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半只青蛙
结果已被红军打怕了的南京国民政府忙不迭地站出来圆场,今天的南京国民政府急需时间来缓气、练兵。红军的姿态已很明显了,如果英国人胆敢封锁他们的对外出海口,红军就会全力向东突进。将长江下游的英国人势力一扫而空,今天的国南京国民政府根本无力抵抗红军的攻势。
今天的南京国民政府,其实已处在灭亡前风雨飘零的最后阶段了。唯一能帮上他们忙的,就是外国的“洋大腿”了。但几条洋大腿中。美国人不可能为了中国的事而发兵,英国人很想这么做却没有这个能力,最有野心的日本人倒是狼子野心,但最近几个月远东苏军在东北方向频繁调动,对江西红军高调呼应,逼得日本人被迫将注意力全集中回刚吞下来的东北,暂时无瑕理会南中国的变局。红军主动要求停战,南京国民政府跪求都还来不及。哪里愿意为了这种事而放弃了好不容易到手的“和平”。
而英国人的封锁沿海同样也只是虚言恐吓罢了,长江下游箐华地区目前还在炮党控制区里,若真的撕破脸,一定会被红军毫不客气地拿下,就连上海都有可能失去,英国政府承担不起如此巨大的损失。在这过程中,汉娜让德国再次出面调停,和美国人联手,打着“尊重中国主权”完整的旗号,要求英国人放弃长江中上游的通行权。
而美国人所以会被德国人拉进来。却是看中了新的投资点,想在红军这儿打开一个突破口。在美国人看来,南京国民政府已是烂泥糊不上墙。趁着这个时机交好红军,也可以为未来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多留一条预备通道。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为了利益,有时会联手,更多的时候更是互相下黑刀。
英国人和红军的谈判最终无疾而终,死要面子的大英帝国不肯签下这种“丧失国体”的条约,但1934年十二月以后,随着红军长江九江段的数座江防炮台建成,九江上游的长江段。这儿就再也看不到一条外*舰出入。英国人用默认的方式,承认了自己放弃了长江中上游河道的通行权。
英国人在中国丢尽了脸。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大英帝国的衰弱。而希特勒(汉娜)上台后,德国的国力正在迅速恢复。待她提出自我限制《英德海军条约》时,英国人很高兴地就签定了。汉娜之所以向英国人提出40%的配额而不是历史上的35%,那是因为她通过后世的历史资料,知道英国人容忍的底线。
对于德国人来说,《英德海军条约》的签定是一次重大的胜利。此时的德国海军的总吨位不到英国人的3%,几乎是一张白纸,百分40%的吨位上限让德国人可以全力在扩充自己的海军。
协议签定前一个星期,“德意志号”战列舰访问了英国,名义上,这是友好访问,但实际上却是一次间谍刺探活动。汉娜当时就寄灵在船上,借着“友好”访问之机,“德意志”号战列舰贴近了一堆英国的战列舰,将他们的舰体结构,装甲布局、主炮结构等各方面数据详细地“扫描”下来。当时英国的海军为了给德国人一个下马威,主动地将一票的战列舰外加两艘航母共计十二艘全部拉到德意志号周围进行“围观示威”,送菜一般地将情报全部送到了德国人面前。尽管汉娜拥有后世弄来的资料,但毕竟不是太齐全,现场“看”一圈更可补足其中的缺陷。
不过汉娜此行真正想搜集的,却是英国航空母舰的结构布局资料。德国缺少航母的设计经验,参考英国航母的布局和设计思路是最快捷的办法。
早在1932年,希特勒上台后,汉娜和兴登堡、雷德尔见面后的一个星期,德国海军部分请开始了下一代,四万吨级新式战舰的秘密设计工作。
对,就是四万吨,知道了未来的历史走向后,无论是希特勒还是雷德尔,都是一脚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设定预案直接踢到大西洋里去了,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突破《凡尔赛条约》和英国人搞出来的条约舰的限制,直接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设计新式战舰。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当时摆在了德国人面前。那就是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建设造成的巨大伤害。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德国海军大型军舰设计被严厉禁止,旧有的设计团队被强行解散。整整十五年再没有任何大型战舰的设计经验。历史上卑斯麦号,所以会被“德黑”们嘲笑为“最强的一战战列舰”。也是这个原因。当时的第三帝国短时间内根本拿不出新的设计方案,只能将一战时设计的拜仁级战列舰的设计图拿出来,在此基础上放大,修修补补,最后整出身上带着浓重“一战日德兰”痕迹的二战战列舰。
