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衣米豆腐
至于刘虞的那些兵马,原本也是要来参加的,只不过在巡视了公孙续新训练成军的两万步卒之后,刘虞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人比人气死人,同样的时间招募,同样的时间训练,为何公孙续练出的兵马就是比自己强呢
这一点,刘虞百思不得其解!
在的刘虞心中,已经开始萌生将整个幽州的兵马大权全部交到公孙续手中的想法。
此时此刻,刘虞的内心是激动地,不仅仅是他,就连公孙续亦是如此。
公孙瓒不能领兵出征,自然是将手中的最强战力,白马义从交给了自己的宝贝儿子。
眼前列阵的近三万将士,可个个都是威风凛凛,杀气逼人。
当然了,两万步卒的杀气稍稍少一些罢了。
不过,从他们坚毅的面庞中,不难看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面貌。
公孙续身穿银甲,腰间挂着倚天剑,身后红色的披风猎猎作响,好不威风。
再加上其匹夫皙白、面相俊俏,引得不少围观的少女面红耳赤,就差大声尖叫了。
“将士们,鲜卑聚集二十万大军准备南下,尔等惧否”公孙续这一开口,就惊掉了刘虞的下巴。
如此重要的军情,他就这样当着围观的百姓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
侧头看了看那些围观的百姓,不少人已经面带惧色,纷纷的开始交头接耳。
但在仔细看看那些列阵的将士,除了极少数之外,其他人均是露出坚毅的表情。
似乎是知晓公孙续的话没有说完,所有人都屏气凝神,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尔等参军,为的是吃饱肚子亦或是保卫家园”
公孙续继续问道,他的这些发问,其实早在之前就已经安排下去了。
没有到这些士卒回答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人说出半个字!
“那尔等告诉本将,吾等身前时恶狼,身后是家园,该如何抉择”
公孙续再一次的发问,不过这话音刚落,刘虞便听到了有生以来最让他激动的话语。
“保家卫国,不惜此身,万胜!万胜!万胜!”
近三万人的整齐呐喊,彻响天际,就连那些乌桓骑兵亦是用着蹩脚的汉语振臂高呼着。
这样的场面,不仅刘虞被震住了,就连那些围观的百姓一个个亦是神情激动。
如果公孙续这个时候喊一声招兵的话,估计短时间能在扩充两万人也不是难事。
按照公孙续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统兵观点,他手下的这些将士,就不说以一敌十了,一对二还是搓搓有余的。
更何况还有羽林骑、乌桓突骑以及白马义从三支精锐骑兵的存在。
这样的呐喊,持续了多长时间,没有人去统计,总之不久之后那些围观的百姓也加入了进来。
待到呐喊声渐渐消失之际,公孙续急忙转身,向着刘虞一礼,道:“刘使君”
见此,刘虞急忙摆了摆手,士气都已经这么高了,他在出面说几句反而有些画蛇添足的意思。
“请使君下令,出征!”公孙续接着请求道。
闻言的刘虞也不好在推辞,心中当然知道公孙续此举的意义何在,毕竟自己还是名义上的幽州牧。
“全军出征!”刘虞上前,大手一挥同时高喊了一声。
在其身后不远处的公孙续,猛的拔出腰间的倚天剑,斜指天空,紧接着,一阵阵慷慨激昂的歌声传了出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卢龙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鲜卑终不还”
初一听来,无论歌词还是曲调,都与当下大汉的韵律不符。
可这首歌,越听越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刘虞在听了几次之后,两行热泪不自觉的流了出来。
当然了,这首歌和词都不是公孙续所作,而是公孙续记得后世中的,一个让他记忆犹新的广告中唱出来的。
而公孙续,也只当着蔡琰吟唱了一遍,便有了现在的版本!
