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救火匠
王嘉起恰巧是亲身经历过的。
当年,全村人的口粮严重不足,浮肿都是轻的,村里有些身体不好的,没熬过去,死了不少人。
为了活命,家家户户都在想办法。
盲流,就是那个时期的词儿,王嘉起没粮食吃,只能当盲流。
与大多数人纯盲目不同,王嘉起还算清楚,他直接奔着冀北走,不到四百公里外,径县,那儿有煤矿,还有亲戚,也就是这个窦表弟家。
虽当时煤矿都是国营的,却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临时工来做。
王嘉起运气不错,窦家接纳了他,不光管饭,还给找了一份给粮食的临时工,总算是顺利熬过了那几年。
这么一,窦家救了他一条命,也不为过。
王老实老妈是滨城市内人,就算国家再困难,大城市居民粮食还有保证的,她并不清楚,自己丈夫竟然还有那种经历,听完之后,也是唏嘘不已。
人家求上门儿来,还真就没办法往外推,不仅如此,事儿也得给办。
客房里,窦家夫妻也在着话,左右也没离开孙女户口的事儿。
窦妻饭桌上没怎么话,她这个当nǎinǎi的是个纯粹的家庭妇女,也不知道该什么,私下里,她还是很有自己主意的,推了一把即将入睡的丈夫,“唉,我,二表哥的那个儿子能办成吗?”
老窦同志喝了酒,犯困呢,不耐烦的挥了一下手,“你瞎cào什么心?不行?二表哥能那么?真是的,睡觉。”
被丈夫噎了一句,窦妻有些不服气,只是多年来的习惯,没反驳,坐那儿自己寻思。
这个事儿起因有些巧,还得往回倒。
窦家有个邻居,一直跟他家有矛盾,原因很扯蛋,就是起房子的时候,邻居家偷偷的多起了一层砖,这在乡间是很严重的事儿。
盖房子绝不是自己家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多少层砖必须跟周围邻居家一致,否则,只有打架。
窦家还算厚道,闹归闹,没出大圈儿,但两家关系直接降至冰点,前后院的邻居再无走动,胡同里碰了面,都是别过头,各走各的。
也就是今年,那家邻居家的儿子突然转学走了。
都要高考了还转学?
事情蹊跷,邻里之间传言就多了起来。
后来才知道,那家把孩子户口通过关系,转到了癸省,癸省什么样儿,窦家不知道,就是从邻居口中得知,那里的高考分数线低,邻居家孩子在本省考,未必有学上,可到了癸省,极有可能是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啊,那孩子命运直接转折,未必真的就能如何,但起点就高了太多。
邻居们谈论这个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羡慕,叹气的也是暗自埋怨自己没本事,也没那样的亲戚。
窦家一开始真没多想,听听就完,跟自己家没pì关系。
可自己孙女回家来,班里好几个同学都转走了,那些省份呢,全是靠边儿那种。
老窦同志还是没当回事儿。
可他儿媳妇不干了,到处扫听,终于闹明白了缘由,原来户口到了外省,上好大学是那么的简单。
这个事儿就提上了家庭日程。
窦家的孙女学习还算可以,年纪中上游,按照往年的经验看,一本就别考虑,努努力,有机会上二本线,发挥差,就难了。
没有别人的事儿,窦家也不会想太多,就怕有人比着。
就这么一个孩子,要是不能给她创造个好条件,心里就过得去。
问题是,户口就那么好转?
实际情况是,不容易,很危险。
第一,要花钱,很多钱。
第二,不安全,哪怕花了钱,上当受骗的概率相当高,碰运气的成分太大。
第三,得有强有力的关系,能够给你妥妥的办好,相较于花钱办,靠谱的多。
窦家邻居就是有个亲戚,据在癸省大是个领导,听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儿媳妇了句,‘这可是欣欣一辈子的大事儿!’,老窦家也定下了章程,必须得弄。
怎么弄?
窦家家庭条件还成,靠着什么吃什么,整个径县到处都是煤矿,家家户户都吃这个,窦家也不例外,养了几辆拉煤车,也算殷实。
可那点家业,搁在办户口这种花钱的大事儿上,完全靠不上边儿。
关系呢?