而这个位面,德国的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幸运的是,身为舰魂的汉娜,在穿越前大量收集了二战各海军强国战舰的设计方案。尤其是二战后才建成的英国前卫级战舰舰的设计草图。
前卫号战列舰是英国设计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针对前一代的英王乔治五世级适航性能不足的缺陷,前卫号优化了舰型设计,提高舰艏干舷,使航海性能十分优良,并改进水密隔舱结构的设计,在二战所有的战列舰中,前卫号的设计是最适合大西洋恶劣的作战环境,其设计思路对德国海军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汉娜虽然拿不出完整的“完美战列舰”设计图纸,却可以拿出后世无数战列舰发烧友yy、架空、讨论造出来的“完美战列舰”的设计思路。那些战列舰发烧友中,其中不乏专业的船舶设计师。许多人架空设计的“完美战列舰”思路更是极具参考价值。
身为舰魂的汉娜吸收了这些人的思路后,她自己就亲下场,画出了德国新一代战列舰的设计草图。决定了其防雷设计、装甲分配、火力布局,船型设计等诸多指标的发展方向。在确定了大方向后,细节部分则交由被秘密组织起来军舰设计师们进行建设。
虽然德国人在1932年九月就开始了新式战舰的设计,但毕竟前面欠债太多,又缺少四万吨级战列舰的设计经验,尽管有汉娜帮忙确定大方向,但新式战舰的设计图纸,一直拖到1934年三月都无法确定下来。汉娜最后还是通过与意大利人的秘密合作,打着“替苏联设计新式战舰”的幌子。请来意大利的设计师帮忙辅助,才在当年年底完成了设计图纸。
其实以汉娜的金属塑造能力。就算战舰设计图纸有缺陷不足,要修复也并不难。但是为了德国的设计团队能尽早地成熟。她还是赶鸭上架地逼他们在自己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培养经验补上十五年的欠债。花了大价钱请意大利人的合作,更多的是想借此吸收意大利人的在军舰设计上的长处。
虽然新一代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设计图纸难产了两年多才完成,但制造该舰各种准备工作,如大型船坞,巨型龙门吊,五万吨的碾压机、钆钢机,早已提前准备完毕。当英、德两国还在就“英德海军条约”进行谈判的时候,德国的钢铁厂就已经开始制造军舰龙骨的钢材。
1935年二月十七日,英德海军条约签定后第三天,沙恩霍斯特号的第一根龙骨就在基尔港内铺下。而这一天,从英国返回的德意志号战列舰借口“维护,也停进入了修建“沙恩霍斯特”战列舰干船坞旁。
“沙恩霍斯特”战列舰龙骨铺设的过程非常地迅速,他的第一龙骨是与众不同,汉娜的寄灵核心,德意志号战列舰的船艏像被拆下来,摆放在龙骨钢材上,然后二者融为一体。
而后,其他的构成龙骨的钢材以这根钢材为中心开始布置。在这过程中,龙骨的铺设没有使用一根铆钉,也没有使用焊接。造船的工人只需用吊车将钢材搬到指定位置放后,汉娜就利用自己的金属融合能力将需铆接或焊接的部位软化,然后融为一体。
建造“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的干船坞虽大,但龙骨铺设计现场的工人并不多,除了必须的现场工程师指点外,也只有操纵吊车和负责吊运钢材的工人。基尔是萨菲罗斯教的大本营,信徒中船厂工人极多,被挑选出来造舰的工人都是对汉娜和德国的忠诚度极高的狂信徒。在“沙恩霍斯特”号的龙骨全部铺设完毕之前。这些工人都不会被允许回家,吃住睡全在船厂。作为补偿,德国政府开给了他们三倍的工资。
今天的德国的。正处全面复兴的上升期,虽然官方的要求有些过份不人道。但这些工人没有一个发出怨言,灵魂融于船艏像中的汉娜,更感觉到从他们身传来的狂热信仰意识——在龙骨铺设的前夜,汉克神甫在基尔为新船建造搞了一次大型的祈灵议式,宣称即将建设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是被“加百列.萨菲罗斯”大人祝福过的军舰。现在现场工作的这些工人,现在完全都是以最虔诚的心态在工作。发生在他们面前的龙骨自动融合现象,更加深了这些工人的虔诚之心。
