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场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香烟盒子
高明显然早料到了陈扬会有不同意见,但却没想到陈扬这次的态度这么坚决,下意识的转头看了眼陈扬后,他顿时暗暗皱起了眉头,难不成这小子还真那么天真的以为,他已经可以插手人事这一块事情了么?哼,简直是不知所谓。
虽然心里暗暗有些恼意,但高明却并不急着开口一锤定音,只是淡淡的开口道:“陈市长,财政局是市政府的关键组阁局,工作必须有连贯性,绝对不能因为周望南的违纪事情影响到华海发展全局,此事宜早不宜迟,选择新的人选接替周望南的工作迫在眉睫,不必讨论了。”
陈扬脸色不变,当即接口道:“我赞同高书记的这个看法,财政局不可一日无帅。”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是,如果市委非要在本次常委会上讨论人选问题,那么我认为,最成熟的人选还是应该从财政局内部进行筛选,提拔一位副局长,或是暂时由一位副局长主持工作都可以行得通,嗯,我这里倒是也有个人选,副局长王宛平同志是财政口的老同志了,业务精熟,在财政局的干部中颇受肯定,并且熟悉财政局内部情况,由他来接手暂时主持整顿财政局的工作,我认为是很合适的。”
陈扬一副举贤不避亲的架势,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己心仪的人选。只是他的这个做法看在其他人眼中,无疑是很不成熟的。
顿时,在座的不少常委都暗暗摇了摇头,这个陈市长,还是太年轻了啊。
很快,当陈扬发言完毕后,副书记石明辉就立刻按亮了桌前的话筒,开口道:“财政局一直是受市政府监督管理的,如今出现了周望南这样的腐-败分子,无疑对咱们市政府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真是令人痛心啊。”
他这番话意有所指,尽管华海官场里是个人都知道周望南是高明的人,但他却很巧妙的先把一盆脏水泼到了市政府这一边,甚至让人想反驳都找不到话来说,毕竟财政局的确是受到市政府这边辖制的,市政府对此事想独善其身,显然是不可能的。
“鉴于目前周望南正在被调查期间,财政局的问题也还没有查清楚。提拔财政局地同志或由财政局副职主持工作都不恰当,财政局如今出了这么大的腐-败问题,必须要由一位党性原则都很强的同志来把好这个舵,而高建同志的党性原则是市委能绝对放心的,因此,我认为由他来出任财政局长是合适的。至于业务方面,财政局那么多干部,难道都是些无用之人么?”
陈扬瞥了一脸木色的石明辉,针锋相对道:“周望南的问题是个人问题,不是财政局系统的问题,这一点必须要分清楚,我们不能凭空怀疑,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我们地同志。”
“这不是怀疑,而是更好地保护同志,而且从常理来说,在纪委没有对周望南的问题做出明确结论前,就不宜提拔财政局的同志。”石明辉的态度同样强硬,而且言之凿凿。
两人激烈辩论时,高明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喝着他喜爱的浓茶,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只是,等到陈扬与石明辉的争执进入白热化以后,他才搁下茶杯,目光冷冷的扫视了一眼会场,轻咳了两声,道:“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意见?”
在座的常委们都知道,高明这话意味着他要一锤定音了,而在目前分管组织的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和市长的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情况下,会议室显得格外安静,谁也不愿意轻易就去趟这趟浑水。
而这份安静持续了足足十多秒钟,就在高明要最后定音时,在会上一直没有发言的副书记方逸这时却按亮了自己面前的话筒,声音低沉的发言道:“高书记,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首先,我个人赞同明辉同志的意见,在财政局内部问题没有彻查清楚之前,不宜从财政局内部提拔或者由财政局内部人员暂时主持财政局的日常工作,周望南就是前车之鉴,其次,对于高建同志的党性原则,我是认可的,可是据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高建同志有个亲戚目前在华海经营一家房地产公司,跟市财政局有业务往来,因此,我认为他并不是财政局局长的合适人选。”
方逸的话说得很漂亮,两边都不得罪,可是,在官场上,两边都不得罪的结果可能就是两边都得罪了。
显然,方逸不是这么愚蠢的官员。
高明当然也没想到方逸这时候居然会跳出来趟这个浑水,不过对于方逸,他明显没有向对陈扬那般的戒心浓厚,方逸目前在华海也就是排在四五号位置的常委成员,在人事任命这种关键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发言权,顶多也就是在最终投票时他自己的那一票罢了。
当然了,对方逸此刻的行为,他却是难以容忍的,他当即沉着脸道:“方副书记,既然你的想法不成熟,那么我们就暂且不在会上讨论了。”
方逸却并没有因为高明此刻明着打脸而有任何尴尬的感觉,他淡淡一笑,道:“高书记,按照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事关重大人事问题的任命,由市委常委会最终会议决定,做为常委一员,我也可以向常委会进行人选推荐吧。”
高明深深的看了方逸一眼,随即冷冷道:“哦,方副书记,你有合适的人要推荐的么?”
