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麻辣斯基
“我也不瞒李生和庄生,照叔和我父亲是多年老友,经营证券业是加氟多年的夙愿,所以他当年才会毅然放弃了在地产业继续发展!我父亲撒手西去,留下壮志未酬,我作为人子贱卖祖业并不合适!”冯勇祥叹了一口气说道。
见对方抬出孝道的借口,庄培宗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接话。于是只好朝李轩看了几眼。而饭局中的另一个人,李福照却一副神游海外的样子,并没有准备出来圆场的打算!
李轩轻轻一笑,朗声接道:“冯老他们老一辈企业家。一直是我非常敬佩的对象!他们当年白手起家时的条件,远比我们这些后辈现在所处的环境要艰难得多!但说到冯老壮志未酬的事业,我却觉得并不是新鸿基证券!
因为新鸿基证券是冯老一生事业中。最辉煌的一块丰碑!如果冯生愿意接受我们的合并建议,我想把合并后新公司的名字。定为‘亚洲新鸿基证券’。毕竟‘新鸿基’这块招牌是华资券商的一面旗帜,我们这些后人有义务继承。老一辈企业家的荣誉与精神!
而亚洲证券之所以希望能与新鸿基证券合并,是为了在接下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与外资券商一较高低的资本。所以我从没想过让冯生您贱卖主业,亚洲证券非常欢迎冯生成为合并后新公司的重要股东!”
冯勇祥的眼中闪过几抹亮色,他之前听闻李轩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物。但他听李轩刚才的这一番表述,深刻的感觉到,对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物。
“合并”而不是“吞并”,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代表的姿态却完全不同!前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而后者这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合作。
李轩作为世界首富就算什么话都不说,他所代表的巨额财富依旧会让人感到窒息。但对方至少给他找了,一个可以遮羞的借口。
冯勇祥如果不愿落下贱卖主业的名声,可以在新公司中保留一部分股权。这样双方的交易就披上强强联合,为华资券商杀出一条出路的外衣!
就在冯勇祥品味李轩刚才这番话的味道时,李轩又继续说道:“冯老创下的金融版图除了新鸿基证券之外,还有新鸿基银行,我认为这才是老先生壮志未酬的事业!在下之前听闻,冯老当初与阿拉伯银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时,还有一份附属的股权回购协议,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一回事?”
冯勇祥点了点头,眼中难掩一丝落寞的神色。在前几年的香港前途危机中,香港银行业被地产和股市牵连而发生剧烈震荡。中小华资银行纷纷陷入危机之中,新鸿基银行也难逃厄运。
新鸿基银行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坏账,但却也因为“港元危机”中港币严重贬值,而流失了巨额存款,一时间陷入经营困局。于是冯景喜只好选择更强大的银行作为靠山,在1985年初把新鸿基银行75%的股权,转让给了阿拉伯银行,更名成了港基国际银行。
但冯景喜其实并不愿意真的放弃对银行的控制权,于是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留了一条尾巴。当新银行的经营业绩达到一定标准时,冯家有权回购一部份股权!可是就在股权协议签署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冯景喜却在加拿大度假时,因为突发脑溢血而溘然长逝。
而港基国际银行在随后的八五、八六两年中,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已经达到了激活回购条款的权利。但冯家家业的第一继承人,也就是冯勇祥的大哥冯永发,一直以来就无心在金融领域发展,之前更是举家移民去了加拿大。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冯家二子的冯勇祥才肩负起了,打理冯家在香港产业的责任。但冯永发移民加拿大后,开始在多伦多大举投资地产业,准备逐步出手属于他的那部分遗产。
根据之前两兄弟的析产约定,新鸿基证券划拨给冯勇祥之后,而港基国际银行中的股权,则被划拨到冯永发的名下。冯永发自然无心回港争夺控股权,直接请冯勇祥代为出任港基国际银行的董事,为其打理剩余的25%股权!
冯勇祥刚刚听闻李轩提起港基国际银行的事情,就知道对方果然是有备而来!所以他现在非常想知道这位“财神李”,准备用什么样的条件来打动自己!