望着大军远去的身影,不少的百姓都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公孙续向着刘虞、公孙瓒一礼,今日出征,又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就在公孙续翻身上马的那一刻,蓟县东门的城头上,响起了悠扬的琴声。
那琴音与将士们所唱的一致,没有丝毫的不符。
公孙续猛然回头,虽然看不见是谁在弹曲,可他心中知晓,这琴声是蔡琰在为自己送行!
“文姬,等着某回来!”向着城头大喊了一句,公孙续策马扬鞭而去。
在他的身后,骑兵们纷纷策马奔驰,留给众人的只是一阵阵尘土罢了。
“吾辈当马革裹尸,保大汉苍生!”
或许是受到了刚刚歌声的感染,又或许是不能率部出征,公孙瓒面含热泪的大喊一句。
“派人保护蔡小姐回府。”稳了稳心神,公孙瓒向着自己的亲卫下令道。
刚刚公孙续的那一声大喊,可不只是他听见了,就连刘虞亦是听的清楚。
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眼人都明白。
在当下的大汉,当着如此众多之人公开表白,公孙续已经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尤其是那些对公孙续芳心暗许的大家闺秀们,在得知此事之后,一个个更是唉声叹气。
为什么这种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若是城头上抚琴的是自己,那又该多好。
从此以后,每逢幽州军出征,总有人想要冲上城头抚琴。
只可写,这样的殊荣,公孙续只留给了蔡琰一人!
誓师大会结束了,可这场誓师大会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在逐渐的发酵起来。
尤其是出征将士的歌曲,在幽州大地上迅速的传播开来。
以至于,远在兖州的曹操、江东的孙坚听见后,都有一种领兵增援公孙续的冲动。
乃至于传到长安之后,少帝刘协默默的流着眼泪,凝视着北方的夜空一动不动。
第259章 大战前夕
公孙续率部出征了,而且是弄得世人皆知。
尤其是西部鲜卑的大王素利,在得知消息后更是惊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不过,当其听闻公孙续只有不足三万人马是,顿时引来了素利的一阵狂笑。
见此,轲比能虽然起身劝了几句,可素利根本就听不进去。
就这一瞬间,轲比能突然发现,自己是不是有点复仇心切了。
当初失掉了一支臂膀,让轲比能几乎痛不永生。
这将近两年的时间,轲比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的。
仇恨冲昏了他的头脑,自己能保住性命,已经是长生天眷恋了。
或许自己又做了一次错误的决定!
既然汉军已经出动了,素利便将南下之事压了下来。
按照长安传来的消息,公孙续是迫于朝堂的压力才不得已出兵的。
如此看来,公孙续及其部下深入草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传本王令,加派斥候探查汉军动向。”素利大手一挥,算是对这件事做了一个了解。
至于素利为何打算在这个节点上发兵南下
其一是因为长安方向的来使。
其二嘛,自然是公孙续让人带回的那封书信。
信中没有太多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如此狂妄自大的做法,将素利激怒了。
别以为击败了和连、轲比能部,就能打败他素利,他一定要让狂妄的汉军付出代价。
可左等右等,素利等到了斥候传回的好坏消息。
那就是汉军抵达卢龙寨之后,便开始加固防线,没有出兵的打算。
但凡有鲜卑斥候靠近,都通通被汉军消灭了。
至于斥候是怎么死的,鲜卑人自己都不清楚。
总之一句话,眼下的卢龙寨附近,就是汉军的天下,就连一只蚊子都不能从这里飞过。
卢龙寨内,公孙续与郭嘉盯着眼前的沙盘不时的交换着意见。
从声势浩大的出征之前,公孙续便酝酿着一个天大的计划。
虽然凶险无比,可若是成功了,必然一战而定整个西部鲜卑。
“主公,史阿传回消息,鲜卑人的斥候,已经肃清。”
就在公孙续与郭嘉交流的时候,廖化的声音传了出来。
闻言的公孙续与郭嘉二人,相视一笑。
眼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奉孝,该咱们行动了!”公孙续哈哈一笑。
按照之前的部署,在肃清卢龙寨附近的鲜卑斥候之后,公孙续将带着赵云、张飞、黄忠、郭嘉四人,统领羽林骑、白马义从、乌桓突骑悄悄的深入草原。
至于公孙续的目的是什么必然是效仿当年霍去病千里奔袭的战法。
只不过,要想此战成功,还需要全局的辅助。
尤其是调动鲜卑的主力大军南下,成为了此战的重中之重。
“传令众将议事!”公孙续笑着说了一句,而后向着廖化说道。
由于卢龙寨的修复并非一时半会,所以公孙续率部到此,也只能是住在军帐之中。
这样的一座险要关隘,虽然经过了一个冬季的抢修,但离完全修复还有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少时,公孙续手下将领陆续来到了中军大营,待人到齐后,公孙续便缓缓开口了。
“鲜卑斥候已经肃清,是时候按计划行动了!”说道这里,公孙续顿了顿。
而后再次言道:“徐荣听令,率领两万士卒死守卢龙寨,一切听从戏军师安排!”