“是的。”方逸点了点头,“华东县党委书记廖大海同志有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更有主政一方多年的经历,加上曾经在市经贸委工作过,我个人认为,由他来出任财政局长收拾这个烂摊子是合适的。”
方逸此言一出,不仅高明暗自一惊,其他常委也是深以为然。
其实客观的讲,方逸推荐的这个廖大海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一时间,高明有点下不来台了,前面他问了一下谁还有人选推荐,本来只是随口一问,可没想到还真有人借机跳了出来,方逸虽然在人事问题上没有发言权,但毕竟是市委副书记,而且方逸背后的能量不小,非在必要情况下,他并不太愿意跟方逸撕破脸皮,更何况真要是当场就出言否掉别人推荐的人选,那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不是,让在场的其他人怎么看待。
这时,会议室里再无一人发言,高明的目光环视全场,心中颇有些难以定夺。
从目前情况看,常委的心思虽然各异,但显然,基本上没有人会选择支持陈扬的意见,这是他的底线,想到这儿,他忍不住朝会议桌最边缘的地方扫了一眼,那儿坐着的是一位穿着笔挺军装的干练军官,这位爷虽然不常来,来了也左右不了大局,可每回来开会总是让他心里有些小小的不爽,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家伙摆明了就是来给陈扬当投票机器的。
至于是高建还是廖大海这个突然杀出来的程咬金,两者各有优势和劣势,事实上他如果不是最近廖大海走得跟陈扬比较近,他还是挺器重此人的,由廖大海去收拾财政局的烂摊子显然也比性格软弱的高建要强上不少,也更加符合他希望此事不牵连更广的意愿。
只是,方逸这么跳出来,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确实让他有点措手不及。不仅是他,石明辉和吴云松两人也都有点被搞懵了,不知道方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高明才开口道:“本来按组织程序,不能这么草率的决定这么一个关键岗位的人事任命问题,但现在情况特殊,财政局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地方,应该要有人具体负责,此事应该尽快拿出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影响,对于几位同志提出来的三个人选,既然现在大家的意见有分歧,那么就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三名同志进行无记名投票。”
高明的态度就是最终态度,很快,工作人员就迅速的准备好了投票事宜。
除了跟着去了燕京办案的纪委书记郑俊明之外,其余十二位市委常委悉数在列,然而,票决结果却让很多人大吃了一惊,廖大海获得了六票,石明辉推荐的高建却只获得了五票,另外还有两票弃权的,至于陈扬推荐的王宛平,则很遗憾的一票都没有获得。
至此,廖大海平职调任财政局长已成了定局。
这个结果别说常委了,就连高明都是大吃一惊,他虽然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可他清楚得很,他投的可是高建的票,而他一票是顶两票使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高建竟然还是输给了廖大海,只能说是天意如此了。
又或者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高建确实不适宜出任财政局长。还有,让人感到纳闷的是,那两张废票究竟是谁投的?以及军分区的那位爷,这家伙不是专程过来跑来拍陈扬的马屁的么,怎么连陈扬推荐的王宛平也不支持?哦,对了,差点忘了,王宛平的票数是零,也就是说,在最终决定人选的投票中,就连陈扬自己,也压根就没有把票投给他极力推荐的人选。
这……
