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而这一次的爆炸的中心,原本的连山县驿站已经不复存在了,丁太乙居住的屋子只剩下了一个大坑,连个驿站的房屋,全都被震倒了。
绕着驿站扎下军帐的丁太乙的亲兵们,一个个昏头转向,有的人倒在地上痛苦呻吟,有的口鼻里尽是鲜血,在原地转了几个圈圈之后,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但还有不少的人,虽然落了满身的灰尘,狼狈不堪地站在哪里,但却毫发无伤。但此刻,他们的表情却是那样的震骇,那样的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丁太乙,他们的节帅,没有了。
没有人相信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丁太乙还有任何的生存的可能性。
高象升精心策划了这一场袭击。
在得知丁太乙将要返回,而且随行的人居然是被谢坤策反的史进之后,高象升立刻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在全力调动了广州本地的谍探资源之后,高象升快马加鞭地抢先到了连山县,找到了阮次山,没有费多少力气,便成功地说服了这个在连山县呆了大半辈子的县丞,在驿站之中布下了陷阱。
而史进一路之上的任务,就是控制速度,确保丁太乙能够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入住连山县驿站。
然后砰的一声,丁太乙便不存在了。
高象升一点儿也不想丁太乙回到湘西去主持大局,比起丁晟,丁太乙成熟得太多,在处理这些多民族的相处之上,他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而且丁太乙与湘西地区的许多大部落的人都还是有着香火之情的,这样的一个人要是回到了湘西,必然会对接下来的大唐军队的湘西作战带来很多的困挠,
既然有大好的机会,当然就要送他一程了。
目标达成,高象升毫不停留,带着史进,阮次山一行人,径直前往福建,到了福建之后,另有人接手了史进和阮次山二人,而高象升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高象升此行的最后一站,他确信王一琨就在福建,而且就在漳州。
寻唐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杀气腾腾
周围白雪皑皑,唯独几眼泉水却是热气蒸腾,高象长赤条条地从温泉水里爬了出来,用毛巾擦干净了身子,穿上衣服,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
一路奔波至此,着实有些疲乏了。但被这温泉水一泡,却是疲惫尽去,自觉浑身精神抖擞。
“你们几个也去泡一泡,我来警戒!”招呼着几名护卫,高象升径直走到了一边,坐在了马鞍子上,从皮囊里掏出酒来,惬意地咪了一口,又将酒囊递给了紧跟着自己的陶瞎子。
两人相对而坐,看着喝着酒的陶瞎子,两个眼睛一眯,几乎就看不见了,难怪得了一个瞎子的浑号,不过他的对手以为他真的看不见,那就要吃大亏了。
对于这个家伙,高象升还是很欣赏的。当初自己袭击敬翔的时候,随行的陶瞎子能在那间不容发的瞬间作出判断,逃出生天,便很能证明其人的能力了。
说句心里话,在这样的时代里,从事着如此危险的勾当,还能活得如此长久,本身便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
“办完了事,你不回益州去帮郝仁,跟着我来漳州干什么?”高象升笑道。
“大哥说了,让我跟着高将军您多学一点东西。”陶瞎子笑道:“我对您,那可是高山仰止,胸中崇拜之意如滔滔江水......”
“停,停!”高象升立即喝止了他,看着对方又好气又好笑:“陶瞎子,没读过几天书,就不要学文人们掉书袋了。”
“现在我其实是读了很多书的。”陶瞎子认真地道:“大哥说了,我们要是不多读一些书,以后可就玩不转了。”
“你读的是戏本,志异吧?”高象升笑道。
“嘿嘿!”陶瞎子尴尬地一笑,算是变相的承认了。“高将军,我有一事不明啊,想要请教!”
“你说!”
“为什么您一定断定王一琨在漳州,而不是在泉州呢?您不是说此人准备着外逃吗?既然想要逃出去,那泉州岂不是更好?”陶瞎子不解地问道。“泉州过去可是第一大对外贸易的港口,比起广州港也不遑多让的。即便是现在海兴崛起,胶州湾也开始运营了,但泉州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呢!”
