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而对于煤炭社。因为黄来福在宁武关内大规模开采煤炭。所以城内外经营薪炭的商户急速多了起来。共有万义店、公义店、元盛店等三十余户。同样的。他们也是用牛车、马车等骡驮。将煤炭贩运到各州各县去。每天从宁武到代州。到忻州。到太原等地的商号车马不绝。
各样商号的增多。使宁武城内贾店鳞比。而越是如此。各样商贾就越是争先恐后地在宁关城内开店设铺。使宁武城内越来越有生气与活力。而最大的变化。则是原宁武城内来那种脏乱与颓废不见了。换上的。是那种生气蓬勃。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神情。
眼见快要过年了。宁武关街道上人来人往。不论是营兵还是军户。还是民户。各人都是喜气洋洋。带着妻小。忙着在各商铺采购年货。街上充满了熟人见面的拱手作揖声。还有零星的鞭炮声也不时在各处炸响。更增添了几分年节的喜sè。
托黄军门的福。今年这个年好过多了。由于城内外大规模的建设。需要人工众多。可以说现在宁武关军民人人都有活计可做。就算原来城内那些流民乞丐。现在也成为了矿工。经过一年的辛苦。拿到工钱后。各人都盘算着怎样改善一下生活。新衣裳。是要为老婆孩子扯一身地。还有jī鸭肉食。还有各样的年货春联等。都要买一些。还有万子响的鞭炮。也要买几挂。除夕夜放响时。热闹不说。也有面子不是?
在这一片年节的气氛中。宁武关巡抚衙门内。也是一片的喜气洋洋。黄来福。杨巡抚。刘兵备。马久英公公。还有一干的文官武将。济济一堂。
年终盘点己经出来。宁武关大煤矿经过一年多地开采建设。己经形成了月产煤数万吨的规模。单单分红。拿最大头红利的万历帝。便可拿到拿到数万两的银子。杨巡抚。刘兵备等人也可分到超过万两银子的红利。余者各官。各商贾们。也可以获得不少地分红银子。
这还不说宁武关内畜牧养殖。木材生产。药材种植。蘑菇养植等赚的钱上的分红。还有山西镇互市的商税上。短段数月。己经征收超过二万多两的税银。这是非常惊人的。
要知道。在余者边镇中。他们一年互市的商税。从来没有征收过一万两的银子。此外宁武关内由于商事兴盛。相关的商税也收了不少。种种分红算下来。不论官大官小。宁武关各人地腰包都是鼓鼓的。获利如此丰厚。自杨巡抚以下。人人都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虽然自杨巡抚、刘兵备下。这些文官们始终对黄来福这个武夫抱着鄙视的态度。但对黄来福赚钱的本事。他们还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这也让他们心情很矛盾。一方面不屑于与黄来福这个武将交往。认为有辱斯文。一方面又时时离不开黄来福的本事。内心纠结下。他们心理己经有些变态象。有了银子又想要更多的银子。对于万历帝一文不出。便可拿到最大头的分红。杨巡抚等人心知肚明。虽有不满。不过他们当然不敢说什么。只有马久英公公兴高采烈。这些分下后。想必他在万历帝心目中的地位会更高了。将来说不定有机会进内监。成为禀笔太监也说不定。
在巡抚衙门大堂上。黄来福身旁。周文栋手上拿着帐本。一一将帐目读出。各人该分红多少。也是笔笔清楚。一一目了然。随着周文栋地声音。堂内各人都是喜上眉梢。有些人甚至是抓耳挠腮。喜得坐立不安。
等周文栋读完。堂内己是一片欢声笑语。黄来福也是拱手笑道:“恭喜各位大人财源广进。宁武关能有今日。也是离不开巡抚大人的英明指导。各位同僚的相互协持。今日分红数目己是出来。三日之内。大家都可到库房提取银抚须笑道:“黄军门过谦了。这一切。该是黄军门首功才黄来福的春风得意心中暗恨。不过……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侍立在黄来福身旁的刘全利眉开眼。弯着腰笑道:“巡抚大人说得是。没有黄军门。我等哪找得到这个会下蛋的金jī。分得到这么多银子?一切都是黄军门的功劳。”
刘全利参将受黄来福赏识后。带领宁武营护卫各处煤矿之事。因为这功劳。除了固定的军饷外。他也分到了一千两银子的矿山红利。怎么不让他眉欢眼笑?利的马pì话后。在场文官眼中。都是露出了鄙夷地神情。不过刘全利却是不以为忤。反正他现在跟定黄来福了。而且又收获丰厚。旁人的眼光。又值几文钱?
