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睡觉会变白
从1983开始 第六百六十二章 货比货得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新桥跟过年一样。
天蒙蒙亮,头一批记者已经到了。
这年头纸媒可是横行霸道,威风嚣张,一股脑冲进酒店。饭厅备好了早餐,毫不客气的开吃。
“真能来么?”
“肯定啊,不然属于欺骗舆论。”
“老谋子差不多,陈楷歌我看玄,他怎么能给人客串呢?”
“哎,陈楷歌够呛,姜闻也够呛。”
“姜闻能来,他跟许非关系好。”
边吃边打量,七拐八拐就拐到八卦上。
“几年前还是个小破地方,现在好家伙,起码有四个组在这。”
“听说天下参股了,影视城是合资?”
“我也听说了,许非这人野心不小。”
“有野心才好呢。《鸦片战争》早废了,我就等着看《风声》,哎你说真能耐啊!那演员阵容太牛逼了!”
“牛逼牛逼!”
吃饱喝足,在饭厅呆着也没事。一哥们站起来,吆喝道:“服务员,去给开个房间,我得补个觉。”
“好的,请您到前台登记。”
“登什么记啊,我就歇一会,去给开一个。”
“对不起,我们有规定只招待三餐。您想休息请自行登记。”
“嘿,你知道我是谁么?可是你们请我来的。”
“对不起,今天是媒体探班日,应该没有发邀请函,都是自愿采访。”
“……”
这哥们杵在原地,还真不敢走,悻悻的坐了回去。
几个同行撇撇嘴,虽说纸媒是一霸,也分对象。他们经常采访,发现许非的员工都有一股底气和自信。
爱采采,不采滚!
《猪八戒》《穿越时空》住一家,《大宅门》《还珠格格》住一家。
等了一会,楼上阵阵吵嚷,两个剧组开工。
记者团赶紧跟上,一路问询:“郭导,今儿真来么?”
“来来!”
“几时到啊?”
“这不清楚,有人去接了,我们先拍着。”
到了影视城,记者们打探,发现搭了两个景,一座五开间的大北房,布置成两个内室。一琢磨,应该有两个大腕客串,怕转场费劲才这么弄。
那边拍着,这边有人出来发通稿。
记者团一瞧,今儿拍张国师、姜闻,外加一个赵奎娥。
八国联军打进京城,慈禧西逃,白家也西逃,在世交沈树仁的引荐下,治好了慈禧的病。张国师演李莲英,郭保昌演沈树仁,赵奎娥演慈禧。
另一场是白景琦在济南,与府台大人的戏。姜闻演府台。
记者们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可偏偏人就是不到。
不知过了多久,日上三竿,忽觉大门口一阵骚动,一辆车开过来。嘎吱停下,先下来一人。
“……”
记者早挤到最前面,略作辨认,“田壮壮!”
再看第二位,“何群!”
第三位,“侯咏!”
田壮壮不用说,何群其实也是第五代,美术出身,担任过《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美术设计。当年在桂省制片厂,跟张、陈一块玩的。
侯咏是《蓝风筝》《鸦片战争》《一个都不能少》的摄影师,跟顾常卫、吕乐号称“中国电影三只眼”。
这三人虽然有名头,但份量差点,记者敷衍一下继续等待。
郭保昌出来迎接,道:“辛苦辛苦,去酒店了么?”
“从那儿过来,地方挺偏啊。”
“我近来没事,你不嫌弃我多待几天。”田壮壮笑呵呵的其实很苦逼,他被禁导了。
“没问题,你的戏多点,住几天都成。”
何群豪爽,瞅了瞅布景,道:“这不行啊,来,给我拿把刷子!”
“……”
工作人员看向郭保昌,导演挥挥手:“让他忙,不忙他糟心。”
何群开始刷墙。
…………
又过了一阵,第二辆车驶入。
记者团瞬间振奋,张艺某!
“张导!”