“正是因为如此啊!”高象升道:“福建之地,地无三分平,天无三日晴,真正富裕的地方集中在哪里,就在沿海。沿海靠什么?靠海贸,或者说是海盗,海匪。以前的那些大海商,不就是在商和匪之间摇摆吗?一出海,大鱼大吃小鱼,弱肉强食。”
陶瞎子点了点头:“的确如此。不过现在被我们大唐的水师收拾得差不多了。”
高象升看了他一眼,道:“正儿八经的海商是收拾得差不多了,但海盗,海匪却屡禁不绝。”
陶瞎子咯咯一笑:“那不是与我们有关吗?”
“那你知道这些海匪都是一些什么人吗?”高象升反问道。“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便是以前泉州的大海商。”
“啊?”陶瞎子一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大海商几辈子都在忙活着这一些事情,现在被我们的水师强行阻断,他们怎么办?”高象升讥讽地道:“自然就要找些门路,靠上我们。对于他们来说,容宏算什么?”
“这么说来,这些福建的海商,基本上都已经算是我们的人了?”陶瞎子惊问道。
“他们不算我们的人。”高象升冷笑:“他们永远只会忠于他们自己,只不过现在他们只有抱着我们的大腿才能赚到钱,才能延续他们的家族利益,要是有一日我们衰落了,他们毫不犹豫地便会反咬我们一口的。”
“这样的一些家伙?”陶瞎子连连摇头。
“陶瞎子,这是常态,你要习惯,以后啊,你跟着郝仁,地位只会越来越高,非黑即白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高象升道。
“是,这个我现在倒是有些明白了。”陶瞎子道:“不像我们以前混江湖,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高象升笑了起来:“最大的那几个不服气的海商,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已经是苟颜残喘了,剩下的,自然变乖乖地成了我们的走狗,所以啊,泉州,是我们大唐在福建渗透的最厉害的地方。你说,王一琨作为内卫的高级别官员,对这个情况会不清楚?他敢去泉州,岂不是在找死?”
“我明白了!”陶瞎子道:“既然泉州去不得,广州留不成,那就只有漳州还有缝隙了。”
“不错,漳州有空子可钻!”高象升道:“在漳州,还是有不少的小海商我们懒得去找他们麻烦,而这些小海商之中,又有一些真正的亡命之徒,每一次出海,便是搏命,赌的就是不会被海盗发现,也不会被我们发现,干成一票,便可以歇上至少一年。”
“王一琨找的就是这样的海商!”陶瞎子眼睛一亮。
“或者他很早就在计划这一件事情。而且指不定他甚至控制了某一家这样的商行!”高象升道:“以他的地位,以前我们水师的出行规律,航线,他是一清二楚的。避开了我们的水师,海上的危险便少了大半,这样的生意,他只要干成一两次,在业内必然就名声大震。”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从很早之前,他就在谋划这一件事情了?”陶瞎子道。
“要不然,他的数百万身家从哪里弄来的?”高象升道:“好几年的时间啊,他就一直在积攒财富准备外逃呢!”
“他图个啥哟?”陶瞎子叹道:“这下好了,连父母家人都害了,他不还是跑不脱?”
“王一琨算是一个人物了。他出逃之后,并没有出卖我们在广州,福建两地的谍报网,引而不发,让我们投鼠忌器!一旦他逃亡成功,接下来的第二步,必然便是要求我们将他的家属送出去,他在这边肯定还有后手,这个后手就是我们两地的谍报网。他很清楚,我们是不愿意为了他一个人而将整个岭南福建两地的谍网推倒重来的,没有性价比,很多网络,不是用钱就能建起来的。”高象升道。“所以他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的家人的安危,只要他不落网,他的家人就绝对安全。”
“所以只有先抓住他了!”陶瞎子道:“高将军,那现在线索有了吗?”
“自然有了!”高象升点头道:“谢坤动用了在福建的所有网络,查找与漳州有关的海商线索,既然圈子已经这么小了,找到他,还算是难事吗?”