杨巡抚神情不变。笑着对黄来福道:“黄军门。眼见快要到年节了。老夫盘算着元旦后。邀请宁武关同僚。还有一些有名望的乡梓父老。大家在一起聚宴。不知黄军门可否赏脸参宴?”
看不起归看不起。不过现在杨巡抚因矿山之事。与黄来福己是一条绳上的蚂蟥。所以这感情拉拢。杨巡抚还是很乐意做的。
黄来福脸上露出抱歉的神情。道:“元旦后?到时来福来到五寨堡巡视。怕是无暇参宴。还请杨公万恕罪则个!”
有一些时间没回五寨堡了。因此今年过年。黄来福准备回五寨堡去过年。顺便好好视察一下五寨堡各地。毕竟那里那是他的根本与发家之地。
而依大明朝的官员休假制度。每月有月假三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可放假一些天。每年休假约是五十多天。所以今年年末月末这三天。加上元旦、元宵这十五天。黄来福就打算在五寨堡过年了。
说起来。在中国古代中。大明官员休假时间最短。而汉时官员五日一休。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夫妇团聚。唐时一休。每年的“清明”、“冬至”还放假3天。让官员回家祭祀祖宗。宋朝官员的休假制度更加宽松。全年的实际休假达到98天。
休假时间这么短。黄来福平时难得回五寨堡。所以今年说什么。他也要回五寨堡过年
听了黄来福的话后。杨巡抚脸上现出不悦的神情。心想自己热脸贴人家的冷pì股上。他干笑道:“如此也好。那就等黄军门回来时再说吧!”
万历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清晨。
黄来福带着自己的妻子顾云娘。还有渠秀荷。刘玉梅。顾大刀诸家人。还有周文栋。王启年。何副千户。杨安章诸人。还有护卫的来福营三百家丁们。往五寨堡而去。至于余下的来福营将士们。还有杨小驴等人。只能在宁武关过年了。还有马久英公公。今年也打算留在宁武关过年。出门在外太冷了。他不想动了。
一行人所乘的都是健马。只有顾云娘诸女。坐于马车之上。此时天气寒冷。就算各人脸上抹着厚厚的油脂。仍是寒风刺骨。一路上满是积雪。特别是过宁武关与神池堡的地界时。多为山路。更是路况非常不好走。黄来福心想。看来在下一年中。宁武关与五寨堡道路需要修葺了。反正现用水泥铺设。
一行人浩浩荡荡。过了神池堡。黄来福的三姐夫田大付。早在几天前。己经随同三姐黄璧柔。一起前往五寨堡过年了。那也是黄来福通知的结果。今年几个姐姐姐夫们。还有顾云娘的几个哥哥嫂嫂们。一起到五寨堡过年。
二十八日下午时。当黄来福等人到达五寨堡北门前时。整个五寨堡的军民。都是倾巢出动。到北门欢迎黄来福一行人。当黄来福等人的车马一出现。立时万子响的鞭炮便炸响个不停。巨大的欢呼声更是响起。
黄来福是五寨堡军民的主心骨。当黄来福去宁武关任总兵后。五寨堡军民庆祝黄来福高升的同时。心下也有些失落。怕黄来福去宁武关后。就将五寨堡忘了。这种心态是很微妙的。现在黄来福回来过年。证明在他的心中。五寨堡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怎么能不让五寨堡各人兴高采烈?