今天的汉娜,拥有足够的信仰之力在造舰上奢侈。新片《亚瑟王传奇》已经杀青,播出后更将为她带来更多的信仰之力。这种龙骨一体化的造舰方式,不但军舰的承重部件的结构强度更强更稳定,消耗的钢材也更少。德国的船舶设计师们计算过,虽然该舰是按四万吨级别的标准设计的,但使了这种“魔法”般的龙骨一体化工艺,光是在承重方面最少可以省掉两千吨的重量,如果再扣掉兔除铆接带来的额外减重,保守地估计,这艘四万吨级战舰估计只要用三万五千吨到三六千吨的标准就可以造出来了。省掉的重量。让沙恩霍斯特号可以装载更厚的装甲和更大口径的主炮——这在建中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其主炮口径并不是历史上的283毫米,而是德国海军从未装备过的406毫米。
将金属融合能力用于龙骨。搞舰身一体化,去年汉娜就在“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上试验过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一万一千吨的德意志号,在大改完毕后,重量不增反减,硬生生地轻了五百吨——这还是舰上加装了许多副炮重量大增的缘故。将这种逆天的融合能力用于造舰,让德国海军的军舰天生就比同级别的他*舰在重量上有百分十以上的的减重优势。
也正是拥有这种能力当底牌,在大西洋,汉娜完全有信心让这艘四万吨级的沙恩级战列舰建成后。其综合战力可以超越美国四万五千级别依阿华级战列舰——依阿华级战列舰虽然强大,但他为了追求高速和受巴拿马运河限制。牺牲了很多东西,舰体舰型设计极不适合大西洋的海况。在大西洋进行海战时会十分地悲剧.(历史上,二战后衣阿华级战列舰曾经和英国人的末代战列舰号在大西洋北海地区进行演习,结果在恶劣的海况下被英国人极丢脸地抽了个10:0)。
汉娜自信地对林汉道:“只要有两艘这样的军舰,配合我的感知测距能力,我有信心在海战中正面对抗四艘,甚至是五艘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两艘沙恩级战列舰,再加上两艘后续的卑斯麦级战列舰,配合航母辅助作战,再加上自己的“舰魂”能力,汉娜完全有信心在海战中在大舰巨炮的对抗中摧毁英国皇家海军。
沙恩级战列舰的二号舰格奈森瑙号建造进度公比沙恩霍特号迟了三天,其龙骨一体化的融合工作是由林汉在汉堡造船厂进行的。
为了加快进度,两个船厂的工人实行的是三班倒战时工作制,龙骨的铺设工作快得惊人,不到两个月两舰的龙骨就铺设完毕。而后汉娜和林汉将寄灵核心暂时抽离龙骨,由船厂的工人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余下的建造工作。按计划,汉娜会在舰体基本完工之后再返回军舰“寄灵”,继续未完的“一体化工程”。
汉娜所在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龙骨铺设完毕就拆离寄灵体,纯是为了进入“齐柏林”号航母上,用同样的方式建造该舰的龙骨。由于北大西洋恶劣的海况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航空母舰的运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海战中没有制空权也是极危险的事。德国人在航母上的底蕴比战列舰更糟糕,无论是建造经验还是使用经验都是白纸一张,所以汉娜寄灵“齐柏林”号后,将长时间地寄灵在他身上直至建成完毕。
而林汉在完成龙骨一体化后就离开格奈森瑙号,则是被汉娜派去进行环球旅行,应当说是环球杀人。1932年的科学家大屠杀事件,已经冷却了两年,现在又可以行动了。萨菲罗斯号回到德国的这两年,又经历了再一次地进行高速化改造,拆除了舰体上部大部分的建筑,动力系统也进行了大改,换上了新式的涡轮增压新式的柴油,螺旋桨也换成了新式的五叶流线型螺旋桨,海上航行时最大时速高达三十一,已是不折不扣的水上快艇。
上一章写出来后,很多人向我要里番加料版啥米的,有是有,正在写,大概两点后就可以出来了,不过这东西只会是给订阅此书的人发的福利。大家可以加我的群12770567,到时候拿着全订的的抓图照片或证明自己id粉丝值向我要。看盗版的人就别要了。(未完待续)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第126章公民和国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最新章节!
