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场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香烟盒子
而从刘海泉话里透露的隐晦意思,陈扬不难想象刘叔叔这次估计也是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了。不过归根结底,发改委只是指导这边工作,具体的落实以及谈判签约,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华海这边。
可以这么说,在方方面面都极力促成此项目的大环境下,若是项目最终黄了,陈扬绝对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对于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调整,大力鼓励各国字号公司在境外投资油田,陈扬内心深处当然也是持赞同意见的,只是他现在是有苦难言,对方提出来的要求是他难以接受的,一旦他稍微一松口同意了对方夸张无比占股要求,那么将来如果一切顺利,项目赚了个钵满盆盈,你好我好大家好,那倒也就算了,可项目实施一旦不顺,中方投资了几十亿美金却迟迟见不到效益,那到时候他陈市长毫无疑问就是第一责任人。
总而言之,现在考验他执政能力的时候到了。
对于发改委这个高规格工作组的到来,华海方面自然十分重视,别看华海是国内金融中心,地位超然没错,但很多大的政策都是需要发改委的助力的。
工作组到来的当天,市委书记高明立刻就主持召开了一次常委会。
这次常委会没有其他多余的议题,所有的内容都只围绕着一个议题进行,那就是关于此次跟中基公司的谈判问题。
由于工作组来的人有点多,会议移到了市委八楼的大会议室进行,市里十二位常委除了军分区的李刚政委之外,其余十一个常委悉数在列,另外,政府那边参与谈判的人员也列席了本次会议。
这里必须得提一句,自从年前陈扬主导的那次扫黄行动一不小心打掉了一位市委副书记之后,至今这个位置都一直空着。为此,高明当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关于市委副书记这个位置他也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而很显然,华海副书记这个位置是个香饽饽,一时间,各种有想法有资格的干部们纷纷如春天的虫子一般冒了出来,各显神通,各找各的门路。并且,听说这次除了本土派的干部们间抢破了头之外,中央上面各部委里符合条件的竞争者也不在少数,中组部的门槛这阵子恐怕都踏烂了。竞争如此激烈,这也导致了这个位置至今悬而未决,而中央显然也是十分慎重的。
参会人员全部到齐就坐之后,高明就率先开了口:“各位同志,今天开这个会的目的我想大家来之前已经知道了,多余的话我不想再多说,现在,发改委的领导专家也在会上,专程来指导我们华海方面的工作,今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目的只有一个,如何尽快推进跟中基公司谈判,最终取得一个有利于华海的结果。”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高明随即看了一眼坐在他身侧的那位胖乎乎的发改委副主任陈东,道:“嗯,现在就先请陈主任来给我们做工作指导。”
一旁的陈东闻言,忙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呵呵,高书记,你这是笑话我了,指导工作我可当不起,这样吧,我还是想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尤其是参与了前期谈判的同志的意见。”
陈东虽然是从中央下来的,并且身份也非同小可,正儿八经的副部级高官,但这时却丝毫没有钦差大臣的傲慢,而是把姿态摆得很低,并且一开口就很随意的把原本略显紧张的会场氛围轻松了下来。
也难怪,华海的地位特殊,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高明这个一方诸侯的权柄显然是陈东所比不了的,而且就官职而言,高明可是正部级高级干部,堂堂的中央委员,更是陈东这个刚上任没多久的发改委副主任拍马都赶不及的了。
陈东说话的时候,陈扬也在默默的观察着这个胖子,在陈扬印象当中,这陈东原先应该是发改委经贸司的司长,不过陈扬跟他没打过什么交道,更谈不上什么交情了,虽然都姓陈,但这陈胖子可跟陈系一点关系都没有。而陈扬从两人短短的两句对话中,似乎能感觉到高明跟这个陈胖子应该挺熟识的,甚至可能关系颇深。当然,这种感觉只是出于他的一种官场本能使然。
高明闻言后,就轻点下头,对在座的干部道:“那好,就由政府那边的同志先谈谈看法。”说着就把目光侧向陈扬,“嗯,陈市长?”
