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憨娃儿,快来说说,这东西怎么印上去的?看着就是一层粉,怎么会刮不掉?周氏惊讶无比地招呼沈溪。
沈溪吐吐舌头,道:娘,这东西印起来挺复杂的,我怎么演示给您看啊?都说了现在技术尚不成熟,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善,到时候就可以大批量印制了咱们的技术对外保密,别人就算是想模仿都不行,您说这买卖是不是比印制连环画更赚钱?
惠娘喜上眉梢,但她还是有一些头脑,又问:小郎,这东西好是好,成本如何啊?
沈溪想了想,回答:孙姨请尽管放心,这么一张麒麟年画我算过,材料加人工成本不到五文钱,若是实现流水化作业,成本还能再降低一些。一张彩色年画,卖个四五十文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
能印出好东西,剩下就是看投入多少,成本越低市场前景越好。当听到一张彩色年画的成本可以降到五文钱以下,便连不怎么懂生意经的周氏都笑得合不拢嘴:若一张这么好的年画只卖四五十文,过年我也想买张回去挂着,多鲜艳,多喜庆?
弘治年间朝廷吏治清明,就算有灾荒赈灾也算及时,百姓相对富足,这样一来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所有产业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平常百姓,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出来做工,每月都会有二三百文钱以上的收入,若是逢年过节花个四五十文买张年画,算不得什么奢侈之事。
还是咱小郎有本事。
惠娘一脸温柔,慈眉善目望着沈溪,目光里满是钦佩和疼惜。
沈溪笑道:那孙姨有没有什么奖励?
有,有。
惠娘伸手摸着沈溪的头,今晚咱吃火锅听说城西那边晌午饭过后杀了头牛,咱去弄点儿牛肉回来,今天把肉都给你吃。
沈溪一听,垂涎欲滴。虽然生活变好后,他已经不止一次吃到牛肉,但平日吃牛肉还是件极为难得的事情。
主要是因为牛这种牲口在明朝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平常人家养牛主要是为了耕作,哪里肯拿来杀掉卖肉?需要特定的时间,官府才会召集杀掉一批老得耕不动地的牛,所得牛肉基本为城中大户人家买去,小门小户的就算有闲钱没门路也买不到。
现在惠娘在城中地位越来越高,城里的商人都要巴结她,再加上种牛痘如今在大江南北大力推行,效果非凡,在官府那边算是挂了号。遇上杀牛,人们通常都会提前过来知会一声。
申酉之交时分,惠娘带着秀儿亲自到城西那边,等回来时,秀儿迈着轻快步伐,手里提着四斤牛肉。
姐姐,我这就让秀儿把牛肉分了,两家人一边留二斤,等姐夫回来,也让姐夫尝尝鲜。
惠娘随时都会考虑周氏的家庭问题,到底她是寡妇,吃够了孤单寂寞的苦楚,不想让周氏家庭破裂。
周氏虽然平常都吃住在药铺,但晚上只要丈夫回来,还是要带着儿子和未来儿媳妇回去一家团聚。
今天他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中元节那天都没落家,要是今天还不回来,那可真是没良心。
日头渐渐西斜,不知道丈夫是否回家,周氏心里记挂得很。
女人在外有了事业,更希望家庭稳定,周氏一直觉得她在印刷作坊的股份构成中占大头的事情瞒着丈夫有些对不起人,她已经跟惠娘商量过了,准备在中秋节这天晚上跟沈明钧坦白。
可等到太阳下山,暮色浓重,才有从城北这边出城的人顺带过来告诉一声,说是沈明钧晚上要留在王家做事不能回来,让周氏好生失落。
周氏骂道:这死没良心的,中秋节也不回来,现在妻儿老小他一概不管,这算什么事儿?
惠娘劝慰:这逢年过节的,大户人家肯定事情多,姐夫不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之事,姐姐还是看开点儿吧!
