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半只青蛙
“而这一切,都是那个叫希特勒的男人干的!那家伙真的是从前那个“*反社会主义”到了极点的纳粹疯子吗?不会是个“演员”吧?还是他真的象传言的那般,是个隐藏得很深的布尔什维克份子?”
如果可能,丘吉尔很想联合德国国内的容克们发动政变把希特勒赶下台,但是这只是妄想。现在德国的经济形式一片大好,失业率降到了极低的程度。希特勒“露骨而现实的援共行为”,不但没有遭到国内的反对,反而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支持和好评。
德国国内的左翼力量当然支持希特勒的援共行为,因为他释放了大批德国的左派人士,虽然将他们“流放”到中国,但总是得到了自由,更何况连左派的代表德共的首脑台尔曼都支持这种做法时。德国左翼力量有什么好反对的?
德国右翼的力量同样支持希特勒的援共行为,他们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布尔什维克。但是他们无法反对布尔什维克的钱。当“援共”能够给德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反对希特勒“援共”就是反对德国资本家发财的情况下,你叫德国右翼力量的幕后老板,那些从中赚到巨额利润的容克资本家们如何去反对希特勒的援共行为?在中国红军的地盘上,德国生产的机器设备几乎垄断了全部的市场份额,在这里,英国,日本的产品全部被排斥了出去,只有美国的石油化学产品还有一定的市场。德国人没有亲自动用武力。就得到了第二帝国做梦都想得不到的东西:巨大的工业产品销售市场。在红军获得南中国之后,这个市场前景变得更大更美好了。一想到中国安定下来后,正在工业化中的中国会给德国带来的巨大商机,未来可以垄断整个中国机械产品市场美好前景,德国的工业资本家做梦都想笑醒。在他们眼中,为他们开辟了中国市场的希特勒简直就象是天使一般,现在德国国内机械行业的资本家反而是希特勒中国政策的最坚定支持者。
德*方更不可能反对希特勒,他不用一兵一卒,就靠送点旧步枪,外卖军火赚取暴利。在“赚大钱”的情况下,就把世仇英国人折腾成这样,最近还沉了一艘航空母舰。如此“远大的”战略眼光。那句他常挂在嘴边“善战者无赫赫之战功”,希特勒真的做到了。就连德*方中一些暗中和英国人联系的“叛徒”,现在和英国方面的联系都减弱了很多。(注:历史上,希特勒上台后,德*队中一些不看好德国,反对发动战争的所谓理性派(其实就是德国带路党)一直都在秘密和英法联系甚至出卖情报。这一局面甚至贯穿了整个二战过程)
至于援助布尔什维克是政治错误的行为,拜托,对资本家来说,不能给资本家来利润才是真正的政治不正确。至于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他们是英国人的敌人。英国人是德国人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希特勒过去几年暗中援共行为。现在在德国收获得到的,除了赞美还是赞美。
八月二十一这天。丘吉尔和新任天皇崇仁的谈判又失败了,日本军部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表现出来的态度,已明显不想在长江三角地区充当英国人的马前卒了。至于他们未来的对华政策会怎么样?丘吉尔完全可以猜得出来,无非就是关东军入关,从华北动手,或者登陆胶东半岛,避开强大的红军而从国内的各路军阀的方向入手。这样的战略,首先倒霉的是北方的各路军阀,然后才轮到红军。在丘吉尔看来,日本人这样做,除了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外,更会把北方各路军阀都推到红军那边去,对大英帝国收回长三角地区利益只有坏处。
抱着一肚子郁闷的丘吉尔走出皇宫时,顺便看了一眼门口的警卫,自从天皇遇刺后,整个东京的警卫级别都上升了一个等级,皇宫这儿更是重中之重,从前门口这儿只有几个象征性的仪仗兵,但现在的却可以看到足足一个班的卫兵在附近站岗。
丘吉尔抬头看了一下天空,现在是中午,但天空就象他的心情一样,也是阴沉沉的。受中国江浙两省肆虐强台风余波影响波及,东京今天的天气也很不好。八月夏季东京来说,阴凉天气是市民求之不得的,对于一身肥膘的丘吉尔,今天的阴凉也让他的身体好受了许多。
英国使馆的汽车就停在皇宫门口,看到丘吉尔出来,司机打开车门,丘吉尔弯下腰,正要扭动着长满肥膘的大屁股挤进车内,皇宫旁的一角突然冲出一位军人。那个军官面容削瘦,两眼通红,眼球凹陷,看似睡眠严重不足的模样,他边跑边冲着丘吉尔挥舞着手枪连续射击。
他正是在浦东前线战斗了半个月的山田仁和大佐,不久前刚刚被撤回国内休整。
“天诛白畜,还我远征军!”
