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正德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何气生财

    “拟旨,朕欲下罪己诏。”

    底下的几位大臣,听到弘治皇上这么说,直接跪在了地上,而弘治皇上站立在桌案旁,凝神思索了一会后,开口说道。

    “朕薄德寡识,愆尤实多。遘此地震大变,中夜抚膺自思,如临冰渊,兢惕悚惶,益加修省。”

    说到此处的弘治皇上脸色越发的悲呛起来,在他心里,他认为自己做的已经够努力了,可是上天还是这般降罪与他,用地震来警示他,可以想象,弘治皇上是怀着多么复杂的心情,说出这些话语。

    殿下的这几位朝臣,听到弘治皇上所言,也是一脸悲戚,这边的弘治皇上看到一旁正在奋笔疾书的萧敬,接着说道。

    “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群发,朕甚惧焉……”

    ……

    很快,一封罪己诏就这般成型了,萧敬这边在弘治皇上说完后,也跟着写完,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呈到了弘治皇上的身边。

    弘治皇上脸色复杂的看着萧敬递过来的罪己诏,自己又通看了一遍,接着直接示意萧敬发布出去。

    这边罪己诏完成,弘治皇上对着还跪在地上的几位朝臣道。

    “几位爱卿都起来吧。”

    弘治皇上看着站起来的几位朝臣,对着身为户部尚书的李东阳询问道。

    “李公,现在户部的钱银粮草赈灾可否足够”

    李东阳听到弘治皇上的问询,皱着眉头站出班来,轻声答道。

    “启禀皇上,如此大规模的赈灾,所需的钱银粮草甚至药材都不是小数,户部账面上的那点东西根本就是杯水车薪,集中赈济其中几地还是可以做到。”

    “可是如此大的规模,牵扯进去如此多的地方,微臣怕……怕朝廷这边难顾彼此啊。”

    相对于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和东厂所来报信之人,内阁三阁老虽然没有具体数字,可大概也能估量出一个大概数字,再按着以往赈灾所需要的花费来看,此次大明朝廷确实是遇到了困难,事实上也确实如李东阳所说,杯水车薪,难顾彼此啊。

    “库里那些洪武等旧钱呢全部拿出来。”

    弘治皇上看着李东阳急切的问道。

    李东阳听到这句,一下就想到了还在狱中的继子李兆蕃,明白此时不是自己走神的时候,心中稍一衡量,摇了摇头。

    弘治皇上还是有些不甘心,继续问道。

    “税收呢,再加上税收,将各地的秋税提前支取,以此来赈济灾区是否可行”

    这次不待李东阳答话,一旁的刘健就开口解释道。

    “难啊,夏税才刚刚收过,秋税的时间还未到,此时再提前收取,微臣怕百姓负担不起啊。”

    “再说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无异于将灾区的困难再强加到了其他地区的身上,到时候整个大明,因为这场灾祸都牵连进去,万一发生了什么其他变化,不值得啊。”

    听到刘健解释的弘治皇上,眉头皱的越发深锁起来,他没想到,之前还以为自己做的够好的他,在这么一场天灾面前,顿时暴漏无疑。

    就在弘治皇上和阁老等人为赈灾钱银犯愁的时候,得到旨意的众朝臣,全部汇集到了殿中,户部更是拿来了所有可以调动的物资钱银数量。

    可是和以往赈灾所花费的数字相比,眼下库里所有的这些,顿时捉襟见肘,满朝的大臣再寻不到其他的钱银进项后,干脆按着以往的惯例,朝廷这边对灾区尽全力进行补助救援。

    而针对地方,大明朝廷更是推出了减稅减赋等政策,遭地震地陷死者,二人免租税三年,一人免租税二年,伤者免租税一年。

    同时朝廷这边下发银钱,以工代赈,更是从各地开始调拨粮草和药材送往灾区,作为南北交通主干线的大运河,更是优先服务于赈灾,整个漕运里的的所有船只均优先为灾区运送物资,保障沿线太仓里的物资能尽快的到达灾区人民的手中,于是,一瞬间,整个大明朝廷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一般,快速的运转起来。

    而弘治皇上,身为皇帝,更是以身作则,节省宫中的开支用度,内帑中辛苦积攒下来的钱银,也全部被弘治皇上交于户部,用于赈灾救灾。

    可是即使这般,钱银还是有很大的缺口,朝臣们退去后,弘治皇上还坐在殿中,看着之前送上来的那些信件,愁容满面。

    这些都是大明的子民啊,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朕却做不了什么,顿时,一股挫败感突然从弘治皇上的心头升起。

    亏得自己之前还一直为自己的作为沾沾自喜,现在看来,也许老天爷是对的,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上,否则老天怎么会降下这么大的灾祸给自己。




