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从1983开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睡觉会变白
轰!
上至高层,下到民间,一枚最大的炸弹投下,将前面积累的怨气不满、顽固阻碍,通通炸了出来。





从1983开始 第五百八十六章 杀人诛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吴总早!”
“吴总好!”
11月的早晨,阴云,吴孟臣裹着一身寒霜步入中影大院,白胖的脸上带着一丝愁郁。
没上楼,找人交待了一下工作,“我去xx部,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
他随即出门,上了车奔西长安街。
紧挨红墙,临着府右,有一座大院,车辆在门口检查,出示证件缓缓驶入。吴孟臣来到一间办公室,先等了一会,末了见到领导,姓丁。
“刚才有个会,坐坐,喝点什么?”
“茶就好。”
“小吴是上海人吧?那沏点绿茶,我是喜欢喝红茶的。”
领导亲手倒茶,坐在沙发上笑道:“早听说你的大名啊,一直没机会聊聊。你是个聪明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主要是最近一段时间,收到下面很多反映,我想听听你的说法。”
“呃,您这么问,我倒不知从何说起了。”
“那就从改革开始,我刚好捋一捋。”
“好的。”
吴孟臣酝酿了一会,道:“电影改革的主旨,是将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其实跟国企、工厂的改革一样,它们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也相似,没什么神秘的。
从1993年以来,我们依次做了取消统购统筹、打破省公司垄断、放宽拍摄资质、新影和央视合并、儿影由中影接管、引进十部外片等等。
以前发行、放映混乱,权责不明。我们把发行权交给制片厂,把放映选择权交给影院,下一步便是收回管理权,也就是把制片厂从文化口拿回到广电系统。
这样权责分明,关系清楚,有助于催化市场。”
“嗯,继续。”领导点点头。
“所谓电影市场化,简单讲就是让更多人拍电影,更多人放电影,更多人看电影。
我们现在的步骤,是逐渐放开拍摄资质,接下来是发行、放映资质。让各界资本都参与进来,可以成立发行公司,组建院线。”
“引进片你讲一讲。”
“引进片呢,主要考虑刺激市场,开拓眼界,也能刺激国内的文艺工作者提高进步。”
“初衷是好的,但问题很多哦。”
领导夹着根烟,道:“你考虑的过于片面,没有顾及实际困难。今年预计生产146部故事片,结果全被这几部电影霸占了,什么《红番区》《真实的谎言》。
制片厂投了钱,连成本都收不回,他们日子本就不好过,你这么一搞,更是雪上加霜。”
“可我们不是没有好片,阳光灿烂6千多万,还有两部破4千万。我们可以拍自己的大片!”
吴孟臣有点激动。
“我知道,我知道,我不是没有考察过……”
领导示意他冷静,语重心长:“制片厂普遍反映拍摄资金困难,行政负担太重。像长影厂,职工多,退休人员也多,还都是些老资格老同志。
投100万拍片,就要拿40万的行政支出。你说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拍出大片呢?”
“所以我们在放开资质啊,鼓励制片厂和民企合作。还有院线……”
院线是吴孟臣最想搞的,道:“多厅影院一定是未来的标准配置,现在一个厅,放一部片,如果七个厅,就可以放七部片。
制片厂的片子无处放映,我们扩大平台就好了,每年一百多部电影完全装得下。”
“不不,你的思路从根本上就错了。”
领导明显不赞成,道:“小吴啊,首长在大会上怎么强调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
难怪有人说你商人习气太重!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才是九五期间的总基调。
制片厂在过去有大功劳,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鼓励、帮助他们多拍出好作品,尤其是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
“可院线真的是改革重点……”
“哎,就算你把院线建成了,引进片还是攻城略地,制片厂还是赔钱,那又怎么说?”
“这是观众选择啊,我们还能强制观众喜欢什么么?而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势必要经历阵痛,等我们慢慢积累,肯定能迎头赶上的。”
“所以说,根子还在自家身上。保护好国产片,提高质量,这样跟你说的不冲突嘛!”
领导制止住他,道:“好了,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多生产主旋律电影,降低制片厂负担。有了政策支持,产量和质量自然上来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先回去,最好学习一下会议精神,要讲政治。”
“……”
吴孟臣不知怎么走出办公室的,到了外面吐出一口白气,太阳还没出来。
“去广电。”
他吩咐一声,车辆驶出大院,又来到广电。
见了田领导,把事情一讲,田领导也激动了,道:“我跟领导也谈了一次,我不认同他的思想。
只要搞电影改革,谁来都得这么改,除非不改革!
还有那些借题发挥的,引进片虽然火爆,国产片的观众人数和票房不也提高了么?证明观众是愿意进影院的!