“会不会惊动他?此人既然这么厉害,稍有风吹草动,只怕就会吓着他了。”
“这个你倒放心,我让谢坤只查了外围,剩下的事情,等我到了漳州再说。”高象升微笑着道:“所以,当他们锁定了最后的目标之后,调查便戛然而止了。”
“目标是?”
“漳州得胜商行!”高象升道:“一家小海商,以前实际上便是一股小海盗势力在岸上销赃的地点。后来海盗被打残之后,他们却还一直生存着,而且生意还越做越大,特别是近两年,每年出海两趟,每一趟都能全须全尾地回来,虽然每一次都是一条孤船出行,但仍然在业内颇有名气了。其实我们的水师还专门围剿过几次,不过每一次他们都能成功地躲过,为了一条小船,水师犯不着耗费大精神,就这样罢了。”
“这些资料,以前为什么没有查出来?”
“谁人能想到,这家小商行的背后,却站着一个真正的大人物呢?每天有多少情报需要处理?这些事情,实在是引不起情报人员的注意的,日子一长,便被扔进了故纸堆中了。要不是这一次王一琨出事,我下令彻查这些事情,只怕还是刨不出来的。”
“得胜商行的老板,就是王一琨?”
“背后的东家,就是王一琨!”高象升道。“这一次咱们去漳州,就去看看这个家伙吧!”
陶瞎子倒吸了一口凉气:“高将军,像他那样的名人,是怎么做到在漳州公然出没而不被我们的人发现的?”
“我大概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高象升道:“很久以前,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与当事人当面相对,我就楞是没有把这个人认出来。而这件事情,王一琨是知道的。他大概在仿效故人当年的神来之笔了。”
看着护卫们已经泡完了温泉,一个个荣光焕发地从泉水里钻了出来,高象升站了起来,道:“准备出发吧!今天晚上咱们进漳州城,是人是鬼,我们都去见见这家伙。能弄成今天这个场面,不管怎么说,我要去给他喝个彩的!”
高象升杀气腾腾,一张丑脸此刻更是显得格外扭曲。
王一琨可是他的老部下,这一次,他是自觉脸都被此人丢得干干净净了,不把此人绳之以法,他有什么脸面去长安上任情报委员会的二把手之职?
寻唐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无法之地
漳州,闽南金三角,是有名的鱼米花果之乡,九龙江中下游是福建境内最大的一块平原之地,在地无三分平,天无三日晴的福建,着实算得上是一块宝地。当然,这里也同样是福建观察使容宏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
福州,泉州,漳州,算得上是容宏统治福建的根基之地了,不比泉州被大唐利用海商的原因渗透的七七八八,这里,他的统治还算是稳固的。而漳州知府,便是容宏的亲兄弟容伟。在漳州的驻军也多达两万余人。
不过因为大唐水师存在的原因,这两万驻军的驻扎地,却都是远离海岸线,最近的也足足离开了五十里左右,毕竟,谁也不想遭到大唐水师来自海上的凶猛火力,岭南在这方面已经吃足了苦头,现在岭南,福建都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模式,那就是靠海五十里,不给唐军有任何的可趁之机。而在远离海岸线的地方,则大量地布置堡垒,要寨,只要唐军水师部队敢上岸,那就争取让他们没有机会回到海上去。
官兵可以远离海岸线,但老百姓可不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渔民们还是要讨生活的。即便心中再恐惧唐军,海匪,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划着自己的小船出海去捕捞。对于这些渔民来说,饿死,被官府的赋税逼死,与在海上碰到风浪而死以及遭遇海匪,唐军而被杀死,其实区别也不大。
万一运气好呢?
福建观察使府原本的打算是要将临海五十里的所有居民全都撤往内陆的,但是无法解决这些人的生计,强行迁移反而激起了数次民变之后,终于听之任之了。反正官府是要走的,你们要留在这里自生自灭那就随你们了。
当然,赋税还是要交的。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在沿海地带,便形成了许多的权力真空地带。成为了不少无法无天的人的天然的聚集场所。
而官府,只会在每个月的固定几天,带着人来收一遍税而已。只要税交足了,这些人在这里干什么,他们完全是不管的。
木鱼镇就是这们一个地方。
高象升的落脚点也就在这里。
对于情报人员来说,这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天堂。在这些地方,他们不仅易于潜藏,而且不能收集到无数的有价值的情报。权力的真空地带,不代表着利益的真空地带,恰恰是这些地方,看起来穷困,私底下,却有着无数的财富在黑暗之中私下里流淌。
那些在福建有权有势的人,怎么会放弃这样的妙地呢?