“怦。怦,怦!”
枪响过后,丘吉尔一头栽进了车里.....
山田仁和是八月十五日随着部队连夜撤离浦东地区时一并离开上海外滩的。在关岛附近形成的强台风。根据行进的方向判断,极有可能在江浙一带登陆。在没有卫星云图帮忙监视的时代。台风的行进路线只能凭往年的经验进行推测。如果上海外滩上战斗还算顺利,日本军部或许会赌一把台风在途中变向不往江浙登陆,但在丧尽制空权被对手在外滩上屠戮了半个月的现在,这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按计划,山田仁和的这批撤退登陆部队都会被送回台湾岛休整而不是回国,主要原因是为了掩饰陆军外滩上的惨重损失传回国内。但山田仁和撤退时有意登上了一艘英*舰,这艘英*舰退回长崎休整时,他使了点小手段。用钱贿赂了英国水手,停留在船上跟着英*舰一起回国。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山田仁和并没有向几位并肩战斗了半个月的部下掩饰,他们帮他对上级隐瞒山田仁和的行踪。
山田仁和的秘密回国,是为复仇而来,他准备用最激烈的方式,为冤死在上海外滩上的六千名大日本帝国的勇士向颁布如荒唐军令的日本军部讨个公道!
在参战之前,山田仁和本是个中立派,既不属于皇道派也不属于统制派,他认为统制派的人对华政策太过谨慎。统道派的主张太过浅薄。至于对两派在利益问上的纠葛,他也纯是都不喜欢一起反感的态度。但经历了上海的惨败后,他认为皇道派的人是对的。日本军部上层充满了只顾自己个人利益的“国贼”。
怀着一股为死去战讨个公道的心情,山田仁和杀气腾腾地潜回了东京,按他原先的设想,是持枪去军部“天诛”国贼,为冤死在上海外滩上的战友讨个公道。
此时的山田仁和在行事之前,内心被愤怒和“崇高”的个人理念充斥着。
在行事之前,他决定再多做一些准备,以方便行事后将自己“正义”的声音传遍整个日本。
在乘船撤回长崎的路上,山田仁和用了三天的时间。写了一篇战场回忆录,详细地记录了这半月战斗里日本登陆军在外滩上惨遭屠戮的点点滴滴。当真是“字字血泪”。然后他返回东京后,先找到从前在东京军校同学。将回忆录交给他,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山田仁和的同学恰在恰好是个皇道派的成员,在得到上海前线确切情况后,同样地悲愤之余,建议地山田仁和不要鲁莽的行事,而后将他引见给了皇道派中的其他成员。此时,日本国内由于进行了强力的新闻管制和消息封锁,普通的中下级军官根本不知道前线的战局竟已恶劣到这种程度,山田仁和带来的消息无疑是一记晴空霹雳。
皇道派的激进份子在拿到了山田仁和带回的最新军情后更是如获至宝,他们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将这一情报充分利用。在几个激进的下层官员一夜详谈后,他们决定做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好让整个日本都听到自己的声音。
此时的山田仁和,内心深处被强烈的“为前线的冤死者讨个公道的使命感”充斥着,他回国后一心只想到军部大杀一气好为前线死去的战友“讨个公道”。但在这些皇道派成员的建议下,山田仁和最终选择了丘吉尔。
原因有三。
一是天皇遇刺后,军官的高官出行都加强了警备,想要行“天诛国贼”之“义举”不易。
二来杀是这些国贼后,换一批人上台,依旧是统制派的“国贼”,这样做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不能真正地改变日本军部*的现实。上次的《战争之王》事件,鹿尔港军火库火暴炸案,统制派控制的军部“抓小鬼不审阎王”的处理手法,已经让大多皇道派的中下层官员寒了心。在他们看来,军部的这些国蠹只会官官相护,出了事就学欧美的白畜,玩换汤不换药的轮番坐庄的政治把戏。
三来丘吉尔丘吉尔该死!从八月起此君到达日本后,就是他在不停地鼓动游说军部的人坚持从上海登陆,是造成惨败的重要责任人。而此人是英国特使,杀死他的比杀死几个军部的高官影响更大,能让整个世界都听到日本国内“正义”的声音,也能让更多的“昭和勇士”站到大伙这儿来。
而他在皇道派中的战友答应过他,会在他实行行刺事件之后,将发生在上海外滩的陆军的惨状,以及海军惨败的真相,借着这个时机告诉全体国民,用国民的怒火,来推翻统制派的那帮国蠹下台。
山田仁和的那帮皇道派战友想得很远,如果这样还不能赶那帮国蠹下台,那么来自中下层的怒火只会烧得更旺,会有更多的“昭和勇士”觉醒,那么就是他们发动兵谏的大好时机了。
山田仁和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在皇道派战友的安排下,就有了皇宫外的这一幕。(未完待续)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第193章极不情愿的战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最新章节!