“末将领命!”
见到徐荣干脆的回答,公孙续点了点头,而后将手中的将令递了出去。
之所以如此安排,完全是看中了徐荣的稳重,再加上戏志才,鲜卑人想要正面攻破卢龙寨,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至于幽州其他城池,公孙续不需要操心,因为刘虞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部署。
“史阿听令!”转头望向了史阿,公孙续接着道:“令暗部继续扩大范围,清缴鲜卑斥候,本将要让他们变成聋子、瞎子。”
“诺!”史阿出声应诺,同样结果了一块令牌。
“赵云、张飞、黄忠听令,随本将率领骑兵深入草原,咱们要干一票大的!”公孙续再次拿出三块令牌,分别递给了三人。
“嘿嘿,主公安心,俺都淡出个鸟了!”
张飞接过令牌,一边傻呵呵的笑着说,一边将令牌揣进了怀里,深怕丢失了一般。
见此,众人一阵大笑,使得刚刚还有些紧张的气氛,突然缓解了不少。
“奉孝,此番可要受苦了!”最后,公孙续看向了坐在右手边的郭嘉,笑着说道。
“只要酒够,不累不累。”郭嘉摇着羽毛扇,满脑子都想着公孙续答应大酒水管够这句话。
随着夜幕的降临,三千羽林骑、三千白马义从还有两千乌桓突骑悄悄的穿过了卢龙寨,向着草原的深处而去。
此番出征,公孙续还带着一个人,那就是田畴!
由于田畴对这一带的草原十分的熟悉,因此向导这事,就全靠他了。
当然了,想要完全做到人不知鬼不觉,公孙续也只能选择昼伏夜出。
就在他们离去不久,卢龙寨内涌出不少步卒,开始人为的破坏骑兵的踪迹。
至于鲜卑斥候,在于暗部交手几次之后,一个个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尤其是在靠近卢龙寨的时候,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二话不说拔马就跑。
南匈奴,羌渠单于的帅帐内。
羌渠单于正看着眼前的贾诩,细细的安排着此战的一切。
之前,他们与汉军作战无数,战前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准备会。
可眼下,看着汉军的谋士,一字一句的说着,羌渠单于突然发现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全都白打了。
“大致如此安排,单于还有不懂之处”贾诩滔滔不绝的说完,羌渠单于已经是一个头两个大了。
如此多的细节,他自己记下了几个,根本都不清楚。
“呃贾军师,如此众多的细节,根本就记不住啊!”
看着羌渠单于愁眉不展,贾诩心中暗自欢喜。
其实他这么做,无非就是在要指挥权罢了。
当公孙续派遣自己来南匈奴的时候,贾诩便早早的想好了一切。
羌渠单于岁老,可他又不是白痴,更何况还有两个不省心的儿子,贾诩如此小心行事,也是迫于无奈之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