欢呼声不断中。黄来福与顾云娘诸女下了马车。立时鞭炮声炸得更热闹。看到这种情形。黄来福与顾云娘诸人暗暗满意的同时。在几人身旁的顾大刀也是暗暗羡慕。心想如果自己能达到姑父这样的功业与名望。那自己这一辈子。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贴心的小棉袄
今天看大明会典,才发现主角给手下士兵赏银太少了,按大明例,斩首蒙古人首级一颗,给赏银五十两。隆庆年时,临阵擒斩蒙古人首级一颗者,超升二级,不愿升者,更赏银一百两。斩杀本人首级一颗,给赏银五十两。主角才给四十两,还是少了。)
最前面迎接的是黄来福的家人。有黄来福的几个姐姐、姐夫,外甥,外甥女等。黄来福的大舅子大妗妇,顾世银、赵氏等人。有黄来福的妹妹黄秀柔,黄灵斌等人。还有黄来福一干亲家,渠家及刘家的人。
这些人后面,还有镇守五寨堡的江大忠,领着一干的铁甲将士,护卫在城门的两旁。还有原五寨堡老军官等人,还有来迎接的五寨堡等商贾们,人山人海的。
“大哥!”
先跳出来的,还是黄来福的妹妹黄秀柔,她直扑到黄来福的怀里,道:“大哥,小妹好想你!”
黄来福怜地拍了拍她的后背,道:“都是个大姑娘了,还这样和大哥撒!”
算起来,黄秀柔今年14岁,过个年,就15岁了,在大明朝,真的算是大姑娘了。而自己的弟弟黄灵斌,今年也是19岁,过个年就20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眼见自己在这个历史中也要23岁了,黄来福不由一阵恍惚。
黄秀柔撒道:“不嘛,小妹不依,小妹从京师回来,就是要和大哥一起玩。”
黄来福父亲黄思豪及母亲杨氏去京城后,黄来福的两个姨娘刘氏,王氏自然也是一起跟去。先前的时候,黄秀柔还跟着母亲王氏去京师玩了一阵,不过几个月前她还是回来了,觉得五寨堡更好玩。
看到小姑子这样抱着自己丈夫。顾云娘眼睛都绿了,如果几年前顾云娘还不怎么在意的话,眼见黄秀柔都长得大姑娘了,还这样抱着黄来福,顾云娘不由吃醋了。
她不着痕迹地将黄秀柔从黄来福上扯开,对黄秀柔笑道:“秀柔,你一去京师几个月。我们家大郎。可是整天念着你。”
她说完。她地儿子黄大郎。己是扑到黄秀柔怀里。连声叫姑姑。接着是黄二郎。黄三郎也是缠着黄秀柔直转。算起来。黄大郎今年己经是三岁多了。过个年就四岁了。放在后世。该上yòu儿园了。黄二郎也二岁多了。黄三郎也近二岁了。
而在五寨堡中。黄秀柔可说是黄府一干孩子王。不论是黄来福地几个儿子。还是几个姐姐地孩子。都是喜欢围着黄秀柔转。不过几年过去了。几个姨甥。姨甥女都长大了。围着黄秀柔转地人少了几个。让黄秀柔有些失落。好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黄来福几个儿子又长大了。让黄秀柔手下地孩子们又替补了上来。
见几个侄子这样。黄秀柔果然转开注意力。她掏出一把糖果。大声笑道:“你们每人叫几声姑姑。我就给你们糖吃!”
立时一堆孩子围了上去。一片闹哄哄地。
见这种形。众人都是笑。大姐黄紫柔笑道:“看小妹地样子。真是个孩子头!”
她转头向黄来福道:“弟弟。这次回来。有没有给姐姐带礼物啊?”