倒是沈溪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可能是沈明钧有些不敢回来面对妻子,自从李氏带着沈明有到家想让周氏出山接管茶肆,沈明钧这才知道曾在他手上赚得盆满钵满的铺子,在他二哥的手上已经亏得快要关门歇业了,想到妻子当初跟他提醒的那些话,他觉得没脸回来。
沈明钧虽然为人憨厚,但却有浓重的大男子主义情节,想当初他在外面一个人搞养殖,就是想做一番事业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
沈溪琢磨着,回头又该跟老爹好好谈谈了,实在不行的话,再给老爹找个行当,不能让他这么颓废下去。
:第二更送上!
天子有些发烧,头疼得厉害,这一章更新迟了,请原谅!第三章我正在写,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新,请大家踊跃收藏和投票支持!
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节少一人
晚上沈明钧不回家,周氏只得跟沈溪留在惠娘药铺这边,在多了绿儿和红儿两个丫鬟后,这一院子的人更为热闹。
下厨的事已经不用惠娘和周氏来操心了,她们除了白天忙碌些,晚上可以像个少奶奶一样等着吃现成的。
丫鬟们都是卖身到药铺来的,不怕她们不卖力。
烧火做饭有红儿和绿儿,劈柴打水有秀儿,切菜洗菜有宁儿,反倒是小玉,因为平日里做帐很忙碌,基本上不用管灶台上的事。
在这中秋夜准备吃火锅的时候,小玉把账目整理完毕,惠娘便让她坐在旁边歇歇。
沈溪看着小玉有些局促的模样,不由笑了笑,这女孩大约是怕自己太懒惰回头被主家给卖了,不过她却不知道,前后来的五个丫鬟中,惠娘卖谁也不会卖她。这年头想找个能读书写字,而且还把账目算得清楚明白的女孩非常难的,小玉力气小平日里不用做重活,却在惠娘眼中是最能干的一个。
等火锅上桌,惠娘让宁儿把这两天买来的过节东西都拿出来,有果脯蜜饯,有干果糖果,还有两盒月饼,这对于平常人家来说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姐姐,咱切月饼吃,头年中秋节咱两家人才刚认识不久,日子也没今天过得这么舒坦,现在有钱了也不能太刻薄自己,一定要吃点儿好的。
惠娘把月饼盒子打开,香味随即四散开来,里面的月饼烤得黄灿灿的,几个丫鬟看得眼睛都直了。
等宁儿把切好的牛肉片端上来,节日的味道更浓了几分。
牛肉有嚼头,先放在水里煮一煮。
惠娘用筷子夹出一些牛肉片来放到锅里,又随便放了些菜下去,这才回头看着满桌子的人招呼,今年人多了,家里热闹,恰好今天过中秋节,我给你们都封了些赏钱,人来的有早有晚,做事有勤有惰,这赏钱的数量也不尽相同。
说着惠娘从袖子里拿出几个写着名字的红封,里面都装有一点散碎银子和铜钱,看起来似乎份量都差不多,挨个发了。
丫鬟们接过后,赶紧打开来看,无论自己那份是多是少,脸上都满是喜色。到底是白得的赏钱,又是惠娘突然提出来的,算是个意外的惊喜。
沈溪偷瞄了一下,绿儿和红儿来得晚发得最少,一人差不多有二钱银子,秀儿和宁儿那边应该有三四钱银子,小玉应该是最多的,同样大小的红封,小玉红封里面装的都是银子没有铜板,几个小银锞加起来约莫有一两。
都收好了,以后就当是嫁妆,别乱花。
惠娘说完,起身到房间里拿出来一个用红布包起来的东西,交给周氏,姐姐,这是我让人专门给你打造的,你看看喜不喜欢。说着把布揭开,里面竟然是一个金镯子,足足有一两重。
周氏刚拿到手里便吓了一大跳,赶紧推了回去:妹妹这是做什么,这样的大礼,我可受不起。
