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兴汉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这名被称作府君的男子名叫崔钧,字州平,是侍中崔烈的儿子,董卓擅权时曾在西河起兵响应袁绍等关东联军的叛乱,为董卓所忌。只是由于其父崔烈为董卓下狱威胁、加之以河东白波黄巾肆虐,道路不通,致使崔钧的起兵无功而返。

    如今朝廷振兴,皇帝亲政,崔钧又不像袁绍那般有很大的野心,很自然的接受了朝廷遣派来的度辽将军段煨。而且出于他所在的西河郡安全考虑,接受段煨及其背后朝廷的支持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

    “他们又要开始了。”崔钧在城头往下说道,他在西河做了许多年的郡守,对四周匈奴、鲜卑等胡的了解不比去卑要差多少:“彼等没有攻城器械,光凭几架梯子,打到现在也算是不易了。”

    “於夫罗手下若不是突然打造出了攻城器械,蚁附攀城,曲阳何至于猝然陷落。”段煨两眼阴沉的盯着底下乌压压的一大片屠各军队,语气冰冷的说道:“定然是其麾下有我汉人的工匠。”

    崔钧想了想,说道:“兴许是於夫罗纵行中原,在内地抢来的。”

    “或许吧。”段煨始终皱着眉头,凝视着屠各军:“於夫罗前一次还在陈留为袁氏供牛马奔走,突然一下就出现在了并州,回来的实在太轻易了。”

    崔钧心头一动,回头看向段煨,只见段煨眉头深锁,像是没有注意到崔钧的目光似得,自顾自的说道:“幸而屠各部与於夫罗彼此不和,不然若是对方也有攻城之物,单凭离石数千人马,将难逃曲阳之祸。”

    在归化汉室的南匈奴内部,屠各部既是兵力最强、同时也是最不听管束的部落。早在孝灵皇帝中平四年,也就是六年前,屠各便举兵寇乱西河,攻杀并州刺史张懿,又与南匈奴左部胡人联合,杀死老单于羌渠,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老单于的儿子於夫罗因此有家不能回,只好带领部属流离中原,祈求汉室助其平乱。

    然而当时孝灵皇帝驾崩,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趋近白热化,根本无暇顾及并州的局势。时任并州牧的董卓也在勒兵观望雒阳朝局,丝毫没有赴任并州平叛的想法。导致并州局势愈加崩坏,刺史悬而未决、边远郡县数年也不见长官赴任,豪强只得筑坞堡自守,黔首黎庶要么纷纷投身依附、要么就被胡人劫掠为奴。

    崔钧外无强援,独木难支,能依旧把守着离石不失已经很不容易了。

    “将军!屠各又要攻城了,在下愿意领兵出城,与其再战!”去卑突然抱拳请命。

    段煨缓缓转过头来,与崔钧对视了一眼。

    於夫罗已在几天前攻下曲阳,如今正在一路猛进,攻打盂县。而屠各王却一直顿兵在离石寸步难进,这让他心头非常窝火。如果今天还是打不下,自己的颜面何存

    年轻的屠各王对面前站立的丘林右骨都侯狠声说道:“右骨都侯!单于帐下有从中原带来的工匠,为其修筑云梯攻城,自然能轻易将阳




第一百四十一章 边城鸣镝
    “十万羌胡今已破,不烦天子六飞来。”破虏凯歌六首

    离石城头。

    看着去卑略有不情愿的走下城墙的身影,崔钧注目良久,直到对方的身形消失在眼前,这才沉吟说道:“将军不信他他这几日出城鏖战也算是竭尽全力,而且他与屠各部有深仇,不似作伪。”

    去卑手下的千余骑兵本是护匈奴中郎将夏育从归附的匈奴部落中抽调的青壮,由于夏育要防备的是於夫罗,担心这些归附的匈奴骑兵会在战场上军心不稳,而且也担心他们留在太原后方会做出什么事来,所以将其调入离石帮助防守。

    这么做主要是看在这些部落以往都是饱受屠各等大部落压迫欺凌,去卑与屠各王又有深仇大恨的缘故。而且在见识过朝廷禁军实力的前提下,作为接受汉室诏命、篡夺单于之位的逆臣去卑临阵投奔死敌屠各王或者於夫罗的概率微乎其微。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前一段时间虽不说是主动出战,但凡段煨有所指示,去卑皆尽心竭力,仿佛是要一条路走到黑。