在县里还行,多少有点亲戚吃公家饭,用不上啊,出了省,那点芝麻粒儿大的官话一点都不好使。
老窦同志本来打算放弃了,折腾了好几毫无头绪,还能咋办?
那吃饭的时候,正好赶上孙女放假回来,一个月才二假,做了不少好吃的,吃了不大一会儿,老窦同志放下酒杯,刚这事儿不成。
孙女默默放下筷子,掉了泪。
儿媳妇也yīn沉着脸,虽然没什么难听的,那脸够明显了。
至于儿子,也端起酒杯,一口闷了下去,不言语。
特么的饭就没法吃了。
老窦同志老伴儿猛然间想起来,那年到滨城去参加个白事儿,不是二表哥当官了吗?
“按滨城不是有亲戚吗?二表哥,官也不呀。”
老窦同志沉着脸,“他那是滨城,能管得了别的地儿?”
窦跟他媳妇顿时无语了,滨城啊,那地方比冀北分不知道低了多少,您老到底懂不懂?
科普吧,窦赶紧给他老子了全国的形势,反正就是,滨城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地方,相当的好。
“他比我还大,应该退了吧。”老窦同志还有点疑虑。
儿媳妇接了话儿,“就算退了,人家能量也是有的,试试呗,实在不行,咱自己认命!”
“那成,明儿准备点东西,咱去滨城。”
就这么着,老窦一家到了前苏。
吃饭的时候,老窦跟他二表哥,也就是王嘉起了孙女的事儿。
王嘉起沉吟了几秒,,“滨城是可以办。”
窦家五口顿时心里一松。
“但------”
一紧。
“不如京城。”王嘉起见识比窦家要强不少,关于高考移民的事儿,他很清楚,这类事在华夏,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还能去京城?窦家的人已经有些不大敢相信自己耳朵了,来之前,他们打听来的情况就是京城是最好的,凭他们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京城,一本是妥妥的。
王家另两个卧室里,窦两口子在着今到滨城的大吉大利。
窦则展现出其甜美的睡姿,憧憬着什么。
※※※
京城。
按照惯例,王老实想干点没羞没臊的事儿,以前唐唯都会巧妙的将王老实一切企图击破,然后再给点奖励完事儿。
结果今,不知道为啥,唐唯姑娘的抵抗并不坚决。
导致王老实这二货竟然有些不习惯,抱着唐唯在床边儿上傻愣着,不知道是该放下好,还是按照以前的惯例把唐唯乖乖的送回另一个房间?
不对,以前的管理是唐唯想办法逃脱魔掌,独自逃跑,然后再返回来,给沮丧的某人一点安慰。
现在呢,唐唯同志双臂环着王老实这货的脖子,整个人就这么让王老实抱了进来,微闭着眼,不动了,没有反抗。
终于,王老实久久没有后续动作,唐唯睁开眼来,看着王老实那德行,咬牙切齿的,“放我下来!”
“哦!”
脑子不大灵光的王老实太不适应了,依言把法律上的老婆大人放下。
“嘶!”
唐大姑娘动起手来一点也讲究轻重,王老实被拧的齁疼。
等他醒过味儿来,唐唯已经气愤的去了另一个房间,王老实哭丧着脸看着自己的手,泥煤,真特么的该抽自己一顿!
不行啊,得去,要不以后还咋过日子,王老实又去敲门,结果人家唐唯根本不给机会,气哼哼的告诉他,“我睡啦!”
屋里,唐唯捂着脸,她可害臊了,今儿可是鼓了好大勇气的,现在脸还发烫呢,嘴里不住的诅咒屋外的混蛋,“笨蛋!笨蛋!------”
屋外,王老实的聪明重新占领大脑,不住的甜言蜜语,其实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唐唯口气没那么强硬了,结果另一个屋里,电话响得那叫一欢实,一遍又一遍的,没停的意思!
没奈何,那种心思顿时没了,王老实耷拉着脑袋回来,抄起手机,一看,仰长叹,“您可真是我的亲妈!”
