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等碧萱再出来时,连为沈溪斟茶时,也多了几分温柔。泡好茶亲自捧起茶杯,把茶水递到沈溪面前,眸子含情脉脉。沈溪心想:难道她是受到玉娘的调教,学会一些勾引男人的手段,想在我身上试验?
一定是如此
沈溪尴尬一笑道:碧萱姑娘坐下来就好。
嗯。
碧萱缓缓落座,语声仍旧轻柔,公子是否疲乏了?若是如此,小女子扶公子进去休息。
说着螓首微颔,面色红润,就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娇嫩花朵。沈溪见了,赶紧深吸两口气,这种时候他只能尽量保持正人君子形象。不过转念一想:我有何念想又如何?就算她在床榻上摆好了,我也什么都做不了啊。
想到这里。沈溪轻松了些许。不过他还是赶紧岔开话题:碧萱姑娘,你的名字满有诗意,这可是你本来的名字?
碧萱略微怔神道:小女子本姓秦,闺名单字青,父母常唤青儿。玉娘觉得小女子名字太过寻常,同时青通碧。又在碧后面加了个萱字。
沈溪点头:原来如此,碧萱姑娘一定出自书香世家,懂得这许多琴棋书画的雅事。玉娘一定欣喜,碧萱这般博学多才,也省了她教导的工夫。
碧萱浅笑嫣然:自从小女子来到此地,玉娘多番教导,未敢有忘。
沈溪心想:玉娘教导你那些,肯定不是琴棋书画,而是教你怎么吸引男人,你现在就用在我身上了。还好我防御力高,不然被你绕进去,我以后就难以抽身了。
沈溪笑道:刚才听了碧萱姑娘谱写的琴曲,或许是过于把自己的感怀寄托到了琴曲中,反倒将琴曲本身的韵味冲淡了。
嗯。
碧萱略带惊讶看着沈溪,沈公子如此说来,却是琴乐方家?
沈溪摇头道:在下不擅琴乐,只是对韵律稍有涉猎,一点儿感悟,若碧萱姑娘觉得在下说得不对,大可不必理会,本就是随口之言。
碧萱思索片刻后说道:小女子也觉得自己琴曲中少了一些东西,如今听沈公子一言,原来小女子太过于重情感,而忘记琴乐本身的韵律之美。沈公子只一言,就点醒梦中人,说不是方家,小女子也是不信的。
沈溪尴尬一笑,他对于琴乐还真不太了解,刚才他不过是把他的一点看法说出来,借机转移话题。
碧萱粉面低了一些,恳切道:沈公子难得前来,不知能否再指点一二?
沈溪却在心里犯嘀咕,算算时间,差不多快到上更时分,一上更就要宵禁,他再不回家,难道真要在这教坊司过夜?
不过美人相求,沈溪还是点点头。沈溪心想:剩下时间不多,她弹琴,就不会再说上榻休息的话了。
可转念一想,这二者似乎并不冲突啊。
碧萱见沈溪点头首肯,高兴地把琴摆正,开始拨弄琴弦。
碧萱的琴艺天分很高,她所弹奏的,虽然还是刚才在宴客厅内弹奏的那首,不过转折之间,已经婉转动听了许多,一曲下来,沈溪不由点头赞许。
碧萱面色羞红:沈公子,不知经如此稍作修改,还有何精进之处?
沈溪略微沉默,才道:无可挑剔了。
碧萱微微一笑:原来沈公子这般敷衍人。本来小女子以为沈公子会坦诚相告。
这一句话,却显出她还是有几分女儿家的俏皮,她或者只有对十分熟稔之人,才会露出这般小女儿家的姿态。
就在这时。那边宴客厅有动静,教坊司里的两拨客人,都要趁着上更前离开。沈溪知道自己该走了,他起身道:碧萱姑娘,如今城内宵禁。不得不离去,以后有机会的话,再来讨杯茶水喝。
碧萱没料到沈溪这么快就要离开,她脸上带着不舍道:公子真的不在小女子这里留宿?
沈溪只好露出一点小孩子的天真:我出来时,娘特别提醒我要早些回去,就不多打搅姑娘休息。
碧萱这才猛然惊醒过来,就好像美梦被现实打碎一样,她心道:是啊,他才是个孩子,就算能在我这里留宿又如何?
沈溪见碧萱有些失神。趁机告辞。
碧萱脸上带着些微伤心和失望,亲自送沈溪到房门口。
沈溪一出门,正好跟苏通撞了个对脸。
苏通本来是想过来看看沈溪跟碧萱发展到什么地步,没想到一过来就遇到沈溪出来,他大度一笑,道:沈老弟,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不多坐一会儿?
沈溪摇摇头:苏兄,你又不是没听到我娘的话。再不回去,我娘可能要打我屁股了。
这种话。要是成年人说,那是有伤体统,对沈溪而言纯属童言无忌。这也是沈溪让碧萱断了念想的办法,首先让她明白。你托付错人了。你可以对本公子有想法,但先请本公子成年再说。
碧萱脸上的失落之色显而易见,连苏通看了都有几分妒忌,他自负才学很好,又舍得花钱,偏偏在泡妹子上连个十岁的孩子都不如。他心想:回头或许应该多涉猎一些杂术。不然什么都被沈老弟比下去,以后在这汀州府地界该怎么混?