“东方集团愿意为冯生你提供担保,由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帮助冯生来激活股权回购条款,重新获得港基国际银行的控股权!而且冯生如果有需要,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还可以部分持股港基国际银行,让双方形成更紧密的联盟关系!”李轩终于开出自己的真正条件。
冯勇祥与大哥冯永发不同,他觉得自己的事业在香港,所以李轩用欣欣向荣的港基国际银行,来换前途未卜的新鸿基证券,对他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买卖!
更何况李轩还非常贴心的解除了冯勇祥的后顾之后。要知道港基国际银行,这两年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好,其实与阿拉伯银行的石油美元,带来的强大信誉是分不开的。
而如果冯勇祥重新入主银行后想要保持业绩不下滑,就必须让储户和投资者们相信,新的团队有不逊于石油美元的信誉与实力。
而“财神李”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替代者,让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战略入股港基国际银行,通过形成共进退的银行联盟,来提高未来抗风险的能力!(未完待续。)
电子游戏帝国 第521章 控制资本市场的野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子游戏帝国最新章节!
(ps:初稿,还没来得急改错别字,可以等半个小时之后再看!)
香港的银行多过米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頂點小說,x.特别是港府在1978年取消限制,允许海外资本在港注册银行或者设立分行之后,更有一大批外资银行抢滩登陆。
而八十年代的前半叶对于香港银行业来说,绝对是多灾多难的五年。地产崩盘造成大规模坏账,前途危机引发港元剧烈贬值,接二连三的动荡让众多储户都成了惊弓之鸟。
这让那些规模较小的华资银行,遭受了严重的存款流失。在不断爆发的挤提风潮中,许多华资银行为了生存只能选择易帜,接受国外资本的收编。
最近的一起案例就是印尼首富,也是东南亚知名的华商林绍良先生旗下的第一太平洋实业,以1.5亿港币的价格全盘收购了康年银行。而在这之前,林氏家族的另一家公司国银亚洲,还从邱德根手中攫取了远东银行的控制权。
公司规模越小,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差!如果不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去看问题,死掉一批实力不行的中小华资银行,对香港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反而是有益的!但对于这些华资银行的股东来说,失去了对自家企业的控制权,往往就意味着任人摆布!
别看香港之前这几年风波不断,但香港经济正处在强劲的高速增长中!在这种背景下,只要管理得当,经营银行业其实是一件非常赚钱的行当!
以港基国际银行为例。其在1983年巨亏,而到了1984年随即止亏为盈。随后的1985年更是取得了。相较上一年450%的盈利增幅,而去年的利润又在1985年的基础上增长了35%。正是因为港基国际银行近几年如此出色的表现。李轩才敢肯定冯勇祥一定会动心!
那些所谓要坚守祖业的理由,都只是推脱的借口而已!冯勇祥肯不肯出让新鸿基证券公司,最终还是要看李轩付出的代价能不能让他满意!而从他发亮的眼神中,冯勇祥显然已经意动了。
冯勇祥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心情,他相信自己只要愿意出售新鸿基证券公司,“财神李”给出的价格绝对会让他满意。在两人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他也无需强装镇静!
“李生,我之前不是没考虑过回购港基国际银行的股权,但我大哥现在的发展心思。已经转移到了加拿大!他一心准备在多伦多市市郊打造一个华裔社区,这几年不断从香港抽血!
而另一方面,港基国际银行近几年业绩如此出色,很大程度上是靠着阿拉伯银行的信誉在背后支撑!李生您可能不知道,港基国际银行现在的存贷比已经超过90%。
中东人这一招其实非常的毒,让我们根本不敢强来。否则他们只需稍微放出一点风声,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挤提,造成鱼死网破的局面!”冯勇祥并没有丧失一个精明商人应有的冷静,有皱着眉提出了新的问题。
“佳华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以及大新银行。四家银行愿意一起出面,打包受让港基国际银行的一部分贷款合同,来帮助港基国际银行把存贷比,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李轩轻飘飘的说道。
在冯勇祥眼中十分无解的问题。对李轩来说却是一句话的事情。当然,李轩也绝不是活雷锋,他之所以愿意替冯勇祥解除一切后顾之后。一方面是为了说服冯勇祥出售新鸿基证券公司,另一方也有自己的算盘。
银行和券商可谓是商业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李轩如果能在香港的这两大领域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再配合东方集团在香港实业中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说几乎就掌控了大半个香港的经济命脉!