海盗、走私商贩,甚至于绿林好汉,都在这里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有时候合作,有时候火并,热闹非凡,说到最后,无外乎就是利益两个字而已。
大唐在这里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据点。
走私商人杨硕。
杨硕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原本就是经商。在南北双方还处在蜜月期时,敢于冒险的他,雇了一艘船去了北方一趟,带回来了无数北方便宜的货物,转手一卖,获利极丰,就此踏上了一条从北往南倒运货物的从商之路。
后来南方双方贸易政策逐渐收紧,他的收益开始变窄,但相应的开销自然是不能少的,这里头打点官府的,贿赂上官的,结交各路好汉让他们不要拿自家开利市的却是不能少的。于是杨硕便开始了在正常的货物之中夹杂着违禁物品。
因为这些不许交易的,往往就都是利润最高的。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杨硕被内卫成功地策反,成为了内卫在福建境内的一位谍探。
当然,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商人,而且还是胆子颇大敢于冒险的商人,杨硕能被内卫策反,也来源于他多次前往北地,亲眼看到了北地的欣欣向荣,看到了北地的官府清廉,军队悍勇,百姓富裕,因此认定,北方击败南方将是大势所趋,是一件不可逆转的事情,此时趁早上船,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再到后来,南方双方的贸易被向真完全禁绝了之后,杨硕因为能弄到许多南方不能生产的北方物品,在漳州反而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更加赚得盆满钵满了。虽然大家都知道杨硕的东西来源肯定有问题,除了走私,根本就不可能有别的渠道,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的东西,大家都是想要的。
能赚更多的钱,谁不想赚呢?
当然,像杨硕这样的人,却也不可能进入到内卫的核心圈子里去,所以看起来他在内卫之中的级别不低,但却也只能游走在内卫的核心圈子边缘之上。
连王一琨,他都没有见过。
当内卫开始查找王一琨的下落的时候,杨硕也是下了大力气的,但却一无所获,说起来他当然也心慌啊,因为他不认识王一琨,但王一琨却肯定是知道他的,要知道,王一琨当初可是岭南,福建两地内卫的总头目。
单凭一张王一琨的画像,杨硕发动了自己所能发动的力量,仍然是一无所获,而自己一直又安然无恙的时候,他也是没有在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儿了。
在他看来,那个家伙,肯定跑路了。
当他再一次接到内卫有人要来漳州查探这件事情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来的会是像高象升这样的大人物。
对于杨硕来说,王一琨就足够大佬了,而像高象升这样的人,他只是偶尔听人提到过,只知道是那种最高层的人物。
所以他认为这一次来人,又只不过是一场虚应故事而已,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到木鱼镇来,而只是派遣了一位心腹到木鱼镇来负责接待而已。
杨硕在木鱼镇有着自己的货栈,仓库,护卫队等。在这里,他可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
木鱼镇原本是一个只有几千人的濒海小镇子,但官府退走之后,这里反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渐渐地聚集了数万人之众,小镇子自然是人满为患,而依着小镇子,无数的青砖瓦房或才简易的木板房甚至就是一个草棚子,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冒了出来。比起一般的县城,都要热闹兴旺的多。
虽然这种热闹,兴旺,只是一种畸形的繁荣,但不管怎么说,这里原本的那些百姓,倒还是因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里的所有日常用品的价格,都比漳州其他地方贵得多。
高象升选择这里,是因为得胜商行在这里有一家修船厂。海盗的船嘛,损坏起来快得很,不管是与其它海盗火并,还是逃避官军追杀,嗑嗑碰碰都是少不了的,所以经常性的修船,那是免不了的。
而王一琨想要出逃,就必然要有一艘不错的船。
根据内卫的情报,得胜商行的这家造船厂内,居然弄到了一艘大唐水师的轮式桨船,虽然是一艘破破烂烂的,但主体结构却丝毫无损,加以修缮,不说能恢复到当初最好的状态,但有个七八成状态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现在这艘轮式桨船,已经修复得差不多了。
蒙着脸,裹着厚厚的披风只露了两个眼睛的高象升坐在一家洒肆的角落里,桌子上放着一个包袱,内里鼓鼓囊囊的,像他这样打扮的人,在这家酒肆里还有好几个。而大家也都见怪不怪。
这样的人出现在木鱼镇,而且还是以前没有见过的,那就只有一种人,在别的地方发了利市的江湖客,来这里销赃。不是有人会走过来坐到高象升的面前,与他低语几句,有的甚至还伸手到包袱里面摸索一番,揭开包袱皮看上一眼。
但很显然,没有人有太大的兴趣。要么是看不上,要么是东西太扎手,要么就是对方要价太高,反正就是谈不拢。
高象升每天晚上都来,看起来却是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样子。
“那条船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又一个笑咪咪的商人模样的人坐到了高象升的面前,一边伸手在包袱里摸索着,一边低声道。
“嗯!”