    直到曲阳失守的消息传来了以后,段煨明显的就察觉到去卑的态度有些变了。

    段煨点了点头:“人心叵测,眼看局势不利,自然要另寻脱身之地。若不是於夫罗起兵打出的旗号中有一条是恨他窃国,若不是他与屠各部有宿怨,去卑兴许早就献城了。”

    “胡人异种异心,不得不防。”崔钧在西河郡治理多年,最是知道胡人不讲礼仪、只说实力与利益,若是对方的优势再大一些、或是於夫罗再有什么进展,去卑或许会比今天更加积极。这么想着,崔钧愈发觉得段煨的多疑不无道理:“他这次主动请缨,应是别有所图,将军不到最后,切不可答应他。”

    “我早已为他安排好了营地,周围也都有精兵驻扎,从旁看护,不怕他有什么动静。”段煨为人处世向来慎思多疑,何况去卑非我族类,他更是从未对其放心过,此时轻声说道:“何况不到出战,我也不会给他们发放箭矢皮甲,就凭他们手中那几把在部族用烂铁打造的马刀,根本不足为虑。”

    “将军不愧为段太尉的亲族,用兵果然周详。”崔钧由衷说道。

    段煨神色微变,像是被什么所触动了一样,遥想他先辈段颎一世威名,还不是靠着东羌的性命杀出来的这一次对阵匈奴,是他第一次单独领兵面对的大战事,自然要仔仔细细把所有的环节都考虑清楚,非得要在这离石城下,拿屠各胡的人头杀出属于自己的威名出来,不然岂不是辜负了他武威段氏的声名

    “城下是怎么了”崔钧突然看着城外,疑惑的说道:“攻城如何还要集结这么多骑兵”

    段煨心里一惊,随之举目远眺,只见城下上万名屠各胡骑集结完毕,在各自当户、且渠的指挥下形成一股洪流绕城向南而去。

    他准备开口发问,这时只见一名传令兵喘着气从城墙上骑马跑了过来,通报道:“南城外来援军了!”

    崔钧又惊又喜,这是他这么久以来得知的最好消息了:“多少人领兵的人是谁快把他们放进来!”

    “大概有七千多步卒,打的是北军的旗号。”传令兵一脸汗涔涔的,颤声说道:“他们没有进城,反而在城外赶走了几个屠各斥候之后,便就地结阵了。”

    崔钧这才联系起城下的异样,他心里不禁胆颤,即便援军人数较多,但在屠各骑兵的冲击之下,恐怕也很难保全。若是这支来之不易的援军在城下被屠各消灭了,局势可就真的危险了。

    “步卒就地结阵还不急着入城”段煨疑惑的自言自语道。

    崔钧此时渐渐冷静了下来,觉得此中疑点重重:“难道是早有预备,为的就是等屠各来攻打他们我久未入朝,难道现下朝廷的北军已如此精锐了么”

    “北军从来都是精锐,这些年讨平黄巾、征伐羌叛,那一次不是出动的北军如今的北军更是如此,不仅包括原有的老兵、更是新增了不少各军精锐,由陛下亲自整训,装备齐整,绝非等闲。”段煨还记得去年随皇甫嵩征讨白波贼,在军中见识过北军的精锐程度,故而在一开始得知城外胆大扎营的步卒是北军后,他便不怎么心急了。

    “既如此,我还得去南城看着,以防不测。”崔钧没见过北军的厉害,只知道北军在孝灵皇帝建西园军的时候就有些暮气沉沉了,所以即便段煨如此说了,他仍有些不放心。只见他左手下意识的摸上腰间挂着的剑鞘,凛然说道:“还请将军给我军令,必要的时候我得带兵出城襄助。”

    段煨眯着眼打量着崔钧,点头道:“好,府君且去城头观战,我暂留于此,以观城外剩下的胡兵可有异动。等战机到了,我亲自出城迎击!”

