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从1983开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睡觉会变白
“还行吧,嘴皮子是真利索。”
“这样,你先签个短约,留下打个杂什么的。”
“明白!”
许老师挂断电话,也觉得有意思。
老郭嘛!
历史上他三闯京城,80年代末一次,94年一次,95年一次。
在大兴黄村租了个房子,每月150,又在沙口子找了个剧团。有一次结束晚,没公交,兜里还剩两块钱。
想把表给出租车当路费,人家不拉。自己一狠心,两块钱买包子吃补充体力,然后走回去的,凌晨才到家。
日常吃的是挂面糊糊加大葱,苦了好几年。不过他的舞台经验和基本功,也是从这练出来的。
他想说的是剧场相声,站台上讲几十分钟,而不是穿个西装,站在镜头里讲个十分钟。也想投奔过,但没人要,都排斥。自己说了:
“只要给我口饭吃,我宁愿给你当狗,但你怕我咬你,不收。”
所以是这个环境,生生把老郭逼出来的。
“……”
许非琢磨琢磨,不能拔苗助长,给点生活补助,先放出去锻炼吧。
等火候到了再投资个相声男团,找个歪肩膀的张先生,还有现成的余谦。





从1983开始 第六百章 大转折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一个月假期结束,许老师已回归三人世界。
可能调养的好,这货又牛了起来。人过三十啊,就心归心力归力,力气可以断,面子不能丢……啊呸!心气不能丢。
按照世界惯例,出差前后要行房。
所以一大早的都很乏,窝在床上昏昏沉沉。许非是被电话吵醒的,抓着头发跑到客厅,“喂?”
“许总,我八点来接您。”小莫道。
“嗯好。”
说了一句挂断,回到卧室,自己的位置已经没了。俩人抱的严丝合缝,他只得搭边上去,“往里点。”
变成了张俪在中间,闭着眼问:“谁呀?”
“小莫,八点走。”
“现在几点了?”
“快七点。”
“我一会起来。”
张俪背冲他,腿叉在前面,桃子微微拱着。许老师品了品,今年的桃子好像更熟了,愈发圆润粉嫩。
忽地兴起,把她从小旭怀里拽过来。
“唔……”
小旭突然空空,噘着嘴贴过去。
……
半小时后,许是汉堡包太撑,张俪到底起床。
打着呵欠给煎了蛋,切火腿,面包片加牛奶。裹着件睡袍,挨在沙发上看他吃,小旭继续睡。
“开会四天,加上来回两天,我得走六天。”
“主题定了么?”
“漏了点风,围绕‘多出精品’发言。你说一官方会议,非让我去干啥?”
许非耸耸肩,装逼卖乖。
他是本次唯一的民间代表,因为放眼全国,有且只有一家民企能排得上号。
张俪懒得理,打开电视来回调,调到中央1时,正播《东方时空》的一个周日特别节目,叫《实话实说》。
今天第一期,属于试播。
“哎,这不是汪海么?”
她惊讶,只见屏幕上打着字:本期话题《谁来保护消费者》,嘉宾汪海等……
这货粘着假胡子假发,戴墨镜,乔装打扮。
一个歪嘴主持人问:“去年你一度全国闻名,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后来好像消失了几个月,能说说你干嘛去了么?”
“我受大都汇和伊莲委托,去调查假货了。”
“成果怎么样?”
“打掉了五家假冒伊莲的生产商和销售商。”
“那给你奖金了么?能透露一下具体数额么?”
“呃,五十万。”
哇!
观众惊呼。
歪嘴崔竖起大拇指,道:“看到没有?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各商场都视汪海为敌人,但我们逆向思维,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节目挺有意思的,真敢说。”张俪笑道。
“嗯,是个好节目。”
许非点头,但以后就平庸了。这个神奇的主持人,也从被大量观众喜爱,忽然变的满身争议。
吃完饭,小莫也到了。
他跑到卧室亲了一口,又抱着这个亲了亲,提着大行李箱出门。
先到北影厂家属院接韩三坪,末了奔机场,汇同京城领导以及老艺术家共几十人。
另有几位大佬,但不是一班飞机。
也算浩浩荡荡,没有任何记者跟随,却载着未来五年的电影发展之路,前往潇湘。
…………
这次电影会议。
各地的宣传口、文化口、广电口全要参加,各地的制片厂、发行公司、放映系统也要来,还有评论界人士。
大佬两位,级别普遍很高,田领导也受邀前来,沉默旁观那种。
当天下榻宾馆,好几百人一见面,气氛热络。
许非和韩三坪到处交际,一听他名号,皆是神色微妙:哦,就是你写的《何谓主旋律》啊?
