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代善也知道皇太极的心意,不过他不想让四大贝勒分出明显的阵营而激烈内斗,他保持中立可以在中间和稀泥,让两方的冲突有个缓冲,以维持整个后金内部的团结。
对于皇太极的拉拢,代善向来是照单全收,这次也不例外,他连忙大喜拜谢。皇太极点点头道:“大贝勒领一万精兵,悄悄离开大队去清缴大沽寨。得手之后也不必与我汇合,押解着财物直接返回沈阳即可。”
代善知道皇太极的意思,他这么做无非是将好处留给自己人,免得蒙古人看了眼红。对于劫掠后立刻返回的命令,代善自是欣然同意,随后他故意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落在后面,与大队拉开了距离。等到蒙古人距离远了,代善才带着本部一万人转个了弯,加快速度向着东方疾驰而去。
不知道因为热气球的出现,让皇太极和代善盯上了自己的大沽寨,朱聿键正跟随着崇祯等人,从降落在乾清门前的热气球上下来。文武百官在乾清门外的空地上等了两个时辰,早就已经着急了,如今见到皇上平安归来,无不跪地高呼皇上洪福齐天。
朱聿键对此不屑的撇了撇嘴,什么洪福齐天,还不是自己的科技力量,否则再给他们一百年也上不了天。
崇祯兴奋的回过头来对着朱聿键说道:“王兄此物实在神奇,竟然真的能够上天,实乃神物也。”
“皇上谬赞了,臣也是偶一得之,幸有此物足以窥探敌军,为我大军传递消息。不过此物的确危险,一旦出了问题就是万劫不复,还请皇上不要再冒险了。”朱聿键笑着回答道。
朱聿键的话又勾起了崇祯对辽东的想法,他看了看朱聿键,又看了看群臣问道:“王兄经营有方,更有奇思妙想,每每得以化腐朽为神奇。如今更是以区区浙南五府封地,每年可为朝廷进献一百万两,实在忠勇可嘉,手段非凡。”
“皇上过奖了,臣惶恐。”朱聿键说着谦虚的话,心里却是一阵纳闷,这位皇帝饶了如此大的一个圈子,究竟想要说什么。
崇祯清了清嗓子说道:“王兄刚才也听袁督师说了,若想五年平辽,需每年耗费三百万两白银。可是国库年入才一千万两,根本不足以支撑平辽。朕以为若将福建一省也加入王兄封地,王兄可否每年将入朝的银子从一百万两增加到三百万两,以作为平辽之用?”
崇祯的这个办法一说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就连朱聿键也半天没反应过来,一时间竟不知道该答应还是该反对。
“皇上不可呀。”首辅周延儒首先跪了下去:“八贤王得五府封地已经是开国所未有,怎可再与一省之地,这恐怕不妥。”当着朱聿键的面,周延儒没好意思说他尾大不掉有造反的可能,只好说出个含糊的不妥来。
那些东林党官员本来就将朱聿键的封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如今见到皇上还想扩大封地,他们纷纷跪倒请求崇祯皇帝三思。
“你们,你们这是做什么?福建一省每年无多少赋税可收,不如赋予王兄尚可有所发展,这有何不可?”崇祯见到大臣们跪倒气得够呛:“如果不如此做,你们说平辽之费从何处来?”
“皇上,可再加征辽饷,三百万两白银摊入我朝两亿亩土地,不过些微之数。”周延儒出了个注意。
“请皇上三思,如今百姓本已民不聊生,去年一场大旱陕西群寇蜂起,数十县城被攻破。江南亦有灾情,如果不是八贤王施粥赈济,恐怕也会出现**,如果再加辽饷形势恐难以预料。”卢象升这个时候出来表示反对。
周延儒摇头道:“辽饷又不是没有征过,万历年间已有先例,如今再次开征也是无奈之举。让百姓们苦上几年,待得天下太平也就去了。”
“周大人怎可如此说,如今天灾不断,百姓早已穷困潦倒,岂是万历年间可比。”卢象升虽然官职比较低,却是据理力争,丝毫不以对方是首辅就畏惧。
周延儒听得很不高兴,他冷着脸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多征些许辽饷本是平常,百姓会了解的。”看着周延儒一副大义凛然的恶心样子,朱聿键就火往上撞。
这些东林党的所谓清流,只知道高谈阔论,到了实际治国的时候就束手无策。每次朝廷缺钱他们只知道加税,从来不管小民的死活,人家反驳他们就引经据典,一点切合实际的地方都没有,就像今天一样。更何况朱聿键最烦朱程礼教,而东林党却是其最大的拥护势力,不管做什么都以那些扭曲的圣人之言做挡箭牌。
看到这些人又在那里狂吹大气,把圣人之言当成了治国万金油,推销他们廉价的政治观,朱聿键实在忍不住了。反正对方敢当着他的面就反对崇祯增加封地,明显不把他当回事,他也无需太过客气,免得被别人看扁了。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个条件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看看跪了一地的东林党人,朱聿键拱手道:“启禀皇上,周大人所言极是,辽饷摊入田亩并不算多,百姓亦可承受。”
“王爷你……”卢象升本以为朱聿键会向着他说话,没想到对方竟然顺着周延儒的话说了下来,这让他大吃一惊。
周延儒和众多东林党也颇为不解,己方三番五次于他不利,他为什么还会支持己方的见解。
这些人皆面面相觑,不知道朱聿键要做什么。崇祯也很好奇:“哦?王兄认为可行?”
