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魏学曾捋须呵呵而笑,道:“黄将军多礼了,起来吧。”
黄来福大声道:“谢军门。”随势站起身来,一身的甲叶铮然作响。
魏学曾上下打量着黄来福,见黄来福这么年轻,就当了副总兵,再看他那粗壮的样子,真想不出,这样一个人,怎么屯田赚钱这么厉害?他又看了看黄来福身后的五寨堡军队,抚须缓缓而笑,道:“好,好,果然是彪悍勇将,领的虎狼之师,怪不得能大败入寇的虏贼。”
魏学曾说话地同时,他身旁的宁夏巡抚朱正sè也是好奇地看着黄来福,抚须缓缓打量。
魏学曾又问了几句黄来福在路上的情形,最后他亲切地道:“来,黄将军,随老夫来见过宁夏巡抚朱正sè大人。”
明代下级军官,称呼总督和巡抚时,都是称军门。当下黄来福转身向向朱正sè同样行礼:“末将见过朱军门,同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朱正sè微笑道:“黄将军不必多礼,你一路前来辛苦了。”
黄来福快速地扫了一眼朱正sè,见这位老兄一身地官服,年在五十多岁,三络长须,相貌较为儒雅。依自己在笔记本电脑中对于宁夏之乱时相关历史人物的查询,那位魏学曾老兄,在一个月后,就会被免官,由锦衣卫逮捕入京,后回家,并在1596年死去。
而这位宁夏巡抚朱正sè,倒是个传奇人物,在宁夏乱起时,就单骑赴任,协助平叛,并时有计谋。时人评价其有“子房之帷幄多筹,仲淹之甲兵夙富”的韬略。平乱后,万历皇帝特颁圣旨,在朱正sè的家乡南和县为朱家建立了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并亲“平定边疆坊”、“金吾世胄坊”、“天恩覃敷坊”以旌表其功。在朱正sè死后,又特批白银几十万两,为其营造了高规格的陵墓。
还有在平定宁夏之乱后,朱正sè治理宁夏黄河水患,他根据黄河是地上河地特点,利用装粮食的瓷瓮,将瓮底打穿,对接起来,建成联跨黄河的虹吸管道,把黄河水tiáo出堤岸,使千万亩荒地变成了良田。当地百姓称朱正sè是“万家生佛”,并为其建立了生祠,以示纪念。
而且史称朱正sè性情宽厚,很好相处,这样的人物,怪不得黄来福对他上心。
魏学曾又亲切地对黄来福道:“黄将军远道而来,先扎营歇息,如缺乏粮饷,我会让管粮主事,为你们tiáo拨。”
如五寨堡军队这样的jīng兵,当然要优先照顾了,而且黄来福这人很知道礼貌,颇有儒将之风,让魏学曾很有好感。魏学曾很希望将来能从李如松手中,将这只军队的使用权,从李如松手中夺过来。
不过魏学曾听说李如松那家伙虽然身为武将,却是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什么总督,巡抚的,他向来不放在眼里。而且他以武将身份任提督后,怕是更为嚣张,就不知道这只jīng兵,自己能不能抓在手中。
黄来福道:“末将谢过魏军门,不过末将领军前来,己经自己备有粮饷,此后商队粮饷也将源源不断,所以末将的粮饷问题,魏军门不必担忧。”
“自备粮饷?”魏学曾一惊,和朱正sè互视一眼,这么有力气的声音,自己还是第一次从武将口中听说到,那个甘肃巡抚叶梦熊,虽说领军前来,也是自备粮饷,不过他是文官,还是一省之首,所以有这个能力,不过黄来福身为武将,竟有如此本钱?怪不得大明邸报上将他吹上了天。
黄来福谢过了魏学曾和朱正sè,领着自己地军队,迎着那些***好奇地大明各路军队目光,选地扎营去了。他是山西镇来的客军,自然是寻找李如柏、李如樟等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合路兵马地营地靠边扎。
看着黄来福的背影,魏学曾看了朱正sè一眼,道:“应明,对黄来福这人你怎么看?”