高明似乎隐隐感觉到自己被摆了一道,以至于在宣布散会时,他的脸色明显有些难看,但此事是他一锤定音的,他也不可能去推翻常委会的最终决定。无奈之下,他只能是用冰冷的目光逐一的扫过一众常委的脸庞,试图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随后,他才第一个起身,一声不吭的离开了会议室。
……
一周之后。
同样又是一个周五的早上,陈扬的办公室里迎来了一个来向他做工作汇报的同志。
“陈市长,我已经把最近这五年华海市财政口的收入支出明细都详细的汇编成册了,您请查阅。”
一个恭谨中略显紧张的声音在陈扬的办公桌前响起,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上任没多久的市财政局新任局长廖大海同志。
“哦,这么快就弄好了?”陈扬眉毛轻挑了一下,随手接过廖大海递过来的一本厚厚的册子。
“嗯……是这样的,陈市长您要得比较急,因此我接手财政局的具体工作后,立刻就组织局里的业务骨干加班加点把材料整理出来了。”
“嗯,老廖你辛苦了。”陈扬夸奖了对方一句,随手翻开这本册子,却不禁有些莞尔,当初自己可是叫了好几次周望南把这些资料整理给自己过目,可这家伙对自己一向来都是阳奉阴违,就这么一本小册子,居然拖了大半年都没弄出来,可现在一旦换了个自己人上去,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不得不说,周望南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只能说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了。
“陈市长,您千万别这么说,这些都是我份内的事情。”廖大海边说边小心的看了眼自己的新老板,这次他算是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就赌自己没有跟错大老板。
陈扬扫了几眼便把册子重新放下了,微笑着从烟盒里取了两颗烟出来,递了一支给廖大海,廖大海赶紧微微弯腰接过,然后麻利无比的掏出打火机,先帮陈扬点上了,然后才给自己也点了烟。
陈扬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廖大海握在手里的这只银质打火机,淡淡的笑道:“呵呵,老廖,你这只纪梵希火机虽然是山寨货,不值几个钱,可我个人建议你以后最好就别带在身上了,你现在的位置可有不少人天天拿着放大镜盯着你呢。”
廖大海闻言后背立刻飙出了大颗大颗的冷汗来,这只打火机是他的一个商场里的朋友送的,不过那厮却没说是什么山寨货,还他妈口口声声说是值好几千欧元的限量版,自己当初本来是不想收这个礼物的,但一来这只打火机造型精美做工不错,他着实喜欢,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可谁知道,竟然是个山寨货,若不是那个朋友买的地方不对,就是自己被那厮摆了一道,更丢人的是,居然被大老板一眼看出来了。
当然了,他现在可没时间尴尬,陈扬的话里有很明显的警示之意,他赶紧诚惶诚恐的正色道:“陈市长,您说的是,我回去就把这小玩意扔垃圾筒去。”
心里这时却暗暗有些庆幸,幸亏这火机是山寨版,不然还真不好跟老板解释了。
陈扬笑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对于经济问题,他向来自问是经得起检查,坦荡无私,可是对于手下的干部,他却是不敢保证个个都是像他一样的清官,水至清则无鱼,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些手下恐怕没人有可能拥有像他这么强硬的经济实力,这是他经常对一些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当然,水浑到什么程度,他有自己一个把握的度,一旦超出了他的底线,那么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干部围绕在自己身边的。
“陈市长,我按照您的要求,亲自查阅了所有由周望南签字认可支出去的超过十万元以上的大额款项,不过暂时没有发现任何严重的问题,只有两笔款项违反了财务条例,但不算太严重。”廖大海继续汇报道。
“哦,哪两笔?”
