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又打翻了陛下的醋坛姜绾芸顾瑾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槿年陌雪
“大家同为户部官员,管的,也是同一件事情。因为事情紧急,文大人越过臣直接上报,臣没有怨言,但后面的事情,为何也不告知一声”
“若是臣提早知道臣做的这些,已经是文大人做过的事情了,那臣一个晚上的时间,便可做其他事情了。”
“大家齐心协力对抗这次灾荒岂不更好为何要各做各的事这样,朝廷还明确个官员的分工做什么”
从头到尾,文承东没有一处地方做得不好,所以方振宇唯一可以拿出来说的,便只剩下了这一点。
文承东越过了他上报陛下豫州的事情不说,还从头到尾都没知会一声。
这一点,是文承东唯一没有按照规矩办事的点。方振宇如今,也只能逮住这点,质问文承东,顺便,把自己做无用功的事,赖给别人了。
被方振宇点到名后,文承东也迅速出列,毫不惧怕地答道,“方大人,下官认为,这样的大事情,理应先告知陛下。”
“就算下官先跑一趟您的府邸,把事情告诉您,不也是要一同进宫,向陛下汇报的吗”
“难道,这么大一件事,您还能自己担下来,自己处理”
“你说得不错,确实理应先告诉陛下。”方振宇先是对文承东的话表示赞同,但很快,又沉下了面色道,“但本官作为户部的尚书,对此事的处理进度,总有知情权吧”
“你瞒着不吭声,不说自己已经做了什么,导致本官又重复做了相同的事,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吗”
“下官晚上与陛下承东不慌不忙,淡淡答道,“夜已深,下官回去之后,便没再让人去您府上打扰了。”
“况且,这时候,您对这件事,也应该有所了解了。”
要是连皇帝陛下都看到户部的文书和急报了,他这个户部尚书还懵懵懂懂,那他,就真可以告老还乡了。
第542章 靠嘴皮子争对错
“请文大人不要在陛下和诸位同僚的面前混淆视听!”方振宇虽然心里很荒,但他依旧逼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寻找机会。
在文承东说完之后,他便立马逮住了一处地方,咬文嚼字,“本官自然是知道豫州那边灾情严重程度上升了,可这与你知会本官处理进度有什么关系”
“你为什么不愿与本官这个直系上司沟通难不成,是心里有鬼,想独揽这份儿功劳,以便日后让陛下刮目相看!”
“方大人,你怎么说话的!”在方振宇**裸的指责下,文承东也怒了,“你自己办事不力,还想把责任都推给下官”
“下官倒还想问问你,为什么豫州灾情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你还能忍得住,还能忍到今日早朝才说”
“方大人,你到底是在自己的府邸努力做无用功呢还是害怕因为此事被陛下责怪,蓄意隐瞒,然后想了一晚上对策和说辞”
被文承东这么一指责,方振宇的面色,便不由更加难看了,“文大人,你这说话就过分了吧蓄意隐瞒你知道这是多大的事情吗无凭无据,你居然就敢拿到这朝堂上来胡说!”
“下官是不是胡说,方大人您自己心里有数。”文承东说话虽耿直,但也不忘给自己留条后路,“若来日豫州的事情解决了,而方大人又在其中出了不小力气,下官自然会向您负荆请罪。”
“不过,就现在这种情况,下官有理由怀疑你隐瞒或是消极应对。”
“方大人若不想给旁人落下口舌,那就想想,怎么把事情办好,然后扭转自己的形象吧。”
“你!”
眼见两人就要在大殿上吵起来,在旁看了许久的顾瑾渊终于缓缓开口出声了,“你们是就想在大殿上,靠嘴皮子争出个是非对错来吗”
他语调轻飘飘的,什么情绪也不带,就好似,只是在做一个无关紧要的提醒。但朝堂上这些已经熟悉他的大臣却知道,现在反应平静的皇帝陛下,比之前怒喝方大人的皇帝陛下,更可怕。
在顾瑾渊话音落下之后,方振宇和文承东,便不约而同地住了嘴。他们自然,也是熟悉眼前这位的脾气的。
这位都开口了,那他们再争下去,就是找死!
可他们闭嘴之后,顾瑾渊也没再开口说什么。一时之间,大殿上就这么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宁静。
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人出来站出来,打个圆场,好让事情继续谈下去。
但知道归知道,大家心里又都明白,眼下是个什么状况。
豫州灾情复杂,忽然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很可能是官员之中就有问题。而方尚书的所做所为,更是让已经为灾情着急的皇帝陛下添了一分火气。
这种情况下,谁站出来劝,就是触霉头!
