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不要小看这一点,收入的提高,也代表着家庭地位的提高。
而在李泽治下,女子为官,为将军已经是司空见惯。在李泽开始大量开办学馆,强制适龄孩子进入学堂的时候,可是不分男女的。即便后来迫于压力,在年龄稍大之后,实行了男女分馆授课,但女子受教育的权力,却也主此固定了下来。待得到了最高一级学府如武威书院这样的级别之后,不管男女,只要成绩能达到要求,都可以进入这样的最高学府学习。
而像太医院,如今更是设立了专门的医护学院,而医护学院之中,女子的比例更是高达九成以上。
对于南方而言完全是背经离道的事情,在北地,大家都已经习已为常了。
北地太平多年之后,人口迅猛增长,而不分男女,都可以出来工作,可是让劳动力倍增。
大量地开办劳动密集性的产业,吸收大量的人丁进入工坊之中工作,对于朝廷来说,不仅仅是创造更多的财富,也是一种更有效的管理方式。
如今的漠南漠北,已经比最开始的时候太平了不知多少倍,大唐朝廷只是用了一招,便将以前桀骜不驯的这些牧人们,牢牢地给拴住了。
大量的毛纺厂的设立,需要海量的羊毛,大草原之上的牧民们,养的羊越来越多,剪的羊毛越来越多,每年卖羊毛的收入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内地的依赖也越来越重,羊毛的价格的变化,都会对他们一年的收入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羊毛制品在北地趋于饱和的时候,李泽又为他们寻到了新的市场,西域,吐蕃,甚至飘洋过海,去南洋,去欧罗巴,去美州,但凡大唐商船抵达的地方,大唐的货物便开始以相对于当地更低的价格开始倾销。
而以现在的生产力,不管大唐生产出多少货物,总是能卖得干干净净。
所以,大唐的这些厂坊,始终都处于一处扩张的状态之中,不停地建设更大的厂坊,招收更多的工人,生产更多的商品。
而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当地官府也赫然发现,原本还残存着的一些宗族影子的地方势力,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大量的产业工人成为了一个新的阶层。而义兴社没有放弃这一个机会,开始在产业工人之中努力地发展社员,建立起了一个个的初级组织。
而这些义兴社的基层组织小试牛刀之后,立刻便让官府也好,还是义兴社也好,都欢喜不已。因为他们又找到了一条新的制衡那些大商人的手段。
这些基层组织成立以后,与大商人们谈论工人的福利,谈论工人的工资,努力提高工人的收入,又因为义兴社与官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做到这些,将所有工人团结在自己周围的同时,又要保证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两者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现在,李泽要把这种厂坊,在南方逐渐推行了。
在这些大的厂坊在荆南地区展开之后,毫无疑问的,这些厂坊的主人,肯定都是荆南原本的那些大户,这个时候,义兴社就可以发挥出他们的作用了。既然不能大刀阔斧地砍掉主干,那就只能一点一点地腐蚀他的根基。
李泽相信,最终,荆南等地的宗族势力,会被义兴社扫荡得干干净净。这件事情,在丁俭还在担任湖北总督的时候来做,会将坏的影响降到最低。等做完了这一切,丁俭便可以离开湖北了。
扫尾的事情,将交给下一任的总督。
而湖南的事情就更简单一些了。
这些大厂坊的建立,需要更多的产业工人。而这些产业工人丰厚的收入,优越的待遇,将会吸引更多的丁太乙治下的百姓往这边逃亡。这是可以想象的,现在丁太乙在石壮的大军压境之下,已经在拼命地扩军备战,拼命地修建要塞,加固城墙,赋税加了一次又一次,百姓已经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时间一长,为了活下去,百姓自然而然地便会开始逃亡。
而在这一过程之中,钱彪必然会使出一些手段,内卫也不会闲着,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出来,让丁太乙越来越穷,越来越困难,最后这个政权,只怕就会先从内部开始崩溃。
同样的,这样的手段也适用于对付南方的所有割据势力。
“如此一来,只怕会有大量的小作坊主失去生计。”丁俭沉吟着道。
