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生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孔圣人
此外更是征调了大批的民夫,在宁山前线挖沟掘渠,更是修建木删栏,钉入倒木刺,用一切办法将宁山北部的空旷区域破坏起来,西梁人最强的就是西梁骑兵,拥有这些工事,就等若构筑了一条阻止西梁骑兵重逢的重要防线。
西梁人虽然只是攻占了西关道三州之地,但是带来的恐惧却是弥漫了整个大秦,西北百姓更是惶恐惊惧,从西关道逃命出来的百万灾民纷纷涌入了天山、北山二道,这些难民带来的恐怖气氛,很快就笼罩在整个西北的上空。
军中士气低落,百姓民心恐慌,再加上西北三道素来就属于贫瘠之地,物资缺乏,经此一战,物资更是紧缺无比,西北三道以及余不屈从关内带来的兵力加起来有十六万之众,被余不屈分成两线,一线由朱凌岳布防在天邙山一带,与宁山守军互成犄角,十六万大军每日所费的粮草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再加上西北数百万百姓,西北如今的粮草可说是粒米粒金。
余不屈年过六旬,总揽西北事务,身体已经是严重透支,宁山后便是甲州北原县城,余不屈便是在北原城内处理事务,北原城如今也可说是整个西北的大脑,无数的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布出去。
楚欢一行人出关之后,一路疾行,抵达北原城的时候,已经是十日之后的事情,这一座不算太大的县城就是依着宁山而建,事先余不屈也知道使团抵达,却并没有时间亲自出迎,而是派了麾下一名副将前往迎接。
使团入城之后,已经准备好了馆驿,这北原城也是使团驻歇的最后一座在大秦势力范围内的城池,一旦离开北原城,越过宁山,便将进入西梁人的控制范围。
余不屈派出的这位副将唤作窦波,一看就是久经战阵的猛将,膀大腰圆,粗须如钢针,根根直立,楚欢想到入关函的事情,知道此事越早处理越好,便向窦波提出拜见余不屈,窦波也没有立刻同意,只是答应前去向余不屈禀报。
出关之后,沿途官府也都是尽力接待使团,安排食宿,但是比起关内,食物就简单了许多,使团上下也知道如今西北情况特殊,并不为宜,这北原城馆驿内的饭食也并不比前面几处强出多少,使团上下三四百人,馆驿倒是将食物管够,只是用过饭后,馆驿的负责官员立刻让人过来收拾,残羹剩饭却并没有下令倒掉,而是让人小心收起来,薛怀安在旁瞧见,颇有些惊奇,问道:“北原城也缺粮吗?”
那官员只是叹道:“大人有所不知,不但北原城,便是整个西北也是缺粮。北原城虽然有关内运送过来的粮草,但是大将军却已经下令,城中上下,每个人的口粮都是有规定的配额……!”似乎不愿意多说,没有继续说下去。
楚欢瞧这官员的表情,便知道西北的粮草确实是十分紧张。
本以为余不屈军务繁忙,短时间内不能见到,但是窦波很快就过来,告知余不屈已经抽出时间,正要接见使团正副使,楚欢和薛怀安也不耽搁,骑马跟随窦波来到余不屈的住处,是一处很普通的宅子,并无多少兵士守卫,但是大门前进进出出的文官武将多如牛毛,薛怀安和楚欢见状,都是心中感慨,西北压力巨大,事务繁多,余不屈老迈之身,每日里却要处理一大堆的事务,据说余不屈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是拖着病躯来到西北,如此透支,却也不知道余不屈能坚持多久。
窦波带着两人进了宅子,到得一处屋前,令两人稍微等候,进去禀报,很快就见到一名老将一身甲胄从屋内出来,远远就拱手道:“薛大人,楚大人,一路辛苦!”