在场的,都是人精,绝大多数更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大家心里自然都明白,此时,绝不可做出头鸟!
第543章 陷入宁静
他们不说话,顾瑾渊也不着急,就这么靠坐在龙椅上,等着他们说话。
一群老狐狸,想在事不关己的时候高高挂起,没门儿!
方振宇是冯琦钧那一派的人,还是冯琦钧的左膀右臂,冯琦钧都还没着急站出来说话呢,他着什么急
姑且先等着,心里没底的人,才会先站出来。
果然,确定他没有开口的意思之后,冯琦钧那一派的人,优先坐不住了,特别是户部的某些官员,面色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难看。
他们都是跟着方尚书做事的,豫州那回事,他们多少有一点了解。虽然这事情,不是他们动手,对赈灾款粮做了什么手脚,但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一条,就有够他们受的了。
天子虽然年轻,但手段,可不轻柔。
但这时候,他们又不知道,站出来该说什么。
为方尚书求情吗方尚书没把问题处理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谁也说不上他什么好话。他也只能如文侍郎说的那般,往后,自己证明自己。
不说方尚书,说说灾情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下派官员的名单虽然是由吏部最终敲定的,但最初主要拟定名单的,还是他们户部。毕竟这事儿主要算是户部的事情。户部的人,才最熟悉户部的情况,他们自然少不得参与。
现如今,豫州那边的事情没办好,他们还对事情一知半解的,连问题出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跟皇帝陛下提灾情
站出来被问上两句,要是了解的还不如皇帝陛下多,那脑袋上这顶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
顾瑾渊坐于高位,只要微垂眼眸,下方每个人的神情和小动作,他便能看得一清二楚。
谁露急色了,谁觉得事不关己无所谓,甚至谁在幸灾乐祸没能藏住笑容的,他全都捕捉到了。
这一屋子人可真有意思,平日里说话,道理张口就来,义正言辞的。怎么碰上这种大事,就没人敢轻易开口了呢
不过没关系,应急的事,他昨日都吩咐下去了,现在应该已经有人在办了。今日这早朝,他就是想看看是谁在捣鬼,目的是什么。既然他们愿意耗,那他就陪他们耗着吧。
眼见局势愈发微妙,冯琦钧也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但也就是一瞬,他便重新恢复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显然,他也知道,这时候,自己这领头的人不能急。
他若是急了,那他这一派,在这场争锋中,可就输给小皇帝了。
此刻,他虽然要稳住不动,但他下面那些人,还是得稍微采取一下措施了。毕竟这是朝堂,不可能就这么一直拖下去。
权要争,事情也得办,不然,皇帝陛下可就有正当理由,把他们全都赶回家去了。
无用之人,占着这些官职做什么瑜国之大,有的是人才,他们随时都可以顶上来做事。只要,上面的人把位子给空出来。
如此情况下,吏部左侍郎蒋源郎,便不得已,站了出来。
第544章 当务之急是豫州
“陛下。”蒋源郎出列之后,先是恭敬向顾瑾渊行了一礼,随后才正色道,“之前出的问题,自然是要查清解决的。但现在豫州灾情紧急,暂时还不是分谁对谁错的时候。”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稳定豫州那边的情况,防止灾民往周边州县涌入,减少影响。”
“至于方大人懈怠的问题,还是等整件事情都结束之后,再论功过吧”
有人做了出头鸟,剩下的人,自然也不是那么惧怕站出来说话了。
在蒋源郎说完之后,紧跟着就有好几人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陛下,正如蒋大人所说,当务之急是解决豫州的灾荒问题,而不是论功过,陛下咳千万别动怒。”
“是这样的,豫州的问题刻不容缓,而功过,却可以以后再论。”
“陛下,方大人这回确实是疏忽了,但方大人也只是和文大人做了同样的事,并没有擅离职守。下回办事的时候,让他们好好儿商量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在此时就分对错。”
帮方振宇说话的人,全都跟蒋源郎一样,劝着顾瑾渊,先管豫州的灾情,随后再说这事情谁对了,谁错了。
按照他们的想法,只要此时把话题引到豫州的问题上去,方尚书的事,便算是过去了。毕竟方尚书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只是稍有疏忽,又比同僚晚了些。
只要后面的事办得好,还能将功抵过。
赈灾可不是小事,后面麻烦的事情还有一大堆呢,一旦展开,皇帝陛下就不会再有那个闲暇时间,去与这些事情纠缠了。
不过,朝堂上并不只有他们一派,就算是冯琦钧多年位居首辅,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他的人。
他们一派想为方振宇把这件事给圆过去,但平日里与他们不为一道人的那些个大臣,自然会一边议事,一边顺着主要的事情,伸腿踩方振宇一脚。
“蒋大人的话说得不错,当务之急,确实是解决豫州的问题。”其中一人站出来之后,先是对蒋源郎的话表示了认可,但之后,他又话锋一转,冷冷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方振宇,“但是方大人犯的错,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就是。”他之后,立马就有人接话道,“方大人耽误的这一夜时间,若是用作分工指派、调运粮草,那这调运的急报,应当都送出京城的地界了!”