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在全港各地的营业网点总数,已经超过了200家。网点的密集程度不但已经覆盖了全港各个角落,在某些地方甚至还造成了两家银行的内部竞争。
而渣打和佳华的实力合在一起,也已经能与汇丰香港分行相抗衡。所以无论是佳华银行还是渣打银行,短期之内都没有继续在香港横向扩展的打算。两家银行的发展重心,都会转向内部的改革增效,为客户提供更优秀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高的利润上来!
但李轩在香港银行业中,扩张自身影响力的目的却不会改变。只不过采用的方式会从以前的铁血并购,改为更怀柔的联盟。
比如去年九月份,市场上突然传出“股坛狙击手”刘阮雄盯上了东亚银行。东亚银行是香港老牌的华资银行,在恒生银行被汇丰收编之后,它一直是全港规模最大的**华资银行,直到近几年的佳华银行崛起后取而代之。
东亚银行为前辈银行家冯平山、简东浦、李冠春等人所创,但截止到港股市场传出风声时,冯、简、李三家及好友所占股份,合在一起还不足两成。大股东控股不稳的公司,正是刘阮雄最喜欢下手的目标。
刘阮雄这样的恶意收购者,对普通股民来说是一颗幸运星。因为他和原有大股东的博弈,会催生被收购企业的股价暴涨。普通散户如果运气好能才准点,可以跟着大赚一笔。但对于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来说,刘阮雄无疑就是股市灾星,股坛的老鼠屎。
他收购公司并不是为了经营,而是用各种资本手段来创造炒作的题材,从股价的暴涨暴跌中渔利。这对于公司长久的发展绝对是有害无益的。所以东亚银行的董事局,绝不愿意因为刘阮雄持有的股份足够高,而被迫邀请他进入董事局。
但现有大股东冯、简、李三家。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刘阮雄相抗衡。所以东亚银行只能寻求“白衣骑士”的帮助,而李轩旗下的lh投资基金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了。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大规模扫货。
短短一个月时间,东亚银行的股价就被推高了将近五成。lh投资基金一口气增持了东亚银行11.5%的股权。再加上东亚原有大股东们的增持,整个一致行动人们的股权达到了34%才收手。
结果没想到刘阮雄只是虚晃一枪,他前期的确是悄悄收购了东亚银行的不少散股。但在lh基金加入战局后,刘阮雄自知实力不敌。所以在股价涨到一个高点时,他就顺势把手中的股票全部抛出,一举获利两千多万港币!
东亚银行的董事局可能永远猜不到真相,刘阮雄的这次行动,其实是和lh基金联手演的一场双簧好戏!lh基金借此机会以一种非常友好的姿态,进入东亚银行的董事会。
虽然lh基金只是作为一个单纯的财务投资者。并不寻求对东亚银行的控制权。但在它的穿针引线下,东亚银行与东方系的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的关系迅速开始拉近。
除了拉拢东亚银行之外,李轩还以东方集团的名义入股大新银行。东方集团同样只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持股20%,并不对创始人王守业先生的控股权构成威胁。
而在东方集团的支持下,大新银行在两个月前成功击败马来西亚富商郭领灿的丰隆集团,从港府手中收购工商银行。完成并购后的大新银行,分行数量达到27家,晋升为香港中信银行的行列。
都说同行是冤家,但佳华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大新银行却已经隐隐有了同盟之势。而李轩之所以能够把四家银行拉拢到一起。靠的正是东方集团对香港整个电子产业的支配地位。
香港去年全年的gdp总量突破了3700亿港币,而这其中电子产业贡献了四分之一。香港现在的电子产业几乎都是围绕着东方集团发展起来的,这一数据足以说明东方集团对香港实体经济的影响之深。
李轩的出现已经极大的改变了,香港整体的经济结构。另一个时空中的1987年。香港的工厂超过80%都已经北移,整座城市的经济命脉逐渐被地产业所控制。
但现在,香港的工业也就欣欣向荣。每年有几百万台电脑、上千万台各类游戏机,以及上亿份游戏卡带从香港装船运往世界各地。繁荣的电子工业给香港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更生产了数以亿计的资金往来。