朱正sè笑道:“确庵公,他领的是虎狼之师不错,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屯田为什么如此厉害。”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
? 黄来福在一个中军营官的带领下,领着自己的军士们,.qb5。com
此时的宁夏镇城旁的四面八方,己满是大明平叛军队那连绵无尽的军营,各依镇城几个城门方位,分为几路驻扎围困。城上城下,满是肃杀之气。
宁夏银川一带,guàn溉方便,河网密集,一向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在宁夏镇城附近,就有明时称之为金波湖,三塔湖等大小众多的湖泊,在东南方向,还有明称之为观音湖、新渠、红花渠等水流。
往日这些湖泊水流旁尽是肥沃繁华之地,多村镇居民,不过现在多被战火所毁。不说当地居民逃避一空,就是各处的房屋,也大多被焚毁,举目所见,都是断垣残壁,有些地方房屋到现在为止,还在冒着青烟。
黄来福骑在马上,极目看向不远处的宁夏镇城,可以看出,这整个镇城的地势,有如处于一个釜底一般,怪不得在不久后会被水战攻破。而和大明所有边镇的镇城一样,宁夏镇城,也是建设得非常厚实高深,全城以青砖包砌,上有多座城楼,估计城周超过七里。并有众多的城门,有着完整的防御体系。
不过经过几个月的攻战,此时那镇城的城墙上,己是惨不忍睹,城楼大多被焚毁。城墙上也是疤痕累累,多为炮火所击,城下满是被毁坏的战梯,到处是血痕累累。显示出战场无情的一面。
李如柏、李如樟等人的营帐,扎于东北方位,黄来福赶往与他们汇合。他这只军队一路而去,一路引来了无数惊讶,羡慕,嫉妒等各样目光。
在沿路各处营帐的大明军队眼中,这只军队衣甲鲜明。军容威武,不论是人还是马,都是营养良好。和他们的衣甲破烂,脸有菜sè,jīng神疲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阵阵议论声,不断传来。
“这是哪来的军队,如此威武,好大的杀气!”
“看他们那人马地样子。想必是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没有粮饷之忧吧?看见没有,他们连骡马,都是肥肥大大的。”
“怕是哪家总兵官地家丁吧。你看他们从军官到小兵。人人都身披铁甲。还每人都骑马。这要花费多少银钱啊?”
“就是。那身铁甲。我身为把总都没有。他们随便一个小兵。倒是有一副铁甲……”
“你看见他们身后地辎兵辅兵没有。怕是我们家军门标下地家丁。也不过如此吧?”
“看旗号是一只山西镇来地客军。有谁知道山西镇哪家姓黄地将官这么有钱?”
“我怎么知道。这是要问我们家地杨参将了。他识字。经常会看些朝廷邸报之类地……”
在沿途各兵地议论及各sè目光中。前面地两千三百五寨堡将士们。个个骑在马上。高高昂着头。神情骄傲地一路前进。就是在队伍身后地一千辅兵们。也是催赶押解着骡马粮饷军器。满脸红光地紧紧跟进。当然。相对于普通士兵们地满脸骄傲。黄来福倒是神情平静。骑在高头大马上。不时和那位领路地中军营官说话。
由于将来到来的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等中三边援军是由李如松提督独制,并不是由总督魏学曾统一tiáo度,所以先期赶到的李如柏、李如樟兄弟并不听从魏学曾的tiáo派,而且为了表示两派有别,他兄弟二人扎的营房,还稍稍离城下各路扎营的大明军营偏些。
黄来福领地山西镇援军,同样是受李如松提督节制,自然是要去李如柏等人的营帐旁扎营。
在宁夏镇城离北门不远,靠东北边的一条水渠旁,原来有一个叫月牙村地小村子,村内原多有土木结构,平顶无瓦的四合院,不过战火燃起后,村内的大多数房屋己经毁了,只余下少数部分房屋良好,至于村内的村民们,早己逃亡一空。
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一个作为先锋官,一个作为押运官,领有几千人的样子,此时他们大军的营房,就是围着月牙村而扎。
