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不负大明不负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光

    李太后脱口而出:“只要镠儿喜欢,娘当然同意!”

    “可娘想过没有,孩儿当时为了一时痛快,怂恿李得时答应梁家的亲事,这样李之怿就等于是与梁赟定过亲的人。”

    李太后眉头一皱:“镠儿介意,还是”

    “不是,不是,是因为二姐提醒孩儿,说既然李之怿已与梁家定过亲的,那就不能再做正王妃了,还扯出一大套朝廷礼仪来。”

    “哦……”李太后沉吟片许,神态平和地道,“镠儿认定了李姑娘”

    “嗯。”朱翊镠确定地点头。

    “那李姑娘呢”

    “孩儿相信她心中亦有孩儿,只是因为潞王的身份,她担心孩儿将来不能始终不渝地善待她,所以稍有犹豫,但孩儿相信她终究还是会答应孩儿的。”

    “那就是说你们两情相悦喽”

    “可以这么说。”

    李太后悠悠言道:“既然你们两情相悦,那娘便不加干涉。至于那些朝廷礼仪规矩啥的,镠儿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礼仪规矩毕竟都是死的。不说别人,就说你娘,进宫后还不是一再违背朝廷所谓的礼仪规矩当初说都人不可立为贵妃,可后来也立了;再后来又说皇贵妃不能加尊皇太后,最后也加尊了。由此可见,朝廷的礼仪规矩都不过是因人而异罢了。再者说,也不见得所有的礼仪规矩都是好的,有些已经过时也该淘汰了。”

    李太后不愧为李太后啊!

    她这番话……简直说到朱翊镠心坎儿里去了!

    朱翊镠眉飞色舞,喜不自胜地道:“娘果然见识不凡,孩儿还担心娘亲像母后一样认为不可呢。”

    “你母后不同意吗”

    “听二姐说,她好像有点嫌弃李之怿与人订过亲。”

    “她也不见得就是反对,更多可能是考虑到镠儿的声誉。只要镠儿喜欢,娘觉得无所谓,反正李姑娘与梁家定亲只是一场闹剧,而且还是镠儿一手促成的。相反,为了李姑娘,镠儿当为她负责。”

    朱翊镠大为感动,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赞道:“英雄所见略同!娘与孩儿想的一模一样。”

    见儿子高兴,李太后更是高兴,笑了笑说:“娘主持国政已有十余年了,还没有那么迂腐。镠儿喜欢的,就勇敢去追求好了,只要不违背良心与社会道德,至于礼仪规矩,不必受此约束。”

    “多谢娘亲!”李太后这番话大出朱翊镠意料之外。

    原本他就想着李太后应该不会反对,因为以李太后敏捷、细腻的心思,如果反对的话,那上次提及李之怿时她就该提出来了。

    “与娘就不必客气!”继而,李太后又叮嘱道:“但有两点,娘需要提前与镠儿说好,正王妃是你自己选的,第一将来要善待人家,第二无论将来与李姑娘相处是好是坏幸福与否都不要怪娘。”

    “怎么能怪到娘头上呢孩儿自己选的,当然由孩儿自己承担。”朱翊镠信誓旦旦地道。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最大的优越之处就是在于能够选择,不像动物那样本能而又宿命地活着。

    但是,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的风险与代价,哪怕是悲剧。

    ……

    。

    今天白天没抽出时间,只能晚上更了,但依然至少两更。

    求票求评求订求收求赏!

    这两天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咧

    心塞啊……




第190章 小姑娘终于软了……
    得到李太后的支持,朱翊镠不知有多开心。

    为保险起见,当然也是出于对陈太后的孝顺与尊敬,朱翊镠又特意跑了一趟慈庆宫。

    不得不说,比起李太后,陈太后的目光似乎有所不及,眼界也不够开阔,起初依然纠结于李之怿订过亲的事实,还说什么天下之大,堂堂潞王,为何偏偏要娶一个订过亲的女子当正王妃

    朱翊镠只得好生开解。

    但他觉得有一句话起了关键的作用:“天下之大是不假,可滔滔天下,知心人有几”