登陆江浙两省的台风已经过去,但新的一场风暴正在日本的上空凝聚。
丘吉尔没有死。
实际上他伤得也不重,只是受伤的部分有些尴尬,山田仁和在朝他冲过来时,一共打了六发子弹,只有一枪命中,而且打中的部位是他身上肥膘最厚的屁股,位置虽然尴尬却不致命。
由于警卫力量较严,山田仁和朝他射击时,位置是在五十米外,对于手枪来说,这个距离实在太远了一些。“幸好”山田仁和使用的是威力较大的九毫米的十响毛瑟手枪,而不是日军军官专用的南部十四手枪(又名王八盒子,二战最烂的手枪),否则他连这点伤都不一定会受。
山田仁和回国时,就是准备去军部大杀一气的,他深知自己手中的南部十四手枪是一把烂枪,烂到号称连自杀用都不合格的烂枪(具体有多烂,大伙自行百度此枪名,里面有说明,就不写进来骗字数了)。所以回国之前,山田仁和特地准备了另一手把枪,十响九毫米的毛瑟手枪。
该枪是他半个月来在浦东战场的战利品。
这过去半个月来的血战中,红军组织了大量以班、排为单位的小股部队进入浦东地区进行渗透作战,和山田仁和的登陆部队发生激烈的战斗。在这些区域性的小战斗中,日方吃够了苦头。
红军的这些小股渗透部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每支部队都有一名携带战场通讯设备的无电线员。其通讯器使的是轻型步兵用变频电台,重约十五公斤。该电台和后来美军在二战中装备的步兵用电台是同类产品,有效通讯半径在十二公里左右。拥有了这种电台设备后,山田仁和的登陆部想要在和这些小股渗部队的战斗就变得极为痛苦。
这些小股渗透部队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攻击日本日军,另一个任务是象磁铁一般地将周围分散布置以躲避空袭的日军吸引。聚集过来。当浦东地区的日军和这种以班、排为单位的渗透部队遭遇发生冲突战斗时,数量少了,由于武器上的差异。压制不住对手往往被击溃击败的结局。数量多了,将对手包围。那么就正中对方的下怀,对手会立刻用无线电召唤附近的机场,然后几分钟内就会有飞机飞临战场上空对围歼他们的日军进行空袭。而为了配合这些渗透部队,浦东上空经常整天都可以看到数架hs129强击机象秃鹫一般地在上空徘徊。只要一个无线电指示过去,最快的时候只要两分钟,就可以召来hs129的空中打击。
这种充满后世美帝范的作战方式,是林汉提供给红军的,德国人也通过中国战场的实战。检验这种战术。在和对手的渗透部队的地面战中,日本军队吃够了这种苦头,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方式。
但是在这种残酷的地面渗透战中,红军的渗透部队也不总是一番风顺,也有作战失利甚至被对手歼灭的情况。山田仁和手中九毫米毛瑟手枪,是这个半个月陆上激战中好不容易到手的战利品。毛瑟手枪在中国,口径有多种,从7.63、9毫米甚至11毫米都有。自林汉援共后,随着手中装备的不断改善,红军苦于手中万国牌武器带来的弹药补给麻烦。也开始尽可能地统一手中长、短枪的口径。现有的毛瑟手枪,除了留下少数用于消耗库存的7.63子弹外,余下的全部进兵工厂进行扩膛改造。以便能发射9毫米的鲁格手枪弹,该口径和mp18冲锋枪子弹通用。就威力而言,9毫米的毛瑟手枪,有冲锋手枪的外号,即使百米外也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是南部十四这种破烂,五十米外射击时,别说打中目标,就连打中后能否伤人都大成问题。而九毫米毛瑟手枪。有效的杀伤半径在百米到两百米之间。
