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李相说得极是。想要大厦能经历得起狂风暴雨的侵打,这地基,就得筑牢实罗。”章循道:“臣愿为李相一锤一锤地将这地基夯得无比瓷实。”
李泽拍了拍章循的肩膀,点了点头。
“打下这天下,只是第一步而已。治理天下,才是真正的难题,而要将好的势头一直保持下去,就更难了。”李泽道:“章循,我想你现在也很清楚了,我李某人已经下定决心要代唐自立了,因为我觉得,我能更好地治理这个天下,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李相早就该下这个决心了。”章循笑道:“这是上天赋予您的责任。”
“我从来不怀疑我能轻松地一统天下,但是随着这个步伐愈来愈快,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我却越来越苦恼。历代开国皇帝,哪一个不是英明神武呢?那一个不是在上位之后,立即便休养生息呢?但往后去,却总是不能避免一代一如一代的悲剧,最终王朝走上崩溃的道路,自汉以来,没有那个能避免这样的历史循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长治久安,做到永传万世呢?”李泽道。
章循张了张嘴,脑子里瞬间掠过了很多个答案,却又全都一一被否定,那些答案,历朝历代都实验过了,但并不能改变这个结局。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么远的问题,一时之间,竟然无法回答。
看着章循变成了哑巴,李泽笑道:“这个问题你不必马上回答,好好地想,我们以后还有好几十年的时间来想,来做,同样的问题,我也问了像杨开,像曹璋这些义兴社的头头脑脑们,我也给他们布置了相关的任务。这一次,我还会去问问陈文亮,徐想等人,你们这些人,都是接下来新朝的骨干力量,你们都是接受了武威书院多年教育熏陶了的新一代的高级官员,或者,你们能给我一个新的答案,像你的父亲,曹信,还有那些在武邑的老一辈的掌权者们,都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李相,我会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的。”章循道。
“历朝历代,每一位开国皇帝都会想到这个问题,但最终都没有解决,我希望,我们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李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章循没有随声附和,这个问题,他只是浅浅地想了想,便觉得题目太大,难度太高了。
李泽转头看向窗外,窗外依然是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不过田间的人头,却是极少了。
章循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解释道:“李相,义兴社组织的互助组,只能一地一地的帮着收割,山东历年战乱,人丁本来就不足,这一次大战,又征调了不少的民夫,人手就更不足了。不过您放心,互助组一定会抓紧时间帮着将秋粮收割完成的。”
寻唐 第九百四十二章:领地(3)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巴老头勾着腰,目瞪口呆地看着从那辆好大的马车上下来的人,脱了外袍,只穿了一件短褂子,又从自家老婆子手里把镰刀拿了过来。
这人一看就不是下力气的人,随从都有十好几个,还个个都带着刀。看那一身肉虽然精壮,但却白白的,比他在镇子里见过的那些大姑娘还要白呢,这是个干活的把式?
“这位郎君!”巴爷偷偷地看了这人身后那些按刀而立,虎视眈眈的壮汉,又把视线收了回来,眼前这位郎君笑嘻嘻的,倒不像是一个坏人。“这些事情,都是我们这些乡下人做的,您是尊贵人,哪能做这些事情呢?”
李泽笑吟吟地挥了一下镰刀,道:“巴爷,不要小看我,我也是会割麦子的。”
说完这句话,李泽提着镰刀,大步走向了麦田。
巴爷楞在了哪里,不知怎么办才好。身后,三个女人,四个娃娃,也都桩子一样站在哪里,他们纯粹是吓得不敢动了。
陈文亮走到了他们跟前,伸手从怀里摸出了一摞银元,递给了那个明显有些痴傻了的老妇人跟前,将银元塞进了他们手里,道:“我家公子今天主要是来…呃…这个体验一下生活,所以,这个……”陈文亮转头看着巴爷,接着道:“巴爷一看就是老把式了,我们公子只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要是您能让他知难而退,那我还有这么多的银元给你,如何?”
