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屠大将军,王大将军,末将李澎参见!”
屠立春点了点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李相安否?”
“李相安!”李澎笑着直起身子,扫了一眼汪书身后的那一大片人群,自从高密遇刺之后,李澎被李泌狠揍一顿,他现在是每每李泽到一个新地方,浑身的每一根寒毛都竖了起来,看谁都似乎像是坏人。
“放心,内卫都有布置!”
知晓李澎的担心,屠立春低声道:“出现在这里的人,都是经过再三核查检验的,便是军士,也不允许携带弓弩之类的武器。”
说话间,远处的车马已经到了跟前。最前面的,却是一架黑白相间的马车,内里装栽的自然便是太上皇李俨的灵柩。
而小皇帝李恪与宰相李泽则是一左一右,扶着车辕,一步步的走了过来。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屠立春王思礼为首,城门口所有的人,全都跪了下来,便连城头之上的士卒,此刻也是单膝着地。
“众爱卿平身!”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训,古川却是对这些套路已经很熟悉了,抬起一双红肿的双眼,看着众人,凄凄切切地道。
他这满脸的憔悴,红肿的双眼,自然不是他真的很伤心,任谁被人在眼睛之上抹了一把胡椒粉,都会变成这副模样的,而且一夜不睡地硬熬着,能不憔悴吗?
“谢万岁!”众人再叩了一个头,便站了起来。
反正嘛,谁都知道,皇帝只是一个傀儡,李相才是大头。
“陛下,您终于回来啦!”人群之中,响起了不合时宜的凄切的哭声,一个紫袍官员从屠立春和王思礼两人身后闪了出来,径直向前冲来,刚刚起步,便被一个箭步上前的李澎伸出了一只脚,绊了一个大马趴,跌在雪地之上。
李澎的一只手已经握上了刀柄。
他可不认识这个家伙,但马车一边站着李相呢!
倒在地上的官员也没有想着站起来,居然就这样四肢着地地爬了过去,一直爬到了马车边上,伸手抱住了马车的一个轮子,仰抬起头,脸上沾满了积雪,泥泞,污糟不堪的脸上泪流满面。
“陛下啊,您终于回来了,老臣该死啊!”
瞅着对方,李泽一时没有想起来这人是谁。
“李相,是汪书!”李泽身后的高象长低声说了一句。
原来是这个家伙啊!这反应,这神情,不愧是能屹立两朝不倒的元老级人物啊!李泽在心里腹绯了几句。
他对汪书没有多少好感。
当初他来长安的时候,田令孜是拿钱办事,极有信誉。陈笔是不拿钱不办事还给他找岔子,但都摆在明面之上。而且这两个人,最后一个跟着老皇帝跑了,一个为了老皇帝战死了。只有一个汪书,钱是收的,事是不办的,还暗底里给自己下绊子,最后也是晚节不保,成了朱温的臣子。
看着汪书扶辕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似乎要昏厥过去了,李泽却只是冷眼旁观,他倒想看看,这只老狐狸还有什么花招能让他开开眼界。
李泽不作声,其它人包括小皇帝在内,自然也都沉默不语,于是城门口便只余下了汪书嘶哑的声音在哪里回荡。
汪书哭了半晌,这才发觉事情不对,咋没个人来劝我一声呢?咋没个人来拉我一把呢?
透过泪眼朦胧的双眼,偷偷地看了一眼小皇帝。
小皇帝面无表情。
再看看李泽。
李泽却是歪着头,一脸的玩味。
得,这就是要给自己难堪了。
心里有了明悟的汪书,立时便止住了哭声,转身,向着李泽大礼参拜。
“多亏李相力挽狂澜,这才有了陛下灵柩终得回长安。不枉罪臣这些年来忍辱负重,终于盼到了今天。”
看着匍匐在地上,以额着地,屁股撅得老高的汪书,李泽不仅仅咋舌。
脸皮果然比长安城的城墙还要厚实一些啊。
“这么说来,汪中书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唐重归长安而努力罗?”他呵呵笑道。
“不错!”汪书直起身子,义正言辞地道:“当年田令孜远走,陈笔战死,汪书孤身一人,为了保全长安不受荼毒,只能以身祠虎,如今王师重归,汪某也终得保全长安未受逆贼荼毒,心愿已了。但老臣终究是臣节有亏,请陛下,李相治罪!”