    离石城南的一片高低起伏的小丘之上,沉闷的号角缓缓吹响,上万名的屠各骑兵在马上尖利的啸叫着,手举马刀,杀气腾



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胜讨逆
    “大节轻多难,深言究远图。收功太原守,谈笑视羌胡。”滕达道龙图挽词二首

    北军六营共一万五千人,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战术精准的伏击了屠各王手下的匈奴骑兵,随后又有段煨亲自带着右贤王去卑等千余骑兵从城内杀出,彻底击溃了围城数日的近三万屠各骑兵。

    屠各王带着数千骑仓皇北逃,由于在黄河边上来不及寻到船只渡河,又被追来的越骑校尉田畴等人再次击退。数战之后,屠各王白天潜藏、晚上行军,最终带着百来名骑兵逃奔上郡,从此并州再也不复听闻屠各之名。

    此战过后,汉军斩首六千,俘虏近万人,随军牛马羊等牲畜共十万头,财货无算。

    面对着近万匈奴俘虏,度辽将军段煨的做法很有段颎的风格,打算将其全部坑杀,以儆效尤。只可惜这时候离石县内权力最大的人不是他,而是北军中候王斌。

    他虽然不赞成杀俘,但也不像以往士人稍微劝慰几句大义就放虎归山、或是择一地任其安居,而是提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法子,就是将其打散原有的部落编制,比照关中汉民,编户屯田,就地充作军屯。这样既能严加监管降卒的一举一动,又能提供充足的粮草与兵源,还能恢复西河郡残破的农业。

    “这也太便宜他们了。”段煨有些不忿,他一直对段颎s东羌的政策奉若圭臬:“彼等残害我汉地多少百姓黎庶,一旦战败,还给田发牛,使其农耕若是伺其在此修养数载,又会滋生壮大,胡人毕竟野性难驯,到时候难免不会再生事端。而且西河郡已无足够粮草,仅剩的一些也要支持接下来北上的战事以及来年春耕、抚恤,依我看,倒不如尽皆杀了为好,还能起威慑之用。”

    “你以为让他们归入军屯就是享福了”王斌老神在在的看了段煨一眼,段煨不敢与其对视,有些气弱的低下了头去。王斌见状,这才满意的颔首说道:“段将军,你也是办过屯田的,自当明白,军屯不比民屯,其一年田地产出,抛开屯户用度以外,剩下的一概要上交府库。寻常时候还要担负修整道路、开挖沟渠的劳役,必要时也能当兵打仗这就是陛下对军屯所定下的生产与建设两个要求。”

    从孝武皇帝开始的屯垦戍边的军屯政策,是后世生产建设兵团的滥觞,它不仅承担着移民垦边、开发当地经济、缓解流民压力的任务,还具有寓兵于农的意义。

    皇帝无论是出于后世的见识还是前人的经验,都有义务将其完善并且发扬光大,所以在派王斌带北军来西河郡之前,皇帝就想好了这些俘虏的去路。全部坑杀固然大快人心,但会随之让定居并州的乌桓、鲜卑等部族在警惕畏惧之余,也生出兔死狐悲之心而且并州人口不足,皇帝也需要充足的劳力为他开发本地经济。

    此外,让匈奴降卒加入军屯,也是皇帝在之后对异族布施汉化政策的第一步。

    “河东、并州等地盛产石炭,此物既可冶炼、又可用作寻常人家料理饭食、取暖。”王斌淡淡说道:“如此材物,岂能因人力不足而任其露置野外总而言之,要让他们在并州以劳役赎罪,为并州修整道路沟渠、为各军提供粮草、为民间提供石炭等物。这才是国家所言物尽其用的真意。”

    “王公所言极是,一味刚猛残杀并不可取,有时还得以柔制之。西河郡地广千里,可最繁盛时也不过十三县,全郡只有五千六百九十户口,汉民总共起来才二万多人。如今全郡汉民不过数千,不及中原一县,若是再无人开垦荒地,西河郡便是真的形制废弛了。”崔钧在一旁附和道,他身为本地郡守,以后自然是要负责这一块的政务,西河郡能恢复生机也是他今后的一份功绩。

    “此事也是国家所深虑,等并州乱象弭平之后,朝廷自有兴复的良政下来。”王斌忍不住打量了崔钧几眼,值得欣慰的是,对方的性格与能力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崔烈,看来是个值得托付重任的人。

    段煨虽有些遗憾,但也不是不懂这样做的好处,在王斌与崔钧都同意的情况下,他只得点头称是。

    在解决了俘虏的问题之后,北军中候王斌便与西河太守崔钧留守离石,着手处理将屠各俘虏打散建制、编户屯田的事宜。而段煨则带着不再有侥幸之心的右贤王去卑,以及除开中垒营以外的其余北军五营火速北上,按照荀攸与贾诩等人制定的围魏救赵之计,不去援救太原,而是直接奔向只剩下少量青壮与大批老弱妇孺的南匈奴王庭,西河郡美稷县。