看到白花花的银元,巴爷的眼睛珠子顿时亮了,一提镰刀,转身也是大步走向了麦田,公子哥儿,不过是一时兴起,打下了他这股劲头儿,自然也就没兴趣了。
李泽走到田边的时候,转头看着章循陈文亮等人,大声道:“你们矗在那里干什么,一起来干!咱们今天帮着巴爷把麦子收了。”
章循一怔,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看到李泽肯定地点头,当下亦是一笑,摇了摇头,走到一边那几个女人身边,从他们的手上拿过来把镰刀,跟着李泽走向了麦田,陈文亮楞怔了片刻,只好也取一把镰刀,紧跟两人下了田。
十几个护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剩下的几把镰刀肯定不够他们使了,大家呛啷一声,拔出了腰间的刀,齐唰唰地走了过去。
李泽的确会割麦子。
章循也会。
反倒是陈文亮是真的不会。李泽是因为每年的春种秋收都要为天下表率,都要下田去干上那么一小会儿的。而章回自诩耕读世家,自小章循也会这些事情。而陈文亮自小家里就全力供他读书,别说是农活了,别是轻松的家务事也不让他沾手。全家都把希望放在他的身上,他倒也不负一家人的希望,的确靠着读书读出名堂。但这些农活,却真是不懂了。
看着其他人下了田立即开干,他看了半晌,这才开始笨手笨脚地开始了收割。
不过会干不等于就干得好。
这一动手,马上就分出了高下。
李泽和章循都是伸手抓住一把麦杆,挥刀割下一束,放在一边,然后再割下一束。那些护卫们虽然拿着的是横刀,但这些人却是拿出了上战场砍人的气势,两人一左一右站立,横刀一挥,哗拉拉地就倒下一片,然后另一个人则跟在他们身后将倒下的麦子拢到一起。干上一阵子,身后一人便上前替换一个下来,三个轮转,保持充沛的体力。
不过这些人在收割的时候,倒也没有忘了自己的职责。处在一块麦田里,他们却是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还拉在李泽三人身后,恰好便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李泽围在中间。
巴爷这个老把式的动作就不一样了,别看六十出头了,但一弯腰,左手一拢,便是一大片麦子,然后右手一钩,一大片麦子便倒伏下来,然后脚贴在地上往前一收,一大片麦子便拢成了堆。
转瞬之间,与巴爷肩并肩的李泽,便只能看到巴爷的屁股了,再过一小会儿,越拉越远。
田埂上的几个女人和娃娃也回过神来,赶紧跑了过来,跟在众人身后收拾割下的麦子,用草藤将麦子打成捆,然后扛到了田埂边。几个女人别看个头小,力气倒真是不容小觑,一大捆麦子,用一根羊叉叉起,一弯腰往肩上一扛,然后就大步走到田埂边,整整齐齐的码好。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再看一看裸露的双臂之上出现的密密麻麻的红点子,感受着那痒酥酥的感觉,李泽叹了一口气。巴爷一个人,都快赶上自己那三人一组的护卫了。
“相爷,差不多了,您歇着吧。”陈文亮溜到了李泽的身边,低声道。“护卫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割完了。”
李泽抬头看了看天色,笑道:“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我虽然速度慢,但多割一束,巴爷就可以少割一束嘛,干活,陈文宙,你可落在最后哦。你们几个,别磨洋工!”
那几个本来拉在后面的护卫,见到李泽的手指头指向自己,也只能无奈地加快了速度,瞬间便超越了李泽等人。
陈文亮有些无奈地看着自己挽起袖子的地方,那里,也与李泽一样,布满了红斑点。
巴爷很想用自己的速度吓退李泽好从陈文亮手中换另外一些银元,但眼前的这位看起来娇贵的郎君,虽然割得慢,看起来极辛苦,但却居然一直挺了下来,而且他的那些护卫的速度真不慢,看样子,今天自己能将家里的麦田都收割完了。
这样看来,剩下的银元是赚不到了,有些可惜,唯一的收获,就是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们可以少受一些累。
太阳落下地平线的时候,巴爷家里的麦田终于全都收割完了。
李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句实话,他是真的累坏了。这比他平时习练武艺累多了,现在的李泽,习练武艺,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与眼前的这种长期勾着腰劳作,完全没有可比性。
以手抚腰,看着田埂边上一捆捆的麦子,李泽心里没来由地生出了一种自豪感,虽然自己只割了这么一垄。
“巴爷,过来歇歇,陪我说会儿话,剩下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李泽冲着巴爷招招手,道。
巴爷不敢不过去,走到李泽跟前,李泽一屁股坐在一捆麦子上,裸露的手臂这个时候赤红一片,倒是不像最开始那么痒了,瞄了一眼巴爷的黑黝黝的臂膀和有些松驰的上身皮肉,全是啥事儿也没有。
“巴爷,坐哪吧,陈文亮,弄点冰饮子过来,哦,每个人都弄一杯过来。”
李泽随行的马车里,是长期保存着冰块的,而各种味道的饮子也是长备的。听到李泽的招呼,陈文宙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叫了一名护卫,赶紧前去置备。
李泽将一杯冰饮递给了巴爷,道:“巴爷,喝一口,去去乏!”
