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卖报小郎君
“卑职当年也是踏入炼神境许久,才做到同时观想多种图录。衙门中其余金锣亦是如此,可为何许七安如此独特,竟能在练气境时便观想两份图录,卑职闻所未闻,难以置信,未将此事公之于众。”
许七安已在冲击炼神境....许七安在观想两份图录....山崩于前都能面不改色的魏渊,目光倏然凝固。
六位金锣们察觉到了魏渊的表情变化,纷纷抬头,心里一凛,如临大敌。
这份密信,恐怕涉及到了什么重大消息,并且不是好事。
否则,魏公为何竟有些失态。
这时,他们听到了魏渊吐出一口气,似叹息似感慨的自语:
“两个月不到....”
大奉打更人 第两百零三章 碑文余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两个月不到?
金锣们无声的交换眼神,暗中猜测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意思——两个月不到!
显然意见,这是某种时间限制,或者时间跨越尺度。
不过,“两个月不到”所代表的是什么事,才是至关重要的。
金锣们彼此用眼神示意,怂恿对方去问,但也知道魏公此时在气头上,没人敢去触霉头。倘若是极其糟糕的事,不正好给魏公发泄的渠道?
一纸文书调到边关去,那就安逸了....
魏渊想起了自己当年武道修行的岁月,即使是被监正誉为大奉五百年来最有希望踏入一品的天才的他,当年也用了三个半月,才从练气境跨度到炼神境。
两个月不到就完成这个壮举的许七安,天赋比他预料的更强,此前魏渊欣赏许七安,欣赏的是心性。
心性也是天赋的一种。
至于许七安的修行速度,魏渊之前听说他将气机充盈到中丹田,已经对许七安刮目相看。
想着明年春末,这小子差不多就能晋升炼神境,五个月晋升一个品级,这份天资是金锣这一档次的。
再加上他天生适合走武夫体系的心性,将来或许能成为第二个镇北王——三品武者。
谁想,许七安的天赋比他预料的更加强大。
最重要的是,许七安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一件堪称惊世骇俗之事:
练气境双观想。
佛门狮子吼是绝学,但需要搭配观想图录,这种图录远远无法与真正的观想图录相比,毕竟金狮咆哮图只作为“狮子吼”绝学的辅助。
属于绝学的配套部分。
可即便如此,许七安能在练气境做到双重观想,依然堪称惊世骇俗。
学富五车无所不知的魏渊,很快就想到了三种可能:
一,一体双魂。
在西域佛国有诸多记载,得道的高僧坐化之后,会于某位孩童体内复苏,不但拥有完整的记忆,还天生精通佛法。
这是因为高僧的残魂与刚诞生的孩子融合。此类元神先天比普通人强大,有诸多神奇之处,可以做到在微末之时双重观想。因为他们的元神其实并不微末。
二,自身有大气运之人。
这类人极为罕见,但凡有大气运之人,都是名震一方的强者。如道门的道首,司天监的监正,巫神教的巫神等等。
三,长辈高人加持。
这类人没什么好说的,天之骄子,起始就与普通人不同。
“咳咳...”南宫倩柔清了清嗓子。
他是被金锣们推出来的代表,杨砚不在,魏公的义子在场的只有他,想来魏公是不舍得把义子赶到边关的。
“义父,有什么需要孩儿效劳?”南宫倩柔硬着头皮说道。
魏渊看了他一眼,合上折子,给自己倒了杯茶,悠哉哉的语气:“没什么,一件小事而已。”
一件小事?你刚才都快管不住自己表情了....金锣们心里吐槽。
然后,他们察觉到魏渊的情绪有所变化,尽管还是云淡风轻的做派,但刚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而现在是阳光和煦,微风轻拂。
看来密信上写的是好消息....究竟写了什么?南宫倩柔好奇道:“义父,信上说什么?”