李泽微微一笑,这才是戏肉嘛!
不过眼下,还真不是追究这家伙的罪责的时候,赵锡,勾荣,吴厚这些人的军队还要整编,城内这一大票的勋贵,世家,商绅,也都盯着眼睛看着,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以汪书为首的,都看着自己怎么对付汪书呢。
现在,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局面嘛。
至于其它,接下来,慢慢来,不着急的。
(最后推荐好友力作:爽文:南明第一狠人!!!!)





寻唐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人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随同李泽一起抵达长安的,自然不仅仅只有军队,事实上,整个武邑朝廷的绝大部分官员,都已经抵达了长安。这些人在进入长安之后,马上进入到了角色之中。让长安,这个原本大唐帝国的中枢迅速而高效地运作了起来。
朱友贞逃离的时候,只带走了完全为他所掌控且对他忠心耿耿的军队和其中的一小批人。绝大部分的大梁官员,都属于被抛弃的对象。而这些人中,又有绝大部分人,原本就是李俨时代的官员,与汪书一样,他们都属于背叛者。
现在,这些人都属于瑟瑟发抖的对象。
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只能被动地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但从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相同的这样的事情来看,清算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看程度的轻重,以及波及的范围。
“李相,我们需要官员,很多的官员,特别是需要大量的技术性的官员。”吏部尚书曹信,坐在李泽的左手边,道:“武邑抵达这里的,基本上都是各部各衙各司的主官,靠这些人,我们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而且在武邑,我们的官员一个人干着很多人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不能持久的。”
“你是说,要起用长安原本的一部分官员?”李泽问道。
“我反对!”杨开道:“没有官员,我们可以从北地调,从武威书院中把那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提前起用,让他们一边做官,一边完成学业。这些旧官员,跟我们的理念完全不符,起用他们,只会把我们这锅鲜汤里丢下一些老鼠屎,会把一整锅汤弄坏的。”
曹信不以为然:“我说的,是技术性的官员,而不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李相,比方说太医局。我们武邑一直在进行医药方面的大改革,但一个成熟的医师,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起来的,这些年来我们如此努力,但也只是大规模地培养了一些具备基本素质的医师,简单的病自然是没有问题,但复杂的,就望洋兴叹了。但长安的太医局里,拥有着全大唐最好的医师,这些人,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呢?”
“金源找过你了?”李泽笑道。
“是,金源逐个拜访了太医局的几个主官,那些人,可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说到这里,曹信突然笑了起来:“因为在太医局里,浪得虚名的,基本上都已经被砍了脑袋了。”
屋子里所有人都大笑了起来。
“李相,我们不需要过去的那些文官武将,因为这些,我们都能应对。但我们需要技术性的人才,比方说将作,织造,染色,车马,还比如说钦天监等等,但凡是属于技术性岗位的官员,我觉得都可以重新起用他们。”曹信道。
李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再者,各部各衙的那些基层文员,刀笔吏,捕快,衙役亦应当重新起用,不能总是让军队充斥在各衙门中做着这些事情,从长期来看,这是不行的。”曹信看了一眼另一侧的几员高级武官。
屠立春笑道:“我们的士兵亦正不耐烦做这些事情呢!如果有替代者,我们乐得抽身。”