巴爷一口饮尽,却是骤然睁大了眼睛,半晌,才咂巴咂巴嘴,而那几个女人也是一般无二的表情,那几个娃娃,甚至还伸着舌头去舔杯壁。见到此状,陈文亮倒是不用李泽再招呼,立刻又为他们弄了一大壶过来,每人杯子里倒满。
“这是加了冰的,不能多喝!只能再喝一杯了。”他低声道。
“巴爷,怎么家里没见到壮劳力啊?”李泽小口地啜着冰饮,问道。
巴爷叹了一口气:“郎君,本来有两个儿子的,可是打仗,原来的官老爷们拉丁,把两个儿子都捉去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不,家里就只剩下我们老两口,二个媳妇,三个娃娃,哎!”
李泽顿时沉默了下来,半晌才道:“现在日子还过得去吗?”
“现在好多了。”巴爷情绪也是低落了下来,“来了新的官儿,倒是与以前的不太一样,给我们分了田地,还盖了新房,家里一共有七十亩地呢!日子好过得多了。”
“田地和新房都是官府白给的?”
“当然不是,官府说了,这些都是卖给我们的,我们没钱买,便有个什么武威钱庄借钱给我们,但不要利钱。每年都要还一部分,分十年还清呢,我身子骨还好,努力再活十年,把债还轻,这些土地,房屋便都是我家的,能在有生之年给子孙们置一点家产,也就死而无憾了。”
“七十亩地,你家种得过来吗?”
“现在官府还是很好的,春耕的时候,都会派人过来帮忙的,咱们这里的县令,今年春耕的时候,还带着人来帮我种地了呢!”巴爷很是自豪地道。
“那你觉得现在的官比过去的官怎么样?”
“那不能比!”巴爷连连摆手:“现在的官儿,才是我们真正的父母官儿呢,我活了一辈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呢!我们这时的人啊,就盼着这位县令一直在我们这里当官儿才好呢!可千万不能把他给弄走了。”
李泽哈哈一笑:“那他要是升官了呢?哪可是好事啊,你们也不愿意让他走?”
巴爷楞了片刻,才小声道:“按我的私心,自然是不希望他走的,要是换个人来,谁知道又是啥光景啊!”
李泽笑道:“这个巴爷您放心,就是换个官儿来,官府的这些政策啊,也绝对不会变的。”
“那敢情好啊。”巴爷道:“上一次县令来咱家的时候,也说过现在咱们大唐最大的官儿是李相爷,这些事儿啊,都是李相爷让他们做的,让我们放心干,只要李相爷还活着,这些事儿,就绝不会改变。所以我们都在家里摆一个李相爷的长生牌位呢,都指望着李相爷长命百岁呢!”
李泽开心大笑,“那你觉得李相爷长得是个什么模样呢?”
巴爷想了半天,才道:“应当是庙里的那些菩萨模样,只有菩萨心肠,才能念着我们这些人吧?”
寻唐 第九百四十三章:领地(4)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像庙里的菩萨一样!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这些人,都是李泽身边的人,自然不像外面不了解李泽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了解李泽,除了敬畏之外,他们也清楚,李相在大部分时候,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看到三个妇人正在合力将麦捆往平板车上码,李泽挥了挥手,几个护卫便走了过去,顷刻之间便将麦捆码好。
“怎么没有看见大牲口啊?”李泽东张西望,没有看见牛骡之类的牲口。
“家里有一头牛的,不过牛都金贵啊!一头牛值十个银元呢,除了必要的耕田,像这样的活儿,我们自己能干的,都不劳动它!”巴爷道。
李泽眨巴了一下眼睛,半晌这才反应过来。
“有人拉回去?”