魏渊由衷的笑起来,“许七安冲击炼神境了,信是姜律中在云州边界寄回来的,这会儿,应该成功晋升炼神境。”
双重观想的事,魏渊没透露出去。
不可能...南宫倩柔险些喊出来。
许七安刚加入打更人,便在问心关的测试中,成功引起了义父的关注。当时,他和杨砚就在身边。
可以说,南宫倩柔是看着许七安一路成长,最清楚他的根脚。
此人成为打更人时,还是一位炼精境巅峰,在南宫倩柔看来,“呵”一口气就能吹死的弱小存在。
尽管义父说过此子潜力极大,南宫倩柔也认同,可他还是无法接受。
两个月不到,九品炼精境竟成了七品炼神境。已经触及到了银锣的最低标准。
“杨砚要是在这里的话,嘴角要裂到耳根了吧...”南宫倩柔酸溜溜的想。
同样心里酸溜溜的还有凝练剑意的张开泰,他以前想过要把许七安招揽到麾下,方法他都想好了——银子和色诱。
碍于金锣的颜面,没好意思实施。
“这个许七安天赋竟如此优异?假以时日,咱们衙门恐怕又得添一位金锣。”
“还好,还好他没折在姓朱的那件事上。”
在场的金锣震惊之余,难掩欣喜的情绪。
打更人衙门要是再出一位四品武者,整体的影响力、实力都会再上一个台阶。
高品武夫难得,由自身势力培养起来的高品更加难得。
在场除了南宫倩柔这个柠檬精,其余金锣对此事唏嘘感慨居多。
这就是有一个好人设的好处,一个比大部分打更人更有底线的人成为高品武者,会更让人愿意接受。
倘若是个阴险小人晋升高品,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忌惮。而对许七安不必如此,他能为一个不相干的少女刀斩上级,换一个角度想,护的其实是他内心的底线。
再这样下去,义父会收他做义子的吧...杨砚闷葫芦一个,不会与我争宠,那个讨厌的许七安就很油滑....南宫倩柔酸溜溜的想。
魏渊看了眼角落里的水漏,挥手道:“退下吧,类似的失误,我不想再次发生。倩柔,去准备马车,随我入宫。”
再有半个时辰就是小朝会。
元景帝不上早朝,因为与他打坐悟道的时间冲突。只隔三差五的开一次小朝会,但也不频繁。
上次的小朝会还是四天前。
....
车轮碾过青石板铺设的大街,南宫倩柔用力一拽马缰,马车在宫城门口停下。
取下悬挂在车板底下的小凳,迎着魏渊下车,南宫倩柔把马缰交给守城的金吾卫,跟上了那一袭大青衣的背影。
御书房,乌发再生的元景帝,坐在鎏金大椅上,扫过众大臣,不夹杂感情的声音说道:
“禹州布政使司传回来的折子,朕已让内阁誊抄一份送到众爱卿手中,朕想知道你们的想法。”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朗声道:“臣以为,这只是禹州个例,张行英所谓的大奉各州漕运衙门中皆有细作,完全是无稽之谈。”
工部给事中附和道:“张行英所言,缺乏证据,不足为信,只需彻查禹州漕运衙门即可。”
又有多位官员站出来附议,态度很明显:不查漕运衙门。
漕运二字,自古以来就是麻烦,它所涉及的利益集团太过庞大,从京城到地方,上至庙堂,下至江湖,错综复杂。牵扯其中的人太多太多。
元景帝看向当朝首辅,“王爱卿觉得呢?”
首辅大人作揖:“臣认为,彻查禹州漕运即可。”
“魏渊,你有什么意见?”元景帝看向大青衣。
“臣与首辅大人意见一致。”魏渊回复。
众官员收回了凝视魏渊的目光。
王首辅侧头,看了一眼魏渊,既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又有些失望。京察这个节骨眼,谁敢提出彻查漕运衙门,那就是自绝大奉官场。
两个老对手都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但又希望对方犯错。
元景帝点点头,目光深沉,看不出喜怒,继续道:
“青州布政使传回来的一份折子,杨恭在青州各大衙门立了戒碑,碑文上写着:尔食尔碌,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青州布政使司认为,此诗震耳发聩,有警示百官之效,建议朝廷责令各州效仿,立戒碑。
“诸位爱卿觉得呢?”
