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衣米豆腐
当下,院内哭喊声一片,浓浓的血腥味正四处弥漫着。
昔日的司徒府,如今变成了一遍炼狱,虽然府中大多数人都与王允没有绝对的关系,但李儒依旧没有打算要放过他们。
“李将军英明,想要杀掉吕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李儒端起了茶水,喝了一口。
而李榷屏气凝神,皱着眉头一言不发,似乎在思索着李儒所说之事。
论武艺,李榷不是吕布的对手。
论兵力,他与吕布的兵力相差并不大,若真的打起来。
李榷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
即便是加上郭汜的大军,或许可以击溃吕布,但却无法将其斩杀。
“军师之意,郭汜在使诈”李榷差异的问道。
如果,按照刚才他所想的那样,刚刚那名斥候是专门来引诱李榷派兵追击的。
如此以来,李榷自己就彻底的得罪了吕布。
“非也,郭汜自己吃了亏,担心吕布报复,这才想着拉李将军入水!”李儒一脸坏笑的说着。
就好比,他已经看透了郭汜的心肝脾肺肾一般!
闻言的李榷倒吸一口凉气,郭汜这个家伙,吃香的喝辣的从来不想着别人,一旦遇到麻烦,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拉人入坑。
以往,董卓活着的时候,李榷从来没有感觉到周边的袍泽会有如此的危险。
而现在看来,他包住李儒这个大腿,选择没有错。
想通了一切,李榷急忙起身,向着李儒一拜,道:“多谢军师提醒!”
见此,李儒笑着点了点头,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在得知董卓的死讯之后,李儒便在第一时间思索起了报仇的方法。
显而易见,在所有的西凉将领中,李榷是最好控制的一个。
当然了,李儒所想的控制,并不是让李榷完全为自己所用,而是要接李榷的力量,达到自己为董卓报仇的目的。
至于报仇之后,李儒没有想太多。
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董卓不仅救了他的性命,而且收他做了上门女婿。
虽然在外人眼里看来,李儒这样有失男人的尊严。
可李儒却清楚,也正是因为董卓,自己的一身才华才有施展的平台。
因此,董卓的死,对于李儒的打击是巨大的。
眼下它强颜欢笑,就是不想让别人看出来他有多么的痛苦。
 
第341章 准备逃亡的刘协
对于自己身边的士卒,张辽是放一百个心,可如此诡异的局面,他也无法解释清楚,这一切的一切,已经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范围。
如此情况之下,张辽也不敢在原地耽搁太久,万一李傕或者郭汜哪根筋不对了,突然杀来,那可就真的是白忙乎了。
洛阳城内,一个偏远的院落中,数十名黑衣人静静的矗立在此。
为首之人,言语间有些兴奋,为了即将开始的行动,他们这群人已经准备了许久。
“老大,白波兵那边已经出发了,牛辅放弃了函谷关,正在向着长安进军。”一名刚刚进入的黑衣人低声的说着。
“很好,立刻派人去长安送信,一切按计划进行!”
“诺!”
自从董卓死后,牛辅便显得有些坐卧不宁。
虽然手中拥有三万兵马,但长安丢失,使得其失去了粮草补给的来源。
而就在牛辅准备起兵,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时。
李儒率领着李傕、郭汜尽九万人马兵临城下,准备再一次的占领长安。
这九万人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原本,李傕、郭汜的手下,就算得上是西凉军中的精锐。
俗话常说,狗急了还跳墙,何况麾下拥有数万兵马的李傕、郭汜二人呢
如果仅仅是他们两个还不够的话,那么在加上一个李儒,牛辅觉得重新夺回长安,只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牛辅自认为人缘还不错,可在董卓死后,大家的心还在不在一起,都很难说。
这不,在接到李儒的传信之后,牛辅很快便做出了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学着董卓昔日的模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领兵入长安。
从李儒的信中,牛辅不难看出,李儒需要他,李傕同样需要他的支持。
至于郭汜,二人之间虽然没有明显的矛盾,但也没有与李儒那般亲密。
这种时候,如果要站队的话,牛辅自然是要选择最熟悉之人!