    朱翊镠可不是无的放矢。

    在朱尧媖、李太后、陈太后面前,可以说,他分别选取了三个不同的角度。

    在朱尧媖面前,他侧重于两情相悦的纯真爱情。

    在李太后面前,他侧重于对李之怿感情的笃定与坚持。

    在陈太后面前,他有心提及“知心人”。因为陈太后是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这种人通常遑论有几个知心人,否则也不会自闭抑郁。

    果不其然。

    乍一听到“知心人”三个字,陈太后便立即陷入了沉思,然后喃喃地道:“知心人,知心人……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至于朱尧媖担心的,届时朝臣会反对,然而在李太后、陈太后这里好像不叫事儿。

    因为她俩都没有主动提及。

    毕竟亲王选妃,尽管也不能算是个人私事,但远不及皇帝选后选妃那么严格,受到的干预程度自然就不是很高。

    最后,陈太后当然也被朱翊镠成功说服了。

    那家伙表现出来的坚定不移的态度,的确让人不好反驳。

    一反驳,好像就成了棒打鸳鸯似的。倘若不让他娶李之怿做正王妃,换作她人的话,万一将来的婚姻不幸福呢谁敢乱劝

    只有他如愿娶了李之怿,正如李太后所担心的那样,那将来无论是好是坏都怨不得别人。

    或许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够幸福的缘故吧(穆宗皇帝朱载垕沉迷于酒色,死时才三十六岁,可谓真正的英年早逝),也或许是因为疼爱朱翊镠的缘故,所以在为朱翊镠选王妃的事上,两宫太后都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与大度。

    朱翊镠当然开心,由衷地感谢两宫太后不反对他娶李之怿做正王妃,并为他撑腰。

    说服两宫太后,剩下的除了万历皇帝、司礼监和内阁,其他都是虾兵蟹将,并不可怕。

    而对说服万历皇帝、冯保、张鲸以及临时代理首辅申时行……朱翊镠都很有信心。

    毕竟,一个是宠弟狂魔,一个是密切交往的私交,一个是他收的徒弟,一个得到他的暗中举荐……

    其实,只要两宫太后点头同意许可,其他人反对又能怎样呢

    说句不好听的,若非朱尧媖公主一本正经地提醒,又将陈太后给搬了出来,这事儿朱翊镠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他心里想着,王妃将来是要与我过一辈子的,我说高兴就好,你们逼逼什么难道还需要看你们一个个脸色

    ……

    做完两宫太后的思想工作,朱翊镠又急着去了李得时家。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心上人李之怿。

    虽然“订过亲”这一茬儿在朱翊镠看来不值一提。

    可人家李之怿还是在意的,毕竟这算是她人生的一大黑点啊!

    当然,如果朱翊镠真的娶了李之怿当正王妃的话,那对于不明事理的人而言,或许也将成为朱翊镠身上的一大黑点:潞王爷的正妃居然与人订过亲

    是不是

    肯定有人说三道四的。

    能得两宫太后的支持,李之怿当然暗自开心极了,只是她也没有刻意表现在脸上。

    朱翊镠凝望着,笑问道:“现在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李之怿沉默不语,一副似有所思的样子。

    朱翊镠接着又道:“如果你不说话,那我就当你答应了哈!”

    李之怿这才轻启丹唇,认真地问道:“你真的不后悔吗”

    “后悔什么”

    “我或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好呢,这世上比我优秀的女子多得是。你是潞王,想娶谁都可以啊。”

    朱翊镠释道:“世上断后不乱嘛。”

    李之怿又沉默不语。

    朱翊镠吸了口气,厚颜无耻地说道:“好了,既然你不说话,那我正式宣布,之怿姑娘将嫁我朱翊镠为妻。不支持反驳,反驳无效!”

    “……”李之怿无语,但她内心却是一荡,身子陡然间热了起来,心跳也跟着不自觉地加快了。

    尤其是当她与朱翊镠深情的目光对视的那一瞬间,让她有一股莫名的冲动——之前好像从未有过,如果有,也是最近甚至眼下产生的。

    而且,那股冲动似乎,确实越来越强烈。她自然知道那是什么,又是因为什么。

    然后,她低下了头,脸蛋儿红得如同熟透的苹果。

    这一刻,朱翊镠知道他终于赢得了李之怿的芳心。

    李之怿软了,耳根子软了,心也软了……一个女孩子在男人面前软了,那一切都好,办。

    朱翊镠觉得机会来了。

    不都说恋爱中的男孩子应该主动大胆一点吗

    忽然,朱翊镠一抬手,抓住了李之怿的手。

    软,香,腻,滑,很有感觉……

    李之怿脸色一红,身子为之一颤,适才感觉软了,这下感觉绷得紧,手本能地往后一缩。

    可朱翊镠岂能放过

    ……

    回宫的路上,朱翊镠如沐春风,感觉香甜香甜的。

    付大海虽然是个太监,从未体会过真正的男女之情,但鉴貌辨色的本领还是有的,不禁弱弱地问道:“潞王爷,事儿成了”