对于高明来说,在陈扬到华海之前,他这个市委书记习惯大包大揽,或说是插手了许多本来应该由市政府来管的事情,而陈扬显然跟前任薛锐是两种类型的搭档,并且国内政局也跟之前发生了剧变,在这种形势下,高明也审时度势的开始逐步调整工作策略,尽量不去干预市政府的工作,大的事情,比如说像这次安哥拉油气项目,他只需要通过常委会把调子定下来,具体怎么操作他就不会过问了,他只等着听结果就行了。
陈扬知道这事最终还是要落到政府头上的,倒也不推搪作态,不过因为之前的谈判他一直拖着没有亲自参加,只是挂了个谈判组组长的衔头,具体事务则全都交给了常务副市长曾爱华牵头负责,虽然每轮谈判下来曾春华都会详细的向他汇报,他对谈判进程也了如指掌,但这时他还是暂时不打算先说什么,而是转头看了看一旁一脸严峻之色的曾爱华,示意道:“老曾,你跟这些香港人接触最多,就由你先跟发改委的领导们讲讲吧。”
曾爱华虽然面色冷峻,看似镇定自若,但心里却是早骂娘了。刚开始就这个项目在政府常务会上讨论时,陈扬决定让他这个常务副市长来牵头跟对方谈判,他心里就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妥,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只是陈扬不先亲自出面跟对方谈也是很正常的,这也算是一种谈判技巧,也给自己这方留足了后路,这样一旦谈判陷入僵局,陈扬再出面的话,效果会好很多。但随着谈判的进程加深,双方反复试探完毕,对方在细节上也做出来了小小让步,算是亮出了不少诚意,而自己几次跟陈扬汇报请示时,陈扬却始终把原则定得很死,让他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再联想到上一任薛锐市长的态度,他渐渐从中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来。
很明显,按陈扬的要求,他根本就不可能跟对方谈得下来,双方的合作条件差得天远,按惯例,早就没得谈了。而在这种情况下,陈扬还是依然不肯松一丁点口,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陈扬想得太天真了,真把人中基公司当慈善家了,另外一种可能则是就是陈扬对中基方面抱有很强烈的戒心,根本就不想跟对方谈,或者说陈扬不想现在就跟对方谈妥。
两种可能性,他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想通了此节之后,他深知自己算是捧了个烫手的山芋了,一方面,市委的早就此项目做出了指示,务必要尽可能又快又好的跟对方达成一致,甚至当他找高书记汇报工作时,高书记甚至暗示过他,必要的情况下,华海方面可以做出一些让步,另一方面,陈扬这边却是能拖就拖,在两位主要领导想法不统一的现实情况下,就苦了他这个具体办事的人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时候他却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先介绍起了谈判情况。
“嗯,陈主任,既然高书记和陈市长都让我先谈,那么我就先向您和各位专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沉吟了一下,他才继续沉稳说道,“嗯,就这次跟中基方面合作的项目,在跟对方接触之前,市委常委会就已经定下了调子,而随后,我们政府也马上着手进行了详细的前期准备,因为去年就已经跟对方谈过很多次,因此一些资料都是现成的,而在开过了政府常务会研究过后,陈市长亲自挂帅,并且点了我的将,让我先做为政府方面的代表跟对方接触。嗯,中基公司的谈判代表团应该是过完农历新年,在二月二十日到的华海,之后,我跟政府工作组的同志一块,基本上每隔一天都会跟对方沟通一次,算起来,到前天为止,已经跟对方总共进行了十三次的正式谈判,包括最近两次,跟中基公司的董主席的会谈等,只可惜,谈判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
他说到这里时,一直镇定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一丝异色,虽说谈不下来跟他没多大关系,但谈了这么久却无寸进,他这个具体操作者脸上也是无光得紧。不过前面也介绍过,他经常在中央内参里发表经济类文章,水平当然是不错的,这时话里还是不着痕迹的给自己开脱了一下。
而一直安静听着介绍的陈东,则貌似不经意的看了陈扬一眼。显然站在他的角度,这么重大的一个合作项目,陈扬做为中方有签字权的负责人,这十多轮谈判居然一次也没有参加,甚至别人董事会主席都巴巴的从香港飞过来谈了几次了,哪怕是为了留下回旋余地,也似乎做得有点过分了。