“张导说两句吧!”
“别走啊!”
情绪有点暴躁,员工赶紧调和,说一会统一安排采访。
片场内,郭保昌脸上贼有光,笑容就没下去过:“这地方不好走,怎么样,时间赶么?”
“没关系,我来就是交给你了,24小时随便用。”
“那看看剧本,两场戏。”
张国师一瞧,“哟,李莲英啊?那我用剃头么?”
“你戴帽子,剃个鬓角就行。”
“全剃吧,演就演好。”
几番拉扯,还是全剃。结果造型师拿着电推子,不敢下手,郭保昌抢过来,咔咔给剃个光头。
其实也不算光,还留了一层毛茬,特短那种。
张国师的到来点燃了片场,且迅速扩大,别的组也知晓。赵菲特、小公子、小桃红等纷纷溜出来看热闹。
“哇,那个就是张艺某啊?”苏友鹏好奇。
“跟报纸上一模一样。”陈志鹏道。
“你们也报道张艺某?”赵菲特问。
“经常报道,台湾电影界跟大陆交流很频繁的。不过这剧组好厉害,哎,导演很牛么,怎么没听说过?”
“呃,他是老前辈,帮忙过很多人……”
赵菲特努力解释,忽见第三辆车入场,下来一平平无奇的男子。
咝!
她赶紧转身,捂脸。
“怎么了?”苏友鹏问。
“老师!”
“什么?”
“北电老师,我们老师!”
来人正是留校任教的张辉军,老谋子同学,后来当校长,拍过《黑太阳731》。
赵菲特躲躲闪闪,忽然觉得特羞耻,内心三问: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个剧组?还特么被老师看到?
台湾人员可能不理解,大陆方早就惊呆了。你瞅瞅我,我看看你,也生出一股羞耻感。
“滴滴!”
还没完,第四辆车紧随亮相,姜闻到了。
至此,今天客串的朋友全部就位。
……
其他剧组得到消息,都不拍了,全跑过来围观。
还在那座大宅门门口,都是腕儿,不好集体采访,一个个轮流。
“郭导是我们第五代的恩人,帮帮忙是应该的。何况我们也没做什么,一两场戏,十几句词儿。”
“我是以前看过剧本,想演白景琦。郭导没答应,那我既然演不了白景琦,就来客个串吧。”
“楷歌啊,他最近抽不开身,过几天能到。”
“来,肯定来!”
“他角色暂且保密,还有啊……还有很多帮忙的,到时就知道了。”
中规中矩的采访,记者团勉强满意,不自觉也生出一股期待:这到底是什么剧?
都安排明白,里面拍摄。
副导演战战兢兢,问:“郭爷,您一会亲自上阵,谁掌镜啊?”
“那个,田壮壮,你执行导演!”
“得嘞。”
“侯咏,你来把摄影师吧。”
“好。”
“何群,继续干你的美工。”
“辉军啊,你……”
“我打板吧。”
“那妥了,开拍!”
哎呀,旁的剧组羡慕嫉妒恨啊!
这特娘上哪儿说理去?!!!
从1983开始 第六百六十三章 赚了一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先拍张国师的戏。
姜闻捧着剧本直摇头,嘟囔道:“词儿不行,弱,忒弱。”
“怎么就弱了?”
陈保国牛轰轰的,见了老姜也怵。
这人有一种天生的压迫感,经常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和底气,除非直接比他高一层面。
“你看啊,白景琦要整孙家,来贿赂府台。干巴巴聊几句,二十万两银子出去,没劲。有来有往,每句话都不掉地上,这叫好台词,咱改改。”
“这个……”
陈宝国犯合计,郭保昌那边拍上了,连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
正此时,许老师晃悠过来,“怎么着,听说有人要改词儿?”
