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张居正气的笑道:“皇上没事要你的脑袋做什么,你的脑袋又不是国宝。”
戚继光只是赔笑,他还不明白况且为何总是说皇上想要他的人头,现在怎么看况且都是皇上第一宠臣。
况且当然不如高拱张居正这些藩邸老人,但却绝对是当朝第一新贵,连巡抚江南的海瑞都望尘莫及。
张居正兴致很高,索性让人告诉厨房,做几样下酒的小菜,要和况且、戚继光继把盏续聊。
况且和戚继光当然乐得奉陪。
“锦衣卫差不多成规模了,不过别的也有许多要你费心的事,比如幕僚队伍,这个也不能少吧,还有一些吏员也不能缺,他们并不重要,可是校计军簿、财务,校点人马损耗,给朝廷誊写奏章的书记员,还有若干行政事务人员都需要配置齐全。”张居正道。
“这个我当然也想过,不过皇上只是让我成立第六卫,港口经营这些皇上应该有自己的安排吧。”况且道。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哪天我进宫时问问皇上。不过你自己军里也需要这样的人,这个总要自己来安排。另外锦衣卫镇守地方,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地方刑狱诉讼,这就需要有精通律法的人辅佐你,这方面的人员也不可缺。”
况且想想头疼,涎脸道:“这方面大人既然想到了,您就帮我组建好班底,过后我接收下来就行了。”
张居正笑道:“你倒是会借坡下驴,当甩手掌柜。”
戚继光道:“也不怪他,他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了,的确一个人忙不过来。”
“谁让他一个人忙了,他可以多安排些人去做,他只要发号施令就行了,他自己非要事事亲历亲为的,还能怨别人。”
酒菜上来后,三个人坐在一张圆桌旁饮酒谈公务。
“皇上也有可能有安排,另外皇上会派内监去监军,这一点估计不可避免,你跟张鲸处的还好吧?”
“嗯,张鲸大人一直全力支持我,就是总骂我胡作。”况且道。
“你的确是胡作,我都经常想骂你。张鲸见着我就诉苦,说你经常给他招灾惹祸。”张居正笑了。
皇上会派内监监军,况且早就预料到,如此重大的事,皇上当然不会完全放心他,必然要派身边的人去监视,这样对他也有一个好处,可以拉大旗作虎皮,借用内监的名义震慑地方。
如果是张鲸监军,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就是别人他也不怕,不行就拿钱买通,他就不信世上有不爱钱的人,遑论太监了。
戚继光听了直咂舌,他也是加了宫保衔的武将,算是一只脚踏进勋贵阶层了,可是内宫这个层次他还根本接触不到。平时见到的一些内监无非就是被贬斥出京镇守各地的失意者。
三人一直聊到后半夜,张居正把能想到的都替他想了一遍,况且和戚继光才告辞出来。
“你的设想还是要做最大程度的保留,不要把想法全都禀告皇上,不然做不到就有麻烦了。”出来后,戚继光忠告他。
“我当然知道,不会那么傻。”况且笑道。
他只是想趁机勒索朝廷几条武装船舶,慢慢一点点打造自己的无敌舰队,这才说出自己将来去外海打倭寇、海盗的设想,不然的话他根本不会说出口。
沿海的水师这都不具备这个条件,没有一个充足的理由,给武装船舶装备红衣大炮,皇上绝对不会答应。每年朝廷制造的红衣大炮都是有定数的,每一座都登记在册,这玩意可不像强弓硬弩,张口就能申请到一批。
“你心里有数就好。”戚继光陪着他走回府邸,这才上马离开。
西华门附近武当掌教的府邸里,几个人正商量着况且的“无理要求”。
况且居然张口就要他们的镇教至宝两仪八卦阵,这可是除掌教外其他人都接触不到的秘笈。
武当山的八卦阵也是早年布置好的,现在的武当掌教只知道这阵法如何布置,都没有亲手试过,这等至宝如何能泄露给别人?