“这么大的事情,方大人都能疏忽,若果不加以惩戒,以后还怎么管理下面的人”
“对!将功补过是一回事,但该有的惩罚,还是要有的。”
“”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了大概有一刻的时光,方才慢慢儿消停下来。
他们停下来,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说了,能站在大殿上的,大多都是文官,就算任的是武职,也大多是武职中偏文的一类。
若是让这么一群人放开了争,就算争个三天三夜,他们也未必会词穷。
他们之所以争了一刻多的时间就收声,主要还是在观察皇帝陛下表情的时候发现,对方正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争。
第545章 一码归一码
那位不仅一点儿没有被哪一方说服的模样,甚至还一副“你们说,朕就听着”的模样。
他身为这朝堂上能做主的人,他都用上了事不关己的看热闹态度,他们这群人再无休止地争论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咦怎么都不说了”见他们又重新回到之前的安静状态,顾瑾渊不由扬扬嘴角,笑道,“朕还以为,你们能为这件事争上一上午呢。”
“没想到才这么点儿时间,看来,朕低估你们了。”
“陛下说笑了。”在顾瑾渊一席暗含讽刺的轻飘飘的评价之后,蒋源郎不得已,只能再次硬着头皮接话,“关于方大人的事,怎么处理,还是看您如何决定。”
“臣也只是建议,咱么先议豫州的事。”
稍微一顿,他又把自己放在了弱势的地位上,作痛心状,“只是臣没有想到,诸位同僚的想法这么多,竟就臣说得这么一个小意见,就在朝堂上吵起来了。”
他的意思很明确,这事儿,咱们说了不算,得陛下您说话。关于方尚书的事情,皇帝陛下得做决定,不说话没用。
顺带,还不忘“哭诉”了一下自己有多惨,不过是提个意见,没想到对方一点儿不讲理,抓住个小事情就开说,弄得现在大家都吵起来了。
所以现在这个局面,怨不得他,也没法儿怨他。
“行啊,方尚书的事儿,就由朕做决定了呗。”早猜到他会把事情重新推到自己面前,所以顾瑾渊既不着急,也不生气,“但既然你们说此事朕做主,那待会儿,可就别又来苦口婆心地劝说朕了。”
“陛下,您”蒋源郎闻言,不由有些许着急。
他倒不是因为是一派的,就怕皇帝陛下把方振宇给罚重了。毕竟皇帝陛下的决定,他一个做臣子的,哪儿能拦着。但问题就在于,刚才那番话是他说的,他说这事陛下做主。
那样式方振宇真出什么大事了,还不得就此记恨上他
他跟方振宇可不一样,他就只是冯首辅的门生,简单的从属关系。哪像方振宇,是人家女婿。
真要有什么问题,冯首辅还不得偏袒着方振宇他可不愿莫名受这份牵连。
蒋源郎犹豫着想要开口,但顾瑾渊却没有再给他说话的机会了,“蒋侍郎,你慌什么,朕又没把方尚书给怎么着。”
说着,他便扬了扬嘴角,笑道,“一码归一码,豫州的事情自然重要,但方尚书这事儿,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这样吧,方尚书既然在这大事上犯了错,那干脆就自己弥补一下。罚半年俸禄,用作赈灾,方尚书以为如何”
他在说罚什么的时候,故意拖延了片刻,直到见到方振宇等人面色一变,他方才把后面的话都说出来。
看这些人的脸色变化还是挺有意思的,同时,他也可以观察一下,方才那些为方振宇说话的人,在真正瞧见方振宇要被罚时,是什么态度
这么大哥派系,关系复杂,他就不信,所有人都同心协力,一点儿矛盾也无。
第546章 还得找方尚书
“臣臣没有意见。”在顾瑾渊之前那番铺垫的话后,方振宇便提起了一颗心。
方才,皇帝陛下将话音拉长,更是让他提起来的那颗心,到了桑子眼儿。他生怕,从那位嘴里说出来的话,是他所承受不起的。为此,他都已经在思索着,等下应当如何应对,如何哭诉才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