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大唐中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子昌

    “少主不要激动,报仇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李复连忙劝道,“当务之急是说服朝廷让少主你可以回去继任仆射一职才行。虽然仆射希望你继承归义军,但若是没有朝廷的同意,少主连离开长安都做不到,谈何继承仆射之位”

    “可朝廷会同意我回归义军吗”想到这里,张承奉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也有些忐忑。

    李复神色严肃,思考了一会儿问道,“少主在长安可有熟络的官员最好是能在圣上面前说上话,实在不济,能在其他重臣面前说上话的。”

    “这。。。。”张承奉有些为难,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来。

    别看他有爵位,但他这样爵位的人,在长安一抓一大把,根本不值钱。

    就连圣上,也只有大朝会的时候才能看到,即便是见到了,连话都说不上,让圣上同意他回去继任归义军节度使,谈何容易

    因为他是从小在沙州长大,来长安其实就是当人质,想要融入长安权贵的圈子,哪有那么容易。

    “少主,这个事你一定要上心,这关乎整个归义军的存亡和你们张氏一族的未来。索勋野心勃勃,可能要篡权,若是没有朝廷的支持,少主不仅不能不回给老仆射报仇,还会断送整个归义军的家业。”李复站起来着急地追问道。

    看着李复那逼迫的眼神,张承奉下意识退了几步,连忙道,“有。。。有一个人,礼部主客司郎中李旺杰,我和他一起去平康坊喝过花酒,见过几次。

    他是正四品县伯,又是礼部主客司郎中,他能在礼部孙尚书面前说上话。不过他为人比较贪财,想要请他帮忙,必须拿出不少的财物才行。”

    “财物这个没问题,此行前来,末将带了不少好东西,变卖换成财物即可。”李复想也不想便说道。

    找到了门路,张承奉和李复二人便把府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然后换成铜钱和绢便前往李旺杰的府上。

    当李晔知道的时候,也不禁一乐。

    “这个张承奉倒是有意思,居然找李旺杰那货帮忙”

    “陛下,要不要臣带人把李旺杰拿了”李旺杰此举无疑是有违律法,这也在锦衣卫的管辖范围内。

    “算了。这厮平时做事倒也挺卖力,一点小毛病,没这必要。不过可以警告他一下,让他收敛点,被败坏了我大唐的名声。”李晔摇了摇头。

    要是换成其他人,李晔早就让锦衣卫拿下或者让御史台弹劾了,但李旺杰此人是李晔树立起来的一个榜样,一个让吐蕃人归顺大唐的榜样。

    只要对方做的不太过分,他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河西来人那边”李简请示道。

    “让你的人去李旺杰府上把张承奉和李复二




第436章 张承奉
    ;

    “什么”

    听到锦衣卫来人,李旺杰整个人的脸色就变了,看向张承奉两人的眼神颇为不善。

    要知道这收的东西还没放好呢,这锦衣卫的人怎么就来了

    “长松伯倒是好雅兴。”

    在几人的震惊下,董浪便笑着大步走进来,也不管几人脸上的慌张和惊愕。

    “李某见过董指挥使。”

    看到是董浪,李旺杰立即露出笑脸,连忙迎了上去。

    别看董浪只是一个副指挥使,但他却知道这位副指挥使却是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李简的心腹。

    锦衣卫可不是他这一个小小的长松伯可以得罪的,自然不敢怠慢。

    “长松伯客气了,还不要怪董某不请自来。”董浪还礼道。

    “不知董指挥使怎么有空来小伯的府上,要是早知道董指挥使要来,小伯一定会设宴款待。”李旺杰赔笑道。

    张承奉和李复二人也有些忐忑,站在那里低着头,生怕被董浪察觉。要知道他们刚才可是带着财物而来的,要是被锦衣卫抓个正着,那岂不是惨了。

    董浪笑了笑,看向低着头的张承奉二人。

    而李旺杰看到董浪注意到那两人,心里也‘咯吱’一下,心想不会这么倒霉吧。

    董浪对着张承奉二人行礼道,“想必这位就是归义军节度使之子张承奉吧”

    张承奉没想到自己真被认出来了,不甘地抬起头,对着董浪行礼道,“张某见过董指挥使。”

    “张少帅,圣上宣你进攻觐见,请吧!”董浪举起手指着大门微笑道。

    “圣上要见小人”张承奉一愣,不可思议地看了看董浪和李旺杰。

    早知道圣上要见自己,自己还有必要求到李旺杰这里吗

    “怎么圣上召见,张少帅还想抗旨不成”董浪脸色沉下来,不悦道。

    “不。。不是,董指挥使勿怪,只是听闻圣上召见,小人有些有些惶恐。。。。”