武邑朝廷治下,有一条严厉的规矩,就那是军民分治,而现在,长安初下,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军队在代管,曹信所说的,也就是这一点。军队是暴力机关,他们信奉的是用武力解决一切,对于民政,他们缺乏相应的手段手腕,行事不免粗暴,短时间内对于秩序的维护和权威的树立是有好处的,但时间一长,必然会滋生很多事端。
“曹公与杨开所说的都有道理。”李泽思忖了一下道:“长安之中,原本吃朝廷薪饷的人就极多,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又都是最底层的那些吏员,将他们全开裁撤,的确对于稳定不利,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也算不是叛逆者,只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不管是大唐也好,还是伪梁也罢,他们所做的事情,其实并无二致。”
曹信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所以吏部这边,该起用的,就起用吧。但是,对于起用的人的审查还是要有的,比方说鱼肉百姓有民愤的,比方说走关系托后门尸位素餐的,这些人坚决不能用。”李泽道。
“这个自然!”曹信道:“我准备先收拢,再审查,鉴察一批,上岗一批。至于太医局以及其他一些专业衙门,自然有主官去甄别,我认为,其中绝大部分这样的技术官僚,还是可用的。”
作为吏部主官,这些年来,曹信其实一直深受官员不足之苦。
李泽一直坚持用自己培养出来的官员,这些年来,武邑朝廷之中所任命的绝大部分官员,都是出自武威书院,以至于武威书院被人称作官员的摇篮,只要考进了这个书院,基本上就能进入官僚系统。
但武威书院的人也是有限的。
而李泽治下的区域,却越来越大。
东北被整个拿下之后,大量的武威学子背上了包裹往东北而去,现在又拿下了洛阳,长安,如果仍然坚持过去的策略的话,那么这些地方,只怕要失序了。总不能把武威书院那些刚刚入学的学子们也都抽来吧。
杨开沉默了片刻道:“用,我是不反对的,但我仍然坚持在起用他们之前,必须要先培训,至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武邑的官儿该怎么当。这些基层官员是接触老百姓最多的,他们的表现,也直观地成为了我们的表现,如果他们仍然是老一套的话,那么我们与过去的朝廷又有什么分别呢?新朝廷,新气象,必须要让老百姓们感受到这一点。”
“杨开所说的这一点我赞同!”李泽:“必须要培训,白天上他们干活,晚上集中起来培训,学习我们的律法,学习我们的做事方式,培训的事情,便由监察院来负责吧。试用期限一个月,一个月后给我考试,同时与他们在工作之中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合格者,予以录用,并按照我们武邑的标准给他们放发俸初,享受相关福利,不合格者,裁撤。”
“李相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地去做这件事情。”杨开道:“阎王好见,小鬼儿难缠,这些人不整治好可不行。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李相能否采纳?”
“你说!”李泽抬了抬手。
“这一次作战,我们的军队也蒙受了不少的损失,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义兴社员,我想将其中的一些受伤不适宜再上战场的人抽调过来,进入到这些底层官吏之中,这些人可以言传身教,我相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李泽看向屠立春王思礼等人。
对于将领来说,受了轻伤的士兵,一般而言都是军中很宝贵的财产,这些人伤好归队之后,绝大部分都会成为军中的骨干力量。正所谓人在军中,如果身上没有几道伤疤,那真是说话的声音都要小上几分的。
果然不出李泽所料,屠立春与王思礼等人都只是干笑了几声,左望望右瞧瞧之后,屠立春道:“我们尽量抽调,让那些不适宜再上战场的人过来,不过这些人,只怕缺胳膊少腿儿的有碍观瞻了,曹吏部这边没有意见?”
杨开肃然道:“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即便缺胳膊少腿儿了,也不是不能办事,曹吏部您说是吗?”
曹信无奈地点头。
他能不点头嘛,要是不点头,可立马就得罪了杨开与屠立春等所有人了。对于屠立春等人来说,能够给这些伤员们安排一个妥善的去处,于军中士气也是极好的。
“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办吧,尽快地让长安恢复到正常的运转当中。”李泽道。“漕运这边已经恢复了吗?”