我现在最大的写作速度,大概是一天一万字
今天白天忙着写里番写得爽了,白天一气写了七千多字,结果晚上写正稿,居然来不及了。到现在只写了三千字,
这章是五千字的大章,我先更新一半吧,现在正在紧急写,写完后会改回来。
里番已完成七千字,计划是两万字写完。
有订阅的人可以进我的qq群向我要福利
1935年五月,萨菲罗斯号从荷兰启航,开始了又一次的环球之旅。启航的前几天,他去了一趟英国,在肯特郡埃尔海姆乡的一所贵族寄宿学校“密斯利登学校”,她看望了寄读在那儿的奥黛丽赫本(我查了一下,昨天那一章有误,赫本女神是1939年左右才随家移居荷兰的,这个时间点她是在英国寄读)。他给赫本送出去的礼物,也为未来的“光源氏计划”留下了伏笔。
减重后的萨菲罗斯号,可以在英国的许多内河里行驶,这也方便他杀人。
在英国的时候,林汉又杀了几个科学家,如英国的核物理学家克里克,给英国雷达发明做出重大贡献的瓦特。其实在林汉之前,这两年里汉娜已经通过各种隐蔽的手段,弄死了一批黑名单上的科学家,由林汉出手干掉的这些人,都是政府保护较好,不容易干掉的。
不过,科技发展到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树能爬到多高,尤其是象英美这样拥有强大科技底蕴的国家来说,这时已经不是靠杀掉几个关键人物就能阻止得了的。因为决定一项科技能攀爬到什么样的高度,讲究的是无数个试验室科研人员日夜不停地科究,积累。堆积无个失败的经验,最后堆出来的。少量的天才,最多只是加速这个过程的催化剂或捅破那张纸的人。
离开德国前。林汉和汉娜的交流中,双方皆认为。他们这几年满世界地弄死英美法的科技精英,又搞出轰动世界的核污染事件,对这个时代英美两国科技的压制,最多只有一年或两年的效果,如果受到战争的刺激,两国加大投入力度后,这种压制效果更会急剧减弱。为了抓住这点时间差,所以汉娜还是决定。将发动二战的时间,定在1939年到1940年之间。
自从和希特勒见面之后,德国国内反犹的声音就弱了很多,虽然希特勒依旧叫嚷着反犹的口号,但声音比起历史上已经小了很多,另一方面汉娜控制下的萨菲罗斯教则站出来扮好人,宣称只要犹太人加入萨菲罗斯教,官方就不会再认定他们是犹人了。而在这方面,一直充当坏人角色的希特勒也给予配合和方便。
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德国国内的犹太教的教徒大量地流失。萎缩,犹太人的教堂
开始变得冷清。但光靠宗教的力量,并不能真正解决德国国内的犹太人问题。
林汉一直坚持认为。德国的犹太人问题,并不是民族问题,而是阶级问题。犹太人是一个阶级,而不是一个民族。
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日子相处下来,也渐渐得到了汉娜和国社党内的一些高层,比如戈培尔的认同。
知道纳粹种主义危害的汉娜,最终林汉的看法进行了“折衷,一番长时间讨论过后。国社党这伙人最终提出了国民和公民的概念。
“无论是犹太人还是日尔曼人,只有对国家有益的人。都有资格为公民。而一般的平民,暂时都只能称为国民。”
为国家服兵役的人。有资格称为公民。
进工厂,进农田劳作的人,有资格称为公民。
科学家,医生,教师,社会工作者,有资格称为公民。
国社党的人,洋洋洒洒地列出一堆认为对国家有益的职业,认定这些职业的人有资格参予国家的“公民”评定。
公民有政治权力,国民没有。
公民是国家的一等人,而民不是。
公民资格的获得,并不是自动获得的,而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考核和平定的。
林汉看出来了,汉娜的这一套,就和后世著名小说《星船伞兵》里的那一套的很相似,估计她也是从电影《星河战队》里得到的灵感
林汉问道“那么,金融银行家,律师讼棍,投机商人,这些有钱又有势的人,但同时也是国家柱虫比例最高也是最该被打靶的家伙,你是准备用地图炮把他们全杀了,还是挨个枪毙,或者是把他们全捧成公民?”
汉娜答道:“他们暂时可以当当公民,但在适当的时候,我会将这批人狠狠地镇(蟹)压地!”