黄来福笑道:“哪能忘了我们的大姐呢,早准备好
大姐夫徐学世在旁低声道:“怎么来福一回来,就问他要礼物呢,让外人看了笑话!”
大姐黄紫柔不以为然地笑道:“我这个弟弟,可是个大财主,家里堆满了金山银山,不帮他花花,到时银子发霉了就可惜了!”
黄来福上前与徐世学见礼,大姐的两个孩子,钱妞儿与钱世儿也是上前叫黄来福舅舅,叫顾云娘舅母。算起来,钱妞儿今年十五岁了,过个年就十六岁了,长得亭亭玉立,格温柔娴静,不象母亲,也不象父亲。钱世儿也十三岁了,象父亲一样,憨厚诚恳,不过就是样子有点呆呆的。
接着黄来福又见过二姐黄婉柔及二姐夫李应。
又见过三姐黄璧柔及三姐夫田大付。这几年,三姐夫田大付对三姐好了许多。而三姐的女儿田团团今年也九岁了,还是有些怯生生的,怕见生人。还有韩妞儿,这几年一直由三姐黄璧柔抚养,几年过去后,当年那个矿工地女儿己经三岁多了,长得非常可,一双圆圆地大眼睛,非常活泼。虽说她比田团团小得多,但无论到哪去,都是韩妞儿领着田团团玩。
最后黄来福见过顾世银、赵氏,顾世宝、冯氏,顾世铜、房氏等几个大舅子,大妗妇。顾世宝一直留在五寨堡负责各地屯田之事,而顾世铜这几年一直往返五寨堡与岢岚州两地经营羊毛之事,几年下来,也算是发了。
顾世银与黄来福见礼后,看向黄来福后的顾大刀,眼见儿子一年多没见,长得更高大强壮了,一jīng良的盔甲披在上,更显英姿,心下暗暗点头,不过面子上他还是道:“大刀,这些时间跟着你姑父,有没有偷懒不听话?”
顾大刀对父亲一向有些畏惧,闻言道:“没有呢,姑父吩咐什么,孩子一向认真去办,哪有偷懒?”
黄来福笑道:“大刀这孩子不错,办事得力,雕琢几年后,是个得力的臂助!”
顾大刀今年二十岁了,被黄来福称为孩子,不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顾世银却是心下欢喜,笑道:“来福,你可不要夸坏了孩子!”
两人又客了几句,接下来,黄来福又见过自己亲家刘老汉及渠廷柱等人。自从刘玉梅嫁入黄家来,刘老汉等人的生活是节节高攀,己经在军匠街盖了大宅子,平时巴结的人也不少,刘总旗更是他地座上客。而刘总旗与钱氏夫妇,又是刘玉梅在黄府的强力支持者。
在刘老汉旁,刘二妞羞地向黄来福行礼。称他为姐夫。
刘二妞比刘玉梅小五岁,一眨眼时间,她己经十五岁了,过了年就十六岁了,长得是非常的秀丽,人说小姨子是姐夫贴心的小棉袄,又说小姨子的股有一半是姐夫地。没想到几年不注意。刘二妞出落得这么地水灵。看着刘二妞羞的样子。黄来福不由怔了一怔。
刘玉梅欢喜地上前与刘二妞叙话,姐妹二人手拉手欢喜无比,只有顾云娘脸上带着笑,但一双锐利的眼睛却是在刘二妞上扫来扫去。
渠廷柱还有渠良万,呵呵地笑着走上前来,渠源锐也是微笑地随在二人旁。渠廷柱对黄来福道:“贤婿啊。你一路回来辛苦了,我己经联络了五寨堡地商贾乡梓,晚上在五寨堡大酒楼,来为贤婿接风洗尘!”