第二百零九章 不忍
    太庙中。

    原本有太监接到了弘治皇上的旨意,给朱厚照送来了吃食,不过来人看太子殿下睡得香甜,思虑一番后,也没敢上前惊扰,将吃的东西放到朱厚照身边后就轻轻的退出了太庙。

    而在太庙中昏睡的朱厚照,醒来的时候才看到一旁的点心等物,胡乱的对付了一口,就在他琢磨这夜晚如何度过的时候,传旨小太监又来了,并且告诉了朱厚照一个好消息,说奉皇上口谕,惩戒结束了。

    听到自己这就算是惩戒完了,朱厚照也有些纳闷,这还不到一天的时间,自己的惩戒就结束了

    更让朱厚照疑惑的是出来后,那些侍卫看自己的眼神,总让朱厚照感觉怪怪的,事出必有因,朱厚照干脆叫过来一个侍卫,询问一番,这才知道自己在里面胡言乱语的时候,皇上居然一直在门外偷听。

    朱厚照一听到这个情况,顿时脑袋中“轰”的一下,呆立当场的他开始在脑海中努力回想起来。

    我刚才都说了什么

    我记得好像骂了朱元璋,还把大明的几个皇帝都数落了一个遍

    想到这些的朱厚照,猛地一拍额头,原本还打算回清宁宫搂着凤儿睡个好觉的他,现在这情况一出,干脆也别回清宁宫了,直接去乾清宫认错请罪吧。

    乾清宫。

    群臣走后,大殿上的弘治皇上坐在桌案旁,透过殿门远眺门外的天空,一脸愁容。

    地震的消息刚来,信件上只是说明了发生地震的地方和地震的大概强度,可具体的损失和伤亡还没有消息传来,弘治皇上内心焦急,却没有丝毫办法。

    救援的事情都已经分派了下去,六部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全都在为这次地震的救援筹措准备着。

    缺钱。

    这是弘治皇上眼前最大的难题,朝廷太仓储备的粮食和药材等物资,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地震,即使将太仓掏空,也无法满足,这时候就需要从各地去采购,可采购就需要钱银,这些年来,因为大明赋税低的缘故,再加上九边和朝廷的开销,国库中的存银更加有限。

    一想到自己一个皇上还需要为钱银发愁,弘治皇上就越发的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做的有些不合格起来。

    “不能再这般懈怠下去了。”

    弘治皇上原本有些失神的眼睛突然精光一闪,收回一直望向殿外的目光,拿起桌上的信件和户部报上来的国库存银和太仓储备看了起来。

    “先从临清的临清仓调运粮食至南直隶与杭、嘉、绍、宁等地。”

    “德州的德州仓与淮安的丰济仓分别调运至通、和二州。”

    “徐州的广运仓则中间调度,顺便以备不时之需。”

    “官员的俸禄可以缓发,以此节源开流,将钱银用在救灾赈灾上。”

    “行文天下,号召各地富商富户捐资筹款,用于灾区赈灾。”

    “今日起宫内一应开支用度均减半……”

    ……

    弘治皇上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着。

    现在的弘治皇上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状态当中,原本就对佛老之事有过兴趣的他,比其他人更加相信,眼前的这一切灾难,都是因为他做的不够好的原因,所以上天才会将灾难降于大明,给予他提示、警告。

    现在弘治皇上的心中充满了自责,无能为力的他,只能通过这不断的忙碌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从群臣走后不久,弘治皇上就开始忙碌了,桌案上的茶水换了又换,可弘治皇上也没有呡上一口,一直伏在桌案上不停的忙碌着,仿佛是想把之前的懈怠一次都找回来一般。

    一旁的萧敬心疼的看着翻看各种数据的弘治皇上,几次都想要上前出言提醒,提醒皇上注意龙体,可是每每都是话刚开口,就被弘治皇上瞪过来的冰冷目光吓了回去。

    就在萧敬想要跑出去寻找张皇后来劝说皇上的时候,门外的小太监悄悄的走了进来,轻声的对着萧敬汇报道。

    “启禀萧公公,太子殿下来了,在殿外侯着呢。”

    萧敬眉心一皱,不知道此时该不该通传的他,干脆走了出去,来到朱厚照的面前,行礼过后,萧敬也没有隐瞒,将之前地震的事情,还有弘治皇上现在的状态,再将自己心中的担忧一说,原本还是心怀忐忑前来请罪的朱厚照,顿时眼前一愣。

    “地震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

    “伤亡损失可曾出来,救援可否安排”

    朱厚照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萧敬这边眼神怪异的看了朱厚照一眼,然后一一将问题回答后,又将眼前最大的困难说了出来。

    大明朝廷没钱了。

    就算太仓的粮食够赈灾所用,可是药材及之后的善后事情,没了钱银也是万万不能的。

    朱厚照明白了事情的大概,也就没再用萧敬等人通传,直接走进了乾清宫,看着还在桌案上奋笔疾书的弘治皇上,朱厚照突然有些心中不忍起来,轻声开口道。

    “父皇,歇息一下吧。”