陈扬皱了皱眉,问道。
“这两笔划拨出去的款项都跟同一家叫做中天国际的建筑工程公司有关联,一笔是六千五百万,一笔八千七百万,都是这家公司在城市乐园项目的工程款,市财政局在工程验收合格前就提前支付给了对方,不过事后工程倒也通过了验收审核,而且周望南也把账目做得很漂亮,其中也发现了财政局里有部分干部没有坚守原则,反而是对于周望南这种胆大妄为的违纪行为采取了包庇纵容的态度,我费了不少力气才查出来的,陈市长,您看是不是要……”
陈扬摆了摆手,打断了廖大海的汇报:“好了,老廖,案子的事情就交给纪委的同志去查吧,你的首要工作是把财政局的工作抓起来,而不是揪住这些细枝末节不放,你记住,我对你只有这么一个要求。”
“好的,我知道了,我一定努力工作,争取不辜负市长的期望。”
廖大海连声说道,心里却很有些不是滋味,他原本还以为查到这些东西可以博得陈扬欣赏呢,毕竟谁都知道,陈扬跟周望南不对付,甚至私底下不少人都在猜测周望南是被陈扬搞下去的,可谁知道,陈扬这时却似乎对此事没多大兴趣,这可真是白费了自己一番力气,还把马匹拍到了马腿上。
“对了,老廖,市财政现在还有多少可只有支配的活钱?我要一个准确的数字。”陈扬又问道。
“去掉各项财政预算中必须支付的项目,如果不加上四季度的财政收入,目前库房里总共可支配的流动资金是两百二十三点五六亿元。”廖大海飞快的报出了一个数字,显然来向陈扬汇报之前他是做足了功课的。
“什么?才两百多亿?”
陈扬哑然道,他这副吃惊的模样可不是装出来的,原先周望南给他报出的数字大约是五百多个亿,这才多长时间,就缩水了一半有余。
廖大海苦笑道:“市长,这是您要的准确的活钱数字,如果加上一些可以拆借的名目,我想再凑一凑,应该可以达到五百亿左右。”
这个数字倒是接近了,但距离陈扬的要求还是相距甚远。
一直以来,陈扬都觉得华海挺有钱的,谁知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些钱看似不少,但要是用来实现他那个超大项目,却明显远远不够,当初周望南在财政局当家,对他阳奉阴违惯了,他也就懒得太多去过问财政口的事情,现在才知道,这个家不好当啊。
上哪儿搞钱去呢?
再一想到自己跟颜令国打下的包票,华海市财政至少可以提供一千亿左右的财政配套,他的头就更疼起来了。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一百零六章 老同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等到检察院正式立案,负责此次案件的监察部副部长孟庆国就按照中-纪委副书记崔勇的要求,主动与华海市委书记高明通了电话。
检察院正式立案,这意味着周望南所犯之事已经由党纪上升到了国法,事情性质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周望南十之有九都难逃法网,而且检察机关介入以后,则可以采用更多手段。
但让局外人颇觉意外的是,周望南被立案起诉后,华海市并没有多少干部被牵扯进来,甚至是风暴中心华海市财政局,也仅仅是在周望南案发后相继有两名副局长及一位办公室主任被请到了纪委,但随后没过多久就出来了,然后就被调离了财政局,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众说纷纭,不过比较有影响力的小道消息便是,市委书记高明曾经亲赴燕京,跟被羁押在审讯室里的周望南见了一面,至于高明究竟跟周望南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周望南在之后的审讯中并没有牵扯到华海市里的任何一位官员,恐怕除了他俩就没其他人知道了,但此举无疑在此案的平息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事后的结果也证明了的确如此。
总而言之,周望南虽然倒了,但在华海官场里只是一个个案,并没有像初始听到这个惊人消息时,局外人所猜测的那样,会形成一股风暴,最终演变成为震惊国内政坛的窝案,要案。
而随后关于市委决定由华东县委书记廖大海出任新的财政局一把手的任命,更是跌碎了一地眼镜,尽管廖大海曾经是高明的嫡系,但只要稍微熟谙华海官场的资深人士不难看出,廖大海这个反骨仔早已经另透良主了,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居然还是通过了对廖大海的任命,这确实让人十分想不通。而廖大海到财政局上任之后的一系列表现,也没有出乎人们对其反骨的判断,这家伙三天两头就往市长办公室跑,俨然就是要向华海的干部们宣布他已经是陈扬线上的人了。
官场上的变化向来都是很敏感的,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及人员调整,华海官场上空的气氛渐渐的发生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变化来,这点从近段时间跑市长办公室汇报工作的各委办局头头们的次数骤增便很能说明问题。
原本,在华海官场里,毫无疑问是高明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但现在,人们似乎渐渐开始意识到,刚来了没多久,甚至还没有把头衔上那个“代”字去掉的陈市长似乎已经隐隐有了要向高明叫板的实力了。