不管怎么说,牛辅和李儒同为董卓的女婿,就凭借着这层关系他牛辅就必须支持李傕。
如今的长安城内,李傕、郭汜二人斗得已经是不可开交。
无论是从官职,还是其他什么地方,这二个人总要一比高下。
今天郭汜逼着天子封他一个车骑将军,明天李傕就会领兵进宫讨要一个骠骑将军。
总之一句话,在没有吕布的威胁后,这二人的野心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二人两败俱伤是必然的。
为了能够尽快结束内部的争斗,李儒迫不得已书信牛辅,希望他能够率部来长安。
一旦有第三方势力的介入,长安的平衡必然会被打破。
到那个时候,无论是否发生火拼,都能够将整个局势稳定下来。
李儒拉拢牛辅,郭汜自然是不会干看着。
张济在西凉军中的位置虽然有些偏,但这个时候,郭汜没有其他选择。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风云密布,双方的斥候不停地向着各处而去,都希望自己的援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赶到长安。
“叔父,为何选择郭汜而非李傕”赶往长安的路上,张济的侄儿张绣一脸好奇的问道。
此时的张绣,年纪虽然青,但已经被羌人尊成为北地枪王。
这叔侄二人,在西凉军中一直得不到董卓重用。或许,这就是不选择李傕的原因所在。
“李儒此人,阴险狡诈,吾等二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济耿耿于怀的说着。
按理说,在董卓手下这么些年,平日里张济也没有的罪过谁,可依旧得不到董卓的重用。
而作为董卓身边的头号军师,张济将仇记在李儒的身上,亦不为过。
第342章 天子出逃
王越的话语,让刘协全身一震。
虽然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刘协突然间变得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王爱卿,就朕一人”清醒了的刘协开口问道。
说句心里话,如果就他这个天子跑了,刘协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毕竟,朝中不少的大臣,都是跟着他从洛阳一路而来。
如今让他自己跑路,刘协的心中多少有些愧疚。
“蔡邕、伏完、董承等数十名老臣随行!”王越的话不多,但却让刘协显得兴奋起来。
看完了王越递过来的名单,刘协长出一口气。
名单上的老臣,对于刘协来说极为重要。
“如此甚好,何时动身”刘协激动的起身,巴不得现在就离去。
以长安目前的局势来说,刘协手中除了宫殿外不到百名的护卫,再没有其余的自保力量。
而城外混战的西凉军,则已经超过了十万之众。
如此的情形,早已使得长安的百姓人心惶惶,整日躲在家中闭门不出。
“陛下耐心等待,时机一到,臣将护送陛下东去!”王越说完这句,缓缓的退入了殿内的阴影之中。
随着王越的离去,寝宫内此刻又变得空空荡荡,刘协缓了缓神,端坐在龙榻之上开始闭目养神。
此时,年幼的刘协陷入了沉思,心中慢慢的梳理着,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此番东去,必然是历经千辛万苦,一旦被西凉军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不仔细的谋划一番,他们这一行人可能都出不了函谷关。
至于最终的目的地,那自然幽州了,除了刘虞之外,最重要的事那里有公孙续的精兵强将。
只要抵达幽州,大汉就还有挽救的余地,他这个年少的皇帝,就不会成为丢失祖上基业的最后一人。
不过,王允已经联系到的十余位大臣,为何他这个皇帝居然没有得到一点风声
刘协有些想不通,这些答案,也只得日后再去寻求,眼下,还是想想如何逃亡才是关键所在。
此番逃亡,必须保证不能太早的被李儒、李傕、郭汜等人发现。
更重要的是,出了长安之后走那条路,刘协没有一点头绪。
“唉!”思索了好一阵子,刘协长叹一口气。
王越只是说,会带自己逃出长安,但又没说逃亡的路线,如此伤脑经的事,刘协决定还是不要去想了。
既然,王越能联系到数十个大臣,那么他们之间必然是有沟通的。
逃亡路线这事,大臣们应该早就商量好了。
虽然自己贵为天子,可刘协知道,他这个天子,在大臣的眼中,还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娃娃而已。
有些事情,大臣们商议好了只是报给他定夺罢了!
如今刘协,是空有皇权,无兵无将,亦没有太多能够信任之人。
就连皇室宗亲,除了刘虞与刘宠之外,没有一个真心效忠于他。
纵观天下,他刘协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不仅如此,这个名义上的皇位还能做多久,刘协心中没有底。
当初的黄巾乱,使得大汉的朝廷变得羸弱不堪。
董卓入京之后,各路诸侯割据已经成为了事实。
皇室的威严扫地,即便是想要笼络人心,亦是便的困难至极。
即使还有蔡邕、伏完、董承等一众老臣,但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兵之人。
当然了,公孙续是个例外,只是刘协远在长安,公孙续如今是鞭长莫及。
想到这里,刘协猛地发现,若是自己的父皇能够多活几年,在多给他几年缓冲的时间,刘协自信凭借他的努力,一定能够扭转天下大局。
&
第343章 公孙续借粮
当马蹄声远去之后,车外再一次的传来了王越的声音。
“陛下勿虑,此时西凉军厮杀正酣,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绝不会分兵追击。”王允恭恭敬敬的解释着。
对于自己的选择的出逃时机,王越有着十足的把握。
在加上暗部传来消息,马腾在得知董卓死后,果断的选择了出兵长安。
虽然还不清楚马腾的目的,但对于王越及出逃的天子来说,无疑是吸引了西凉军的注意力。
这样以来,等到西凉军内讧分出胜负的之后,就需要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对付马腾的大军之上。
“白波军可信否”刘协接着问道。
虽然已经出了长安,但在见到公孙续的兵马之前,还是觉得心神不宁。
“陛下安心,徐晃出自燕王的羽林骑!”王越笑了笑,关于白波军的事,还是公孙续亲口告诉他的。
更何况,此时的公孙续已经在赶往函谷关的路上。
而按照当初的约定,只要过了函谷关,天子的安危,便不再是他王越负责了。
闻言的刘协,立刻将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弄了半天,白波军中的将领是羽林骑出身,这样一来,刘协的底气反而增加了几分。
羽林骑,对于刘协来说,几乎是近于神一般的存在。
从刘协知道公孙续的名字开始,就和羽林骑没有分开过。
无论是征讨外族,又或是平定内乱,羽林骑的功绩,刘协不用想随口就能说出来。
不过,一提起羽林骑,刘协就响起了自己的皇姐。
若不是李儒用计,皇姐不愿意拖累公孙续,也不会自裁而亡。
至于马腾的兵马,刘协压根就不清楚,更不知道马腾究竟是何人!
而王越亦不清楚马腾的实力,但是能够有勇气,领兵攻打长安的诸侯,实力绝不会弱。
东逃的一行人中,最郁闷的就属伏完与董乘了。
马腾的兵马,原本就是他们二人暗中联系的。
包括长安的一切消息,都是二人通过其他渠道偷偷送出的长安。
从心底里讲,这二人是反对刘协东逃的,只不过迫于王越的淫威,二人不得不做出了妥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