山田仁和朝丘吉尔射击时,从五十米外开始。别跑边射击,一直打到三十米外时才被惊醒过来的警卫扑倒在地。由于是跑动中射击。打出的六发子弹大偏差极大,但是有一发子弹还是鬼使神差地击中了丘吉尔,一枪正中他屁股上的肥肉,直接让这位未来的英国首相屁股开花地跪趴在座椅上。
山田仁和很快就被警卫抓住,逮捕,屁股中枪的丘吉尔也被送进了医院。而这一刺杀事件,也震动了整个世界。
山田仁和刺杀丘吉尔,不过是点燃了被压制许久的皇道派这个火乍药包的导火索,更大的威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才暴露出来。
就在山田仁和行动的当天,皇道派的数十名成员,将他所写的上海战场半月经历的回忆录夹带皇道派的私货,私下油印成册大量地在军营、学校等要害部门分发。而在第二天东京街头,到处充满了这些皇道派军人偷偷油印的浦东前线的真相,以及山田仁和的刺杀声明。消息传开后,顿时在整个东京引发轰动,而一天后,更波及到了整个日本。
因为山田仁和带来的中国战场军队悲惨的遭遇,在日本军队下层中引发了强烈的同情和愤怒,消息散播开来后,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
首先被鼓动起来的是军校的学生,而后这些学生在现役军官的组织下,秘密油印了十余万份山田仁和所写名为《浦东半月记》以及他的刺杀声明,然后在刺杀事件发生后当天,开始在东京街头到处发放。借着刺杀事件的东风,这批宣传品一经发出,就引发整个日本的震动。
日本街头,再次聚集了无数愤怒的日本民众,并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骚乱。而对浦东之战惨剧要承担第一责任的日本陆军总部,更是愤怒的民众围攻的对象,愤怒的日本民众几乎要在东京陆军总部大楼给掀了。在这过程中,在任的陆相险些被一位“愤怒”的中学生手持尖刀“天诛”,所幸由于天皇遇刺后日本高官都加大的警卫力度,凶手被制服。陆相勉强逃过一劫。
“八月二十二日那天,整个日本都沸腾了!”
某驻日的英国记者如是说。
八月二十二日后,全世界根本没有人去注意屁股上中枪的丘吉尔。他几乎被公众遗忘了。对于民众来说,这个英国胖子没死就行。当丘吉尔面朝下趴在病床上哼哼哈哈的时候。此时的舆论注目的焦点人物是打了他一枪的凶手山田仁和大佐。在每个看过他的声明和《浦东半月记》的日本民众心中,山田仁和并不是凶手,而是英雄。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山田仁和的形象同样十分地“高大”。
在民众的压力下,鹿儿岛事件后刚上台三个月的岗田启介内阁被迫集体辞职谢罪,和他一起完蛋的,是同样刚刚上台的陆相和海相。接任他们位置的,是广田弘毅内阁。
八月二十二日。远在上海的林汉通过在日本的德国情报部门传来的资料,知道了日本政坛发生的地震。
事后,他对红军首脑高层道:“主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要开始了!”
在山田仁和打出那枪之前,其实日本上层就已经决定将侵华的战略目标转移,山田仁和的那一枪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改变。而真正引发日本政坛大风暴的,却是由此揭开的浦东登陆战惨败的真相。
赤城号重创,加贺号沉没,两艘“帝国重器”的下场,加上陆军由于上层愚蠢战略的损失两万余人。六千多名战死者家属的愤怒,以及由此被鼓吹动起来的日本民众一起齐声闹事时,几乎将整个日本政坛掀翻。日本上层照旧玩起了东北二人转一般的政治把戏应付。让现任内阁倒台,披个名叫“广田弘毅”的马甲上台,这种本质上还是统制派执政的政治把戏,又如何能令被压制多年的皇道派的青年军官们满意?