李泽摇头道:“丁俭,现在你就开始做,还能占据主动权,要不然,北地的大量产品便会涌进湖北,你要知道,现在是朝廷在使用行政权力,压制着北地的商人把大量的商品向湖北销售,但这种政策是不会持久的,现在就已经有不满的声音发了出来。一旦朝廷解除了这个限制而你们哪里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话,到时候,失去生计的人会更多。”
丁俭叹了一口气。
“现在你们做起来,利用朝廷给你们的缓冲期,先行把相关的产业做起来,占领市场,能够解决相当一部人的就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然后在北地的产品涌来的时候,还能有抵抗之力,否则,就会一败涂地,那个时候,你们的损失会更大。”李泽淡淡地道:“但朝廷能给你们的时间并不多了,一旦汉中被拿下,襄阳被收复,对湖北的商业保护政策随即便会取消,也就是一两年内的事情了。”
丁俭悚然而惊。
“任何一项大的改革,肯定是有两面性的,但我们要看到的是积极的一面,大部分人受益的事情,我们便应该去做。”李泽接着道:“而另外一部分受影响的人,官府可以帮着转型,也可以自己寻找出路,这些事情,在北地都已经经历过了。举个例子吧,北地原本有许多手段高明的铁匠,在我们开始大规模地建设钢铁作坊之后,这些人中,有些人成了新作坊中的一员,另外一些人,却另僻蹊径反而成就了一番事业。北地有名的冯氏铁匠铺现在专门在做什么,专门为大唐的将领们量身订制凯甲,他们精心制作的凯甲比我们量产的质量不知要好多少倍,当然,价格也极其高昂,一般人根本负担不起,他们现在拥有数十名工匠,每年只打造二十副左右的盔甲,但就是这二十副盔甲,就能让他们生活的极其滋润。他们除了做这个之外,还将铁艺玩出了种种花样,做成了各种各样精美的艺术品,就在我的书房之中,就有他们精心打制的产品。现在他们的产品,在北地,那是高端的代名词,不知多少人,排着队的在等着他们的产品。”
“我明白了。”丁俭重重地点头:“这次代表大会之后,我一回去,就立刻大力推动这些事情,有些事情,是不能拖了。”
“该加快的就应当加快!”李泽道:“比方说女子入学的问题,女子就业的问题,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回头吏部会从北地调取数位有经验的女官去你哪里,改变观念,先从官府这里开始。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我看来,统统是放屁。”
“是。”丁俭红着脸道。
“你也看到了,在很多的职位之上,女子其实是有着性别上的极大优势的。”李泽道:“除了这之外,太医院还准备在鄂州开设第二家医护学院,到时候,你亦要大力支持。”
“湖南也好,湖北也罢,事实上现在就是在抗敌的第一线。你们这里,如果不能做成标杆,不能让对面看到你们的好,看到你们的优势,我们拿什么来吸引对面的人呢?北地再好,隔着他们也远,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看到。丁俭,钱彪,朝廷对于你们这两地的商业保护政策,不会超过两年了,希望你们能利用这两年的时间,把该做的都做起来。否则到时候,被动的会是你们。”
“李相放心,我们湖南不会有任何的问题。”钱彪答应得极其爽快,他现在就这点地盘,做起这些事情来,根本就没有难度,只要朝廷给钱给政策,他马上就能开干。转过头,却是有些同情地看了一眼丁俭,这家伙回去之后,只怕又要拿自己家和岳父家开刀了。
这当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过李相也算对得起他们了,为了报答丁氏白氏以前给予朝廷的支持,给了他们这么长的缓冲时间,如果还办不好,那就只能怪他们自己了。
说白了,朝廷不会容忍这些家族在地方之上拥有太高的威信,一呼百应的事情,只能官府做,其它人做,那就是犯了忌讳了,当然会遭到打压。





寻唐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封疆大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同样的手段,徐想在浙江却是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浙江原本分为西浙与东浙,西浙是被大唐打下来的,而东浙却是见识不妙直接投降的。既然投降了,就不能用明晃晃的刀子去威胁了。但打压豪门贵族,去除宗族势力的既定策略却是不会变的。