“切实可行,只需做到三点,辽饷可征,且民间无有怨言。”朱聿键笑着说道。
“哦?王兄请说。”听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崇祯立刻来了精神。
朱聿键笑着说道:“其一就是重新丈量土地,如今大明耕地尚是太祖时期所测算,其中沧桑变迁甚多,漏划土地比比皆是。这些土地都是不交田赋的,如果将其全都重新计量,相信土地可增加两成以上。”
“这么多?”崇祯从来不知道,土地上还有这些猫腻,听到朱聿键解释他不禁吃了一惊。这一番话却让周延儒等人变了脸色,为官之人哪个不是豪阔大户家有千倾良田的主,其中瞒报者极多,如果全都重新划分,他们的田地数量恐怕足以让言官弹劾了。
众官员都感到别扭,却又无法进行反驳,只有卢象升暗暗偷笑,他终于知道朱聿键要做什么了。东林党人们没想到,朱聿键的第一条还是最轻的,他后面那辆两条几乎要了所有人的命。
朱聿键清了清嗓子说道:“这其二嘛,就是赋随地走,以田地数量计算赋税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民间多有大户勾结官府,买地之时借着贫苦农民不识字,故意写成购买田地不转赋税,借此将田赋依然压在小民身上。那些小民本已无地,却还需要缴纳沉重的田赋,自然闹得民不聊生。”
“民间为富不仁者众多,这个必须制止。”崇祯听得也是生气,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朱聿键又说道:“这第三就是取消特权,人人皆需纳税不得有人偷漏。如今朝廷致仕官员多不缴纳赋税,这些人往往田地最多,全国两万万亩农田有十分之一在这些人手中而且都是出产最多的。有如此多的田地不交田赋,朝廷自然银钱匮乏。更有甚至许多人为了逃避田赋,就将田产寄在那些致仕官员名下,只需缴纳少许租税,即可不交田赋,这样的土地更是无边无际,如果现今重新计亩,恐怕能交田赋的土地不足八千万亩,这如何能让朝廷府库丰盈?”
“皇上万万不可。”众多东林党人终于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吓得赶快阻止。朱聿键说第一和第二条的时候,对官员的影响还不大,毕竟他们都是免赋税的特权阶级,再加税也加不到他们头上去。可是第三条取消特权,却是实实在在的削去了他们的好处,这会让他们每年都要缴纳沉重的赋税,他们如何肯愿意。
见到众多官员伏地扣头,朱聿键笑眯眯的说道:“刚才周大人不是说些许辽饷,并不会弄得民不聊生吗?怎么到了诸位大人头上就不行?”
“非也,圣人云……”旁边的东阁大学士周道登晃着脑袋想引经据典,却被朱聿键打断了:“怎么?圣人之言还有对不得征收官员赋税有所提及。”
朱聿键这样说等于是在阴周道登,因为他知道周道登是个大草包,本身并无多大学识。朱聿键早就听说过当初崇祯御经筵的时候问周道登:“宰相须用读书人,当作何解?”
周道登想了半天,顺口作答:“容臣等到阁中查明后,再回奏皇上。”
过了一段,崇祯忽然想起件事就问:“近来诸臣奏疏中,总有‘情面’两字。何谓情面?”