御书房中,诸公们骚动起来,前后之间交头接耳。
“好诗,好诗!”一位给事中振奋出列,高呼道:“此诗简直神来之笔,妙不可言,这才是我大奉该有的诗,而不是‘暗香浮动月黄昏’,或者‘满船清梦压星河’。
“臣热血沸腾,恳请陛下传令各州效仿,在各大衙门中立戒碑。”
这位给事中的奏请,得到了在场诸公的附和,不涉及利益之争,不涉及党争,诸公们一下子变的轻快起来,勇于发言,发表各自的意见。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持赞同意见,也有人不愿意看着杨恭扬名,毕竟这位青州布政使是云鹿书院的读书人。
但更多的人希望朝廷这么做,这样一来,事迹传来后,有利于朝廷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非常加分。
这与读书人喜好名声是一个道理。
近些年来,从民间到士族,从百姓到乡绅,骂声不绝于耳。立戒碑之事,可以挽回些朝廷名声。
王首辅跨步出列,“臣提议效仿青州布政使司。”
元景帝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他虽然修仙,虽然不理朝政,虽然敛财无度,但他觉得自己是个好皇帝。
“杨恭大儒之名非虚,此诗于朕在位期间诞生,必将名垂青史。朕不但要在各州衙门中立戒碑,朕还要亲自书写,以朕手书拿去拓印。”元景帝笑道。
“杨恭当年科举及第,诗词就是当届翘楚。”王首辅也跟着笑了。
在场就魏渊懵了半天。
尔食尔碌,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不是许七安当日在问心关中写下的诗吗。
怎么就成了杨恭的?
还是说,这本就是杨恭的诗,许七安是听了他堂弟许新年的讲述?
魏渊很快否定了这个猜测,论诗才,一百个杨恭都不及一个许七安。
此诗最近才出现,巡抚队伍一路南下,势必路过青州。也就是说,许七安回到青州,这首诗又是从青州传过来的。
想通之后,魏渊皱了皱眉,心生疑惑:“此诗是许七安所作,为何陛下方才忽略过去,是刻意的,还是青州布政使司故意没写许七安的名字?”
折子是青州布政使司传回京城,这类折子通常是由衙门吏员代写,毕竟布政使不可能事必躬亲....也就是可能存在吏员为了讨好布政使,刻意忽略原作者....到时候,只需要说是写折子时的疏忽便能搪塞过去。
“事情一旦定下来,杨恭的名声便会随着此诗传出去,到时候,即使杨恭事后解释,消息能不能传开是一个问题,效果有多大,还是一个问题。
“该是许七安的文名,谁都夺不了....还是太高调了,年轻了些。”魏渊心里叹息一声,出列,朗声道:
“陛下容禀!”
.......
ps:书评区有活动,一:投月票送币。二,猜测一号身份的有奖书评活动。奖励都挺丰厚的。
大奉打更人 第两百零四章 烂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元景帝看向魏渊,颔首道:“何事?”
魏渊问道:“青州布政使司传回来的折子里,可有明确此诗是布政使杨恭所作?”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官场老油条们品出了端倪。
元景帝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有什么问题?”
折子里没有明确说诗是杨恭写的,措辞如下:杨公责令青州百官立戒碑,刻碑文,警示世人。
这是一种很聪明的措辞,既不明确,又不给予否认。在元景帝看来,这便是默认了。
“此诗并非杨恭所作,另有他人。微臣觉得,此诗一经流传,必定天下闻名,于个人而言,乃可遇不可求的扬名之机。不该被杨恭独占。”魏渊道。
“哦?青州何时出了此等大才?”元景帝笑了笑,来了兴趣,盯着魏渊:“不过,你是如何知晓的。”
不是杨恭所作,另有他人....青州确实多出才子,是科考大州....诸公们心里想着,随着元景帝的发问,将目光投向魏渊。
都在疑惑魏渊是如何知晓这首诗不是杨恭所作。
“亦非青州之人。”魏渊摇摇头。
元景帝疑问的语气“嗯”了一声。
“而且,微臣还知道此诗并非在青州所作,早在一个多月前便问世。也不是青州人所作。”魏渊又说。
这下,众大臣也跟着疑惑的“嗯”了一声,那位说“这才是大奉诗词”的给事中质疑道:
“魏公可别在陛下面前卖关子。”
老喷子了,开口就戴帽子。
早在一个多月前便问世...也不是青州人所作...心思敏锐的官员心里一动,有了猜测。
一时间,诸公们的脸色古怪了起来。
魏渊看了眼脸色猛然一沉的元景帝,语气平静:“此诗是打更人衙门,铜锣许七安所作,原作还在衙门里摆着呢,呵,诸位大人若是观赏,本官可以借阅。”
果然是他....低声的议论再次响起:
“此子大才,不读书真是可惜了。”
“哼,那许平志就是个粗俗的武夫,鼠目寸光。”
“许七安此子,若是能进国子监,该多好!”