来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花白的胡须和头发让他黝黑的肌肤更是显眼,他额头上满是皱纹,但是双目之中却依然精光四射,年纪虽大,但腰板儿依然挺得笔直,显得十分的威严,但是行走之间,却显然已经不复当年之勇,显得十分疲倦。
楚欢知道,这名虎威犹在的老将,正是大秦四大将军之一的定国大将军余不屈。
薛怀安已经上前拱手道:“老将军,我等并不辛苦,老将军才真是辛苦了,你……你要保重身体啊!”他自然看得出来,余不屈虽然强撑打起精神,但是那股子疲态却是难以掩饰,这位喋血沙场一辈子的老将,到了他这个年纪,大多数人却都已经养花逗鸟,颐养天年,享受儿孙之福,可是他却依然要拖着老迈身躯前来西北,在西北恶劣的环境之下,扛着关乎大秦兴亡的重担,薛怀安瞧着余不屈鬓发雪白,除了敬意,心中却多少还是有些感慨。
楚欢也已经上前去,对着余不屈深深一礼。
余不屈抚着花白胡须笑道:“你们此番出使西梁,身负重担,后面的道路十分艰辛,老夫没能出城迎接,你们可莫见怪。”拉着薛怀安的手,道:“进去说话!”
进了屋内,落座之后,薛怀安知道余不屈事务繁忙,不能太多耽搁,看了楚欢一眼,终是开门见山道:“老将军,我等从西谷关出关的时候,见到西谷关已经封关,不许人入关,这是老将军下达的命令?”
------------------------------------
ps:推荐一本书,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是连接!9
国色生枭 第四六五章 太平乱国,天师误国!
余不屈的坐姿,是标准的军人坐姿,不想文官喜欢靠在椅上,而是背部挺直,一副干净利落的姿态,说话也是十分干脆,点头道:“不错,封锁西谷关,正是本将之令!”
薛怀安与楚欢对视一眼,余不屈却已经问道:“薛大人,你可知本将为何要封锁西谷关?”
薛怀安笑道:“老将军这般做法,自然有道理。友上传)”
余不屈脸上显出肃穆之色,道:“你们出关之后,应该也看到了西北的境况。”
“是!”薛怀安皱眉道:“老将军,西北的情况看来不容乐观,来路之上,处处都是拖家带口的难民,虽然不曾亲见,但是听说有不少乱民为匪,趁机劫掠!”
余不屈点头道:“战乱之时,这也都是常事,并不为怪。本将除了让各州官员征调物资,另一件大事,便是让他们安定百姓,而且对趁机骚乱的不法之徒严加惩处,乱局用重刑,但有为非作歹趁机扰民劫掠者,杀无赦!”他不愧是从铁血沙场走出来的老将,虎威犹在,说话之间,隐带杀气。
“正是如此。”余不屈忙颔首道:“安民为要!”
余不屈道:“西北九州,被西梁人战了三州之地,余下六州,并不太平,民心起伏,唯恐西梁人继续进攻。百姓们不管议和不议和,他们只知道西梁人攻入进来之后,烧杀抢掠,犹若禽兽,所占三州,尸骨如山,心中都是担心西梁人继续入侵,许多百姓都想着逃入关内,据本将了解,西梁人侵入进来之后,已经有近十万人涌入了关内,若不是及时封关,这个数字将士十倍以上!”
余不屈叹道:“小民孱弱,对西梁人可是畏惧的很啊。”
“如今你们所见,比起先前,已经安定了不少。”余不屈亦是叹道:“本将初来西北之时,军民混乱,兵不是兵,民不是民,到处都是混乱之状,大批难民拖家带口往关内去,随处可见趁机劫掠杀人者,一盘散沙。老夫那时候便知道,如此状况,不需要西梁人打过来,自己便要毁了自己。百姓心中惶恐,这也怨不得他们,但是本将却不能不尽安定民心,以免事态恶化到大地步。”
楚欢终于问道:“老将军,封锁西谷关,是否也是考虑西北难民涌入关内,会造成关内的巨大恐慌?”
余不屈看向楚欢,点头道:“这是原因之一。你说的不错,若是不封锁西谷关,难民如潮,尽数涌入关内,必定造成关内震动。”顿了顿,道:“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还有诸多原因,让本将重视下令封锁西谷关。”
薛怀安问道:“老将军还有何虑?”
“本将知道,除了西北,江淮天门妖道正在肆虐,而且河北青天王残部贼心不死,这都是大患。一旦大批难民涌入关内,背井离乡,衣食无着,本将担心天门妖人会趁机蛊惑,需知这些百姓六神无主之下,若是天门妖人妖言蛊惑,百姓未必不会上当,到时候涌入关内数量庞大的百姓,将是帝国的巨大威胁!”余不屈正色道:“两位有所不知,天门妖人已经渗透进西北,就在不久之前,信州便差点酿出祸端,好在察觉及时,及时扑灭了下去,否则这把火若是烧起来,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
楚欢皱起眉头,道:“老将军,天门道已经开始在西北打主意?”