    朱翊镠没作声,笑而不语。

    见朱翊镠高兴,付大海也不害怕,径自说道:“奴婢感觉潞王爷今儿个肯定是成了,不然瞧潞王爷的神情,啧啧……”

    朱翊镠依然没作声。

    忽然,付大海“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潞王爷,您的脸……”

    “脸怎么了”朱翊镠一瞪眼。

    “潞王爷脸上留有一道红印,好像是嘴唇留下的吻痕……难怪潞王爷从李家出来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原来是回味,回味……哎呀……”

    付大海一不留神,屁股上挨了朱翊镠重重一脚。

    ……

    。

    今天只能两更了(有点短小),中途吃了个饭,也算是马不停蹄。



第190章
    得到李太后的支持,朱翊镠不知有多开心。

    为保险起见,当然也是出于对陈太后的孝顺与尊敬,朱翊镠又特意跑了一趟慈庆宫。

    不得不说,比起李太后,陈太后的目光似乎有所不及,眼界也不够开阔,起初依然纠结于李之怿订过亲的事实,还说什么天下之大,堂堂潞王,为何偏偏要娶一个订过亲的女子当正王妃

    朱翊镠只得好生开解。

    但他觉得有一句话起了关键的作用:“天下之大是不假,可滔滔天下,知心人有几”

    朱翊镠可不是无的放矢。

    在朱尧媖、李太后、陈太后面前,可以说,他分别选取了三个不同的角度。

    在朱尧媖面前,他侧重于两情相悦的纯真爱情。

    在李太后面前,他侧重于对李之怿感情的笃定与坚持。

    在陈太后面前,他有心提及“知心人”。因为陈太后是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这种人通常遑论有几个知心人,否则也不会自闭抑郁。

    果不其然。

    乍一听到“知心人”三个字,陈太后便立即陷入了沉思,然后喃喃地道:“知心人,知心人……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至于朱尧媖担心的,届时朝臣会反对,然而在李太后、陈太后这里好像不叫事儿。

    因为她俩都没有主动提及。

    毕竟亲王选妃,尽管也不能算是个人私事,但远不及皇帝选后选妃那么严格,受到的干预程度自然就不是很高。

    最后,陈太后当然也被朱翊镠成功说服了。

    那家伙表现出来的坚定不移的态度,的确让人不好反驳。

    一反驳,好像就成了棒打鸳鸯似的。倘若不让他娶李之怿做正王妃,换作她人的话,万一将来的婚姻不幸福呢谁敢乱劝

    只有他如愿娶了李之怿,正如李太后所担心的那样,那将来无论是好是坏都怨不得别人。

    或许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够幸福的缘故吧(穆宗皇帝朱载垕沉迷于酒色,死时才三十六岁,可谓真正的英年早逝),也或许是因为疼爱朱翊镠的缘故,所以在为朱翊镠选王妃的事上,两宫太后都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与大度。

    朱翊镠当然开心,由衷地感谢两宫太后不反对他娶李之怿做正王妃,并为他撑腰。

    说服两宫太后,剩下的除了万历皇帝、司礼监和内阁,其他都是虾兵蟹将,并不可怕。

    而对说服万历皇帝、冯保、张鲸以及临时代理首辅申时行……朱翊镠都很有信心。

    毕竟,一个是宠弟狂魔,一个是密切交往的私交,一个是他收的徒弟,一个得到他的暗中举荐……

    其实,只要两宫太后点头同意许可,其他人反对又能怎样呢

    说句不好听的,若非朱尧媖公主一本正经地提醒,又将陈太后给搬了出来,这事儿朱翊镠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他心里想着,王妃将来是要与我过一辈子的,我说高兴就好,你们逼逼什么难道还需要看你们一个个脸色
1...8283848586...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