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无疑在香港电子业崛起中,分得了非常美味的一块红利蛋糕。就连汇丰银行为了更好的参与进来赚钱。也在李轩收购置地集团时大开方便之门,给同为英资财团的怡和公司背后插了一刀。
香港银行业近几年对电子业的资金投入,大有赶超地产业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与东方集团保持良好的关系,无疑可以在竞争中获得不小的优势。
因为东方集团的一举一动,都会对香港整个电子业造成深刻影响。那些与东方集团发展思路合拍的企业,都赚的盆满钵满了。比如之前rca公司决定将其整个电视机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亚洲来。
如果某家公司能够成功融入rca公司的亚洲产业链,无论是代工电视机、收音机、录像机,还是提供各类零部件。只要能争取到rca公司的订单,都足以让这家公司吃撑。
这种情况下,企业寻求贷款来进行扩张,对银行来说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优质业务。更有一些精明、胆大的商人,甚至在没获得订单合同前,就敢以全部身家为抵押,从佳华银行贷款对自家工厂进行升级改造。
然后佳华银行为了自身贷款的安全,会竭尽全力的为其与rca公司牵线。因为客户万一真的破产,银行就需要通过没收对方抵押的财产来充抵贷款。而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是银行既不愿看到的一种结果。
整个香港电子工业都极力希望,自己能够与“财神李”和他的东方集团变得更加亲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轩的态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业在香港电子产业中的客户争夺。
“香港的华资银行普遍规模太小,市场稍有风吹草动,甚至一笔大投资变成坏账,就可能引来灭顶之灾!所以杨凌均之前向我提过他的一个构想,他希望能通过多家银行结成联盟,一起守望相助的方式,来共同应对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
他已经与东亚银行李保国先生,大新银行的王守邺先生进行过商谈。如果冯生有意夺回港基国际银行的控制权,我们也非常欢迎你加入到这个联盟之中!”李轩笑着邀请道。
杨凌均代表东方集团同时兼任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这两家上市银行的董事会主席,绝对是香港金融界现在最举足轻重的人物。
冯勇祥来赴宴之前,猜想李轩会报出一个令他难以拒绝的高价来收购新鸿基证券。但他没想到两人今晚的谈话,主要却是围绕着港基国际银行展开。冯勇祥非常希望能把它重新变成新鸿基银行,但这样重大的事情他也不敢轻易做出决断。
冯勇祥至少要先回去与自己大哥通个气,毕竟冯家的25%股权是属于大哥的。只有大哥先支持自己的回购行动,他才有资格考虑要不要放手一搏。
在冯勇祥表示自己需要思考几天,再给出最终答复之后,李轩也没有在意,转而把话题重新转回到证券公司上来!
“照叔,不管亚洲证券公司最后是否会与冯生的新鸿基证券合并,我之前的看法一直不会变,希望能请你来出任亚洲证券公司的董事长,不知道您已经考虑的如何了?”李轩扭头对李福照说道。
在整个饭局中,李福照并没有介入李轩与冯勇祥的交谈,而是不动声色的在一旁作壁上观。对于李轩的邀请,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有必要答应下来。
如果他出任亚洲证券公司的董事长,港府和廉政公署就算想秋后算账,继续紧咬他的小尾巴不放,也不得不考量“财神李”和东方集团的反应。
因为如果子公司的高层被以贪污受贿的名义进行抓捕,对整个东方集团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污点,势必招致李轩的猛烈反击!所以对李福照来说,加盟亚洲证券公司其实给自己撑开了一把保护伞!(未完待续。)
电子游戏帝国 第522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子游戏帝国最新章节!