周道登憋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他只好回答道:“情面者,面情之谓也。”这种回答,竟然出自堂堂阁臣之口,真令崇祯皇帝哭笑不得,就连站立在旁边的太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正是因为这些事情,才让周道登在外面有了蠢人的名声。实际上他能入阁多半是因为前面几位首辅都是魏忠贤的阉党,崇祯为了人事过度,必须找个几方势力都能接受的人。周道登虽然为人蠢笨,但想来做事小心翼翼,哪一方的势力也不得罪,是这个过渡时期最好的人选,因此崇祯才会让他当了首辅。
后来事态平和,崇祯也真正掌握了中央大权,前几天他这才找了个理由将周道登贬斥。不过念在他忠心又无大错的面子上,崇祯依然让他在内阁中听用,只是不再担任首辅而已。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担任东阁大学士,被东林党招揽成了其中的一员。
朱聿键早就盯上这个家伙了,知道要想羞辱一番东林党,这个家伙是最好的突破口,只是苦于他一直没有说话,无法找茬对付他。如今他提出的三条,几乎是触怒了满朝文武的利益,周道登一时没忍住出声说话,这才被朱聿键抓到了。
朱聿键问他,周道登自然无法不说,这个没多少文化却总爱引经据典,把圣人之言当做万事皆通的人,听到朱聿键这么问,他当然顺口搭音:“正是如此。”
“胡说八道,你竟然敢欺瞒圣上。”朱聿键听到对方的回答,顿时变了脸色:“周大人是否知道,这官员不纳赋税乃是本朝太祖定下的规矩,圣人却千年之前就已经死了,他如何能够知道。”
“这圣人能预知过去未来,无所不能。”周道登摇头晃脑的说道,旁边的田贵妃却扑哧一声笑了:“这位大人说得圣人,怎么像极了庙里的菩萨。”
田贵妃此言一出,许多人都绷不住笑了出来。周道登被说得脸色通红,憋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明白为什么田贵妃会与他为难,实际上这个问题连朱聿键也很奇怪。虽然田贵妃做的相当自然,但是朱聿键可以感觉得出来,她如此大胆的出声调侃,多半是因为帮助他的缘故。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三百一十九章 美人情意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见到同伴受窘,周延儒连忙上前道:“启禀皇上,八贤王此策的确不妥。虽然如此做的确能国富民强,但凡是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必将逼反地方大族。”
崇祯听了朱聿键的话心中做了一番思量,周延儒所说也确是他所担心的事情,一旦惹怒了整个士族阶层,恐怕问题会更加严重。旁边的田贵妃说道:“所以说还是皇上最为睿智。”
田贵妃这句话,连崇祯都听出了不对。明朝后宫严禁干政,田贵妃两番如此出言,已经是犯了忌讳的。平时她冰雪聪明,从来不给崇祯添麻烦,今天却一反常态两次发言,显然是很不寻常的。大臣们不敢说贵妃娘娘什么坏话,但崇祯有了些疑虑,不过幸好田贵妃颇受荣宠,他也不会过分追究。
朱聿键也是颇为惊讶,他趁着大臣们不敢抬头的机会,避过崇祯的目光,转头看向田贵妃。他却惊讶的发现,对方也在用一种非常柔和的目光看着她。朱聿键心中一动,暗想难道刚才两人的肌肤之亲,让田贵妃看上了他,如今才冒险替他说话的?不过这一见钟情的东东,实在太扯了些,至少朱聿键是不信的。
他哪里知道从以前的几次见面,田贵妃就早已对他很有好感,直到上次他侃侃而谈的雄姿,终于成功打动了这位美人的芳心,今天他又机智的戏耍那些大臣,才让对方忍不住出言帮忙的。至于热气球上的香艳一幕,田贵妃也知道是无心之时,她非但不会怪罪朱聿键,相反心中还有些窃喜。
崇祯哪里知道自己最疼爱的田贵妃,正在与自己最敬重的王兄眉来眼去,他的思维完全沉浸在如何对付辽东上面了。“如此说来,还是朕的策略最可实行。就这么定了,明天朕就颁旨,将福建划为八贤王的封地。以前的浙南五府是唐王封地,需要扩大一省,才能配得上八贤王的名号嘛。”
皇上已经拍了板,谁还敢再行反驳。更何况他们害怕朱聿键重提那三点,这次也只能认倒霉了,至于今后如何对付八贤王,限制他的势力扩展,那是回去后东林党要研究的问题了。
想不到去了一趟袁崇焕的军营,却多捞了一省的封地,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虽然如今的福建多山,除了茶叶没有其他入得法眼的产出,但是朱聿键知道,福建最发达的不是农业而是航海,如果他能够凭借福建沿海众多的优良港口,大幅度扩张海上力量和海贸利益,相信未来足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不过想归想,这么一个新入手的封地,不经过几年建设难以发挥效用,更何况旁边还有大群海盗与荷兰人虎视眈眈,他更要每年为朝廷筹措三百万两白银,这样的经济压力实在太大了,他必须要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刚刚回府的朱聿键就从郝玉兰的嘴里听到一个消息,前些天入狱的兵部尚书王洽,在被下了诏狱之后,终于瘐死狱中。对于这个虽无能力却勤勤恳恳的兵部尚书,朱聿键本来是希望等过几天崇祯消了气搭救一番的,没想到他竟然没能熬到那个时候就死了。