此时李如柏身为参将,李如樟身为都指挥佥事,加都司衔,二人地官职,都远远不如黄来福。而二人也早得到黄来福领军到来的消息,虽说二人身为提督李如松之弟,平时走到哪里,都是别人巴结逢迎他们,但军仪上,却不好失礼,加上这是第一只到来的“己方”兵马,因此二人带着一些亲将家丁,远远的迎出营房来。
很快,二人就见到黄来福的铁甲骑兵滚滚而来,旗帜如云,那军容之盛,骨子里透出的杀气,让二人都不由大吃一惊。
宣府为天下强镇之一,有官军十五万余人,马骡五万五千多匹。连主兵,客兵,京运银、民运银、屯粮、还有盐引算在内,一年朝廷拨给粮饷近百万两。兵多粮足,二人一直以为自己宣府所出兵马为天下强军,没想到还有一个山西镇兵马,可以比得上自己兵马的。
五寨堡军队越近前来,气势越是bī人,李如柏、李如樟二人看得明白,这只军队人人高大粗壮,营养良好,装备jīng良,顾盼间,个个都是锐气十足。如果说自己和大哥李如松领的家丁们,也有这样的素质外,宣府镇普通地士兵们,就远远赶不上这样地素质装备了。
特别是前面那滚滚而来的三百铁甲骑兵,就是大哥李如松手下地三千家丁中,怕也只找得出数百人才有这样的装备及锐气。就不知道这只军队,是不是全部都是那山西镇副总兵官黄来福的家丁。
李如樟道:“二哥,我常听人言,天下强军中,唯有戚爷爷在蓟镇tiáo教出来的蓟镇军,还有大哥的宣府军,爹爹领的辽东军,方能称之为天下强军。没想到这山西军,竟也强悍如此。”
李如柏若有所思道:“也是,我曾听邸报上言。那黄来福在山西镇屯田厉害,一年所获钱粮滚滚,完全不需要朝廷输款。没想到他治军也如此厉害,是我们忽视了。我应该想到的,在去年时,邸报上称山西镇五寨堡游击黄来福大败虏贼,斩首数千。最后升任为山西镇副总兵官。如果他不是治军厉害,是没有这样成绩的……好了,那黄来福来了,四弟,我们上前迎接吧。”
在这边,黄来福也看见了迎上来的李如樟,李如柏等人,他跳下了马,沉重地脚步踏在地上,一身的甲叶铮当作响。他将马鞭扔给了后面跟上来的亲将江大忠,然后呵呵笑着同迎了上去。
各人来到面前,李如柏脸上带着笑容。抢先一步,对黄来福抱拳施礼,道:“宣府参将李如柏,偕四弟李如樟,见过黄来福将军,黄将军在五寨堡大败虏贼。如柏久闻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李如樟也是对黄来福抱了抱拳,闷声闷气道:“末将宣府都司李如樟,见过黄将军。”
黄来福笑道:“不敢,有劳两位将军出迎了。”
双方都是互相打量,李如樟,李如柏二人见黄来福这么年轻,眼中都露出惊讶之sè。如此年轻。就身居副总兵官之位,由不得别人不嫉妒。而且看这姓黄地这个样子。和他们一样,是个典型的军汉,为什么他屯田赚钱这么厉害?
而黄来福也是仔细打量这兄弟二人,只见李如樟,李如柏二人都是年近四十,神情粗豪,典型的军将世家样子。不过李如柏的举止会圆滑些,而李如樟会更豪迈粗犷些。
李成梁一家都是将门虎子,黄来福来自后世,对他们的名声,早己是如雷贯耳了,此时二人在前,黄来福更是仔细打量。
依黄来福对李氏一家相关历史的查阅,眼前的李如柏,是名将李成梁地次子,由父荫为锦衣千户。再以父荫授铁岭卫都指挥佥事,历任密云游击、黄花岭参将、蓟镇副总兵等职,现为宣府镇参将。
历史中,李如柏在不久后的征朝鲜之战,率师援拔平壤,夺开城有功,后晋都督同知,继任贵州总兵,这是他人生上的辉煌。不过在明末的萨尔浒之战中,李如柏却表现得让人大跌眼镜,当时从努尔哈赤向明军发起第一波攻击时开始,挡在李如柏大军前面的,就只有二十名努尔哈赤的骑兵。而率领数万大军的李如柏始终没有突破这二十个骑兵组成的防线,始终没有前往赫图阿拉城下,直到从杨镐那儿接到撤军的命令为止。而努尔哈赤似乎也从来没有准备要攻击李如柏,只是在李如柏撤退时,象征性地追杀了一回。双方默契的程度之高,实在不能不令人怀疑其中必有蹊跷。
有人怀疑是李如柏地私心在作怪,所以故意不战而退,因为他的妻子是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女儿,两人还生育有一个儿子,当时辽东人曾有传唱歌谣:奴酋女婿做镇守,不知辽东落谁手?