    南匈奴在经过几次外部天灾、内部叛乱、以及新兴崛起的乌桓、鲜卑等部族的接连打击之下,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只有十几万户的人口。由于游牧民族都是全民皆兵,於夫罗与屠各所带着六万多骑兵可以说



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
    “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绝盟好议

    上党,壶关。

    这是进入月以来,壶关的第一场雨。

    一片灰霾的天空,如直线垂落的豆大雨珠重重的淋在森林的树梢上,平时最爱在两山之间飞来飞去的鸟在此时都躲在树丛中,在雨中收敛了翅膀,神情专注的注视着峡谷山道中蔓延数十里的军营。

    高大的骏马立在辕门处,时不时在雨雾中打着响鼻,马蹄偶尔刨一下湿滑的泥土。身材健壮的年轻骑士在马背上挺直了腰杆,他身上穿着一套军官才能穿的鱼鳞札甲,结实的肌肉恰到好处的将铁鳞撑了起来,像是一只长满鳞片的怪物,显得格外的有威势。

    他旁边也不乏有同样装束、身材甚至比他还高大的骑士与其并辔,但其他人穿着札甲仅仅只像是个斩帅夺旗的将军,而这个年轻骑士却更像个指挥三军的主帅。

    冰凉的雨水顺着札甲的缝隙渗入,贴身的衣衫湿漉漉的贴在身上,这个年轻骑士犹自岿然不动,他仍望着远处在濛濛雨中若隐若现的壶关关城,眼神沉着而富有睿智的光彩。

    雨势逐渐加大,骏马突然低下头,伸长了脖子,狠狠甩了一下马鬃上的雨水。年轻骑士心疼爱马,这才拨马回身,口中说道:“走吧,这么大的雨,路上湿滑,谅他也不敢像上次那样出城。”

    “但愿如此。”身旁一人不由得想起他们第一天到壶关,还未来得及安营扎寨,冀州牧袁绍听从沮授的建议,特意派使者入关详谈以拖延时间。哪知张辽大开关门,径直带领数百骑兵冲了出来,冀州军猝不及防之下,险些崩溃。幸好有这个年轻骑士及时带人在前面顶住,并灵活的运用步兵以及周围的地势,逐渐缩减了张辽的活动范围。

    即便如此,张辽仍旧带着骑兵返回了关内,并在走之前将袁绍派去的使者丢到地上。

    “袁氏犯我疆界,已非朝廷人臣,还弄这些忸怩姿态做什么!”

    “要战便战!”

    随后的几次作战中,张辽也曾想故技重施,只是那时候冀州军早有防备,沮授等谋士也为此设下了圈套。谁知张辽见机不妙,结果还是让他从容退去,壶关也仍旧稳如泰山。

    年轻骑士微微仰起头,看向两旁的青山,当日张辽在关下意气风发的喊声似乎仍旧在此处回荡。每当想起那天的场景,骑士就不由得心情激动,生出惺惺相惜之情,恨不得再找机会与张辽大战。

    “张将军,使君传你入帐。”

    这年轻骑士立即清醒了过来,于是拨马赶往中军营帐的方向。

    无论什么时候,袁绍极其讨厌这种阴湿的天气,加之近来不顺的战事,他简直烦透了。

    程银未能抢下蒲阪津,据守黄河,反倒被皇帝御驾亲征的大军给打败范先放弃了与自己前后夹击的策略,返身回援,结果同样被羽林、虎贲击溃。本来那个时候,袁绍还有最后一次机会,那就是并州的匈奴。可谁知匈奴也接连惨败,如今北军虽然仍在并州未还,河东只有南军与卫士共一万人,但袁绍所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

    到底是范先、程银这些豪强与匈奴的兵马太弱,还是皇帝手下的禁军太强

    这是袁绍一直也想不明白的事,在他尚未考虑清楚之前,东边的战况也随之传来了:青州刺史臧洪终究不敌公孙瓒的猛攻,带领残兵撤往东郡曹操放纵手下青州兵劫掠徐州,遭到徐州牧陶谦与刘备的狙击,最后粮尽退回兖州,与臧洪一同防御公孙瓒的兵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为山止篑
    “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晋书谢玄传论

    沮授身为监军、奋武将军,默然无声的坐在袁绍手边第一位,他不由对上袁绍满是打量的目光,静静地垂下了眼睑,不再说话。
1...7273747576...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