朱聿键想要救王洽,并非因为与其有什么私人关系,也不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而纯粹是为了守住北京城。在这个生死危机的关头,让兵部尚书死于狱中,这对人心的稳定是个巨大的伤害,相信未来城中民心低落将是必然的了。如果因此而城破,大明朝输的还真是冤枉。
幸好朱聿键的估计没有成真,因为很快京营就不需要单独面对后金大军了。皇太极首先抵达城西的良乡,并很快控制卢沟桥,兵锋直指宛平县城。此地已经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万一京营有个闪失,恐怕北京城就要危险了。
就在两天之后,四路援军抵达北京城下,此时气温正在快速下降,眼看就要下雪了。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首先抵达,他们申请入城休息,崇祯却以外兵不服管教为由拒绝。两人无奈只好率兵在北京城德胜门外扎营。
见到明朝援军来了,皇太极也不想拖延时间,毕竟时间太久了,对他们撤退也非常不利,必须速战速决,打垮了明军的士气,他们才能带着大量财富和抓来的奴隶返回沈阳城去。然而就在他们尚未动手的时候,远在数百里外的大沽寨,却首先爆发了战斗。
自从得知后金进入北直隶以后,刘体纯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他派出大量侦察兵,利用收购来不多的战马,四处去侦察敌情,不敢有任何的疏忽。为了安全起见,刘体纯甚至断绝了大沽寨的产品外运通道,将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存入仓库,如果实在存不开的,就申请朝鲜商船前来交易,将货物全部拉走。
与此同时,刘体纯在城内征调大量青壮准备守城武器,大沽寨守备团也是精神抖擞,每天准备着守城事宜,誓要给敌军一个难忘的教训。事实证明,刘体纯的担心绝非多余,数天后他就得到了消息,正有一支纯骑兵组成的建奴大军,向着大沽寨而来。
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刘体纯就宣布整个大沽寨戒严,同时他邀请了两里多外的大沽炮台守将明军千户叶永刚过来饮宴。为了与驻守炮台的明军搞好关系,刘体纯经常给他们送些新鲜蔬菜和肉类,或者逢年过节的撒银子犒军,所以双方的关系始终不错。
到大沽寨饮宴,那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千户叶永刚还不怀疑的就来了。一进刘体纯家的客厅,叶永刚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香气,正是他最喜欢的海鲜味道。往桌上一看,肥美的梭子蟹,红色的盐水煮对虾,飘香的海鲜蛋羹摆满了一桌子,总共三十多个菜肴,其中大半是海鲜,小半则是牛羊肉。
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还是普遍喜欢肉食,对于海鲜并无多少喜爱,但是叶永刚却偏偏是个例外。或许是因为在海边住的久了,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海鲜,对于肉食反而没有那么感兴趣。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三百二十章 放弃炮台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见到叶永刚来了,刘体纯连忙招呼他坐下,并亲手倒上了一杯香浓的西凤酒。“好酒。”叶永刚抿了一口连连夸赞,他笑着问道:“今天刘寨主邀请,兄弟自然是要来的,只是又让寨主破费,实在过意不去。”
“哪里哪里,咱们都是兄弟,何必如此见外,快喝酒吃菜。”刘体纯虽然年纪尚轻,做事却极为老练,不到二十岁的人说起事来滴水不漏,让叶永刚也暗暗佩服。
喝了几杯之后,刘体纯叹了口气道:“其实今天请叶兄过来,是有些不得已的事情要谈。”
“兄弟情说,只要我能办得到,一定照办。”叶永刚拍着胸脯说道。
刘体纯道:“今天兄弟得到了侦骑所报,有一支建奴大军正朝着此处而来,估计再有一天时间就能到达了。兄弟实在难以决断,不得不请兄长过来商量。”
“什么?”叶永刚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连筷子都掉了。他连忙捡起筷子,一脸凝重的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根据侦骑回报,有一万人左右。”刘体纯回答道。
“一万人?”叶永刚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的炮台有什么实力自己清楚。就凭那个三丈多高的炮台,加上七八门二号大将军炮,以及不足三百老弱残兵,想要守住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的心理第一个念头就是跑,可是自己守土有责,如果就这么跑了,那可是砍头大罪。自己才刚刚三十岁不到,总不能下半辈子都在逃亡中渡过吧。可是如果不逃,就是在等死,这个选择的难度实在太高了。
忽然叶永刚想到,既然刘体纯请他过来有告诉这个情报,对方必然有应对措施,自己何必着急。他连忙拱手道:“如此规模的建奴大军,实非本官所能抵挡,未知刘兄弟有何良策?”