所以,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就在徐想的主持之下,连二接三地出台了。
徐想首先打击的就是浙东的丝纺行业。
浙东的丝纺行业,是以行会的形式存在的,统一收购蚕茧,统一缫丝价格,统一对外出货,价格基本上都是他们说了算。对下,压榨最底层的蚕农,对上游,利用手里大量的生丝与成品丝绸与买家谈价,两头赚钱。
徐想整合了浙东的丝织行业之后,建立起了庞大的丝纺厂,然后派出人到浙东,提高价格收购蚕茧,与浙东的这些丝纺巨头进行价格竞争。
浙东丝纺行会自然不甘束手就缚,在不愿意提高收购价格的情况之下,开始使用一些阴险下作的手段阻织浙西人的收购,但这,却正中徐想下怀,他正朝思暮想地抓对手的把柄呢,这一下子对手送上门来,喜出望外的他,立即动用了官府的力量,对幕后的黑手进行了雷霆般的打击,抓、关、杀了好一些人。
浙东行会的人经历了此事之后,这才明白过来,对方是有官府撑腰的,小手段使不了啦,那便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与浙西展开了价格战,亦提高收取这些原料的价格。
双方比着赛的提高价格,最终将蚕茧,生丝的价格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而接下来到了成品出手的时节,浙西却悍然大幅度地降低价格,这使得大量的上游商人蜂涌而去了浙西,将浙西的货物一抢而光。
相比起浙西的丝绸商人有官府的政策补贴,有税收的优惠,浙东的商人却只能咬牙硬挺,在亏本的情况之下,就是不出货。
原本以浙东的价格,那些上游商人即便高价拿走运到海外,也是能赚钱的,但明眼人谁都知道徐想在干什么,哪一个商人敢冒着得罪徐想的风险去浙东拿货呢?
于是,浙东的货物便生生地积压了下来。
浙东硬生生地挺了一年。
第二年,同样的戏码再度上演。
而这一次,因为去年的价格战不但没有收入反而大笔支出的浙东商人们,不得不再次跟浙西展开了抢购,明知是坑,却还是不得不应战。拿出自己的家底与浙西再度硬拼,他们赌浙西的商人,在明明亏钱的情况之下,还会长期的做这种事情。
事实证明,他们赌错了。
因为背后站在官府,浙西商人明明亏钱亏大发了,但却仍然在积极地做这件事情,墙里损失墙外补,他们在其它地方,得到了官府的政策倾斜。
比如税收,便一免再免。
但对于浙东的这些人,那是少了一文钱都不行。
这一次,浙东的商人终于有一些底蕴不足的撑不住了,举起双手向徐想投降了。剩下的几个大户狗急跳墙,勾结福建方面,意图举事反叛,结果自然不出意料之外,早就准备好的徐想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连根拔起。
两年时间,徐想便将浙江的宗族势力扫荡一空。
丝纺行业在浙江,进入到了大型工坊时代,过去以一家一户的小型家庭式作坊经营被彻底摧毁。
而走到了这一步之后,浙江的丝织行业的产量,便开始呈现了飞速的增长,集中人力,物力,改善了工具,改进了管理水平的大工坊式作业,展现了其巨大的威力,生丝,丝绸的产量,较之去年,培长了两倍之多。
徐想在浙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什么地方种植桑林,什么地方必须还林归垦,进行了硬性的规定,一来是保证浙江的粮食生产,另一方面也是要保证丝绸的价格不会因为产量的猛增而导致价格下滑。
到了这个时候,义兴社便开始深度介入了。新型的行会成立,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却是义兴社带领着普通工人与老板们的博弈了,徐想却是懒得再去理会。
反正工人们想涨工钱,老板们想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在徐想看来是内部的矛盾,闹得不可开交了,官府出面调节一下而已。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义兴社无声无息地将旧有残存的宗族势力扫荡得干干净净。因为老百姓突然发现,过去一言九鼎的那些宗族老人们的话,现在一钱不顶了。依靠他们,不如去依靠官府,去依靠行会。
“徐想,你在浙江的手段太过于阴狠了。”许子远喝了一杯酒,指责徐想杀人太多。
徐想冷笑:“许子远,说得你好像是个圣人似的,别以为你在宁夏那边隔老子远,老子就不知道你的糗事,你他娘的杀的人起码是我的十倍以上。老子还得用点手段,你连手段都不屑得用吧?”