“说这些有什么用,人家拿大义压我们,还能不听命?”一个人气的无可奈何道。
“干脆就说失传了。”一个人出主意。
“这样说不是不行,可是以后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公子一旦知道实情,就得把咱们除名了。他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
“除名又如何,咱们又不靠他过活。”
“也不能这样说,凡是不支持他的都从他那里除名,咱们怎么着也不能背个抗命负义的罪名吧。”
“公子如果自己要经商、要赚钱,当然没有一丁点问题,他是为朝廷效力,是为朝廷赚银子,这可是跟大义想违背的事。”一个人不服气道。
“大义,什么是大义你不懂?公子就是大义的化身,他们一家就代表大义,好在咱们还有老爷子和公主,不然就更被动了。”
“那这安全通道怎么办?”
“当然提供,不过海上情况瞬息万变,到时候万一冒出几股海盗来,也不能怪咱们不是?咱们又不能完全保证通道的安全。”
“那就这样回复吧。”
几天后,况且接到了各方的答复,看完后心里发笑。
这群混蛋流氓,一个个都是油浸泥鳅,跟他们打交道,有多少心眼都不够用。
他也无奈,这已经是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答复了。
他让慕容嫣然和周鼎成联系各方,而且发狠叫号,敢于不支持他的,一律从勤王派里除名。
当时慕容嫣然和周鼎成脸色都变了,劝他不要这样激进,免得引起这些人的强烈反弹,反而不好。
况且却坚定主意,现在到了该划清队伍的时候了,谁是支持他的,谁是反对他的,谁是墙头派,必须水落石出。
支持他的就是他的朋友,反对他的将来就是他的敌人,墙头派自然需要大力争取,争取不过来就斩除掉。那些敌对派系,将来有能力了都要好好算一笔账。
很长时间以来,况且就对自己在勤王派中的地位一直感到迷惑,后来经过慕容嫣然和周鼎成闪烁其词、吞吞吐吐的话,还有勤王派对他的一些举动,他有种奇怪的感觉,他就好像罗马教廷的教皇,虽然对欧洲列国没有统治权,可是各国的国王却需要他认可才能合法戴上王冠,不然就是不合法。所以勤王派中的各派系都必须在表面上尊重他,也得确保他的存在。
这当然没有什么证据,仅仅是一种揣想,他此次叫号也是想验证一下,白的是什么样,黑的又是什么样。
实际上结果已经不错了,尽管各方都还是在敷衍,但毕竟没有敢于公开抗命。
武当的两仪八卦阵、天师教的天地大挪移阵他也不是真的需要,只是借此让各家亮明态度。至于海外的君王组织他是最不看好的,却也回复保证从命,这里面当然有猫腻,他知道君王组织不会乖乖服从他的命令,不过是阳奉阴违。
但有些事不撕破脸也有不撕破脸的好处,将来的事只能到时候随机应变。如果君王组织真的肯听命,他也不必一定要求朝廷为他打造一支小型舰队。
“看来公子当初的做法是对的,这些人真的害怕了。”慕容嫣然笑道。
她跟这些人打过许多次交道,每次都头痛不已,没想到这次都响应的都很痛快,毕竟况且要求的可不是几百人上千人的俗家弟子,而是他们的镇教之宝。就是朝廷都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大海商 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季大练兵
“我看见好就收吧,别再施加太大压力,以免过犹不及。”周鼎成道。
这次的事,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虽说是为况且传信,可是况且毕竟施压的对象是武当派,他可是武当派的正宗传人,对自己的宗派自然有深厚无比的感情。
况且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抛弃原来的宗派意识,全心全意地忠诚于他,周鼎成自忖就难以做到这一点,他不可能对况且不利,却也不能对自己的宗派不利,好在两者还没有冲突,不然他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只是点开胃菜,小意思。”况且不以为然道。
慕容嫣然、周鼎成都吓了一跳,这还是开胃菜,你要的大餐是什么啊,不会把人家连窝端吧?