“想法很好,可是误伤怎么办法?上次清洗冲锋队时,我们收到的镇(蟹)压名单可是比预计中多了整整三倍还要多。再好的想法,再好的制度,终究是要人去执行。再好的经,被歪嘴的和尚去念,也会被念成歪经邪经的。”
在情感上,林汉也是很喜欢这种“国民和公民”之分的,但理智上他知道,真的玩这一套,这种间操作过程中,会出大问题的。
汉娜答道:“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再说了,革(蟹)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蟹)命是暴(蟹)动。是一个阶级推(蟹)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
汉娜居然在林汉面前背起了某人语录,当场将他说得傻住了。
1934年年底,德国就开始在国内实施这种公民和国民的划分。大批上了汉娜“白民单”的犹太人,获得公民权。同样的,大批在林汉看来,应当被送进集中营和绞架的大资本家,投机商人之类的人,也获得了公民权。
汉娜就用公民和国民的方式。回避了德国国内的民族问题,林汉也弄不明白,他的这种划分方式。算不算是一种变味的“阶级斗争”。
在这过程中,汉娜保住了大批的德国犹太人科学家。没有让他们因为排犹而离开德国,其中也包括了爱因斯坦。为了留住爱因斯坦,汉娜于1933年圣诞节前昔,举行了一盛大的“公民权”发布会,亲手将一枚“优秀德国公民”的勋章,颁发给了爱因斯坦。
德国人搞出的这种公民和国民的作法,在全世界影响巨大,英美法国家。有批评者,但支持者同样也不少。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就跳出来大声嚷嚷不久前胡佛总统叫过的那句“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极力主张美国也学德国,搞这种公民国民分级制度。
而在英国和法国中间,也有类似的声音出没,而跟随德国人脚步最紧的,居然是“可爱”的意大利人,在1935年一月,墨索里尼也学着汉娜。在意大利搞起了公民和国民的分级制。
放在后世,这种公民和国民的区别把戏,那叫“政治不正确”。会被无数的“左派”人士喷死。更会被人扣上“纳粹”的帽子,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搞这种制度。但在这个时代,国民和公民的把戏,就象“法西斯”一样,是这个时代的热门。
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经被林汉粉碎面目全非了。他这个穿越者,对历史走向的预见能力,也越来越差。不过对德国来说,少了所谓的种族主义干扰。至少在基础科学领域方面,德国的科技能够更健康地发展。
历史上。希特勒的犹太政策赶走了国内几乎一半的精英,纳粹上台的第一年。就有大约2600名学者离开了德国,四分之一的物理学家从德国的大学辞职而去,到战争前夕已经有40%的大学教授失去了职位。
但这种局面,在汉娜的有意义保护下,都不会再出现了。
林汉也不知道,汉娜搞出的这套公民和国民的把戏,在经过“人”的执行过后,最终会长成什么样的东西。对此,他也只是持谨慎意见地进行观望。
离开英国的时候萨菲罗斯号上多了一位乘客,那就是《亚瑟王传奇》里格尼薇的扮演者费雯丽,在德国的时候,林汉向她承诺过,保证让她在三年内成为欧洲知名的第一流的女明星。此时的美国好莱坞虽然正在迅速崛起,但离一览众山小还有一段距离。奥斯卡奖的名气未必有法国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名气大。
在从英国驶往美国的一路上,林汉仗着“船主”之利,更是将费雯利里里外外玩了个透。在德国时,林汉得到她的手段并不太光明。
为什么所有的好汤都要用同一种方式喝下去呢?
对于费雯丽,林汉没有什么特别的歧视,少年时的自己,看她出演的经典名片《魂断蓝桥》时,费雯丽惊艳的表演也曾是那时的他的性幻想的对象。穿越过后,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女神,不管是用什么手法,都是很爽的。
不过费雯丽的骨子里,还带着一点反叛反抗念头的女孩最后的那点硬气,林汉能容忍这点硬气,甚至有意地保护着这点硬气。在他看来,如果少了这点硬气,费雯丽就会失色很多。
如今林汉已不需要借助萨菲罗斯号充当移动的传教基地。在德国的时候,萨菲罗斯号经过再次改造,重量减到了四百吨,为了减重,整个上层建筑被拆除大半,变成了一条纯粹的游艇。艇身的内部结构,也进行相应的大改,重心更低,更适合跨洋航行,如果在艇首装上两具鱼雷发射器,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鱼雷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