不管怎么说,最后李如柏被弹劾还京,天启元年于宅中自杀,李氏一家地辉煌,由此落下帷幕。
至于李如樟,身为李成梁第四子,史载其骁勇善战,征宁夏时,部卒何世恩于大火中取拜首级,擒拜次子,并与麻贵纵兵追至蒙古人于贺兰山,获首级百二十余,功升广西总兵官。算是一个典型的大明军将子弟。
这些的历史资料,都是如电般地在黄来福脑中一闪而过,表面上,几人都是呵呵相对而笑,李如柏有种感觉:“这位黄来福,言行举止,太不象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军汉了,说他的阅历思想是三十多岁,也不为过。”
他抱拳道:“黄将军一路前来辛苦了,请入营歇息。”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25章 羡慕同食
? 当下黄来福下令紧挨着宣府军的旁边扎营,立时五寨堡军队全体行动起来,那位中军营官见自己的任务完成,便要回转回去,黄来福给江大忠使了一个眼sè。/.qΒ5、com
江大忠明白,从怀中掏出一大锭白银,约有十两,递给了那位中军营官,那中军营官不由大喜,没想到才领个路,就有这样的好处,他接过银子,笑眯眯地回去了。
李如樟,李如柏二人互视一眼,二人心中都闪过一个念头:“这姓黄的好大方。”
李如柏伸手道:“黄将军,里面请。”
黄来福道:“两位将军请。”
不说黄来福进营去和李氏兄弟二人叙话,这边的五寨堡军队,卸下衣甲后,一起动手,在月牙渠旁,很快就扎下了一大片营地,并纷纷取水休息,水渠旁,一片的人叫马嘶。
看看太阳己经越往西移,己时近傍晚,五寨堡军队中的辎重伙夫们,纷纷打水,准备晚饭。
他们这边忙碌着,那边的宣府军队则是好奇地看着这只友
就算脱去衣甲,也可以看出这只军队的富有彪悍,个个红光满面不说,身上的鸳鸯战袄也是崭新,用一种说不出的华贵衣料制成。如果说旁边的宣府军中,李氏兄弟的家丁们,还有一些军官们,他们的装备与身体素质,能赶上旁边那只五寨堡军队外,大多数的普通士兵,就远远不如了。这不免让宣府军中,普遍产生一种羡慕及嫉妒的情绪。
而且可以看出,这只山西镇来的五寨堡军队训练jīng良,几千人的营地,只用不了多长时间,便扎营完毕。而且营地规范完善。攻守兼备。
这让宣府军中的军将们,看了吃惊不己,让他们来扎营。几千人的营地,没有半天时间,不要想扎完,而且远远没有这么的完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只山西镇军地jīng锐。
太阳慢慢西落。不论是山西镇军地营地。还是宣府镇军地营地。都慢慢冒出了炊烟。今日无战事。所以宣府军地几千官兵。今日饭食地配给额又少了一些。只有几碗稀粥。一些干菜。一些盐巴。
李如樟兄弟虽说押来一些粮草。但千里运粮。谈何容易。从宣府镇到宁夏镇。路程超过一千几百里。只能押解少部分地粮草来。一部分粮草。还是要靠大哥李如松身后大军跟随而来。
之后地大部分粮草。更要靠宁夏镇当地拨给了。不过宁夏城下地大军普遍缺粮。三边总督魏学曾能拨给宣府军地粮草。也是不多。只能节省着吃喝了。
宣府军中地军官家丁们。或许还能吃些干饭。普通士兵们。只能喝些稀粥应付了。众兵们骂骂咧咧。叽哩咕噜地几口将碗中地粥喝完。还是觉得饿。
更要命地是。正在这时。一股非常诱人地饭菜香味。不知从何飘来。让宣府众兵们闻了。个个都是垂涎欲滴。众兵们分辩得很明白。那股饭菜地香味中。香分几道。其中有一股强烈地肉香味。这股肉香味是如此地浓厚。决对不会是从本营中军帐中传出来地。那边地李氏兄弟等军官们。虽说有时也会吃些肉。但决对不会有这么浓厚地肉香味。
众军个个都是腹鸣不己。就是一些低级军官们。也是鼻子不住地**。
众人纷纷道:“哪传来的饭菜香味?”
“肉味这么浓,要杀多少猪羊?”
“不是本军营……”
“难道是那些山西军地?”
山西镇军和宣府军的军营,是紧挨着边驻扎,其中一边上,两军营更是只隔了一道栅栏。当下一些宣府镇军,纷纷涌到栅栏边,扒着栅栏看。
这一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众人更是眼红。你看都是当兵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都是当兵地,自己只能喝些稀粥,吃点干菜,那边的山西镇军,却是大桶大桶的米饭汤面,看样子是随便让人吃饱。这还不说,更让人眼热的,那边那大锅大桶的肉块,冒尖了,油旺旺的让人直吞垂涎。这还不说,那边还有大桶大桶地其它菜食,都是同样油油旺旺的,只管随便让士兵们吃喝。
自己这边,就是千总等军官也吃不到这样的饭食,那边却是一个小兵,都只管是随便吃喝。人比人,气死人啊。
闻着不断飘来的各种香味,宣府镇众军们,都是挤在栅栏旁,议论纷纷着,眼中冒着火光。
主将黄来福及亲将江大忠,都己进入宣府镇军营中,现在留守的是千总徐佑等人,如果说后面的商队到达了,徐佑等人可以邀请那些宣府镇军一起前来用饭,不过此时自己军中的粮草不足七日,他可不敢随便出声邀请,到时商队来不及到达,自己军中不就缺粮了?
