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长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阳电
最后,不论是红外自导头还是雷达自导头,还有可以确保不会用于军事、恐怖袭击用途的最后一道保险:自导偏移。
龙战长空 第三〇三章 技术瓶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自导偏移这种功能,本身是固化在导引头硬件里的。
导弹自导头的偏移程序,作为强制所有竞技用导弹、或者竞技用自导头的制造企业必须集成的模块,在导弹安全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在导弹即将与目标交汇时,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目标,都会触发导弹上的距离传感器,然后激发保护程序、进入航迹自动下偏的规避路线。
也就是说就算有人弄到了竞赛用空对空导弹,自己加上战斗部,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破解、屏蔽了火控导偏模块,到最后时刻导引头也会给出虚假的目标信息,驱使导弹脱靶、从而保证飞行器的安全。
当然,说了这么多,现在的问题就是:ifu规则和《导弹及导引模块监控条例》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私自拆卸竞技用导弹、导引头模块;否则一律以违规论处,严重的可能还要进班房的。
想到《监控条例》这种硬xing的规定,龙云自然是很无语,那倒是要怎么办呢?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龙云想法的影响,刘威见到队长面露难sè,倒是提出一个解决办法:“龙哥,要是你真的想看,咱们可以把导弹拿去检测中心。虽然要花点检测费,不过保险一点总是好的,毕竟这一批导弹咱们收到以后还没抽检过呢?”
“是吗?”在航空训练中心呆的时间不够长,龙云倒是不知道训练基地里还有这么一个部门,“那好,正好咱们也看看内部结构,这就去!”
……
在航空训练基地的电子设备检测中心,填写了一份表格、在网上做了记录,龙云和刘威就得到了拆卸许可,被允许在检测中心的实验室里进行导弹拆解检测。
和早期军队使用的导弹不一样,竞赛用导弹的拆卸没有什么难度,对照说明书摆弄一番专用工具,两人很快就把由电瓶车送来、放置在试验台上的ru白sè硕长pl-12导弹拆成了若干舱段。
果然,拆开导弹的各个模块后,龙云大概瞟两眼就知道,这绝对不是pl-12导弹在正常服役时的原装形态。
别的不说,单就pl-12导弹弹体前部整流罩内的导引头来说,龙云之前虽然没有见过实物,但是网络上的图片是看过:狭小的圆柱状模块内塞满器件,前部还有直径接近弹径的小型平板缝阵天线,龙云对导弹导引模块还是颇为熟悉的。
但是现在,呈现在两人眼前的,只是封装程度相当高的一个圆柱型总成,前部被透明材料保护起来、带着点反光的部分似乎就是天线,看上去显然是采用了aesa技术的小型天线阵;后面的柱体虽然没有卸开,但是以龙云的臂力拿起来掂量掂量,直径二百毫米、长度超过三百毫米的导引模块竟然能被他轻易托举起来,可想而知里面的元器件会多么的jing简。
发觉这里面一定有名堂,龙云忽然对其产生了极大地好奇心,他打算进一步进行拆卸,却找不到可以入手的地方。大概是整体封装、不需要也不允许用户打开的?而且正如刘威所说,龙云估计这里面也装有识别芯片和防止拆卸的传感器,为了监控导引头的去向。既然如此,自己还是不要轻易动手的好,龙云让刘威把导引模块放到实验室一角的超声检测仪上,尝试启动超声探测设备。
金属外壳的导引模块,一般的电磁波透视无法看穿结构,但是用超声探测仪却是可以的。
调谐一下谐振频率和探头贴合位置,像给病人做ct那样扫描一遍,龙云凑上去认真看了看屏幕上显示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边的刘威也觉得很好奇,以他对电子设备的研究,也看得出来模块里的结构是极其简单:
“果然,龙哥你看,里面就是一块主板,再加上供电模块;芯片和元件很少,这块最大的应该就是块军用级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外围加块rom(只读存储器)和几个小分立器件。——哦,还有和供电在一起的天线馈电模块,也是集成在一起的,其他还真就没什么了。”