李福照担任远东交易所主席,以及四会合并后的香港联交所主席期间,肯定不可能像白莲花那么干净。但是你要说他有严重的贪腐污点,也不太可能。
借着上市审核权来优先获取一部分新股的配售权,这种做法虽然不合规,但大部分的原因更应该归咎于行业内的潜规则。李福照已经主动让出位置,如果港府和廉政公署还要抓住这些小辫子不放,那就有些欺人太甚了!
所以李轩并不太担心李福照有被秋后算账的风险,而聘请他出任亚洲证券公司董事长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以李福照在香港证券业内的地位和威名,谁人不得避让三分?
就连冯勇祥猛然听闻这一消息后,也是脸色数变。李福照加盟亚洲证券公司,对新鸿基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他之前虽然口口声声说,亚洲证券不久之后就能够全面超越新鸿基证券。
但那只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新鸿基证券近二十年时间积累的底蕴,绝不是仅凭砸钱就能一下子追赶上来的。至少在两、三年内,冯勇祥确信新鸿基证券的主要敌人,还依旧将是汇丰旗下的获多利公司。
但如果李福照加盟亚洲证券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就连新鸿基证券当年都受过对方的不少恩惠。凭借李福照自己的人脉,完全能够把亚洲证券底蕴不足的短板补上。
这个消息也让冯勇祥心中的选择,又朝接受李轩收购协议的方向倾斜了几分!而李轩之所以当着冯勇祥的面,向李福照讨要答案,也正是抱着敲山震虎的打算!
※※※※※※※※※※※※※※※※※
“全哥,早啊!”
刘昭全刚走出地铁站,就听见身后传来喊声。他扭头一看,同事阿荣正快步小跑着赶上来。
“阿荣,难得你今天这么早来公司,离上班时间还足足有半个多小时!”刘昭全笑着指了指手上的腕表说道,对方平日里向来是掐秒抵达。
“呵呵,昨晚没回家。和一位美女春风一度!人家打卡时间比我们早半个小时,一大早就要出门,我自然不好意思一个人赖在别人家里!”阿荣暧昧的笑了笑,一副你懂的样子。
刘绍全自然懂了,这个阿荣长相颇为英俊,又有一手讨女孩子欢喜的把妹本事。所以这种留宿美女家中的风-流韵事,每个月都能发生好几回。
“人渣!”阿荣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女孩子的冷哼声。
刘绍全扭头一看,发现与他俩同一个办公室的高思琪正对他大翻白眼。不由有几分尴尬。虽然他自诩风-流倜傥,但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女同事面前,也还是想保留几分好男人的形象。
“你们周末有没有听说一个消息,‘财神李’的亚洲证券好像要收购我们公司!”刘绍全及时站出来转移话题。
“我也听说了,昨天还特意找了一个在亚洲证券工作的朋友去探听消息,他们公司之前并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应该是个假消息吧!”阿荣立刻随坡下驴,附和着刘绍全的新话题说道。
“应该是真的!我表妹在铜锣湾的一家高级私密会所当领班。昨天他来我家玩,新闻上刚好在播报这条传闻!然后她突然悄声告诉我。财神李上周在她们会所,设宴邀请咱们老板冯生一起吃饭。两人吃晚饭离开时,有说有笑的!”高思琪神秘的一笑,爆出一个大内幕。
“啊,这对我们算是一个好消息吗?”阿荣有几分纠结的说道,“虽说亚洲证券的薪水待遇比我们这边高出一两成。但两家公司有大量的竞争业务,合并后该不会裁员吧?”
香港证券业从10月19号的“黑色星期一”之后,两个多月来持续不景气。像纽约、伦敦的股市在经历了暴跌之后,都很快出现了逐步回暖的趋势。
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从最低点时的1700点,重新上涨到了2000点。伦敦ftse指数也从最低点时的1600点。上涨到了1800点。
但港股的恒生指数近两个月来依旧阴跌不止,从“黑色星期一”之前的3900点,一直跌到现在的只剩1870点,总跌幅已经超过50%。投资者的信心在这轮股灾中,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对香港证券业来说绝对是个灾难。
“是啊,咱们团队与亚洲证券那边,还正在竞争创达电子的上市包销业务!亚洲证券收购我们公司,该不会就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吧!”高思琪也皱了皱眉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