大晚上的,是老妈李梅。
王老实自然得孝顺,语气一丁点都不能走样儿,听老太太教诲。
李梅不放心,尤其是听了自己老头子当年悲惨遭遇,必须嘱咐儿子,事儿得办的漂亮!
通完电话,王老实坐那儿愣了半,他还是头一次听,原来老爷子还有这个经历,另外,那事儿不办都不成了。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第876章 八百七十六,和什么色的皮没关系
sh_read();
落户京城,是个麻烦事儿。
条条款款很多,看似明确,真要办理,难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要给这位远方表亲办户口,走正常渠道根本行不通。
当然,王老实相信,只要自己张嘴,甭管是谁,都能轻松给自己办喽。
想了好久,王老实还是没给任何一个人打电话,直接把老邱叫来。
事儿跟老邱一,老邱笑了笑,“这事儿不难,要不我来办?”
王老实严肃的,“尽量别麻烦别人。”
意思老邱自然明白,老板是什么人他明白,别一个京城的户口,就是再多,也没问题,不外乎就是欠了谁多少人情而已。
老邱笑着,“京城有政策,纳税总额超过三百万,就奖励三个京城户口,咱一直没用,虽必须是法人,不过,我觉得可以特批一下。”
有这个法,那就好多了,王老实摆了下手,“老邱,这事儿抓紧办,那边儿还等消息呢。”
临了,他又补了一句,“老头子交代的。”
秒懂,老邱还能不明白?
办事儿的时候得拐着点弯儿,不能太明了。
打发走老邱,王老实按照约定,去试衣服,另外,也顺便买几件夏的衣服。
试穿的时候,虽折腾人,可这些衣服确实做的很不错,至少比格上不赖,王老实也就那样,男人的衣服左右脱不开那个套路。
可唐唯就不同了,女人总是千姿多彩的。
当初预定的时候,王老实真没大注意,等唐唯穿上,才发现,特么的真漂亮。
唯有几件王老实特不满意,皱着眉要退掉,要么就改。
设计师已经懵bī,有些摸不透王大老板的脉络。
唐唯同样,你不行,总有个理由啊,她自己试了试,挺不错的啊。
bī问之下,王老实涨红了脸,“太露!”
这是他声跟唐唯的,怕别人听了笑话。
唐唯愕然,然后顾不上什么仪态万千,捂着嘴哈哈大笑。
不过,她听从了王老实意见,不过她话比王老实委婉的多,跟设计师,“这些衣服应该是我们两个都喜欢才好,既然他不喜欢,那就算了吧。”
难得有这么大的客户,人家洋鬼子也自然不会跟某些没品的店家一样耍横,再,这样的衣服根本不愁卖。
只要等上一段时间,在旗舰店里摆上,用不了多久,那些华夏女明星们就闻着味儿过来,她们可从来不在乎价钱。
两人回到家,老邱已经等在那里。
“老板,事情办妥了。”
王老实顿时惊讶起来,这尼玛也忒快了吧?才多少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多时。
华夏有很多事情都很奇怪,原本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事儿,却能用大局来牵线,尤其是特事特办这个词儿,领导批示下来,甭管多为难,到哪儿都畅通无阻。
当然,这个领导批示也不是都容易,很多事儿会出毛病,不是特别的关系或者单论的事儿,不会有。
只有经济层面上,大多数领导都放心去特批。
发展经济在华夏就是大局,任何事情都得让路的大局。
只要沾上这个,事儿就顺利。
邱总办事儿很细致,先从警局入手,叱咤京城的邱总来半点事儿,能有难度?