“哦,真的是这样;估计程序都直接写在可编程dsp里,这整个就是一信号处理机嘛。”
“可不是,这样成本当然低了。话说,咱们就是拆开也没用,里面就这么点东西、没什么好研究的;要说改动导引程序,没有烧录器的话也灌不进去啊。”
看到屏幕上的透视结果,那些寥寥无几、分明是集成度极高的元件,龙云有点泄气。
这样的导弹,别说是一九九六年的苏联,就是当时的电子科技水平世界第一的美国,那也休想能仿制出来。
苏联的电子技术一向是其武器系统的短板,别的不说,线形优美的su-27就是因为那几乎一吨重的硕大n001雷达系统才变得如此身形庞大,用两台当时推力几乎逆天的al-31f才能推得起来,然后垂直机动xing还是和f-15有一定差距。至于导弹方面,以龙云之前的作战经历来看,已经投产逾十年的r-27、r-73都时不时的出故障,至于眼前的这种先进导弹那恐怕更是连想也别想。
有了之前和“三角旗”安德烈少校的交流,龙云并没有要看扁苏联的电子工业部门,他在想如果是原汁原味的r-77,估计还是可以小批量投产试用;但是眼前这样的集成货sè,那肯定没有一点希望。
可是想想也知道,现在市面上的r-77肯定也是类似的jing简构造,至于原版的r-77,估计除了苏俄空军存放过期弹药的军火库,别的地方那是怎么也找不到。
——真是纠结啊,这可怎么是好?
难道要就此放弃?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那可是发shè后不管的空战利器,龙云当然是极其渴望能够用上的。不行,得再想想办法!
静静躺在超声扫描仪里的导引模块,虽然能够从屏幕上清晰观察到内部结构,但是这些在当前科技水平下平平无奇的零部件和总成,放到过去那都是十足的稀罕物。
之前在学校里,龙云学习的就是机电专业,对导弹上的电子设备和相关模块他还是比较熟悉;但是要说以现在试验台上的导弹实物,去考虑怎样原样仿制出可用的成品、还得是基于苏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技术水平,那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龙云相当清楚的知道,电子工业并不是孤立的技术领域,可以说是现代工业体系的一个缩影: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元器件,背后都需要整个行业、乃至跨行业的相关产业基础作为支撑。早期工业界大而全、一座工厂包办一切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生产成品几乎都可以上溯到数不清的行业部门和产品线。
就拿最重要的天线模块来说,与原版r-77完全不同,市售超视距导弹采用的都是aesa天线,尺寸可以做得相当小、价格也十分低廉,同时还具有超过原版r-77的可靠xing和耐久稳定xing;但就是这样一小块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天线模块,却需要从基本的sio2提纯开始,一道道工序下来直到形成最终符合要求、能够组装的成品模组。
这中间的曲折生产流程,要写恐怕可以单开一本书;不过龙云知道,这样枯燥的东西除了专业技术人员,是没人有耐心去看就是了。
而换个角度去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苏联,电子技术到底是什么水平?
龙云没有专门研究,但就算从最近接手的su-27s上就可见一斑:别的不说,单就那一座舱的圆盘式机械仪表,如果不是有意识感知能力,简直要让他看得头晕。在机库里打开雷达罩,里面硕大的n-001雷达,倒卡塞格伦天线的直径九百六十毫米,但是对重型歼击机目标(比如f-15)的典型搜索距离却只有一百一十千米左右;虽然比起早期型mig-25上那带着真空管的单脉冲“神器”已经大有进步,但是xing能和可靠xing的确是难以让人满意——如果不是一直恒温恒湿、频繁检修的伺候着,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是常有的事。
对苏联的电子技术短板,之前龙云就吃过这样的亏,印象当然是非常深刻。他有时候还怀疑过,使用mig-29的时候打出去的r-27导弹战绩如此之差,这里面敌机成功规避的成分到底有多少?