陈扬并没有理会这些闲人们的,那些所谓的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论调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也从来不关心这些闲言碎语。
事实上,他到华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他下一步迈上更大的台阶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
这个所谓的资本里面,不仅包括他对于华海这个金融高地的控制,这是他身为团系核心所必须要承担的重要任务,要知道华海不仅仅是全国的金融龙头,它的影响力更多的还能辐射到苏浙地区,而这一块区域绝对是国内最富饶的地区,对于国内任何一个派系而言,无疑都是必争之地。而除此之外,他若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则必须在华海取得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因此,高明虽然是他必须逾越的障碍,但他也认真的分析过,高明在华海的日子恐怕不会太长了,估计最多也就两三年时间。这同时也意味着,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不能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内做出让世人惊叹的业绩,那么即便上面有人提携,那么由他来接替高明的位置也的确不是那么的有说服力。
总之,一切都得靠他自己。
而他花了一年时间,才总算是在华海站稳了脚跟,拔掉了几颗让他头疼的眼中钉,现在政府这一块,他也梳理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该放下斗争,专心干事业了。
高明是个明白人,这一年多下来也看清楚了不少事情,想来他如果再给自己使绊子,那就是他的不智了。
2004年元月上旬,陈扬离开华海赴京公干,参加由国务院召开的年度经济总结会议。
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由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与会的则都是各省,直辖市政府部门的一二把手。
会议连着开了三天时间,内容就不陈述了,总之对老百姓而言是很冗长繁琐的,不过对于这些各省大员而言,却是十分关键的三天,陈扬也在会上十分认真的听了总理所作的关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报告。
本来他一心想着能在会后找个机会再单独找总理汇报一下工作的,但很可惜,这个阶段总理的公务实在繁忙,他连续跟总理的机要秘书联系了好几次,可最终都没能约到哪怕十分钟的时间。
无奈之下,陈扬只能把对华东县撤县改区项目的热望暂且压在了心里。当然了,既然难得回一趟燕京,他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会议开完的当天,他没有急着返回华海,而是直接就近去了趟财政部,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从院办乘坐华海驻京办的专车转了两条街,就来到了财政部巍峨雄壮的大楼前。
在宽敞坚实的石阶前,陈扬抬头看了眼悬在财政部大楼顶部的巨大国徽,不由得有些眼晕。
对于此行,他并没有多大把握从财政部里抠出多少钱来,他只是希望通过此行跟财政部一些大佬们的接触,能通过今年华海财政递交上来的预算案。
陈扬约见的是财政部副部长唐中华,唐副部长曾经在陈家老爷子手底下做过事,他这次来,算得上是小小的走了一个后门。
一路乘电梯到了十楼,陈扬并没有遇到其他那些进京活动的官员所受到的冷遇,唐中华的秘书小肖早早的在楼梯口等候着了。
“陈市长,您好,唐部长在办公室等您。”小肖很客气的招呼了一声。
陈扬笑笑跟他握了下手,随即跟在他身后,径直来到了唐中华的办公室。
一进到办公室里,陈扬就看到了正坐在沙发上喝茶的唐中华,就主动喊了声:“唐部长,您好。”
唐中华笑眯眯的放下茶杯,起身伸出手道:“呵呵,你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倒是什么风把你吹我这儿来了。”
“唐部长,您这话可就是冤枉我了,我倒是想天天来,也得您有时间接见我才成不是?”陈扬笑着打了个哈哈,并且赶紧伸出手,紧握住了唐中华肥厚的右手掌。说来也怪,财政部这几个正副部长似乎都长得挺胖的,唐中华也不例外,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十足像个弥勒佛。不过陈扬却是很清楚,这个唐中华可不是好接触的,若不是有老爷子那层关系在,他也绝对不敢贸贸然的就来跟唐中华接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