刘体纯笑道:“当然有办法,在建奴大军到来之前,请叶兄将炮台上的大炮和人员都搬入我的大沽寨。这里寨墙高厚,还能抵挡住建奴大军的进攻,总比炮台上安全许多。”
这次之所以请叶永刚带着他的人来寨中防守,并不是刘体纯看上了他手里那些老弱官军。实际上刘体纯真是看不上这些孱弱的官军,他更在意的是那些大炮。
一旦建奴大军到来,炮台必然是最先需要攻占的地方,如果任由大炮被八旗军缴获并用于攻寨,这对寨墙将是个很大的考验。倒不如先行让他们将火炮弄回来,到时候敌军面对这个易守难攻的寨子就只能干着急没办法了。
叶永刚闻言一愣,刘体纯的办法的确很有可行性。大沽寨的寨墙虽然不算高却相当厚重,其整个采用大青砖加混凝土修筑,叶永刚估计就算自己炮台上的大炮轰击,也无法动摇其分毫。更何况寨墙上还有多层角楼和箭楼的布置,其层级火力配置,能让任何敌人感到恐怖。
如果能够进入大沽寨防守,有这么好的防御工事,加之刘体纯手下的精锐士卒,打退后金大军也不是不可能。想到如果击退了后金大军,他完全可以将炮台失守掩饰过去,不但无过反而还是大功,他的心里就无比激动。
这个时候刘体纯又加上了一句:“我等皆是在八贤王手下视事,与朝廷无多干涉。此次如能击退后金大军,功劳自然都是叶千户的。”
叶永刚闻言大喜,他当即拍板:“如此多谢刘寨主了,军情紧急我也不多耽搁了,这就去命人搬运火炮弹药进寨,半天之内必将整个炮台搬空,不让建奴有任何缴获。”
“多谢叶千户。”刘体纯笑眯眯的说道。
刘体纯知道时间紧迫,建奴大军可能转瞬即至,因此他不但命令大沽寨守备团加紧城墙防御的准备,还派出两千多青壮,用马车帮助炮台守军抢运物资。刘体纯和叶永刚动手够快,他们前脚刚刚把大炮、弹药和物资全都送入大沽寨,八旗兵的斥候就出现在了远方。
代善对此处的地形也有些研究,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沽炮台。后金没有大炮这样的攻城利器,致使当初大军强打宁远久攻不下,最后努尔哈赤还被炮所伤,因此后金高层虽然嘴上不说,却对大炮充满着向往。这次代善进攻大沽寨,他虽然没将这个小寨子放在眼里,却也不愿意多伤兵士。
后金人口不丰,整个女真族中加起来也只有十几万人口,每多损失一个都令人心疼,所以代善打算先攻克守军不多的大沽炮台,再以此为基地进攻大沽寨。有火炮之力,相信小小城寨瞬息可下。
代善的愿望很美好,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当八旗兵冲上炮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此地早已人去楼空。这里别说是守军和大炮,就连草刺也没留下一根,气得负责抢夺炮台的八旗牛录直骂娘。
听说炮台已经搬空,代善也只是皱了皱眉,但他并不认为这对他进攻大沽寨有什么影响,毕竟那只是个小城寨而已。
因为方圆数十里都是盐碱地,除了晒盐的盐滩和盐户们的小村,炮台已经是最好的居住地了。代善最终决定将大帐设在炮台,全军展开队形,准备对大沽寨做试探性攻击。
见到对方将帅帐放在炮台上,放下望远镜的叶永刚笑道:“刘寨主,我的炮手从这里,完全可以打到炮台,咱们是不是现在发炮,只要打死了对方主帅,这次建奴的进攻也就不复存在了。”
1...8485868788...325
猜你喜欢