“本将早就听说过天门道的事儿,但是那时候并未放在心上,只以为是一些妖言惑众的妖道而已,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余不屈眼中显出寒意:“但是想不到这两年天门道就已经成势,在江淮酿成如此巨祸。本将当初与人谈起过道门,从汉末太平道开始,太平道的余孽就从没有消失过,但有机会,便要祸乱天下。”
薛怀安道:“从太平道张角开始,这群妖道就善于妖术,而且妖术还流传下来,这些妖术虽然都是邪魔外道,但是却能蛊惑民心。一名妖道,施展妖术,很就能蛊惑百姓,发展出大片信徒,一帮妖道四下里蛊惑,那是祸害无穷。以前只听说江淮道偶有妖道出没,信众还很稀少,但是发展速度却是极其惊人……!”
楚欢心中却也是暗叹,其实天门道能否壮大,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若是百姓安居乐业,钱粮有余,即使相信妖术,却也不会随着妖道惹是生非,不提丢下安稳的日去造反作乱,但是如果百姓生活困苦,无所寄托,天门道趁虚而入,却是能够让困苦的百姓有了精神的寄托,被妖道蛊惑造反,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天门道如今势力蔓延极,侧面也是证明帝国正在急速衰败,百姓十分的困苦。
“天门道必是太平道传下来的祸端。”余不屈显然对天门道深恶痛绝,握拳道:“太平道乱国,天师道误国,便是这个道理!”
薛怀安一怔,却不敢接这个话头。
他不是傻,余不屈这句话的意思,薛怀安自然是十分清楚,所谓的天师道,实际上就是直指如今的长生道。
皇帝陛下崇迷修道,祸因固然是因为从马上衰落对生死有了的感悟,但是真正的缘由,还是因为长生道的玄贞道宗对皇帝的蛊惑,正是因为玄贞道宗对皇帝畅言修长生之术,这让皇帝崇迷修道,帝国也因此走入了岔道。
余不屈这一句话,也就是说天门道祸乱帝国,而长生道迷惑皇帝,误君误国,这样的话题,薛怀安自然是不敢接下去的。
余不屈似乎也觉得自己扯远了,笑道:“说来说去,无论西梁人战与不战,这西北民心却是要稳下来。百姓其实就与羊群一个道理,一头羊受惊,整群羊也就受惊,一头羊冲进关内,后面的必然会跟着,若不封关,自然有无数百姓蜂拥入关,造成的后果自然是西北的民心为慌乱,所以封锁西谷关,势在必行。除此之外,为紧要的是,西北如今需要人,朝廷艰难,虽然圣上宽厚,从关内调来物资粮草,但是却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江淮以及河北战事还需要大量的物资,西北需要朝廷援助,但需要自己在困境中走脱出来!”
“老将军的意思是?”薛怀安不解道。
“关内运过来的粮食,本将早就抽出一部分,用于粮种。”余不屈道:“本将也吩咐各州官员,必须为百姓们提供粮种,只要能够留下来安心种田,等到秋收的时候,本将保定会让西北百姓丰衣足食。本将也已经上折,恳请圣上减免西北赋税,让西北的百姓休养生息。西北千万之众,如果能够安心种田,等到秋收获得的粮食,足以支撑西北的粮食所需,只要朝廷减免赋税,甚至还有足余。”
楚欢有些惊讶道:“老将军是准备在这个时候大肆种田?”
“西北已经有不少田地还是种上了粮食。”余不屈道:“如果不封锁西谷关,百姓一心想入关避难,只要封了关隘,断了念想,百姓会安下心来踏实种田。西梁人突然止军,甚至主动提出议和,本将估摸着他们已经无力继续东进,若是因此而耽搁了种田,那么至少在一两年之内,西北将会因为缺粮要饿死大片大片的人。”
楚欢恍然大悟:“老将军封锁关隘,原来就是为了安民心,鼓励种田,下官愚钝,此时方能明白老将军的良苦用心。”
余不屈摆手道:“这也是没法的事情,若是不如此,荒废田地,等到西梁人真的撤军,那早就过了下种的时节,所以思来想去,本将出此下策,实际上也是赌了一把。”
楚欢知道余不屈所说的赌一把是什么意思,封锁西谷关,让西北百姓无法入关,只能留下来在西北种田,若是西梁人真的如约退军,等到秋收的时候,西北还是能够收获大批的粮食,但是一旦西梁人出尔反尔,再次侵攻,那么先前所作的一切也都前功尽弃了。
余不屈这确实是在根据自己对西梁人的判断,做出了一场豪赌。
薛怀安却是有些不解道:“老将军,都说西北粮草紧缺,又何来足够的粮种?”