经过与黄来福联姻后,加上渠源锐又是五寨堡商会的会长。这些年中,渠家地生意可说是越做越大,走到哪里,都是众人奉承的对象。心愉快下,渠廷柱可说是满脸地风得意。
渠良万也是看向黄来福后地渠秀荷。有些巴结地笑道:“妹妹嫁了妹夫后,现在可就享福了。你看,多象一个官太太。”
渠源锐只是关心地问渠秀荷道:“五妹。一路回来,可辛苦了?”
渠秀荷虽嫁黄来福二年多,孩子黄三郎也快两岁了,但还是一样地清纯秀丽,眼神清澈,闻言她笑道:“多谢几位哥哥的关心,小妹很好!”
黄来福也是道:“多谢岳父大人的关,晚上小婿必到!”
这时在众人后的江大忠挤了上来,他猛地单膝下跪,立时一的甲叶铮然作响,他哽咽道:“少爷……”
黄来福仔细地看了看自己这个最亲近地心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大忠,你看你,孩子都几岁的人了,还哭哭啼啼的,你镇守五寨堡,一切还顺利吧?”
将他拉了起来,又看了看四周,那些留守的五寨营将士们,个个都以激动地眼神看着自己。这只军队,可说是黄来福一手拉出来的,对黄来福的感深厚,可见一斑。
江大忠道:“一切顺利,少爷放心,有大忠在,五寨堡就是固若金汤,没有任何人可以窥探!”
黄来福点了点头,和他叙话一会后,他想起一事,自己是不是还有一人没见?
果然,他的弟弟黄灵斌有些萎缩地从人群中出来,对黄来福道:“大哥,您回来
黄来福叹了口气,这家伙,过个年就20岁了,还是一副柔弱地样子。自己虽然疼他,但他现在是五寨堡黄府中唯一的年长男子,五寨堡黄府地事,是应该让他分担一些了。
他微笑地点了点头,道:“不错,二弟,你在卫学中学得如何了?”
听到自己的专业问题,黄灵斌会jīng神些了,他自豪地道:“教谕方先生说了,我地文章,是卫学中最好的,将来就算中举,也不是问题。”
听到方先生,黄来福便想起当年自己递给他一锭大银子地事,他笑道:“如此便好!”
黄来福随口又问了问父亲母亲在京城的事,黄思豪及杨氏等人到京城后,万历帝不但召见他们,还给于封赠赏赐,并赏了京城一座大院子,由于黄来福之事,在京中巴结他们的人也不少。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就是在京城中老想念黄来福等家人。
去年过年时,黄来福派人到京中去请安,并送上一些过年礼仪,今年也是如此。
黄灵斌说了,几前,父亲母亲己经派人送来一些财礼,有一些还是皇上赏赐的东西,自己己经将派来的家人好好安顿了。
听到这里,黄来福心中会宽慰些,弟弟毕竟还是长大懂事了。
接下来黄来福与各位老军官,还有一些迎接的商贾们客气了几句,便在众人的簇拥下,往五寨堡城内而去。虽是天气寒冷,但军民都出来迎接,一路上,大街两旁都是满脸笑容,不断向黄来福欢呼的五寨堡商民们。并夹着一阵阵的鞭炮声……
一时间,街上一片沸腾。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盘点
? 面对街两旁欢呼的民众,黄来福心中颇为满足,.qb5、com
有一些时间没回来了,五寨堡街面又繁华了许多。现在的五寨堡,是晋西北的粮油皮毛集中之地,各样粮行商号云集,街上满满见的,都是各式各样的金字高牌,花样繁多的“幌子”迎风飘荡。
堡内最大的粮店是祁县渠家的宝隆元粮店,他们与西盛店、德和店、双和店、德义成、世兴店等大大小小的粮店一起,合成了聚锦社商号。商号有会员五十余户,均为五寨堡当地有名的大粮栈,专营粮食批发,共有号伙一千多人,把五寨堡的粮食,销往了各地。商号会长为渠源锐。