“不重的,老汉儿在前面拉,他们在旁边后边推,几个来回,也就全都拉回去了。”巴爷笑着道。
李泽点了点头:“巴爷,今日天气晚了,我能去你家里叼扰一餐吗?嗯,这个我们人多,当然会付给你银钱的。”
“郎君说那里话来,你们帮我收割了这么多的麦子,我管一顿饭算什么,就是乡野简陋,没什么好吃的,怕不合郎君胃口。”巴爷赶紧道。
“我这人不挑,山珍海味也吃,粗茶淡饭也喜欢。”李泽站了起来,对陈文亮道:“安排一下,帮巴爷把所有的麦子都运回去。”
典型的农家院子,占地颇广,土砖垒成的半人高的围墙,是一幢一主二厢的盖着茅草房子,房子也是用土砖垒成的,很是简陋,但却胜在宽敞。
一进院子里,便看到大群的鸡鸭正聚集在鸡舍之前,见到巴爷的老伴,顿时便都咕咕的叫了起来,鸡舍旁边的棚子里,几头猪也都将两个前蹄趴到了短墙之上,叫个不停。
巴爷的老伴进屋里舀了一瓢挑择出来的瘪麦粒,抛洒在地上,鸡鸭立时便不再叫唤,窜来窜去的转瞬之间便吃了个一干二净,然后便安静地排着队,顺着一个小洞口钻了进去。
两个儿媳妇走到猪舍前,往小木墩儿上一坐,一人一把菜刀,咚咚有声,转眼之间便剁了一筐青菜,倒进了猪食槽之中。
“再养一条狗,可就全齐活儿了。”站在院子当中,看着这样的生活气息,李泽笑着对巴爷道。
“我们这里现在蛮好的,倒也不用养狗,养狗要不少粮食的。足够多养一个人了。”巴爷笑着道。
“巴爷,我看你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嘛,不至于连条狗都养不起吧?”李泽问道。
“跟过去比起来,日子的确是好过多了,不过还欠着一身的帐呢!”巴爷连连摇头道:“这房子,土地,还有这头牛,都是欠着钱的呢!虽然说是十年还清,但老汉儿还是想每年多还一点,早点还清,无帐一身轻呢。老汉不想把帐留给子孙。”
李泽点了点头,他很想告诉眼前的这位老汉,不要利息的钱,尽管慢着还就是,但他也清楚,巴爷的想法,只怕是绝大部分老百姓最朴素的想法。
不想欠帐。
这与现在很多的大商人完全不一样,那些家伙,想法设法地想从钱庄贷款呢!
当然,老百姓们提前还这种没有利息的款子,对于朝廷自然是好处多多的,资金越快回笼,便能做到更多的事情。
“杀两只鸡,再杀两只鸭子。再把两只腊猪蹄都拿出来。”瞅了一眼李泽一行人,巴爷吩咐两个儿媳妇,虽然有些心疼,但先前这位郎君给了一摞银元,足足五枚呢,那尽其所能地招待这位郎君一行人,也是应当应份的。这些东西都是自家产的,一个银元都不值呢。
“不用不用!”李泽连连摆手,道:“巴爷,不瞒你说,我们这些人,大鱼大肉都吃惯了的,正想清清肠胃,吃点素淡的小菜饭呢。”
“这怎么好意思呢?”巴爷看得出来,眼前这位郎君是特意给他省钱呢。
“我们啊,的确想吃一顿小菜饭,算是换换味。”李泽笑着道:“这鸡鸭都正下蛋呢,宰了多可惜。”
“那把两只猪蹄煮了,郎君,你要再拒绝,我可就没脸了。”巴爷坚决地道。
“行,那就两只猪蹄!”看着对方诚恳的脸,李泽点了点头。
几个娃娃搬了一些小木凳放在院子里,外头清凉,屋里头却是闷热。巴爷弄了一束不知是什么东西的干草,点燃了放在院子一角,一股淡淡的味道在院子里漫延,有些肆虐的蚊虫倒是马上减少了许多。
“现在这些鸡鸭每天都能下大约五十个蛋,每天都有小贩上门来收,农忙时候,都是卖给小贩,不忙的时候,我都是自己去集市上卖,每五个鸡蛋能多卖一文钱呢!”巴爷明白眼前这位身份贵重的郎君,对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是真的很感兴趣,便也捡这些乡野趣事来说,果然,李泽听得极其入迷。
“家里还养了几头猪,其中一头是老母猪,去年我运气好,老母猪一口气下了十二个猪崽子,为了侍候它,一家人都没睡呢!今年希望还有这样的运气。一头小猪崽儿,现在能卖五百文呢!”