到这时候,纵使是不喜欢许七安的朝堂诸公,也难免惋惜一叹,这等诗才如果是读书人,当然,前提是国子监的读书人,那该多好。
没人质疑魏渊说谎,哪怕是他的政敌。魏渊不可能,也没必要在此事扯谎,凭白掉份儿。
那位给事中一脸尴尬,垂头不语,保持低调。
元景帝“呵”了一声:“你说起此事,是何意啊。”
魏渊笑呵呵道:“自然是帮下属扬名。”
元景帝冷哼一声,倒也没说什么。
他虽不喜许七安,不过身为九五之尊,却不至于揪着一个小小铜锣不放。再说,元景帝不喜的人,朝堂上多的是。
当然,小铜锣犯错了,或惹怒了他,又是另一回事。
....
清云山,云鹿书院。
天边飞来一只云雁,振翅直扑清云山,掠过一座座院子,一栋栋阁楼,在崖边的精致小阁内,二楼的瞭望厅里,被一只手轻松抓住。
清光扭曲中,云雁化作了一只裁剪精致的纸雁,惟妙惟肖。
“杨子谦寄书回来了。”李慕白笑着转头,告之室内手谈的两位大儒,两个臭棋篓子。
张慎和陈泰正杀的酣畅,头也不抬,随口就问:“写的什么?”
李慕白展开信纸,面带微笑的阅读,没多久,脸上笑容渐渐消失,然后脸色渐渐狰狞。
“无耻,简直无耻!”李慕白蓦地将信纸拽在手中,咆哮道:
“老贼杨恭,厚颜无耻,枉为读书人。我李慕白以他为耻,以他为耻。”
突如其来的咆哮声,吓了张慎和陈泰两位大儒一跳。
“这又怎么了?子谦的一封信也能惹你这般愤怒?”张慎无奈摇头,嘲笑道:
“纯靖啊,你就是心性差了些,暴躁易怒,当年才会输给魏渊。你看魏渊,胸有静气,不动如山。”
大儒陈泰摇摇头:“纯靖性格的确急躁了些,信给我瞧瞧。”
李慕白已经出离了愤怒,心里填满了柠檬的颜色,怒哼一声,把信纸甩到棋盘上。
张慎伸手拾起,凝神阅读,杨恭杨子谦在信上说,他在青州接见了巡抚队伍,见到了许七安。
杨恭大肆夸赞了许七安,称他为大奉五百年第一诗才,夸着夸着,张慎就觉得不对劲了,看着有些炫耀和吃人嘴软的味道。
再往下看,是一首诗:
尔食尔碌,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许七安(师杨恭)
信上还说,这是从碑文里拓下来的。
轰隆隆....崖壁剧烈震动,碎石滚滚,阁楼出清气震荡,张慎和陈泰的咆哮声响彻整个云鹿书院。
“杨恭老贼不配为人师表,老夫建议,将此贼踢出云鹿书院。”
“一首送行诗就罢了,这首也归他?老夫不服!!”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他还写信炫耀...”
....
在驿站吃过云州风味的午膳,许七安泡了个冷水澡,精神抖擞。
穿着白色里衣返回房间,揭开壶盖,袅袅青烟浮起,幻化成倾国倾城的美人,鼓着腮帮:
“臭男人!”