在讨论日本的政局时,林汉说起了历史上日本这个时期的旧事,比比现在的日本政局,林汉对李主席道:
“二二六一定会发生,但是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对中日战争会有何影响。就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不管未来会怎么走,日本全面入侵中国都不会改变!一切还是计划行事吧。”
日本国内政局的大变动。并没有对红军今年的战略方针造成太大的影响,一切都依旧原定的计划开始。
八月二十一日的丘吉尔遇刺事件后。杭州湾一带的战斗暂时平息了几天,只有舟山岛上潜伏的游击队还在和驻岛的英国守军交火。取得了舟山岛上空制空权的红军,这些日子为了不让英国人过得太舒服,每天都会出动do17轰炸机轰炸岛上的军营、机场等要害部门。为了躲避岛上的防空武器,每次出动轰炸时投弹高度都不低,效果一般,造成的损失不大,但英国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却不小。此外宁波方向的空军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往岛上红军的游击区空投物资。
战前舟山岛上早就事前贮备了大量物资以应付未来可能的持久战,短期内物资并不紧缺,但是这种空投却是必须的。从八月一日起舟山就是落入英国人之手,整个杭州湾地区,红军中打得最艰苦的就是舟山岛上的游击队。进驻该岛后,英军对岛上游击队的围剿日益加重,若不是山田仁和事件导致日本空内政局大变,二十日前日本军方甚至计划应英国人之邀派出陆军进岛帮忙围剿游击队。但是,山田仁和事件后,日本国内的政治气氛大变,军方现在只想尽早地脱离上海这个泥潭,就连舟山岛都不想再沾惹。所以围剿岛上红军的苦差也就落回英国人之手。
红空投的物资,主要是药品,糖果,以及上海各地发来的慰问信。这种空袭对这些坚持在这处“死地”上游击作战的部队来说意义极其重大,补充物资是一回事,这种空投补给行动给游击队带来精神上的安全感更是意义非凡。只要天气许可,在拥有制空权保证时,红军都尽可能地派出飞机前去空投物资。而对于岛上的英军来说,对手将他们的防区当成自家的后花园一般恃意来去,这种屈辱感更是极大。
八月十三日的空战后。日本空军已被打断了脊梁,从十三日起过后的三天,红军连着三天派出do17空投时。当地的机场都没有起飞战斗机反击。在十六日后,舟山岛上的空军在接收了新飞机后。才恢复了一定的元气,但是此时舟山岛的上空已经是红军飞机的天下。在林汉这个远程人肉雷达的指引下,每天都有从宁波方向起飞的战斗机飞到舟山上空挑战。
由于有林汉这个人形雷达的指引,开了“地图挂”的红军战斗机,在每次空战前,总能把握住切入空战的最佳时机取得先手。他们的战术极其猥琐,通常以2x2四机编队为一组。先是在林汉在这人形雷达的指点下,绕道在空中进行防空巡逻的日机后方。然后爬升,俯冲,咬尾追击。首先发动攻击的是两架战机,余下两架在后方滞后进行二次攻击。如果前头两架飞机在突袭对手时失手,被对手反咬尾时,失手的两架飞机就不顾一切地往宁波方向逃窜。而这时对手日机如果只顾追击前面逃走的飞机,就要面临后面战斗机的再次突袭。至于天天赶来空投的do17,同样由于有林汉的“人形雷达”指引,日本飞机的蹲点设伏全成了笑话,反而被跟随过来的护航战斗机打反伏击而损失惨重。
、
在舟山上空。红军战斗机并不恋战,每次出现时都是玩这种一波流打了就跑的猥琐战术。如果日机不顾一切地追击,空战被引到大陆方向。则就面临这个方向红军战斗机的数量到质量上的全面碾压。在这个时期,红军空军在上海这一带拥有从数量到质量上的全面优势,空战时的战术选择极多。加上拥有拥有林汉这个人形雷达的指引,双方的空战再次打出极离谱的交换比。
到二十一日丘吉尔遇刺为止,日本空军在舟山岛上空又有二十余架飞机被击落,而红军方面只有数架飞机被地面防空火力击伤。但由于舟山离宁波极近,受伤的飞机只要在空中坚持数分钟,总能摇晃地飞回宁波在陆地上坠毁或迫降,并没有飞行员被俘。
丘吉尔遇刺后。日本陆航已经不愿意再在杭州湾这个错误的战场损失飞机和飞行员了。在国内的群情压力力下,陆航虽然没有直接地撤离舟山岛。却不再往这里补充飞机和飞行员,而岛上残余的飞行员。首先在上级的默许下拒绝出击,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悄悄退回国内休整。舟山岛上的防空任务就扔给英国人自己去处理。
新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此时在民众和军方中下层的巨大压力下,顺势将战略目标转中国北方,一切兵力,资源都向东北集结。至于长江三角地带?这块硬骨头就让英国人自己去啃吧。
在八月余下的日子里,杭州湾方向除了还有少许空战发生外,基本就没有什么战事。被日本人抛弃的英国政府,不得不咬紧牙根做好自己“单干”解决长三角问题。在这过程中,法国人也表现出了“友情”的支持,然而一战结束后,法国国内反战之风大盛。法国人能派出的,依旧只是一些意义不大的破军舰和数百人的殖民地军地“意思”一下,有就和没有一个样。至于英国人很想拉下水的美国政府,这些时候除了笑眯眯地往英国人这兜售战机数钞票外,对于出兵中国根本是什么兴趣都没有。而在英法两国国内,除了在中国损失惨重的资本家外,一般的贫苦大众,同样也对远征中国兴趣不大。而在林汉和苏联的暗中指使下,英国两国的左派力量甚至公开发出了:不要干涉中国革命的声音。经历过一战的血腥后,无论英法两国国内的厌战情绪都极高,两国中真正好战的人是在中国损失惨重的大资本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