“我这次只是要看他们的态度,并不是要求他们实质性的行动,以后需要时就得要求他们做出实际性的表率了。”况且解释道。
慕容嫣然这才明白他的意思,那两个阵法况且的确用不到,在军营还是衙门都没法布置阵法,所以况且这才说是虚的,武当派和天师教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用一种变相的敷衍答应了。
至于海外君王组织保证的通商路线,谁都知道不可靠,君王组织也不能保证海上路线的完全畅通,海盗联盟跟他们达成协议,双方答应不再袭击对方的舰队和基地,海上通道依然掌握在海盗联盟手上。
这些日子,大校场那里的训练是如火如荼,况且感觉自己真的很命好,戚继光那里一直没有大的动静,这才能始终在帮他练兵。
况且的骑兵编制虽然只有五千人,可是这五千人都有副马,也就是发给一万匹马,他的两府护卫加上纪昌这些人也都是有副马,结果真就凑齐了一万两千匹马,况且就用这一万两千匹马训练骑兵。
“真的有必要吗?骑兵多了不一定好,在江南尤其是沿海,骑兵不容易展开的,用途不大。”戚继光委婉劝他,戚继光练兵大都是步兵,只有很少一部分骑兵,作为中军用的配备。
“反正有现成的马匹,就训练这么多吧,说不定以后真的能用上呢。”况且道。
戚继光也不劝了,知道他有个一万两千人的骑兵战术,总想着训练出适合的战士。
从神机营那里受训的人已经回来了,运回来火铳、火炮等,戚继光开始接手训练他们如何跟步兵配合,组成怎样的阵势,如何集中火力消灭敌人,而不是毫无层次、毫无目的的乱放。
各种步骑结合、步兵和火器的配合,强弓硬弩如何跟火器组成杀伤力最大的火力网等等,戚继光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第六位的将士们。
根据张居正的点拨,百户千户等官职况且也临时任命了,两府护卫统领和纪昌分别担任一个卫的指挥使,他自己亲自任一个卫的指挥使,千户、百户也都由护卫中的官员担任,况且明确宣布,这只是临时性的任命,将来哪些学员立功了,也可以晋升到这些职位上来。
两府护卫统领和一些被任命为千户、百户的武官都眼热不已,问况且他们以后立功后能不能得到正式的任命。
况且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将来能立下大功,有的是职位留给他们晋升,不用争抢这些。这些人这才安心。
现在况且这里还缺一个卫,他也不准备扩招了,将来招募训练的人员也只是作为补充用,多的就再扩充一个卫,锦衣第六卫最多也就扩充到三万人。
锦衣卫风头最盛时有六万多人,不过有许多都是民间人士,不是正式的锦衣卫人员,还有许多寄禄的,真正的锦衣卫人员一般不超过三万人。
“你这支人马练成后,拉出去跟鞑靼打一仗都没问题。”戚继光感到非常满意,主要是兵员素质太好了,他练兵十数载也没挑选到如此多高素质的人员。再加上经费不限制,待遇又高,完全按照皇上亲军的规格来打造,如果这样还打造不出一支堪与鞑靼铁骑作战的队伍,也太说不过去了。
“秋季如果皇上没有命令去福建,就先拉出去跟鞑靼战一场。”况且笑道。
“跟鞑靼战斗还是要依靠雄关和城池,在平原地带跟他们交手不值当。”戚继光道。
况且无语,朝廷为何就不能像永乐帝那样冲出边关,扫平漠北?
这当然是朝廷的政策,跟戚继光等武将关系不大。这种事跟他无关,他也不想多操这份心。
“这些教头你最好长期保留,以后每年都要训练一支新军,既然你能解决经费的问题,应该就没有问题。训练有素的军人跟临时拉壮丁或者按兵户户籍强征来的人员差别太大了,只有训练有素的军人能承受住战火的考验,那些强征来的人员,行军途中就可能逃掉三分之一,上了战场最少也要死一半以上,十个人最后能剩下两三个人就不错了。”戚继光指着那些教头道。
况且点点头,他当然不会放手这些教头,有武定侯帮忙,长期雇佣这些人不会有问题,这些人也喜欢这样,毕竟多了一份丰厚的薪水。
而且这些人现在都知道该当如何练兵了,下次都不用戚继光带人过来帮忙。