没有手续,可以报告。
紧接着,老邱拿着报告就出现在主管副区长办公室里。
这位也特爽快,稍微问了句,得知是王老板的亲戚,直接在报告上写‘切实为企业排忧解困,在不违反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可予以特事特办。’
到这个程度,就算妥了,报到市局,基本上不会打回来。
若不是碰上市领导知道,非要给挡了,这就算齐活。
听完老邱汇报,王老实很自欺欺人的点头,“这样好,不招眼。”
从老邱手里接过一张纸来,上边儿是需要开的证明,王老实看完就呲牙了,蛋疼。
有些个还得过去,至少一半儿,都不是人话。
没辙,眼下华夏就盛行这玩意儿,想要改非一朝一夕。
看来这事儿还的老邱帮着弄,完全指望那边儿,闹不好就出幺蛾子。
交还给老邱,“这事儿啊,老邱你还得盯着点,那帮货办事儿不地道。”
老邱恭谨的略一弯腰,,“我明白,我会跟到底。”
当下午,在滨城前苏等待的窦家终于得到了准信儿。
事情成了。
老邱直接派人,驱车赶到前苏,将需要办理的手续交到窦家手上,还特意让人嘱咐,有困难就直接打名片上的电话。
不顾王嘉起两口子挽留,窦家当时就回径县。
一路上,全家人都跟做梦一样,太顺了,有些不真实。
老窦和窦还好,他们脑子里在琢磨,咋凑齐了那些证明,有社会经历的爷俩知道,那玩意儿并不容易。
窦涉世未深,她就知道一件事儿,她将成为京城人,去京城上学,参加京城的高考,而这个是自己大多数同学想都不敢想的。
王老实的担忧不是没根据,很快,欣喜若狂的窦家就要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
※※※
灾区,张涛等来了结果,他自己都愣了好半,压根就没想到。
不光是他,那些个乘兴而来的接管干部也都傻了眼。
事情怎么能是这个样子呢,以后大家还按不按规矩玩啦?
多少年来,不都是这样的么,咋突然画面翻转,要重新适应的,领导们,这很难啊!
确实很难,张涛本来就是省管干部,地方上只有建议权。
当然,这只是个规定,建议权一般都好使,很少落空。
本来张涛的建议已经报了上去,去市党史办,某科科长,提半格,正科,怎么也得过去。
但现在省委下来的文件让整个灾区都傻了眼。
县委委员、常委,副县长,尼玛,这个职务是咋来的?
山北市的领导不能接受,开始找关系打听消息,这个任命太不科学了,得闹明白了,否则以后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准确消息很快就在山北传遍,国英书记单独谈了张涛的工作安排,力排众议,做出了这个任命。
再也没人言语了,还啥,有病啊,那可是省里老大亲自办的。
谁敢啊,这事儿透着不寻常。
张涛级别那么低,就算是挂职的省管干部,顶了也就干部处下边儿的干部科就办了,还至于到国英书记亲自过问?
从原先的镇长,到公示的职务,张同志隔着好几个呢,在华夏,级别是一个,还有一个更牛掰的排序,那就是政治地位,一丁点错儿都不能有。
张涛现在的职务,在县里排名第六,简直就是坐了火箭一样,跨过了好几道槛儿。
老全嘴里的国英书记办事儿就这么强势,根本就没顾及下边儿人的想法。
处于他的位置,考虑问题就需要更全面,层次要更深。
人家全总是什么人,毫无征兆的打来这个电话,关心一个镇长,还要tiáo走?
本来tiáo一个年青干部不算事儿,可老全话又藏着掖着,国英就必须多想。
考虑之后,他就下了决心,第一,人不能tiáo走,第二,提拔。
他不怕闲言碎语,这个时机,此事不算过分。
张涛所居住的帐篷里,李霞独自一人,和大多数人反应不同,她并不高兴。
就在前,李霞见了几个人,来自京城,消息令她很迷茫,那个人的名字她依然记得,很清晰,只是隔得太遥远。
然后她跟京城通了一个电话,实话,李霞同样感到不喜,内容有些让她接受不了。
张涛荣升的消息传来,李霞第一个意识就是,他出手了,有办到了电话里的承诺。
隐约间,李霞同志有了内心深处的不安,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原先,张涛的帐篷是最靠角落的。
任命一下来。
就来了一大帮人,不由分就要给张涛搬家,里边儿有个大帐篷,适合张县长办公。
道理上,张涛应该去县里办手续报到。
这儿特殊啊!