姐姐说笑了。这金饼成色并不是很好,是城里大户典当的,我给买下来让人融了,重新找匠人打造,花不了几个钱,你别嫌弃就好姐姐看这里,妹妹自己也有一个。
惠娘说着把袖子稍微往上撸起,露出她手腕上的金镯子。
周氏淹了口唾沫,作为女人,自然想过将来穿金戴银时的风光,不过她自嫁到沈家后就知道这事情不能指望丈夫,本把这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却没想到经过她自己努力就已经实现了。
这这怎么好意思,这么贵重的东西被人瞧见,肯定要生出歹念来
说着周氏打量一番围坐在桌子边的丫鬟,几个丫鬟赶紧把头低下装作没看见,但她们心里一个比一个羡慕。
说起来我是你们的主人,可这家里,你们婶婶也同样是主人。你们用不着眼红,做的好,等过几年你们嫁人的时候,我一人送你们个金镯子当嫁妆。
谢谢奶奶。
几个丫鬟一听,顿时有了干劲。
惠娘这才回过头对周氏道:姐姐若是觉得太晃眼,别戴在外面就是了,袖子藏好了谁能看见?或者干脆收着,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随后她笑盈盈看了旁边不明所以的林黛一眼,意思非常明显,这金镯子可以被周氏作为家传的宝贝,等沈溪和林黛成婚的时候,周氏可以将金镯子送给儿媳妇。
是是,最后都便宜这些小家伙了,等回头我也给咱小曦儿打造一对周氏开心得已经顾不上吃饭,把镯子戴到手腕上,一直忍不住垂头观赏。
沈溪有些不满:送这送那的,还吃不吃饭了?
惠娘笑着打趣:哎呀,我们小掌柜有些急了来来来,我们先吃月饼。
惠娘亲自把月饼切开,一个月饼一人只能能分一小口,人多月饼少,尝尝味道吃个意思就行了。之后惠娘把锅里的牛肉夹出来,却都是往沈溪碗里塞。
小郎多吃些,这是好东西,吃了好长身体我跟城外养鸡的人说了,以后让他们每过几天送一篮子鸡蛋过来,让你们几个小的天天有鸡蛋吃。
惠娘高兴地给沈溪夹着牛肉,锅里煮着的牛肉,几乎全部被她夹到沈溪碗里。
沈溪苦笑道:姨,这也太多了,您和娘也要吃啊。
周氏骂道:臭小子,这时候学会孝顺了?这是你孙姨给你的,谢谢就好了,长大了要是你敢不孝顺你孙姨,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沈溪吐吐舌头,连忙把他碗里堆成小山一般的牛肉给惠娘和周氏夹去,就连陆曦儿和林黛也一个不落,最后五个丫鬟他一人也夹上一片,怕的是多寡不均惹来谁的妒恨,上次宁儿想到他房里试图勾引他的事让他警惕不少。
惠娘让大家把茶杯举起来,笑道:咱是妇道人家,不会喝酒,今天我就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
说完仰头喝下茶水,惠娘如娇花般美丽的容颜在烛光跳动之中添了几分红晕,倒好像真喝了酒一般。
周氏经历最初的开心后,又开始唉声叹气。
沈溪知道,老娘这是记挂着连中秋佳节都不回家的丈夫,就算吃龙肉也没什么胃口。
:第三更送上!人发烧没什么状态,这章写得不尽如人意,大家凑合着看吧!
这里谢谢山有木木下水定风波0328yyjcxpjf最爱逍遥~~天下纵横有我任性ggpd邱上秋叶黑夜小凉郭福生潜水老虎信阳柯震东西方之猪xjie06109334读书狂058天然卷的家伙都是好人老子晕得很君逸明jinyuvip001圣战之雄狮合尚百里夜雨哥神门下走狗老衲失羞魔女麾下梦也许在飞午夜小泥鳅西方之猪雨下伞中漫步人生书友150305144214487清鱼613leod五陵先生离地为王zdtha1岳书超群利市来临~夏天的鱼~落落生金大爷和创世林圭以及书城书友青鸟的传说顺从天意979loveyoulikeldo滕芷176555鱼跃大海111sauelfl皓天曾經蒼井大大的打赏!