工部郭奉孝点头道:“漕运河道都已经疏通了,但物资的调配还需要时间,估计十天之后,第一批物资会抵达长安。”
“如今陆路运输艰难,漕运这边,要加大力度。”李泽叮嘱道:“长安这边,暂时由军中的存粮支应,但这也撑不了多少天。只有物资进来了,才能稳定人心,只有人心定了,接下来我们才好做其他的事情。户部这边要想办法从各地调集钱粮支应眼下的局面。”
夏荷道:“这些事情已经都在办了。不少的商人已经筹粮向洛阳进发,不过粮价上涨是必然的,不少商人向商务司提出了在我们审核的最高标准之上再上浮一到两成,因为这时节因为运输,人力等成本的上升,使得他们毫无赚头。”
“可以!”李泽当即允准。“不能用我们北地的价格标准来衡量长安这里的物价,上涨一到两成,我认为并不过分。如果不让别人有赚头,以后想让人做事,那就难了。”
“如果允许他们上涨价格的话,那么我这里就没有问题了。”夏荷道。




寻唐 第一千零二十章:秋后算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众人计较了一阵子如何让长安恢复他的政治中心的功能之后,曹信、夏荷以及一众武将便匆匆离去,屋子里顷刻之间便少了一半人去。
“恢复秩序的同时,秋后算帐那也是必须的。”李泽看向淳于越道:“否则,不足以漳显朝廷的正当性。那些投靠了伪梁并给大唐造成了实际损害的人,必须要受到惩罚。在这件事上,淳于尚书有什么要说的?”
淳于越抚着胡须,沉吟道:“李相,大唐剿灭伪梁,收复旧都,惩治这些背叛者,自然是应当应份的。就像东北张仲武之叛乱,纵然李相对张仲武极为欣赏,最后不也是将其处死了吗?但是长安这里,还是要分几种情况的。”
“详细说一说。”
“第一种,是伪梁的官员,他们自然是没得说的。现在都已经下到了狱中。第二种,则是原本是大唐的官员,后来投降了伪梁的,第三种则是先前曹吏部提到的底层捕快,吏员,这些人是直接的行事者,也是老百姓仇视的对象。第四种就较为麻烦了,像汪书这一类的官员,说起来也是立了功的。”淳于越道。
李泽呵呵一笑,“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对我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先从底层开始,杨开他们不是马上就要开始对基层的官吏开始甄别了吗?先搞定了这些人,让秩序正常地运转起来。一级一级,有序进行,最后,再动那些不好动的人。”
“您是说像汪书这样的人,最终也还是要惩治的是吗?”
“不然呢?”李泽寒着脸道:“想做墙上的草,风吹两面倒,一旦见事不妙,立刻就反了旧主,毫无立场可言,这样的人,我们岂能留用。只不过现在还需要他们,便只能先忍着恶心用着再说。”
淳于越点了点头。
“以汪书为代表的人,其实不少,特别是像赵锡,勾荣,吴厚这些人,手中还握有兵权,对他们就必须要更慎重了。”
“首先要整编他们的军队。”李泽道:“高象升说过,这些神策军,根本就不能用了。但想要整顿军队,却又要先安置这些人,否则极易生乱,虽然不怕,但终究是麻烦。所以,把这几武将,先升一升吧。袭击曹震,夺其粮草,逼走曹煊,保存长安,的确是有功劳的。赵锡调到兵部任职,勾荣去沧州,吴厚去山东,先把他们与他们的军队分开。等他们走了,再开始一部一部遣散他们的军队。等到这些军队都被分散安置完毕了,再来说他们的事情。而把他们处理完毕了,最后再来说汪书的事情。”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虽然慢,但却不会出乱子。”淳于越连连点头:“李相,还有那些勋贵人家呢?”
“勋贵人家?”李泽突然笑了起来:“你可知道,这些天来有不少人递折子进宫求见皇帝和太后吗?”
淳于越翻了翻眼睛。
这个时候去求见皇帝和太后,可见这些人家,当真是没眼色到了极致。
“这些人,都是当初与朱氏勾结,引梁军入长安的那批人,真正的那些干净的人家,早在当年就被朱温驱逐到我们那边去了。”李泽道:“现在这些狗东西,不想着如何赎罪,居然还想着保全他们的家财,嘿嘿,说什么他们是有功的,和汪书一样,留下来委屈求全是为了保证长安无恙,宗庙无恙,淳于,无耻的人我见多,但像这样无耻的,却仍然是世所罕见。”
“这些人真是井底之蛙啊,难道不知我们现在的国策吗?那些从武邑归来的人,便没有跟他们讲一讲我们的政策?”淳于越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人的思路。
“这两拨人,已经形同陌路甚至是仇人了。当年只怕这些投奔朱温的人,也没少对他们落进下石吧。所以现在,你觉得他们会帮助这些人吗?他们恨不得这些家伙都去死。”李泽道:“那些被朱温驱逐到我们那边去的人,已经适应了我们哪边的政策,绝大部分现在都过得极好,而我们早前也跟他们说过如何处分他们在关中这边的财产。土地他们是别想了,在北地,我们已经分给了他们土地,但是他们的房产这些东西,我们是会发还的。”
一边的陈文亮接过话头道:“我们这边大体地查了查,这些人家,在关中拥有大量的土地。如今这些土地也还实际控制在他们的手中。”
“他们就没有交出来的意思?”