客气中带着矜持,上面没表态,自己也不好主动。
随即又看见了田领导,敏感时期没答话,互相摆摆手。
晚上,客房。
跟韩三坪一屋,俩人正翻看会议安排,电视机里播着火遍全国的《宰相刘罗锅》。演到文字狱这集,乾隆大张文网,结果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不敢说话了。
“你写稿了么?”
“随便写了点。”
韩三坪递过去,许非一瞧,标题是《多出精品是电影制片厂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制片厂的中心工作就是出好影片,这不仅是社会职责,也是制片厂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目前国有大中型制片企业的问题很多,困难很多,诸多因素制约着制片厂的发展,但解决间题的主要手段,只能是多出精品。”
“哈哈!你这作文满分,句句都对,句句都是废话。”
“不然我能说什么?真提意见啊?”
韩三坪摇头晃脑,道:“老实说,看你那篇文章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你胆子也太大了。”
“我不是胆子大,我是水平高。”
“唉,总之会上看吧。”
“咚咚咚!”
正聊着,忽有人敲门,许非起身去开,却是地头蛇欧阳长林。
“许总好久不见!”
“哟,你也来开会?”
“我做电视的开什么,专程来看看老朋友。”
欧阳进门跟韩三坪问候,沏茶就座。许非问:“你那经视台咋样了?”
“1月1日已经开播,此次不为别的,跟您谈谈购片的事。”
“你要加盟常青藤?”
“不不,省台已经加盟了,经视没必要。而且经视是试验田,我的意思是单买,在贵公司的作品中选购。”
“可以可以,价格优惠。”
“那谢谢许总了。”
欧阳很感慨的样子,道:“真应了那句,坐什么位置想什么事情。我当台长以来,一直考虑生存之道,最终悟出两个字:市场。
电视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电视剧,我……”
他似要脱口而出,顿了顿又咽回去,好像挺隐秘。
琼瑶奶奶嘛!
许老师心知肚明,也懒得问,道:“今年上星的出来了么?”
“豫省和粤省,我们在争取明年的名额。”
目前上星的有云、贵、川、藏、新、浙、鲁,今年加上豫、粤,已呈普遍趋势。而明年名额大幅增加,人人有机会。
京台始终在争取,历史上是98年上星,太晚了,早一年就早发展。
韩三坪不太了解,也听的津津有味。
末了,欧阳问:“您在京城消息灵通,电视剧不会有什么变动吧?”
“放心,电视剧在十年内都没人管。”
“那就好,那就好。现在电影风向很激烈啊,搞的我们也人心惶惶。”
“是啊是啊。”
仨人喝了口茶,皆点点头。
电视机里的声调忽然拔高,李宝田中气十足的台词功力:
“臣参奏内阁大学士汪仲直!
汪仲直身为内阁大学士,广设文网,坑害百姓,欺上瞒下。其所作所为,乃绝我孔孟之道,毁我中华文明!
致使全国上下无人敢说,无人敢写……其罪魁祸首,就是天下第一逆臣贼子,汪仲直!”
“这剧真不错啊……”
欧阳拱拱手,笑道:“许总又出了一部精品。”
“哎,客气客气,一般精品。”
(六百章了!还有……)




从1983开始 第六百零一章 大转折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次日,上午。
许非吃了一顿很丰盛的早点,随人流步入一个大会场。没看到摄影机,只有会议记录和官方的文字记者。
一排排长条桌子,茶杯摆的整整齐齐。
他找到自己的座位,拿过杯子,里面是花茶,遂道:“同志?同志?”
“请问有什么需要?”小姐姐过来问。
“有大枣么?”
“有的。”
“给我加一个,啊,加俩吧。”
“好的,您稍等。”
“……”
一屋人斜视,斜视,斜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许老师管那个,捧着自己的大枣茶,美滋滋。
等了一会,主角进场,在前方就座。田领导搭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xx部大佬亲自主持,真的很重视,咳了两声道:“好了,开会。这次会议在去年年末就通知了,我亲自抓筹备,准备了三个月左右。
期间听到不少声音,文艺界也有诸多反馈,今天就说一说。”
他翻开稿件,道:“中国电影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下确实存在不少困难……
做好电影工作,必须认真贯彻以下原则:
坚持xx理论路线;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重在建设;
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领导顿了顿,道:“这里要说明一下,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表达人民美好思想情感,内涵丰富。
歌颂真善美,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鼓舞的影片,就是弘扬主旋律。
现在有一些说法,只有革命历史题材、英模题材才是主旋律,或者主旋律就是拍给领导看的,这些都是误解。
我们表现主旋律的题材十分广阔,现实题材、反映普通群众生活的题材,都可以体现主旋律嘛。
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相互促进,文艺园地才能百花盛开。
当然,表现主旋律不能降低艺术标准,多样化也不能对思想内容降格以求,这是得到大家认同的。”
“呼!”