“巴爷现在一共还欠多少钱啊?”李泽问道。
“还欠很多呢!”巴爷扳起了手指头:“这幢房子盖起来,花了二十个银元,七十亩地都是水浇地,每亩地五个银元,便是三百五十个银元,一头牛值十个银元,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也有几十个银元。”
这么算下来,便有四百多个银元,也就是四百多两银子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的确是一笔巨款。
“去年还了多少?”
巴爷顿时笑开了花:“郎君,去年我还了整整一百个银元呢!去年丰收呢,官府卖给我们的小麦种真是不错,每亩地足足收了五百斤,每斤五文钱,这便赚了一百多个银元呢,其它的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有几十个银元,我们一家子也花费了不了多少,今年听说麦子要涨价呢,那就赚得更多一些了。我估摸着,用不了五年,便能还清所有欠帐了。”
今年因为要打仗,所以粮食价格会相应的上涨,对于这些农夫来说,的确可以赚得更多。
“每年给官府交的赋税如何?”
“现在的官府好着呢,比过去交的少多了。”巴爷道:“七十亩地,每亩地是五百文,然后就是人丁,每个人一年也是五百文,我们一家子,每年要交给官府的,也就是四十个银元左右。”
“那你觉得是多还是少呢?”李泽笑问道。
巴爷也是笑了起来:“我们小老百姓,自然是觉得越少越好。不过可不能人心不足罗,现在已经是很好的了。交了这四十个银元,官府都不再找我们收其它的费用了,跟过去大大不一样,过去啊,总是有好多好多突然增加的税赋,要是不交,便抓人呢!再说了,现在的官府还给我们修水渠,修水库,修道路,干一天还有工钱可以拿呢,过去,都是白干呢!听人说,是李相爷免了我们的徭役呢,这是一个好官啊!”
过去的徭役,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刃,而李泽则是直接免除了徭役,由官府出钱购买,对于当下来说,的确是彻头彻尾的一次大变革。
“那巴爷你觉得,官府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改进的呢?”李泽问道。
“已经做得很好了,千万不要变来变去的。”巴爷连连道:“就这个样子,我们就觉得挺好的。”
李泽一笑置之。看着院子里三个娃娃,问道:“三个孩子怎么不去上学呢?”
“本来是上学的。”巴爷道:“镇子上有学堂的,还不要钱,不去上还不行,里长会来责问的,家里有孩子不上学的,要加税呢!不过这不是秋收嘛,镇子里的学堂都把娃娃们放回来帮着秋收呢,虽说也帮不了多少忙,但能帮着照看一下家里,也是极好的。”
“读书好,读了书,见识多了,以后能赚更多的钱。”李泽笑道。
“读书人尊贵呢,我倒也不盼着我家能有个真正的读书人,能识文断字能算帐,就很好了。”巴爷笑道。
说话间,饭菜倒是已经做好了。
把新鲜的疏菜剁碎了与面和在一起,蒸成的麦饭,果然是另有一番风味,猪后腿煮熟了,切成薄薄的片,摆在大碗里,晶莹透亮,再配上咸菜,菜汤,累了大半天的李泽胃口大开,竟是连吃了三大碗才摸着肚子停了下来。
高密县令正在心急火燎地往着这里赶,得到消息之后,他一颗心顿时就七上八下起来,当官的,最怕就是上司微服私访,这要是那些下面的人胡说八道一通,搞不好他这几年的辛苦,就全都化为泡影了。
好不容易赶到了巴爷家的时候,正好看见李泽一行人告辞离开。这位县令巴爷是认识的,看到他在李泽面前的恭敬模样,倒也不以为意,这位肯定是贵人,而且是比县令大得多的贵人,因为在交谈之间,这位郎君,对县令可是直呼其名的。
“做得不错!”上马车之前,李泽笑着对这位县令说了一句话,顿时让这位县令通体舒泰,回头看了一眼巴爷家,决定等送走李相之后,一定要回来好好问问巴爷都说了一些什么,然后要好好地报答一下这位老汉儿。
县令很清楚,这位巴爷说得一番好话,可比吏部的考核只怕还更要有效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