    可是正在凝神思考的弘治皇上,却好像没有听到朱厚照的劝说一般,继续在桌案上忙碌着。

    “父皇,歇息一下吧。”

    朱厚照又说了一遍,声音也比第一次稍大了许多,可是弘治皇上依旧没有听见,奋笔疾书的时候,口中还在不时的喃喃自语。

    朱厚照再也看不下去了,知道再这样下去,也许救灾还没完成,弘治皇上的身体就会先承受不住垮掉了,想到这里的他,干脆直接走到桌案旁,握住了弘治皇上那正在书写的手,重复说道。

    “父皇,歇息一下吧。”

    弘治皇上看到自己的手被握住,正要发怒,可是抬头一看,发现握住自己手的人居然是太子,怒火顿时一消,在旁人面前时,他是皇上,是大明的君王,可是当他面对朱厚照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父亲。

    此刻的弘治皇上像是突然找到了可以倾诉之人一般,收回怒火的他,眼神略带迷茫的看着现在桌案对面的朱厚照,轻声问道。

    “燳儿,你说说,是不是因为朕做的还不够好。”

    “所以上天才会降下地震来警示朕,让朕不要懈怠,更加努力。”



第二百一十章 天真吗
    朱厚照心疼的看着眼前情绪低落的弘治皇上,在他眼中,这个大明位置最高,权利最大的男人,何曾出现过眼前的这种情况。

    眼前的弘治皇上和之前他所认知的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听到弘治皇上问询的朱厚照,看着已经陷入自我否定状态中的他,轻声劝慰道。

    “父皇您已经做的很好了,大明这些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居乐业,这难道不是功勋吗”

    “再说这地震毕竟是属于天灾,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所以您也不必太过自责,把什么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

    其实如果不是这个场合的话,朱厚照在说出这些话之前,真想跟弘治皇上白扯一下地壳运动,普及一下关于地震的科学,可是此情此景之下,朱厚照也只能说出这些话语来安慰一下他。

    弘治皇上听到朱厚照的劝解,只是叹了一口气后,就继续闷头不语,一旁的朱厚照见状,继续劝解道。

    “父皇,现在眼前的事情,不是追究谁合格谁不合格的问题,而是要抓紧落实救灾和灾后的重建安抚善后等事宜,要知道灾区那边的百姓,还在等着您的赈济呢。”

    “父皇您作为大明的皇上,更要承担起皇上应该承担的责任,统一筹划,稳坐中央,具体的事情可以分发下去,那么多的贤臣重臣,群策群力,所思所虑肯定比一个人的冥思苦想要周全的多。”

    “而且这救灾赈灾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能会持续半月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作为大明皇上的您,更加需要注意身体,毕竟这有可能会是一个持久战,一场关系数万万家庭的持久战。”

    一旁的萧敬听着朱厚照的劝慰,眼神越发的诧异起来,这些话从别人口中说出他还能接受,可是突然从太子殿下的口中说出,不知为何,萧敬总感觉有些怪异,仿佛眼前这位和那个嬉戏玩闹、在太庙中胡言妄语的太子殿下不是一人一般。

    这边的弘治皇上听到朱厚照的话语,眼神中渐渐恢复了些许神采,皱眉思索着朱厚照刚才所言的话语,其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不明白朱厚照所说的那些道理,只是一时有些想不开罢了。

    可是不管如何,这朝廷缺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想到救灾所需的巨额钱银,弘治皇上的神色又变的低沉起来,轻声说道。

    “可是这国库里的银钱,想要赈济这么多的地方,何其难也,朕真的不知道,这些年朕自以为的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勤俭持国,还以为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成绩,哪曾想到在这么一场地震面前就显现出了原形。”

    “所以朕才自责,自责之前朕的作为,做的还不够好,不够完美,否则岂会出现如今的状况,想要赈灾,粮草还未动,却要犯愁之后的银钱来源。”

    “国库钱银不足”

    朱厚照疑惑的插嘴问道,可是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这句话是白问了,大明的赋税极低,商业税更是几乎没有,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到了弘治朝的时候,赋税更是在慢慢降低,不断减少。

    所以朱厚照才会觉的自己的这句话是白问了,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刚才皇上说的是钱银不足,可是像后世遇到这种天灾的时候,出钱出力的不仅仅的朝廷,还有各种民间的团体和社会组织,难道这个时代不用募捐的吗

    想到这里的朱厚照不明所以,疑惑的问道。

    “既然朝廷的钱银不足,为何不进行募捐呢,要知道,民间也有许多心地好善且财富颇丰之人,只要有人牵头,再由朝廷出面,定能寻来不少善款。”
1...7071727374...2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