许非松了一口气,能得到这几句话,功夫总算没白费。
一时间,全场的目光都暗暗扫向这边,这孙子押对了!赵宝华更是恨恨,不仅被当枪使,还被抢了话语权。
田领导往人群中瞄了一眼,忽觉这孙子比自己适合当官,太会看人下菜碟了!
而同时,众人又深入思量,领导仍未解释什么叫“多样化”。看来还是以主旋律为核心,只是范围扩大了不少。
“我们的电影,要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汲取素材,反映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中国电影的立身之本。
同时要学习借鉴外国电影好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立足国情,为我所用。提高质量,多出精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繁荣电影的关键所在……”
领导又顿了顿,说到了关键部分:
“为此,我们决定实施电影精品战略,九五五零工程。即,在九五计划期间,全国要拍出50部优秀影片,每年10部。
宣传、广电等领导部门注意,要切实抓好五个环节:
1,办好重点制片厂。首先把长影、北影、上影这三个大厂,以及八一厂建设好,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2,抓好剧本创作。建立创作中心,增加创作费用,可考虑与生产成本或放映利润挂钩。
3,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做到一流的剧本、导演、演员、工作班子、管理、经销。让精品出明星,明星出精品。
4,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国家电影资金集中用于支持精品电影,要给予重奖,给予荣誉。
5,加强对精品的宣传。组织新闻媒体从各角度大力报道,要在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针对生产单位普遍反映的资金困难问题,要采取措施拓宽渠道:
1,增加电影专项基金。将现在每张票收5分钱,改为票房收入的5%。
2,从引进片的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从电视广告的收益中,提取3%。
3,国家对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影片,给予专项补助。
4,继续免征拷贝税。
5,鼓励部门和企业投资拍片。”
“……”
话落,鸦雀无声。
大五条小五条,共十条,外加九五五零的总方针,这便是未来数年的电影路线。
所有人都涌出一个念头,主旋律最好的时代真的来了!
…………
领导讲了很长时间,上午光他自己发言。下午又轮到另一个大佬讲,讲完也该散会了。
当夜无人外出,全跟相熟的闷在房间里研究。
卧房内,灯光晕黄。
韩三坪捏着厚厚的一摞通稿,只觉脑门发痒,随手一抹,又没有汗,哑着道:“要素太多了,小许你怎么想的?”
“我们一条条来……”
许老师亲临历史,心情激动,拿笔划了几道,“先看免征拷贝税,这个每年能给制片厂省掉多少?”
“按全国讲,能有一二千万吧。”
“好。再看专项基金,以后每部交5%的票房。去年总票房10亿,按这个标准算,就是5千万。
引进片卖票得交一次,票房出来还得交一次,好莱坞只拿13%,还得被扒两次皮。
呵,谁再说老吴是买办,除了坏就是坏!
电视台最委屈了,好端端要拿出3%的广告。”
许非摇摇头,简直绝了,这可是全国各级电视台都得交啊!拿京台举例,去年广告8亿多,一家就得交2千多万。
免拷贝税、拿票房补助、拿电视广告补助、拿引进片补助,还有国家专项补助,政府奖金,拍完还集中力量帮你宣传!
如此多的资源,全部投入到主旋律电影。
许非终于明白,为啥国产电影断崖式减少,都去拍主旋律了。我要是制片厂厂长,我特么也拍啊!一本万利!
那话说回来。
初衷真是好的,确实为了保护发展国产电影,关键方向弄错了。如今还强些,他起码把范围拓宽了,无形中给了很多生路。
“……”
许老师原本还觉得,自己要做的电影成本太高,这么一看,who怕who啊?
他捧着本子,在各种补助上狠狠划了一道。




从1983开始 第六百零二章 风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第一天大佬讲话,之后便是座谈会。
许非再度步入会场,摸过茶杯,又在喊:“同志?同志?”