    张承奉连忙解释道。

    待张承奉二人上了马后,董浪对着送出来的李旺杰淡淡说了一句,“长松伯。圣上让我给你带句话,不要忘了你是大唐的官员,一言一行代表着大唐,好自为之。”

    说完董浪就翻身上马,指挥手下人朝着大明宫而去。

    “老爷。。。老爷。。。”

    看着李旺杰站在那里发呆,跟随他从松州而来的一个仆人不禁开口提醒。

    “叫什么本伯耳朵没聋!”李旺杰不满道。

    “老爷,那那几车东西。。。”

    “什么东西派人给张奉承送回去。真是晦气,早知道会惹上一身骚,就不应该答应见这张奉承。”

    李旺杰有些生气,本想去找张奉承的晦气,可想到对方得到圣上的召见,想来也不是自己能交恶的。一想到这个,李旺杰就觉得郁闷不已,真的是流连不利。

    想到崇圣观有不少道士,李旺杰觉得有必要去请几个道士来给自己算上几卦。

    “来人,明早派人去崇圣观请几个得道高人回来!”

    说完李旺杰便大步离去,留下一脸错愕的下人。自家伯业不是信佛吗怎么让他们去请道士回来谁不知道崇圣观是长安外城最大的道观

    。。。。。。

    张承奉可不知道李旺杰的郁闷,此时的他心里很忐忑,不知道圣上召见自己有什么事。

    他也想从董浪口中打听点消息,可是对方根本不搭理他。他也无奈,只能压制着内心的紧张,直到见到那位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圣上。

    不过两人的差距还是挺大,一个是庞大帝国的主宰者,一个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臣张承奉参见陛下!”

    “臣李复参加陛下!”

    “平身!”

    “谢陛下!”

    在两人起身的时候,李晔看了看二人,开口道,“张爱卿,令尊的去世,朕也很哀痛。不过爱卿放心,既然令尊是遇刺身亡,这个事朝廷肯定会找回鹘人要个交代,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威严不是小小回鹘人可以挑衅的。”

    &



第437章 索勋的密谋
    ;

    “废物,连个人都追不到,要你要有什么用”

    看着眼前的长子,索勋有一股揍对方的冲动,可想到他还要继承自己的家业,只能忍住不动手。

    “父亲,不是孩儿无能。是李家,他们暗中阻拦,结果让李复跑到了凉州都督府的境内。就算是孩儿带着几千人,也不敢去挑衅凉州都督府。”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黑色盔甲男子站在索勋面前解释道。这人叫索图,索勋的长子,同时也是张议潮的外孙、张承奉的表兄。

    “肃州龙家呢为父不是让他们协助你吗”索勋厉声道。

    “龙家就是一群见风使舵的小人,根本就没出力,出了肃州就不管了,说是怕被回鹘人袭击。”

    “废物,都是废物。你也是,龙家也是,一点小事都办不了。”索勋大骂道。

    “父亲,要不我们也派人去长安,请朝廷册封父亲为归义军节度使”索勋次子索波建议道。

    “现在还有什么用”索勋白了一眼自己这个只知道马后炮次子,“以李复那厮的行程,如今肯定到了长安,说不定已经迎回张承奉那小子在回沙州的路上了。

    慢一步,步步慢。要是没有让李复逃走,怎么会是这个局面”说到这里,索勋看向索图的眼神就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父亲,如今的局面还不如你直接自称仆射。张氏兄弟相继死去,对父亲威胁最大的李明振也死了,如今归义军哪里还有比父亲更有威望的人。

    父亲完全可以在张承奉回到沙州之前,自称归义军,这样朝廷总不可能为此便攻打归义军。”索波建议道。

    “哪有这么容易!虽说如今的归义军为父声望最高,但反抗的声音不是没有。

    我们目前只能控制沙州,瓜州李氏不一定会听从为父的号令,肃州龙家也有自立的打算。甘州刺史是张淮鼎的亲信,而且远离沙州,为父根本影响不到那里。

    若是张承奉不回来还好,这几家虽然实力不行,而且内部也有矛盾,联合不起来。

    但一旦张承奉得到了朝廷的任命,这几家就可能联合起来。仅凭沙州一州之力,根本不是三州的敌手。”索勋连忙摇头,他不是没想过这点。

    “父亲,那就让张承奉回不来。”索图发狠道。

    “你给我闭嘴,放走了李复,还没有找你算账呢!”索勋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

    “父亲,我们不用自己动手,完全可以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回鹘人。相信回鹘人会很乐意帮我们处理掉张承奉。