“船上装有两门火炮!”
“什么?”
“火炮!”来人揭开了包袱皮,将脸几乎凑到了包袱皮里,“已经确认了。两门火炮,四十发炮弹,应当是从水师哪边流出来的。所以,您认为的王一琨必定要从漳州出海,现在可以说是确凿无疑了。”
“那些钱呢?”
“应当也会上这艘船上,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痕迹,估计王一琨也该出现了。”那人盖上了包袱皮,抬起头来。“或者此人出现的时候,才是那些钱上船的日子,毕竟王一琨铤而走险,不就是为了这些钱吗?”
“调集行动队过来!”高象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以防万一,另外,用最快的速度通知水师李浩,现在李浩正在距离漳州百里之外的海上等着我的消息。”
“您准备在海上捉拿他?”
高象升点了点头:“想办法,我要上这条船去,行动队能上多少是多少。人我要拿住,钱我也要带回长安去。”
寻唐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出逃
(今天看完了沉默的真相,心里赌得慌。迟来的正义,还是正义吗?在过去,这样的事情存在,但现在还有没有,将来还会不会有?想到这里,心里就更难受了。江阳朱伟的存在,确实让人看到了正义的光芒,但当正义要用同归于尽这种方式来实现的话,真是有点难以接受。)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得胜号拔锚起航,缓缓地离开了泊位。
这是一艘三十轮的大型海船,曾经也是作为大唐水师主力战舰的船只。但是随着新一代的大唐水师舰只下水之后,这种海船逐渐被淘汰,很多被卖到了民间。但有资格购卖这种船只的,一般而言,也只有大唐那些大型的远洋船队。经营这些远洋船队的人,无不是与大唐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这种海船,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改装,便能成为一艘战斗力不俗的战船。
得胜商行费心巴脑地弄来的这艘海船,是因为在海上遭遇了大型风暴而几乎要被报废的船只,饶是如此,得到这艘商船,也费了他们大笔的真金白银,经过了近一年的修缮,才终于有了现在的模样。
在漳州,还是不乏修船的好手的。
现在这艘海船,已经恢复了至少昔日七八成的模样与功效了。但想要这艘海船发挥出昔日的战斗力,则至少需要两百人左右。得胜商行能招募到两百个人上船这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在木鱼镇这地方,亡命之徒有的是。但想要招募到熟悉水性,精通海战的人,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毕竟这样的人手,现在基本上都控制在泉州那些大海商手里,更重要的是,这些大海商如今与大唐水师的关系极为暖昧,得胜商行就是疯了,也不会去招惹他们。
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海盗,他们在海上,与这些大海商那是死对头。双方一旦碰上,那就必然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所以现在这艘船只,原本的像投石机等大型武器全部被折除了。在外人看来,这艘船现在已经是一艘不折不扣的商船,但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会知道,在这艘船上,安装了两门大唐水师才装备有的火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