县里还一片废墟,照样都是帐篷,县领导都在各乡镇指挥救灾呢,就是这里,还有个政府办的主任,也是新任的。
一听张涛的任命,也傻了,他没急着表态,但帐篷先腾了出来。
不管怎么,闲暇无事的张县长此刻又得指导赈灾了。
李霞没同意搬家,坚持留在这里,让某些干部很下不来台。
她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勉强笑着,“特殊时期,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不是讲究的时候。”
众人只好讪讪的离开。
※※※
爱无疆的筹款工作基本上告一段落,相关的工作已经开始移交给原爱无疆工作人员,靳玉玲也暂时从国外的工作脱身,把注意力转会到国内。
之前,王老实曾经跟她直言,寻找烈士遗骸的工作有长期性,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把所有jīng力都扔在那儿,不科学。
靳玉玲长考后,表示了认可。
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已经有了大体的概念,王老实建议靳玉玲应该着手让爱无疆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五月8日,王老实老早就赶到爱无疆大楼,今,艾碧菡将正式将工作移交给靳玉玲。
移交工作其实大部分都完成,今就是个总结,不到半时结束。
完事儿后,王老实被靳玉玲喊大她的办公室里,靳大姐有些吃惊,她得问问,你王老实到底怎么忽悠的?
短短的十几里,爱无疆总计接受善款达二十七亿元,远远超出了靳玉玲的想象。
还忽悠?王老实直接给了这位傻大姐一个白眼儿,那是真金白银,靠忽悠能来钱?
除了少部分是威bī来的,都是王系企业的供应商,不敢不掏钱。
剩下都是自掏腰包,或者就是从那些关系好的老板们口袋里抢,比如服俊,就让王老实一个电话勒索了三千万。
别看服俊现在盘子那么大,能挤出来的现金没多少。
靳玉玲忍不住乐了起来,,“怪不得那帮孙子犯了红眼病,真不老少钱呢。”
听这个话,王老实心里略得意,嘿嘿的乐。
几十个亿,真的超出了他自己的估计,原想着凑个四五亿,那就顶啦,谁成想,呼啦一下子,口子没收住,整了这么大一数。
不过也好,还琢磨着让靳玉玲去找别人化缘呢,现在倒不用了,本事儿腰杆子就硬气。
指着一份文件,靳玉玲没好气的,“合着你都算计完了,两手一甩,旁边儿去看热闹,让我一个弱女子冲锋陷阵?”
“你还弱女子?”王老实一个劲儿的摇头,别人他没准儿就信了,眼前这位,边儿都沾不上。
再往下看,靳玉玲气儿不打一处来,“这意思是不是你还打算赚点啥回去?”
计划里,爱无疆会联合相关部门在重灾区里捐建学校,想法是没问题,只要你肯掏钱,按照国家规划来,没谁挡道儿。
问题在接下来,施工的活儿基本上就让王老实包圆啦,大部分都是华夏时代负责建设,很有从右口袋往左口袋里装的嫌疑。
冤枉人了,王老实换了个姿势,一脸严肃的,“你要是能找到让人放心的施工队,那也行,反正我是找不到,就华夏时代那帮货,我都不怎么放心。”
这个建筑质量实在不清楚,整个华夏,除了个别工程,能拿得出手的真心不多。
听王老实连他自己的华夏时代都拿不准儿,靳玉玲也有点怂,她更不知道。
愣了半神儿,靳玉玲孽呆呆的问,“那咋整?”
王老实叹口气,“在咱国内,你就别想着完美,当然,也不是咱不管,尽量吧。”
尽量?
靳玉玲不干了,“你这什么态度?难不成你那施工队也尽量?”
“没错儿,他们我才敢尽量,别人,我连想都不敢想。”
靳玉玲眉头紧锁,有些不甘心,可又想不出办法来。
王老实端起水杯,一看没水,放下,冷笑着,“到了人家地盘儿上,你以为咱强势就行?强龙不压地头蛇,不给他们分蛋糕,我敢保证,咱的施工人员都到不了现场,物料也别想进,我让去时代办,也就是施工的时候,有咱的人盯紧了关键结构,别的,呵呵!”
也是知道王老实的是实情,眼下她在国外同样也有这样的遭遇,没有当地人,寸步难行,无力的把资料扔到桌子上,靳玉玲有些沮丧,“在咱国内干点事儿怎么那么难呀!”
1...329330331332333...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