一群散兵游勇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想当年永乐帝发动靖难战争,也是靠着蒙古朵颜三卫做军锋,每次与官军交战,都是这些朵颜三卫打头阵,冲破官军的阵型,随后才是永乐从辽王(宁王的祖宗)处骗来的精兵开始冲锋,这才能百战百胜。
朵颜三卫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部落,也是百战精师,依然有蒙古铁骑无敌的气势。不过事后花的代价也是太大了,永乐帝把宣府以外的土地割让了一千五百多里给朵颜三卫做报酬,这直接导致宣府边关向里缩进了大片土地。
这在当时并没有任何政治风险,但是谁也没想到,后来却因此酿成了土木堡惨祸。
蒙古瓦剌部落突破宣府边关,急行军设下埋伏,包围了明军六十万精军,几乎是当时明朝全国军力的荟萃,瓦剌一战击溃了明军,几乎全歼,名将英国公张辅战亡,英宗被生俘。这直接导致明朝从仁宣朝的鼎盛时期跌入低估,险些滑入万劫不复之境,过后还是多亏兵部尚书于谦四处奔走,扶持景泰帝即位,才使得瓦剌生擒的英宗失去了奇货可居的价值,而且全国臣民又都看到了希望,最后瓦剌也只得无奈退出关塞。
其实这一役瓦剌虽然大获全胜,伤亡损失也是惨重,过后再没能力大举进攻。最终把英宗还给明朝,开启互市。
瓦剌的首领终于明白,战争不是王道,与明朝互市、互通有无、互惠互利这才是长期共存的真理。
“宣府。”况且忽然叫道。
“宣府?”戚继光一怔。
“鞑靼如果秋季进犯,一定会在宣府图谋突破。”况且道。
“这个不一定吧。他们每次进犯,都是选择多个边关尝试,能攻破那个就大举进入。”戚继光道。
“以前我不知道,这次一定是宣府。我有种特别强烈的感觉。”况且道。
戚继光点点头,也没跟他争辩,心里却并不相信。
“还是要通知宣府总督一声,请他们做好苦战的准备。”况且又道。
“好吧,我明天就给宣府那里发一道公文,让他们多加防范。”
况且一叹,知道这样没用,宣府总督就是接到公文也会扔到一边,鞑靼没有进攻前,那座边关都会存在侥幸心理,希望被选择的突破口不是自己,不过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此次土蛮进犯辽阳,就是一次迷惑战术,让大家以为这是鞑靼大举进犯的试探手,秋季还会猛攻辽阳,然后从山海关进入内地,山海关才是跟京师距离最近,也是威胁最大的军事要塞。
他晚上回家后,就给皇上上了一道奏折,请皇上督促宣府总督加强战备,秋季如果鞑靼不进犯则已,否则一定会大举进攻宣府。
写完奏章,他拿着去交给周鼎成,让他明天进宫直接交给张鲸,呈给皇上。
锦衣卫就是有这个特权,不用通过通政司递交奏折。
“又想跟皇上要什么?张鲸大人每次看到我脸色都不是很好。”周鼎成笑道。
“不是要什么。只是关于秋季鞑靼可能进犯的事阐明自己的观点。”况且道。
“哦。”周鼎成这才放心。不要说别人,连他最近都怕的不行,况且这是把皇上、朝廷外带勤王派一起折腾的节奏,动作有些太大了。
“对了,这是少林一百零八棍僧的阵法,今天那边刚交上来的。”周鼎成指着几张纸道。
“这个咱们能用上吗?”况且皱眉道。
“如果短兵接触,的确有奇效,不过先得安排人练习少林棍术。老实说,连少林寺现在也没有这种阵法,凑不足这么多优秀的棍僧。不过你要求了,他们也就送来了。”。
“那就安排人试试吧,如果可以也算是一道后手,如果太难就放弃。”况且道。
大海商 第一百八十九章 皇上急眼了
“那小混账还想要什么?他刚拿走一条街没几天,又要什么舰队了,他究竟都想要什么,能不能一次说完?”
武英殿上,皇上真的被激怒了。
高拱、张居正看着皇上的样子感觉好笑,皇上骂人的样子,真跟骂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当然太子还小,皇上也没骂过自己的儿子。
“两位先生莫怪,我是实在有些受不了这小混账了,自打任用他以来,弹劾他的奏章都堆成一座小山了,我都替他压下来,他擅自征用一条街,我也索性给了,他那里的经费也从没少给过一文钱,他居然得寸进尺,还要什么大海道的舰队?”