制片厂困难,我当然知道困难,不也出台政策让他们慢慢转型么?不也有下一步政策继续推动么……”
发泄了一通,“小吴啊,你先回去,我再找他深入聊聊。”
“好。”
……
电影界忽然变了天,传言无数。
有说田领导跟丁领导数次长谈,皆没有达成一致,还当场拍了桌子。
有说吴孟臣被叫去几次训话,灰头土脸,举措被上头全盘否定。
《戏剧电影报》发表《好萊塢影片大举抢滩国产片路在何方?》,进行了连篇累牍的责怪和批评。
举报信、建议信雪片似的飞入xx部,全是借题发挥的,渲染国产故事片的困难处境云云。
这种说法很容易得到大量支持,一时间,矛头全部指向吴孟臣。
明指他,实指背后的田部长。
不久后的一天,吴孟臣又被叫去xx部。
领导没再说什么,只递过一些信件,字字触目惊心:
“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市场,用中国的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请问,这样的人算不算新生的外国买办?”
“已到生死存亡之际,进口大片会给民族电影带来灭顶之灾!”
“……”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吴孟臣也没言语,坐沙发上默默等待。
过了会田领导也来了,看完信件道:“引进片不能废止,我们正申请加入wto,这必是其中一项内容。”
“我知道。关于这些我们交流过多次,我坚持我的想法。”
领导点点头,道:“明年春节后,我会召开一次电影工作会议,我亲自抓筹备工作,届时会公布一些政策。
好了,没事先出去吧。”
(还有……)




从1983开始 第五百八十七章 蛰伏应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还是那个四十平的两居室,还是那个火锅。
三驾马车沉默不语。
许非夹了片五花肉,蘸辣椒油,带着点酸菜一口塞进去。大肉片裹着汁水在嘴里翻滚,与喷香的辣油产生了奇妙的味觉反应。
“吃吃,用不着愁眉苦脸的。”
编外人士最活泼了,道:“咱们先把情况捋一捋,老窦你先说说。”
“老局长病退,新来的刘局长以前在新影厂干,管理有一手,但感觉不太懂故事片。而且这人保守谨慎,没什么魄力。
审查委员会和复查委员会重组了,正式挂名。
明年会发布《电影管理条例》,就这些。”
窦守方道。
“老吴你呢?”
“我没什么可说的,我想辞职了。”
此言一出,三人大惊,忙劝道:“不至于,并非原则错误,你还能继续干。”
“路线不同,我怎么干?”
“你别这么想,那些举报信就是为了逼你辞职,你要真辞,就随了他们的意。”
“是啊,好歹等到明年开会,看到底怎么说。”
“……”
吴孟臣叹了口气,没答应也没拒绝,其实心里明白,改革已经进行不下去了。
许非拍了拍他,也捋清了这段电影史。
原来这就是导火索:大会之后,顽固派借题发挥,先逼吴孟臣下台。而这几人都属于“不讲政治”,肯定不受待见了。
xx部贯彻精神,大搞主旋律,改革中止。
但最嘚儿的是,莫名其妙搞了几年,最终又回到原来的改革路线上:建立院线制,解放生产力。
许老师是小角色,改变不了时代背景,不过他琢磨琢磨,道:“马克思教导我们,凡事辩证去看。
即便在一片灰暗的废墟中,也会有绿色的希望。”
“你做诗呢?”窦守方吐槽。
“别打岔!我觉得吧,首先心态要好,改革没有一蹴而就,皆是艰难坎坷。
时间会证明真理,我们自己不能放弃。因为电影市场不像别的,见效很快,政策对不对头,一两年就心知肚明。
我们就当走了些弯路,暂时蛰伏。”
他先做心理建设,继续道:“中央定的调子不会更改,但我们可以在细节上补充。”
“缺乏说服领导的理由。”吴孟臣摇头。
“有的,有的!”
他转向田领导,问:“您参加中美wto谈判?”
“对的,他们比较看重电影这一项。”
“所以啊!中国入世,势必更加开发,好莱坞侵占会更加激烈。那为什么,为什么……”
许非拍着桌子:“为什么不在老外进来之前,先给我们自己松绑呢?非要等开放之后,让我们这些手无寸铁,毫无经验的生瓜蛋子去跟好莱坞战斗?
为什么不让我们先积累积累经验,培养培养人才呢?!
我们支持主旋律,但可以提议尽快把资质放开吧?当然,要等走了弯路之后,否则不知道疼!”
什么叫疼?