以他的悲观估计,这里面恐怕多半还是导引头、或者雷达的漂移误差和累积误差所致:以r-27的战斗部杀伤半径,只要导引计算偏差超过十米,敌机基本上就是毫发无伤,更不要说那些导引头失灵、根本不知去向的导弹了。
总之,考虑了半天,龙云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摆在面前的这种高科技导弹,绝不是苏联当时的电子水平可以制造出来。
这条路走不通,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龙战长空 第三〇四章 军事博物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目光停留在被拆解开来的pl-12导弹上,龙云暂时有点一筹莫展。
导弹是拆了,模块结构也看到了,但是没法给他的作弊事业提供任何实质xing的帮助,龙云只能招呼刘威和他一起把导弹重新装好,然后接上检测线做了一次预上电检测,就把一切正常的pl-12导弹拖回了“宸龙”的机库。
在战队办公室里沉思半晌,对导弹的事情,龙云算是大概理出了一个头绪。
首先,没有原版导弹的全套资料,r-77在平行世界就不太可能很快出现:不要说仅仅进行意识穿越的他、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去帮助“三角旗”的科研人员,就算他能直接带过去几枚jing简版的导弹实物,恐怕也还是白搭。
当然,如果放弃带回原样图纸和技术说明,而只是提供一些弹上电子设备的研究资料和论文,对苏联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也会有相当促进作用;但是时间不等人,前线等的是十万火急,哪有时间让“三角旗”的科研人员从头学起,慢慢的去搞研究呢?
当天中午,在餐厅吃完午饭,刘威和杨颖这一对年轻人出去散步遛弯,龙云就自己在办公室上网,查阅了一会儿网页。
搜索过一阵子,没有找到r-77导弹的内部资料,却让他发现了一线新的希望。
在běijing也待了一段时间,龙云直到现在才知道,要去哪里才能一睹像r-77导弹这些过时武器的真容。
——航空航天大学?不是。——电子研究所?也不是。
答案是军事博物院。
大多数军事爱好者都知道,遍布中国各大城市的这么多家军事博物院,除了极少数兼有宣传、表演xing质的以外,大都是军方过时武器的养老院和陈列场。如果是在二十年之前,像r-77这样的空战利器,定然是封存在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战备仓库里,即使少量配发给一线部队,不是碰上大型演习需要检验实力,也舍不得动用;可是世易时移,曾经锋利的长剑却已经淡出军队的装备序列,现在只有少数还在留在军博院博物院平淡度ri。
就中国空军目前装备的歼击机来说,不论是歼-20、还是歼-17,都仍然保留发shèpl-12、r-77导弹的能力,但是现在有了更先进的pl-15、r-80,过时的上一代超视距导弹自然也就失去了继续服役的意义。
而且现在东方国家联盟的安全形势相当不错,周边既然没有任何威胁,空军又何须携倚天剑四处游走?
有战力强悍的强袭机压阵,导弹的刀枪入库,那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此情此景,如果是在二十年之前,谁又能想到r-77这样的尖端武器,如今也会出现在博物院的空战武器展区里积灰落土?但是这却给龙云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就算不能弄出来拆解透彻,能弄明白里面的大致结构也是好的。
想到这里,龙云掏出手机翻了翻,他记得战队的投资人之一、也就是那位徐子谦徐公子,他的交际面很广、多半是能帮上自己这个忙。
……
事实证明,龙云的想法是正确的。
接到龙云打来的电话,徐子谦之前已经知道“宸龙”的两战连胜;尤其后面上官凌的“壬辰”还斥巨资给战队购买了两架先进战机、大大扩充了战队的固定资产,他对龙云其人的空战技术和战队的发展前景都有了充足的信心,招呼起来也相当热情。
“啊,此事可行!——敝人这就致电联系,今ri就有回音。‘běijing军事博物院’是吗?好的好的,龙云兄!”