“您要大枣是么?”小姐姐笑问。
“嗯,加俩。”
韩三坪昨天没好意思,今儿见了也道:“给我也来一个。”
“好的,稍等。”
一屋子人又斜视斜视斜视,许老师捧着大枣茶,照例美滋滋。
没多久,座谈会开始。广电的孙领导主持,道:“昨天xx同志、xx同志都做了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就围绕讲话内容,进行全面讨论。
我先说说吧。
近些年啊,随着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电影的创作主流常常受到干扰。一些作品远离群众的现实生活,追求非主流化、边缘化、文化消费主义。
淡化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甚至把电影变成个人偏激情绪的宣泄口或狭隘观念的图解。
还有的作品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低俗情感,美学品位低下等等。
究其原因,还是‘电影要弘扬什么样的精神’的问题没有解决,电影艺术品位高下之分、文野之分的问题没有解决。”
“……”
许非在底下转笔,脑子里想别的事。
90年代中后期,第六代集体亮相,除了管琥等寥寥数人,余下全被禁过,所谓的“边缘化”。
师爷们热血沸腾,政治挂帅,像《小武》,都能被扣上“影响我国正常对外文化交流”的帽子。
这些导演也不愿意送审。
其实很多作品操作操作,是可以上映的。比如《苏州河》,就讲了一个可怜的爱情故事,很像坏人的男主最后还死了,符合恶有恶报。
时运不济,刚好撞上这个时期罢了。如果到两千年初,《苏州河》算什么啊,直接就过审了。
这也是国产片产量锐减的原因:拍别的不容易过审,没有补助,还赔钱,索性就不拍了。
孙领导说完,众人各抒己见,主要以“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为核心。
长影厂厂长表示:“有精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效益。当前的问题就是精品太少,形成不了冲击波。所以背水一战,多出精品。”
北影厂厂长念了自己的小稿。
峨眉厂也道:“现在广播冷、电视热、电影难,必须以多出精品为驱动力。”
潇湘厂道:“电影精品,是一个国家电影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电影繁荣的方向。抓精品是迫在眉睫!”
哇!
许老师情不自禁的拍起手来,说的好好哦。
跟着又探讨精品的标准,什么样的电影算精品。
新任电影局刘局长道:“内容要精粹,艺术要精致,制作要精良,要深受群众喜爱。今年我们要生产30部左右的优秀影片,其中10部要称得上精品之作。”
大导演谢铁骊道:“xx同志说的很准确了,思想性、艺术系、观赏性的统一嘛!”
桂省制片厂道:“电影必须通过审美这个中介实现,人物苍白、艺术粗糙的影片,即便思想正确,观众也不会喜欢。
所以要做的雅俗共赏,情理交融。”
张梓恩也在场,属于西影厂,道:“电影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要拍的好看。”
《过年》的导演黄健忠道:“出精品就要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无其他捷径可走。”
“……”
许非无聊,在本子上记了几段。
大概分成三个群体:一是刘局长这种假大空,二是桂省制片厂这种思想灵活,但没弄明白市场需求的;三是张梓恩这种心里明白,嘴上不敢说的。
说什么?就是娱乐化嘛!
他不敢讲,只说要拍的好看。
讨论了半天,孙领导也在记录,发现大多雷同,直接点名道:“小许,你作为民营代表谈一谈。”
“呃,各位老师、前辈说的都对。只是我有些疑惑,想请诸位指点……”
众人谨慎,你特么又疑惑了???
“我们不如假设一下,现场就是一部精品电影的筹备会,我们都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这个好,从实际出发。”孙领导赞同。
“那我抛砖引玉了,既然要做精品,首先得是主旋律,革命、英模、群众、现实题材都算。
如果我想申请各项补助,会不会对革命题材有倾斜?”
“我们在生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上有优良传统,经验丰富,何况成本也不一样,会适当给予支持。”
“那我们拍什么内容,是根据什么选择的?”
“艺术性。”
“精神。”
“群众喜欢。”
“好,您怎么知道群众喜欢看这个?”
“……”
“……”
“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颠倒,电影上映了,才知道群众是否喜欢。现在还没拍呢,就知道群众肯定喜欢了。
我赞同黄健忠导演的说法,要深入了解,起码要调查调查,然后再讲群众。”
“小许啊,你可能不太了解。现在一些观众审美情趣不高,喜欢粗俗有害的东西。我们要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嘛!”一位领导道。
“嗯,是我经验浅了。”
许非点点头,道:“那我们准备了一部艺术性高,精神丰富,群众喜欢的精品电影。它的票房,是不是衡量其成功的标准之一?”
“小许,你这就是商业化了。”
“民间资本做多了,思维也像商人了。”
1...5253545556...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