至于陈扬,虽然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个副手绝对不是自己的心腹,叫曾爱华来牵头也并没有打算让他来替自己背什么黑锅,但这时闻听他一番话,还是仍然很讶异这老曾居然堂而皇之的先急急的把责任给推卸了,多少有点没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意思,在座的都是官场行家了,这老曾话再怎么隐晦,可谁听不出来哟。看来自己虽然来了大半年了,但很明显,别说在常委会上了,即便是在自己政府这一亩三分地里,想要确立威信,自己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紧接着,曾爱华继续语速平缓的介绍道:“经过前面的谈判以及接触,目前对方的基本条件,大致的底线我们已经摸到了。”
“哦,曾市长,你具体说一下。”
陈东对这个要点很清楚,把握得也很清晰,胖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嗯,对方具体提出来的要求很多,我这里就先说几个比较难以达成一致的要求吧,首先一个,对方提出来,为了说服安哥拉军政府把跟印度石油公司的合作撤销,对方已经先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做通安哥拉政府的工作,除了一些公关费用外,其中还包括要在安哥拉首府援建对方一所中等规模的医院,这部分先期费用加起来总计约八千万美元左右,对方提出,如果一旦跟我们达成协议,那么这部分费用必须由双方共同承担,具体比例可以磋商,但这些钱,对方肯定不打算都出完了。”
按道理说,中基方面本来是拿跟安哥拉政府的关系来兑换成股份的,也就是他们负责把项目拿到手,具体花多少钱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而中方只是负责投资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对方,显然已经超出了中方的接受范围。
而且,在陈扬第一次到香港考察时,对方当时也并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兴许是这个项目拖得太久,安哥拉政府方面态度又发生了变化,什么援建医院云云,估计都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总之,中基方面是把这些开销也想转嫁到中方身上来了。
而曾爱华提到对方的这个要求时,在场的除了华海方面的人之外,燕京来的一帮人无不脸色剧变,甚至有专家低呼了出来,就连陈东听了之后,脸色也明显就是一怔,他是知晓去年双方谈判内情的,显然,在去年的谈判中,对方并没有关于这个费用提出来什么要求。不过他并没有出声打断,脸色旋即恢复了平静。
曾爱华继续道:“对方提出来的第二个要求是目前谈判中我们跟对方最难以达成一致的,对方提出来,在未来三方合资的油田项目中,中基公司要占30%的股份,并且,所有的油井基础设施,全部由中方负责投资建设。”
相较于这第二点,陈东听后却并没有多少诧异的表情,毕竟去年的谈判也是卡在了这个关键点上,的确,对方的胃口实在太大了,以关系换股份不是不行,但30%真是有点过分了,具体的说,就是安哥拉出油气资源入股,自然不会估计也没钱去进行先期投资,这很正常,毕竟资源是别人的,而中基公司整个就是一倒爷掮客,却如蚂蝗般的要在这个投资近三十亿美元项目里占到30%的权益,也就是说,三方合资公司成立后,中基方面等于一毛不拔就获得了近十亿美元的资产,这还不包括项目投产后每年源源不断产生的巨额利润。
对于对方的这个要求,相信正常人都很难以接受,只是由于安哥拉政府签了代理权给中基公司,别人却是拿他们没什么办法。而且以中基公司的背景,说不定这才是其背后那些有太-子-党背景的股东们的意愿所在。
接下来,曾爱华又陆陆续续的详细把中基方面在谈判桌上摆出来的各种苛刻要求都一一在会上列举了出来,虽然名目繁多,并且很多都是叫人难以接受,但由于与会人员要不都是参加过这次谈判的,要不就是发改委的那帮参加过上次谈判的专家,倒是没有激起多大反响。
等曾爱华介绍完情况之后,陈东便没有再多推辞,而是当仁不让的开了腔,毕竟他是代表发改委来指导工作的,姿态放低了是给华海面子,但该指导的还是不能打半点折扣的。
“嗯,关于谈判的策略以及方式方法,我相信以华海同志的能力完全足以胜任,至于对方所提出来的一系列苛刻要求,都是老生常谈了,在这里,我也就不想再多说了。”
陈东的开场白很实在,接着就继续道:“具体的工作是华海的同志们去做,我也绝对相信同志们会尽心竭力的去促成这个利国利民的好事,这里,我不谈这些具体工作的事儿,只想讲几点大家听上去觉得挺务虚的想法。”
陈扬闻言微微怔了怔,下意识的看了看端坐在中央的高明。