余不屈脸上却是显出坚毅之色,道:“共度难关而已,西北缺粮,就过缺粮的日,三军将士的食物配给只能让他们填个肚,至若百姓,也要咬牙挺一挺,一日一顿饭撑下去……!”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列表9
国色生枭 第四六六章 将军怒
求红票,求月票!
---------------
余不屈一怔,皱起眉头,奇道:“入关函?那是什么东西?”
楚欢和薛怀安闻言,这松了口气,如果此事真的是余不屈所下令,他们反倒不好多说什么,楚欢起身来,从怀中取出一份文函,正是从玉老太爷车队收缴的那份入关函,上前递给了余不屈。(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余不屈一脸狐疑接过,翻开看了几眼,神色立时变得极为冷峻,一拳搭在旁边的桌案上,他这一下显然极是盛怒,那桌案被他一拳打下去,竟是“咔嚓”一声响,已经裂开,随即散了开来,薛怀安见余不屈如此动怒,倒是有些吃惊。
“这是从何而来?”余不屈目视楚欢,声音冷峻。
楚欢当即将西谷关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道:“下官斗胆,已经与达奚彰将军商议过,暂时封锁了西谷关,只许出关不许入关,等到老将军这边了解情况,是否还放人入关,都要听凭老将军示下!”
余不屈霍然起身,走了过来,拍了拍楚欢肩膀,道:“楚大人,你做得对,做得对,如此巨祸,若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怒道:“青州户部司……本将何时发下了这道命令,真是岂有此理。对了,楚大人,达奚彰说送去关于入关函信函的,与第一次送去封关命令的是同一人?”
楚欢点头道:“达奚将军是这般说。”
余不屈脸色难看,握着拳头,沉声道:“窦波!”他声音很大,似乎在竭力压制自己的怒火,很,外面守候的副将窦波已经进来,恭敬道:“大将军!”
余不屈道:“两个时辰之后,召集城中没有紧急要务的文官武将在县衙大堂集合。”加了一句:“偏将许邵必须到场!”
窦波脸色微变,但还是恭敬道:“末将尊令!”退了下去。
……
县衙大堂距离余不屈所住的地方不远,这里也成了处理诸多事务的重要所在,两个时辰后,天色已晚,县衙大院之内,已经聚集了数十名文官武将,都在窃窃私语,余不屈突然召集,众人自以为又是紧急军务。
其实到现在为止,即使身在宁山前线的文官武将,也无法确定西梁人是否真的退军,没有任何人敢保证西梁人一定会履行和议,退出西北。
如果此刻前面传来西梁人进攻的消息,至少处在宁山一线的将士绝不会有丝毫的诧异。
余不屈来到县衙的时候,带来了楚欢和薛怀安,后面还跟着六名佩刀的亲兵,径自步入大堂,并没有往大堂上的主位坐下去,只是背负双手,令院内的官员都进入大堂之内。
数十名官员进入大堂,倒还真是显得颇有些拥挤,很多人不识得楚欢和薛怀安,但是瞧见薛怀安乃是二品官袍,那是部堂一级的人物,聪明的就猜出是去往西梁的使臣。
“许邵何在?”等到大堂静下来,余不屈转过身来,脸色冷峻。
一名身着甲胄的武将上前单膝跪下,“末将在!”
“许邵,这是什么?”余不屈已经拿出入关函,扔在许邵脚边,“本将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许邵见到那入关函,面色大变,硬着头皮道:“大将军,这……这是入关函!”
旁边有些官员兀自不明所以,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入关函?”余不屈面色依然冷峻,“你来告诉本将,入关函是作何用途?”
许邵额头冒出冷汗,道:“大将军,入关函……入关函是入关的凭证,有了入关函,便可以……边可以自由入关!”
“原来如此。”余不屈冷笑道:“本将受圣上之命,总揽西北事务,西谷关是本将亲自下令封关,这入关函本将却为何不知道?”
许邵本来神色有些慌张,听余不屈这般说,反倒镇定下来,一咬牙,低头道:“一切都是末将自作主张,盗用大将军名义所为,末将自知罪责难逃,肯定大将军下令军法从事!”