“得改,不然戏不好。”姜闻硬气。
“你俩进屋抠去,别耽误事儿。”
俩人进屋了。
许非转到另一边,只见侯咏掌镜,田壮壮执行导演,张辉军剧务,还有个何群虎视眈眈……
里面布置个行宫内景,宫女太监站在一旁,赵奎娥饰演的慈禧上座,张国师演的李莲英垂首伺候。
郭保昌也扮上,像模像样道:“上次所献八宝成药,乃京城百草厅白家老号所进……”
“白家到底犯了什么事儿?”
“误下甘草,嫔主子归天了。”
“我听说白家是冤枉的,不是叫你查过么?”
“这事您没叫奴才……”
拍了一小段,都觉着张国师演的差点,但不好意思说,反正来客串的。
正接着拍,忽听一人喊:“停!”
“李莲英注意一下,你这太监比老佛爷谱还大呢。”
“……”
大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有人起头,他们也敢说了。
“李莲英演技差点啊,我就没见过中气十足的太监。”
“过于阳刚了。”
“好歹拿过东京影帝呢,让大伙见识见识。”
这么一嚷嚷,张国师也不好意思,忙道:“对不住啊,我是有点没入戏,再来一遍?”
“来吧。”郭保昌乐道。
于是又拍了几条,表现明显好多了。
搞定这边,转场去那边。
特娘的姜闻和陈保国才出来,都挺得意。
“改好了?”
“好了,不改不知道,一改真叫妙。”
郭保昌接过,嚯,比原来多出两倍,“这词儿好,不过跟说相声似的,注意点分寸,别整的太诙谐。”
“得嘞,您瞧好吧。”
又开始拍。
“给我派了一万两的军饷。”
“我替您垫办。”
“我还欠了三万两的债。”
“我帮您还了!”
“我家老太太就爱吃你那一口泷胶。”
“打今儿起,我包圆了!”
“我太太非要修祖坟。”
“祖坟我来修!”
“我儿子好赌,一宿就输了三万多两。”
“大侄子的事儿,我管!”
“我穷有穷志气……为官嘛,你得清廉啊,不能让老百姓戳咱后脊梁骨啊……二十万两银子,我把事儿给你办了!”
“哈哈哈!”
“好好!”
一镜到底,连倍儿都没打,一帮大佬齐齐称赞。
嗬,老姜对着许非这个睥睨,这个霸道,这个居高临下。
许非懒得理他,等晚上收工,请大伙吃了顿饭。除了侯咏、田壮壮,余下连夜离开,真若挥一挥衣袖,留下一地热闹。
此后几天,《大宅门》屡见报端。
更有陈楷歌、李雪建、宁婧等大腕客串,那三个剧组已经麻木。
又有人撺掇许非演个角色,许老师才不演,但也想露一小脸,遂跟郭保昌商量,在片头做点文章。
郭爷想做一段水墨画片头,打上制作名单。
如果观众留意的话,当出现“编剧
导演:郭保昌”字样时,是一个男人跪拜在门口的画面。
因为他母亲不想把这些“家丑外扬”,郭保昌还十分想拍,觉得愧对亲人,于是萌生这么一个想法。
他母亲已经去世了。
而许老师见缝插针,自己挂的是“总监制”,也想画只小人在里头,就当是自个。
这叫设(不)置(要)彩(逼)蛋(脸)。
……………………
象山产海鲜,不在新桥,在石浦。
眼下暑热渐消,正是海货变肥的时候。大清早,一艘中等规模的渔船离开码头,出海撒网。
这艘船非常不同,搞了个休闲舱,桌椅沙发都很讲究,还有小厨房。
甲板上,两个雇来的渔民低声议论:“那人是啥来头?”
“听说是京城的大老板,爱吃海鲜,吃好了给咱们投资。”
“投资啥?这地方能干啥?吃饱了撑的,花钱买这……哎,我看那女人好,又有钱又漂亮,这要是给俺……”
“咳咳!”
