕。
“元俭,速速请爹爹及三位军师议事”
送走了曹操、孙坚、袁术三人之后,公孙续并没有着急着休息,而是打算与自己老爹和三位谋士好好的谋划一番。
次日一早,匆匆用过早膳之后,整个联军大营战鼓声隆隆
今日汜水关攻城战,将以公孙续、曹操、孙坚、袁术三人的兵马为主。
袁术就不用说了,其余三人的手下士卒的战力,会盟的诸侯们一清二楚。
尤其是公孙旭手下的羽林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各个都是精锐搬的存在。
战鼓声震天,袁绍意气风发的下达了攻城的将令
“爹爹,切记缓慢行军”临出发前,公孙续还不忘向着自己的老爹叮嘱一句。
虽然昨夜已经商议好了一切,可公孙旭还是不希望自己的父亲被攻下汜水关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大军缓缓向前,公孙旭今日亦是跟随出战,就连袁术也是一股脑的与公孙续合兵一处。
“子衡贤弟,为兄先谢过了”
闻言的公孙续笑着点了点头,袁术这个二货还有利用的价值,至少今日让他恶心恶心袁绍还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战鼓声急促的响起,四路大军开始加速,而在公孙旭的示意下,张飞率领的步卒明显压低了速度。
相比于曹操、孙坚二人,公孙旭今日,只想一心一意的打酱油
第230章 火烧洛阳
随着四路大军开始加速,袁绍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因为已经预见到了与昨日相同的场景。
虽然此刻的汜水关头没有出现吕布的守军,但袁绍相信,当那些云梯上的士卒即将抵达城头之时,一定会遭到迎头痛击。
然而下一刻,袁绍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以一个及其潇洒的动作翻上了汜水关头。
“纪将军威武纪将军威武”
随着汜水关下的士卒发出一声声震天的呐喊,袁绍才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纪将军是谁袁绍当然清楚,那个身影他可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处在汜水关不远处的袁术,此刻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按照昨天晚上的约定,谁的人率先登上城头,谁便是首功。
显然,公孙旭手下的羽林军并没有争功的意思。
因此张飞率领的羽林军,仅仅是在汜水关前做了一次短距离的冲锋而已。
至于曹操和孙坚二人,虽然知晓汜水关无人防守,可都没有派出手下大将进行第一次冲击。
当然了,他们这样选择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唯有袁术,在公孙续的协助下,直接派出了自己的爱将纪灵。
片刻之后,汜水关的城门大开,作为今日首功的袁术,在一番谦让之后,第一个领兵进入了关内。
而公孙续之所以有十足的把握,完全是因为吕布送来的书信。
虽然在战场之上双方互为敌对,可私下里,吕布还是希望能够与公孙续交好。
俗话常说,多个朋友多一条路。
吕布虽然投靠了董卓,但经过汜水关一战之后,吕布隐隐觉得,在董卓的心里,西凉军才是自己的军队。
对于并州军来说,若不是吕布还有用处,恐怕连日常的粮草都会克扣。
而那些投效董卓的西苑军将士,就是最好的佐证。
汜水关内,也并不是没有守军,而是吕布率领大军在撤退的时候,将那些不被董卓重视的西苑军统统留了下来。
对此,那些西苑军将士来说,吕布如此做法,他们并没有什么怨言。
相对于董卓来说,原先的西苑八校尉比董卓更值得投效。
当袁绍黑着脸进入汜水关的时候,袁术、曹操二人已经将那些留下来的西苑军统统收编了。
至于孙坚与公孙续二人,对于这些士卒实在是不怎么感冒,这也正好便宜了曹操和袁术。
而对于那些更晚一步进入汜水关的诸侯来说,更是一个个捶胸顿足
当日夜,袁绍在汜水关内大宴诸侯,虽然只是攻下了一座空城,可这一切却是一个好的开端。
至于何时攻打洛阳,袁绍没有明说。
因为他知道,相对于汜水关来说,洛阳城高墙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攻取。
换句话说,袁绍此刻更希望董卓尽快迁都长安,掳走了小皇帝,他这个联军的盟主才好在洛阳城作威作福。
如果公孙续知道袁绍心中的想法,不介意对他泼上一盆冷水。
李儒那个家伙,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就在关东诸侯联军在汜水关大吃大喝的时候,整个洛阳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原本繁华的洛阳,此时已经陷入前所未有的兵灾
郭汜率领的西凉军,四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几乎就是无恶不作。
包括洛阳的皇宫在内,大火四起四起,宫女太监们跑的跑,被杀的被杀。
至于洛阳城内平民百姓,自不用说,就连来不及西去的大臣及家眷亦是被杀。
董卓掳走了小皇帝后,除了一少部分主动跟随的,李儒直接下令,将大部分官员都押往了长安。
官位高,名声够大的比如皇甫嵩等人的家眷,则是李儒亲自命人“保护”押往长安。
至于其他人,但凡有反抗的,必然引来杀身之祸。
当然了,袁绍也不傻,在自己大摆庆功宴的时候,也向洛阳派出了不少的斥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