余不屈一脚踹在许邵肩头,将许邵穿踹翻在地,怒道:“你老老实实地交代,到底是怎么回事?许邵,你跟随本将十一年,从没有对本将撒过谎!”
便在此时,旁边忽地上前一人,跪倒在地,“大将军,一切都与许偏将无关,全都是末将一人所为!”
众人瞧去,都是有些惊讶,便连楚欢和薛怀安也是有些吃惊,这突然走出来的一人,却正是出城迎接使团的副将窦波。
余不屈显然也没有想到窦波会走出来,怔了一下。
许邵却已经道:“窦将军,此事都是末将所为,与你无关,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不必为末将出头。”抬头看着余不屈,义无反顾道:“大将军,末将死罪难逃,你下令吧!”
余不屈白眉皱起,窦波却已经苦笑道:“许兄弟,事到如今,你已经不必为我担负罪责,当初我便说过,一旦有事,所有事情都由我一人承担,与你们无干。”
话声刚落,从中又有两人站出来,跪倒在地,齐声道:“大将军,此时是末将所为,与窦将军无关!”
包括楚欢在内,堂中其他人都是目瞪口呆,不明所以,直到现在,不少人兀自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列表9
国色生枭 第四六七章 壮士吟
余不屈看起来十分疲惫,却还是问道:“何事?”
许邵犹豫了一下,终是道:“当日本来青州知州安排我们用餐,但是突然来了一位士绅,叫做高廉,此人无官无职,但是青州知州对他却是十分客气。(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青州洛知州对我们说,这高廉是青州首屈一指的豪族,青州地面上的士绅豪商,都要给这位高廉三分薄面,在青州筹粮,这高廉也是起了极大的作用。青州的地方官仓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大将军下达給各州的物资数量,地方官府只能依靠地方上的士绅豪族帮忙,这高廉在青州威望极高,而且人脉极旺,想要征调足够数量的物资供应过来,就必须要高廉出面说服地方豪族乡绅出钱出粮!”
余不屈冷冷一笑,也不多言。
“高廉见到我们,十分客气,拍胸脯说一定会帮着我们筹措钱粮物资。”许邵道:“他还请我们几个到了他的府上吃顿饭,窦将军考虑到筹集粮草确实需要高廉出力,所以答应了下来。”他脸上陡然间显出愤慨之色:“大将军,咱们弟兄在前线忍饥挨饿,但是高廉府邸的宴席,却是阔气无比,山珍海味,走兽飞禽,瓜果美酒,无所不有……!”
“我们一开始只以为高廉是真心想请我们吃顿饭,但是宴席之中,他却突然让人送上银,我们当时去的五名弟兄,每人二百两银。”
余不屈厉声道:“你们收了银?”
“没有。”许邵挺胸道:“窦将军当时便拒绝,只说如果真的有银,大可捐献给军队,那一千两银,可以买到不少粮食,让不少兄弟吃饱。”
余不屈眼眸深处划过一丝欣慰之色,但还是严厉道:“他为何平白无故送你们银?”
“为了入关。”许邵立刻道:“大将军下了封关令,达奚彰严锁西谷关,谁也进不去,高廉是想将自己的家财全都运送到关内,却在西谷关被阻住。他知道我们几个在大将军身边,所以请我们吃饭,是想让我们在大将军面前说上几句话,好让他能够顺利入关。”
余不屈冷笑道:“本将下达的军令,谁能改?既然封关,天王老也进不去。”
许邵道:“窦将军当时也是这般说,但是高廉却厚着脸,声称可以出重金让我们疏通,他甚至当场就让人拿出了五百金!”
大堂之上的官员微微变色,已经有一名官员道:“大将军,将士们在前方忍饥挨饿抵抗强敌,这些士绅豪族却只想着将自己的财物运进关内……!”说到这里,冷哼一声,不再多言。
许邵道:“我们在青州待了一天,听人说高家在青州有良田千顷,还修建了好几处私仓,仓内的粮食都是堆积如山,却从没有想过拿出粮食救济灾民,没有想过拿出粮食支援前线。除了他之外,青州从州城到地方县城,大小豪族士绅家家都有存粮,他们的粮食加起来,比之地方官仓的存粮要多出无数倍,西北并非没有粮,粮食都是在他们的仓里藏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