放下电话,徐子谦找来秘书去经办此事,一边也想起了前两天的那次咖啡厅会谈。
关于“宸龙”战队所有权的事,之前受邀和那位美丽出众的年轻总裁谈过一次;经过深思熟虑,他痛快的接受了上官凌提出的所有权计算方案。
作为同三集团的未来接班人,徐子谦此举看似放弃了可观的利益,却也有他的万全考虑:这不仅是因为“壬辰”是战队的挂靠公司、本身也算是战队的名义所有者之一,徐子谦知道上官凌这个女孩可不简单,不仅手上有规模可观的“壬辰”,身后的背景更是深不可测。圈子里早有传言,她多半是和工商界巨头李叔同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在;到底是真是假,这种传言可极少会是凭空的杜撰。
既然能通过龙云、还有“宸龙”这条线,和上官凌搭上关系,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战队的成绩越好、他后面的收益就越高,想到这里徐子谦也拿起电话来,他觉得龙云托付的事情是应该马上去联系妥当才好。
有了徐子谦的帮助,龙云的导弹探秘工作,进行的倒是相当顺利。
当然,要窥探武器系统的秘密,也要看到底是什么型号;如果是军方的现役装备,那当然是不可能让他拿到任何资料。但是r-77这种导弹,博物院的确是有存货、而且也解除了保密限制,于是就在第二天上午,他就获准前往军事博物院,在工作人员的监视下看到了原版r-77导弹的实物。
得到工作人员的默许,龙云还拍摄了不少导弹模块、尤其是导引头部分的照片和视频;在道谢离开的时候,工作人员还提供给他一个博物院服务器的内部账号,可以在上面查看r-77导弹的技术开发文档和战术使用手册。
得到如此便利的条件,龙云自然是大喜过望,他马上驱车回家,在电脑上整理、查阅导弹的技术资料和设计信息。好不容易弄到r-77的资料,虽然和见到实物的内部构造没法比,但是既然知道了所用芯片和主要部件的特征,就不难使用现在已经普及的电子设计模拟软件进行逆向工程,从而推测出其所使用的部件型号。
不过这件事情说起来挺容易,真到了查询的时候,龙云还真是颇费了一番力气。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匹配,过了好长时间他才得到搜索结果,结论是——“未搜索到匹配型号”。
——什么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龙战长空 第三〇五章 意外的战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看到空空如也的搜索网页,龙云愣了片刻才想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以他对情况的猜测,收藏在běijing军事博物院里的r-77,应该并不是中国后来特许生产、并有大量出口的改进型号,而是最早随su-30mkk歼击轰炸机的进口而一同采购、却始终没有发shè过的俄罗斯原装货。
如果是这样,原装r-77导弹导引头采用的dsp处理器也就不是资料库里能查到的军、民通用型,而是苏联解体后遗留的科研体制里制定的一套标准,说不定还是采用一些模拟技术的混合式处理机也说不定。
要说弄到苏联的早期dsp处理器规格,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题。
如果是在若干年前,主要用于军用模块的处理器型号当然都属于军事机密,一般人很少能接触到、更不要说去获得全套资料;但是现在,随着dsp及信号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严格的保密措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相关的陈旧资料也都在军事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网服务器上睡大觉,很容易就可以查阅得到。
就这样,颇为一番周折后弄到了需要的资料,接下来的几天里龙云就花费大量时间,试图从纷繁芜杂的资料中整理、勾勒出r-77型导弹的导引头设计。
对照在军博院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加上网络提供的大量参考资料,几天的业余时间下来,龙云总算是基本厘清了导弹的电子部分,包括雷达、处理机和舵机等上电模块的架构,然后就是枯燥的记忆和重现尝试;毕竟他所能够带到那个平行世界的,除了思维和记忆之外别无其他,只有把这些资料都背熟才能用得上。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把时间花在理解掌握r-77的龙云,也在翘首以待“宸龙”的新战机。
从成都航空工业公司订购的两架歼-10a,经过快一周的时间却还是没见踪影,虽然知道这时候是战机采购淡季、企业不会有现成的存货,龙云等人还是等得有点心焦。
要是在下一场小组赛前还拿不到新战机,他们恐怕就没有机会用“猛龙”去打后面的两场小组赛;想到后面还有两场激烈的较量,“七爷”的冷门优势也已经逐渐散去,凭借手上的歼-7iim,他们能顺利的小组出线么?