堡内还有德和社商号,有会员二十余户,专门经营面粉、黄米粉、莜面粉、食油、火腿、豆瓣酱、鱼干等副食品,主要会员为万盛六、丰盛魁、长泰涌等店,这些店铺也多为祁县、榆次人所设。
此外堡内外还有专门经营肥皂、纸张、线香、蜡烛等物的惠德社。专营磨面的福虎社。专营瓜果菜蔬的万盛社。专营煤炭的盛义社。专营典当的当行社等。
五寨堡与外地货运的来往频繁,使五寨堡内还出现了一些专营代客运输的驼行,如双德魁驼行。专营货店的社行,如天荣社。该社名下有德兴店、通顺店、东升店、奎隆店等货店。这些货店都拥有自己地仓库,货店储存的货物一般每驮二百斤。收栈租费银三钱,而不问存期长短。
还有五寨堡与塞外地合作,毛纺业的发展与销售,五寨堡也出现了许多与此相关的行业。
如聚生社,专营五寨堡毛纺厂出产的各样呢绒衣料。绒品,衣裤等经营,名下有永盛店,天顺店、巨生店、聚兴店等会员二十余家。这些店铺,销售网点分布了晋省及外省许多的地方。
围绕着五寨堡毛纺厂,周边还出现了许多附加地行业。如毡毯社。名下有会员天成元、晋丰永、中元永等十多户,专业织造贩卖绒毡、绒毯等物。有福兴社,专营牛羊店。有生皮社,从事生皮的购销。有集义社,由一些专门经营皮靴的店铺组成。威镇社,专营皮帽,皮上衣、皮裤、皮袍等。该社加工的皮革多以牛皮、马皮、羊皮。也有水獭皮、狼皮、貂皮等高价皮货,销售价也很昂贵。
还有这几年,五寨堡的钱庄行业也发展很快,除了五寨堡大银行外。周边同样出现了许多钱铺、银号。有兴盛号、元成生、永兴号、吉泉长、什恒义、恒和祥、德成号等,是五寨堡大银行一个有益的补充。
而以上五寨堡地商号商行。又按行业划分,各社都有自己的章程。并从会员中选出熟习商务、在商界有声望的人担任社头,以tiáo解社内纠纷。制定行规等。这些社头,又全部形成了五寨堡商会,研究商会活动,处理商务上的纠纷,还代收捐税,制定商业规章等。会长仍是渠源锐。
从万历十八年开始。到今年为止。渠源锐己经做了五年地商会会长。不过他地老爹渠廷柱这两年上下活动。有意在明年地时候。希望被选为商会地会长。其实渠源锐做商会地会长。很多人不服。不过因为黄来福很欣赏信任渠源锐。所以他在五寨堡地地位还是很稳定地。
走在街上。看着商业地繁华。街头街尾那种浓厚地年节气氛。黄来福很感慨。()
这些商号都是这些年随着五寨堡地发展而发展起来地。各行各业。可说是包罗万象。短短六年发展如此。可说是非常不容易。
而关于五寨堡地商业。黄来福向来就没有什么关注。只是任由发展。而事实证明了。只要农事兴。又有一个良好地环境。当地地商业发展。是很自然地事。现在地五寨堡商业。己经有了自己地活力与生命。并不需要黄来福指导。就可以向一个良好地方向行去。
怀着这样地心情。在jīng锐地来福营将士地护卫下。黄来福等人地车马浩浩荡荡往黄府而去。前锋来福营护卫节旗后。黄来福与顾云娘并辔而行。
现在地黄来福。比几年前成熟了许多。chún上地胡须也浓密起来。一身铁甲。顾盼自雄。顾云娘策马行在他地身旁。也是英姿飒爽。二人可说是郎才女貌。一路上。不知引来了多少啧啧称羡地目光。指指点点地人不绝。
二人的身后,是江大忠领的五寨堡将士们,簇拥在黄来福的身旁。铁甲森森,铁蹄敲响,充满了铁血英姿的气势。这样的军队,年轻,强悍,才能给人以安全感。
1...109110111112113...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