许子远干咳一声:“那是不一样的,你杀的都是唐人,我杀的,都是不服王化不服管教的化外野人。”
“你要是有种,这话去跟御史台的人说说!”徐想翻了一个大白眼:“李相说了,但凡心向我大唐文明者,皆为唐人。”
“他们不是不向往吗?”
“你教化了吗?”
“现在正在做,以前哪里有时间去做这种事情!”许子远一摊手:“你小子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当年河套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偏生还要支援西域,现在倒好,我宁夏出了大批的钱粮,倒是成就了薛平,现在那里自成一体,薛平当了老大了。”
徐想幽幽地盯着许子远,“他当了西域的老大又如何?指不定那一天,朝廷一纸文书,你许子远就去哪边当总督了。”
许子远大笑:“说得也是,听你这话,似乎很向往这一职位?”
“还真是很想。”徐想点了点头:“现在虽然也很不错,但我更想去开疆拓土,薛平现在已经与大食人正面接触上了,不过我很不满他的作为。当年的恒罗斯之战,至今思之仍然心中耿耿于怀,不将这些大唐士卒的遗骸迎回来,心中着实不安。而薛平,似乎想与对方和平共处。”
“李相说过,大唐的疆域扩张,现在只剩下一个吐蕃了,西域,东北,如今都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之下,从地缘角度上来讲,大唐只要再拿下吐蕃,便基本上处于一个安全的不境之中了,再向外扩张,根本就没有必要。”许子远摇头道:“接下来李相肯定是要将关注重点转向国内的,这一次的义兴社大会就是如此。李相要统一所有人的认知,免得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到时候反而坏了事。”
徐想哼了一声:“我们是这么想的,大食人也会这么想吗?据我所知,西域现在并不太平吧,便是你在宁夏,也有很多糟心的事吧?”
“主要还是一个宗教的问题。”许子远叹道:“这是一根红线,一不小心就会引爆火药桶。总是有些神神叼叼的家伙,想要重现自己昔日的荣光。”
“神的归神,人的归人,神要是敢侵扰人的势力范围,就把神的脑袋割下来示众!”徐想冷冷地道:“你的手段太过于柔弱了。该挖坑的时候,就要挖坑。”
“徐想,我他娘的不需要你教我做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啥时候你站在我的位置之上,还能说这话,我就真佩服你了。”许子远哼道。“真要像你说得那样干,地方会乱的。这件事是需要水磨功夫的,不花上几十年的时间,是做不好的。现在我一边大力发展经济,一边大力开办学堂,兴办医馆,总有一天,会把神赶到他该去的地方,薛平也是这么想的,而在吐蕃,亦是如此,我们在哪里,甚至与红教联起手来了。有些事情,光靠刀子,根本是办不成事,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得,你是这种想法,一辈子就别想去这些地方任职了。还有徐想,我知道你的志向是成为大唐的首相,但你的这些想法不变,你就别想站在这个位置之上,至少在投票的时候,我绝对会投反对票。”
“有你这样的同学和朋友,真是我的悲哀!”徐想叹道。
“呸,我们两个在学院的时候,就势不两立。”许子远大笑道。
徐想亦是大笑着举起了酒杯,道:“来来来,为了你这个呸,咱们喝上一杯。”
一杯酒下肚,徐想却是收起了笑容,道:“许子远,你说李相的脚步是不是跨得有些太大了,这一下出去,跨得不好,可是容易扯着蛋的。”
“我不知道!”许子远道:“但总是觉得李相说得有道理。这大唐天下,不能成为一家一姓之天下,只有成为天下人之天下,才能亘古久远。想想当年大唐开国以及接下来的几位帝王,谁不是英明神武呢,可到了后来,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你真觉得换成现在李相的这种搞法,可以长治久安吗?”