“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竭力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发改委也相应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取得了不少显而易见的成果,但是,同志们,当前的形势却丝毫不容我们乐观,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暮气沉沉,几乎看不到一点活力,一丝发展的希望,我记得前段时间的十五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全党的干部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总书记高屋建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的根由所在,是的,很多工作没有做好,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不起来,不是我们的干部工作不努力,关键是思想还停留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啊,固步自封,沾沾自喜啊,同志们。”
“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拿咱们华海这次的油田项目来说,去年跟对方的谈判以失败告终,我就一直在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失败的结果,我很困惑,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方的合作意愿也十分强烈,为什么就不能实现双赢呢?年初的两会上,总书记的讲话让我霍然开朗,是的,关键是这里,是我们这里出现了问题。”
陈东边说边用手轻轻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解放思想,该怎么解放?我的理解是多样性的,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是解放思想,敢于挑担子负责任也同样是解放思想,就比如这次的谈判,我看到的是,我们的同志一直陷入了一个误区里,我们一直都在纸面上跟对方斤斤计较着些许得失,就仿佛,只要我们稍一做出让步,就是对国家不负责,就是就对党不复杂,对人民不复杂?可是,真的是这样么?我看未必吧,至少,在我的感觉中,我觉得,我们的干部,并没有能够真正的做到解放思想,目光短浅,把官帽子看得高于一切,殊不知,这么做才是对党和人民最大的不负责!”
陈东看来真是说到做到,这一番话真挺虚的,只不过能参会的都是经常跟中央文件打交道的中高级干部,理论问题反而才是这些中高级干部们尤其关心的问题。而陈东不愧是中央下来的干部,说话水平十分了得。
只是他这一番话听到陈扬耳朵里,却是极其的刺耳了。
“这个死胖子难不成是高明请来的打手么,这么卖力?”
陈扬暗自腹诽了一句,抬眼看向了高明。
高明目光冷冽平静,浑然不为所动。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五十七章 没那么简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陈东是不是高明请来的打手,除了他俩,外人谁也不知道,但很明显,他在这次华海常委会议上所谈到的一些务虚的理论上的东西,却是意有所指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陈东以及他带下来的这个发改委工作组代表的应该就是中央的想法,国家的这个大的能源战略当然是很正确的,但并非每一个具体问题都适用的。而陈东甫一到来就摆出了一副对华海方面谈判工作进展不顺的批评口吻,显然背后应该有深层次的利益驱动,或者说陈东此行是受了重托而来,至于受谁所托,呵呵,反正能请得动他这个级别的高层人物如此卖力的跑腿,身份自然非富即贵了。
陈扬更愿意相信是后者,毕竟如果不是有巨大的利益在推动,以陈东的发改委副主任的身份,在这种场合下,是不可能说出这么一番看似隐晦实则极其露骨的话来的,再怎么说,陈扬这个华海代市长的思想解不解放也还轮不到发改委的同志来指手画脚,哪怕陈东是发改委副主任也没这个资格。
因此,在陈东脸色严峻的高谈阔论的一番务虚之言后,会议现场一度陷入了,大家都不是蠢人,自然都听出了陈东话里的深意,无非就是跟中基方面的谈判不顺,根源还是在领导的态度身上。而态度决定了一切,如果陈扬始终抱着之前的态度,那么这个项目继续再谈三五年也不会有结果。
之后发改委工作组的专家们以及境投司的刘奇司长等人都在会上发了言,不过接下来的这些发言就相当务实了,大家畅所欲言,就前期谈判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双方间比较难以契合的矛盾点,都摆在了台面上来进行分析讨论,找到一个最终能实现双赢的切入点,最终,会议足足开了三个多钟头,而陈扬在整个会议期间基本没发什么言,只是在最后才短短的讲了几句话,他并没有因为之前陈东的那番话而受到影响,他的话不多,不卑也不亢,最后也表了态,表示自己完全支持及服从中央及华海常委会的对这个项目的决策精神,接下来会把跟中基方面的沟通谈判做为近期华海市政府的首要工作任务,主动表示会亲自跟对方谈,力争尽早跟对方达成一致。