当然,就在这焦灼的等待中,传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
就在华北赛区预选赛的f组第三轮赛事当天,和躲在家里捣鼓r-77导弹资料、旁人谁也不知道所为何事的龙云不一样,前往现场观看直播的刘威在比赛一结束、就着急的给龙云打了电话——让他们颇为忌惮的“雷霆”,第三轮里竟然意外失利了!
“你知道吗!龙哥,‘雷霆’竟然输了,输给‘土星’两分啊!”
“——什么?真的假的?”
上次比赛的亲眼所见,轻盈灵动、翻滚腾挪的战机身影立刻浮现在眼前,龙云的确难以想象,那个技术高深莫测的齐辉,他竟然也能打输?
还是输给了“土星”、也就是他们“宸龙”的手下败将?
“真的龙哥!——是这么回事,”想起来就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刘威平复一下激动的情绪,把声调放低了点,“不过不是正面较量打输了的,而是出了点岔子:那个齐辉,龙哥你还有印象?当时咱们就觉得这个人的打法挺奇怪,没想到今天比赛的时候他竟然睡过头、压根就没出战!‘雷霆’的长机一个人去应付‘两九王子’,他技术又只是一般般,输了倒也不奇怪。——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是?”
听到刘威的话,龙云也觉得这事情过于离谱,ift预选赛的每一场小组赛都很关键,还竟然有人会睡过头、错过了比赛?挂上电话,有点想不通的摇摇头,龙云继续沉浸到铺天盖地的导弹资料里,他觉得这件事情真是太离奇了点。
不过离奇归离奇,“雷霆”的失利也进一步改变了f组的形势,对“宸龙”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
经过三轮小组赛的华北赛区f组,现在连胜两场的“宸龙”积5分排在小组第一,意外完胜“雷霆”、三战两胜的“土星”同积5分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天河”一胜一负积4分,原本令人瞩目的“雷霆”却因为这场莫名其妙的失利而仅积2分,和实力最弱的“天王星”一起排到了最末。
暂时排在小组第一,“宸龙”在f组出线的形势可以说相当不错;带着对新战机的期待、还有r-77导弹的研究成果,想到后面的第四轮比赛又要到几天之后,龙云觉得这时候正好忙里偷闲,或者说该是抓紧时间搞定导弹资料、然后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时候了。
……
带着满脑袋的导弹设计资料来到平行世界,龙云的导弹大作弊计划,实施的相当顺利。
在营房的单间宿舍里忙了一个下午,把那些好不容易背下来的资料和图纸描摹妥当,当然因为自己理解有限、多少还带着些错误和不清楚的地方,龙云现在就指望着“三角旗”、安德烈他们能发扬一下革命jing神,利用他提供的资料尽快把制约r-77导弹研发的瓶颈给解决掉。
想想战线后方那些黑压压马蜂群一样的北约歼击机,虽然美国人的aim-120还不见踪影,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这种东西还是赶紧鼓捣出来为好。
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前者只能一次一枚、最多两枚的发shè,后者却可以一撒一大片;两者的火力差距就像五六半自动和八一杠那样悬殊,威慑作用和杀伤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想一想r-27导弹堪忧的命中率,龙云可不想在战况激化的时候还扛着半自动去一个一个的枪毙敌人,现在他急需的就是突击步枪那样的猛货,哪怕自导头xing能差点也无妨!
边想边写,紧赶慢赶忙到深夜,龙云总算是把资料准备妥当。
和之前辗转提交的过程不同,这次身边就有克格勃和“三角旗”设计局的人在,第二天一大早,龙云在整理好资料后就抓过伊戈尔*基里连科来,连说带比划的给他说明了自己的“雷达制导导弹研发思路”。
所谓的说明讲解,其实是有点心虚的把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窃为己有,龙云一边说一边用意识窥探查看这个瘦削男人的思维活动,如果觉察到什么不对劲就赶紧打住;不过基里连科显然是马上就被龙云的思路吸引,厚厚眼镜片之后的眼睛不住眨动,手上拿着一大摞纸片翻来覆去的看,心情更是激动非常。
“——中校同志。”
“什么?”虽然意识窥探没有返回怀疑的念头,龙云还是有点忐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