不过那边的宣府镇官兵自有办法,几个军官样子的人,低声商议了几句,接着五寨堡军营外,便出现他们那满是笑容地身影,个个打着拜访友军地借口,希望进入五寨堡军营中和兄弟部队联欢。
徐佑见来到的只是一些军官,身边带着亲随士兵,共约几百人地样子,营地还可以满足,当下吩咐开营,让这些人进来……
在那边的宣府镇军营中,在中军大帐上,也是欢声笑语,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正为黄来福备宴,以为接风洗尘。李如柏还献宝似的让人抬出了一大锅煮得沸滚的羊肉,还有几坛美酒。
大家都是武人,没那么多讲究,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大碗喝酒。特别是李如樟,抓起肉就往口中塞,吃得满嘴的油腻。不说他,就是李氏兄弟手下的一些亲将们,个个都是呼喝不己。人人吃得非常满足。
黄来福只是微笑着慢慢吃,这样白水淡料煮出来的羊肉,带着一股浓厚的羊sāo味。黄来福不是很感兴趣。江大忠坐在黄来福身后,虽说很看不上这样的饭食,不过还是吃了不少。
刚才李如柏为黄来福介绍了他兄弟二人手下的军将,余者黄来福没注意,只是看了一眼李如樟身后的亲随何世恩一眼,这位老兄于大火中取拜首级,也算是在历史中留下名字地人物。
此时黄来福看他满脸青惨惨的胡茬子。身材粗壮,年在三十,果然是一个猛汉。这位老兄似乎是jīng野惯了,一边捞着肉吃,大口大口地喝着酒,一边把油腻腻的大手往身上地衣裳擦抹。他好象看江大忠很对眼,不时向江大忠敬酒劝肉。江大忠也是粗豪之人,二人几碗酒下来,颇有称兄道弟的趋势。
吃喝了一会儿,李如柏正想问问去年黄来福在五寨堡和蒙古人作战的事情。还有他为什么屯田赚钱那么厉害。正在这时,一股诱人的饭菜香味传来,其中还有一股诱人的肉香味。传到了帐中。闻到这股肉香味,黄来福和江大忠没什么,李如柏等人却是顿觉此时自己吃的羊肉都是索然无味了。
李如樟更是鼻子**,半响,他喊道:“哪来的饭菜香味,如此浓厚?”
黄来福道:“哦。想必那是我营地中将士们在准备饭食了。”
李如柏等人都是停住身子,各人鼻子只是不停地嗅着,李如樟地眼睛更是转来转去。
江大忠脸上颇有得意之sè,黄来福笑道:“二位将军,不如你们也到我营地中一叙,大家吃饭喝酒闲聊如何?”
不等众人说话,李如樟抢先道:“好啊,好啊,黄将军这样说。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李如柏也是脸有喜sè。道:“那就烦劳黄将军了。”
当下李如柏、李如樟兄弟,带着身边的一些亲将随从。随黄来福等人来到了五寨堡营房中,出自家营房时,李如柏、李如樟兄弟见自家营房的官兵们,都是团团挤在靠五寨堡军队营房的那一边,二人都是互视一眼。
进入五寨堡军队营房时,见是里面扎营严密,军士营房排列井井有条,二人不由心下赞叹了一声。再一看,见里面人声鼎沸,士兵们似乎是按一局扎堆,一局又内为三五成群地坐在一旁吃喝,非常有次序。其中分布着一些大声囔囔的将官士兵,仔细一看,这些人竟是自家营房的官兵,跑到这儿来搞吃搞喝了。
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来不及说什么,进入营房后,那股饭菜的香味更浓。不说他们的亲随己是垂涎欲滴,就是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都是吞了一大口的口水。
李如柏看得明白,只见五寨堡军营内,吃饭时,每局一百多人中,都有一个大伙房,大伙房上起来的露天牛皮大帐篷下,摆满了大桶地热腾腾米饭菜汤,随便军士任取,旁边还有大锅大锅的豆干、豆腐皮、阉菜、肉块等,也是油旺旺的冒着热气,非常地诱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