玉娘也出来送客。
她刚才已经听说沈溪跟碧萱和熙儿的赌约,她除了狠狠教训了熙儿一通,心里也有些着紧,毕竟碧萱和熙儿是她手下的头牌,要是这么快就失去了清倌人身份,那以后就没法多赚银子了。
在风月场上混,玉娘很明白一些道理,她就怕手底下的姑娘对谁动了心,走错路,那损失的不但是她自己,还有教坊司这上上下下所有人。
苏公子,以后要常来哦
玉娘脸色带着些微妩媚,临别还对苏通拋个媚眼。
苏通哈哈一笑,却是先把银子结算清楚。
光是这一顿酒宴下来,就花掉了苏通八两多银子。苏通也不觉得怎么心疼,毕竟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儿花销,而他更希望的是把银子花出去,得到应有的回报。
可惜到现在,他也不过只是跟教坊司几个过气的姑娘有过共度的经历。
玉娘送到门口,笑道:下次苏公子再来,一定让熙儿好好伺候你。
又是一句引逗男人犯罪的话,模棱两可,要伺候,可不定是进房间里去,也可以是敬酒敬茶,但这种话却容易让苏通多想,他心痒难耐,下次就会不自觉把银子送来。
沈溪心想:果然是要小心风月场所的女人,玉娘这般老辣,她手底下的姑娘能没本事?什么样的妈妈桑养什么样的姑娘啊!
想到这里,他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只要把碧萱刚才的表现想象成公事公办,他心里就自在多了。
从教坊司出来,各自就要回家。苏通很负责任,亲自送沈溪回药铺。
路上,苏通感慨地提醒:沈老弟,你年纪轻轻就有那么多好机会,要是你不懂得把握,下次不妨把机会让给我。
你不知道,这男人,一到了年岁,身边没个女人可不行。沈老弟可以一身轻,可为兄在旁边看着实在不好受啊!
:第八更!同时也是月票满1710票的加更!
今天应该还有两到三更,书友们嗨起来,月票打赏推荐票和月票走起,让天子看到大家的热情!
第二四五章 赃官上任
进入九月,天一点点转凉,秋雁南去别有一番苍凉的味道。
新知府到任后,得知商会对于上一任知府高明城升迁的巨大作用,给予了商会非常宽松的政策。
与高明城不同的是,这一任知府是进士出身,而且做过翰林,将来或者大有可为,与宁化知县叶名溯一样,属于履历派。
这种人一向有背景,于政绩和名声很看重。
商会得到便利,生意越做越大,除了银号和商会分馆开设到汀州府周边府县,连南京那边也有了汀州府商会的分馆。
南京的商会分馆,更像是后世的办事处,负责跟南京以及南直隶各府县的商人交流买卖之事,惠娘没有亲自负责,派了韩五爷过去主事。
韩五爷说书人出身,能说会道,再者韩五爷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自己人,用起来放心。
韩五爷过去办的第一件事,便是推销自家生产的彩色年画和成药,顺带帮汀州府商会做宣传。
入秋之后,便到了年底印制彩色年画之时,印刷作坊每天都要加班加点,专程到汀州府城批发彩色年画的商贾,江南湖广和四川都有,甚至北方的一些府县都听闻汀州府的年画印得精美,有行商千里迢迢过来采购,一次就运走上万张。
印刷作坊从最初宁化县开办时的二三十人,发展到如今两地两个工厂三个储运仓库和八个生产车间的三百余工人,男工和女工各司其职,印刷各环节条理明确,流水化作业除了保证效率外,还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技术不外泄。
印制彩色年画到了第三个年头,外间仿造的不少,但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那些质量差的彩色年画在市面上基本没什么销路。
年画虽为消耗品,但每家每户一年最多需要一两张,再加上正版年画本身价格不是很贵。但凡家里有点儿闲钱的,都会买一张回去挂着,图个喜庆。
而沈溪也充分考虑到市场反应,每年印年画前。他会亲自绘制新的原画,务求做到每年推陈出新,年画的图样从第一年的六种,到第三年已经发展到有二十九种之多,足以让百姓有充裕的选择余地。
沈溪还在不断改进技术。
经过这几年研究。彩色年画的印刷技术已经越发成熟,印出来的年画线条颜色描彩鎏色都美轮美奂。再加上一些有故事性类似于连环画的大张彩色画,使得年画的品类更加丰富多样。
周氏年中生下龙凤胎,加上印刷作坊日进斗金,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快到合不拢嘴的地步。
惠娘帮忙买了院子,如今已在进行修葺和装饰,到年底之前就能乔迁新居,周氏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药铺里只要没客人,她就会把谢韵儿拉到一边唠嗑。天南地北什么都谈,连带把谢韵儿也快教导成喜欢说人家长里短的小妇人,沈溪发觉谢韵儿到晚上聚在一起吃饭时,话多了不少。
谢韵儿这边也是人逢喜事,除了自家住的院子得到惠娘馈赠外,年底时她的祖父和父亲就要出狱,她准备亲自去京城接他们回乡。
这天晚上,周氏先让秀儿去给沈明钧送饭,左等右等秀儿都回来了惠娘也不见人影,这才招呼大家坐到餐桌前。
家里人不少。除了两家人外,还有谢韵儿和奶娘胡夫人。
沈明钧工作忙,一般很晚才会回来,周氏坐完月子。通常吃完饭就会带沈溪回家,而林黛在有月事之后,就不再允许与沈溪同床,甚至连同房都不行,每天只能到药铺二楼跟陆曦儿同房睡。
我这些天正在筹备,把商会做到省城去。
吃到一半。惠娘从外面回来,上楼简单收拾后才到后堂坐下,第一句话像是在对周氏和谢韵儿说的,但其实却是说给沈溪听。
之前不管惠娘有什么大的决定,都会私下里跟沈溪商量。这句话其实是在对沈溪说,你晚上到我房里来一趟。
谢韵儿笑道:姐姐的心也太大了,这南京那边还没个着落,就要做省城的生意。难道姐姐嫌现在赚的银子还不够?