许七安无奈道:“本想放你离开的,现在改变主意了。”
苏苏当即改变态度,娇滴滴的撒娇:“爷~”
许七安眯着眼,审视着她。
“爷,您看什么呢。”苏苏眨巴着眸子,顺势做出任君采撷的勾人动作。
“我在想宁采臣是怎么操作的。”许七安直言不讳。
“宁采臣是谁?”
“是一位书生,他也和一个魅相爱了。”
“那个魅肯定是馋他的精气。”苏苏气鼓鼓的说。
“为什么?”
“因为我就是魅啊,我就很馋男人的精气。”
“你是怎么馋的?”许七安眯着眼,沉声道:“老实交代,我要根据你罪孽的轻重,来考虑放不放你。”
“用嘴吸。”苏苏做少女无辜状,“人家吸的都是十恶不赦的山匪,没有滥杀无辜。”
“吸哪里?嗯,我只是好奇魅的手段。”
“吸头。”
“哪个头?”许七安眼里射出凌厉的精光。
苏苏神色有些困惑,但还是一五一十的回答,纤细的手指戳着自己的眉心:“这里。”
许七安眼里的精光旋即熄灭,沉声道:“我想过了,你作恶多端,我不能轻易放了你,回去吧。”
砰!
盖上酒壶。
“浪费时间...”许七安嘀咕着起身,离开房间,敲开宋廷风的房门。
“什么事?”宋廷风原本打算睡一觉,养一养精神,裤子都脱了,许七安却来敲门。
“巡抚大人不在,但我们也不能松懈,我打算试着解一解周旻留下的暗号,你与广孝都是经验丰富的打更人,你们的意见,相信能对我的推理起到作用。”
宋廷风一听名侦探许宁宴这么说,又荣幸又惭愧,毕竟有编制的打更人,做的最多的还是暴力输出,而不是推理。
“宁宴,我在破案方面...其实并不在行。”
“你听说过一句话吗?”许七安严肃道。
宋廷风摇摇头。
许七安道:“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我疑惑解开,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让我继续追寻。你的一举一动,我却倍加留心。”
宋廷风警惕道:“你留心我的一举一动干嘛?你想做什么。”
“不是,顺嘴了....”
许七安岔开话题:“对了,苏苏姑娘的事有什么感想。”
说话的同时,他盯着宋廷风猛看,期待看见他掩面而逃的羞耻模样。
宋廷风一听苏苏姑娘,心里就很痛,沉声道:“今生不能找到她,将是宋某一生的遗憾。”
她就在我房间里....这货还没反应过来?这不合理啊,只要和朱广孝一对,苏苏的操作就暴露了...他们都瞒着彼此?为什么啊。
是因为我更值得信赖吗?许七安顿时有些感动。
“对了,苏苏的事,宁宴你别告诉别人,包括广孝。”宋廷风告诫道。
“放心,我嘴巴很严的。”许七安露出灿烂笑容,道:“顺便问一句,是因为我比广孝更值得信赖吗?”
“不是啊,你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宋廷风奇怪的审视着他:“因为你在男女之事上,更没有底线,所以不怕被你知道。反正也不会比你更烂了。”
“...大家一起去的教坊司,凭什么我就更没底线,就因为我睡的是浮香,你睡的是姿色一般的?”许七安不服气,心说我既不炼铜也不恋母,怎么就没底线了。
“每次与其他同僚说起你夜夜睡浮香,还不付银子,大家都一起骂:特娘的,烂人!”
“....”
两人一起敲开朱广孝的门,宋廷风皱眉道:“你怎么回事,蔫儿吧唧的,刚才就觉得不对劲。”
朱广孝张了张嘴,欲说还休,最后看向许七安。
你看我干什么,你特么是不是也觉得我是烂人?许七安生气的翻白眼。
三人结伴来到储存周旻遗物的房间,仔细检查许久,宋廷风就泄气了:“这些东西,我们翻来覆去看了无数次。”
朱广孝看向许七安:“宁宴是觉得,遗物里存在与暗号相关的线索?”
“记得我破解字谜,找到暗号的思路吗?”许七安在遗物边踱步,细心的传授知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