“至少我们拥有了纠错的能力。”许子远道。




寻唐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践行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风尘仆仆的薛平看着不远处雄壮巍峨的长安城楼,不知怎地,鼻头一酸,眼泪就这么不睁气地流了下来。
十余年的时间,似乎很长很长,又似乎在一眨眼之间便过去了。
如今他回来了,但却物是人非。
昔日出长安的翩翩美少年,如今已经成了一个皮肤粗糙、满脸风霜的中年大叔,而屹立在他面前的长安城,却依然是过去的模样。
城楼之上飘扬着的仍然是大唐旗帜,但此时的大唐,与过去的大唐,却截然不同了。
从西域一路回来,薛平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唐,一个与他的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大唐。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全新的国度,虽然她仍然叫做大唐。
但此大唐已非彼大唐了。
跟在他身后的数十名西域代表,除了少数几个旧人之外,剩下的都是第一次来到大唐,此刻正被长安巍峨的城墙所震骇得失去了言语的功能,只是呆呆地看着这座雄踞于地上的庞然大物。
“薛总督,我们上车吧!”前来迎接薛平的礼宾司的郎中躬身道。
薛平点了点头,转身正欲上车,远处却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骑兵风驰电挚而来,看着飘扬的旗帜,看着打头的那个人,薛平却是笑着停下了脚步。
伴随着吁的一声,韩琦停在了薛平的面前,翻身下马,站在了薛平的面前。
两个曾经最为顽固的保皇党,如今却都是新大唐边境之上的重臣,对视良久,却都是失笑。
“昔日少年郎,也已经老罗!”韩琦将手里的马鞭随手扔给了一名卫兵,笑道。
“韩公你的身子看起来却是比以前要好上太多了,东北的水土这么养人吗?”薛平拱手行了一礼。
“我这个人啊,许是天生就是一个领兵的命,以前在长安城中,天天家里,部衙两处走,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这一去东北,骑上了马,舞起了刀,就觉得整个人都活络起来了,倒像是年轻了十几岁一般。”韩琦大笑道,“看起来还有几十年好活。”
“走走?”薛平看了看城门口。
“走走!”韩琦点头道。
薛平转身对礼宾司的郎中道:“这长安城,我熟悉的很,你只需告诉我们住的地方就可以了,其它人,你们直接带去,我与韩公两人,想随便走一走,看一看。”
礼宾郎中略有犹豫,但很显然,他是无法拗得过这两位封疆重臣的,当下道:“那我调一辆马车跟着二位总督之后,二位走累了,便可以上车直奔目的地了。”
“也行!”薛平道。
两个人,一个三十出头,一个已经过了五十,穿着青衣布衫,肩并肩地随意走在长安的街头,丝毫也不起眼。很快便融入到了街头那些忙忙碌碌的人群当中。
“现在的长安,颇有些像当年武邑刚刚发展起来的那段日子。”薛平感慨地道:“所有人都看起来那么匆匆忙忙,似乎前面总有等着他们去完成的事情。”
“不止是他们,现在大唐的每一片疆域,都很忙。”韩琦道:“忙起来好啊,忙起来代表着有事做,代表着有奔头,代表着有希望,就怕无所事事。”
薛平道:“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这天下的财富啊,是一天的,有的人拿多了,有的人就会拿少了。可李相却告诉我们,财富是无穷无尽的,人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其是持质疑态度的,但现在,我却是确信无疑了,这天下的财富,的确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看了去年户部发布的公告,虽然大唐还只有半壁江山,但去年一年的全国总收入,已经是盛唐时期的两倍有余了,更是当年我离开长安那一年的十倍出头。”
“国内生产总值!”韩琦搔了搔脑袋瓜子:“说实话,我到现在一直还没有搞清楚这个概念,还有什么人均生产总值,真不知夏荷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还是武威节镇的时候,李相和夏荷就开始推行新的计算方式,夏荷培养出来的一批一批的新的财税人员,随着我们控制的地域愈来愈大,也分散到了全国各地,现在的财税金融学院更是按着最新的方式在培养。”薛平道:“我专门弄了一套他们的教材在学习,韩公,你想要转到地方,那就必须要学习这个,不说精通,起码要懂。我可是听说了,从今年开始,衡量一个地域的行政长官的一条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国民生产总值。”
“新的东西太多,总是有些目不遐接的感觉!”韩琦摇头道。
“大时代,大变革。”薛平站住了脚步,道:“我们要想在这个辉煌的时代留下自己的姓名,那就要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然,可就真要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我今年还不到四十,可不想这么早就回家养老。”
1...445446447448449...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