一人咳了咳,那人瞅瞅站在舱外纹丝不动的几个保镖,悄悄啐了口也不敢再说。
过了会收网,哗啦往上一摔,什么虾潺、墨鱼,小梅鱼、白蟹、海泥鳅……满满登登。
船上有厨师,现场烹制上桌。
“真好吃!”
“miamiamia!”
“真好吃!”
京城来的陈老板,正对着一只白沙枇杷赞不绝口,见海鲜上来,嗖的把枇杷一扔。
粗糙的烹饪手法,但透着食材最优秀的气势,鲜!
“这个是什么?”
“辣螺。”
“这个呢?”
“佛手。”
“嗯?”
小旭拈起一只,丑丑的,像几根三角形的脚趾伸出来,“真能吃么?”
“这叫龟足,你们尝尝。”
许非掰开硬壳,露出好像蟹肉的白肉,一手喂一个。
“嗯,好吃!”
“很有嚼劲。”
俩人相当满意。
这东西又叫佛手贝、佛手螺、狗爪螺,起初没人吃,因为太丑,后来慢慢火了,价格昂贵。
小旭左一口右一口,还有张俪伺候着黄酒,嗨皮的不得了。
“陈老板吃的怎么样?”
“好吃呀!”
“那不表示表示?都说你大款来投资呢。”
“那就投呗……”
小旭眨了眨眼睛,道:“搞个象山海鲜节吧,我们给宣传。”
“陈老板豪气!”许非竖大拇指。
“还真可行,你是愈发能干了。”张俪也赞许。
吃饱喝足,一嘴海蛎子味儿。
渔船返航,嘟嘟嘟行驶在海面上,风吹来又凉又湿。张俪看着外面景色,忽道:“我发现你近来有些大手大脚。”
“怎么了?”
“你看你,吃海鲜就买了条船,跟以前可不一样。”
“这还用问?许老师有猫腻儿瞒着我们。”
“我可没瞒啊,不是没机会说么……”
许非最近确实很嗨皮,顿了顿道:“前阵子泰铢被攻击,我不是小小掺合一脚么,赚了一点。”
“一点是多少?”
他比了个手势,二人惊讶,“六千万,美元?”
“嗯。”
哇!
俩人又开始担忧,道:“他们转战香港了,你还跟着呢?”
“风险很大呀。”
“富贵险中求嘛,机会太好了。哎呀没关系……”
许老师一手抱过一个,“我心里有数,什么时候见我吃过亏啊?”
(还有……)
从1983开始 第六百六十四章 《风声》来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从97年下半年到98年8月,国际炒家三度狙击港元。
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行动,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合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使港币利率急升,恒生指数暴跌。
最后,双方展开决战,也就是所谓的香港金融保卫战。
整体战线比较长。
……
旺角,影院。
山鸡哥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挤挤挤把番茄酱挤到墙上的美女画报上。舍不得浪费,pia墙上去舔,正此时洪馨进来……
最后又误以为着火,俩人一起跳楼。
影片结束。
灯光亮起,观众嘻嘻哈哈的起身,热烈讨论着剧情,完全不似大多时候看到烂片的痛骂。
两个混在其中的影评人感慨:“阳光很强啊,拿奖又拿票房,今年十大又有一席之地。”
“今年跟往年能一样么,一千多万就能进啊!”