周氏道:银子又不烫手,自然是赚得越多越好,可是省城那边人地生疏,是不是往后面拖拖?
惠娘笑盈盈道:我倒是不急,是新任的安知府帮忙操办的,对商会而言别无选择。再说了,若小郎中了秀才,以后每三年都要去省城考举人,到时候也能有人帮忙安顿照顾,不是挺好的吗?
说着,她用怜爱的神色望着沈溪。
在两家人中,对沈溪宠溺最多的不是沈明钧夫妇,反倒是她,也是惠娘感恩图报,对沈溪视若己出,对沈溪甚至比对陆曦儿还要好。
沈溪扒了一口饭,嘴里嘀咕:姓安的估计没安好心吧?
周氏骂道:混小子,说什么呢?连知府老爷也敢骂,活得不耐烦了?
惠娘也埋怨道:是啊小郎,你怎能随便说安知府的坏话?他一到汀州,马上组织人手修葺城墙,同时与商会合作赈济灾民,事事都亲力亲为,而且他一向有清誉,我看是个能为民做主的好官。
沈溪不与大家伙儿争辩。
要说沈溪对于识人还是有些自信的,新任汀州府知府安汝升四十多岁,一看就是为捞政绩而来,做事比较积极主动,什么都想插一脚,加上身边没带家眷,见到惠娘后带着一股很不寻常的神色,令沈溪看了便心生厌恶。
按照当下人的审美标准,惠娘算不得绝顶漂亮,这安汝升看中的应该并非是惠娘的人,而是她背后的商会,以后这安汝升必会利用商会为他攫取钱财和政绩,为官可能比高明城还要恶劣。
到晚上夜深人静时,沈溪摸黑到了药铺后门,惠娘帮忙打开门,二人一起上楼,进到房间里,惠娘已经把洗脚水准备好了。
沈溪看了一眼。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看来惠娘即便回到家也勤于生意,不敢丝毫懈怠,或许这也是她的精神寄托所在。
有些凉。姨再去打一壶热水上来。惠娘转身要下楼去。
沈溪却拉着她:姨,我已经长大了,不用每次来都让你洗脚。
惠娘笑着看向沈溪,道:就让姨多为你做点儿事吧,等你再长大些。姨就不能再帮你做这些事情了。若被你娘知道,她肯定要埋怨我,我都不知该怎么对她解释。
惠娘还是下楼去厨房那边,把灶台大锅里温着的热水打上来,不过沈溪却坚持自己洗。
这次惠娘没再勉强,当沈溪泡脚时,她把商会往省城福州的发展详细计划拿出来给沈溪看。她是依据之前沈溪给她写的计划,亲自写出来的,关于选址人手经费调度等等,条理分明。
沈溪越来越觉得惠娘精明能干。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要是在几百年后,她即便管理一家资产上亿的大公司,也肯定是行家里手。
你看姨写得如何?都是学着你来的,可惜姨没你那么聪明,能把事情想得面面俱到。惠娘脸上挂着笑容,以前无论做什么事,沈溪都会给她安排得周详妥当,她只需按照详细的计划实施就可以了。
就算没有丈夫在身边照顾,她也感觉有了依靠,她很喜欢这种小女人的感觉。毕竟在外奔波劳累,很多事让她身心俱疲,回来后有人出谋献策,跟她商量一下事情。让她感觉分外安心。
呃
沈溪把惠娘书写的计划书仔仔细细端详一遍,想找出其中的疏漏,在这种事上,他可不能鼓励惠娘,一旦让惠娘有了自立自信,那以后惠娘可能就用不着他了。他还怎么过来夜半相会,得到惠娘的温存软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