皇上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天天花的那可是他的内帑,光是锦衣第六卫就快把皇上的腰包挖空了,皇上也是有后妃、一万多太监宫女要养的,都出自内帑,户部可不会给一文钱,皇宫每年还需要修缮保养,哪儿不需要钱啊。
“皇上,况且要这个倒不是为自己,的确是为皇上着想。”高拱笑道。
“皇上,他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不清外海,光是设立开放港口没用,商船都被海盗在外海抢劫了,货物根本进不来。”张居正笑道。
“那现在那些商船怎么进来的?”皇上压抑着自己的怒气道。
“他们都是向海盗交过路费的,况且也说过,如果无法清除外海的海盗,不能保证通道的安全,他也只能这样做,不过那时候朝廷上下又是一片弹劾声,会说他勾结海盗,再者说这也有损皇上的颜面。”
张居正和高拱都这样说,皇上倒是转过这弯来了。他先前是没想到这节,还是况且第一个想到了。
君臣三人这些日子关于开放港口谈的很多,就是没人想到如何保证外海通商通道的安全问题,况且还真是第一个想到的。
“可是现在到处都是费用短缺,我这里也没法拿出这笔银子,去哪儿给他弄这么多银子打造舰队?”皇上真是头疼。
如果况且在这里,皇上非踹他几脚不可,太遭人恨了,就不能让人省点心嘛。
“其实这事不用花多少银子,依我之见,可以在长江水师和福建水师里选择船体大而且坚固的船只改造一下,主要是要上几座红衣火炮,按照他的构想,每条船要有六座火炮,一百枝火铳,这样的船只有五条就够了。”
“每条船六座红衣火炮?那就是三十座。”皇上又磨牙了,很想咬况且几口。
每一座红衣火炮都是大杀器,是宝贵财产,况且张口就要三十座,他怎么不去死啊。
张居正又笑道:“我去兵部、工部查过,库房里还有不少,如果皇上认为可以,银子不用多少。”
君臣三人相处多年,彼此之间也不用朕来朕去的,高、张两人也不用称臣,还是在藩邸时的样子。
“他如果真能扫平外海,给他三十座红衣火炮也可以。”皇上咬咬牙道。
“仅凭这些扫平外海是不可能的,不过可以保证一条通道的安全。”张居正道。
“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仁祖、宣祖那时候,对海盗也是放任不理的,现在想一举扫清根本不可能。”高拱道。
皇上沉吟须臾,叹气道;“两位先生斟酌着办吧,你们觉得可以就可以。”
此时一个内监躬身进来,禀道:“皇上,锦衣第六卫指挥使况且的奏章。”
皇上听到况且两字,就跟被蛇咬了似的,怒道;“拿走,扔掉,朕受够他了。”
内监吓得差点趴下,转身就要走。
“回来,他说些什么,不是,他还想要什么?”皇上暴怒后才醒悟高拱和张居正还在这里,只好强压怒气道。
“况且没要东西,他只是说这次鞑靼如果秋季进犯,一定会选择在宣府突破,请万岁督促宣府加强战备。”小内监两股颤栗道。
“知道了。咦,他什么时候转性了,关心起国家大事了?”皇上这才放心,大松了一口气。
“宣府?兵部不是猜测鞑靼会选择辽阳做突破口吗?”高拱皱眉道。
“嗯,现在一般人都是这样预测的,上次土蛮进攻辽阳,应该就是对辽阳城防的试探。”张居正斟酌道。
“那况且凭什么预测鞑靼会在宣府突破?两位先生看看他的奏折吧。”皇上道。
高拱从内监手里接过况且的奏折,打开浏览一遍后,笑道:“他只是认为土蛮进犯辽阳是故意迷惑朝廷,实则会从宣府突破。”
“他既然这样预测,想必有什么根据吧,让他把这条预测证实了。”皇上道。
高拱、张居正都是一愣。
证实?这怎么证实啊,鞑靼那里虽然也有朝廷的细作,可是根本接触不到决策层,这种事根本没法拿到情报证实。
皇上表面平静,心里却一阵快意:来吧,小混账,这回该我折腾折腾你了。
张居正不明白皇上的心思,只好道:“我回去转达皇上的旨意,让他想法证实。”
高拱心里暗叫不好,他可是知道况且的任务里有去大漠刺探情报这一节的。皇上这不是逼着他深入大漠吗?那可是有去无回啊。
张居正当然也知道,不过就算如此,也只是派些人过去,就算一去不返,就是损失几名手下。
晚上,张居正把况且找来,怒道:“你闲着没事,上什么奏折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