1996年产量降到了110部。
1997年下降到88部。
1998年只有47部。
大量影院倒闭,在院线改革之前最谷底的时候,全国年电影票房还不到9亿。
“……”
三人默默不语,脸上又有了些光。有些事情,还得体制外的人能屈能伸,他们多多少少都带点理想主义者的色彩。
“吃菜吃菜。”
“看看明年开会下什么文件。”
“吃菜。”
………………
第六代导演给人的印象,就是聚焦边缘群体,关注城乡变迁中这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但其中有个另类,叫管琥。
他适应性非常强,要商业有商业,要艺术有艺术,电影电视剧全行。《杀生》《斗牛》《黑洞》《冬至》,包括《我和我的祖国》里的《前夜》篇,也是相当出彩。
今年27岁,身材高大,面相凶悍,这会儿坐在办公室里无所适从。
“别紧张,好歹我们合作过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反响不错,年轻轻功力不俗啊。”
“您过奖,公司提供的条件好,不然我也不能发挥。”
管琥小心回话,一头雾水。
许非笑了笑,道:“今天请你来,是问问有没有兴趣加入公司?你先看看合同。”
管琥翻看条文,约莫明白了。签约导演,公司有戏会给自己拍,或者自己提策划,公司完善再拍摄。
五年期限,作品数量不限,每部给酬劳和奖金。
让他心动的有两点:一是电影电视剧都可以拍;二是将来可以带团队,组建工作室或担任公司中层,赵宝钢那个性质。
“……”
管琥简单思考了一下,天下的资源和财力,二话不说刷刷签字。
“好,爽快!不废话,现在就有个题材,需要你具体执行。”
许非递过一个本子,道:“警匪剧,自己编或者取材真实案件。以一个重案组为核心,描绘群像,斗智斗勇可歌可泣。
我会给你配一个制片人,编剧、演员等自己筹备,可以么?”
这么飒的嘛?
管琥诧异,同时又觉得被信任,道:“好,我尽力而为!”
谈完事,他出门刚好碰上俩人,互相点点头,擦身而过。这俩人进了屋子,招呼道:“许总!”
“坐!”
许非摆摆手,笑道:“是不是很奇怪找你们?”
“呃,确实。”
侯洪亮搓搓手,紧张道:“跟许总只有一面之缘,真的想不明白。”
旁边的孔升点点头。
侯洪亮还在打杂,孔升已经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山影颇受重视。他们都参与了《白眉大侠》《甘十九妹》。
“那我就直说了。我觉得两位都是人才,求贤若渴,希望能加入我们公司。
小孔,你可以独立执导电视剧。小侯,你可以做他的制片。”
噗!
一个条件,已经心猿意马。
山影很有实力,但天下是大势啊,常青藤剧场干的央视收视率狂跌,两家一年400集剧!
当然,山影也答应让孔升独立执导,《民警程广泉》,两集剧。
“不愿意也无所谓,还是朋友,难得来京城就多玩几天,费用我包。”
“……”
更搔的俩人激动,不是我们不忠心,敌方给的太多。
“许总,这个,这个,呃……”
侯洪亮不好意思应。
“没关系,没关系!”
许非笑着起身,拍拍他们肩膀,“欢迎加入,期待两位的表现。”
人走后,许老师靠在椅子上很充实。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需要能独当一面的导演和制片人。宁皓、徐铮神马的太嫩了,不然你以为他不下手?
公司现在有点像老母鸡,各种抱崽。
将来半个娱乐圈都叫爸爸。




从1983开始 第五百八十八章 神秘莫测许老师(萌主安娜加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水浒传》剧组正在开会。
张劭林由于拍三国受到赏识,央视将重任交托,他任总导演,张季中是总制片主任,任大惠还是总制片人。
“我们从去年3月筹备,不知不觉一年多了。四组人天南海北的选角,也是辛苦大家。经过商议,我们定在下月,也就是12月开机,届时会搞个开机仪式。”
任大惠做阶段总结,道:“《从水浒传》筹备至今,可谓困难重重。民间的《水浒传》共三个版本,70回、100回和120回。
最初想拍70回本,到梁山聚义结束。后来经过多番讨论,还是决定拍全本。
但比较可惜啊,台里只给我四千多万,忍痛删去了很多内容,定在43集,平均每集100万……”
在座的有制作人组、导演组、主要演员,以及艺术顾问田连元。之所以请他,就是为了通俗普及性,把《水浒传》像评书似的演绎给观众看。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么?袁和平那边怎么样?”任大惠问。
“他说新接了一部剧,可能有冲突,到时看情况调配一下。”
“啧!已经答应我们了,怎么还接戏呢?香港人就是快节奏。”
任大惠不爽,问:“别的方面呢?”
“其实大体都差不多了,主要有些演员没着落。”
张劭林拧着眉毛犯愁,道:“下月就开机了,我武松还没影呢。”
“那抓紧找啊?”
“关键太难了!”