“自然没有!”李泽道:“所以你这边对这些人要加大力度,调查他们的劣迹,一家家一户户的给我清查出去。该杀的杀,该抄没的抄没,现在朝廷基本上清洁光溜了,别的地方弄不到钱了,便只能在土地之上想想办法。”
“明白了。”淳于越道:“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件事情,有需要的地方直接与内卫联系,他们会提供你想要的东西。”李泽指了指一边的高象升与田波。
“有劳二位!”淳于越笑道。
二人欠欠身子:“淳于尚书尽管吩咐就是。”
眼看着淳于越告辞离去,工部郭奉孝这才站了起来,拱手道:“李相,我要钱。”
李泽失笑道:“知道你要钱,可是现在我没有钱。”
“李相,关中道路年久失修,水利废驰,眼下正是利用大量闲散人力来大力整修的时候,按照我们过去整理地方的经验,此时大量投入,虽然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能回笼的。而且对于民生稳定,地方治安,都是极有好处的。”郭奉孝道:“我当然知道朝廷财政紧张,但挤一挤,总是能挤出来的。”
说到钱,李泽就很头痛了。
“这件事,你去找夏荷。”
“您发了话,夏尚书自然就会替我想办法,您要是不发话,夏尚书就会顾左右而言他,我可是知道,夏尚书手中每年都会摁一笔特别款项的。”郭奉孝道。
“工部就没有小金库?”李泽哼了一声:“你别跟我打马虎眼,夏荷手里摁的那一笔特别款项是应对不时之需的,一般情况之下是绝不能动用的。”
郭奉孝有些尴尬地道:“有自然是有一点的,但杯水车薪啊!”
“先用着吧。”李泽挥了挥手:“等一等淳于越那边的消息,一旦大量土地被收回,我们就可以发售,然后便可以回笼一笔资金了。再说了,哪些勋贵,富豪,世家虽然被朱友贞抢劫了一次,但狡兔三窟,他们肯定还藏了不少的好东西,我相信淳于越和高象升他们能很快弄到不少我们需要的东西的。”
“那就好,那就好。”郭奉孝这才心满意足:“工部这边组织的人手,已经在开始勘察,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了。接下来我们先动起来,先整修长安周边,等资金一到位,我们便可以开始向周边府县扩散。等到明年开春,我们至少将长安周边的道路,水利先完善起来。”
郭奉孝满意地离去。
“一个个都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啊!”李泽看着他的背影,不满地道:“我又不是财神爷,能变出钱来!”
“李相,其实马上就会有一大笔钱入帐了。”一边的陈文亮笑嘻嘻地道。
“哪里有钱?”
“我们的三支船队已经回来了。消息是今天刚刚送到的,这一次的收获,却是被以往要更大一些。”陈文亮道:“金世仁哪边收获稳定,而金满堂这一次终于找到了您说的欧罗巴,哪里,可是真正的人傻钱多。”
“金满堂回来了?”李泽顿时双眼放亮。说起来金满堂这一走,便又是一年多,他都快忘了这个财主了。
“他找到了欧罗巴。”陈文亮从一堆文书之中翻出来了一份,递给了李泽。
李泽大喜过望,金满堂真是他的福星啊,每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这位财神爷都会适时的出现。
急不可待地打开了文书,一目十行的浏览了一遍,李泽已是笑容满面。
钱啊钱,他终于又可以手头宽裕一阵子了。
“多少?”章回探过了脑袋:“整个船队净收益三百万银元,金满堂是去抢劫了吗?”
“跟抢劫也差不多。”李泽大笑:“一条新航线,便代表着源源不绝的财富。我们这里的东西运过去,那就是暴利。”
1...413414415416417...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