    只要张承奉回不来,然后父亲以给其报仇为由,拉拢归义军各方势力效忠父亲。就算是朝廷不满,但为了河西的稳定,只能承认父亲的节度使一职。”索图神色阴狠地说道。

    “大哥,你说起来倒是容易。若是我们杀了张承奉,就是打了朝廷的脸,到时候朝廷一声令下很等着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若是那样,还不如维持现状,还能保住我索家的基业。”索波反对道。

    “谁说我们要自己出手”索图眉毛一挑,然后对索勋行礼道,“父亲,我们可以把张承奉的行踪泄露给回鹘人。以药罗葛仁美的性格,肯定会想办法伏击张承奉一行。

    到时候可以借着归义军内部对回鹘人的仇恨,父亲便可以凝聚归义军的人心。只要归义军上下支持父亲,到时候朝廷为了归义军的稳定,肯定会同意让父亲担任这个节度使。”

    索勋看了看这个长子,对方的这个建议挺不错,这倒是挺出乎他的意料,看来对方还



第438章 谋归义
    ;

    会州发现铜矿并不久,之前只是安西大都护府的士兵发现了一些端倪,加上李晔让安西大都护府的人在会州附近找铜矿。

    所以随后刘麒便让人仔细在之前发现可能存在铜矿的附近仔细勘察了一下,得出的结论让人很惊讶,会州可能真存在着大规模的铜矿。

    铜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大唐流通性最好的货币是铜钱和绢,倒不是没有金子和银子,但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赏赐,市场的流通性并不强。

    原因也有银的产量不多,无法作为法定货币。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在宋朝会出现交子的原因,就是因为铜钱和绢太过笨重,不便携带。

    而银子真正作为法定货币还得在明朝。

    李晔自然知道只使用铜钱的弊端,但此时大唐的银子产量的确不高。

    他倒是知道一些大的银矿,可惜大多不在朝廷的控制区内。

    当然有条件开采,他更乐意去其他地方弄银子,比如说鬼子的石见银矿。

    而之所以明朝银子才会成为法定货币,是因为当时因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墨西哥等西班牙殖民地的白银大量流入当时的明朝。

    所以目前大唐还是只能用铜钱作为法定货币。

    但目前大唐对于铜矿很缺,除了朝廷制造铜钱外,军器监制作火炮需要大量的铜。

    刘麒作为安西大都护府的大都护自然知道一些隐秘事,若是会州真有大铜矿,那就不是小事。

    不过李晔此时还不知道会州发现铜矿的事,即便是锦衣卫也不能保证什么都知道。

    此时的李晔正想着如何吞并归义军呢。

    “陛下,臣建议安西大都护府驻地移至凉州。凉州乃河西第一城,扼守河西,大都护府向西扩张符合陛下的期许,也有利于控制整个河西走廊。”李嗣周建议道。

    毫无疑问,李嗣周这个覃王的扩张欲不知道是不是被李晔激发出来,内阁七人中,他的对外扩张欲无疑是最强的。

    “陛下,臣以为不可。陛下不久前才下旨让归义伯担任归义军节度使,现在就让安西大都护府西扩,岂不是朝令夕改这对于陛下,对于整个朝廷,都不是一件好事。”最先反对的不是裴荣等几人,反倒是作为礼部尚书的孙烨。

    此时在场的大臣,不止内阁七位大臣,还有礼部、刑部两位尚书,锦衣卫指挥使李简。

    而孙烨的反对,有着一定的私人情绪,那就是他不想看到刘麒的权力扩大。

    安西大都护府西扩,势必把归义军辖地纳入,到时候管辖整个陇右的安西大都护府实力将会增强。

    “陛下,安西大都护府现在便西扩的确有些不合适。安西大都护府辖地重新纳入大唐仅两年而已,辖境羁縻州较多,我汉家儿郎人数较少,短时间应该巩固现有的辖地才是。”李磎也站出来说道。

    李磎是吏部尚书,而且是大学士之一,说话的分量不小。他又出使过河西,对于河西的了解比在场其他人都要多,他这话一说,就连李晔也不得不思考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

    “陛下,这次归义的乱局是朝廷收复河西最好的机会,错过了这次的机会,后面朝廷想要把玉门关变成边关花费的时间会更长。”李嗣周着急道。
1...168169170171172...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