一个叫康宏雷的副导演道:“您听听张导的要求,武松什么样啊?男人看了得妒忌,女人看了得心动。
我们找几十个了,都不满意。”
“……”
任大惠也没辙,央视把大权交给张劭林了,一言堂,导演不满意就是不行。
王扶林60多岁,搞完三国就退休了。他因为有《水浒传》任务,才发挥下余热。四大名著搞了仨,一辈子的荣耀,不能最后留污点。
唉!
老头暗叹一声,冷不丁想起一人来,要是他在场就好了。
妈蛋的!当初这货还说要承包,真找他就撂挑子,说什么周期太长,自己事务繁忙,无暇顾及。
“咚咚咚!”
“进来!”
老头不痛快,敲门的工作人员吓了一跳,凑近嘀咕几句。任大惠眼睛刷的一亮,“快快,让他过来!”
众人面面相觑,谁啊?
不多时,流里流气的脚步声响起,一听就不是正经人。跟着冒出一人来,招呼道:“哟,开会呢!”
“小许?”
“哎,好久不见!”
张劭林和张季中立马起身,过来握手,“你怎么来这了?”
“有点事,你们开什么会,用不用回避一下?”
“研究研究《水浒传》,这不下月要开机了么。”
“那正好,我这事还有点关系。”
许非毫不见外,自己拽把椅子坐下,道:“我要筹备一部功夫剧,请袁和平当武指。听说你们先定了,我就来商量商量,咱们到时调配一下。”
噗!
任大惠想一秤砣楔死他,敢情就是你啊?
“没这说法,我不借,拍戏哪有三心二意的!”
“别介,武指又不是导演。你们分个文武组,大半年就腾出来了,明年下半年行吧?年底总行了吧?不能扯到97,香港都回归了!”
许非见对方油盐不进,拍拍桌子道:“这么着,你们有啥需要帮忙的,咱们交换一下行吧?”
“……”
任大惠瞧了眼张劭林,咳嗽两声,道:“还真有,我们差几个演员。”
“谁?”
“武松。”
“武松……”
许非翻着白眼,掐指头开始算。老头一甩手,嫌弃道:“别装神弄鬼的,直说!”
“这叫仪式感。”
他又算了会,一拍巴掌:“有了!吉林艺术学院,就赵铭铭那个学校,有个叫丁海锋的,你们找他。”
“潘金莲呢?”
“有个台湾模特叫王思懿,跟霹雳火秦明拍过戏,你们找她。”
真的假的啊?!
不了解的人各种惊诧,康宏雷瞪俩眼珠子,什么玩意这是?
任大惠却很信任,张劭林也点点头。
“不过快着点啊,丁海锋我还留着演将军呢,先让给你们了。”
许非站起身,走到田连元跟前,行礼道:“叔,我等您。”
“好好。”
等他出去,哇啦哇啦开始议论。
“这哥们谁啊,怎么回事?”
“外行了吧?许非没听过?玄学选角没听过?”
“三国主演全是他选的,都不知道从哪儿刨出来的。”
……
央视版《水浒传》自然是经典。
张劭林将拍三国时的激情,又迸发了好几倍,全部倾注到这部剧上。他敢拍着胸脯说,没有一个镜头不认真,不专业。
这剧细到什么程度?美术师把聚义厅里的柱子,全抹了一遍猪油。因为绿林好汉吃多喝多,一定会把油抹得到处都是。
服装色彩大多暗素,场景也罕有强光大亮,从头到尾放烟。
用烟和色彩,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疏离感。所以觉得特别真,《新水浒》就不说了。
画家戴敦邦还专门画了一系列人物,就是片尾飘过去的那组图,选角都是按图索骥。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许非确实想承包,就没张大胡子什么事了。可惜周期太长,要干三年。
这边等开完会,田连元出来了,找个地方单聊,笑呵呵问:“你父亲还好吧?”
“还好,守着鞍城自在。倒是我大爷来京开公司了,不时也提到您。”
“嗯,有听闻,我正打算去拜访。”
“那赶巧明儿有空,我接您?”
“好好。”
相声门、评书门、西河大鼓门互有穿插,辈分很乱。
评书门从祖师爷到第六代,都属于远古人物,没啥记载。第七代有个张诚甫,是张寿臣的父亲。还有马三立的祖父,马诚方。
第八代里是张寿臣,身兼评书、相声两门。
第九代便是袁阔成,还有连丽如的父亲连阔如——推荐他写的《江湖丛谈》,好看的很。
田连元和单田芳呢,都属于西河大鼓门,同辈。许非叫老师也行,叫叔也行,叫叔显亲近。
另外像郭德纲,也有西河大鼓门的传承,拜师金文声。
许非跟田连元见面不多,聊几句就散了,往出走又瞧见一人,正在门口抽烟。平头,个不高,声音洪亮,一张嘴都震耳朵。
1...4748495051...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