可以说,会议开了这么长时间,陈扬的这个表态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
陈东对陈扬的表态很满意,会议结束后甚至还很诚恳的跟陈扬用力握了握手,随后才微笑道别,回宾馆休息一会,准备一下,晚上跟华海方面的领导肯定还要一块吃顿便饭的。
至于高明,他倒是在整个会议期间没说过多的话,毕竟这个事情是好事,而且早就在之前的常委会上定过调子了的,班子成员都表过态了,如果现在还需要他再三强调,那就是他这个市委书记的无能了,这个会议的目的只是给陈扬上点眼药,让他别拖拖拉拉的,倒是陈扬的表现让他刮目相看,他原本以为依着前段时间陈扬渐渐崭露出来的强硬好斗的性格,想让陈扬服软多少得费些劲,谁知道陈扬在会上却是表现出了一副十分配合的态度。
总而言之,这个会议开得是相当成功的,在发改委的介入下,算是真正的统一了思想了。
会后,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陈扬却也没立马离开,而是又跟高明就这个项目简单交流沟通了一下后,却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关上门,他便点燃了一颗香烟,然后习惯性的站在窗台,陷入了沉思。
是的,虽然刚才在会上他算是变相承认了自己在前期谈判进程中不甚积极的怠工态度,并且也拿出了一个让各方面都感到满意的态度来,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心里就认同了中央及发改委的意见,诸如在会上充斥着的什么现在咱们吃点亏没什么,相比起来,等将来项目投产后,一桶一桶的石油变成白花花的钞票,现在这点损失算个屁的等等论调,在他看来,这种论调才是放屁,才是极其危险的。
不是他目光短浅,看不到这个项目的远景,正好相反,虽然他的原则是要华海方面在新公司能控股超过50%,但这个原则并非是不可变通的,尤其是这个项目背后涉及到很多不可言说的利益,他更不会天真的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对抗这个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存在了的利益共同体了,更何况,他也从来就无意做跟风车决斗的堂吉诃德。
不得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所处位置的提升,他也在逐渐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政治上,一味强硬实为不智,或许在低层级可以如此,但是到了现如今他这个层次,则只会让他树敌无数,要他现在的敌人可不算少了,还一个个的都是牛人。
而老爷子经常用来教诲他的那句话-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自己的朋友弄得多多的,把自己的敌人弄得少少的。
话很简单,但陈扬也是在这些年经历了官场里的风风雨雨后,才渐渐品出了其中的深意来。有些时候,学会妥协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有的风范。
其实说白了,他现在若是要弄出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其实不难,只要他肯稍微松一松口,就天下太平了。反正钱也不是从他兜里出,这个项目又是如此契合国家的战略方向,更别说以他熟知的后世,油价在之后将进入夸张的上升通道,会议上那些专家分析得倒也不错,这个项目将来想要盈利,似乎也确实并不困难,将来也算是他的一项政绩。而且,或许这么做,他会赢得不少人的好感都不一定。
话说了这么多,又回到了初始,似乎,他没有任何理由消极怠工,更别说反对了。
只可惜,他心里对这个项目心里的忧虑和戒心却从来没有丝毫减少。
从刚开始因为前任薛锐的不上心而引起了他的警惕,到现如今,随着随着谈判进程的加深,他对董国良此人的戒心,非但没有消除,反倒是变得更强烈了。
是的,他似乎从董国良此人身上嗅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没错,他跟董国良接触不多,也就香港那个饭局而已,但是,不代表他不了解这个大倒爷,正好相反,在他的上辈子记忆中,董国良此人在新世纪初,在华夏政商圈子里,的确曾经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也曾经帮助中字头国家队跟外国促成过不少大项目,但不知何故,他记得大概也就是三四年时间左右,这个董国良的名字却诡异的在圈子里渐渐销声匿迹了,就仿佛从来没出现过这号人物似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