“那也是十大啊,这片子确实好看。”
“有老片的元素,却又非常新颖。我不清楚怎么形容,很完整的一种风格,不似老片的七拼八凑。”
“青春性喜剧嘛,人家都打出字号了。”
聊着天往外走,在大厅观察,下一场依旧大批观众,多是十八九岁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不错,此片正是《色即是空》。
首先删掉了色情镜头,改成不裸露的激情戏,荤段子保留,跟充气娃娃啪啪之类的也保留。
删掉开头喝那盆东西、**的两场戏,改成只吃老鼠药。
评级仍是三级,但受众面扩大,尤其对女性观众。
其余便是本土化处理,比如原版主角加入的跆拳道社,就变成了武术社,穿着李小龙服装……
《色即是空》在韩国取得成功,是因为突破传统。
但在香港不一定行,因为港片牛,几乎没有没拍过的类型。
有一种恶俗低级的喜剧片叫屎尿屁,某些桥段更恶心,曾在香港大行其道,很多观众已经厌烦。
前文讲过,香港有机会开创很多很多种类型片,可惜无人深挖,皆是恰烂钱。
《色即是空》以“青春性喜剧”打开字号,让观众眼前一亮。票房大爆不敢讲,赚是肯定赚的,而且海外片商纷纷上门。
这就厉害了!
香港以弹丸之地,支撑如此庞大的电影产业,最关键的:它曾是亚洲电影的最高点,在台湾、韩国、东南亚、美国华人地区,根本不愁卖。
用最巅峰的1992年举例,本土票房12.4亿港币,海外票房18.6亿。
96年断崖式下跌,本土6.5亿,海外4.3亿。
此后一年年的丢掉海外市场份额,究其原因:本土产品老套没新意、人才外流、好莱坞冲击、韩国电影崛起等等。
所以《色即是空》引得海外片商追捧,着实让媒体报道了一把。山鸡哥备受好评,曝光度还要超过《古惑仔》的红利。
阳光影业再接再厉,又启动了一部《我的野蛮女友》。
………………
许老师回京了。
《风声》9月5号上映,在此之前,在魔都、羊城等地做了几场试映。通稿发的满天飞,观众急的挠心挠肺。
颇有当年《英雄》的架势。
眼瞅着日期临近,又爆出一条:《风声》将在大会堂举行首映式。
一般人不知道大会堂对外出租,一听这地方,瞬间逼格满满。千人的场子,几乎没有普通观众,全是有名有号的人物。
陈可新横扫金像奖,本来得意,一瞧嘉宾名单……不知不觉已决定示好,为自己留条后路。
大陆毕竟这么多人口,电影产业真要发展起来,那得多大的市场?
中午,大会堂门口。
记者们都习惯了,凡是跟天下相关的事儿,你就爱来不来!
这次也一样,以往的首映式请柬,都是主办方发送,此番得自己领。一点半开始,记者得提前一小时入场,且穿正装,持有效证件。
“真特么麻烦!”
“少说两句,都是混饭吃。”
“就是,谁让人家有牌面。”
一帮人嘀嘀咕咕的进大门,先过一道安检,然后检票。请柬上的号码跟身份证号一致才能进,跟着存包、存器材。
别说摄像机,连照相机、手表都不让戴。
好容易折腾完,进到大厅坐下,又齐齐骂娘:“卧槽,也太严了吧?”
“说是防盗版么。难怪提前一小时,程序太复杂。”
“哎,今儿都谁来?有国家领导么?”
“说不定,哎哎……入场了。”
记者们消停,往入口望去,嘉宾也开始进场。头一个就熟,央视台长和副台长,进来瞅了瞅,找自己座位。
跟着京台领导,京城相关部门的领导,哥伦比亚的大卫,各电影团体的负责人,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广电的孙、赵全来了。
首映由广电亲自组织,毕竟就剩这一棵苗了。
陈可新谁也不认识,许非全盘接待,假笑男孩。刚跟孙、赵打完招呼,李沐又到了,跟李沐聊完,转头又瞧见田领导、吴孟臣、窦守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许老师挺激动,一一握手,“最近都怎么样?”
“闷头做事,不理风雨。”田领导笑道。
“老样子,喝喝茶看看报。”窦守方道。
“你怎么样?《大宅门》搞的很红火,重心转到电视剧了?”吴孟臣问。
“两开花,都搞都搞。”
许非引着三位就座,稍微聊了聊,临走时田领导忽然拍了拍他肩膀,“明年,可能有大动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