几个站加起来差不多有50个打赏了,多谢大家帮助天子实现了梦想,明天继续三更爆发!
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
中秋当晚,周氏一直闷闷不乐,不过到了第二天早晨她还是尽了为人妻的本分,让秀儿把昨日惠娘分给她的二斤牛肉送到沈溪大堂伯家,顺带送去一些礼物,毕竟老太太长期寄居沈家长房那边,总要有个表示。
周氏一直想问沈明钧为何过节不回来,又过了两天仍旧没有沈明钧的消息,她不由紧张起来,生怕丈夫在外面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赶紧到王家去问,这才知道沈明钧是跟王家老爷王昌聂出城收田租去了。
家里没男人,周氏就天天带着沈溪和林黛到药铺睡,晚上沈溪跟林黛和陆曦儿挤一张床,每天讲完故事左拥右抱,虽然林黛有些妒恨陆曦儿对沈溪的痴缠,但她跟陆曦儿的关系倒没出现裂痕,陆曦儿也知道这小姐姐不好惹,每次都是用她缠绵的攻势。这招对沈溪好使,对林黛同样奏效。
等沈明钧回来,周氏对丈夫的脾气大了些。
以往周氏总是在外泼辣,但在丈夫面前却小鸟依人,可自从她心里有了秘密,再者沈明钧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她,使得她的脾气也渐渐大了起来,偶尔会跟丈夫冷战,爱理不理。
沈溪一直想找个机会跟老爹商量下二次创业的问题,但苦于没有机会。
眼看到了八月底,已是秋高气爽树叶凋零的季节,沈溪身上也加了衣服。
随着家境好转,沈溪不用再穿带补丁的衣服,每过两三天都可以换身干净整洁的衣物。周氏和惠娘偶尔会给他零花钱,这些钱他拿着没什么用,悉数存了起来,如今不知不觉已经有了七八两银子。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这天沈溪偶染风寒,精神头不怎么好,学塾里先生苏云钟在上面讲《论语的释义,沈溪听得没精打采。不过,不只是他,旁边的同学也没几个认真听的。这段《论语,也是两三百年后被编著成《弟子规的内容,苏云钟讲的东西沈溪是左耳进右耳出,因为风寒加上休息得不好,他很想趴下来睡上一觉。
沈元,你起来把下一段《论语背出来。
苏云钟突然说了一句,沈溪瞬间六神归位,连周围的学生也都跟着振作精神。
先生让背诵,背得熟练的自然想让先生点名,想好好表现一番,而背得不好的则老老实实,怕被先生拎出来出丑。
同龄人中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但却总被沈溪压一头的沈元站起身来背诵,不但熟练,而且吐字清楚,苏云钟老怀大慰地一直点头赞许。
本来苏云钟对于沈家子弟极为重视,但后来因为《幼学琼林之事,对沈溪有所介怀,他的注意力就放在如何培养沈元身上了。
在苏云钟看来,沈家在学塾读书的三个子弟中,沈家大郎沈永卓资质平庸,能通过童生试的几率不大,沈溪才学敏捷但却不务正业,入学才没多久居然就开始编撰启蒙书籍,哪怕写的不错也有卖弄之嫌。
唯独沈元,不但天资聪慧而且虚心好学,是个可造之材。主要也是沈元经常去请教他不懂的知识,沈溪则没有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
回去之后仔细诵读,将释义写出来,明日交到先生这里。
苏云钟听沈元背诵完,看看门口的日晷快到放学之时,便让学生先自习,而他还要去另外两个班走一趟。
等先生离开,沈元坐下来认真背诵,书声琅琅。
沈元旁边一个同学不屑地讽刺:背来何用,最后还不是要回乡下当耕田的村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